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望法師:「不二門」的意義為何?

  古代寺院進門山時,山門口牌樓會高掛「不二門」的門匾,出山門時掛上的是「回頭是岸」,簡單分享「不二門」的要義。

  今借著《心經》【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闡述「不二」的關係道理

  要認識「不二」,先得說明有。

  「有」在我們常人觀念中,它與「實在性」往往聯系在一起,當我們說到有時,便會覺得實在有。人類事物的「實在感」是根深蒂固的,它具有普遍和相通性。但不知這是不實的如夢境一般,就像惡夢驚恐萬狀恐懼害怕不安,以為災難就要降臨了。

  若是「嬰孩」的心,不知道鏡里的影像虛假的,他們見到鏡里影像就會亂抓亂笑。

  若是「文明人」的心,雖然知道夢境的不實,但卻以為認識的一切對象都是實在的。

  若是「科學家」的心,雖然擺脫了常人的錯覺,但他們在分析物質現象時,由於空性智慧不夠,往往就會認為構成物質的元素是實在的。

  若是「哲學家」的心,似乎又高一疇,他們已能透視到現象虛假性,但他們卻又執著隱藏在現象的背後,有個永恆不變本體

  從原始人到現代文明人,乃至科學哲學家,他們對存在的認識雖有程度上的不同,但所產生的「執」卻是一樣的。人類的對「有」所產生的實在感,是「自性見」的表現;從自性見出發對「有」的一切,必然會有實在感。

  若是以般若中道中觀、佛的智慧來看,「有」是緣起有,世間一切有的現象,莫不是眾緣所生也就是說:「任何一種有為現象的存在,都是由眾多條件和合,由條件因緣來決定它的存在性。」世人不了解有的緣起性,才會現實在感、真實有。

  假如多聞熏習佛陀的教化分析,就可認識到「有」的緣起性,亦能認知緣聚無自性。而緣起是以「有」的一切,為條件有、條件成。因此,緣起「有」不是本來如此,更非恆常的、實在的。

  《維摩詰經》維摩大士假示疾為大眾說無常、空的道理

  「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

  是身如泡,不得久立;

  是身如炎,從渴愛生;

  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

  是身如幻,從顛倒起;

  是身如夢,為虛妄見;

  是身如影,如業緣現;

  是身如響,屬諸因緣;

  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

  是身如電,念念不住」。

  這是從色身,說明有為法的無常、空,顯示存在的虛假性。以般若中道中觀、佛的智慧來看,空有不但不對立,而且是一體的。所謂空,不必在有之外,也不事物滅了始談空;因為有是緣起有,有的當下就是體性空。因此佛法是依「色有明空,有空一體。」這就是「不二」的道理

  所以進寺院的門時,就是要大家契入「不二」的法門,是提醒眾等多聞熏習佛陀的「因緣聚無自性緣起體性空。」教義核心!如龍樹菩薩《中論》:「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亦如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