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導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導讀

  前言代序

  學人這一堂課要跟大家介紹,已經存在法界當中,而且長時間被我們所忽略的阿彌陀佛四十八種功德。為什麼要研究阿彌陀佛的四十八種功德呢?蕅益大師說:當一個人一心在念佛的時候,基本上在生命當中,會產生二種力量:第一種是「心靈力量」,第二種是「佛陀力量」。那麼這當中,有三種差別情況

  第一種人完全偏重於心靈的力量也就是說,他整個修學主要是內觀的修學,所謂「觀照真如」——以我空、法空的智慧來破除妄想,把內在真如力量開展出來,化除心中煩惱。這種情況,古德給他一個評論說是──入道多辛苦。換句話說,他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身業不禮拜佛陀、口業不讚歎佛陀、意業當然也不觀想佛陀,完全拒絕法界存在之功德力;只憑自己心靈力量,去面對無始劫來累積的業力。這種修學過程當然是非常的辛苦,所以叫入道多辛苦。

  第二種人的修學,是完全依靠佛陀力量。這樣當然也有過失,因為你老是心外求法,最後結果只是事倍而功半。既然心中煩惱不能調伏、心中妄想不能消滅,念佛要得相應,就會有一定的障礙。因此:

  蕅益大師說:真正的念佛人,應該是「自他不二」!

  從你自己內心,產生「心靈力量」來調伏煩惱;另一方面憶念佛陀功德感應佛力,幫你消除無始的業障。這個業力力量,是不能忽略的。所以心靈力量可以破除煩惱佛陀力量可以幫助業障消除,這樣的自他不二,是最圓滿、最殊勝修行方法

  蕅益大師在「自他不二」中,有一句話說:「一一理性具足庄嚴,一一庄嚴全體理性」。意思是說:雖然我們的心,觀一切法空——安住於我空、法空的理性,但並不妨礙具足萬德庄嚴,還是可以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祈求佛力加被;雖然祈求佛力加被,一一庄嚴還全體理性又不障礙內心真空理性——所謂「真空而妙有,妙有而真空」——「禪凈雙修」。這是最適合末法眾生修行方法。當然,它的關鍵點就是:必須很清楚的知道阿彌陀佛的本願有哪些?否則無法產生正確的憶念,沒辦法!因此我們這堂課有二個重點:

  第一個你要清楚地知道,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它背後有哪些力量,在支持這句佛號。換句話說,你念這句佛號,到底啟動了哪些功德力?這個要很清楚!修行最怕的障礙就是愚痴如果你愚痴心重,就沒有辦法生起真實信心。所以在念佛之前,應該先了解這句佛號是什麼意思?它背後的四十八種力量,是哪些力量?也就正確地認識這四十八種功德相貌

  第二個,你要知道如何把這四十八種功德力,轉成你自己力量——轉他成自。佛陀功德阿羅漢不同,阿羅漢功德不能「他受用」,佛陀功德可以「他受用」,眾生也能得到。

  總而言之,了解「阿彌陀佛」名號內容,然後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轉變成自己的力量,這兩件事對念佛人來很重要,這就是我們這堂課所要探討的主題。

  ◎將述此義,大科分三:

  ┌乙一、阿彌陀佛本願之緣起

  ┌甲一、前言┤

  │     └乙二、凈土法門之特色

  │

  │     ┌乙一、總標核心五願

  ├甲二、正文

  │     └乙二、別示其餘諸願

  │

  │     ┌乙一、總結法要

  └甲三、結勸┤

  └乙二、結示勸修

  甲一、前言

  在進入正文之前,應有的基本認識有兩點:

  一、阿彌陀佛本願之緣起

  在佛教當中,諸佛菩薩功德都是由「因緣所生法」成就的,不象無因緣外道你看外道教主,他功德生起是沒有理由的。佛法中,諸佛菩薩功德都是仗緣而生佛教的基本觀念認為事出必有因。那麼阿彌陀佛的功德是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下生起的?先了解他在什麼情況下,發出這樣的願力。

  二、凈土法門之特色

  在釋迦牟尼佛的大乘教理中,凈土法門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它有哪些地方不共於其它聖道的地方,我們也應該要清楚。

  簡單地說,這一段前言有二大重點:第一個講到緣起。第二個講到特色。

  甲二、正文

  所謂正文,就是對於四十八願整個內涵的介紹。這一科分成二段:一是總標核心五願,二是別示其餘諸願。

  凈土宗第二代祖師善導大師,認為四十八願可以分成二類,首先,要了解它的核心思想,有五個願。這五個願,就像棵樹的樹榦,只要把樹榦理清楚了,其他的四十三個願,就像枝葉華果也就清楚了。所以,我們根據善導大師的開導,從這樣的方向,先了解根本,再去了解枝末,就更清楚四十八願的整個架構。

  甲三、結勸(分成二段)

  第一段總結法要。從理論來說明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有這麼多的功德,我們怎麼去啟發它呢?它跟我有什麼關係?當然是有關係才來學習。意思是說阿彌陀佛創造了這四十八種功德,我們要透過什麼樣的方便力,才能夠把它轉成內心功德

  第二段結示勸修。說明「心靈力量」跟「佛陀力量」,應該如何交互作用——融合,念佛才能得到最大的效益。

  甲一、前 言

  第一段,先介紹阿彌陀佛本願的緣起,就是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力,生起時空、背景有哪些。以下我們根據《無量壽經》分成五段來說明:

  乙一、阿彌陀佛本願之緣起

  (一)親近諸佛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錠光如來,興出於世,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乃取滅度。次有如來,名曰光遠。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如此諸佛,皆悉已過。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佛說無量壽經

  這是講到法藏比丘發願之前的修學過程

  在修學佛法的整個因緣當中,「親近知識」非常重要!因為善知識有方便力,能夠幫助我們破惡生善。然而,在所有善知識之中,最殊勝的當然是佛陀。法藏比丘發願之前,事實上已曾親近供養諸佛在這裡,古德分成二段:第一段說明他「久遠因緣」,第二段說明他「親近因緣」。

  首先看遠的因緣,「佛告阿難」,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在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的阿僧祇劫當中,有一尊佛叫錠光如來,出現於世。為什麼佛陀要出現於世間呢?以下說明佛陀出世的目的,就是為了──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佛陀的出世,並不是為了顯現他的神通、顯現他的功德目的是為了利益眾生,使令他們與諸佛一樣,證得無上佛果

  佛陀用什麼善巧方便,來教化眾生呢?是用「教化」跟「度脫」二種方便。佛陀對於善根還沒有成熟眾生,施設種種的善巧教化。好比說,你善根還沒有成熟,初加入僧團,跟你道理也沒有用,做什麼呢?要你拜佛去,讓你口業讚歎佛陀內心觀想佛陀——寺廟早晚功課就是這樣,都是在讚歎佛陀、讚歎法、讚歎僧。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栽培善根!讓這個明了的心,跟三寶關係慢慢地密切,學佛修行就從這裡下手。好比一塊木材,先把它烘乾,總有一天,聖道之火,才可以把它點燃。所以佛陀對於善根還沒有成熟眾生,施以種種的方便來教化他。

