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無邊!如何處理家庭危機?

uploads/content/2022/june/fb1eae94adceeb792c26ca896892f59a.jpg" width="22" height="10"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uploads/content/2022/june/a6511654b8d6fcc8b60673ca719b22f2.jpg" />

  佛陀時代印度的俱曇彌國為優填王所統領,他的王後不僅品性高潔,待人處事更是仁慈寬厚,優填王對她非常尊敬

  一天,佛陀帶領座下弟子到俱曇彌國的美音精舍演說佛法國王知道後,即率領大眾前去聽法。

  佛陀國王王後大臣開示世間無常、愛別離、怨憎會之苦,以及行善積福、造惡墮落的因果道理大眾法喜充滿,歡喜奉行,更受持五戒,成為虔誠的佛弟子

  當時,有位名叫吉星婆羅門有個十六歲的女兒,長相端正清秀,世間少有。為了證明女兒過人的美貌吉星懸賞千金,想看看有誰敢說他的女兒不美?

  結果消息公布後,沒有任何人來回應,大家都非常認同其女的美貌

  得意的吉星開始為女兒尋找婚嫁對象,一聽說佛陀相好庄嚴微妙稀有,便想將女兒嫁給佛陀

  這天,吉星特地前來求見佛陀,高興地說:「我的女兒容貌端正皎好,世間無雙,少有人能配得上她。我看,佛陀您身相如此端嚴,正好與我女兒相配啊!」

  佛陀看著吉星,緩緩說道:「你女兒美貌是得自於您,而我相好庄嚴是因諸佛菩薩慈悲教導而成,其中的道理並不相同。你認為你女兒相貌端正,但在我看來,就像一隻美麗的瓶子裝著屎尿,有何特別之處?反而可能帶來諸多禍患。世上有很多敗壞家庭、毀滅親族、危害子嗣的問題,都是女色而來。我修持清凈梵行,唯恐女色禍患無窮,還是請你去吧!」

  佛陀拒絕了吉星的請求,吉星滿懷憤怒、心有不甘,便帶著女兒前往王宮求見優填王。

  吉星國王讚揚女兒的絕世美貌,希望能將女兒獻給國王。優填王見到吉星女兒美貌,非常歡喜,即納為妃子,並賞賜吉星許多金銀珍寶,授予他輔臣的官職

  然而,這位新王妃人雖美,嫉妒心很強,經常向國王王後的是非讒言。

  新王妃知道國王非常尊敬王後修養德行不願相信自己的話,心生不滿,妒火中燒。她聽聞王後一向奉佛修齋,便想了個計謀要陷害王後

  一天,王妃故意請國王舉辦宴會,並邀請王後及眾多大臣赴宴。王後卻因受持齋戒,未施脂粉,無法出席。國王派人請了三次,王後不願前來,結果國王怒不可遏,派人將王後帶來問罪,甚至用箭射殺王後

  此時,王後一心憶念佛陀,毫無憂怖,只見射出去的箭都自動回到國王身旁,反覆多次皆是如此。

  國王見到這般情景,驚訝不已,便問王後:「你是施展何種幻術?」

  王後回答:「我皈依三寶虔誠恭敬如來,並於齋戒日過午不食、不裝扮自己。我想這一定是佛陀慈悲的護佑吧!」

  國王聽了王後的話,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受到王妃的迷惑,差點犯下大錯,便將王妃送還給吉星,從此對王後更加敬愛。

  經過吉星女兒這件事之後,國王佛陀更加恭敬信受。

  不久,國王王後太子、群臣等人前往拜謁佛陀,將此事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佛陀

  佛陀開示優填王:「妖媚惑眾的女人有八十四種媚態,包括嫉妒、瞋恚、叫罵、詛咒、憎惡、慳貪、愛美、不善良等八大類。大王!你雖因女色的誘惑,傷害了王後,後來又能以智慧捨棄貪著,離苦得樂,這才是賢明的佛弟子啊!每個人行善為惡各有不同,所受的果報自然千差萬別。若能奉行善法,增長福德,往後便能生天,受諸快樂,一切自然現成。」

