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 (第四十六集) 1999/4/2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46
請掀開經本第十四面,經文倒數第六行,我們將經文念一段,對對地方:
【法藏白言。斯義宏深。非我境界。惟願如來。應正遍知。廣演諸佛無量妙剎。若我得聞。如是等法。思惟修習。誓滿所願。】
從這一段看起。前面我們看到,法藏菩薩向老師請法,也就是請教。老師回答得非常之好,先從比喻裡面鼓勵他,人只要有真心求道,能夠精進不懈,決定會有成就,這也正是佛家常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法藏菩薩因地所希求的太希有了,實在是值得我們衷心的贊嘆,他不但要求作佛,而且還要求他的成就超過諸佛,這個大願獲得老師的讚賞。老師教導他說:這一樁事情你要自己去想一想,修學什麼方便法,你才能成就,才能夠滿願。這一句話我們要明了,法藏在世間自在王會下時間很長,不是短時間,平常親近接受教誨就很多了,何況他又是一個上根利智之人。所以佛才這么說:你自己想想,用什麼方法?意思就是說,無需要我再教你了。這是叫他自修。
又說「如所修行,汝自當知」,怎麼個修法,你也清楚,你也明白。末後說,「清凈佛國」,是他的願望,「汝應自攝」。佛這個答,正所謂是答在問邊。這裡面三個「自」,意思非常之深,與禪宗裡面的機鋒沒有兩樣,是直指人心。像這樣的答覆,實在說,法藏行,他懂得,他明了;可是中下根性的人,聽了之後不得利益。法藏在這個地方,也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機會教育,這個機會抓得好,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向世間自在王佛請法。諸位想想,這個因緣多麼殊勝。所以他雖然明白,也裝著不明白,這跟演戲一樣。
法藏成佛,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彌陀的大願確實不一樣。他的大願,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多元文化共同生命體,在佛法裡面的術語講五乘齊入報土。這就是多元文化,五乘: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不是一類,這裡面的族群,眾生的根性程度,千差萬別。如何能教這些眾生,這也就是常講的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九法界的有情,同入諸佛如來的實報庄嚴土?這一樁事情,大概所有的諸佛如來不是辦不到,而是沒想過,從來沒想過;佛有能力辦到,但是沒想到,難為阿彌陀佛想到了。這個想法,這種作法,當然有想法、有作法,就有成就;這個成就,就是今天的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界確實是十方佛土裡面所沒有的。
當然這一樁事情,不是菩薩自己的智慧所能夠了解的,所以法藏在此地說,這是回答自在王如來。『斯義宏深』,「斯義」,就是指前面講的「汝自思惟」、「汝自當知」、「汝應自攝」這三個自,這個意思太深太深了。而這三個「自」,會歸到哪裡?會歸到阿彌陀佛的本願,他要超勝諸佛剎土,都在這三個「自」上。古德有說,法藏是從果向因,這句話現在我們所講的「倒駕慈航」;意思就是說,法藏久遠劫就已經成佛了,這是示現的。這種說法,我們贊同。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在古印度,他也不是真正的凡夫修行成佛的,也是示現的。《梵網經》上他老人家明白的告訴我們,他這一次來表演是第八千次。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做此示現、做此表演,到底是多少次?佛沒有給我們說,我們想像當中大概也不少次。
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菩薩當然不知道,所以『非我境界』。這裡面還含著一層很深的意思,菩薩不能徹底了解佛的境界,真的不是假的。菩薩不得諸佛本願威神加持,也沒有辦法為大家說明佛的境界。可是真正發心修行,真正發心弘法,一定得佛力加持,決定得到的。當然我們也要效法祖師大德,求佛加持。法師上講台來講經之前,要在底下禮佛三拜,這個禮佛三拜,求三寶加持,要不然上了台說不出話出來。古大德上台講經,我們沒見過,沒看見,古大德做的這些著作,我們看到很多。你看看他們的著作,一翻開第一篇就是求佛加持的偈頌,一開端求佛加持。下筆之前求佛加持,登台之前沒有例外,都要求佛加持。這一句意思就深了,裡面就含著專求佛力加持。
他接著說,『惟願如來,應正遍知』。「如來、應供、正遍知」,這是佛的十號,此地舉了三個。這三個就是「具足」的代表,這上寫上十個號,那太麻煩了、太累贅了,讓我們讀了這三個名號,就想到十號具足。這是對佛的稱讚,十大願王裡面「稱讚如來」,十號是稱讚的。如來的智慧、德行、慈悲,統統都包括在其中了。後一句這是要求,求佛『廣演諸佛無量妙剎』。「演」是演說,他不用廣說、廣宣,沒有用這個字,用「廣演」。演比說意思更豐富,演是還要表演,不但說,還要表演給我們看看。佛實在講非常慈悲,滿了他的願,為他說明虛空法界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這裡面的體性、法相、邪正、是非、苦樂,種種不同的果報。由此可知,佛法裡面修學,內容之豐富,內容的真實。佛必定為他介紹,一一佛國土,人民幸福,家庭美滿,社會和諧安定,國家豐德,世界和平,極盡其美好,這是佛法教學的目的。法藏在此地要求,世間自在王如來為他開示。
在此地我們要曉得,虛空法界怎麼來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這是大問題、大學問,唯有如來才能明了,菩薩也不知道。世尊出現在這個世間,《法華經》上講得明了,「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什麼是大事?有人說生死大事,說得也沒錯。但是生死的意思很深,我們現在這個生死不是大事,六道輪迴是什麼大事?佛家講生死的意思就廣了、就深了,有分段生死、有變易生死,這裡面很復雜,統統搞清楚、搞明白,那是要佛來教誨。實在說,虛空法界從哪裡來的?這個比生死大事還要大。這個事情要搞清楚、搞明白了,生死大事當然也就解決了。佛告訴我們,它的來源是「一念自性」。如果我們與一念自性相應,思想相應、見解相應、言行相應,極樂妙剎就圓滿的現前。我們剛才所說的,人民幸福,家庭美滿,社會和諧,國家富強,世界和平,就都能兌現了。每一個人都過幸福美好的生活,要相應才行。我們今天諸位都曉得,受苦受難,為什麼會受苦?為什麼會受難?就是我們的思想、言行與自性相違背了。我們想錯了,看錯了,說錯了,做錯了,這個錯誤迷惑顛倒;與心性相悖就是顛倒,不能相應就是迷惑。由於這個原因,造成我們種種的不如意。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發生?佛說得很清楚,依報隨著正報轉。我們的思想見解是正報,身體跟我們生活環境是依報,依報隨著正報轉。阿彌陀佛為什麼住極樂世界?人家是念念行行都與自性圓滿的相應,所以那個世界叫極樂。我們今天這個世界的眾生,可以說是完全不相應;所以身不自在,身有病痛,有生老病死;生活環境不自在,有求不得苦,有愛別離苦,有怨憎會苦,現在還有天災人禍之苦,麻煩大了!這也是佛法裡面所說的「唯識所變」,也是佛在經上所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天天打妄想,不曉得這個妄想影響多麼大。我們這個妄想,實在講,不能說是虛空法界都受影響,受影響是必然的。但是這個波動的現象,距離愈遠,那個波就愈弱,很微弱,影響就小。但是在我們太陽系范圍之內,太陽系不大,我們起心動念,給諸位說,影響太陽系裡面這些星球的運行;換句話說,造成太陽系裡面的磁場,這是非常明顯的。
