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學佛的核心要領!

  佛教宗派眾多,卷帙浩繁。在萬餘卷三藏典籍中,什麼才是核心,哪些才是綱領?人們或是不明就裡,或是執此廢彼,真正對之瞭然於胸者百無一人。如是,盲修瞎練也就在所難免。

  還有些人,雖在念佛、禪修等法門中獲得相應體證,但對佛法缺乏系統認識,多半滯留於某個程度無法深入。須知,僅僅得到一定禪修體驗,或念佛念得稍有輕安,離成佛尚有天地之遙。

  怎樣斷除煩惱?怎樣契入空性?怎樣圓滿菩薩具備的品質?都是修學路上必須逐一攻克的堡壘。那麼,又該從何處著手進行呢?

  首先應當認識,一個完整的修學體系須包含哪些核心要素。換言之,把握這些要素,也就把握了佛法要領和修學方向。否則,動輒八萬四千法門,委實讓初入門無所適從,望而生畏。

  其次需要了解,修學佛法到底要遵循怎樣的次第。不然,即使學到一些理論,卻不知其在整個修學過程所處的位置,不知各修學環節的遞進關系,也難以有效運用。

  此外還應明確,每個步驟該如何運用於實踐。若不掌握具體的操作方法,即使具備前兩個條件,還是難免落於空談,流於教條。

  一、佛法核心要素

  佛教各大語系及宗派皆有自身相對獨立的修學建構,但萬變不離其宗,其中仍有著共同的核心要素。唯有把握這些核心,才能更好地理解各宗修行

  那麼,佛法核心要素又是哪些?

  我覺得,正是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

  我們不妨考察一下:哪個法門的修學可以繞開這五點?

  或許有人會問,為何不是其他?也不是四點或六點?

  原因有二:其一,作為核心要素,須統攝一切佛法。其二,作為核心要素,既應適用於一切宗派,又毋須太多,否則便不成其為核心了。

  為什麼說,這五大要素能統攝一切佛法呢?佛法解脫道和菩薩道之分,一切宗派法門非此即彼。解脫道的修行目標,是開發無漏智慧,契入空性,證得涅槃成就解脫菩薩道的修行目標,是圓滿佛陀智慧慈悲品質,從而解除惑業,得大自在。由此修行目標,就鎖定了抵達目標的必要條件

  1、解脫道的修行

  於解脫修行而言,首先應對解脫道的目標方法具足信心,相信解脫人生的重大意義,相信依法修行必能解脫。若缺乏這種信心修行從何談起?

  皈依,正是對解脫目標(佛)、解脫道的方法(法)及引導我們走向解脫老師(僧)生起信心,並通過如法儀式與之建立信賴、依存的密切關系,全身心歸投依靠。當我們諸佛菩薩發願「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時,就意味著這種關系的確立。

  但僅僅相信還不夠,進而,還鬚生起希求意願,也就是發出離心

  凡夫生命,或是隨妄流漂浮,或是被環境左右,盲目而不能自主。出離心的發起,代表生命自覺的選擇。它不僅是解脫修行的開始,也貫穿於整個修行過程,直至解脫才是出離心的徹底完成。

  那麼,又是什麼在束縛我們,使我們不得自在,不得解脫?那就是惑業,是無盡生命中積累的惑業妄流。

  受持戒律,正是止息這一妄流的關鍵。戒,有防非止惡之義,即止息不善行為,如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等,通過對自身行為的規範,降伏煩惱,止息妄流相續

  但止息不等於斷除,事實上,妄流的力量仍在,貪嗔痴煩惱仍在,只是得不到活動機會而暫時進入潛伏期。正見才是斷除惑業的真正利器。

  正見,有世間正見及出世間正見之分。通過聞思經教,能獲得世間正見,獲得辨別真妄、邪正的能力。唯有了知何為真妄、何為邪正,才能在修行過程中如理取捨,斷惑證真。

  然而,聞思正見知識性、觀念性的,和無始以來的生命妄流相比,其力量仍難以匹敵。這就必須藉助止觀,將聞思正見落實於心行,契入空性,引發無漏正見。如是,方能截斷眾流,徹底剷除惑業之根,證得涅槃成就解脫

