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大乘無量壽經(第96-100集1998-2006年)

  大乘無量壽經  (第九十六集)  2000/8/12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96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二十六面,「積功累德第八」。

  在這一品經裡面,法藏菩薩發大弘誓願,願發了之後一定要有行,修行踐願,也就是說願要落實;願發了不能夠落實,這個願是空願。我們能夠想像得到,古往今來多少修行人,在家、出家,都發了大弘誓願,最後都沒有成就原因在哪裡?沒有去做,不能夠實踐自己的願望,克服不了自己的煩惱習氣,依舊是煩惱習氣作主,所以不免輪迴在這地方我們看到法藏菩薩發了願之後,人家真干,自行化他,心確確實實安住在大願之中,念念不忘本願,所以這一經文的題目叫「積功累德」,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在科題我們看到「如願修行」,第一個小段:

  【阿難。法藏比丘。於世自在如來前。及諸天人大眾之中。發斯弘誓願已。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庄嚴妙土。】

  這一小段是接前啟後。在經文裡面第一句直截了當告訴我們,『住真實慧』,這一句菩薩修行證果的根本。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能成功?沒有智慧智慧到哪裡去了?智慧成了煩惱,這個道理我們學佛同學不能不懂智慧煩惱一樁事情,所以佛在經上常講「煩惱菩提」,菩提就是智慧真實慧。迷了,智慧就變成煩惱;覺悟了,煩惱就變成菩提菩提煩惱就像光明黑暗一樣,它是一體,明來暗就去,暗來明就不顯了。我們每天二十小時都有晝,都有夜,我們經歷每一天晝夜,有沒有警覺?晝,白天智慧晚上煩惱;白天覺悟晚上是迷惑,這一種轉變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哪一法不是佛法?

  《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我們實際生活世尊在經上跟我們講,諸佛如來演說大經,塵說、剎說,從來沒有間斷過,就是說的這些。非常可惜,我們六根天天接觸,愚昧無知,不能夠覺察,我們不能安住在真實慧,所以對於自己的煩惱習氣沒有力量去克服,這個樣子學佛你就學上一百年、兩百年也沒用處,於生死分上絕無干涉。所以這一句話重要,黃念祖老居士過去在註解裡面為我們說出。實際他的註解裡面所說的,都是當年夏蓮居老居士所講的:這一部經好,說了三個真實,這在其他經里頭很難見到的。在第二品中,「德遵普賢這一品,佛給我們說,「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接著第三品「大教緣起」裡面佛又給我們說,「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在此給我們說出「住真實慧」。三句不一樣,裡面講的「真實」是相同;真就是講的真如,實就是講的實相。

  「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是首先告訴我們,我們學佛目的何在?禪宗裡面常講的明心見性,教下常說大開圓解;本經說得清楚,說得淺顯。我們要問什麼叫「明心見性」?什麼叫大開圓解」?我們聽不懂。可是佛在這部經上的講法,我們聽起來比較容易明白,「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這就是明心見性這就是大開圓解。「開」,是開示,是為我們講解,指導我們,教化我們。「顯」,是明顯,不是暗示;暗示,我們有很多人不懂。所以這一部經,中下根性的人有分;它是顯示它不暗示,明說它不是密說。「真實之際」,就是宇宙人生真相佛學名詞裡面說的「諸法實相」。「真實之際」,用佛學名詞來解釋,真如實相的道理現象。「際」這一個字意思很深、很廣,理甚深甚深,事甚廣,際有深廣無盡之意。「真」是講的理,「實」是講的事,我們學佛沒有別的,無非是明了宇宙人生真相,徹底明白了,這個人就成佛,我們就稱他為佛陀

  明了之後,這個徹底明了就是一般人講修行證果,這個人修行成佛了,成佛之後要幫助眾生,要度化眾生。所以接著才有「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要教化眾生,要幫助眾生。「惠」,是給予。給眾生什麼樣的利益?給眾生明了真如實相的利益;換句話說,幫助一切眾生個個都成究竟圓滿佛果這是菩薩事業。上求下化,關鍵在哪裡?關鍵就在一句「住真實慧」。你要不住真實慧,上求佛道求不到,下化眾生也辦不到。三個真實這一真實是樞紐,這一真實核心,那兩個真實能不能達到,關鍵在這一句。所以我們不住智慧就住煩惱,不可能在中間的,沒有中間,不是明就是暗,絕對不會來個半明半暗,沒有這個道理的。這是在這里特別提醒我們這一句重要,希望我們要把智慧擺在第一。要知道沒有智慧是決定不能成就,沒有智慧也不往生凈土

  我們看到有一老人家,沒有文化,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什麼都不懂,一天到晚就這一句彌陀佛,他往生的瑞相希有。那我要問:他有沒有智慧?告訴你,他有!他住真實慧,他比我們強。真實慧是什麼?一句南無彌陀佛」就是真實慧,他心裡頭只有一個阿彌陀佛,他不胡思亂想。我們比不上他,我們的心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我們住煩惱,住妄想分別執著,這不是真實慧。果然能夠放下一妄念,放下一切分別執著,把心安住在阿彌陀佛那裡,那是真實慧。所以他能成功,我們不能成功。這里頭總有一原因,一定要找出來,一定要清楚,然後才曉得我們應該怎樣學習。

  世尊不僅僅是在凈土經論裡面常說,許多大乘經裡面都講,當來一切含靈,皆因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而得度脫。所以佛在這個經上讚歎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釋迦牟尼佛這樣讚歎,佛是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以世尊的讚歎就是一切諸佛如來的讚歎。我們要很冷靜、很細心的去思惟、去觀察,佛對我恩德太大,我們自己真的是業障深重說得不好聽就是罪障深重,不解如來所說義,每天依舊心還住在煩惱裡面,怎麼對得起佛陀?怎麼對得起歷代傳法的祖師大德?如果我們這一生緣不具足,一生都沒有遇到佛法那就不必說了;遇到佛法,還住在煩惱裡面,這就錯了。一定要曉得世間有一切事,「夢幻泡影」,不是真的不是真的就不在這上作意。我們把精神、把精力耗在這生死業裡面,錯了,大錯特錯!你們仔細在經論裡面去觀察,這些聲聞菩薩四眾之中,誰干這一種傻事?沒有人乾的。真正覺悟的人,明白的人,最有智慧,心都安住在要辦生死大事。這個機緣得來太不容易了。即使我們要幫助眾生,首先要成就自己,自己要是做不到開化顯示真實之際,你就沒有能力幫助一切眾生

  修行從哪裡下手?克服自己煩惱下手,這個人會修行。每一個人煩惱習氣不一樣,從最重的下手;重的能治了,輕的自然就容易。跟治病道理是一樣的,你哪一個病最重、要命的,先治,其他這一些小病慢慢來。這三個真實,我們把它認識清楚,在我們現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住真實慧」。古大德講的意思深。古人講慧,慧有淺深種種不同的講法大乘佛法標準,是要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這才是慧;如果沒有見性這人沒有智慧。我們知道用這個標準智慧現前他就不是凡夫了,《華嚴經》上講法身大士,他們是真實慧。其次是相似慧,天台家講的相似慧,相似慧是哪些人?十法界裡面權教菩薩聲聞、緣覺,見思煩惱斷了,相似慧,真實慧沒有現前,為什麼?塵沙煩惱沒斷,無明煩惱沒斷,所以這慧不是真實的。