  等到這個眾生善根漸漸成熟了,佛陀就開始「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講道理給他聽,使令他善根成熟乃至煩惱脫落——皆令得道。當他的內心出現了光明,這時候佛陀度眾的大事已畢,「乃取滅度」,佛陀就進入涅盤因緣當中。

  當然,不是只有一尊佛,「次有如來名曰光遠,次有如來名曰月光,乃至於栴檀香……」,經典當中,列出了五十三尊佛,都是屬於過去佛。

  這一段,是說明法藏比丘正式菩提心之前,已經親近了五十三尊佛,經常拜佛念佛……,跟三寶不斷的凈法熏習,在這當中栽培佛法善根這是講到他過去的因緣

  下一段文,講到非常重要的一尊佛,對他的影響特別大,可以說他的善根已經成熟了,「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經過了五十三尊佛的善巧度化後,到了第五十四尊佛,名世自在王佛。

  一切諸佛都具有十種通號,其中「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這五個通號,偏重於成就自利功德;「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偏重於成就利他的功德。我們解釋其中二個:

  明行足。佛陀內心具足二種功德,一個是明,一個是行。佛陀內心,當他要活動的時候,是先產生光明再活動,是用智慧觀照,謀定而後動,這一點跟我凡夫不一樣。凡夫做事,大都是情緒、隨妄想而動——心隨妄轉。這個「明」是說佛陀在行動之前,是依止光明,由光明來作引導,也就是指佛陀心中智慧;「行」是指佛陀善行福德資糧。表示佛陀具足光明智慧,也具足善行福德──福慧具足,所以叫做明行足。

  善逝。這是說明佛陀死亡的相貌凡夫的死亡,是進入夢覺,住在一種顛倒的昏昧當中,隨各人的業力牽引,去投向那一道。所以我們是在顛倒妄想中,進入死亡。佛陀的死亡,他的內心是什麼相貌呢?《智度論》上說:「於諸三昧,無量大智慧中去!」當佛陀的色身即將要敗壞,要死亡的時候,便進入三昧智慧當中,然後慢慢的消失,入涅盤。所以佛陀的死亡叫做善逝。

  這一經文講到過去諸佛的出世。

  在古德的批註當中值得說明的是,為什麼在法藏比丘發願之前,要列出諸佛的出世呢?這當中有一層深意,主要是說大乘的根本思想——「法身常住、佛佛道同」的觀念

  我們看佛教外道差別外道教主是獨一無二,你不能說有一你要變成上帝不可以的。而佛教最重要的根本思想,是建立在「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平等性。這種清凈法身,不僅是平等,而且力量非常之大!

  在美國有二位法師:一位叫恆朝法師,一位叫恆實法師。他們出家之後就拜佛,不是在房子里頭拜,而是到外面朝山拜佛,三步一拜。感動很多美國人。很多美國人就去訪問他說:「誒,為什麼你有這麼大的勇氣,在大太陽之下頂禮呢?」問他從哪裡來的勇氣。這二位法師回答說:「當你心靈當中『本覺的覺性』被啟發時,你就會我一樣,堅定地往佛陀方向走去!」

  意思是說,雖然我們現在一天到晚妄想煩惱也很重,那都不是重點,這都屬於是生滅心。重點不是說「賊」很多,而是你真正的主人翁,還沒有醒過來,這才是重點!所以大乘的角度認為──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裡,更深的意思是說,為什麼佛陀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世呢?從錠光如來涅盤之後,接著光遠如來月光如來、栴檀香如來……,一佛接著一佛出世。為什麼諸佛會這樣相續出世呢?

  因為眾生的覺性,總有一天會被啟發出來!

  那時候沒有任何一個妄想力量,能夠對抗本覺的力量!所以諸佛的出世,在宇宙當中,永遠也不會斷絕!從諸佛相續出世中,有這麼一個道理存在。當然這裡也說明了,佛教的根本思想,所謂大乘的正信,就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這段經文,含有這層意思。

  (二)聞法修學

  「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

  前面說到法身常住」,是指我們的本覺性德。這個性德當然要仗緣而生,我們看法比丘是什麼因緣而發起菩提心。

  釋文:當時有一國家國王聽聞佛陀說法心懷悅豫」。他在偶然的機會當中,聽到了世自在王佛說法。這裡所說的法,是指大乘的微妙法門,不是講小乘法,是講大乘法。聽了之後,內心非常的悅豫、歡喜。一個人聽法會產生歡喜,表示他已經明白這個道理。從我空、法空當中,得到一個很真實覺悟──何期自性,本自清凈。既然我們的本性清凈的,那代表什麼意思呢?表示無量無邊的煩惱,是可以消滅的。無量無邊的波羅蜜,是可以成就的!

  什麼叫「何期自性,本自清凈」呢?

  所謂清凈就是,斷惡修善,乃至於度眾生,乃至成佛都有可能的。因為這樣堅固決定的信解,所以發了無上菩提心。這個「無上菩提心」,簡單講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開展出來,智者師說是「四弘誓願」。這四弘誓願二種詮釋因人而異:

  第一種菩提心,是屬於「智增上」菩提心。智增上菩提心,是先成就佛道無上誓願成」,然後才有所謂的「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智增上菩薩他是甚深佛道發心你想成佛,怎麼辦呢?必須要煩惱、學法門、度眾生,是以上求佛道,來帶動下化眾生。一般來說,這樣的發心,會先成就聖道,再成就福報這種人大部分先往生凈土

  第二種菩提心,是先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他是緣「眾生法界的苦」。為了救度眾生,怎麼辦呢?他必須要煩惱、學法門成佛道,這種人是屬於「悲增上」菩薩。所以菩提心有悲、智二種差別

  總而言之,法藏比丘聽聞佛法覺悟真理,從真理的啟示,發自內心要上求下化,這是說明他發菩提心的因緣

  其次,就在發了菩提心之後,做些什麼事呢?出家修道!放棄了國家王位,去做一個出家沙門,他的法號仍然叫做法藏。古時候出家名號,跟在家名號是一樣的,所以他在家叫法藏,出家也叫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這是講到出家之後,修學的一個相貌。高才勇哲是指外在道行,具有高超的智慧精進修學的力量;與世超異是說明他內在的道心,不為名利,一心一意追求無上菩提

  在這經文當中,有一句話非常重要,說:「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諸法因緣生——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其實,看一個人的緣起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未來是什麼樣的結果!

