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大乘無量壽經指歸(46-50集)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四十六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46

  請掀開經本,第六十四面,第八行,一百六十八段看起:

  【宗門雲,但自無心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這是禪宗祖師的話,流傳很廣,這個意思很清楚、很明顯。實在說,諸佛菩薩跟我凡夫,在生活上不相同的地方在此地。凡夫著相也就是有心,樣樣都有心,自然活得就很辛苦、就很累。佛菩薩們他們對於一切萬法,他不執著不分別,根本就不把它放在心上,所以『萬物常圍繞』對他說是若無其事。「萬物」指的是什麼?實在講,就是指十法界依正庄嚴。因為諸佛菩薩時時刻刻應化在其中,在十法界普度一切眾生,可見得佛、菩薩沒有離開眾生。所示現的與眾生沒有兩樣,受用則迥然不同,眾生有苦受、有樂受,佛菩薩苦樂統統離開了苦樂離開就是由於他『無心萬物』。正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上一句就是應無所住,「無心萬物」;下一句就是而生其心,在應化當中,一絲毫妨礙都沒有。這個境界也就是《華嚴經上講的,事事無礙的境界。下面一段:

  【凈影疏雲,由成勝通,於一切物變化隨意,故能利物,名為自在。】

    這得自在了。由於他成就殊勝的通力,『通』就是我們講神通殊勝神通這種能力。這個能力,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也是我們自己的本能,並不是從外面得來的,一切眾生各個都有。為什麼這個能力不能現前?佛給我們說,都是妄想執著障礙住。妄想執著病根,我們的智慧被它障礙,我們的能力也被它障礙佛說,只要去妄想執著,一切眾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智慧神通都相同。他這個通力表現在外面的是『與一切物變化隨意』,這就像《普門品》裡面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佛身得度他就現佛身,他能夠現八相成道應以菩薩身得度他就可以現菩薩身。可見得他在法界裡面現身自在,隨意!隨意不是隨自己的意思,這一點諸位要曉得,若隨自己的意思,就是凡夫,什麼都不能現。他沒有意思,前面說了,「但自無心萬物」,他哪有意思?這個隨意是隨眾生的意思,眾生心裡想什麼,他就變現什麼。《楞嚴經》上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所以此地這個隨意,是隨他意,不是隨自己意。自己決定沒有意,這個諸位同修一定要記清楚,這個字錯會了,問題就嚴重了,完全不是這個意思。

    『故能利物』,利是利益一切眾生,佛菩薩能夠利益一切眾生。『名為自在』,這叫得大自在。《般若心經》每一位同修都會念,都念得很熟,經文一句是「觀自在菩薩」,第一句話就提醒我們,叫我們要觀,不要去想。想,你用心意識用心意識就不自在那是凡夫。離心意就叫觀,用這個字代表。眼見色叫觀,耳聞聲也叫觀,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就用觀字做代表,離心意識;也就是說不分別、不執著,沒有妄想這就叫做觀。如果有分別執著那就是意,那就不是觀,因為你有意思在里頭。有意就迷了,觀是覺悟,觀是不迷,所以他得自在

  【會疏雲,眾生背覺,沉迷漂流。】

    這兩句比喻,『背』是違背,違背自己的覺性、真心本性本來是覺悟的,這個事情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如果我們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依照佛的教誨我們認真的去做,你立刻就能夠體會到。這是說明,聰明智慧是本有的,不是從外面來的。只要你的心能夠靜下來,把你的妄想執著暫時停止住,停個幾分鐘,你就覺得你的頭腦清醒,那個清醒就是覺的樣子妄念愈多,分別愈多煩惱愈多,你覺得頭腦很昏濁,頭腦不清楚。由此可知,覺性確實是本能,為什麼你不覺?『背覺』就是不覺,你違背了,違背覺性。就是因為你妄想執著太多太重了,『沉迷』;『漂流』是講漂流在六道輪迴,在六道漂流。

  【生盲無目,無希出心。】

  這兩句也是比喻,好比『生盲』,「生盲」是一出生眼睛就瞎了;換句話說,他這一生當中也看不到外面的境界。如果過去眼睛是好的,或者得了眼病,眼睛瞎了,他有經驗,以前看到世間多美,現在可惜他看不見了他還有個願望,如何能夠恢復他的視力,他還有這么個願望。生盲的人他沒有這個念頭,為什麼?沒有這個經驗,從來沒有這個經驗他也變成習慣了。『無希出心』,希是希望、希求,出是出離,這是比喻,沒有想出六道念頭。這個比喻很好,我們看看這個世間芸芸眾生你去打聽打聽,去問問,幾個人想出六道輪迴?可能你問一百個人,一百個人說我沒想到這個事情,沒想到要出六道輪迴!這就是好比生盲,六道以外的,他不但沒見過,聽都沒聽說過。你要告訴他,他還有許多疑問,是真的嗎?真有這個事情嗎?所以,許多人聽到佛經上講六道以外那個殊勝庄嚴,都說這不是真的,這個是理想這是神話、小說,哪裡是事實?不能夠接受,猶如生盲一樣。

  【菩薩愍之。】

  菩薩看到這一眾生對他生起慈悲之心、憐愍之心

  【無疲厭念。】

  對於這些眾生,幫助他、教化他,不疲不厭。

  【常為不請之友,隨逐愛護。】

  『常』是沒有間斷,『不請之友』,友是善友,你不請他,他就來了。我們也許會懷疑,我不請他,他怎麼不來?這個話是剛剛講過,感應道交。我們沒有感,所以佛菩薩就沒有應、就沒有來。不要請,只要有感,他就有應。感是什麼?我們覺悟人生很苦,希望離苦得樂你有這個念頭,佛菩薩來了這就是能感。也許你說這種念頭世間人很多,佛菩薩為什麼也不來?世間感覺人生苦,是他貧窮他在社會上沒有地位、沒有財富,感到這個苦。他要追求的是財富、是權力、是名位,這個佛菩薩不來,為什麼?沒有出三界!如果你真的覺得苦,不想做人,人生太苦了,這就有感應還想人間得樂、享受,這佛菩薩會來的。你不想再到人間,想脫離六道輪迴,佛菩薩立刻就會來幫你忙。沒有這個意念,就沒有辦法感,感應我們也要清楚。

  『隨逐愛護』,無論眾生落在哪一道,佛菩薩也不會舍棄。引用的《疏》裡面的這一段文,當中省略掉了

  【故涅盤偈曰,世救要求然後得,如來不請而為歸。】

  這是世間世間法裡面的救濟,世間的救濟一定是你要求,然後你才能得到,你要請求。佛法里頭不然,佛法里不請,佛菩薩自然然就來應。通常是菩薩眾生不請之友,那佛怎麼辦?佛會把自己果證降一級,退到菩薩的地位上來,應一切眾生之求,這叫做倒駕慈航。每一尊佛成了佛,一定退到菩薩位子上來,度化眾生方便。

  【維摩經曰,眾人不請,友而安之。】

  這是世尊經文給我們說明不請之友的意思。眾人沒有要求,沒有啟請,善友自自然然就來,感應道交而來。這個『安』是幫助眾生得安,為他講經說法為他做好的典型、模範,啟發讓他學習。