  這個地方很奇怪,如果從教下來講,我們要想這一生得真實慧太難了,可能根本就沒有指望。但是凈宗念阿彌陀佛是真實慧,這個不可思議。為什麼?相似慧、觀行慧,決定不能夠脫離六道、十法界;觀行慧不能出離六道,相似慧不能出離十法界這都不叫真實真實慧是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到一真法界去了這叫真實慧。我們念阿彌陀佛,臨命終時佛來接引,一彈指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所以我們很幸運老實抱住這一句彌陀佛,就是住真實慧。佛門里頭常說這個法門叫「易行道」,易在哪裡,現在懂得了。你不用這個方法,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還得破一品無明你說這個多難,難行道念佛這個法門,不必斷煩惱,不必破無明一句彌陀念到底,深信切願,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你就成了。這個住真實慧比其他法門真實慧容易太多太多,真的是天壤之別。我們有幸遇到這個法門,遇不到這個法門這一真實慧只是聽說而已,決定達不到,但是在我們這個法門,圓圓滿滿的落實了。

  可是這裡面最重要的是不許夾雜,要純、要專一,這才能往生;如果夾雜就壞了,決定不夾雜。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訓練這個本事。事可不可以做?可以做。但是首先最重要的,理必須明了,明理沒有別的辦法,研教聽經,這是明理辦法。經教不能不下功夫研究,不能不聽;不但要聽,而且要多聽,多聽明了之後,你才會真實慧。真實慧的樣子是什麼?還沒講到,後面佛說過了,「善護三業,觀法如化,三昧常寂」,那是真實慧的樣子。花花世界,住真實的人那個心態是怎麼樣?如如不動,曉得虛空法界依正庄嚴夢幻泡影,他在這裡面決定不受影響。什麼叫影響?起心動念就影響;別人讚歎我們很高興,罵我們就心裡不高興,就受影響了。住真實慧的人不受影響,所以才能夠教化眾生,惠以一切眾生真實之利。

  住真實的人,就是禪宗裡面常講的,這個人開智慧了,大徹大悟了;大徹大悟就是住真實慧的意思。世出世間一切法雖不說是完全通達,比起我們一般凡夫,他通達的就夠用了、夠多的了。比菩薩不上,比我們凡夫那有餘了。《大乘義章》裡面給我們解釋什麼叫真實,「法絕情妄為真實」。法是一切萬法,世出世間一切法,凡夫二乘在一切法裡面,會生起妄想分別執著這就真實;如果在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不生妄想分別執著這叫真實真實慧實際上就是清凈心。清凈心是真實慧之體,真實慧是清凈心的作用;也可把它掉過頭來,真實慧是清凈心之體,清凈心是真實慧的受用。體用是一不是二,所以可以互為體用。講的都沒有錯,都沒有過失。宗門的修行著重慧,教下修行也著重慧,凈宗的修行著重清凈心;清凈心現前,真實慧就現前,宗門教下的真實慧現前,清凈心也現前。心凈則佛土凈,我們不能不曉得。

  《大乘止觀》裡面說,「真心」。一切眾生都有心,佛講得很好,「心生則種種法生」。《華嚴跟我們講,世出世間依正庄嚴,「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是心的作用,心起作用叫做識。心是體,識是作用虛空法界是這么來的。心識是能現能變,依正庄嚴是所現所變;能現能變是真的,所現所變是虛妄的,夢幻泡影,不是真實凡夫之人迷失了心性,把假的當作真的,所變的這些幻相以為是真的,在這裡面起妄想分別執著。從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生起是非人我、貪瞋痴慢,無端造作無量罪業。於是外面境界、這個幻相就產生變化,變成了地獄餓鬼畜生,變這種相。相隨心轉,三惡道的相,是從心想變出來的;三善道的相,也是從心想變出來的。你心裡面想善就變善,心想惡就變惡,心想凈就變清凈法界,心裡面染污就變污染的境界,這才是事實真相

  佛說法說了許許多多的名詞,這個地方講作真實之際、真實慧,又給我們說,真心自性真如佛性法身法界、法性,《楞嚴經上講如來藏,全是說一樁事情一樁事情,佛為什麼說這么多的名詞?這是佛的智慧教學,意思教我們不要執著,名詞是假的。老子一句話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也懂得,名是假名不可以執著,是破我們凡夫執著名相的這個錯誤觀念。所以佛往往一樁事情、一個道理說很多名相,用意在此地。

  我們明白了,隨便你怎麼說都一樣,決定沒有分別執著,要在這里頭真正覺悟。如果你不覺悟基督教講耶穌、講上帝,我們這里釋迦牟尼佛講佛是最究竟的,他們那是不究竟的,這個話說起來好像是有道理,我們凡夫聽了道理諸佛如來聽了沒有道理。為什麼沒有道理?你在那裡又分別了,又執著了。佛在經上說了句話同學們大概都曾經聽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個話聽過了嗎?聽得耳熟了。「凡有佛性,皆當作佛」,這個話也聽過。那我要問了,上帝有沒有佛性?耶穌有沒有佛性?上帝佛性,那上帝應當作佛;耶穌佛性耶穌也應該作佛,這才叫真正覺悟。你見到上帝、見到耶穌你也合掌恭敬,念阿彌陀佛,你不會輕視他,這開悟了。沒開悟的,「那是外道那是基督教。」沒有覺悟!覺悟了之後,萬法是一不是二,入不二法門

  你要說是基督教跟佛教是二,你沒入門;回教跟佛教是二,你沒入門。再給你說遠一點,基督教跟回教是二,你也沒入門。你慢慢去想去!說「想」還不行,說想還有錯誤佛家的名詞「參」,你好好的去參究,你才真的安住在真實慧。真實慧里頭一個妄想都沒有,法法平等,法法皆如,無有一法不如。所以真正覺悟的人,沒有一法不是佛法。這個世出世間哪一法不是佛法?悟了都是佛法。給諸位說,基督教是佛法伊斯蘭教佛法明天是哪個教來講?猶太教,猶太教是佛法,沒有一法不是佛法你是真的悟了。你還妄想分別執著那就要問你:哪一法是佛法?佛法也沒有。

  住真實慧能解決問題,不住真實慧就天天吵嘴打架。這個世界不就是這樣的嗎?天天在爭吵,天天在打架。佛教導我們住真實慧,讓我們明了宇宙人生真相它是一不是二。所謂的真如自性法身法界、法性,就是《華嚴所說的能現的心、能變的識,心跟識還是一不是二,這就是佛家所謂的「萬法歸一」。可是又有在這里頭找麻煩,這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你們說一歸何處?一歸萬法,萬法跟一是一不是二。如果說一跟萬法是二,那就不是佛法。萬法跟一是一樁事情,一個是能現,一個是所現,能所不二。