  菩提有很多不同的層次,一般可以粗分為兩種

  一、世俗菩提心。是說他當初發菩提心,是依「事緣」——依事相的因緣發心。好比阿難尊者楞嚴會上,也說發了菩提心,但是他菩提心沒多久,就被摩登伽女的魔咒所破壞,之後文殊菩薩持佛神咒,才把他救出來。他當時跪在佛前痛哭。佛陀並沒有責備他,先讓他自己反省:「為什麼發了菩提心,還會退轉呢?」必須把問題找出來。阿難尊者開始追溯過去,回到最初的根源,原來他當初為什麼發菩提心?他說:「我是看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以願意隨佛出家修行。」佛陀告訴他說:「這是一種生滅心!」你為什麼出家呢?因為看到佛陀相好庄嚴,要是佛陀變老了、變醜了,你就不修行了?如果你的無上菩提,是依止佛的相好庄嚴,而這個相好是變化無常的。你的菩提心,安立在一個變化的因緣上,這樣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我們可以自己反省一下,你的菩提心是安住在什麼樣的立足點?你說,我的菩提心發得很大,也修了很多善法……我要提醒諸位:雖然你的房子得很大、很庄嚴,但是你的地基牢不牢固?你是不是蓋在地震帶,很容易就被震倒?

  第二種菩提心,就很堅固了,是依「理性」而發的。他為什麼發菩提心呢?就是深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而發起菩提心。我的菩提心只有一個理由,因為我的心諸佛的心是平等的!跟外境完全沒有關係,所以不管人事怎麼樣,跟我菩提心都沒有關係!是從內心發出來的,這種菩提心就非常堅固了。所以看他因緣,從這裡就可以了解,法藏比丘菩提心是怎樣發起?「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這是真實菩提心,到最後他心中願望,果然實現了。

  (三)立定誓願

  這一段,是法藏比丘菩提心落實成為願望菩提是一個大綱,願望是一個別相。

  「願我作佛,齊聖法王。過度生死,靡不解脫布施調意,戒忍精進,如是三昧智慧為上。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其眾奇妙,道場超絕,國如泥洹,而無等雙。我當愍哀,度脫一切。十方來生,心悅清凈,已至我國,快樂安隱。」

  關於法藏比丘所發的大願,一種是發了菩提心之後,直接發出來的。一種是他請佛開示之後,又加以修正的。這一願,是他還沒有請佛開導,一個很綱要的願景。當然這個願景,對他未來的四十八願,產生很大的影響,等於是把四十八大願的大綱,都建立起來。就像房子,先將大柱蓋起來,只是這時候,還沒有正式請佛開示做修正。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最初的原始雛形,是怎樣的呢?法藏比丘經過世自在王佛開顯大乘法義,通達甚深道理之後,心中就立下誓願他說:「願我作佛。。」 他說有一天,他一定要成佛。他成佛是什麼相貌呢?講出了三種相貌

  第一、攝法身願——成就正報法身

  這個「攝法身」是什麼相貌呢?「齊聖法王,過度生死,靡不解脫。」法身二種功德

  一、是「法空智」所成就的。佛陀觀一切法空,所以能夠「齊聖法王」,他的功德等於法王也就是說,他明了的心,能夠於一切法得大自在這是小乘學者所沒有的,因為小乘學者還有「法執」,所以於法不得自在。好比阿羅漢如果要入涅盤就不能在生死當中;在生死當中,就不能入涅盤;「生死」與「涅盤這兩個法是對立的,無法達到佛陀這種「不二」的境界——於一切法得自在

  二、「過度生死,靡不解脫」。前面是讚歎他的「波羅蜜三昧」的自在,這裡是講到他的「我空智」功德佛陀觀察我空,所以能夠了脫分段、變易二種生死,使令身心安住於大般涅盤這是我空智慧成就的。

  這是講到法身二種相貌:一個是我空智所成就的大涅盤;一個是法空智所成就的大菩提。這種大菩提、大涅盤功德是怎麼成就的?以下說明他的因地:

  「布施調意,戒忍精進」。因為他在因地當中,以布施來調伏心中的慳貪;以持戒來調伏心中惡念;以忍辱來調伏心中的瞋恚;以精進來調伏心中懈怠;這是屬於福德資糧。「如是三昧智慧為上」。其次,以禪定來調伏心中妄想;以智慧來調伏心中的顛倒,這是屬於智慧資糧。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他(法藏比丘)依止這六波羅蜜的資糧,不求人天福報不求二乘的偏空涅盤,只求成就佛道,來實踐這六度願望

  這段經文是說明法藏比丘,他要成就正報法身願望

  第二、攝凈土願——成就依報凈土

  他的法身當然要有依止的處所就是我們講的「凈土」。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法藏比丘說:「我成佛之後,我所修成的國土,於一切諸佛凈土當中,要最殊勝,稱為第一。」如何殊勝呢?以下舉出了三點:

  其眾奇妙:這個「眾」是指國中人天眷屬佛陀要有法眷,好比我們蓋一間寺廟要有方丈和尚要有住眾。那麼,法藏比丘要求成佛的時候,他的國中大眾都要特別的「希奇微妙」。這地方我們提出三點。他未來有三個願,跟這一願有關係

  他希望他成佛之後,他的國土眾生都是具足三十二相庄嚴相貌

  這是其他佛國凈土所沒有的,很特別的。

  他希望他未來國土眾生,全都具足五種神通。這也不其他的凈土

  有的。

  他希望他的國土眾生壽命久遠,每一個人的壽命都要無量無邊阿

  僧祇劫。

  二、道場超絕。前面是講「人」,這裡是講「處所」,也要超勝於其他佛國。我們提出二點來說明:

  (一)極樂世界,受生的處所很特別,我們讀《阿彌陀經》,有「七寶

  池、八功德水」的蓮華受生,也是其他佛土少有的。

  (二)他的修行道場、住處,都是特別的庄嚴微妙不可思議

  三、國如泥洹。這個就很重要了!「泥洹」的意思,叫「大般涅盤」。意思是說,整個道場成就,包括色、聲、香、味、觸,這五塵境界,都必須具足「常樂我凈」四德。也就是說,你的內心,跟極樂世界的五塵一接觸,即能產生不退轉的功德。他的國土不但具足庄嚴還能夠釋放聖道的力量,必須有解脫力量。「而無等雙」,是一切諸佛剎土當中,獨一無二的。

  當我在準備這段經文時,讓我體會到:

  一個人的成就,其實跟他志向是有關係的。心量大,功德才大!

  一個志向太羸弱的人,不可能有大成就!不論你一天拜多少佛、念多少佛,都沒有用,因為胸量太狹小。我們講「容器」,你的杯子那麼小,就算不斷的加水,杯子只能這樣子而已!所以阿彌陀佛能夠被十方諸佛公認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看他在因地的時候,所發的願就與眾不同——「令我作佛,國土第一!」他有這種高超的理想,當然就有這種高超的成就。雖然他這時候,只是心中一種初步的想法還沒有經過世自在王佛的指導,但是可以看得出來,就像懺公師父說的,這個人的性格就是這種個性

  一個人的性格,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結果!