  2、菩薩道的修行

  要言之,菩薩修行不外兩大任務:一是凡夫心,一是成就佛陀品質。初發心菩薩,當如何著手進行?這就需要受菩薩戒,修菩薩行。

  菩薩行的內容不外六度,又分方便與慧兩部分。前五度為方便,依此成就佛陀慈悲品質;第六度為慧,依聞思大乘經教,樹立正見而引發。

  《菩提道次第論》雲:「方便與慧,成佛缺一不可。」這說明唯有藉助方便與慧的修行,才能圓成佛陀具足的悲智二種品質。若忽略慈悲的修習,將落入二乘;而不成就正見,則無法捨去凡夫心。

  慈悲與慧的修習,都離不開止觀。依寂天菩薩自他相換」或阿底峽尊者「七因果」的觀修,可以培養慈悲品質;依唯識中觀正見的觀修,則能成就無漏智慧菩薩道的修行,正是通過止觀不斷長養慈悲智慧,最終圓滿佛陀品質

  由此可見,無論從解脫道還是菩薩道的修行來說,五大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缺失任何一點,必將成為修學障礙,乃至影響佛教健康發展。

  明確這些核心,我們就能了解一個完整修學體系所應具備的基本內容,從而檢討自身修行是否完備,又該如何補充完善。

  同時,也能幫助我們化繁為簡,直達重點,而不至在修學路上目迷五色,主次不分

  此外,還可解決修行中時常出現的偏執現象或以戒律為一切,或以止觀為一切,執著其一而不佛法

  二、佛法的修學次第

  漢傳各大宗派多形成於隋唐時期,其時,修行根基較利,教理基礎也較紮實。因此,祖師大德在立宗時未將重點放在基礎建設上,而著重闡揚圓頓思想,以使上根利智者當下直契本心,立地成佛

  如今時值末法,眾生根機淺薄,圓頓法門對多數人而言,猶如天邊雲彩,可望而不可及。所以,認識修學共同基礎、建構大眾化的修學次第,是教界的當務之急。

  前面談到佛法核心要素,事實上,探討修學次第同樣離不開這些內容內容相同,重點和意義卻不同。探討修學次第,關鍵是要認識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之間層層遞進的關系

  學佛首先要皈依皈依,是佛法的根本,不皈依或不重視皈依,修學便如無本之木;皈依又是信仰的根本,對三寶是否產生依賴,對三藏教法能否信受奉行,都取決於皈依的深淺程度。因為皈依三寶,所以才能發心持戒、聞思經教、樹立正見、修習止觀。否則的話,這一切就無從談起。

  然後還要發心發心,是對三寶具備的品質生起希求。如果沒有這份見賢思齊的希求之心,就算不上真正的佛教徒。因為這份希求,生命才會目標修行才會動力

  所以,皈依後必須發心在此基礎上,才能進一步修習戒律正見止觀發心修行的根本,如果心錯了,不論做什麼,都與修行了不相干。

  戒律為三學之首,也是定慧之基,所謂由戒生定,依定發慧。因此,皈依發心之後還要受戒持戒這是佛法修行的常規。

  依佛制,比丘應「五年學戒,不離依止」,並在律中規定,未學戒之前不可學習毗曇。這都充分說明,受持戒律是樹立正見、修習止觀的必備前提。

  正見止觀則是實踐佛法關鍵正見止觀的眼目,而止觀則是正見落實於心行的技術,兩者相輔相成。若無正見指導,修習止觀往往不得其門而入;而沒有止觀印證的知見,又易落入玄談的誤區。

  從修學次第看,應先學正見,再修止觀。如四法行的修習,依次為親近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也說明了這一點。依正見修行還能幫助我們糾正心行中的所有偏差。否則,皈依可能會落入迷信發心可能會夾帶雜質,持戒可能會流於形式,而止觀則可能勞而無功。

  雖然這五個環節是依次深入的,但並不是說皈依完成後才開始發心也不意味著發心後就無須修習皈依

  事實上,五個環節皆須解脫成佛乃能究竟圓滿。因而,這一次第所代表的,只是每個修學階段的重點。

  因皈依而有發心,但發心又是皈依的深化,故在發心過程中還應繼續修習皈依,其他也是同樣。所以,它們又是相互融攝的。但基本次第不能違越,否則,修行同樣會出現問題。

  有些人直接從止觀禪修入手,認為學教是入海數沙,徒勞無益。但沒有正見指引,究竟修什麼?究竟證什麼?究竟解決什麼?就像進入車站,尚不知自己要前往何方,就冒然登上同樣不知去向何方的車。結果坐了幾年,甚至幾十年,仍是混混沌沌,不知所終。