  所以生佛不二,生是講眾生,佛是講佛性,佛的相也是眾生,眾緣和合而生的。凡所有相統統是因緣生法,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眾緣和合的就叫眾生。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都是眾生,眾緣和合而現的相,所以那個「生」,你要曉得「生」的范圍多大?十法界都是眾生,依正庄嚴全部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生佛不二,那個「佛」是佛性,能生眾生的是佛性,一切眾緣所生的現相,都是佛性流出來的,它是一不是二,我們對這個道理不可以不知道。不知道,你要想斷煩惱難,縱然你有定功、你有志氣、你有毅力、你有恆心克服你的煩惱,你的煩惱不幹凈,你明白這個道理,把你煩惱化了,融化掉了,那才叫干凈。所以理不能不懂,道不可以不學。

  宗門所說的明心見性,心是本體心性本體,能生、能變、能現,對於這個大道理、這個事實真相透徹明了,一絲毫不懷疑,心安不動,從體起用叫做住真實慧。這三個真實真實之際,法身;真實利益解脫;真實慧,般若;正是大乘佛法裡面所說的三德。怎麼能不知道?怎麼能夠不學習?三德密藏是法身大士們所證得的,涅盤三德一即是三,三即是一。然後再跟其他大乘經教對照一下,你才曉得《無量壽經甚深甚深,決定不能夠輕視它。

  『勇猛精進,一向專志庄嚴妙土』,這是真實慧的大用。這個作用是什麼?「庄嚴妙土」。這四個字怎麼講法?土是國土,一切眾生生活環境生活環境最重要的一部分,「庄嚴」,一般講法是真善美慧;「妙土」是精妙絕倫,沒有能夠跟它相比。這是說極樂世界這一個居住環境裡面一切美好,沒有一絲毫的缺點,佛在許多經裡面告訴我們,依報永遠是隨著正報轉。法藏菩薩怎樣造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妙土他怎麼造的?就是前面講的三個真實,我們不能不知道。

  我們再回來想一想我們今天的地球你看看多少人說地球病了。真的生病天災人禍這么多就是地球的病相,這生病現象不正常。為什麼會病?真實沒有,全是虛妄的,所以生病了。如果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把宇宙一縮小,我們這個身,身心是小宇宙,現相上有大小,理論上沒有大小;換句話說,我們人身,這個身心怎麼複雜,宇宙就怎麼複雜,決定是成正比率的。我們要想身體健康色相妙好,同樣一個道理,住真實慧。你只要住真實慧,色相一定妙好,身體一定健康,你的居住環境一定也是妙土。我們讀經必須要體會到這一層的意義才有受用。不僅僅是佛在經論裡面常常說,我們這個世間眾生迷失了自性,在中國孔老夫子、孟夫子,我們在他們的書本裡面也常常看到,他們對於當時社會迷失心性隨順妄想煩惱習氣,也是感慨萬千。我們從他們言語裡面常聽到的,他們都是讚歎堯舜禹湯,懷念那個時代,而感嘆著世風日下,人與人之間真誠心逐漸淡薄,自私自利、貪瞋痴慢逐漸在增長,而引以為憂。這是二千五百年前的事情社會,這些大聖大賢都如此的在感慨。

  我們生在距離他們二千五百年之後,現在看看我們這個世界,如果孔子生在今天,他如何感想?釋迦牟尼佛也生在今天,他有什麼想法?看看這些芸芸眾生造無量無邊極重的罪業,夫子沒有示現佛菩薩身分,看到這些人造業可能想想:「算了,還是移民吧!這個地方不能住。」可是佛菩薩不行,佛氏門中不舍一人,佛菩薩還是要來挽救這個社會。用什麼方法挽救?教學。「人不學不知義」,義是什麼?哪是該做的,哪是不該做的,人沒有受過教育他不懂;他無知,不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隨順自己煩惱習氣在胡作妄為,他認為他做得正確。換句話說,他走他自己的路,覺悟的人聖賢的路。跟著聖賢人走,這覺悟的人;跟佛菩薩走,這是覺悟的人。自己沒有智慧、沒有學問隨順自己煩惱習氣,「我高興怎麼做怎麼做不高我就不做」,這個路是黑暗的,這個路是走向地獄的,錯了!唯有跟隨諸佛菩薩,才能走出六道,走出十法界,回歸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庄嚴妙土。我們今天能夠隨順菩薩這個教誨,就是庄嚴妙土。要說隨順自己煩惱習氣庄嚴庄嚴地獄這是都是真的不是假的。

  從「住真實慧」到「庄嚴妙土」這個一段,這幾句話極樂凈土的根本。如果有人問你們,修凈土的人的是什麼?你把這一段文念給他聽聽就行。最正確答案,這也是普賢十願的總綱,佛在大經上告訴我們菩薩不修普賢行,不能夠圓成佛道。可見得普賢行是菩薩究竟圓滿德行,凈宗法門修普賢行,本經一展開在序分裡面第二品「德遵普賢」,經文一句只把與會的大眾說出來,這第二品一開端是在家眾,十六位等覺菩薩,在家眾他不出家人,等覺菩薩,「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修普賢大士之德干什麼?就是「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庄嚴妙土」,就是這三句話極樂世界就這么來的,就這么成就的。阿彌陀佛帶頭,諸大菩薩跟進,我們要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也乾的這個事情跟他們志同道合,阿彌陀佛的同志,這才能去得了。你要發心普賢行,要不能一向專志庄嚴妙土,你跟阿彌陀佛不是同志,你跟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往生的人都不同志,去不了,沒分。到哪一生哪一世你再遇到,你發了真心跟他們志同道合,你這一生就決定往生。這個地方特別要記住,不能住煩惱也就是說心裡頭不可以煩惱不可以妄想不可以有分別執著,心裡頭只能有真實慧,我們的功夫在這里下。

  真實慧是什麼?真實慧是南無彌陀佛。一切時一切處這一句佛號不能斷,口裡不念沒有關係,心裡頭真有,我們才決定得生。口裡頭一天到晚掛著阿彌陀佛,心裡頭沒有,去不了,古人所謂「口念彌陀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心上真有什麼叫彌陀佛?你心裡頭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一句話是古印度梵語音譯,如果就字面上翻譯,「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智慧、翻作覺悟,它的意思是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覺悟。我們這個心裡頭有阿彌陀佛,就是住無量智、無量覺,那不是真實慧嗎?不曉得什麼是智慧、什麼是覺悟沒有關係只要你心裡頭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是,這就是智慧,就是覺悟。心裡頭還有妄想、還有分別、還有執著,沒有智慧,沒有覺悟,所以念這個南無彌陀也沒用處。

  由此可知,念佛怎麼個念法?把妄想分別執著掉了;換句話說,用一句南無彌陀把我們無量無邊的妄想分別執著代替了,這就是念佛妙法念到自己妄想分別執著不生了,你的念佛功夫得力了,這叫什麼?功夫成片。二六時中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了,功夫成片了,帶業往生;你並沒有開智慧,帶業往生,決定生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西方凈土殊勝、很特別,不要在乎:「凡聖同居土這個地位很低!」釋迦牟尼給我們介紹,這個世界很特別,雖然跟其他諸佛世界一樣有四土,有凡聖土、有方便土、有實報土、有寂光土,他方世界四土不在一起,這當中有隔礙,西方極樂世界四土在一起的,生任何一土其他三土同時都得到。

  所以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不在乎,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天天見到阿彌陀佛,天天見到文殊普賢觀音、勢至,他們住在常寂光土。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可以跟常寂光的菩薩平起平坐,天天見面,這是他世界沒有的。虛空法界唯獨西方凈土有,這個很特別,叫特別法門。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這個機會百千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講,「無量劫希有難逢」。我們遇到了不認真,還隨順自己煩惱習氣,你才曉得這個業障有多重!百千萬劫你才遇到一次,你不知道珍惜,一口氣不來後悔莫及。世出世間聖人都警惕我們人命無常,我們能保證在這世間能活多久?所以真聰明人、真覺悟人他知道,這個機緣決定珍惜,決定不能放過;放過再要遇到,又要無量劫無量劫,決定不可能來生立刻就遇到,哪有那麼容易事情?