  好比說,你一天拜一百拜,他也拜一百拜,諸位你認為結果會一樣嗎?不一定,對!為什麼呢?因為心不同嘛!他是這種心量,你是這種心量,同樣一百拜,結果當然是不一樣。「心為業主」。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在佛學院帶過一百多個學生有一心得:一個人胸量要大,你的功德才會大!你的胸量不大,整個格局都不會大,所有的成就也不會大。這地方很重要

  第三、攝眾生願(這一跟我們有關係)

  這麼庄嚴法身庄嚴凈土,是誰可以去?這跟我關係很密切,叫「攝眾生願」。

  「我當愍哀,度脫一切。」法藏比丘成就了這麼庄嚴道場,到底是哪些人可以來住呢?他(法藏比丘)以大悲心來哀愍、度脫一切的聖位菩薩,乃至凡位的菩薩。「一切」是指十方發菩提心的菩薩,都可以生到我的凈土。那麼,往生標準什麼呢?它的正因是「十方來生,心悅清凈」,十方眾生要來我國,必須具足二個條件

  一、「心悅」:內心要有非常好樂之心——願生我國。

  二、臨終要保持「十念相續清凈」。我們講往生的最低標準是「十念往生」,就是能夠以一種清凈的信願,然後臨終憶念佛陀名號——相續的十念,這就是往生標准

  往生之後,「已至我國.快樂安隱」。來到我的國土內心具足二種功德

  一、「快樂」。往生極樂世界你的心情跟在娑婆世界不一樣。娑婆世界那是苦樂憂喜舍,五味雜陳,酸甜苦辣都有極樂世界,你的內心有一情況──「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二、在這安樂當中,更重要的是,同時得到最大的「安隱」。這裡的「安隱」,是指一種解脫力量——永不退轉,直到成佛

  我們現在快樂是不安穩的,比如說你吃一頓飯很好吃、玩得很快樂……這些「五欲之樂」,都是變化、不安穩因緣享盡,就會失去。但是極樂世界快樂,具有「聖道」的力量,所以能夠給你平靜安穩

  這裡,等於是把阿彌陀佛發願成佛的雛形結構,先標顯出來。

  卷二

  大乘佛法生命觀,簡單說就是「諸法自性,一切從緣起。」

  從大乘佛法觀點來看,一切法的本來面目是畢竟空的,沒有一東西是本來存在的。那麼,本來沒有,怎麼有的呢?一切從緣起——仗緣而生,因此阿彌陀佛廣大的殊勝願力也不例外。換句話說:阿彌陀佛為什麼會發起這麼大的願力呢?

  一、因為有諸佛的出世。如果這個世間沒有佛陀的出世,沒有一個人可以明白道理也就沒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就沒有這個聖號的存在。

  二、因為能夠聽聞佛法。前面是「佛」的力量,這裡是「法」的力量。法有開慧之恩,讓他開啟心中智慧。然後,依止智慧菩提心,觸動他心中願望,而立定誓願

  在「立定誓願」當中,還有一觀念值得我們說明:所謂願望,當然包括了攝法身願、攝凈土願、攝眾生願,這個願望代表佛陀的一種救護加持力,以此而建立「阿彌陀佛」聖號。那麼,問大家一個問題,看大家對於緣起法」是不是了解。

  你認為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跟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功德是一樣嗎?不一樣!對的!因為你的心去接觸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啟動釋迦牟尼佛本願的功德;去接觸阿彌陀佛,是啟動阿彌陀佛本願的功德,當然是不一樣。「諸法因緣生」,這二個因緣有所不同。我們再舉一個簡單例子:你心中憶念「懺公師父」跟憶念「西藏法王」有沒有一樣?也是不一樣!雖然說沒有什麼好、壞之分,但是本願功德就是不一樣。所以阿彌陀佛的本願,有二句話值得我們注意的:

  一、諸佛的本願功德力,的確有所不同:如經文第二段「令我作佛,國土第一」,它對你來生命的加持力,就不一樣了!

  二、法門成就的難、易也有差別。就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諸佛菩薩,有的就很容易感應。好比你念「觀世音菩薩感應就特別多,對不對?光是觀世音菩薩感應錄,寫起來就有好幾本。地藏菩薩也特別容易感應,還有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很容易感應。當然這個跟佛菩薩,當初在攝受眾生,所施設的方便力也有關係。看第三段經文:「我當愍哀,度脫一切。」這就是說明,當這個願發下去的時候,已經把名號的定位,確定好了——我這名號攝受哪些人?它的加持力有多大?是不是很容易感應?所以,慧遠大師說阿彌陀佛的聖號,有二種殊勝力量

  一、下手易。容易感應,跟修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法門是一樣的。

  二、成就高。這一點就不共於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因為你地藏菩薩你不可能往生到他的凈土去。他是菩薩還在庄嚴凈土

  到這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一個綱要,大概就可以看出來了,這位菩薩未來成佛的時候,他的名號所產生的力量,影響有多大。

  (四)請佛證明

  身為菩薩,當他發了願之後,經上說:他說他這種發願,不是他能力所能了知的意境。因此,就稟白佛陀,請佛陀開示,如何去成就凈土之行

  「爾時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法藏比丘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寶。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於是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

  前面法藏比丘所發的願,只是一個大綱,還不是很圓滿,所以很謙卑的請求佛陀,能再為他詳細地演說。這時候,世自在王佛聽到法藏比丘的請求之後,「知其高明,志願深廣」,知道這個菩薩不得了,智慧特別高超,志向特別深廣,便為法藏比丘開示了二個重點:一、修學的心要。二、修學的法門

  一、修學的心要

  「至心精進,求道不止。」舉一個譬喻說譬如大海。雖然是廣大的海水,但是這個人,用他微薄的力量拿著一個非常微小量米的斗,做什麼呢?他想要把海水舀干。那麼,他一天舀一點、一天舀一點,經過了很多很多劫的時間……諸位要知道,不管這個水怎麼多,畢竟是有限量的,因此「尚可窮底」,能得海底中很多珍寶。這裡講出一個譬喻,譬喻什麼呢?下文就很重要,「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意思是說你現在發了這麼廣大的願,你這個願,到最後是放棄了、消失了?還是會成功?關鍵點就是你在實踐這些願望的時候,背後那個心靈力量,是不是能夠做到——至心精進,求道不止!

  我覺得一個人的成功,你的心靈素質很重要!