  【凈影曰,一所化眾生無機感聖,名為不請。】

  這是先說出『不請』的意思。菩薩所教化的眾生,這個眾生裡面沒有人懂得啟請的,意思在此地。就是啟請講經說法的禮節、儀規都不懂這是偏重在這個地方,不請。不是他沒有感,他很想學,但是他不知道到哪裡去找老師也不知道用什麼方法來接待老師,統統不知道。可是諸佛菩薩並不責怪他,你的禮節不周,我就不來教你,佛菩薩不會這樣計較,不會這樣重視形式他不重視形式,完全看你是不是認真的學習,只要你肯認真學習,所有一切禮節他都不在意的,這叫不請的意思。

  【菩薩強化為作因緣,名友安之。】

  這個解釋得很好。『強』是勉強的意思,教化他,為他『作因緣』,這就叫友而安之。

  【二所化眾生雖有道機,無其樂欲,不知求聖,名為不請。】

  這是第二個意思。菩薩教化的這些眾生,雖然有學佛求道的根機,有這個根機,這個根機是講多生多劫所種的善根福德他有。但是在現前,這一生現前他的善根福德沒有起現行,他雖有這個種子我們現在的話講,他有這個潛意識,可是他還沒有這個意思。『無其樂欲』,樂是愛好,他對於這個還不愛好,還不希望學。甚至於可以說,他並不很認真,勉強來學佛,並不是很認真的來學。『不知求聖』,對於真正的善知識,不知道承事,不知道親近,這個也是屬於不請。

  所以,有這個根性,有這個善根福德,還要非常歡喜,有強烈的慾望去求學,這個才行,你的成就也快速,感應也不可思議。但是這一類的根機畢竟是很少很少,古人所謂的可遇不可求。我們應當要明了,世出世間法都一樣,要想學問德行成就,一定心裡常常念著親近知識。善知識在哪裡?自己常常留意,常常去打聽,社會上一般有學問的人、有德行的人,他們大家所推崇的,大概就不會太錯了,一定要想方法親近他,這叫求學。學是一定要求的,沒有這個強烈的欲求,縱然遇到善知識,善知識也不能勉強來教你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善知識教化的對象,就是看他求學的意願強烈的程度。你有一分意願就教你一分,你有十分意願他就教你十分,完全看你求學的意願;你沒有意願,他就不教這一很重要。我們千萬不要以為,我很想學,我都沒有遇到善知識,那實在講,你的樂欲的程度不夠,很明顯能夠體察得出來,你沒有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

  【菩薩隨機而為強化,名安之。】

    『隨機』是隨緣,隨著眾生樂欲的程度而教化之,這個叫『安之』。在早年,我在一年輕人裡面,我求學、求道的願望比一般人強一點。我在年輕的時候,年輕人都喜歡玩,公餘的時間都在遊樂場所裡面玩。我在公餘的時候讀書,到處打聽哪些人有學問、有德行,我天天打聽這些事情。打聽到了之後,就給這些人寫信,他回信來之後,我再去拜訪他、去親近他。因此,我那個時候就認識了二十多位名教授我在公餘的時候我跟這些人往來,這才能成就自己。

  所以此地說「無其樂欲」,那你就沒有法子,這些老師會來找你的,要你去找他。你去找他,他真肯教,特別來指導你,我們沒有付一分錢的學費,他教導你,是比教付學費的學生還要認真、還要熱心。我親近方東美先生,沒有付一分錢的學費;親近章嘉大師那個時候,對於章嘉大師也沒有一次的供養,從來沒有供養過章嘉大師。有的時候時間晚了,章嘉大師還要留我吃飯。你說為什麼?熱心、肯學、好學,就是為這個,一定要真正肯干。所以菩薩應機強化,這叫友而安之。

  【凈影疏曰,明修勝解如來藏性,是如來甚深法藏,暗障既除,明現己心,故曰受持。】

  凈影大師解釋『受持』這兩個字,境界很高,絕不是我們普通一般人觀念里所謂的受持。『明修』,修是修行,明是明了、明顯,對於修行方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不容易。許多人對修行兩個都會錯意思,所以他一生修行功夫不得力,意思錯會了。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這個名詞的意思,就是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叫修行。行為太多了,我們身體動作,是身的行為;口的言語,是口業的行為;心裡面的念頭,是意業行為。行為雖多,總歸納起來不外乎身、語、意,所以稱之為三業,這三大類。三大類的行為有錯誤不正、不善,你明白了,就要把它修正過來,叫做修行。現代人對於這兩個字產生嚴重的誤會,認為修行一定是天天拜佛、念經、念佛、念咒,大概這個叫做修行,其實完全錯了古人用這些方法做為修行手段,確實能夠達到修正三業行為的效果。現在人把古人這個手段變成一種形式,與自己生活行為脫節,所以是完全沒有效果。念經、念佛自己的妄想煩惱分了家,不相干,所以修行功夫不得力,修行收不到效果

  『勝解』,解是明了、理解,勝是殊勝,由此可知不是淺解,不是少解,而是深解、廣解;深解、廣解才稱之為勝,殊勝的意思。修跟解要依什麼?依『如來藏性』,這個標準高了,這不是普通標準。我們今天修行,如果把標準訂在五戒十善那就了不起了。五戒十善六道里頭是人道,真正修好了,你來生還得人身,不會失人身。如果把標準訂在十善業道、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慈悲喜舍,訂在這個標準,你來生一定升天,這是天道標準如果你心裡面有嫉妒、貪瞋痴慢,這個標準是三惡道的,地獄餓鬼畜生。所以自己將來會到哪裡去,自己最清楚,冷靜想想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將來到哪裡去。如果標準訂在如來藏性,你決定成菩薩,決定不是阿羅漢不是辟支佛,你決定成菩薩,此地是菩薩標準。所以這是如來甚深法藏』,與如來藏性相應,他所解的、他所修的,是以這個為標準

  如來藏性是什麼?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講這一句話。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如來諸法如義」,這一就把如來藏性都給我們說出來了諸法如義是什麼?世尊經文里頭也就解釋了,「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兩句話可以用它來解釋諸法如義。我們怎樣修才與如來藏性相應?清凈心、平等心就相應。於一切法中,修清凈心,什麼叫清凈?遠離貪瞋痴慢,心裡頭決定不會起貪瞋痴慢,不會起邪見,邪知邪見你的心清凈了;於一切法決定沒有分別,你的心平等。所以,有分別就不平等,有執著就不清凈,與藏性就相違背。

  如來藏性也就世間人所講的真理這是如來甚深法藏,一切佛法都含藏在其中。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這一切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所說的一切法,都含藏在其中。只要你清凈心、得平等心,所有一佛法統統現前,為什麼?是你自性里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學來的,不是從外面來的。這樁事情說起來倒挺現實的,你的心清凈一分你就得一分佛法清凈兩分你就得兩分佛法。這個話怎麼講法?譬如我們展開經典,無論是哪一部經你把經打開,你一分清凈心,你看一分的經義,你看這個經你懂一分。一分雖然很少,非常可貴,因為你是真懂得,懂得的淺,不多,但是不是假的,確實會有受用。你有兩分清凈你就解兩分經義,所以經有無量義。實在講,經哪有無量義?是我們心清凈程度有無量無邊,一分、兩分、三分、四分到無量分。一直到如來果地上,成佛了,到果地上,究竟圓滿。等覺菩薩有一無明沒破,換句話他還欠缺一分,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圓滿