  特別是我們現前學佛的人,在佛門裡面修了一點小福,如果來生不墮三途,到人間來的時候決定福報這一生大。一享福,墮落在名聞利養里頭;福享盡了,罪報現前,立刻墮三途。肯定的,這個事情你冷靜去觀察,非常清楚。就像地藏經》上所說的,從地獄剛剛出來,享一點福報,作威作福,死了之後,立刻又回去了地藏菩薩看到嘆息:「好不容易教化你,剛剛出去,你看,打個轉就回來了。」眾生難度!所以菩薩很感慨:「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這是事實剛強難化,不肯接受,拿地獄當老家;墮地獄是回老家,人天兩道是出來旅遊、出來度假,沒幾天就回老家了

  在我們本經後面「禮供聽法品」,第二十六品,阿彌陀對於十方菩薩極樂世界去參訪,有很多菩薩極樂世界去參訪阿彌陀佛,佛也為他介紹極樂世界就如同我們新加坡居士林,許多頭一次從海外到這里來訪問的,我們一定接待,一定也跟他介紹這邊狀況一樣。阿彌陀佛介紹話裡面說:「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專求凈佛土,必成如是剎。」這四句話重要。你們來參訪,參訪的目的是要來學習,學習的目的是要回去建築你們的凈土。所以阿彌陀佛把西方極樂世界怎麼形成的告訴大家,第一個真實慧。真實慧是什麼?明理,一切通達你不學,你怎麼通達?阿彌陀佛怎麼成就的?好學。前面我們讀過,他親近世間自在如來。那個時候他本身是國王,跟釋迦牟尼佛一樣,舍棄王位,跟佛出家。長時間聞法修行,聞法成就學問修行成就道德,一切通達之後才曉得宇宙人生真相就像金剛經》上所說的,三心可得,萬法無所有,末後偈子里頭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所以阿彌陀佛告訴大家,「一切空無我」。一切空無我並不消極,反而更積極。無我了,無我而後才能夠為人;有我,不能為人我們現在的講題總題目掛在那兩邊,「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決定做不到。為什麼?有我。師是什麼?表率。范是模範。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是社會大眾最好的表率,最佳的模範,一切眾生都應當向你學。這個「師」跟「范」是誰?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們無我,念念為利益一切眾生,幫助業障極重的眾生。開不了悟的,就教他斷惡修善,目的在哪裡?希望他不墮惡道。他出不了六道輪迴,在六道裡面,希望他在三善道住的時間長,不要墮三惡道。

  所以善惡要懂得。善惡標準,就是佛講的《十善道經》。能夠奉行十善,永斷十惡,這個人不會墮三途,這是佛教下根人。中根以上的,佛都是幫助他破迷開悟。破迷開悟才能夠脫離六道才能夠脫離十法界,轉凡成聖。中等根性的,成小聖;四聖法界,十法界里頭四聖法界,小聖。根性大利的人,佛幫助他成就大聖大聖是什麼?法身大士成佛作祖,那是大聖如來的教學,凈宗法門這個法門特別,所謂「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下下根人遇到這個法門,只要他善根什麼叫善根?能信、能解、能行,這個人有善根這是幫助人成大聖法門,不是小聖。一生當中不但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無比殊勝法門。但是,我們遇到了,千萬不要驕傲,一定要細心認真去學習,要隨順佛陀的教導。佛陀的教導,就在這一經典上,所以經典義趣不能不通達明了。不能很通達,也要有大略的明了,依教奉行,要把它做到。

  我在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這一本子,我這一次是第十一次的講演。每一次都提醒同學,要隨順經典上的教訓。佛教給我們做的,一定要認真努力去做;教我們不能做的,我們決定不可以違犯,才能得生。一定要知道念佛的人學佛的人,學凈土的人很多,真正往生人不多。這什麼原因?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不能往生;隨順經典教誨的人,一定得生。道理就在此地。

  阿彌陀佛將他因地修行故事為我們說出來,用意在哪裡?是讓我們模仿,讓我們學習。他首先做給我們看的,他是國王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大國王,決不是遇到打擊、刺激才學佛,不是的。他是真正把這個大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舍棄王位出家的。跟《觀無量壽佛經》的韋提希夫人情形不一樣,韋提希夫人的是受了打擊才學佛的,才回頭的。世饒王沒有遇過挫折,沒有遇到打擊。我們要從這里細細去想,他教我們什麼?我們怎麼樣去學?榮華富貴統統舍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放下了;我們現在要去爭,那就錯了,人家放下了。放下就是什麼?學佛法。顯示出好學,在世間自在王佛會下,佛的弟子很多,好學他是第一,沒有人能夠跟他相比。不好學怎麼能成就?

  大聖大賢都是好學成就的,孔老夫子在《論語》裡面,他自己說出來,說出他一生的經歷。他「十五歲而志於學」,十五歲立志求學,這么好學。「三十而立」,三十歲的時候,他學問這個根紮下去了,等於我們今天所說的,學業完成了。從十五歲到三十歲,十六年。這十六年這學根紮下去了。往後這個學問就有受用,這完全講他自受用,他在學問的時候得到的利益。「四十而不惑」,什麼叫不惑?不為外面境界所誘惑了。世間人看到外面財色名食睡都會動心,孔老夫子四十歲不動心了,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擺在面前,不會被它誘惑。繼續不斷努力在學,「五十知天命」。天命是什麼?業因果報。因果報應這一些理論與事實明白了。明白這個道理,一個人心安理得了,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決定不怨天不尤人,能安於本分這是學問所得來的好處

  「六十而耳順」,耳順是什麼?是我們講的隨緣,能隨緣了。耳順的意思,也就是六祖能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說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唯有不見世間過才耳順;還見世間過失你這個耳怎麼順法?你看人家修行這個功夫境界,怎麼向上提升的?「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那是什麼?自在解脫。最後夫子有一個結論,他常常思惟,常常反省,「不如學也」,他老人家一生都在學習,「好學不厭,誨人不倦」,凡是有親近他,他樂意的教導,絕不疲倦。學,自己學,「學不厭,教不倦」,夫子大德大能,這示現的世間聖人給我們看。出世間聖人更不必說了他不是一生的,生生世世無量劫來從來沒有一天離開學。等覺菩薩還是好學不倦,成了佛之後,好學永遠不斷。為什麼?他學已經學完了,還學什麼?做出好學樣子眾生看,給大眾榜樣、做模範。不能說他無學了就不學了,還是裝出一付好學樣子不好學怎麼能成就?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也許有一同修聽到佛門裡面有所謂,「終日度生,無生可度。庄嚴佛國,佛國離相」,看看《般若經》上,就是這么說法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個是理,一個是事;事不礙理,理也不礙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諸佛菩薩示現在六道,示現在人世,所謂是「建立水月道場,大做夢中佛事」,圓修圓證。圓修圓證也就是無修無證,這些話決不能夠分別,決不能執著,決不能夠思惟。你一思惟錯了!愈想你就愈錯,必須直下承當。現在人說直覺,我們要用直覺,不能用思惟,你才懂得這里頭的意思。