  優填王及王後等諸人,聞佛所說,心開意解,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四》

  uploads/content/2022/june/0f06347d5aeabb624e2a2ed9bde88fb7.jpg" />

  大家都要明白,世間一切為我所用,非我所有。

  你如果了解這一句,就少了很多煩惱

  你現在財產,這些財產我所有,為我所用,我可以拿它做很多的善事,可以拿它來孝順父母供養三寶,好好用它,但是不執著為我所用,非我所有。

  這樣你就少了很多的煩惱

  夫妻關係再好你都不執著,隨時可能變化,說不定哪一天你先生在外面有外遇很難說的,所以你要珍惜因緣,現在有好的緣份,你好好關心你先生,好好地照顧他,珍惜這段因緣,都是非我所有的,為我所用的。

  用來幹什麼呢?用來大家一起共修,修學佛法,大家一起共同互相支持求解脫這是佛化家庭,是菩提眷屬,這樣才是真正有智慧

  否則樣樣都執著,你得到的時候不珍惜,整天都罵他,等他在外面有外遇了,你就很難過了:「想起來,我恨死他了,死都不放過他。」你死都不放他有什麼用呢?

  你傷害得了他嗎?傷害你自己你很生氣都不知道,他照樣快樂,照樣瀟灑逍遙,他才不管你這么多,他如果對你沒感情,理都不理你,才不管你。

  你自己很憎恨他,就傷害自己。你離婚三十年都不放過他,那你三十年不就在地獄中間嗎?

  三十年都在痛苦,你受痛苦就在地獄中間了,你以為你有這個人身你就不在地獄了?

  告訴大家,你的痛苦就是你的地獄這件事令到你生不如死,你就地獄中間。

  所以一定要有智慧,任何事情都不會影響我的清凈心,任何事情都不使我難過,任何事情都不執著

  這個世界是相對的世界,但是在這個相對的世界中間,如果我們有智慧,我們永遠都可以保持絕對的快樂、開心,除非你沒智慧

  你沒智慧很難說了,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綁死你,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使你在地獄中間。

  所以要解脫,所謂解,就是解開它。

  一條繩子綁住你,誰綁住你呢?這條繩是你自己綁住你自己,自己有貪嗔痴,沒戒定慧,所以自己綁死自己,希望大家增長智慧,不要嗔恨別人。

  尤其是對你先生要特別好,都是未來佛陀,這樣就好了。不要整天說我要做功課,沒有時間,不理你,這樣他不高興了。其實很簡單的,你每天早上早一點起床,做些功課。然後叫醒你先生一起去跑步,這樣關係就非常好了,他慢慢就理解你了。

  你學了佛還是自私自利,只顧著自己誦經做功課,別人的需要從來都不滿足,你這樣是學佛嗎?

  你學佛學得這么自私,真奇怪!你沒智慧,為佛弟子一定要了解別人的需要和感受,而且,盡量滿足他,度眾生先要度自己身邊的人

  有些人說:「外面的人較好度一點,我跟人說他就信佛的,但是我對先生怎麼說他都不聽,怎麼教他都不會變。」是你自己智慧,怎麼可以怪別人?!你怎麼教他不變,不關他的事,關你的事。因為你自己做得不夠好,你這自私自利,你見哪一尊佛是自私佛陀?沒見過吧?你想成佛你就條件的關心眾生,這樣你就是有智慧了。你只管自己,只顧著自己:「我要做功課我要打坐我要修行我要持咒,我每一天念這個儀軌要四個小時你不要吵,你走開點。」這樣下一次你求他,他就叫你走開一點,就這么簡單

  我們一定要有智慧,要善巧方便地幫助眾生,這樣我們才容易增長智慧,要善巧方便地幫助眾生,這樣我們才容易增長智慧,所以我們要如法修學,無私無我地去幫助智慧,所以我們要如法修學,無私無我地去幫助眾生

  如果你家裡的人可以度,大家都跟著你學佛你這是個佛化家庭,這樣說明你的修行還可以。否則的話真的有問題,因為你家裡的人是最了解你的,他覺得你學了佛以後沒有什麼改變,又沒有提升智慧,又沒有增長慈悲心,罵起來那麼凶,你說信佛才怪了,學佛學成這樣子