由於一切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這個妄想分別執著,用現在的話來講情緒化。我們每一個人情緒,幾天是高潮、幾天是低潮,這個磁場就產生了變化。決定不可能永遠保持高潮,那隻有佛菩薩才能做到。我們一個善念起來了就高潮,一個惡念起來了就是低潮,確實有周期性。這個事情,古人就明了,東方跟西方的這一些聰明人都知道。現在我們使用最方便的是星期,一個星期七天,七天是一個循環,小的循環。一個月大的循環,一年更大的循環,這周期性。一年裡面有春夏秋冬,寒暑它有周期性。一個星期來複,我們中國古人也講七天一個來複,七天一個變化。你就曉得七年是一個大變化,一個大的周期性。在中國世俗裡面講三十年一世,所謂是「風水輪流轉」,那就是說明周期性。諸位仔細去讀歷史,你去觀察古往今來,你就看到周期性的變化非常顯著。
這種變化是共業所感,大眾的共業,影響我們自己的別業,不可能不受影響。這一種影響,就是現在所講的波動現象,我們心裡放出的波動。這個身體是個物質,我們知道許許多多細胞組成的,細胞是原子組成的,原子是電子組成的,都是波動。大環境裡面波動的情形很復雜,它影響我們,我們也影響它們,這樣造成一個很復雜的磁場。我們中國人常講「氣氛」,外國人講磁場。大的磁場是宇宙,跟我們最密切的是銀河系跟太陽系,特別是太陽系;銀河系更大,太陽系小,跟我們關係非常非常的密切。如果諸位稍稍明白這個道理,許多同修們在念佛堂,我們居士林四樓念佛堂念佛,感到磁場很殊勝,進入這個念佛堂就能生歡喜心,進入這個講堂也能生歡喜心,磁場不一樣。所以在這個地方念佛,比在別的地方念佛,你細心去體會、去觀察,你的情緒相不相同?你自己就回答了這個答案。你在這個講堂聽經,我們換一個地方,換一個講堂,你看看聽經,我們情緒一不一樣?不一樣。
由此可知,風水還真有。氣氛、磁場、風水一樁事情,說的名稱不一樣,是一樁事情。所以我們在此地講經,居士林為什麼要花這么多錢庄嚴道場?你們看四周圍的飛天都在中國訂做的,掛上去之後,跟沒掛上去之前,不一樣;換句話說,我們就受它的影響。所以桌子怎麼擺法,庄嚴具怎麼樣布置,它這裡頭都放射著波動,這些波動影響我們的情緒。所以道場的庄嚴,是幫助大家進入道場,自自然然就能放下萬緣,就能夠獲得身心清凈,這是我們聽經聞法、念佛的增上緣。有這樣的增上緣,我們在這個道場身心清凈,一心一意聞法、念佛,感得諸佛的磁場來加持,所以講堂跟念佛堂,有諸佛菩薩在護持。這個道場諸佛如來常常光臨,龍天護法幾乎沒有中斷過,這就是說明我們念佛,為什麼一定要到此地來念。
有一些同修聽說,這個世間有災難,一九九九年有災難。這個說法不能說沒道理,因為這一年我們太陽系的磁場是個低潮,很不好,影響我們地球上所有一切有情眾生的情緒。這個大磁場不好,所以講這個災難有道理,也就是周期性的。這個周期性大概是五百年,五百年一個周期性。這就是太陽系九大行星運行排列,今年這個排列非常特殊,一般星相家說這是大凶之年,不吉利;在空中擺成了十字架,地球在當中,從地球上看,八大行星包括太陽。我們同修發心,從星期一開始,發心二十四小時念佛,每天都二十四小時念佛,好!我們要求佛菩薩本願威神加持我們,不受這個磁場的影響,能夠在這個環境裡面,依舊保持著正念。這個磁場是很容易叫人起邪思,凡是星球有這種排列,社會都很亂,人們都會胡思亂想。這是有根據的,道理很深。
過去我在美國,我也有個朋友夏錦山居士,在美國的同修,特別是住在加州的,大概對他都很熟悉,人家都叫他夏老師,他看風水看得很好。過去雷根做總統的時候,請他到白宮看風水,很出名。他曾經告訴我,我們居住的房舍,每一個房間都應當是正方形、長方形,人住得很舒適。如果住的是多角形的,五角形、六角形的,住那種房子,在那個房子裡面住,超過一百天一定胡思亂想。我記住他這一句話,有的時候也來試驗試驗。上一次我到澳洲,我們澳洲隔壁有一棟房子要賣,這個房主是馬來西亞華人。那個房子也在我們隔壁,買下來很合適,我就到裡面去看看,看看裡面的房子,每一個房間都是五角形的。我就問他:你這裡面住什麼人?他有三個女兒。我說:你的女兒有沒有問題?問題大了。什麼問題?不聽話,一天到晚都亂跑,胡思亂想。沒錯!你的房間都是五角形的,住上一百天一定胡思亂想。只有一個主卧室,他夫妻兩個住的,是個方形的。所以像這種房間,外國人喜歡做多角形的,做客房可以,因為客人住不了一百天,他就離開了,決定不能夠長住。所以我看他的房子要賣,我一看房子房間全是五角形,這個房子我不能要,我們的人住在這里,也跟你女兒一樣會胡思亂想。
這就是凡夫,會受環境的影響,你不能不留意。除了那些有定功的人,他不在乎,他是什麼?境隨心轉,那就沒事了。我們還會受外面境界影響;換句話說,外面境界還能夠誘惑你,你就不能不選擇環境。中國在古代孟母三遷,為的什麼?為他兒子選擇一個生活環境,他沒有智慧、沒有定力,他會受外面環境誘惑,那怎麼能夠不選擇?居士林這個道場,我們選擇的是諸佛如來的磁場,十方三寶加持,這個境界就殊勝,所以這個道場,從上到下大家所接觸到的一團和氣。俗話說得好,「家和萬事興」,和氣也是磁場造成的,住在別的地方不和,住在這個地方他和了,這我們看到的。我們家裡,自己家裡是住在台灣不和,住在澳洲也不和,到這個地方來他和了。什麼原因?這就是磁場有關係,佛菩薩加持有關係。所以修學不能不選擇道場,道場不能不庄嚴。真正的庄嚴是一心,一心是真正的庄嚴。一心為大眾,一心為佛法,這是真正庄嚴,決不能有一念私心,有一念私心就與魔相應。一念清凈心,一念為眾生、為佛法,就跟諸佛菩薩相應。
這是我們講到「無量妙剎」。「妙剎」,一個人在一生當中不太容易遇到的,遇到了決定不能夠放棄。但是也有少數的同修在這個道場,念了一段時期之後生煩惱,進到這個道場來,他心散亂,心定不下來。這是什麼原因?無始劫來的業障習氣現前,這個現象也是個正常的現象。但是你要有毅力去克服,要發真誠心懺悔,這是修行的一個瓶頸,突破之後,你的境界就往上提升一層;決不能因為這個煩惱折磨而退了心,而不再來了,那你就錯了!諸位要曉得,諺語常講「一家飽暖千家怨」,你一個人過得好,別人看起來眼紅嫉妒障礙,這是決定不能避免的。你修行得不錯,功夫得力,你無始劫的冤親債主找麻煩了;他修得不錯,他要離開六道,要到極樂世界去了,我們的怨沒報,仇也沒報,債也沒討回來,那還行!怎麼能讓他走?想盡方法把他拉住,你就遭受一些魔難。
這些魔難從哪裡來的?冤親債主。你這一生是好人,沒得罪任何人,前一生?再前生?生生世世,我們的冤親債主不曉得有多少?這些人今天看我們修行有成就,哪個不嫉妒?哪個不找麻煩?所以我們每一天讀經也好、聞法也好、念佛也好,真誠迴向給這些冤親債主。我修的好處,你們都有分,大家都有分,你們如果障礙我,你們大家功德都沒有分,我們的成就就是大家的成就。自己成佛,將來第一個就是度這些冤親債主,跟他有緣。為什麼迴向偈裡面,要「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道理在此地。希望菩提道上,這些冤親債主少找麻煩、少障礙,一定要誠心誠意,把所修積的功德都迴向給他們。