  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只為一樁事情,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離苦得樂。來,就這一事情眾生受盡苦難,不知道受苦難原因,佛菩薩清楚。你為什麼會受這么多苦、會受這么多難,他清楚。怎樣幫助你解決苦難,必須消除你苦難因緣。這個作法才真的叫合情合理。不是說你有苦他可以代你受苦,這個話講不通。你沒有樂,他可以賜樂給你,這個話也是假的,理上講不通。所以他只能把方法給你,告訴你你苦從哪來的,你明白了,你把那個因跟緣改變過來了,那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因果的複雜,太複雜!佛為一切眾生細說,四十九年說了這么多經論。把它做一個總結,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苦從哪裡來?苦從迷來的。樂從哪裡來?樂從悟來的。迷悟是因,苦樂果報果報沒有辦法解決,因緣上有辦法解決。所以佛把這一理事真相給我們說出來,我們於是明白了。無量劫來我們所造作的業,善業惡業統統有,所以阿賴耶裡面含藏的種子種子是因,業因,作佛的因、作菩薩的因,作聲聞、緣覺的因,都有每個人都有,生天的因、得人身的因,你去餓鬼、變畜生、變地獄的業因,也統統具足。十法界的業因,一切眾生個個具足

  佛怎麼教我們離苦得樂?佛教我們在緣上下手。所以佛家講緣生論,不講因生。因,我們沒有辦法控制,已經造了,不能改變。但是緣可以改變,緣是現前,過去我造的業因,我從現在再不造惡業我有惡因我不會有惡緣,惡的果報不會現前。過去造的有業因現在再造惡,那好了,你的因、緣都具足,下面的果決定是苦報。這個道理是真的,這不是假的。同樣的,過去我們造的有善因,我今天做善事,專做好事不做壞事,我沒有惡緣只有善緣,我阿賴耶識里善因種子起現行,你一定得善報。所以種善因一定得善果。

  由此可知,十界六道樂果從哪裡來的?自作自受,不是別人給你的。你在苦難的時候,你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你還埋怨別人,怨天尤人你是罪上又加罪,你的苦報就很可憐,受不盡的苦報,這個人叫糊塗到所以然,愚痴到極處。真正明白覺悟的人知道,全是自作自受,「我得福報是自作自己享受,我受的苦報也是自己作的自己受,與別人統統不相干」。這個道理幾個人能參透?我們想做一樁好事,遇到有人來破壞,這個好事做不成功。是不是他真能破壞?果然真能破壞,因果定律被推翻了。所以我們清楚,不是別人破壞,是我們自己的善緣不足。我們做好事人家能破壞,因果律就被推翻了,沒有這個道理的。所以一定要細心去思惟,佛菩薩古聖先賢,他們確實是住真實慧,他們了解事實真相,他們所講、所做的,是真實的、是正確的,沒有錯誤。我們應當誠信不疑,應當學習,應當奉行。更應當要有智慧,有智慧人不果報,這個有智慧有福,自己不會去享福。世饒王有福報,智慧開了國王舍棄了,不享福。釋迦牟尼覺悟了,他是王子,繼承王位的,他不要,出家修行了,只修福不享福,這個人覺悟了;修福享福沒覺悟

  不享福,修福干什麼?修福給大家享。這芸芸眾生,他們迷惑,他們受苦,他們不懂得修福,佛菩薩修福給他們享。佛菩薩不修福,眾生就可憐,永墮惡道。人天兩道維系的狀況,這靠諸佛菩薩在修福,我們享他的福,沾他的光,這個道理有幾個人能參透?我們學佛要學這一精神要學佛的這一德行,我們效法佛菩薩,我們也積功累德,但是決定不享受。

  將自己所修積的,奉獻給大眾這就是佛家裡頭天天念的迴向偈。你們看看迴向偈是不是享福的?「願以此功德庄嚴凈土」,不就庄嚴妙土?不是為自己。我們這個世間、這個社會安定,人民在此生活還能過得去,這也是庄嚴妙土。這個地方佛法大家都修福,所以社會安定、繁榮,人民很幸福。佛菩薩就干這么一樁事情,到這個世間來,決定不是為自己的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要認真努力修學。所做一切功德絕不執著迴向,統統迴向,沒有了,都送給別人。一部分供養佛,一部分供養一切眾生,「下濟三途苦」,供養眾生,這才清凈,乾乾凈凈、一塵不染。否則的話,心裡念著,「我做了多少好事,我做了多少功德」,你心還是不清凈,你還是不能往生。做再多好事,一塵不染,心裡頭印象都沒有,這才好。心裡有印象,你已經被污染了。善、惡都能夠污染心性,所以叫染業。凈業不受污染,心裡頭連印象痕跡都不落,這個造作叫凈業凈業凈土,染業在六道。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  (第九十七集)  2000/8/2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97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二十七面經文第一行,「成就妙土」:

  【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

  這是《積功累德》裡面,「如願修行」的第二小段「嚴凈佛土」裡面的「成就妙土」。菩薩勇猛精進,「住真實慧」,上一次特別跟大家介紹,這一句非常重要。唯有住真實慧才能有真實成就,才能成就殊勝的依正庄嚴。從「住真實慧」到「庄嚴妙土」,這一段是極樂凈土的根本,上一次跟諸位介紹過了。『所修佛國』,下面經文說明他的成就。『開廓廣大』,首先世尊為我們說明這個國土的廣大,確實是不可思議。再想想我們自己現前所居的這個報土,這是地球地球現在愈來愈小了,為什麼會變得愈來愈小?與我們的因行有密切的關係

  過去科技沒有發明,居住在地球這一眾生,在他們感官當中這個大地是無限大。所以諸位一定要知道,虛空法界都不真實的,說穿了是感官世界。由於眾生的心行不一樣,佛家常講的妄想分別執著不相同,所以對於依報正報的感受就不一樣。最明顯的是苦樂憂喜的感受,我們在古人詩詞歌賦文章裡面讀到很多。然後再回過頭來觀察我們周圍的環境、我們的親戚朋友,我們所熟知的這些人事他們對於人生的感受,就知道佛在經典裡面所說的義趣,才能體會得到。

  從前人的心量開闊,何以故?受過聖賢人的教誨。自私自利念頭不能說沒有,沒有他就不到這個世間來了他就不會在六道裡面。六道裡面這個根源就是我執說得不好聽,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感應六道果報。現在我們居住的依報環境小了,說明什麼?我們的心量小了。這個話乍聽起來不合科學如果你細細去思惟你會覺得這個說法是合理的,與經論裡面所講的相應,不是不相應。科學是論事這一邊,佛法是性相、理事因果面面都說到了。佛法的是全面,科學家的是片面,我們要懂得。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佛國土大了,由此可知,我們念佛必須要有廣大的心量來求感應

