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行門
第三節凈業助行
當前位置:無量光明 > 凈土宗 > 凈土經論 > 宗教程第六編(十)
宗教程第六編(十)
第三節凈業助行
凈宗以信願持名為宗,以往生西方凈土為趣。凈業行人信願持名,蒙阿彌陀佛願力接引往生,在平等往生之果中,又各有三輩九品受用功德智慧勝劣的差異。凈宗雖是大乘特別法門,然並不違異於大乘通途之因果律。西方極樂世界乃阿彌陀佛凈業所成,所以,凈業行人亦應在信願持名的前提下,隨分隨力地修諸菩薩凈業,用以增上往生的品位。凈宗正助雙行,如順風揚帆,再加劃櫓,既穩且速。凈業助行甚眾,茲擬就凈業三福與普賢十大行願兩項,略施討論。
一、凈業三福
凈業三福是釋尊應韋提希夫人之請所作的開示:「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凈業正因。」①
此段經文寓意甚深。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昭明韋提希及未來有緣眾生,注心觀念,定境相應,行人自然常見。若依此法,名為凈業成者。然凡夫眾生惑障深厚,心多散亂,若不頓舍攀緣塵勞,凈境無由得現。為應散動根機,釋尊方便開顯三福,以福顯慧,助成凈業。彼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是凈業所成,故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並指陳此三福之於往生彼國,不可小視,非助因,非副因,乃是正因。此三種業是三世諸佛凈業正因,三世諸佛凈土莫不由此凈業以為正因而成。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亦不例外。然三福既是諸佛凈土共通之正因,今欲指定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凈土,則三福之外,更當再加信願專念之功,以彌陀大願之力故,雖三福未具修者亦同得往生證不退轉。而精進勤苦修三福業,往生品位將增上。
三福經文十一句,依淺深境界,可分為:(1)人天福(世間善),(2)二乘福(戒善),(3)大乘福(慧善)。前一福是人天之因,後二福乃出世善。後二福中,聲聞菩薩自度度他,福德智慧,先後異分,三福十一句,囊括五乘佛法,於凈宗修持關系甚切。善導大師雲:於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單行世福(人天福),迴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單行戒福(二乘福),迴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單行行福(大乘福),迴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行戒福行福,迴向亦得往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迴向亦得往生;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惡邪見闡提之人。」①茲擬三福內涵,略施討論。
凡有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依次闡述如下。
(1)孝養父母。
孝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孝體現著天地人三才與治世化民的本體內涵。堯舜的聖德主要體現在孝道的彰顯。在中國傳統社會,《孝經》、《二十四孝》等書籍的廣泛傳播,輔之於社會賞罰機制,有效地模鑄著國人孝的人文精神,孝悌作為一切仁義道德的根本,得到國人的認同與踐履。
佛教倡導知恩報恩的人文理念,對孝道尤加重視。對儒家提倡的贍養父母、軟心承歡,乃至立身揚名以慰親心之孝道孝行,加以充分的肯定。經雲: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然與儒家孝道孝行相比,佛教的孝道更為深遠博大。佛道孝行不是僅停留在世間善法層面,而是將孝提升到令父母出離生死輪迴的出世法的高度。「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蓮池大師語)從凈宗理念來看,能勸勉父母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即是大孝。宋代宗賾禪師,迎母於方丈東室,勸母剪發,念佛求生凈土,允為孝道之懿範。
佛教的孝不僅應報答今生的父母,並當報答無量劫來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視一切眾生如父母,報恩唯恐不及,何來殺傷損惱呢?菩薩行人的戒體即是一個孝字,菩薩六度萬行,亦無非孝道的擴充。孝道是菩薩從初發心到圓證菩提的不竭原動力。孝行的踐履,自他二利,地藏菩薩因救母而發「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大願。地藏菩薩孝心的擴張,助成自性寶藏的無限開啟,利他恰成自利。近代虛雲老和尚,為超度父母雙親,三年拜香,三步一拜,朝拜五台,行程幾千里,歷盡艱難,感得文殊菩薩的護佑,道業大進。虛老曾總結雲:「此三年中,除為疾病所困,風雨所阻,不能拜香外,一心正念,禮拜途中,歷盡艱難,心生歡喜。每每藉境驗心,愈辛苦處,愈覺心安。因此才悟古人所謂:「消得一分習氣,便得一分光明;忍得十分煩惱,便證少分菩提。」①