念佛堂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我們分班來念,這個念佛堂是正常的念佛堂。悟全師昨天告訴我,現在有劫難,我們念二十四小時,過了劫難我們再恢復正常。什麼叫正常?現在每天念十二個小時是不正常,二十四小時不間斷才叫正常。所以念佛堂既然開了,永遠二十四小時不中斷,諸位要曉得,諸佛看到歡喜,龍天擁護。佛菩薩過去兩、三天來一次,大家這樣干,佛菩薩天天來看你,不至於兩三天、一個星期來看一次,會天天來照顧。我們的念佛堂是對大眾開放的,所以歡迎同修們,只要有時間日夜都可以進念佛堂念佛。念累了,有給你准備休息的場所,休息好了,趕緊就要到念佛堂去念佛。我還是一句老話,休息的時候不脫海青,警覺性比較高,海青一脫,那就呼呼大睡,就忘掉了,佛就忘掉了。不脫海青,稍作休息,休息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就好,很容易警覺起來,這樣念佛功夫就不間斷。我們晝夜佛號不斷,確實不但消自己的業障,也能幫助這個世界一切苦難眾生消災免難。末後這一句:
這是做學生的態度,做老師的人得到這樣的學生,這也是寶。過去李炳老給我說過,他說自古以來,一個好的學生想找一個好老師難,可遇不可求。他說一個好老師要找一個好學生,更難!很不容易。今天我們在此地看到,法藏好學生,世間自在王如來好老師,師資道合,所以有這樣殊勝的成就。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白,如果遇到這個機緣,要知道珍惜。我們怎麼知道他是個好學生?具足三慧,『若我得聞』,下面『思惟修習』,聞思修三慧。真正能將老師教導的,受持讀誦,依教奉行,他真干。
「聞思修」三慧,在此地略為給諸位同修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千萬不要發生誤會。譬如,我們在此地講經,這兩個小時你在這里聞,你聽到了。聽了之後,是不是再回去,去多想一想,研究研究?這思惟。想明白了,我們再去照做,這修行。要是這個搞法,你也是菩薩了,三慧是菩薩修的,聲聞、緣覺都做不到,我們這樣子去解聞思修,就全都搞錯了。聞思修叫三慧:聞慧、思慧、修慧,慧是什麼?慧是戒定慧之慧,才知道菩薩修的,跟我們初學的不一樣。小乘修戒定慧,大乘菩薩修三慧;大乘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持戒,得定,開慧,慧開了之後,才有聞思修這三個意思,慧裡面具足這三個意思。
聞是什麼?聞表接觸,耳聽是聞,眼見也叫聞,舌嘗也叫聞,身接觸都叫聞,用一個字做代表。為什麼不用「見」做代表?文殊菩薩在楞嚴會裡面告訴我們,「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娑婆世界眾生,六根耳根最利,所以用這個字做代表,用聞思修,不用見思修,是這個意思,它代表接觸。思是什麼?思代表明了,一接觸就明了。接觸之後,還想一想才明了,已經墮落在第六意識裡面去了,不能思。所以思在此地代表明了,接觸就明了。明了當然就不迷,不迷就叫修。所以諸位要曉得,聞思修是同時的,沒有先後次第,沒有時間的間隔,所以叫慧,就是戒定慧那個慧。菩薩修三慧,三慧在哪裡修?在布施修,在持戒修,在忍辱修,在精進修,在禪定修,在般若修。所以三慧落實在六波羅蜜,日常生活六個綱領,落實在這里,這是同修們必須要搞清楚的。法藏在此地不是凡夫,從這一句我們就曉得,他戒定慧成就了。這是世間自在王佛會下的高足、好學生、好弟子,他有這樣的成就。
末後這一句,『誓滿所願』。他發大誓願,只要老師教導他,他能夠聽聞之後,一定能夠實踐他的願望。他的願望,就是後面所講的廣求、選擇。這說明極樂世界不是憑空造的,不是隨著自己意思造的,而是集一切諸佛剎土優良的大成,捨棄一切諸佛剎土粗惡的境界,選擇精美精華的來建造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殊勝是從這兒來的,這是他的願望。我們繼續再看底下,這是「佛為宣演」,是佛給他開示。
這兩句話是觀機,觀機說法。如果不是這類根機,給他說了,沒用處。佛對於這個學生,知道他『高明』,「高」是說他有德行,「明」是講他有智慧,這是學生接受老師教導基本的條件。有智慧,沒有德行,善知識不會教你的;有德行,沒有智慧,善知識還是很樂意來教你,德行在第一。孔老夫子教學,也是把德行放在第一。夫子四個科目,第一個是德行,第二是言語。我們聽了不能不謹慎,「口為禍福之門」,諸位同修學《內典講座之研究》,這裡面舉了很多例子,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一個人一生的成就,家庭的興旺,國家的興衰,言語是關鍵。所以夫子在德行之下,就是教你怎麼說話,你要會說話。第三才教政事,政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教給你謀生的一些技術,我們現在講技能的教育,技術能力的教育。你學了之後,你將來在社會上有一技之長,有謀生的能力,有服務社會的能力。最後才是文學,提高你精神的生活,這是像詩詞歌賦這一類的,這一類擺在最後。佛家的教學,也是把德行、智慧擺在第一,言語在本經裡面尤其重視。世尊在本經教給我們修行,必須要遵守三種凈業,把「善護口業」放在第一條,這個意思豈不是跟孔老夫子完全相同嗎?把「善護身業」、「善護意業」擺在後面,口最容易造業。
『志願深廣』,尤其難得。你有德行、有智慧、有學問,你沒有志願、沒有慈悲,那也枉然!你只能自利,不能利他。所以一定要有大慈悲心,這個志願就是大慈大悲,念念為法界一切眾生去想。不僅是大慈悲,清凈的大慈悲,平等的大慈悲,難得!「深廣」,法藏他要普度十方三世一切眾生,平等一起證得阿彌陀佛實報庄嚴土,你說這個多希有!這樣的學生到哪裡去找?諸佛如來生生世世教化一切眾生,也難得遇到這么一個學生。所以這一句是觀機,科判裡面講「知機」。下面再為他說法,應他所求。
【即為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凈廣大圓滿之相。應其心願。悉現與之。說是法時。經千億歲。】
法藏請法要求,世尊為他「廣演諸佛無量妙剎」。佛果然為他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二百一十億」不是數字,如果要說是數字,這個數字不大。《彌陀經》上告訴我們,極樂世界距離我們娑婆世界,十萬億個佛國土。十萬億跟二百一十億比,這數字太小了,諸位要知道,此地這個數字是表法的。如果我們以《華嚴經》上所說的,《大智度論》上所講的,這是代表圓滿。佛法裡面用數字代表圓滿,常常講的七,七代表圓滿。所以《彌陀經》上講的七,不是數字,是表圓滿。《華嚴經》上用十表圓滿,一到十是表圓滿,它不是數字。
在本經我們前面看到,本經經文雖然不多,這一部經的教義圓滿具足一切義理。所以在這個經裡面,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這些教義無不具足。前面我們讀到「賢護等十六正士」,十六表圓滿,密宗裡面常用十六表圓滿。二百一十億是七的大圓滿,三個七是二十一,二百一十億就是二十一的大圓滿,密宗裡頭也常用二十一代表圓滿。所以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就是前面法藏所希求的諸佛無量妙剎;佛沒有打折扣,他要求的是無量佛剎,佛只給他講二百一十億,那不是打了大折扣?怎麼能滿足學生的願望?自古以來,老師教導學生,觀察學生的根性,根性裡頭還有一個重要的,看他的誠意;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法藏今天有十分誠敬,如果世間自在王只跟他講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對不起他。如果二百一十億是個數字的話,那隻一分誠敬,人家十分誠敬,你跟他說一分法,你怎麼對得起他?如果他只有一分誠敬,佛跟他說法不會說兩分。為什麼?兩分他容不下,他只有這么個量。世尊的示現隨機應量,你需要多少給你多少,你能接受多少給你多少。所以這是代表大圓滿,就是前面講的無量的意思。