  大乘佛法念念都是虛空法界境界。我們學佛,為誰學的?為自己學是小乘;為眾生學的,為哪些眾生?虛空法界一切眾生。你們想想這個心量多大!我們學成之後,目的是要幫助佛弘法利生,利益哪些眾生要知道,法界一切眾生。「眾生」這兩個字本義尤其要清楚,不能含糊。「眾生」兩個字的意思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現象,就稱之為眾生動物,我們人是屬於動物動物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植物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植物也叫眾生;礦物還是眾緣和合而生的。佛家講大,講世界、一尊佛的化土,小乃至於微塵,無一不是眾緣和合而生的,這才知道眾生范圍的廣大。

  住真實慧,這就要了。不住真實就不大乘菩薩,不是大乘菩薩就不往生凈土西方凈土,古大德跟我講得很多,大乘當中的大乘,一乘當中的一乘,無比的殊勝。我們要連個大乘心都沒有,念佛怎麼能往生?大乘心就是真實慧,所以我們念念要為眾生。天天念迴向偈,「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多少人都在念,念得怎麼樣?有口無心,心量實在實在太小了。只知道自利不能利他,幫助別人都非常非常不願意,這怎麼能成就?有些同修說是:「我不不願意,我沒有能力。」這個話講得道理嗎?沒有道理你沒能力,誰有能力?我們每一個人都謙虛沒有能力佛法在這時代就滅絕了。佛法滅絕了,我們四眾弟子都有責任果報是什麼?墮到阿鼻地獄。你為什麼墮地獄?你是佛弟子,沒有盡到做佛弟子責任佛弟子最大的責任就是續佛慧命。

  佛法跟世法不一樣,諸位同修都熟知:「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求成佛都能夠得到,何況我求幫助佛接引眾生哪有不得諸佛加持道理?決定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就怕你不發心。你們說笨、愚痴,你念過《彌陀經》嗎?周利盤陀伽,你比他還笨嗎?釋迦牟尼教他一首偈,念上一句,下句忘掉了,再教下一句,上句又忘掉了。你還沒有笨到這個程度吧!他都能修行證果,我們想一想,比利根聰明人不如,比周利盤陀伽強多了。為什麼自信心不能建立?不知道住真實慧。一定要記住,不住真實慧就一事無成。

  今天這一經文是說果報必須要曉得十方世界每一天,以我們這個世間時間來算,往生西方凈土人不知道有多少!這個世界何以這么大?法藏菩薩的心量大,每一個往生西方世界凈土人心量大,共同感得的。所以國土依報的廣大沒有邊際,十方世界眾生往生都能容納得下,決定沒有說是人口過多。我們現在這個世界大家都講人口過多了,西方世界沒有這個現象。當然那個世界祖師大德給我們介紹過,那是法性土。

  『超勝獨妙』,不但是廣大,「獨妙」。注意這個「獨」字,跟其他諸佛剎土比較,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格外的殊勝,所以才稱之為獨妙。這些獨妙,不外乎說極樂世界依正庄嚴樣樣都第一,樣樣都超過諸佛剎土,所以才說「超勝」。這個世界確實不可思議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介紹過不少的諸佛世界,唯獨西方極樂世界確實獨妙。妙在哪裡?妙在四土同在一起,這個實在是妙。

  我們今天住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報土。釋迦牟尼佛的報土何以是這個樣子的?世尊在經上告訴我們,他老人家所住的報土跟阿彌陀佛沒兩樣,他住實報庄嚴土,那是凈土。我們今天住的這一地方,也是釋迦牟尼佛的報土,我們怎樣?我們把這個地方糟蹋掉了,這地方本來是清凈庄嚴我們現在把所有垃圾東西都堆在這地方,變成圾垃堆了;不是釋迦牟尼佛把垃圾在此地,是我們自己堆在這里,使這個地方凌亂不堪。這個比喻說明今天住在地球的人垃圾是什麼?污染,嚴重的污染,被自私自利污染,被是非人我污染,被名聞利養污染,被五欲六塵污染,被貪瞋痴慢污染。世尊的報土本來沒有污染,是我們自己污染了自己,污染了自己居住的這個環境這就是所謂自作自受,不能怪別人。

  諸佛菩薩教化眾生說得再多,總結起來不外乎是看破、放下。看破是明了宇宙人生真相放下是把這一染污拉雜東西放下、舍棄掉,真正覺悟到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可得」、「無所有」。果然契入這個境界,我們居住的這個穢土就轉變成凈土。境隨心轉,所以「心凈則佛土凈」,我們要懂這個道理。轉境界不是佛來替我們轉,佛不會替我們轉的,佛也沒有辦法替我們轉。佛如果有能力替我們轉,我們還要修什麼行?不需要修了,佛大慈大悲不都給我們轉過來了嗎?這說明佛只能教導我們轉的方法,怎麼轉還得要靠自己。佛把這一道理給我們說清楚,方法說清楚,境界說清楚,這就是菩薩對我們的加持。我們明白了,就要認真努力去學習。

  轉惡為善這是頭一步。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是惡,也不知道什麼是善,佛把善惡標準跟我們講清楚、講明白了,我們從這里下手。然後再進一步,才能轉迷為悟。那要問為什麼我們不能從轉迷為悟下手,不是更快一點嗎?是可以;上上根人行,中下根人不行。為什麼中下根人不行?中下根人是惡的業障障礙了你,障礙了你的悟門,你不開悟。教給你轉惡為善,是把你的悟門打開,把你悟門障礙拔除,是這么個意思,你才有開悟的可能。

  堵塞悟門的兩種煩惱,一個是煩惱障礙住了,一個是所知障。煩惱障是貪瞋痴慢;所知障就是自己的成見我們現在人講就是自以為是,自以為是叫所知障。這兩種障礙自己的悟門堵塞了,我們真實慧不能現前,我們的妙土不能證得。妙土在哪裡?現前就是。跟諸位說,凈土穢土不二,是一不是二。你心清凈了,這個穢土就變成凈土。像一間房間一樣,你把房間里頭亂七八糟東西統統清出去、丟掉;垃圾清出去,你的房間乾凈凈,不就變成凈土了嗎?你要把外面一些垃圾統統都擺在家裡頭,樣樣都捨不得,你這房間就變成穢土,就這么回事情凈土穢土不是兩個地方,心凈則佛土凈。所以西方極樂世界身土依正都是殊勝無比,超過一切諸佛的剎土,得力於阿彌陀佛究竟圓滿真實智慧的教導。

  我們在經上看到西方極樂世界,人家居住的東西當然干凈,一塵不染。為什麼?需要的東西心裡頭一動念就來了我想吃東西念頭才一動,這個東西都擺在桌上,都是自己喜歡吃的;不想吃了,不想吃這個東西就沒有、空了,不需要收拾,不需要去洗碗、洗碟子,不需要!就沒有了。他的家多干凈,他們家裡都沒有廚房,也沒衛生間,也沒有拉拉雜雜的傢具,沒有。有客人來,「請坐!」寶座就現前了;客人走了寶座就沒有了。真正叫凈土,一切物質都是隨念而生,不用的時候自然化去。

