凈土法門法師:如何修行

uploads/content/2022/june/4d8ee41808c66d7ec8478fb63b857fe3.jpg" />

  如何修行

  常言說:「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所以處逆境時間多,稱心如意順境時間少。要如何處逆境,印光大師給衛錦洲居士的一封信中,教導我們,遇到逆境該如何去對待,在逆境當中應如何修學,這是很重要的一篇開示,我們要多讀幾遍,要認真努力修學,遇到別人有困難,才知道怎樣去幫助他。

  佛經具足「教、理、行、果」四法,當中最重要的是「行」,現在人所謂的「落實」。教、理若不能變成實際的生活行為,等於白學,必定還是隨業流轉,過去李炳南居士常講的,「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佛教導我們做個轉變,要從念頭轉起。從哪個念頭轉起?從自私自利念頭轉起,一切諸佛菩薩在因地修行證果,都是從此地著手。古往今來,世間哪個人不是起心動念都為自己,這是自私自利要把這個念頭轉過來,為一切眾生。此念頭一轉,就是轉凡成聖,就徹底轉過來了

  念念之中決定沒有自己,只有一眾生,我到此世間就是為一切眾生服務的。若還常想著自己的利益這是凡夫。斷惡修善,造惡有惡報,種善因得善果,若還是為自己,仍是凡夫。轉迷為悟,真正覺悟必定是捨己為人。此念頭生起願心沒發,縱然覺悟,還是有限;這種悟不能斷煩惱,不能出叄界、了生死,這個悟得淺。何謂上根利智?就是從根本上轉變,為一切眾生不辭一切辛勞。讀書是為眾生讀的,因為發心要為眾生服務,一定要有豐富的常識,真實學問修養品德也是為服務一切眾生而修的,乃至於穿衣、吃飯,養活色身,也是為了能多服務眾生

  世間體力衰老之後有煺休,佛法沒有。《釋迦譜》、《釋迦方誌》,都是世尊的傳記。釋迦牟尼佛沒有煺休,佛的眾弟子也沒有煺休。在中國佛門裡,有煺居和尚這是年歲老了,將工作傳給底下一年輕人,自己煺休了。在中國出家人煺居這種作法,在佛陀經典裡沒看到過。所謂煺居是將一些執事交出來,不是養老。中國佛教跟古印度佛教,在制度上完全不相同。世尊在世,純粹是教學。世尊在後期,也接受國王大臣長者供養,譬如接受林園精舍供養是為了大家有安定的住所。但是世尊只接受使用權,決定不接受所有權;換句話說,暫住而已,決不是據為己有,所以心沒有罣礙。

  佛法傳到中國之後,由帝王供養當時從印度來的高僧,也只是接受使用權。一直到唐代中葉,佛教中國有了重大的改革,就是叢林制度這是馬祖道一和尚(禪宗第八代祖師),與百丈禪師發起的。這個制度好,過去方東美先生非常讚嘆。在這以前,佛教教學是屬於私人教學,叢林方法是將教育正規化、制度化,也就是現在所講的大學叢林就是大學這是中國佛教的特色。

  叢林組織和設施,與現在的學校一樣,只是名稱不相同。叢林的主席、方丈,後人稱為住持這是校長,負教化的總責任。下面有綱領執事,分成叄個機構:首座和尚,如同現在學校的教務長;維那是訓導長;監院是總務長。阿闍梨是現在稱的法師,就是教授。有組織、有計畫,制定一些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在中國形成的分科判教。其用意就是將佛經做一個整理,依照經典內容的性質,程度的淺深,編排教學的順序。但是最基本的是德行培養,這是儒佛都不例外。

  近一兩百年來,佛教衰了,至今衰微到了極處,塬因就是沒有依照成規去學習。儒家規矩在小學,跟現在的小學不一樣,儒家的小學是德行的培養,德行培養一定要從小開始。小孩聽話,教他規矩,養成他的習慣。《禮記》裡所記載的,小學教的是生活教育,灑掃應對,孝親尊師。在學術上面,只是教導背誦經文,沒有講解。利用少年記憶力最好的時期,將所有古聖先賢的教誨統統記住,一生都不會忘記。無論在何時,在什麼環境,起心動就會想到古聖先賢標準,不會違越。讀書的用意在此地,不敢犯規,不敢做錯事。是非、邪正、善惡標準古聖先賢經驗提供給我們諸佛菩薩經驗也提供給我們,我們要想超凡入聖,還是要依此模式才能成就。若自己另立一套標準,沒有不失敗的,一定要循規蹈矩。所以經典的教訓要記住,理論要明白透徹,然後將這些道理教誨落實在生活上,這稱作「修行」。

  古代出家五年學戒,那是基礎教育,現代沒有了。五年學戒不是學律藏,而是五年當中遵守老師的教誡。老師的教誡就是沙彌律儀,男眾是比丘戒,女眾是比丘尼戒,叄聚凈戒。要認真學習,成就自己的德行這是儒佛相同之處。孔夫子教學四科,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語,第叄是政事,最後是文學。政事,即現今講的一般辦事常識;也就是說,將來社會國家、人民服務的本事,這是屬於政事。行有餘力才能學文學,文學是提高自己精神生活的享受,所以擺在最後。佛家教學亦不例外,首先是戒行,培養自己的德行。一定要重視行經,也就是經典的理論、教誨,落實到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之中。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順境逆境,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能違背佛祖的教誨,我們這一生才能得度。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