佛給他說些什麼?說這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功德、嚴凈、廣大、圓滿』,這是舉出四個例子做一個代表。「功」,是你修學的功夫,你修學的功夫大,你所得的果報也大,你修學的功夫深,你得的果報也深。所以功德,這個德字跟得失的得一個意思,功是因,德是果報。功德跟福德不一樣,我們必須要辨別清楚。譬如持戒,持戒有功,定就得到,定就是德。持戒要沒有功,你不能得定,但是持戒是福,嚴持禁戒你得福報,你不能得禪定。得禪定,持戒就有功。所以戒律持得再嚴,不能得定,你持戒沒有功,沒功夫。為什麼沒有功夫?你的煩惱還常常起現行,定能伏煩惱,能斷煩惱。
為什麼持戒不能得定,沒有功夫?犯了一個很大的錯失過錯,「常見世間過」,你持戒就沒有功夫了。不但沒有功夫,而且還有麻煩,為什麼?瞧不起別人,自己以為自己戒行很高超,一般修行人都不如,都比不上,這是增長貢高我慢。如果這種修行法,果報就不好了,怎麼?阿修羅裡頭受報。阿修羅有福,貢高我慢,所以果報在修羅道。也許你覺得修羅也不錯,未必。你去讀《楞嚴經》,修羅有人間修羅、有餓鬼修羅、有畜生修羅,你到哪一道去當阿修羅?不一定是天道,你要有天的福分,你才能當天阿修羅;如果沒有天的福德,你的阿修羅不在天上。這些因因果果,我們都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一點都不能夠差錯。
功德跟福德不一樣。世間人施財、施法,都是福。法師在講台上講經說法是法布施,也是福報,也是搞的福德,不是功德。怎樣講經說法,把福德就變成功德?古德告訴我們「隨文入觀」,你講經說法就是功德,就超過福德。你講到這個經文,自己這個心就入了這個境界。如果不能入經文的境界,全都是福德,來生得聰明智慧,得這個果報。所以持戒有功,得定就是德。修定有功,開慧就是德,開智慧。所以你就曉得功是因,德是果。
唯有功德,才是真正的庄嚴。為什麼?功德裡面有德行、有智慧,戒定是德行,從定開慧,那是真實智慧,德行、智慧才是真正的庄嚴。「凈」,清凈,如果不是從戒定慧成就的,哪來的清凈?西方極樂世界是凈土,凈土從哪裡來的?凈土從清凈心來的,心凈則佛土凈。我們在講席裡面,曾經多次的給諸位報告,人到中年以上,都感覺到健康很重要,都愛惜自己的身體,愛惜自己的生命。怎樣保健?清凈心最重要了。心清凈,身就清凈,就得健康長壽。也許有同修曾經聽人說,人的壽命是一定的,長壽是他命中註定得長壽,命里沒有那麼長的壽命,也沒有辦法延長。現在人說醫葯發達了,很多人壽命比前一個世紀要長,這個話說的,我們聽起來感受不一樣。如果真的這一些醫葯葯物治療保養,能夠把壽命延長,因果定律不是推翻了嗎?哪有這種道理?真正了解事實真相的人,他不會同意這個說法。可以說保健減少疾病,或者讓疾病減輕,決定不能夠延長壽命,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病痛,在佛法裡面講有三種。所以種種保健,只能夠保生理健康,只能保這種病。冤業病保不住,像《慈悲三昧水懺》裡面,悟達國師得的人面瘡,葯就沒用,世間什麼樣的葯對他都沒效果。冤家債主來找你,那不是生理的病,冤業病。現在在這個社會上,在中國、在外國許多地方我們看到,說是有一些東西附在身上,他的身體、意識都不能夠作主,聽別人擺布。那是什麼?冤業附身。再進步的葯物,再高明的大夫,沒有辦法治好,證明葯物的能力很有限,這是治不好的病。另外還有一種是業障病,那更糟糕了!冤業病還有個方法調解,遇到這個,我們誦經、拜懺、念佛給他迴向,他要肯接受,他就離開,你病就好了,冤業病。你要真正誠心誠意去做,有的時候很有效,大多數都能接受,都可以化解。第三種叫業障病,是自己或是過去、或是今生,造極重的罪業,那個感得的病痛,既不是冤鬼來找你,又不是生理上的病,那個病就很難治。這三種病態,我們時時刻刻都會遇到,都會見到。業障病只有一個方法可以治療,真正懺悔,徹底懺悔,行!這是懺除業障。
諸位一定要曉得,這個世間一切的醫療,我們中國人常常迷信進補,功效非常有限。清凈心是第一,人心清凈,人心真誠,人心慈悲,就是冤家債主見到,也不敢隨意的來殺害你。為什麼?你有護法神保護你,你有一些善神照顧你,他不能貼近。如果你心地不清凈,你還有自私自利的念頭,還有貪瞋痴慢的念頭,那個麻煩可就大了,你的冤家債主就得其便,有隙可乘,你沒有善神保佑,沒有護法神照顧。我們在《慈悲三昧水懺》裡面看,悟達國師這個冤家債主不是一世的,都是以前的,為什麼不能報復他?他在第二世的時候出家,第三世也出家。這一次遇到的時候是第十世,十世他都出家,他有修持,有護法神保佑,這個冤家不能貼身。到第十世的時候,這才做了國師。諸位要曉得,佛門裡面大德,地位那麼高,決不是一生的成就,一生的修學到不了這個位置。悟達國師十世高僧,使我們想到古時候,被帝王大臣尊敬的這些大善知識,不是一世修行的,多生多世修行的成果。
他是皇帝的老師,誰不尊敬他?皇帝供養他一個沉香寶座,他接受之後,生了一念歡喜心,一念傲慢的念頭,覺得天下出家人都比不上他。這個念頭才生,護法神就趕緊跑掉,你沒有德行退轉了,都走了,冤家債主找上身,幾乎送了命。所以德行不可以虧欠一點,一個念頭錯了,就不得了。如果念念錯,註定墮落,三途去了。我們讀了這些典籍,要知道提高警覺,那些人都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學好的樣子,這些人示現種種過失,我們要認真反省,決定不可以犯。十世高僧動一個惡念,惹了這么大的麻煩,我們是凡夫,我們起心動念造業,將來還得了嗎?《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要常常讀,那個經上是世尊大慈大悲,說出末法出家人的弊病,我們常常念念,看看自己有沒有犯?如果自己裡面犯得還很多、犯得還很重,自己就要曉得,我們自己的前途決定是阿鼻地獄。不要以為念佛就能往生,沒那麼容易。
西方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心地不善,古德講念佛念到「風吹不透,雨打不濕」,你也不能往生。所以念佛真正往生,念到什麼?念到心清凈。我們在講席里也常常提醒同修們,念佛要把煩惱念掉,要把習氣念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個心才動,就一句阿彌陀佛,把那個念頭壓下去,這叫功夫。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有什麼用處?那就是古德講:「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念佛的目的,《彌陀經》上講得很好,「一心不亂」,念佛的目的是要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清凈心現前,然後才能真正懂得古人所講的「心凈則土凈」。這是決定得生凈土的條件,心地清凈。
宗門裡面話,「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心就清凈了。外面這一些五欲六塵在誘惑我們,我們稍稍貪圖就壞了。所以那個念頭才起,「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趕緊換掉,古人所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一句阿彌陀佛提起來,覺了,要覺得快,不要讓這個念頭相續,念佛是這個念法,念佛功夫從這個地方論。內不動心,內裡頭沒有妄想、沒有煩惱。內里煩惱起來,妄想起來,阿彌陀佛,把它壓下去,在這個地方做功夫。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個念佛就如法,如理如法,這個念佛就有功德;念佛是功,煩惱伏住是德。不但世間一切法不受誘惑,出世間法也不受誘惑,一句彌陀念到底,在這個世間一切隨緣而不攀緣。隨緣就自在,這是真正的幸福。「凈」這個字,我們要重視它,特別重視它。