  我們聽到這個話好像感覺到很神奇,其實現在科學家懂得有此可能,但是今天科學家做不到。有此可能是什麼?科學家懂得這就是能跟質的轉變,科學家今天懂得這個原理,不懂方法。把能量變成物質,我們需要用的;不需要用就把物質轉變成能量,就沒有了;能與質的轉變。大家曉得,原子彈就是根據這個道理髮明的,把物質轉變成能量。但是怎樣把能量轉變成物質科學家沒有辦法了。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科學高明,我們今天這個世界科學家跟西方世界比,不能比。

  昨天我們有幾位同學去參觀一位同修他們開的高科技的一個店,銷售就是雙向通訊的這些器材,我們看了確實很進步、很理想。坐在家裡可以跟全世界每一個地方親戚朋友談話,在螢幕裡面看到對方,跟對方面對面談話,非常親切。這個機器可以用來開會,幾百個人在一起都行,都看得很清楚,聲音聽得清楚。科技錯了,不能跟西方世界比。西方世界彌陀佛能夠把十方諸佛剎土變現在面前你看,不需要用機器機器麻煩了,所以說「超勝獨妙」。這是說兩個世界不同。實在講,它的殊勝之處我們很難理解,也無法想像,古大德為我們略說了幾樁事情

  第一樁,我們知道佛有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極樂世界的佛三身一體,跟世尊經典上講他方世界的佛不一樣,而且三身無處不在。西方極樂世界大了有的人想:「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什麼時候能見到阿彌陀佛?」像我們這個世界一樣,假如彌陀佛住在中國中國去我們這么遠,我們見阿彌陀很難、很不容易。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你想見,他就在面前人人都能見得到,不費一點力氣,這個難得!你見到的佛是真佛不是傳真影像,是真的,所以超過他方應化身佛。譬如從前釋迦牟尼佛降生在我們這個世間他在印度中國人就沒有緣分見到他。西方世界不然,那個國土非常大,但是佛無處不現身,無時不說法這是第一個殊勝

  第二,佛的光明殊勝釋迦牟尼佛在本經他可以說是代表諸佛讚歎,讚歎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壽命無量。壽命無量不是講法身、報身,法身、報身無量,一點希奇都沒有。法身無始無終,當然是無量的;佛的報身有始無終,也是無量的。所以我們在經上念的佛壽無量,諸位要知道,是講佛的應化身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這世間示現,佛的壽命七十九歲,示現的跟我們這個世間眾生一樣,並不顯示奇特。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示現的應身無量壽,跟報身、跟法身沒有兩樣,這是非常非常希有

  第三個,是名號利益不可思議這是佛教眾生修學的方法殊勝,「超勝獨妙」。你們看看修學其他的法門都不容易,這一句「阿彌陀佛」哪個不會念?太容易了。所以這個法門簡單、容易,穩當、可靠,而且快速。不僅僅是有這一些超勝之處成就超過所有的法門,這獨妙了。華嚴會上法身大士修無量阿僧祇劫、修三大阿僧祇劫才成就西方凈土只要你執持名號,這一句名號就超越華嚴會上的法身大士

  我們在天天在念,我們有沒有超越?沒有。是不是不靈?不是的。原因在哪裡?原因你不會念。「我也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四個字,一個字都沒有念錯,怎麼叫不會念?」你念的是有口無心。你們看看中國文字,念佛這個「念」字。「念」字是今心,現在心裡面有佛,那叫念佛。不是口裡頭有佛。口裡有佛,心裡沒有佛,沒用處;心裡面有阿彌陀佛,你就成功了。這一句名號含無量義。西方極樂世界大家知道有四土三輩九品這是略說;細說,四土三輩是無量的品位。這一些品位差別怎麼來的?是你對於名號的義趣,能夠體會多少、能夠契入多少。名號有無量義,你能夠入多少?你能夠會多少?你契入得愈多,你品位愈高;你契入得少,你的品位就比較低;你只念,一分都沒有契入,阿賴耶識里種一個阿彌陀種子這一生不起作用。這些道理我們都要懂。不懂,你將來誤會:「我念一輩子佛沒有往生釋迦牟尼佛欺騙我,這個法子不靈。」於是你謗佛、謗法,造阿鼻地獄罪業,冤枉了。不是不靈,是你知道的太少了

  由此可知,經不能不讀,經不能不聽。你不讀不聽,你怎麼懂得名號的意思?名號意思少說一點,古人講的不是我講的,「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什麼意思?四十八願就是名號的意思;這一名號裡面就有四十八個意思。你能得多少?你能體會多少?你能夠奉行多少?往生品位當然不一樣。四十八願是什麼意思?這一部《無量壽經》就是四十八願。這一部《無量壽經又是什麼意思?古人跟我們講,八十卷《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無量壽經》的意思。再說得細一點,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叫一大藏教,我們今天所講的《大藏經》,就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的註解。這樣你才慢慢體會到,這個名號的意思真的是太豐富了,哪裡能說得盡?我們能夠體會多少?能夠行多少?「超勝獨妙」才能體會到一些。所以彌陀名號,一切諸佛都弘揚,沒有例外的。

  諸佛菩薩在十方世界幫助眾生,所謂是「隨類化身,應機說法」。眾生族類不相同,程度不一樣,佛說法最重要的是契機,因此佛現身說法所說是有限,釋迦牟尼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也是有限的。可是凈宗法門、念佛法門,所謂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地獄眾生都適合,就是它契機普遍,哪一個法門都不能夠跟它相比,普應群機。所以一切諸佛不論現什麼樣的身形,沒有不講凈土教的,沒有不教導人修學這個法門這是無比殊勝。只要能信、能解、能發願、能依教奉行,十念必生,聞名信受一生成就。還有哪個法門比這個殊勝?沒有了,所以說獨妙。

  第四殊勝地方,它能令各種不同根性的眾生平等成就。這個難!一切眾生裡面菩薩高,菩薩里頭等覺菩薩幾乎跟佛證得同等的境界諸佛如來還是用這一句彌陀佛來幫助他成就。這個我們相信。《華嚴經》上我們看到,十地菩薩都用念佛法門文殊普賢兩位大士教導他們;文殊普賢華嚴會上是毗盧遮那如來的幫手、是毗盧遮那如來助教這兩個人。菩薩好不容易修到登地了,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始是初地,終是十一地,十一地等覺,這是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的。初地以上到等覺,他們修什麼法門?念佛法門。我們從現在就開始念佛了,所以華嚴會上這一法身大士看到我們讚歎不已,他們到那個境界才知道念佛殊勝我們現在就知道。想想看,我們的成就超過他們。可是要記住,你不往生就不超過他們;你要往生極樂世界,真的就超過他們。

  西方世界四土平列,這個不可思議,一生一切生。不要看我們現在業障深重,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在其他世界的是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裡面的聖哲: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我們見不到,實報庄嚴土裡面法身大士我們見不到。可是西方極樂世界不然,實報土的菩薩、方便土的菩薩跟同居土的菩薩都在一起。所以到西方極樂世界觀音菩薩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菩薩,你所熟知的天天見面,天天在一起,時時刻刻都不會離開。這些人跟我們做同學,我們道業哪有不長進的道理?我們想想這個修學環境殊勝!這是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沒有,它獨妙。