  所以,這是講到世出世間你真想學,到哪裡學?從清凈心中學,從平等心中學。我們不用第七識,就清凈了,第七識是執著,不用第六識就平等,第六識是分別。所以你就曉得,功夫要怎麼用?就在平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要真正懂得不分別、不執著你要真正懂得,真正會用你就學到了。在生活當中,不分別行嗎?不分別能辦事嗎?不執著能行得通嗎?所以在事上、在相上,還是要分別執著這就是佛法里常講的,佛法世間不壞世間法。你要世間在一塊相處,跟他共同生活,他分別,你不分別,他執著你不執著你不能跟大家相處。所以,在表面上要分別、要執著。什麼地方不分別?心裡頭不分別、不執著,心裡干凈。心清凈、心平等,對人對事對物隨緣這叫隨緣。不攀緣攀緣是什麼?你有心就攀緣了。

  菩薩前面講無心,「何妨萬物常圍繞」就是隨緣,你分別,我隨你分別,你執著,我隨你執著。我們端起這個,這是什麼?你們叫它做茶杯我也叫它做茶杯。你們是真的認定這是茶杯,我知道這是假的,它也沒有名,它也沒有相,你們執著我就隨順你們!佛菩薩就是這樣學習的,一切隨順眾生執著隨順眾生的分別,自己心裡確實沒有執著、沒有分別。自己的心永遠是清凈的,永遠是平等的,沒有受到外界絲毫的干擾這叫功夫,這個叫得力了。我們學佛修行是不是這樣修法?要真在這上面做功夫,就是從內心裡頭,不是從事相上,不在事相上,是在心地上。把心地上的分別執著減少、淡化,這個人是真正修行,是「明修勝解如來藏性」。

  『暗障既除』,你的功夫得力了,暗是無明,障是煩惱無明除了,就是逐漸的你自己覺得你有智慧了,會發現自己聰明了,有智慧這是無明破了一點點。覺得自己心裡很自在,法喜充滿,是你的煩惱輕了,你得受用了。你得聰明智慧,你得法自在你真正得到受用。『明現己心』,自己的真心智慧、德能明顯的現前,真心裡面般若智慧、種種德能現前。『故曰受持』,佛在經上常常教給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我們講經也常常提醒同修,佛這句話關鍵就在受持。而一般人把受持意思會錯了,以為受持就是我每天把經念一遍就叫受持,其實那個意思完全錯了。真是「開經偈」上講得好,「願解如來真實義」,你不能把佛的意思錯會了。現在多少人是誤解如來真實義,曲解如來真實義,所以學佛學幾十年、學一輩子,絲毫的受用都得不到。這不能怪佛的經教,怪自己把意思錯會了。

  【甄解曰,即聞持三世一切如來法藏也,多聞歸一聞,一聞即是聞其名號。】

  這是講『聞持』,聞這個字也是廣義的,凡是六根所接觸的都用這個字做為代表,我們看經是用眼,也用這個字來做代表。『三世一切如來法藏』,這個境界大了,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如來,佛在經上跟我們講過去佛、現在佛,我們很容易體會,未來佛我們就覺得很含糊、很籠統未來佛是什麼?須知,未來即是一切眾生。大經上佛常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當作佛,哪個眾生不是佛?我們如果對一個眾生不敬,就是對佛不敬;對一個眾生輕慢,就是對佛輕慢;對一個眾生惡作,就是對佛惡作。這裡面的甚深義理,能體會的人實在不多。

  我剛才講的話,都是佛在經上說的,可是這個意思很深,怕的是諸位聽了不能體會。我們輕慢一個眾生就是輕慢佛,是不是輕慢一尊佛?不是的,是輕慢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果說我得罪一個眾生,是輕慢這一尊佛,向這上來體會的人很多,但是他不曉得,實際情形是得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這個道理,你如果不讀《華嚴你不曉得,讀了《華嚴經》你才明了。為什麼?一切眾生與一切諸佛如來同一個法身,同一個心性,所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道理在此地。不是說我們得罪一個人,就跟這一個人結罪,不是這個意思,那問題就太簡單了。因此我們才曉得,自己沒有遇到佛法之前,不明佛法深義之前,我們造作一些罪業,正是佛在經上講的,如果這個罪業要是有形相、有體積,形相、體積再小,造一個罪業像一個微塵一樣,你所造的罪業累積起來,盡虛空都容納不下。

  佛這個比喻,我們想想,是不是感覺得太誇張了一些?絕對不是,完全是事實真相。自己造作極重、極廣的罪業,自己不曉得,這叫愚痴。真正明了的人覺悟了,覺悟的人決定懺罪,懺悔業障,而懺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受持。如果是以如來藏性為標準修學,這個懺罪的力量太大了,無始劫的罪業,也能在短時間懺除。佛在經上有比喻,所謂「千年暗室,一燈能除」,黑暗的山洞裡頭,幾千年沒有見到日光,裡面是漆黑的,點一盞燈黑暗就沒有了,把黑暗就除掉了這是說明業障再重、再多都不怕,它的性質就像黑暗一樣,只要你自性般若現前,自性般若光明的,光明能夠除黑暗,智慧能愚痴,能除罪業。問題就是你要智慧才行,你不開智慧,你的業障就去不了;智慧開了,心開意解,的確是自在快樂

  末後兩句就結歸到本經,這個結得好。『多聞歸一聞』,原理還是《華嚴》的教義,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多聞歸一聞」,一聞是什麼?一聞就是聞阿彌陀佛名號阿彌陀佛名號就是如來藏性,就是甚深法藏,我們過去在講《無量壽經》的時候,一再的提醒同修們,決定不能輕視這六字洪名。可是我們今天念佛的人,雖口念這一名號,與如來藏性不相應,這就是名號跟藏性把它開了,兩回事,所以不相應,怎麼念都不行。古大德比喻說,一個人念佛名號得多,一天念十萬聲,你喊破嚨喉也枉然。十萬聲佛號,沒有一聲跟如來藏性相應的,這個念了沒用處。

  相應是什麼?相應就是把自性般若念出來,把自性煩惱念掉,這就相應。從哪裡下手?我們在講席當中也常常提示,雖然常常提示,實在是我們自己的業障習氣太重,非常健忘,一轉眼就忘掉,因此要多次的提示,不斷的提示那就這一佛號一定要把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打掉,這樣念佛就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與如來藏性相應。這句佛號得力了,這句佛號有了功夫,什麼功夫?能把妄想分別執著伏住,我們在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念頭才起來,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把你的妄想壓住,把你的分別執著壓住,把你的七情五欲壓住,使你的心保持清凈平等清凈平等就生智慧智慧是覺。《無量壽經》的經題,清凈平等覺,用什麼方法來修?用念佛號方法。所以你的佛號,聲聲佛號裡面都是清凈平等覺,就相應。