  真的,有些人具備成功的傾向,有些人就是有失敗的傾向,這是一個事實。好比有些人,一碰到逆境就放棄,他就不做了,改做其他的;做沒多久,又放棄了……這種人很容易跟失敗結合在一起。也就是說,這麼廣大的願望,你背後的力量,是用什麼樣的心態,來推動這些願望才會成功呢?只有四個字「至心精進」。我們分成二段,來解釋這四個字

  至心

  這「至心」善導大師解釋說:是一種真實的心。雖然你立下很多願望將來做什麼做什麼……要當一個講經法師成就種種波羅蜜、蓋道場攝受很多人來學佛、最後往生凈土……但是你這願望,是不是能夠成功呢?就看你的心是不是真實心。什麼叫真實心」呢?善導大師說是:不求名聞利養之心!一個菩薩想要完成他的使命和願望,他的慾望必須要淡薄,才能夠發揮強大的力量妄想太多慾望太重啊,你很難產生強大的力量。所以要讓你的心力強,只有一情況:就是讓你內心妄想減少、慾望淡薄,這個叫至心。

  其次,在這樣沒有妄想干擾情況下精進

  「精」者:專一;「進」者:相續你很專一、相續的完成你的使命,而且求道不止。簡單講就是,不能放棄!只要你能保持一種精進不放棄的心情,一定可以成就無上菩提佛果也可以完成在因地所發的三種願——法身願、凈土願、眾生願。這就是佛陀對他開示,要完成使命的最重要心法

  二、修學的法門

  佛陀開示心法之後,廣泛的宣說。在過去諸佛當中,已經成就的二百一十億的諸佛剎土。這當中包括他的眷屬、這些眾生有什麼善惡的正報身心、依報國土粗妙的差別……就相應其心中的願望,顯現給法藏菩薩作參考。這裡要注意的是

  古德說,世自在王佛,要顯現國土給法藏比丘看,就把好的顯現出來,為什麼還要把人民的善惡國土的粗妙……壞的一面也顯現出來呢?古德解釋說:因為好壞都顯現,使令法藏比丘能善知取捨!

  比如「國土」,如果只顯現好的一面,他就不知道要避免壞的一面。舉一個例子說:法藏菩薩的第一願就是「國中沒有三惡道」。為什麼他知道要發這個願呢?因為當他看到世自在王佛,顯現的國土當中,有的佛土有三惡道的苦惱。「誒!這個不行哦!我的國土要避免這件事情!」因此就發願:我的國土能有三惡道。還有他當看到有些國土有很多女眾,引起很多是非,他又發願:我的國土能有女眾。

  如果,你今天想要能夠遠離過失,那你就一定要先看到過失相!

  所以,世自在王佛,必須把諸佛剎土,優點的地方缺點地方,通通顯現給他看,使令他「善取優點、善舍缺點。」所以在阿彌陀佛的本願當中,有些是建立的、有些是遠離的。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就是因為當初世自在王佛所現的國土就有好、壞的差別

  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的就是「至心精進」。印光大師說菩薩波羅蜜,其實只有四個法門,就是布施持戒禪定智慧。「忍辱」跟「精進」不是修行法門,而是一種心理素質。他說波羅蜜的成功、失敗,行力跟忍力是關鍵點。所以印光大師說:「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在修行的時候,你的心理素質,就是善用你的行力跟忍力!

  以前,我們學院的教務主任慧天長老,曾告訴我們一個秘訣——傳授修行的心要,他說

  當你順境的時候,要「行力」。當我們善業起現行時,身體健康心情愉快……這時候你要趕快用功,因為這是大好時光,太陽要出來了你這一生當中,這種好時光也並不多,所以要趕快精進用功、積集資糧。

  當你遇到逆境的時候,剛好是你阿賴耶識罪業起現行的時候,處逆境要守——「安忍不動」,這時候你亂動,就更糟糕了。

  所以說,順境要用行力,逆境用忍力!這個很重要。今天菩薩發了很多願,這些願是不是能夠實踐?就看菩薩心理素質──他的行力跟忍力是不是具足

  (五)思惟攝取

  法藏比丘聽了佛陀開示之後,又親自見到諸佛凈土,就開始對這件事情加以思惟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凈國土,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庄嚴佛國清凈之行。」

  這段經文,我們分成三小段來說明:

  一、「起發無上殊勝之願」。法藏比丘看到世自在王佛,顯現的這些國土之後,發起了一種「成熟眾生庄嚴凈土」的殊勝誓願也就是,對於前面自己所發過的願,現在更堅定了。

  二、「其心寂靜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他就產生一種智慧的觀照。這種觀照有二部分:第一個是指我空、法空的根本智——「其心寂靜,志無所著」。當我們以空觀智觀照真理的時候,內心是無住的。第二個是指後得智——善知諸法差別,所以他這時候「一切世間無能及者」。雖然觀一切法空,但又能夠善知取捨,知道如何建立一個清凈庄嚴國土,所謂「無住而生心」。

  三、「具足五劫,思惟攝取庄嚴佛國清凈之行。」他花了五劫的時間,這時候他還沒有產生真實波羅蜜功德,等於是息諸緣務,好好地思惟──如何攝取清凈庄嚴佛國的妙行。

  攝取的意思是——攝他人之國土,取為己用。舉個例子說:法藏比丘看到其他的國土有八功德水,這種水質特別好,那麼他就發願:我成佛時,亦當如是;當他看到他方國土宮殿庄嚴他就發願:我成佛時,亦當如是。這就是攝取。把別人的優點和缺點,攝為己用,用來提升自己。

  到這裡,整個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就正式成立了。

  乙二、凈土法門之特色

  法藏比丘發了四十八願之後,這樣的願望,就開始存在於法界當中,這對大乘佛法,到底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當他的願望成立之後,後世眾生,在修學聖道當中,深受四十八願的影響,產生很多的判教思想來。首先,我們看最早的判教思想

  (一)龍樹菩薩

  難行道——惟靠自力,勤修戒定慧,於無量劫,捍勞忍苦,次第破見思惑、

  塵沙惑、無明惑,豎出三界,歷劫修證,是為難行道

  易行道——仰賴佛力,一心執持名號,得佛願力加持,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

  ,疾速圓成菩提,是為易行道。

  ——龍樹菩薩

  在整個教法中,將「心力」跟「佛力」,判教最早的祖師,就是龍樹菩薩。佛滅度七百年後,他在《十住毗婆沙論》的《易行品》當中,提出了易行道」跟「難行道」的概念他說:每個菩薩成佛之道,其實是有差別的,一個是難,一個是易。

  什麼叫行道呢?

  假設你所選擇的是「惟靠自力」。在你的修學過程當中,完全仰仗心靈力量,以持戒對治身口的過失,以禪定對治內心散亂,以智慧對治心中的顛倒……你是完全拒絕存在法界當中,佛陀的本願功德你也禮拜他、也不讚歎他、也不觀想他,這樣經過了無量劫時間,用你內心力量,來面對你無始的業力你自己一個人去承當。在過去生中,所造作的無量無邊的殺盜淫妄等罪。這樣的過程,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捍勞忍苦。而且你必須次第地破除三界的愛見煩惱,然後破除界外的無明煩惱塵沙惑(塵沙惑就是法執,通界內、界外的),才能慢慢的出離三界。「歷劫修證,是為難行道」。因為你要單獨的面對你無始的業力,當然困難度就特別高了

  第二種選擇,你怎麼辦呢?仰賴佛力!