「廣大圓滿之相」,廣大圓滿是極其形容,形容什麼?形容功德廣大圓滿,嚴凈廣大圓滿。佛將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裡面,這一切理事因果、功德嚴凈之相,先給法藏菩薩介紹,給他說明。不但給他說,前面要求廣演,所以底下講『應其心願,悉現與之』,佛說到哪一尊佛國土,就把這一個佛國土的現象,呈現在他的面前。像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這個世界形形色色的畫面,讓你看清楚。不但給你講,也一個一個的現給你看,「悉現與之」。
十方世界無量無邊,這不是短時間能夠辦得到的,底下說『說是法時,經千億歲』。一歲是一年,你看看法藏比丘在世間自在王佛那裡求學,多少時間?「千億歲」。我們這個地方學上個兩年、三年,這么長的時間,人家在那裡學的是千億歲,當然他壽命長。前面說過,世間自在王住世,講經說法四十二劫,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我們這個世間眾生業障重,壽命短促,活在這個世間,一定要受生老病死苦,業報。所以我們從世間自在王那個社會狀況來看,他們的壽命很長,他講經說法四十二劫,他住世決定比這個長。我們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佛的壽命,世壽七十九歲;我們中國人講八十歲,八十歲講虛歲,佛是七十九歲入滅的。如果照這個比例的話,再加一倍的時候,那個時候人的壽命,總得七、八十劫。
所以千億歲的時間,在他們來講,也不算是短時間。有這么長的時間,才能把「諸佛剎土功德嚴凈廣大圓滿之相」,才跟他講清楚,才給他示現清楚,沒有這么長的時間怎麼行?這也是告訴我們,修行一定是長劫,絕對不是短時間就能成就。現在還有人說什麼「本願念佛」,等到臨命終時,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能往生,這是太難得了,太殊勝了。平常可以胡作妄為,到臨終一念就行了,大錯特錯!阿彌陀佛求學,要用一千劫的時間來聽經聞法,你什麼都不要聽,臨命終時一句阿彌陀佛就能作佛,哪有這么便宜的事情?千萬不要把《無量壽經》錯解了。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 (第四十七集) 1999/5/1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47
請掀開經本,《無量壽經科會》第十五頁第一行:
在前面我們看到,阿彌陀佛在因地勤學的一些事相,無非都是教導我們要學習,佛菩薩就是做一個樣子給我們看。求學,第一個要對老師有信心,我們自己學業、道業能不能成就,關鍵就在此地。所以,印光法師他才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講的「尊師重道」。其實做老師的人,哪裡會希望學生對他尊重,老師要有這個念頭,要存這種心,那就不是個好老師。對老師的尊敬,就是對道業的尊敬,對自己所修、所學的尊敬。而老師教學往往就以這個為標準,這個學生有一分誠敬心就教他一分,有兩分誠敬心就教他兩分。他有十分誠敬心,老師教他九分,對不起這個學生;他只有一分尊敬心,老師教他兩分,太過分了。為什麼?那一分裝不進去,他那個器太小了。好像我們口渴了,問人家要水,我們拿一個小杯,人家把我們杯裝滿,就行了;再多添的時候,不就漫掉了。他要拿個大杯來的時候,你給他裝一半,你怎麼對得起他?我們求學、求道,這個器是什麼?誠敬心,這是我們成敗關鍵之所在。
我們在此地看看,法藏跟世間自在王佛,這師生兩個人,學生有圓滿的誠敬心,所以老師對他圓滿的教導。經上講,老師知道這個學生高明,「志願深廣」,這是具足圓滿的誠敬,所以才跟他說圓滿的大法,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功德嚴凈廣大圓滿之相。不但給他說,而且還把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展現在他面前,讓他自己看,讓他自己選擇。這些地方我們要學習,我們要明了。我們再看,想想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所示現的,韋提希夫人遇到國家的變故,遭遇到大難,不想在這個世間再住下去了,希求諸佛凈土,求釋迦世尊指點她。世尊非常慈悲,也非常高明,將十方諸佛凈土,也是示現在她面前,叫她自己去選擇。韋提希夫人選擇了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不是釋迦牟尼佛介紹給她的,不是勸她去的。十方諸佛世界擺在你面前,你自己挑選,你喜歡到哪裡去?諸位想想,韋提希夫人也不是普通人,你要問她為什麼要選擇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不選擇其他諸佛剎土?諺語所謂「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十方諸佛剎土擺在面前,你一比較,極樂世界好。
有很多人懷疑,為什麼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懷疑得不錯。佛家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通大道,你喜歡修哪個法門,就修哪個法門,佛絕不勉強一個人。佛都不勉強一個人,我們有什麼資格勉強人?這是善導大師的話,「各人遇緣不同」,所以他得的善利也就不相同。有緣分遇到這個法門,不是容易事情,佛在這個經裡面講得太清楚了、太明白了,遇到這個緣分一定要珍惜。但是諸位要曉得,法門當中第一殊勝的法門,哪有不遭魔障的道理?哪有不遭嫉妒的道理?我們這個道場也不例外,我們的講堂有人破壞,我們的念佛堂也有人破壞。我不來,我清楚、我明白,為什麼?如果沒有人破壞,大家都很歡喜,這個世界眾生沒有災難了,社會怎麼會這么亂?不可能。誰來破壞?魔來破壞,魔來擾亂,所謂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世出世間法你要想做一樁好事,嫉妒你的、障礙你的、破壞你的,太多太多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你做一樁好事很順利,沒有人破壞,那不正常。我們沒見過,自古以來都沒見過。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外有六師外道,里有六群比丘,內外擾亂。世尊在世尚且如此,何況末法時期?所以,問題是我們自己要做得正,我們自己有成就,別人怎麼說法,怎麼作法,他的事情。尤其是現在這個社會,民主自由開放,只要他不犯國家的法律,誰也沒有權力去干涉他。所以在現前我們學教,我們念佛,把自己管好,就對了。別人的事情,有緣幫助他,沒有緣等待後來的機會。後來不一定是這一世,也許是來生,也許是多生多劫以後,不要操之過急。這一生就要讓他成就,諸佛如來都辦不到,你有那麼大的本事嗎?所以看到這種情形,我們就明白了,這是諸佛如來在訓練我們的耐心,訓練我們的定慧。