  果然能相應,聲聲佛號都是清凈平等覺,那我跟諸位說,你要是真的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多長的時間?可以說絕對不會超過三個月你就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線路就接通了,就可以直接往來,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這個地方的世緣斷掉了。世緣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這是六道的根、輪迴的根,你把這個根拔掉了,把這個根斷掉了,再也不會搞六道輪迴。三個月實在講已經很長,決定可以成功。照經上講的,《彌陀經》上講的,最長七天,最短一天,法門不可思議。一般人要修行真的要三大阿僧祇劫、無量劫才能成功,這個法門是一天到七天就成功。我們平常一般人,你得不到這樣的效果,就是業障習氣太重。三個月決定能成功,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探玄記十一曰,菩薩所行,名為佛種。】

  這是解釋什麼叫『佛種』。菩薩所行的跟底下《凈影疏》裡面講的意思是一樣。

  【凈影疏曰,法界諸度,是佛種性。】

  『諸度』就是六度菩薩所行的也是六度,所以六度就是佛種,成佛種子。佛是怎麼成的?修這六種東西成的,修這六種法。第一個布施,我們現在一人對布施的意思也是含糊籠統,實在講,沒搞清楚。他是是在布施?是的,他是在布施,但是他不布施波羅蜜菩薩所修的叫六波羅蜜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人家修的是波羅蜜。你學菩薩學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波羅蜜沒有,所以你不能成功,你那個不是佛種。你一定要懂得什麼叫波羅蜜,那才是佛種。

  實在講,波羅蜜放下布施叫你放下身心世界、世法佛法統統放下,為什麼?真心本性裡面原本沒有這些東西。《金剛經》上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是佛法諸佛所說的一切法都要放下都要把它舍掉。為什麼?因為它是因緣生法,當體皆空,了不可得,因此你執著錯了。連佛法都不可以分別執著,何況世間一切法?心裡面確實沒有了,布施波羅蜜圓滿持戒波羅蜜是什麼?持戒是守法,它所對治的是惡業,能夠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而若無其事;修一切善,也不執著一切善,持戒波羅蜜圓滿了。這是菩薩所行,這才是佛種。

  『法界諸度』,佛在大乘經上常說的六度,《華嚴經說得比較詳細一點,說十度,實在講,六度跟十度在內容上說沒有差別。《華嚴》的十波羅蜜,是把最後般若波羅蜜這一把它細說,說成五條;說六度,就是那個五條歸納成一條,所以內容是一樣的。我們在《華嚴經上看文殊菩薩所說的十波羅蜜,十波羅蜜面前面是一樣,前面五條是一樣的。般若波羅蜜是說根本智,後面四條就是講後得智,把它分為四條,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把它開做方便、願、力、智;換句話說,這四條就是般若作用,《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般若波羅蜜無知無知般若;方便、願、力、智是無所不知的般若也就無知作用無所不知,這是佛種。

  如果就這個意思我們再引伸上來說,普賢菩薩十願是佛種。通常我們在課誦裡面念的四弘誓願也是佛種,「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總而言之一句話,如果光是每天念念,那也是喊破喉嚨也枉然,與佛種沒有關係念了發心,你念這句經文的時候確實就是這個心,為什麼要常念?常常保持這個心,所以四弘誓願列在朝暮課誦里頭。四願里頭最重要的是第一願,要有一個強烈度眾生願望,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離苦是脫離六道輪迴得樂圓滿成佛要有這樣的心願,這是自己成佛、作佛的種子

  因為你有這個願望,你自然認真去斷煩惱,去學法門,因為你不斷煩惱、不學法門,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你怎麼能度別人?菩薩無量劫勇猛精進,靠什麼力量在推動他?就是四弘誓願里的第一願,就是這個力量在推動他。他為了要普度一切眾生,所以一定要成就自己的智慧、德能,斷煩惱成就自己的德行,學法門成就自己的智慧。我們學佛、學經教,最要緊的是要理解,要願解如來真實義。解義之後,要依教起行,佛是怎麼教導我們的,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做到,這才能成就。要是做不到,天天念了也沒有用處,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念了一定要明白,一定要做到,那就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都包括在其中。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四十七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47

  請掀開經本,六十五面,倒數第八行,從一百七十七段看起:

  【華手經曰,譬如無牛,則無醍醐,若無菩薩發心,則無佛種,若有牛,則有醍醐,如是若有菩薩發心,則佛種不斷。】

  這段經文是從比喻說的。在世尊當年住世的時代印度人的日常生活,奶製品可以說是相當的發達,所以佛在經上常常用這個來做比喻,將佛法由淺而深用牛奶提煉的層次。譬如從奶提煉為酪,酪比奶就要精製一些;從酪裡面再提煉就叫酥,我們叫生酥;從生酥再提煉,就是熟酥;熟酥再提煉,就叫『醍醐』,醍醐是奶品裡面最精製的食品。這個東西,從佛經流傳到中國以來,我們只知道有醍醐這個東西,但是誰也見過,不曉得這究竟是什麼東西

  我們過去在台灣,道源老和尚有一次有緣分印度朝聖,他老人是個講經的人,所以對於經典裡面這些東西就很留意。他到印度印度人,醍醐是什麼?印度就把醍醐端出來,送給他,他拿來一看,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沙拉。他說原來就是這個東西,這才曉得這是醍醐,明了了。另外還有一樁,佛經裡面常講的庵摩羅果,庵摩羅果我們也沒見過,這在佛經上常見的,佛常常用這個來做比喻他也找這些印度人,找一個庵摩羅果給他看,結果庵摩羅果一拿來之後,這個我們台灣也有嘛,就是台灣講的芭樂。古印度那個時代,大概這是一般人常常吃的東西,所以佛就常用這個來做比喻。說佛觀大千世界,如觀掌中庵摩羅果,這是說你可以看得很清楚,常用這個比喻。佛為什麼不用其他植物來做比喻要用庵摩羅果?庵摩羅的確生熟難分,它不像其他的植物,沒有熟的時候是青的,熟的時候或者變黃、或者變紅;庵摩羅果它是生熟顏色都不變,比較不容易觀察。不容易觀察,你能夠觀察得明了、清楚,這就表示你的智慧觀察力量能入微細,取這個意思。現在我們知道醍醐是什麼了,這是從奶裡面提煉出來的,要沒有奶,當然就沒有醍醐,這是比喻

  如果沒有『菩薩發心』,那就沒有『佛種』,所以說佛種從緣生,這個意思就是在此地。菩薩發心,就是發的菩提心菩提梵語,翻成中國覺悟的意思,菩提心就是覺悟的心。覺悟心的相狀很多,佛在《觀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這三個心叫菩提心這是真正覺悟了。實在說,覺心,就是菩提心,是我們自己的本性,本來心就是這個樣子也可說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是我們自己的本性,它並不是從外面來的。但是我們把本心迷失了,這需要再發,這個事實真相必須要清楚、要明白。「發」就是覺悟