  有些人直接從學教入手,但大經大論讀多了,往往對律儀行持等規範不再重視。而沒有戒律的防範和守護,僅依意識層面建立的聞思知見,是沒有力量降服煩惱習氣的。

  有些人直接從持戒入手,這固然重要,但若沒有正確發心不清持戒意義持戒會變得異常艱難。如果沒有出離心,只是被動抵制五欲六塵,難度系數會很大。因為凡夫是有粘性的,碰到哪裡就粘到哪裡,須內外結合,才能增加對治力度。而沒有菩提心的話,持菩薩也會困難重重,因為凡夫關心的是「我」和「我的一切」,沒有推己及人的悲心,怎能義無反顧地利益眾生?

  同樣,若對三寶沒有矢志不移的皈依之心發心也難以長久保持。出離心菩提心力量從哪裡來?正是從三寶的嚮往和信心而來。因為我們嚮往解脫,也相信自己能象佛陀那樣成就解脫,所以發出離心,斷我法執;因為我們嚮往成佛,也相信自己能象佛陀那樣圓成佛果,所以發菩提心,成無上道。

  了解修學次第,可以幫助我們安立一條循序漸進的學佛之路,明確各個環節的重點,認識彼此相互增上的原因。當修行進入某一階段時,自己能清楚地知道,這一階段需要完成的任務是什麼,對之前的修學能有什麼提高,對之後的修學又該奠定什麼基礎。同時,還能幫助我們檢驗並糾正不按次第修學帶來的種種問題。

  而次第中的前三個環節,即皈依發心戒律又是修學任何法門不開的共同基礎。因為見和止觀多有宗派特點,如見有唯識天台中觀之別,禪修的用心方法亦不盡相同。若將見和止觀比作不同的專業門類,那麼皈依發心戒律就是選擇專業前必須接受的基礎教育。基礎紮實了,才有能力深入專業領域

  這些話聽來似乎是老生常談,不必特彆強調,但擺在我面前現實卻不容樂觀。從佛學院教學來看,學僧們學了宗教理,但就是用不起來,甚至信仰淡化,道念退失。

  在家信徒也存在類似情況,盡管讀了很多經論,卻不重視修學基礎,以為皈依太粗淺,發心沒深度,戒律已過時。結果呢?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一無是處。如果說學教理的多流於玄談,那麼重實修的又如何呢?

  無論念佛還是坐禪,真正修得相應者同樣罕見。多數只是在稀里糊塗念著,昏昏沉沉地坐著。玄談和盲修,表面看來似乎是不相乾的兩個極端。但問題癥結卻在一處,那就是繞開了不該繞開的核心,缺失了不該缺失的基礎

  三、五大要素的實踐

  那麼,如何遵循這些核心要素來完成佛修行?換言之,如何將每個要素落到實處?下面,分別就各項修學重點和存在問題作簡要說明。

  1、皈依

  佛法無邊,入門處卻是唯一,即皈依三寶。作為修學開端,我們怎樣由此入手,不斷深化,最終由自身完成三寶品質?

  首先,是考察動機皈依動機是否正確?是否為解脫輪迴、為成佛作祖而皈依三寶?若只為人天福報平安順遂而皈依,雖也能得到諸佛護佑,但只能結下一些善緣,與修行、改造生命了不相干。事實上,這種信仰往往帶有迷信、盲信的成分,不能算作正信佛子。

  其二,是獲得皈依體。皈依時是否真誠?是否對皈依對象具足信心?是否對皈依抵達的目標充滿嚮往?是否發自內心地宣誓:以三寶身心依怙、以佛法解決生命問題並以此幫助大眾?如果皈依發心不正確,或皈依儀式如法,皆不能得到皈依體。

  其三,是守護皈依體。得到皈依體,並非一勞永逸,還須日後悉心守護。尤其不能違背皈依時的誓言那就是「皈依佛,終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終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終不皈依外道邪眾」。若有違越,便會破失皈依體。