  一定要提升自己,改變自己,才容易改變別人。

  你先生也好,你兒女也好,都不是你的財產,不會聽你的指使。

  你不要說,我希望先生怎樣怎樣;

  他也希望你怎樣怎樣,那麼大家就互相爭吵,接著離婚。

  這個世界就這么奇怪,離婚率非常地高。

  以前環境比較差一點,大家首先第一件事情要吃飽肚子,所以一見面就說:「你吃飯沒有?」現在的人一見面就改了,不是問你吃了沒有,因為人人都吃飽了,而是問你離了婚沒有?

  其實為佛弟子如果你搞得要離婚,不是別人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

  所以希望我們千萬不要想著改變別人,你絕對不可以改變別人。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自由,除非他自己想改變。

  他不想改變,你怎麼做他都不會改變,沒用的,你不要要他改變。

  不要說:「你是我的兒子,你一定要聽我說。」

  沒用的,這不是教育兒女方法為人父母不會教育兒女麻煩了。

  你要改變自己和多給些關心,以關心代替指責、批評,這樣才是真正的為佛弟子才是真正有智慧

  有智慧的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是快樂的,都是自在的,有慈悲心的。

  有煩惱你轉變不了,說明你智慧不夠;

  你學了佛還有冤家,說明你慈悲心不夠;

  所以我們一定要增長智慧,勤修戒定慧,要「無念為宗」。

  uploads/content/2022/june/862ee181be5cf63917459fa6bc71928f.jpg" />

  正如有大德所說,最難的修行是在最親密的關係中。

  的確,我們有時候跟外面的人還可以客客氣氣,和同修保持「六和敬」。可是和家裡人就原形畢露一切的習氣、一切的性格中劣性都使出來了,放任的碰撞,就會產生矛盾

  首先,夫妻之道就是要互敬,有禮。

  禮是堅守和長久維系夫妻關係最好的保駕護航的法寶

  所以為什麼古人講舉案齊眉。

  夫妻之間的關係有時像個出氣筒,在外面工作、或者和家庭中其他人有矛盾,就互相埋怨、抱怨,不去珍惜

  夫妻之間最好像道友,如果都是佛友,就互稱師兄

  每天都要按佛弟子如法修持

  這樣夫妻能夠長久,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至於說學佛道友,如果家裡就你一個學佛,更要擔負起弘揚佛法的重任,不要學了佛之後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回去以後條條框框來了

  你一定要理解他們現在還沒學佛,而且帶著佛教的觀望,所以他們對佛教認知就從你的言行上來體現,這樣要更好的包容、調節。

  甚至家中人做不到的,這時候你得忍、你得讓。沒有節制,不是說到哪個分寸,沒有極致!這就是菩薩胸懷

  uploads/content/2022/june/1f3fd6dd56e2bffff427c7069ff7d3a4.jpg" />

  我們總覺得菩薩離我們很遠,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做,點點滴滴的做。

  生活中起矛盾的時候,很可能自己就有了問題。

  一旦有問題,就要心生懺悔自我檢討,千萬從自己身上和心裡尋找,不要向外抱怨。(如果不)這樣的話就有相互抵觸的心理就會進入惡性循環。

  一家人因緣是宿世來不易結到的,碰撞也必然會多。

  佛法上常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善不只是說每天刻意做好事,還有就是心念始終處在一個善的狀態

  首先自己不去發心惡念惡行為去傷害別人,再者哪怕別人用惡心對我,也要用自己的善去化解他和理解他。

  一個理解就是說,可能他現在不由自己的找茬;

  其二,化解就是說避開風口、好言相勸。

  最後還是一笑包容,以此一肩挑起整個家庭和睦狀態

  當然這個說起來特別容易,做起來極其艱難。

  如果家人之間能夠修得榮辱不動,我們的功夫就非常高了。我們加油吧。

  uploads/content/2022/june/1aa3bfe59d613bafdfb2744b2dc6c312.jpg"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