佛菩薩往往把樣樣東西展現在你面前,讓你自己選擇,這個法子好。我也不是對凈宗法門一開頭就喜歡,李老師當年勸我,他真的是有善巧方便。我跟他十年,勸勉我的次數,我也記不清楚多少次了,可是我只是不反對而已,沒接受。人勸我,你喜歡那個法門,我喜歡另外一門。尤其是佛在《般若經》上講得那麼清楚,法門平等,無有差別;你修那個法門很好,我修這個法門也不錯,何必要一樣?我怎麼會選擇這個法門?真的是得力於過去十七年講《華嚴經》,我在《華嚴經》上做了一個比較,凈土法門不錯,的確是殊勝。古大德講,《華嚴》、《法華》只是《無量壽經》的引導而已,這個話我贊成。為什麼?我走這個路進來的,我是《華嚴》、《法華》把我引到凈土來的。
怎麼引到凈土來的?在《華嚴經》上我看到,文殊、普賢求生極樂世界,這不是普通人,華藏世界毗盧遮那佛的兩個助手,我們叫「華嚴三聖」。這兩個人都是古佛再來,示現為等覺菩薩,他們在無量法門裡面,選擇了西方凈土。所以我深深相信,那是高度智慧的選擇,我們沒這個能力。以後又讀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善財童子也是選擇這個法門,一生成就,圓滿成佛,沒有等到第二生。我是看到這些事相才恍然大悟,知道什麼?依據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不能成就,還是要依照佛陀的教誨,我們才有一條出路。於是乎想到《遺教三經》裡面佛所講的,你沒有證得阿羅漢之前,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要依佛的教誨。證到阿羅漢之後,你可以相信自己的意思,為什麼?你已經成了正覺,你不迷了,能信得過自己。沒證阿羅漢之前,要相信自己,那都是搞輪迴業。為什麼?你是輪迴心,相信輪迴心造業,那不搞輪迴搞什麼?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了。
然後在現前這一個大時代當中,《楞嚴經》上講得好,「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在這個環境裡面腳跟才能夠立穩,才有一生成就的指望。稍稍打一個妄想,麻煩就大了。你只要有一個妄想,魔看到了,魔給你做增上緣,來幫你忙,會把你的妄想增長到七分、八分、九分、十分,你自己不知道。魔幫助你墮落,幫助你落三惡道,你還會很喜歡魔,還會很感謝魔。魔沒有別的,勾引人的方法就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幫助你增長你貪瞋痴慢。佛菩薩跟這個恰恰相反,佛菩薩要加持你,是助長你的定慧,增長你的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那是佛法,那是佛力加持。什麼是佛加持,什麼是魔加持,自己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起心動念是與佛相應,還是與魔相應,在現在這個時代,不能沒有警覺,不能不明了。
今天這段文,『爾時』,就是世間自在王佛為他講經說法,為他展現諸佛剎土這個時候。佛給他說法,他都聽到了,『聞佛所說』。佛展現給他在面前的境界,他也看到了,『皆悉睹見』。這個地方明顯的得到佛力的加持,為什麼?如果不得佛力加持,十方諸佛剎土你沒有能力見到。他親眼看到,心裡明白了。「睹」是眼見,下面這個「見」,就是心裡面明了、清楚了。於是『起發無上殊勝之願』,這就是阿彌陀佛大願怎麼來的,他為什麼會有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從什麼地方生起來的,這里給我們說清楚。所以前面這幾品,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歷史,大願其來有自。
古德在註解裡面,略舉了幾樁事實。「無上殊勝之願」,指的是「依正庄嚴」,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依報是修學的環境,生活的環境。正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這些人,無比的庄嚴,他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所沒有的。庄嚴在哪裡?庄嚴在不退。十方諸佛剎土裡面的修行人都有退轉,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退轉的。沒有退轉,有些諸佛剎土裡面也許還有,也有不退轉的,但是圓滿的不退轉,確實沒聽說過。西方極樂世界,往生到那裡去,叫圓證三不退。你們想想,這種庄嚴看遍《大藏經》,沒有聽說過,哪一個諸佛剎土裡頭有這個事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我們到底下一品,四十八願裡面再跟諸位細說。這是法藏菩薩觀察十方諸佛世界,好的地方他採取,不好的地方他捨棄。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十方諸佛剎土殊勝庄嚴的集大成,一切諸佛剎土裡好處它統統都有,諸佛剎土裡面的缺陷它完全沒有。他的確滿了他的願,他要成佛,而且要超過一切諸佛,他做到了。
第二「受樂」,那個世界叫極樂世界,沒有苦,我們在這個世間多苦。尤其是現在整個世界動盪不安,人心沒有依靠,在佛法裡面講沒有皈依處,顯示得心浮氣躁。在平常的時候,如果有心浮氣躁的現象出現,這個人要不是生病,就是有災難。為什麼?不正常,心浮氣躁是要生病,或者是要遇災難前面的預兆,這個預兆不好。如果整個社會上,大多數人都心浮氣躁、都惶惶不安,那個就麻煩了,這個地區會有病,這個地區會有災難。我們從過去歷史當中去觀察,你看看中國、看看外國,凡是有這些預兆出現,後面就有災難,禍福都有預兆。這個人心地很安靜,舉止端詳,那也是個預兆,這個人福報快要現前,那是福的預兆。所以禍福都有預兆。西方極樂世界受樂無比,享受快樂是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所沒有的,所以這個世界叫極樂世界。
第三「光壽殊勝」。光表智慧,佛智慧圓滿,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每一個人都得彌陀本願威神的加持,人人充滿了智慧。他不是一個人的智慧,人人都有像佛一樣的智慧,人人都有像佛一樣的壽量,無量壽。這個無量壽多長,後面經文有細說,沒有人能夠算得出來他們的壽量。我們這個世間一切眾生,哪一個不求享福?哪一個不求聰明智慧?哪一個不求長命?西方極樂世界這三樣東西圓滿具足,而且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所比不上的。我們在此地看到,世間自在王佛在世的時候,與眾生講經說法四十二劫,我們看到就很羨慕,那麼長的時間,要比起西方極樂世界小巫見大巫,世間自在王佛壽命太短了。所以,真正要得無量壽,最方便、最容易的就是求生西方凈土。有這么多的好處,這么多的利益,他還不想去,這就是業障現前,你自己的業力把這種殊勝的機會障礙住了。這三種,所說的庄嚴、受樂、光壽,都是說的果報。果報太殊勝,令人無限的羨慕。