  菩提心的體就是真誠,馬鳴菩薩在《起信論》上講的直心,直心就是真誠之心。深心與發願迴向心是它的作用,所以諸位要曉得,心只有一個,哪有三個?講作用上,那就多了。多,佛也把它歸納起來,歸納為兩種,一種叫自受用,一種是他受用,用今天的話來講,自受用就是對自己,他受用就是對別人。你用什麼樣的心對自己,用什麼樣的心對人?當然菩提心真誠真誠心對自己是什麼樣子?我們要講相,菩提心樣子真誠心對自己是好善好德,可見得與自性德能完全相應。我們中國過去王陽明先生所講良知良能,他老人家的學說叫致良知良知良能,這是對自己。對別人是一片慈悲迴向發願,能將自己所修積的一切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共享,這就是迴向發願心。在《起信論》裡面叫做大悲心,大慈大悲迴向發願就是大慈大悲這是經上通常講菩提心,都引用經論來解釋。

  除此之外,我們在大小乘經裡面看到很多,覺而不迷者,皆是菩提心相,皆是菩提心行,菩提心的行為,最常說的四弘誓願四弘誓願,體沒有說,實在講,在三心裡面只說了兩種,一種是自受用,一種是他受用。四弘誓願第一願是他受用,就是迴向發願心,「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他受用,這大慈大悲。「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這是好善好德,斷煩惱是德,好德,學法門是善,好善好德,這是自受用。最後一個,「佛道無上誓願成」也是他受用,為什麼?唯有圓成佛道,才能完成第一願,度眾生的願;若不成佛,度眾生的願就不圓滿。你作菩薩菩薩最高的是等覺菩薩你是等覺菩薩,你就不能度其他的等覺菩薩,你跟他是一般高,你度不了他。一定要成佛,這連等覺菩薩也能夠得度。所以,第一願跟末後這一是他受用,當中這兩願是自受用。四弘誓願可以說是菩提心具體的心相。

  再說菩薩六度,或者十波羅蜜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都是菩提心。四十八願多了,把四十八願統統歸納起來,也不外乎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由此可知,如果從心相、心行上來說,無量無邊。顯示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點點滴滴,只要不迷、不邪、不染就是菩提心,所以菩提心無限的深廣。發菩提心這是成佛的正因,所以叫「佛種」。菩薩發心發心的人就叫菩薩菩薩當然是已經發心了。所以菩薩發心,佛種就不斷,如果沒有人發心,佛種就斷了。

  這個佛種不是別人,這個地方我們要特別留意,如果佛種說是其他的人,那與我們不相干,這個佛種是講自己。如果你自己發心,你這一生決定不能成佛,你成佛種子掉了。一定要自己發心,佛種不是別人的佛種,是自己的佛種,非常重要。現在許多學佛的人確實沒有發菩提心,所以他不能成菩薩,不能成佛他在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依舊是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凈,還是搞的迷邪染。經他也很會念,佛號也不斷,貪瞋痴依舊在增長,他是這么個修法,這樣修法的人太多了,我們到處都可以見得到。但是也不關我們的事情與我們毫不相干,要緊的是問自己,這一太重要了

  佛說了許多的經典,教給我們許多法門,教誰的?若如古人所說,自己要直下承當。佛給誰說的?給我一個人說的,別人?別人都不相干。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為我一個人說的,種種法門也是為我一個人教的,這樣你才能入得了佛門,你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受用。多少人學佛是看別人,沒有回過頭來看自己,古德教人回頭是岸,回頭就是專看自己,不看別人。惠能大師在《壇經》裡面講得好,告訴我們修學重要的綱領,那就是時時刻刻反省自己,「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為什麼?自己顧自己都來不及,所謂自顧不暇,哪有時間去管別人的事情?這才能成功。祖師大德你細細去觀察,你在他們傳記、語錄裡面你去細讀、你去深思,他們怎麼成就的?說老實話,就是不管別人事成就的。一天到晚管別人的事,這個人決定沒有成就,為什麼?他心是亂的,心思是亂的,他不是定的。亂裡面生智慧,是邪知邪見,邪慧,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從定中生的。邪智慧跟正智慧一般世間很難辨別,它的發源處不一樣,一個是清凈心流露出來的,一個是從貪瞋痴裡面出來的,不一樣。所以這一段文裡面,最重要的要知道發心、佛種是自分,不是別人。

  【寶雲經曰,譬如種樹,有其種子,離於腐敗,具足生芽因緣,善男子,聞佛名者,得其種子具足因緣,便得受記。】

  這個經文很明顯,前面一半是比喻,後面這一半是合法,把比喻合在法上來說明,使我對於這個意思更容易明了。比喻里頭,『譬如種樹』,種樹當然親因緣就是樹的『種子』,而種子完好,種子並沒有敗壞,種子要壞了,它就不能長成植物。一定是一個好的種子,它『具足生芽因緣』,它能夠生芽,它能夠長成,能夠開花結果。這些事是我們常常見到的,說起來很容易理解。下面佛就說,『善男子,聞佛名者,得其種子』,這是阿彌陀佛名號做為佛種子。實在講,可以做為佛種的太多了。諸佛所說的一切經論,無量法門,任何一部經、任何一個法門都可以做佛種。那為什麼偏偏結歸到佛名?這樁事情,我們老同修聽到,我想不至於有疑問。

  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即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無量無邊的法門,要是把它做個總歸納,歸納到最後,確實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這一佛號。譬如在中國隋唐時代的古大德,將世尊一代時教結歸到《華嚴》,稱《華嚴》為根本法輪。像一棵樹一樣,《華嚴》是根,所有一法門都是這個樹的枝葉,都離不開這個根,都是從這個根裡面分出去的。《華嚴》是根本法輪,而《華嚴末後究竟圓滿,實在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才圓滿。導歸極樂就是導歸《無量壽經》,就是導歸彌陀凈土,所以《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總結,是《華嚴經》的歸宿;換句話說,它是根本的根本。一切法統統歸到這個地方,根本的根本。《無量壽經》我們現在這個本子有四十八品,哪一品是第一?古德都講第六品,第六品是四十八願,彌陀的本願。我們細細讀這部經,沒錯,確實世尊自始至終,每句話每個意思都沒有脫離四十八願。佛講這部經講什麼?就是演說阿彌陀佛本願而已。而四十八願的四十八條,古德又為我們指出,十八條是第一。十八條講什麼?十念必生,結歸到名號

  所以,「聞佛名者,得其種子」,釋迦一代時教如是,一切諸佛如來,為一切眾生演說種種法門亦復如是,沒有例外的。總歸到彌陀名號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聞名就得種子,得種子種子是不是完善?是不是沒有缺點?是不是完好的?這要看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緣善根福德深厚的人,一聞就覺悟什麼叫覺悟?一聽到西方極樂世界他不懷疑,他相信,他就想離開這個世間極樂世界去,這就是善根福德深厚之人,他這一成佛機會成熟這是名號給他種子把他善根福德統統引出來。

  『具足因緣』,這個「因緣」就是信、願、行三個條件凈土的三資糧;往生不退成佛這就是『受記』。並不是說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阿彌陀佛給你摩頂受記,那是以後的事情,現在就受記,而且天天給你受記。怎麼見得?你讀《無量壽經》、你讀《阿彌陀經》,你每讀一遍,佛給你受記一次,天天讀,天天給你受記。受記的話不止一句、一段,經文裡面處處都可以看到,要緊的就是剛才講了,要直下承當,佛在經裡面說的我要接受過來。不要以為佛講的這些話,是從前講給阿難尊者給他們聽的,與我不相干,不是講給我聽的,你就錯了。你一定要曉得,你今天有緣聽到名號,有緣讀到經典,就是佛講給自己聽的。我們就蒙佛受記,常常蒙佛受記,哪有成就道理!