  其四,是修習並強化皈依。任何心念或技能,皆須長期重復、熏習才能得到強化,皈依也不例外,決非一次儀式即可大功告成。所以,皈依後還須日日修習,時時憶念,以此強化三寶在心目中的地位。否則,其分量自然會慢慢減弱,乃至被其他取而代之。

  我們對三寶的信任有多少皈依之心就會有多強,相應的,佛法對我們產生的作用就會有多大。所以說,修行能否成就,能否完成預期目標,首先取決於皈依質量

  2、發心

  無論是否學佛,也無論做些什麼,都離不開發心,區別只在於發什麼樣的心。無始以來,我們所發的是凡夫心,是貪嗔痴,由此造就現今的凡夫品質當我們認識到凡夫心給生命帶來的過患,不願再沉淪於這樣的人生,就要以正確發心進行對治。

  正確發心有二,一是出離心一是菩提心。發什麼心修行,最後便會成就什麼。此外,若發心過程中產生偏差或夾帶雜質,也會失之毫釐而差之千里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發心代表生命中的強烈意願,但剛發時只是一念,須以觀察修不斷強化,方能使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聲聞行者希求解脫,視世間牢獄三界如火宅,片刻不想停留,是為出離心事實上,出離心若能發得真切、猛利,解脫便已成功一半。為什麼現代人修行如此艱難?關鍵就在出離心不切。出離心,是對五欲六塵的出離,是對無明煩惱的出離,更是對生死惑業的出離。若出離意願至強至堅,對世間便不再有所貪戀。如是,建立於執著之上的煩惱亦將隨之鬆動、土崩瓦解。

  所以,我們要時常觀察並思維輪迴之苦,看清自己身處三界不得自在的困境。那樣,就會象獄中急切盼望獲得自由的人,一旦有機會離開,決不願牢籠中多停留一分鐘。

  作為菩薩道行者,同樣要發起出離心。不僅如此,菩薩本著對眾生的悲心,見其輾轉輪苦海不忍獨自出離,而願幫助一切有情共同解脫。這種推己及人的悲憫之心,為菩提心,是成就佛陀品質的根本。正如《普賢行願品》所言:「諸佛如來大悲為體,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大悲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菩提心生起和強化,也要輔以相應的觀察修和安住修,如阿底峽尊者的七因果、寂天菩薩自他相換,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都是深化菩提心殊勝教授。除這些心理引導外,還須受持、修習菩提心儀軌,每天晝夜三次念誦思維,不斷提醒自己:我要成就的是什麼,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但這不能只是空洞地喊幾聲口號,那是沒什麼用的,關鍵要發自內心地希求,真切無偽地發願

  3、戒律

  戒,為正順解脫之本,亦為無上菩提之本,通過「此應作、此不應作」的行為規範,為修行提供良好的心靈環境,幫助我們順利抵達解脫成佛目標

  與解脫道和菩薩修行相對應,戒律也有解脫戒和菩薩戒之分。

  別解脫戒,包括在家的五戒、八戒,出家沙彌戒律比丘戒等,為解脫學人的行持標准。其重點在於止,通過遠離五欲塵勞、約束行為來止息妄流相續,從而降伏煩惱,趣向解脫

  菩薩戒,則在止持基礎上增加了作持,止惡與行善並進。而菩薩戒提倡的六度萬行,既是成就無上菩提的資糧,也是瓦解凡夫心的利器:布施可以克服慳貪,持戒可以對治放逸,忍辱可以戰勝嗔心。

  同時,這些善行還是考察菩提心是否成就標准當我們修習布施時,是否對自身所有可以毫無保留地施捨?是否對施捨對象沒有親疏遠近的分別?是否已不再執著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他?