可是怎麼去?能去得了嗎?一切諸佛剎土都可以往生,每一尊佛剎條件不一樣。有許多同修歡喜彌勒菩薩,很喜歡往生彌勒內院,又聽說彌勒內院很近,在欲界第四天,西方極樂世界太遠了,距離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國土太遠了,都想去找彌勒菩薩。可是你有沒有想到,往生兜率內院的條件是什麼?唯心識定,你要不能成就這種大定,彌勒凈土你去不成,條件太高了。說老實話,我們辦不到。在民國初年,虛雲老和尚是生彌勒凈土,在他《年譜》裡面諸位看到,他有定功,真有功夫。你的功夫,要跟虛雲老和尚一樣,行!你才能生彌勒內院;你要比不上虛雲老和尚,恐怕你還是搞輪迴。輪迴裡面,墮三惡道的機會多,三善道的機會少,這個要清楚、要明了。
法藏比丘了不起,對法界眾生的恩德太大了,為什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條件很簡單、很容易,這個難為他了。因為往生的條件很低,什麼人都能去,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眾生,只要你願意去,只要你想去。你願意去、想去,你就具足「信、願」,你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那是「行」,「信、願、行」三個條件你具足了,你就能往生。你往生到極樂世界就不退成佛,一生成就,不要等到第二生,這是無上殊勝的大願。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利益無量無邊,這個利益是得阿彌陀佛願力加持。在極樂世界真的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無論是精神生活,無論是物質生活,沒有一樣缺乏,樣樣都圓滿。
求學,你所親近的善知識是阿彌陀佛,是十方世界諸佛如來,你天天去接近。跟自己同學的伴侶,諸上善人,都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做同學,諸佛如來是老師,你到哪裡去找去?彌陀接引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眾生,他的方法就是一句名號,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在經典裡面常常看到,十方一切諸佛如來,贊嘆彌陀接引眾生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一句名號。簡單容易,一切眾生無論男女老少,無論你工作閑忙,無論你智愚,都會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只要老實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有信有願,就決定往生。所以這一句是四十八願的根本,四十八願就是從這個理念衍生出來的。我們在科判裡面,「聞睹發願」。底下這一段,「大願所依」,這細說了。請看經文:
這一句是觀察。老師跟他說經講道,介紹十方世界功德庄嚴之相,他自己一一去觀察,一一去比較。『於彼』,「彼」就是前面所講的二百一十億佛剎。二百一十億跟諸位交代過,那不是數字,是表法的。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一個沒有漏,完全說到了,法藏也完全都看到了。他看到什麼?『天人善惡,國土麤妙』。「天人」是正報,「國土」是依報,「善惡」是因,「麤妙」是果,把一切諸佛剎土裡面,依正庄嚴都看清楚、都看明白了。
這個地方講到天人善惡,古德為我們說得很詳細。我們略略的取天台大師所講的六種善惡,給諸位做個簡單的報告。天台講六種:第一個是人天,第二個是二乘,阿羅漢、辟支佛,第三個講小乘菩薩,第四個講通教菩薩,第五講別教菩薩,第六講圓教菩薩。天台總是依四教來說法,藏、通、別、圓。最基本的人天,也是最低的,人天善惡的標準是五戒十善,我們做了沒有?想想我們是不是善人?往往我們在經上所看到,佛都稱「善男子、善女人」。早年我講《地藏經》,曾經有個出家人,聽完之後來問我:「法師,經上所講的都不能兌現。」我說:「為什麼?」「我依照地藏法門修學,沒有感應,經上講的靠不住。」我說:「不至於。」他舉出事實來給我說,再拿著經來對。我說:「經上有一個字,你有沒有注意到?」他說:「哪個字?」「善男子、善女人,你是不是善男子?」你不是善男子,你依照這個修行沒有果報,那當然的。關鍵往往就是在一、兩個字。你用的是什麼心?天天造作一切罪業,還希望佛菩薩保佑他,給他善報,哪有這種道理?你不相應。所以這個善男子、善女人,我們決定不能疏忽。我們自己符不符合這個字的標準?如果真的自己是善男子、善女人,依照佛所講的修學,要是得不到經上講的殊勝果報,你去找佛打官司去!
五戒,我們是不是真的做到?菩薩戒那些都不要談了,太高了。「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受五戒容易,持五戒可就不容易了。自己想想,五戒清凈嗎?你真做到嗎?如果連五戒都沒有做到,你還談什麼?不容易。不殺生,不但不能夠殺害一切眾生,動個念頭要害眾生都不可以,你有這個念頭,你已經破戒。我們念這個經是大乘經,經題上都明明寫得那麼清楚,《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這是大乘。大乘的五戒跟小乘的五戒不一樣,小乘的五戒論事不論心,大乘的五戒論心不論事,你心裡動個念、惡念,你就破戒了。
不偷盜就更難持,佛在經上對於偷盜的定義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不與取」。凡是物有主,你沒有跟主人商量,沒有得到主人同意,你就自作主張,那就是偷盜,你就犯了盜戒。盜戒的范圍非常非常的廣大,竊取別人財物是偷盜,大家現在都想到這么一點,不曉得偷盜范圍之廣大,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全都包括在其中。奪取別人榮譽,我們今天講名譽,奪取別人權力,奪取別人地位,全是偷盜。這個事權明明是他掌管的,譬如居士林,居士林辦事的權力是林長,你沒有得到林長的同意,沒有得到林長的授權,你就在這裡面自作主張,你就是奪權,奪權不就是偷盜嗎?
今天受戒太容易了,糊裡糊塗受了戒,每一條戒都有它制戒的因緣。佛為什麼要制這一條戒,這一條戒根據什麼道理制訂的,那叫戒體。戒體、戒相、戒行你都不懂,糊裡糊塗去受,糊裡糊塗去犯,還以為自己戒律持得很好,自己的造作,自己不知道反省,不知道檢點。所以我們要求自己,要求同參道友,不能夠好高騖遠,能夠把五戒十善做好,就了不起。真正明白人,明朝末年蕅益大師,蕅益大師出家,受了三壇大戒。受完之後才知道,那不是簡單事情,自己根本做不到,所以到佛面前退戒,他把比丘戒退掉了。一生只奉行沙彌戒跟菩薩戒,他自稱菩薩戒沙彌,不敢稱比丘。他的學生,現在講他的徒弟,成時法師,成時法師對於老師貢獻太大了,蕅益大師一生的註疏能夠流傳下來,成時的功勞,他刻書印行流通。老師是沙彌,他就不敢稱沙彌,他稱什麼?出家優婆塞。真的是一代高僧大德,不敢稱沙彌,真的,沙彌戒做不到。我們這一代當中,誰能夠把沙彌戒做到?難,太難!弘一大師他懂得戒律,他一生也是自稱出家優婆塞。我們怎麼敢狂妄,怎麼敢自大?今天只要把五戒十善做好,就是上上根人。
五戒裡面,不偷盜非常難持。像此地常住,常住物往往我們是隨意在用,而且用的都過分了。諸位想一想,算不算盜戒?我過去親近李炳南老居士十年,李老居士當年在奉祀官府任職,他是奉祀官府的主任秘書。平常跟朋友寫信,用公家的信紙、信封。他用公家信紙、信封,一定要向奉祀官報告:我今天用了幾張信紙,幾個信封。奉祀官覺得他很羅嗦:誰不這樣用,你怎麼這么羅嗦?他就說:我是佛教徒,你要不答應,我要用了,我就犯盜戒,必須要向你報告,你點頭同意,我就不犯盜戒了。懂規矩!