  【嘉祥疏曰,欲使如來法種不斷故也。】

  這句話是在說為什麼要發菩提心?目的就是要『如來法種不斷』。這句話是個雙關語,裡面的意思很豐富,最要緊的是自己的如來法種不斷」,這個要知道。我們學佛不是這一生才遇到佛法的,沒有那麼簡單、沒那麼容易,每一位對於佛法有好感的人都是過去生中無量劫因緣善根深厚,他接觸到佛法能生歡喜心。如果這一生沒有緣分接觸,我們的佛種就斷了。必須生生世世與佛有緣、與法有緣、與僧有緣,就是與三寶有緣,我們的佛種就不斷。這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我們自己能認真努力的去修學,能使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種常住世間正法久住,利益廣大的眾生,佛的法緣不間斷。世尊的法緣不斷,彌陀法緣在世間也不斷,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如來眾生的弘願在此也不斷,這個裡頭含的意思非常廣泛。但是再多的含義,裡面最重要的,是要自己的佛種不斷,這個是第一義。

  【凈影疏曰,護使離障,起善無間,名常不絕。】

  『護』是保護,保護你的菩提心、保護你的覺心。『離障』,障是二障煩惱障、所知障,離障才是真正保護自己的菩提心,保護自己的佛種。能離二障就能生起真善,『無間』是不間斷。這就是經上常講的善根,所謂善根,所有一切善法從這個根裡面生起。離障之後的心就是善根世間法的善根,三善根,無貪、無瞋、無痴。

  學佛的人佛教給我們究竟是什麼?我們不能不知道。佛教給我們作佛,佛教給我們作菩薩,佛跟菩薩就是世界完美的人,沒有一絲毫缺陷的人那就叫做佛菩薩。所謂的大圓滿、大自在這是菩薩。大圓滿、大自在我們能不能得到?能,只要依佛菩薩的教誨,我們就可以得到,但是你要真的肯干。從哪裡做起?就是從菩提心做起。念念以真誠心對待一切眾生,對人對事對物真誠平等慈悲你就諸佛菩薩沒有兩樣。我們在這個社會,這個社會里的眾生迷惑顛倒,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地藏經》上所說的。我們跟他相處,要怎麼個相處法?要能夠忍辱,要能夠謙讓,要肯吃虧,滿眾生的願。眾生這個願雖然不是善願,迷惑顛倒,迷惑顛倒暫時也要滿足他,你才能跟他相處。換句話說,我們學佛一生當中,決定不能做一樁對不起眾生事情。做一樁對不起眾生事情我們就錯了,我們的德行就有缺點就不圓滿

  我們受別人的欺負,受別人的污辱,甚至於受別人的陷害,也要處之坦然,也要歡喜接受,眼目當中看他的是菩薩這叫學佛侮辱的人、欺負我的人、陷害我的人,他怎麼還是菩薩?他真的是菩薩,沒有這個境界現前,你怎麼曉得你的心清凈?你怎麼知道你看放下了?《金剛經》上佛教給我們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境界現前,果然是虛妄的。你看你心多自在、多清凈、多舒服。一念覺,善人惡人都是菩薩順境逆境都是境界;一念迷,佛來了也是魔。佛一來,那個高興還得了,手舞足蹈,你那一點定功早就失掉了。自己貢高我慢,「我見到佛了,你們都沒有見到,你們都不如我」,貢高我慢起來了煩惱現行。所以佛不來,來了怕擾亂你們。

  所以覺了,一切境界是佛境界善人惡人都是菩薩;一念迷,連佛菩薩都是魔。真正證明了佛經所說的,境隨心轉,心能轉境界,《楞嚴經》上說的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你自己能轉得了境界,無論什麼境界現前,自己的心永遠保持著清凈平等,永遠若無其事,那就恭喜你,你入不二法門,你入一真法界了。這就是明心見性也就是徹見宇宙人生真相,這個才『起善無間,名常不絕』,這是真正你的善心善行永遠不斷,不絕就是不斷的意思。

  【甄解曰,大論雲,於無佛處,讚歎三寶音,三寶音者,即受持宣說佛法藏也,眾生由之殖善發智,成德契理,故三寶種子,傳傳相繼,常使不絕。】

  《甄解》引用《大論》兩句話,『於無佛處,讚歎三寶音』。「無佛處」,佛不住世的時候,不住世的這些處所。「讚歎三寶音」,這是每個佛弟子都有的使命,四眾弟子都要承擔起來。這個地方沒有佛法,沒有人聞到佛法,我們一定要盡自己的心力去弘揚、去傳播。三寶音,底下說得很清楚,念阿彌陀佛三寶音,念一切菩薩名號三寶音,讀誦經典、講解經典都是三寶音。依教奉行,做出來給別人看,經上佛常說的,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都是教給我們盡心盡力去弘揚佛法,傳播佛法。不要以為自己能力不夠,實在說,自古至今,許多有名的法師大德都不是有智慧的人。還有些很愚痴的人,他怎麼能成就?就是前面講了,他有菩提心他有個願意幫助眾生得到佛法的心願。四弘誓願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度就是幫助眾生得到佛法他有這個心願。有這么個心願,即使他再魯鈍愚痴,也一定得佛力加持

  倓虛法師《影塵回憶錄》裡面說的持律法師,人家說他是曬蠟蠋的法師,大家知道他確實沒有智慧。他唯一的長處就是人老實,他怎麼成就的?老實成就的。你看看那個小傳很感動人。他能成就,哪一個不能成就?問題就是你肯不肯發真心,你肯不肯努力?有真心、肯努力就得三寶加持,沒有智慧變成高度智慧,沒有能力也變成善巧方便,全都在發心。諺語也常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真有心,哪有難事!換句話說,怕的是你沒有心。為真正的三寶弟子,一定要把佛法對一切眾生普遍的去宣揚。

  『眾生由之殖善發智,成德契理』,這是幫助眾生方向,幫助眾生目標第一個幫助他種善根。怎樣幫助他種善根?換句話說,幫助眾生離貪瞋痴,貪瞋痴是三毒!必須要把這些因果事實道理為一切眾生說清楚、說明白,讓他覺悟他能夠斷惡修善。這是指善根。幫助他開智慧成就他的德行,「成德」是斷煩惱,「契理」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換句話說,我們幫助別人,問題是人家願不願意接受?願意接受的,一個不能舍棄,願意接受的,你不去幫助他,就是你自己過失不願意接受的,那個沒有話說,他不想學,他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沒成熟,以善巧方便促成,也不著急,促使他成熟。已經成熟的要全心全力幫助他,他已經回頭,已經肯學,這樣的人,經上常講「佛氏門中,不舍一人」,所以一定要幫助他。