  菩薩戒主要有梵網、瑜伽兩大系統。相比之下,《瑜伽菩薩戒》的開遮更為善巧,故近代太虛大師也曾大力提倡。而《梵網菩薩戒》是大菩薩境界凡夫行持起來難度較大。

  在漢傳佛教界菩薩戒被列入三壇大戒之一,故絕大多數出家人都曾受過,即使在家眾,受過菩薩戒的也相當可觀。

  這本是可喜現象,但令人擔憂的是,盡管那麼多受了菩薩戒,卻往往不知菩提心為何物,亦不曾有修習慈悲習慣,只是形式上的、有名無實的「菩薩」。

  4、正見

  正見,為八正道之首,是一切法門的指南,也是漫長修行之路的燈塔。因為發心不可能一步到位,持戒不可能馬上圓滿,包括對皈依的深化,同樣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此過程中,正見就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指導我們糾正心行偏差,剔除其中雜質。

  對解脫修行來說,緣起、業果的正見極其重要。生命習慣的積累,我們做什麼、想什麼,未來生命就是什麼。所以說,在緣起世界中,業就是一切。

  此外,無常見、無我見、空性見,都是修學必須具備的基本認知菩薩道的修行同樣離不開正見指引,如此,才能將世俗菩提心華為勝義菩提心

  凡夫有我、人、眾生、壽者之相就如有限的容器,將心局限其中。唯有空性見才能粉碎這一束縛,使有限回歸無限,從而以平等、無我之利益一切眾生圓滿佛果資糧。

  那麼,如何才能獲得並鞏固正見?離不開親近知識、聞思經教。

  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我認為這個學習過程應該一門深入。現代人往往學得很雜,天台華嚴中觀唯識均有涉獵。若非精力過人,上根利智,這種學習多半淺嘗輒止,似乎什麼都知道一些,但只是「知道分子」,連繫統知識尚未形成,何況正見?

  我覺得,多數人在一生修學中,只需具足一宗正見即可,或是無常見、無我見,或是唯識見、空性見。將一種武器練習純熟,得心應手,照樣可以殺敵制勝、勇往直前。

  但建立於意識層面的聞思正見往往很粗糙,因為人思維有很多誤區,如何使之趨於精確?

  一是通過師友間的相互辯論、彼此切磋,使認識中的盲點和問題暴露出來,從而去蕪存精,提高純度。

  一是通過禪修獲得實證,因為佛法精髓無法以語言完全傳遞,那些不可言說的部分,唯親證乃得究竟,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5、止觀

  止,為禪定異名梵語奢摩他,又名三摩地,包括有所止和無所止。小乘禪觀偏向有所止,即有止的對象。而禪宗藏傳佛教圓滿、大手印修行,則屬於無所止,通過特定方法直接契入空性並將心安住於此。梵語毗婆舍那,漢譯為觀。包含觀照、觀想、觀察修幾個層面

  許多人誤讀禪宗,將止觀的修習片面理解為無分別。我覺得這是造成禪教對立的主要原因。如是,因為不重經教而缺乏聞思正見,又無善知識把手提攜,造成多少禪和子的盲修瞎練。

  無分別的禪修,是無修之修,乃無分別智契入空性時的禪修,並非普通禪修者所能把握。因為我們現有的心行基礎極不穩定,且建立於顛倒認識之上。若直接從無分別入手,如何調整錯誤觀念及顛倒心行?

  所以,必須以有分別的觀修為前提,使心從顛倒狀態中擺脫出來,乃能進入無分別的禪修。

  同時,止的修習也必不可少。止,雖是佛教外道的共法,卻是修觀的重要基礎

  漢傳佛教中,觀的理論非常豐富,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能實際操作?正是由於長期以來對止的忽略。若能具備止的基礎,再以正觀照破我法二執,契入空性就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遙不可及了。

  除禪宗所說的無分別、無造作的用心之外,有分別的觀修也不可或缺,如觀察修、觀想修,都是很好修行方式

  好就好在,即使沒有禪定基礎普通人也能修得起來。可以說,能夠正常思維的人就能觀察修;具備想像的人就能觀想修。

  當然,觀察修和觀想修雖對學人要求不高但也必須具備相應的聞思正見。如是,才能通過如理思維觀想,安住於正念正知中。對於學習教理者,多運用觀察修,通過思維所學法義來調整心行,是非常好的學修結合的方式

  四、結說

  綜上所述,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不僅是佛法修學的核心要素,也是貫穿始終的修學次第。把握這五大要素,也就把握了由學佛成佛關鍵階段

  同時,它們又像長養萬物大地,是一切修學法門得以確立的共同基礎。若能對之引起重視,並真正落實於心行,那麼,不論我們學佛的起點是高是低,根基是利是鈍,進步是快是慢,都是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向終點邁進。

  這不但對於個人修學意義重大,更是漢傳佛教在當今社會健康發展的有力保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