我早年有個老校長,在台灣就變成跟我同學,他也是李老師的學生。在台灣他作考選部政務次長,公家給他有一輛轎車,家裡面給他裝了電話,不是公事不用公家電話,不是公事不坐公家的車,他去坐公共汽車。為什麼?不犯盜戒。今天誰能做得到?我們現在拿到常住電話,拿起來聊天,聊上半個鍾點、一個鍾點、兩個鍾點,不曉得那麼多廢話。你是不是犯盜戒?將來你到閻羅王那裡去,閻羅王那裡都有檔案,拿到你面前,你抵賴不掉。所以常住物,《地藏經》上講得多清楚。我們天天在犯戒,自己完全不知道,以為很正常。為什麼?每個人都做,你要不這樣做,人家說你傻瓜。我那個老校長周邦道,就有很多人說他傻,說他頭腦太頑固了,轉不過來。公家電話,你怎麼不能用?給你汽車,不就給你代步的嗎?不是公事,還要去坐巴士,哪有這種人?人家看他是個怪物,很不正常。但是在佛法裡面,他是正常的。在世法裡面不正常,佛法裡頭他是正常的。
我們看看前一代人,他們是怎樣修行的?我們今天自以為是,是你自以為是,佛菩薩不以為是。這裡頭這些道理、因果誰懂?我們今天學佛是太粗心了,太大意了。我能不能教大家?不能。為什麼不能?你不會接受。我要教你,你會把我看作老頑固,頭腦過時了,這是什麼時代?在今天這個時代,剛才還有同修告訴我,家裡小孩不聽話,沒有法子管教,這些現象正常的。你自己必須要覺悟,現在這個世間、這個年頭沒有父子,也沒有師徒,大家能做個朋友就不錯了。為什麼?倫理道德的教育完全失掉了。你小孩不聽話,你為什麼不從小教?你從小沒有教,現在不聽話,不能怪他,怪自己疏忽。學生不聽話,從前演培法師就告訴我:現在哪裡有徒弟?朋友;朋友相處能處得好就算不錯了,千萬不要把他當徒弟看待,那你會大失所望,你會傷透了心。這話說得有道理。
現在倫理道德的教育完全沒有了,人與人的結合都結合在利害的關繫上,對我有好處,這做朋友,沒有好處,第二天就不認識你了。這個世間會有災難,五戒十善沒有了。但是要曉得,五戒十善是佛法的基礎,你要不肯修學,你要把它捨棄,你修任何佛法都不會成就。無論是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不可能有成就,來生的路子,該怎麼墮落還是怎麼墮落。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諸佛菩薩也不能夠變更因果的法則。能聽進去的,還能夠相信的,這是佛家講的你過去世有善根福德,你這一生有緣分遇到佛法,你還能接近到。沒有善根、沒有福德,一生當中遇不到,也聽不到。
邪淫,更不必說了。現在是什麼時代,這大家都看得太清楚了。可是要記住,古人所說的「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不能小看。全世界的災難從哪裡來的?就從這兒來的,禍害的根源。修行人不能成就道業,最後墮阿鼻地獄,什麼原因?就這個原因。如果我們對這個疏忽了、大意了,這一生希有難逢的一個機會錯過,下一次再遇到,不曉得到哪一生、哪一劫去了。無上甚深微妙法,你以為那麼容易遇得到?遇到了,下定決心把自己的煩惱習氣一定要克服,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咬緊牙根要忍過去。你忍不過,阿鼻地獄去了,你能夠忍得過,你才能往生不退成佛。妄語,更要謹慎。為什麼?最容易犯的。現在人,我們看得太多了,不但騙人,還騙自己,真的叫自欺欺人,怎麼能成就?不要看到只是小善,太小了,「莫以小善而不為」。所以五戒一定要守,嚴格的遵守,對我們有大利益。酒,這一條開緣很多,自己一定要清楚,不是開緣你就是犯戒。
戒與善不一樣,戒是佛對我們的約束,對我們的教誨,它有約束的力量在,我們曾經發誓一定要遵守。善則不是,善不是佛菩薩約束我們的,是我們自己的良心,王陽明所謂的良知,良知良能,不是佛菩薩對我們的約束。所以,裡面的條目雖然相同,意思不一樣。十善裡面,身三善跟五戒裡面前面三條完全相同。由此可知,沒有受戒也應當遵守著道德。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身三善,善行;口有四善,不但不妄語;不惡口,惡口是說話粗魯,說的話讓人聽起來很難聽;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往往都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知不覺的犯這些過失;綺語是花言巧語,誘惑眾生,破壞社會善良的風俗。我們今天看看,現代文藝作品裡面是什麼東西?電影、電視,看看外面一些廣告,五花八門,幾乎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色情、暴力,都是殺盜淫妄,都是妄語、兩舌、綺語。社會怎麼會不亂?眾生怎麼能免除災禍?所以,一切天災人禍從哪裡來的?我們自己造的不善因,不善因感不善的果報,豈不是自作自受?不是別人造來給我們受的,自作自受。
五戒十善是我們修行的大根大本,身口能做好了,行善;末後是無貪、無瞋、無痴,那是心善。心善、行善,縱然不學佛,也不會墮三惡道。在這個人世間,諸位要曉得,好人是會吃一點虧,好人會受別人欺負。沒有關係!欺負讓你欺負,吃虧甘心情願吃虧,來生有好報。不求往生,來生必生天道;不要說生很高的天,你能夠生到忉利天、生到四王天,福報比在人間不曉得大多少倍。為什麼不修來生福?來生的時間長,這一生的時間短。人在這個世間,古人常講,一百歲的人畢竟是很少很少數,所謂是「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個話是杜甫說的。縱然活上一百歲,實在講也是一剎那而已。所以要知道「人生苦短」,這一生當中,甘願受苦,甘願受人欺,決定取得來生的福報。你生到忉利天,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忉利天的一天是人間一百年,忉利天的壽命,以他們的年數來計算是一千歲。忉利天的一年,是我們人間三萬六千年。它一天是我們一百年,你說他那個一千歲,壽命多長!享天人的福報,為什麼不幹這個事情?五戒十善就生天。以五戒十善這個德行,念佛求生凈土,決定得生。
諸位同修必定要記住,真正想往生極樂世界,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財、色、名、食、睡」,要從自己心地上把它斷掉;你心裡面還有這些東西存在,就是你往生的障礙。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就在此地。誰能夠放下萬緣,就是放下這些東西,放下貪瞋痴慢,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恢復你的清凈心、真誠心。清凈、真誠就充滿了智慧,不再造作一切罪業了,這樣的人才能夠得生凈土,他有把握生凈土。諸位細細去觀察,《往生傳》裡面,《凈土聖賢錄》裡面,以及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同修道友,臨命終時瑞相希有,真正往生,你想一想他一生的行持,跟一般人什麼地方不一樣,我們就明白了。
可是諸位要曉得,你就是修五戒十善修得很好,如果不願意求生凈土,你生天,天的壽命長,還是會享得盡。你福享盡了,怎麼辦?還是墮落。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