  『故三寶種子,傳傳相繼』,一代一代,這樣傳下去。有真正發心的人,真正依教修行的人才能夠三寶久住世間,『常使不絕』。在現代這個時代,我們得到科技的便利,做利益眾生事情古時候方便得太多,也容易太多。古人緣常常不足,現代幫助眾生種種的方法進步了,甚至一個人坐在家裡面足不出門,都能利益世界眾生這是人做不到的。現在用錄音、錄影、電腦的傳播,坐在家裡就能做到。問題是你要真正有心,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真有心幫助一切眾生,真正肯發這個心,不辭辛勞。做這樁事情,給諸位說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最有價值的事,沒有能夠超過的。為什麼?經上也常說,諸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做的善因善果,這個不空這是真實的。其他世間一切善法可以講無常的,唯獨佛法是永恆的,幫助一切眾生覺悟這是真實的。

  【會疏曰,拔苦為悲,乃至悲是真實平等之悲,故謂大悲。】

  佛法裡面慈悲說得最多,慈是與樂的意思,令一切眾生得樂,這個叫慈,幫助一切眾生離苦,這叫悲。大乘經上所講的慈悲,悲的意思,是從真實平等心裡面流露出來,所以稱之為大悲,慈稱之為大慈。佛在經上也為我們說,慈悲四種,第一種叫「愛緣慈悲」,凡夫有的。你的家親眷屬,你愛護他,對他就有慈悲你能代他受苦,你能叫他生活快樂,拔苦與樂。為什麼?因為你喜歡他、愛他,這個叫愛緣慈悲。第二種叫「眾生慈悲」,這個心量就大得多了。世間聖賢世間英雄豪傑,他能夠推己及人,儒家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希望得樂我也希望一切眾生得樂,我願意離苦,我也願意一切眾生都離苦,這個心量就大了佛說這是眾生慈悲

  第三個是「法緣慈悲」,前面兩種慈悲凡夫有的,法緣慈悲凡夫就沒有了。法是什麼?明理,懂得真理,懂得事實真相,他慈悲心從這裡生起來的。菩薩有的,為什麼?他知道情與無情同一體,十法界依正庄嚴都是自己自性變現出來的,離開自心有一可得。他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對於一切眾生他就慈悲。但是他不能叫大慈大悲,為什麼?他有條件的,什麼條件?一切眾生我是一體,還有這個條件。如果把這個條件念頭拿掉,沒有了,就變成無條件的,那就叫大慈大悲。由此可知,法緣慈悲大概二乘、權教菩薩都有,而到大慈大悲那是法身大士如來果地上才能夠圓滿的做到。大慈大悲就是沒有條件的,確實是法緣升華到最高峰,連這個意念都沒有了,所顯示出究竟徹底清凈平等慈悲

  【涅盤經十一曰,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

  【大日經一曰,菩薩心為因,大悲為根本。】

  慈悲心學佛來講,非常重要,所以佛法中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他為什麼不說別法,單單提出慈悲、方便來講?由此可知,慈悲、方便是我們修學下手之處。你學佛從哪裡學起?從慈悲學起、從方便學起,從這個地方下手。《涅盤經》上說得好,『三世』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修行成佛法門是無量無邊,不是一個法門成佛的。但是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不能離開慈悲心,離開慈悲心就不佛法。諸位曉得,慈悲是從覺心裡面生出來的。剛才講的四種慈悲,除了愛緣慈之外,愛緣慈還是迷而不覺,眾生緣慈就覺悟了,他想到自己,還會想到別人,這個人就覺悟了,覺悟的少,覺悟的不多。到法緣慈,那是大徹大悟,法緣慈悲。無緣慈是究竟圓滿的大覺。我們對人對事對物,如果不是清凈平等慈悲就不學佛,那不是真的學佛

  『菩薩心為因』,菩薩心是菩提心,『大悲為根本』。大慈大悲也是要自利利他,對眾生慈悲,對自己更要慈悲。悲是拔苦,煩惱無盡誓願斷,斷煩惱就是拔苦。法門無量誓願學,學法門是與樂,是慈,斷煩惱是悲,對自己要慈悲。然後幫助別人,幫助別人斷煩惱,幫助別人開智慧這是你對別人的慈悲。這個意思不能錯會。

  【凈影疏曰,依慈起說,名演慈辯。】

  《凈影疏》里頭講的。為一切眾生講經說法講經說法也是廣義的,《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不一定要講一部經,乃至四句偈,經裡面四句,一偈。甚至於半偈一句,半偈是兩句兩句一句。由此可知,隨時隨處都可以為人開演,這是慈悲心這都叫『演慈辯』。可見得不是我們做不到的,時間長多說幾句,時間短少說兩句一句兩句,勸人念佛、勸人學佛、勸人看破、勸人放下、勸人慈悲、勸人少煩惱,統是佛法。要真存這個心時時刻刻對一切眾生。我們這邊結緣的小冊子很多,特別是接引初機的,身邊上常常放個一、兩本,遇到熟人,你都可以贈送他,勸他多看看,都是屬於演慈辯。甚至於不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有的時候遇到很親切,他給你打個招呼,他打個招呼,我們也可以送一本書給他,我們在外面常常遇到。我們一定要常存這個心,幫助眾生的心。尤其是現在,許多的學佛人,以為每一天讀經、念佛就叫修行,把生活佛法完全脫了節,不知道生活修行。所以他生活裡面他得不到法喜,他依舊活得那麼辛苦,佛法利益好處天天掛在嘴皮上說,他沒得到。這是錯解佛的意思,雖然讀經,不解義。

  我上一次在休士頓講演,有個同修提出這個問題家庭主婦怎麼樣學佛?我給他解答了,這一小段,我看現在他們印成一個單張在這裡。這個很好,提醒大家,怎樣把六度萬行、十大願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就得受用。學佛同修很多,不會用佛法的就太多了,幾個會用?能夠把觀念轉過來,境界轉過來,換句話說,把我凡夫生活,如果一變,變成佛菩薩生活,你就得受用,那才叫真學佛。所以,一定要有慈心,有慈悲心,以慈悲對自己、對眾生

  【會疏曰,佛道正見,名為法眼。】

  《金剛經》上說的五眼,五眼裡面有法眼法眼菩薩所具備的。什麼叫法眼?這個地方有個簡單的解釋,『佛道正見』,正知正見,你對於宇宙人生一切事理,你所看的、所想的、所體會的是正確的,沒有錯誤這就叫『法眼』。實在說,法眼就是佛知佛見,《法華經》上講入佛知見。不過沒有達到究竟圓滿,究竟圓滿那就成佛眼。法眼是正知正見

  【凈影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法眼。】

  【凈影疏曰,教法生解,名授法眼。】

  這幾條都是註解法眼』的。《凈影疏》里頭說得好,『智』是權實二智,不是我們世間人的智慧世間人,在佛法里頭說,有聰明,沒有智慧智慧是從清凈心生的。心不清凈,哪來的智慧?慧是從禪定裡面生的,禪定就是清凈心、平等心。心裡面遠離一切煩惱執著,心就清凈;遠離一切分別、妄想,心就平等清凈心、平等心是真心。真正學佛,我們就是用真心,不用妄心,用真心就是佛菩薩真心就是清凈心、就是平等心;換句話說,遠離妄想分別執著。怎麼樣離妄想?念佛就離妄想,不念佛就打妄想妄想來了念佛就把妄想掉了,這個方法好極了。一天到晚,二六時中,一句佛號放在心上妄想就沒有了,用這句佛號妄想趕掉。