  你一方面修戒定慧,把「心靈力量」加強起來,一方面拜佛念佛、憶念佛陀、執持佛陀的聖號,仰仗佛陀加持力。這時候,就能夠在感應當中,不退轉於無上菩提,而且能夠很快的成就佛道這叫易行道。

  簡單說,這難、易當中,包括了二個差別

  一、時間上的差別。龍樹菩薩說,難行道的修學時間是久苦的,而易行道是速超的。也就是說當你選擇完全靠心力的時候,你的菩薩道,所要花的時間,肯定是比別人更長久。

  二、其次,如果你選擇了難行道,還有一個問題,在空間上,你一腳沒踩好,就墮落到深坑去了,有」危險、墮落」的障礙就是我們講的很容易退失菩提心。

  龍樹菩薩舉一個譬喻說:好比我們從這個地方,要到目的地,你有二個選擇:第一個陸道,就像步行一樣,走也可以,但是很辛苦。第二個、水道乘船,這就比較容易。在這裡,我們要說明一個問題就是:龍樹菩薩當初提出了行道易行道,跟我們現在凈土法門有二點差別

  第一個、所謂「仰仗佛力」,並不是單指阿彌陀佛,而是十方諸佛菩薩。只要法界當中已經成就藥師佛、阿閦毗佛……你都可以憶念他的聖號,啟動他的力量來幫助你。

  第二個、在龍樹菩薩觀念中,並沒有「求生凈土」的概念。他只說仰仗佛力,使令我們在生命當中,能夠保持菩提心的善根,以破除遮障。

  這是最早的判教,也就是開始思考:是不是應該把法界當中的佛力,引進來?換句話說,身為一個菩薩,沒有必要單獨去面對業障!你有更好的選擇,因為你拒絕佛力,對你沒有幫助嘛!

  蕅益大師說修行人要理智,修行人不能意氣用事!

  如果你意氣用事,選一個比較難行的路,其實吃虧的還是你自己。所以我們研究教理,應該怎麼樣呢?在修行還沒有上路之前——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該怎麼走,要先規劃好。這個菩薩道,真的有困難和容易的差別這是心力」跟「佛力」最早的一個判教。第二段的聖道門凈土門,這時候凈土思想就比較成熟了:

  (二)道綽大師

  聖道門——於娑婆世界,但憑自力,斷惑證理,入聖得果之法,名聖道門

  凈土門——稱念名號,乘佛本願,往生凈土,入聖得果之法,名凈土門。

  ——道綽大師

  到了道綽大師凈土法門正式成熟了,他把難行道易行道的判教,轉成了聖道和凈土概念也就是說已經把往生凈土思想放進去了他說:假設你是在娑婆世界修學菩薩道,當然是「但憑自力,斷惑證理,入聖得果」,這叫道門。假設你是稱念阿彌陀佛名號,仰仗阿彌陀佛本願的攝受,則「往生凈土,入聖得果」,這叫凈土門。從難行道易行道演變到聖道門凈土門,這中間的轉變,有二位菩薩也是值得我們介紹:

  天親菩薩

  龍樹菩薩是在佛滅度後七百年出世,天親菩薩是佛滅度後九百年出世,差了二百年,所以天親菩薩應該看過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沙論》。他把難行道易行道,升華到一種「往生「的概念著作一本往生論》。在《往生論》的《序分》當中,他提到一句話說:「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這時候,他已經提出往生因果概念來,往生的正因就是──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意思是說:一個人能夠成就凈土,他的因地之行就是「一心歸命」。目的什麼呢?「願生安樂國!」因此,他認為所謂的難、易,應該把「求生凈土」的概念放進去。

  他在往生論》後面的頌文,將「一心歸命」分成五門,說明怎樣達到一心歸命呢?示五門修法,包括: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就是,你要歸命阿彌陀佛,就必須身業禮拜阿彌陀佛;口業讚歎、稱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心中不斷的憶念阿彌陀佛。禮拜、讚歎、作願是成就「奢摩他」的「止」,安定內心。這個「觀察門」是修「毘缽舍那」,就是不斷的憶念極樂世界功德庄嚴,規劃你未來的願景,這是觀察門,也就成就毘缽舍那的智慧。最後的迴向,你希望法界眾生都能同時求生凈土這是大悲簡單說,他是禪定智慧大悲這三個法門,來完成一心歸命,而願生安樂國。所以最早的祖師當中,提出求生凈土概念的,是天親菩薩這是我們要知道的。

  北魏的曇鸞大師

  雖然天親菩薩出了求生凈土概念,但是並沒解釋這當中的原因——為什麼難行道易行道,要加上「凈土」呢?北魏的曇鸞大師作了一本往生論注》,就是把天親菩薩要求生凈土概念詳細的加以說明。曇鸞大師說:為什麼在早期,只提出難行道易行道呢?因為在早期,大眾善根深厚、去佛不遠,得道者多。環境很好。所以求、不求凈土差別不大。但是,現在時值末法,這當中「機、緣」就有很大的差異

  首先,眾生的根機有變化。

  什麼叫根機的變化?就是,時值末法,五濁惡世生了。龍樹菩薩那個時候不考慮求生凈土的問題,因為那時候眾生根機好,自己可以跳越過生死。到了末法時代眾生身心世界,有各式各樣的煩惱業障……果報體又容易生病短命……總之,這個身心世界障礙,實在太多了,所以凈土概念就慢慢的形成。這是機——五濁惡世的問題產生了

  其次,外在因緣也產生了變化:

  前面是講「魔強」,這地方是講「法弱」——「去佛久遠」。那麼,當我們離佛的時代愈來愈遠、愈來愈遠……法的力量愈來愈差,就是這個緣,所處的環境,放逸的力量愈來愈大,你要培養正念力量愈來愈困難

  因為機、法這二個因素,所以必須把求生凈土概念,考慮進去,因此而建立了聖道跟凈土二門。

  假設我們今天不考慮求生凈土則會產生二種過失

  一、因為邪師惡友的誤導,而退墮大乘

  就是,你會受到邪師惡友的影響,雖然你發了菩提心,真的想要成就佛道,但是你所接觸的人他有不同的看法,他今天跟你講一句話明天講一句話……「法」就是一種名言」,名言的熏習,會影響我們的思考模式。講實在話,我們一般人很難建立大乘思維模式,會很容易生起人天思惟,反正我只要斷惡修善,也很容易生起小乘思惟,就觀一切法空……總之,就是非常容易生起單向的思考。但是要你生起雙向思考——無住又能夠生心,又生心又無住、「猶如蓮華不著水,又如日月不住空」,菩薩種性很難生起,因為這種思惟太難了。只要一些小人物說三道四,就把你給誤導了。所以你很容易遇到邪師惡友,而退墮大乘這是第一個過失

  二、因為顛倒善果的誘惑,而破壞勝德。

  什麼叫做「顛倒善果」?是說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不但修智慧,也修福德。好比修布施持戒忍辱來生變成一個大國王,這也是一種善果。但是菩薩還沒有成就聖道之前,面對善果容易生起顛倒、放逸。因為這個善果的誘惑,把你戒定慧功德給破壞了,這樣也退失了菩提心。