綜上所述:孝養父母在凈業三福中,占據優先地位。是做人學佛的必要前提。凈業行人應須將對生身父母的孝擴大到一切眾生身上(生生世世的父母),將世間的資身恭奉擴展到出世間究竟離苦得樂的層面。為知恩故,我們自己要信願持名,求生凈土;為報恩故,我們要將念佛與六度萬行的一切功德,迴向一切眾生,共同往生凈土,圓證佛果。如是,孝養父母便臻究竟圓滿。
(2)奉事師長。
尊師重道是我國傳統人文理念之一,所謂「一日從師,終身若父。」學生對師長畢恭畢敬,老師也認真擔負起育才的責任。
在佛門,師長稱為善知識,亦稱善友,即善知法要,引導眾生於菩提正道的人。善知識如眼目,如燈炬,如大船,如韁繩,能為學道人指明方向,幫助學人出離生死險道,善知識有如是無量功德,所以,末法眾生應盡命供養善知識。
善知識的首要標準是具正知見,心不住相,雖現塵勞,心恆清凈,示有諸過,贊嘆梵行。學人奉事師長,莫念其短,應對師長常生敬畏,如夜行險道,有一粗弊人手執火炬,不能由於此人粗弊故,而不取火炬之光照。學人亦應如是,於師長得智慧光明,不計其惡。欲得法益,應具恭敬心。這是奉事師長的本質內涵。印祖每常教誡凈業學人問法要具至誠恭敬心,否則,即予呵斥。以身口意三業供養師長,為法亡軀而獲殊勝法益。禪宗二祖慧可大師斷臂求法,西藏密勒日巴尊者奉事馬爾巴上師,歷盡磨難,無怨無悔,堪稱奉事師長的典範。
如恭敬佛一般地恭敬明師,明師知曉時節因緣,常能指點修道之坦途。善財童子於文殊菩薩所發菩提心已,向菩薩行,文殊菩薩亦不具說,但令親近善知識,遂指示德雲比丘,展轉參學五十三位善知識,次第證道直至等覺菩薩位。所以,恭敬善知識,如教奉行,以自己的修行成就來報答師恩。
慈心是成就佛道的正因。慈心依境界的淺深大小,可分為四類:一者親緣慈,即對親朋眷屬所生的慈心,心量較狹,屬本能性之慈。二者眾生緣慈。心緣苦難眾生所起的慈心,儒家仁者愛人、基督教的博愛,均歸此類。屬小慈。三者法緣慈,對宇宙有情眾生與無情器界所生的平等慈心,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亦歸此類,屬中慈。四者無緣慈,了達宇宙萬象各類有情,實為一體,自他不二,由此生發無緣大慈,普度群萌。這唯佛菩薩所具。凈業行人應培植無緣慈心,用作圓成佛道之遠因。
慈心的培植,首應從戒殺入手。世間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慘者殺傷。人與畜類,同為血肉之軀,同具如來性德,且自無始以來,同在六道流轉,互為父母眷屬,今以善惡業殊,升沉各異。幸為人者,宜應憐愍飛禽走獸,不加殺食。十惡之中,殺業最惡,故佛戒首重殺戒。儒家雖未倡禁殺吃素,然其「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①的不忍之心,垂訓於世。心如慈悲仁愛,自能成就一切善行德業,而戒殺放生,正是培養吾人慈悲仁愛的第一無上妙行。
釋尊開示,宇宙間一切有情,循業生死,由恩怨業力故,討債還債,負命償命,無有窮盡。經雲:「以人食羊,羊死為人,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惡業俱生,窮未來際,以是因緣,經千百劫,常在生死。」②吾人如能奉行慈心不殺的教誨,便能截斷「人死為羊,羊死為人」的因果循環,世間的戰爭禍亂亦將大為減少。古德偈雲:「千百年來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食肉為殺劫之因,殺劫乃食肉之果;而果復造因,因復感果,展轉互殺互食,了無已時。印祖有見於此,竭力倡導戒殺吃素念佛:「凡有欲家門清泰,身心康寧,天下太平,人民安樂者,請皆於戒殺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則求無不得矣。」③
經雲:「殺生得十種惡報:一冤家轉多,二見者不喜,三有情驚怖,四恆受苦惱,五常思殺業,六夢見憂苦,七臨終悔恨,八壽命短促,九心識愚昧,十死墮死獄。」佛是真語者不誑語者,眾生貪一時口腹之樂,得無量的苦報,實為愚痴之行。所以,凈業行人應謹依慈心不殺之教敕。
(4)修十善業。
十善業的內容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慳貪,九不瞋恚,十不邪見。身三語四意三,共成十種。十善含止惡與行善二義。止前之惡,則不惱於他;行今之善,以利樂一切。十善業相,若持而不犯,則為十善;若犯而不持,則為十惡。十惡分上中下,感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身;十善分上中下,感天人阿修羅三善道身,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果,決定不虛。
十善業不僅是世間的善行,亦是一切世出世間善行的大總持。經雲:「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葯草卉木叢林亦依地而得生長。此十善道,亦復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①
釋尊對一類不能出家修道,盡持經戒的行人,指出行十善、念佛求生凈土的方向。行十善業,念佛迴向,即轉世善為凈因,具足信願,皆可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