  於一切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不分別,不分別就平等;不執著,不執著清凈這叫學佛,這種人叫真念佛,心凈則土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心凈則土凈。你心清凈,你就有往生條件。去不去就是你的願,你願意去就去了,願生即生。心要不清凈,雖願生,也去不了。為什麼?我想去,沒條件,不夠它的標準,想去也去不了。想往生的人多少?太多了,每個念佛的人都想往生,而真正去得了的,一萬個人當中不過是兩、三個人而已。為什麼那麼多想去的,真正能去的就那麼幾個?那幾個人夠條件,他去了。夠條件念佛念到清凈,我們常講功夫成片,一心不亂

  由此可知,我們生生世世修這個法門,沒有能去的成功,就是沒有離開妄想分別執著這一生如果還是不能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換句話說,這一生跟以往一樣,又要空過,非常可惜。空過之後,來生能不能再得到?很難來生未必能得人身,縱然得人身,未必能聞佛法。再下一次再得人身,遇到這個法門,不曉得要隔多長的時間。所以確實,我們能遇到這么個機會,就是古人所講的,「無量劫希有難逢之一日」,《開經偈》上講百千劫難遭遇」,都是實話。所以這一次遇到了,也搞清楚、也搞明白了,為什麼不放下?把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放下老實念佛,就成功了。

  『智能照法』,「照」是明了,對於世出世間法的真相,必須是有真實智慧,你才能徹底明了,這叫做法眼。『教法生解,名授法眼』,教是教導,將世尊諸佛菩薩這些修學的原理原則,這個法就是指的這些,能令一切眾生明白、了解,生解。他聽了之後,讀了之後,真的明白,真懂得了,這叫「授法眼」,把法眼傳授給他。由此可知,教法生解就是前面講的智、照,就是前面說的佛道正見如來的正知正見,權實二智。權實二智是從定慧裡面得來的,因戒生定,因定開慧,這個戒是廣義的,佛菩薩在經論的教誡。遵守教誡,我們的心得定,心清凈了,清凈心生智慧,智慧能照世出世間一切萬法,這叫法眼

  所以這三個合起來看,就體會到了什麼是佛道、什麼是正知正見、什麼是權實二智、什麼是法眼,它的意思是一個。從面面來觀察、來說明,我們這個意思就更清楚、更明白了,真正體會到,能夠依教修行我們就得法眼。佛菩薩在經論里傳授給我們,我們真的得到了。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四十八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48

  請掀開經本,六十六面,倒數第七行,從一百八十九段看起:

  【會疏曰,大慈德也,善門則菩提涅盤之門也。】

  《會疏》這個註解標準比我們一般所講的要高,因為《無量壽經》是凈土第一經,它的境界是西方世界的諸菩薩們。十方世界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都是普賢菩薩也就是我們常常在經上看到的菩薩五十一個階級,從初信位到等覺位,西方世界普賢菩薩法界。所以它非常單純,真的可以說是專中之專,一絲毫都不夾雜。因此,它的標準比一般大乘法標準要來得高,所以說『大慈』,這是性德的流露。

  『善門』,經上講的「開善門」,這個「善門」是指菩提涅盤之門』,這個解釋與經義很相應。菩薩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就是為了成佛,如同《華嚴經》上所講的華藏世界文殊普賢是華藏世界的等覺菩薩,後補佛,還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們娑婆世界現在的後補佛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雖然在經上沒有說他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實際上,他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諸位一定要曉得,經裡面都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彌勒菩薩跟西方極樂世界是常常往來的。這就曉得,唯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才快速,果證才圓滿。所以,這個善門不是普通的善,是開究竟圓滿成佛之門,沒有比這個更善的,這是講到究竟處了。

  【涅盤經曰,一切眾生受異苦,悉是如來一人苦。】

  這是境界上的話,我們凡夫無法體會的,但是它是事實。如果我們冷靜的去思惟、去觀察,雖不能入這個境界,但是也能夠體會少分,如果在事上不能體會,理上多少能夠明白一些。『一切眾生是指虛空法界,『異苦』,「異」是不同,眾生受種種不同的苦。譬如我們娑婆世界娑婆世界虛空法界裡面是一個很小的區域。大經上告訴我們世界,就是大千世界佛經上講世界是指大千世界,無量無邊,像我們娑婆世界這種大千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如來,一個大千世界有一尊佛在教化,這一尊佛是這個世界教主導師,數量也是無量無邊。我們以娑婆世界做個例子,他方諸佛世界跟我們這個世界相彷佛,大致上是差不多的。這一世界裡面有十法界十法界眾生受的苦不一樣,六道裡面眾生最苦,換句話說,什麼苦他都要受。特別是欲界,佛在經上給我們講的三苦、八苦,欲界眾生都要受!我們在欲界,沒有離開五欲六塵。欲界還有六層天,從四王天、忉利天一直到他化自在天,這六層天都是屬於欲界天。不過愈往上面去,他受的苦比較上輕一點,愈往下面去,受的苦愈重,統統要受。

  到色界天,雖然欲界裡面的八苦他暫時不受了,諸位要曉得是暫時,不是永久的。這是為他禪定功夫,能夠維持自己在定中的境界、在定中的生活。這個定,我們一般人常常發生一個誤會,以為入定一定就是盤腿打坐不動了。不是這個意思。如果盤腿打坐不動,這個定有什麼用處?沒用處。所以諸位要知道,佛法裡面講定,不但是出世間菩薩大定,乃至於我們平常修學的這種小定,都是指生活當中行住坐卧都是定。定是什麼意思?《金剛經》上告訴我們,外面不取於相,裡面如如不動這就是定。我們去逛市場,市場里琳琅滿目的這些產品你都看,但是你不執著它,沒有被這些新產品誘惑,這就是禪。心裡面看到這些東西、接觸這些東西不動心,沒有起貪心、沒有起愛好的心,那就是定。由此可知,禪定原本是生活生活禪定里。用現代的話來說,不被外面境界誘惑,能夠如如不動這是禪定的意思,這個叫入定。

  欲界天人對世間五欲六塵他不著相,他不動心,他得的禪定是這么個得法的,於是乎他的生活就是禪定生活禪定生活就超越欲界了,因為他對欲如如不動,超越欲界,可是對於色相執著還沒能把色相放下。《金剛經》講的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沒放下,於是他只能夠在色界,不能超越色界。如果對於相他也不執著,他也不動心了,換句話說,他就超越色界了。超越色界他還有四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超越色界無色界,他四見放不下無色界天不能超越。所以,離相離見才能超越三界

  這是我們講三界裡面的苦,大家受的不一樣。三界之外,聲聞聲聞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沒斷、無明煩惱沒斷,換句話說,他還是有苦,他有塵沙無明苦。再往上升到菩薩境界菩薩塵沙煩惱斷了,無明沒斷,他有無煩惱苦。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出離了十法界,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十法界來講,殊勝太多了,真正是破迷開悟,離苦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