  因此,假設不求凈土,就會有邪師惡友的誤導,跟顛倒善果的誘惑,使令一個初心菩薩容易退墮。曇鸞大師講出一個譬喻說:「譬如小樹未成,經歷暴雨,終為所折。」意思是說,這棵樹,幼苗很小,如果你沒把它放在溫室當中栽培,說「誒!我一定要歷練。」那麼這棵幼苗在暴風雨當中,經過風雨的摧折,第二天這棵幼苗,就完全被破壞了,它禁不起這麼多的傷害。

  所以,到了末法時代,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中,提出了求生凈土概念。到了他的學生道綽大師就把這個概念落實了,安立了聖道門凈土門。當然,善導大師是道綽大師學生,他繼續把這個思想發揚光大。但是對於凈土宗的判教,最成熟的應該是印光大師

  (三)民國印光大師

  ┌業障消除┐

  ┌他力門┤    ├

  │   └福慧增長┘

  │

  │   ┌蒙佛接引┐

  └果地教┤    ├以凡夫心,投佛覺海。

  └往生西方┘

  ——印光大師

  印光大師提出的凈土判教是「他力門」和「果地教」。這個「他」是指佛陀力量,這個果地是指凈土。他把佛力跟凈土善巧地結合起來。龍樹菩薩強調佛力,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強調凈土,他覺得這二個都很重要

  也就是說,身為一個菩薩,我們憶念佛陀,希望得到佛力加被,能夠「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以破除今生障礙,更重要的是希望「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印光大師等於是把龍樹菩薩的「佛力思想」,跟曇鸞大師、道綽大師的「凈土思想」,巧妙地將它們結合在一起,因此而建立了「他力門、果地教的思想」。這時候,整個凈土宗的思考就成熟了。換句話說,你念一句佛號,不但包括了現世的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也包括了來世的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這個他力門、果地教,一言以蔽之,就是印光大師最有名的一句話:「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覺海。」當你念佛的時候──

  就著你這一念惑、業、苦的心,直接進入到阿彌陀佛的四十八種功德大海當中!

  也就是我們說的「本尊相應法」——「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裡,我們提出一個總結:

  成佛之道的確有很多種選擇,你現在做什麼樣的選擇,一定會影響到你未來的結果!

  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我們只能說結果是一樣,但是過程就不一樣了。你說「誒!為什麼結果一樣?」講實在話,你走難行道吃了很多苦、花了很多時間,當初你們兩個同時受戒有些人成佛了,你卻還在三界流轉。等到你成佛之後,結果都一樣——佛佛道同——沒有一尊佛有差別。但是這個過程,絕對是不一樣——方便有多門

  你選擇一個你要走的路,你就必須承當它所有的結果!

  生命是一種抉擇——謹慎思考您所選擇的菩薩道!

  我覺得我們今天在行菩薩道之前,多看一些大乘經典,做好事先的布局很重要。在管理學上有句話叫馬到成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句話讓我想到跟凈土法門關係。這個企業者的概念是說:馬跑得很快。我是一個人,沒有必要整天訓練體力,想跟馬比賽,因為我再怎麼跑,也跑不過它。我不用跑過它,我只要騎在馬上就好了!我騎在馬上,當馬到達的時候,我也到了!他這個思想是一種策略聯盟。

  意思是說,雖然我是公司你是公司我再怎麼比,也比不上你。那沒關係我不跟你比,我跟你合作。你成功了,我就成功了。同樣的道理心力跟佛力之間的關係,必須建立一個策略聯盟,這個很重要!你的菩薩道,你不用單獨去面對,應該要跟佛陀合作,這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拒絕佛陀的理由,他對無所求,是不是?他只想幫助你!

  最後,我們將他力門跟果地教的差別做一個簡要說明。

  下一堂課,我們將介紹阿彌陀佛的核心五願,然後再介紹其他四十三願。

  四十三願我們分成四段:一、國土庄嚴。二、身心安樂。三、出世解脫,四、聞名得益。這是講到果地教。是說你念這句佛號未來會有什麼成果呢?會有三個成果:國土庄嚴身心安樂、出世解脫。那麼,你念這句佛號,你今生的他力門呢?當下就能得到十二種加持力,這是你現世可以受益的。後面三十一個功德,是你來生能受益的,剛好符合印光大師的判教。換句話說,你念這句佛號就有四十八種力量在幫助你,這就是心力跟佛力的一種相互關係

  卷三

  大乘佛法生命

  《華嚴經講到,「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這句話簡單解釋是說,我們的生命現象,其實是由自己內在的思想變現出來的。因為我們的心中,有布施思想,所以變現富貴果報出來;因為有慳貪的思想,所以創造了痛苦果報;因為經常保持忍辱,所以顯現出庄嚴相貌;遇境逢緣的時候,因為經常起瞋恚心,所以創造了醜陋的長相。從這個觀點來說:

  想要改造自己的生命,最徹底的方法,就是改造自己內在的思想

  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當中,說到要改造思想,必須修習「止觀」。

  智者大師止觀成了三種方法

  一、修出離道

  這個出離道,就是觀察我們現前的五蘊身心,以五蘊身心為所觀境。觀察我們的身心果報不凈、苦空、無常無我的;是雜染不清凈的;是無常變化的,使令我們對於身心果報產生厭離。這種厭離心的生起,促使招感三界果報力量也就慢慢、慢慢地消失,甚至從此不再來三界投胎,這叫出離之道——以五蘊為所觀境,也就是以眾生法為所觀境。

  二、以心法為所觀境

  所謂心法所觀境,就是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透過對於內心的了解,知道我們這一念心是「因緣所生,當體即空」。同時也了解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道理。因為「何期自性本自清凈」,所以所有的惡法都可以消滅,所有的善法都可以成就,由此發起了廣大的菩提心。這是觀察心法,而修習菩提道。

  三、直觀佛的法界

  這是觀察佛的依正庄嚴生起欣求好樂之心也就是修相應道——跟阿彌陀佛、諸佛菩薩感應道交。這是密宗凈土宗特有的大乘不共法門——修本尊相應法。

  由上可知,大乘止觀有三種:一種是出離道。一種是菩提道。第三種是相應道。那麼,凈土法門,主要是修相應道,因為它的整個修學過程,就是修憶佛、念佛,直接觀察阿彌陀佛的依正庄嚴,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產生一種滅惡生善的效果這是整個凈土宗的止觀修法。當然,我們要觀察極樂世界功德庄嚴,一定是「依教起觀」,先了解它有什麼功德才能夠起觀。

  甲二、正文

  這一正式說明,構成極樂世界依正庄嚴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這四十八個願,總共分成二段:第一段、總標核心五願。第二段、別示其餘諸願。