  即使造作極重的罪業,造五逆十惡的罪業墮無間地獄只要你頭腦清醒,你這一口氣還沒斷,都來得及,只要你真懺悔念佛,決定得生。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佛說阿闍世王經》,阿闍世王造五逆十惡無間地獄罪業,臨終念佛懺悔,他往生這是地獄眾生也能在一往生凈土。也許我們要問:造作極重罪的人臨終念佛往生,大概品位很低。這是我們平常想像的。出乎我們意料之外,世尊告訴我們,阿闍世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品中生。我們最初聽到很疑惑,大惑不解。以後大乘教薰習久了,逐漸逐漸明白了,懺悔功德不可思議。我們中國古人常說的,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他真的回頭,回頭就是真正的好人;沒有回頭他是惡人,回頭是真正好人,不再是惡人。因此我們對於作惡的人決定不敢輕視,說不定他臨終懺悔往生,品位還在我們上面,我們一生修學還不如他。

  於是我們就明了,往生兩種修行方法。一個是平時積功累德,依教修行,這個路是穩穩當當走的;另外一個是臨終懺悔也能取得高品位。說到這個地方有些人一定想到:「不要緊,多造一點罪業,多做一點壞事臨終懺悔,再求往生。」你存這個念頭,保證你不往生。什麼原因?你僥幸的心理,明知故犯怎麼可以?決定不可以存僥幸之心,這個道理要懂。是不是每一個造作極重罪的人臨終的時候都會懺悔都會往生?真的千萬人當中難得找到一個,你就以為你是萬人當中那一個人嗎?所以不可以誤了自己的大事。再跟諸位說穿,那一種造極重罪臨終往生的人,過去生中決定有深厚的善根,否則的話他臨終時候怎麼能懺悔?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修得功夫差不多了,快成功了,這一生得人身一下子搞糊塗了,臨終遇到緣一下子醒悟過來了。所以不是僥幸,要是沒有深厚的善根臨終遇到善知識來提醒你,你根本不相信、不能接受,還是枉然。這個例子我就見過

  我在出家的時候,在台北圓山臨濟寺。臨濟有個念佛會,副會長林道奇林先生,福州人,念佛會的副會長,平常共修的時候他當維那,他法器得很好,領眾念佛。臨命終時,別人給他助念他拒絕,聽到佛號他就排斥。你就曉得,這個業障現前是多麼可怕!平常天天念著求生凈土,到臨命終時他不幹了。為什麼?怕死,聽說往生,這要死了恐懼害怕,不準人念佛這是我們當時親眼所看到的,業障現前,不由你自己作主,這多可怕!所以一生造作罪業臨終聽到佛號歡喜心,真正發心懺悔回頭,決定是善根非常深厚的人,決定不是普通人這是可以肯定的。他在這一生當中造罪業,那是遇緣不同,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

  第五種殊勝之處這是上講的,二乘、根缺,快速的他就轉變成一乘,一乘是法身大士這是講的五乘根性的人,我們通常講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這五種不同根性,只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都轉變成一乘。一乘是真的,五乘是方便說。世尊在《法華經》上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這個意思就是說明,方便往生就轉變成真實,這個不可思議在我們這個世間修行就很辛苦了,很不容易超越六道。超越六道之後,才成個阿羅漢。阿羅漢再往上進修,回小向大,這才是大乘權教菩薩。到什麼時候你才能超越十法界?破一品無明,證一分真性,這才是一乘。太難了,不只三大阿僧祇劫。

  三大阿僧祇劫,我們在大乘經上念到才曉得,是圓教初住菩薩到等覺,這個時間是三大阿僧祇劫;不是指地前菩薩,我們講圓教的地前菩薩,不是指這個。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使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我們在經上讀過,四十八願也讀過,皆是阿惟越致菩薩這就是說,五乘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轉變成一乘阿惟越致。阿惟越致是菩薩果位裡面七地以上,證雖然沒有證得,但是他所得的一切受用跟七地菩薩沒有兩樣,智慧神通德相彷佛是七地以上菩薩。這到哪裡去找?確實是殊勝獨妙。

  第六個意思,古德講:「往生正因,易修易獲。」往生正因這個經上講得好,我們看《三輩往生》。《三輩往生經文中,你們能看出來往生正因嗎?「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就是往生正因,上輩、中輩、下輩都有一句話。「一向」,一個方向、一個目標。我們這一在這世間,只循著這一方向、一個目標,決定成就,無比殊勝成就。無論是什麼人男女老少、貧富貴賤,只要你肯念,你就決定往生

  肯念,也不容易。居士林附近住了多少人家,你叫他念,他念不念?住得這么近,他都不肯來念。你們有很多外國到這兒來的,坐飛機飛了十多個鍾點到這兒來念;他就在門口,他都不來念。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體會佛所講的善根福德因緣人不能沒有善根。你從地球的那一邊飛到這邊來,你有善根;住在隔壁的他沒有善根他就不來。善根福德因緣念佛的人有福,三個條件確實不容易具足。三個條件在一時間具足在一具足了,你這一生肯定成就

  不要說現前佛法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世尊的僧團能不能盡滿人意?做不到。世尊誠實,絕不欺騙人,絕不掩飾自己的過失佛教給我們發露懺悔,他帶頭做榜樣。當年僧團裡面六群比丘常常出亂子,常常在僧團裡面搞是非,搞得大家都不安寧,何況後代?何況在末法時期?我們這個僧團批評的人多,所以有很多到這里來參學,參學之後退心的人多。有人來告訴我,我點點頭:「是,是這樣的。」他覺得我們這個僧團不滿意:「回家自己念佛不可以?」我說:「可以,好、很好只要你肯念都好。」

  我們要冷靜去想想,現在在這個世界,像這樣一個圓滿的僧團、不圓滿道場有幾個?你要找到一個完全沒有欠缺的道場那隻有到極樂世界。可是你要嫌棄我們這個道場,恐怕到極樂世界還有問題。我怎麼知道?我們憑著佛法理論知道,你的心不清凈,你的心不平等,你心裡頭還沒放下是非人我。真正是念佛人,六祖惠能《壇經》上說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他到我們這個道場把我們的過失都挑出來,他很了不起。我們心裡很清楚這是什麼原因?善根福德具足。遇到緣,輕易的舍棄掉了,說:「不再想供養這個道場。這個道場說是不錯,來看看不是這么回事情,言過其實。」好,你到別的地方修福去,這個地方不需要你來供養,這個地方也沒有求你來供養這是實在話,從來沒有求人供養。到這個地方來都自動發心的,我們只知道認真努力如教修行

  我們煩惱習氣無量劫薰習成的,不是短時間能夠改變的。我們清楚,但是我們很認真、很努力,真的是在改。我們也真有心幫助念佛人、成就同修們,不是不在做。別人對我們的批評我們歡迎,給我們警惕,使我們常常能夠警覺到我們做得還不夠好,我們的缺陷還很多,我們要認真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要最後做出成績給大家看。這個在三轉法輪裡面是「作證轉」,我們做出成績就是拿出證據給人看,目的勸勉大家修學這一個無上殊勝法門。決定不為自己;不是為自己利益也不是為居士道場利益這一邊的義工大家做得都很辛苦,這些義工成就的是真實福德。他沒有善根福德,遇到這個緣他也不肯干。

  所以前面講的話,「住真實慧」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