  善導大師把四十八願分成二類:第一個是「根本的」。第二個是「枝末的」。根本有五個願,就像樹的根本,你想要了解這棵樹,一定是先掌握它的根本,然後再研究它的枝葉花果。四十八願亦復如是,必須先把極樂世界的五個根本架構建立起來,才能夠了解其他的四十三願。

  這根本五願,分成三類:一、說明凈土的「無上果」:這是第十一願跟第十二願,讚歎凈土法門的果地功德。二、說明凈土的「無上之因」:往生的正因有第十八願跟第十九願。三、「兼具因果」:是第十七願。

  這五願,是先讚歎果地功德,再說明它因地的修學。當你了解這五個願之後,對於凈土法門本尊相應法的因果就能夠掌握的很清楚了。

  乙一、總標核心五願

  丙一、住定證滅願

  這一願說明往生極樂世界功德,有二個,第一個是「住定」。第二個是「證滅」。這二種功德,在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當中,最具有代表性: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住定聚─┐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 ┤     ├者,不取正覺

  └必至滅度┘

  釋文:設我得佛,在我成佛世界當中,往生凈土國中天人……極樂世界國中天人,這些都是帶業往生凡夫。他們是生在凡聖同居土的天人,當然這些天人煩惱還沒有斷盡,因為是帶業往生,只靠臨終正念感應道交去的。所以,他的內心怎麼樣?充滿了煩惱,也充滿了罪業。然而這些阿賴耶識里,尚潛伏煩惱罪業的天人往生極樂世界,會出現二種功德第一個、安住定聚。第二個、必至滅度。

  所謂安住定聚,是指往生初心菩薩來說,剛往生是安住在正定聚。如果在極樂世界住久了之後呢?必至滅度。而安住定聚這個「定」,不是指禪定是指智慧——無漏的我空、法空的智慧。在大乘的經論當中,把眾生分成三類:

  一、不定聚:就是指十信位的菩薩,因為內心聖道的力量,並不堅固,所以可進可退,有時候前進、有時候退。就像我們現在修行一樣,有時候正念很強,有時候煩惱起現前,這叫不定聚,就是內心善惡念不決定。

  二、邪定聚:邪定聚是指外道的盲修瞎煉,有很堅固的邪知、邪見,這種邪執特別地堅固

  三、正定聚:是指十住位以上的菩薩,他的內心對於實相的真理,如實地安住,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些帶業往生天人往生極樂世界之後,完全安住在正定聚。他心中煩惱不能活動、罪業也不能活動,就有這種力量這是對剛往生菩薩來說。

  那麼他未來生命有什麼目標呢?「必至滅度」。這個菩薩有一方向他不可能再回到人世間成就人天果報;也不可能進入到二乘涅盤去。這個安住在正定聚的菩薩,他的生命有一情況,就是直接成就大般涅盤(是指佛陀圓滿境地)。假設這二個願望成就的話,不取正覺

  我們在讀《阿彌陀經》時,有二句話非常重要:

  第一個、「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是名極樂。」這是說明極樂世界是一種離苦得樂世界

  第二個、「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這是說明在這安樂當中,決定可以成就不退轉的功德

  不退對於入聖位的菩薩影響並不大,但是對於凡位菩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

  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上說:極樂世界的四土當中,他覺得常寂光凈土、實報庄嚴土、方便有餘土,這三個土,並沒有什麼特別。極樂世界,最具有特色,不共於十方佛土的,就是,凡聖同居土。這凡聖同居土太特別了!所以蕅益大師說:「一切俱是、一切俱非。」極樂世界的人民,雖然說也有煩惱,但是卻安住在正定不退轉。你說他是聖人,他的煩惱又沒有斷;你說他是凡夫,他又安住正定內心所顯現的是一種正念、正知的相貌。所以沒辦法去判教。

  蕅益大師說,在其他的佛土當中,凡聖同居土通常會有退轉的過失。好比密宗,有些人對密宗比較有深入了解。密宗當初的發源地是在西藏,那是一個很單純的地方,後來因為政治因素,這些大仁波切就流亡到美國、歐洲去,當然堅持正念的還是有,但是還俗的人非常多。為什麼會這樣呢?從唯識的角度來看,我們的生命是依止阿賴耶識而住的。什麼叫阿賴耶識?就是「染、凈和合體」。你的阿賴耶識當中,有善種子也有種子,你今天用善的因緣去刺激它,他以前住在西藏生活很單純,在山洞裡面生活,看到的就是佛菩薩。還看到什麼?!什麼也沒看到,只好拜佛念佛。到了歐洲、美國之後,接觸到花花世界就把他蘊藏在內心深處,非常深、非常深,已經睡眠狀態煩惱種子把它刺激起來了,所以生命的型態就不一樣了。

  我們的心念因緣所生法。為什麼你會有這些念頭呢?是因為因緣力量,才出現的,它不是自性有的。我現在再問你一個問題:你說你好人?還是壞人?答案有一個:很難說!

  因為,你在什麼環境你就出現什麼心情!

  就像空中的羽毛你說這個羽毛是往上飄,還是往下墜?很難說!羽毛沒有能力決定。同樣的,我們一個資糧位的菩薩,尋找一個好的環境,非常的重要,因為我們的心是心隨境轉,控制不了自己的

  《凈土十疑論》上說:為什麼往生極樂世界,能夠成就不退轉呢?

  他是凡夫啊,他還煩惱,為什麼煩惱不活動呢?智者師說,主要有二個因素

  一、三寶加持

  因為極樂世界三寶加持力特別強,這是不共於他方國土的。

  佛力的加被。你整天跟阿彌陀佛在一起,你的菩提心,當然是特別地堅固

  法力的加被。極樂世界的五塵,有情無情同宣妙法,能時時、處處聽聞

  法,可以加強你的觀照力。

  僧寶的加被。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就像懺公師父常說的「依眾靠

  眾」,容易產生正念

  二、壽命久遠

  其次,極樂世界眾生,沒有「分段生死」的障礙。我們凡夫換了一個果報,就換了一種想法。這個分段生死對於修行障礙很嚴重!好比你前生男人就有男人思想;你今生變成女人,就變成女人思想;你要是變成一隻螞蟻,就變成螞蟻思想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叫因緣所生法。這個「法」,它不是獨立的,是由眾多因緣創造出來的。所以我們內心當中,有很多煩惱也有很多的善業。但是在極樂世界,我們的煩惱是不會活動的,因為它沒有活動的空間,沒有惡的因緣去刺激它。

  因此,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保證:一種不退轉的保證!極樂世界是怎麼樣呢?「住定、證滅」。當你往生極樂世界剛開始叫住定,未來目標叫證滅,這是極樂世界真實功德真實利益

  丙二、光明無量願

  「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有限量────┐

  │       │

  設我得佛─光明 ┤       ├不取正覺

  │下至不照百千億│

  └       ┘

  那由他諸佛國者

  在我成佛世界當中,我身上所發出的光明佛陀光明二種第一個是「常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