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大乘無量壽經(第131-135集1998-2006年)

  大乘無量壽經  (第一三一集)  2001/8/11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131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三十三面,「光明遍照第十二」。

  經文講到這個地方,介紹西方世界的正報庄嚴經文分兩段,第一段是主,第二段是伴,主是西方教主阿彌陀佛。請看經文

  【佛告阿難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遍照東方恆沙佛剎。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我們看這一段,這一段是四十八願裡面第十三願、第十四願的成就,第十三願「光明無量願」,第十四「觸光安樂願」。世尊在此地叫著阿難,告訴他,叫著當機人的名字,下面一定是很重要開示,特別提醒他注意。我們知道阿難尊者法會上是我們的代表人,佛叫著阿難,這個意思就是叫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名字讓我們感到格外的親切。這一經文,初學的同修讀起來沒有問題,老修行看到這一經文難免生懷疑,為什麼?世尊一向教導我們,都是說佛法平等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智慧平等、德能平等相好平等,沒有一樣不平等,為什麼阿彌陀佛又變成最尊第一?這個問題問得很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不但現代人這個問題古時候就有。所以從前祖師大德們常常講,眾生修行證果斷煩惱相同:見思煩惱斷盡、塵沙煩惱斷盡、無明煩惱也斷盡,這才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因此確確實實是相同,沒有差別,佛佛道同。但是相同當中還有不同,什麼地方不同?行願不同,每一尊佛發的願不一樣;由此可知,同中也有異,不同當中也有相同,這些道理事實真相我們都得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才能夠斷疑生信。

  在一諸佛當中,實在阿彌陀佛所發的弘願跟其他諸佛不一樣,這個事情我們並不難理解。譬如我們這個世間人,有一些大富大貴,他們的地位相同,智慧也相同,能力也相同,財富也相同,我們這個世間,這樣的人可以找得到;可是每一個人的願望不一樣。也就是說,雖然他們的智慧德能都相同,他們對社會大眾貢獻不相同,我們在社會上能看到。當然諸佛如來都沒有自私自利,都圓滿證得虛空法界國土眾生是自己,這是肯定都證得的,因此諸佛如來無論他發的什麼願,沒有不為眾生服務的。也就是我們常講四弘誓願,四弘誓願是一切諸佛如來共同的大願,真的是平等沒有差別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願這就是別願,這一尊佛他的特別之弘願,跟其他諸佛小有差異,我們一般人講大同小異。阿彌陀佛這個願發得太圓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讚歎,都給他鼓掌,於是他就變成最尊第一,就這么回事情

  那我們要問,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發不發阿彌陀佛的弘願?肯定都發,但是畢竟是阿彌陀佛帶頭,他先發,他第一個發,後面是跟他一起發的,所以他還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道理在此地。那我們要問,一切諸佛如來給一切眾生、十方世界一切眾生所說的種種法門,最後是不是導歸極樂世界?我們想像當中,這必然是肯定的,怎麼知道?釋迦牟尼佛就是個例子世尊在這世間出現,為我們這個世界上的眾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到最後導歸極樂你要問,這個話誰說的?我不敢說這個話,歷代不論是哪一個宗派祖師大德們都公認的,也許你說未必然吧,你要說未必然,那是你學教粗心大意;你要是細心觀察,你就會看到,八萬四千法門最後的歸宿大家都曉得一真法界、華藏世界。所以隋唐大德做了一個精密的研究觀察,大家公認一切經裡面《華嚴》是第一經,《華嚴》是根本法輪,一切經都是華嚴眷屬、《華嚴》枝葉,你們想想哪一片葉、哪一個小枝不歸根本?落葉歸根,自歸根本,都歸到《華嚴》;《華嚴》歸到哪裡?《華嚴》到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們想想看,這不都非常明顯嗎?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到最後統統歸西方極樂世界。那在這裡我們就要明了,凈土是直接歸極樂世界,其他法門免不了要迂迴,在枝枝葉葉里頭拐彎抹角迂迴,到最後還是歸這個根本,沒有例外的。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如是,我們就想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度化眾生沒有例外的。

  十方世界眾生根性不相同,所以諸佛講的法門當然不一樣。但是無論是哪一尊佛,無論在哪一個法界,對哪一種眾生說法,沒有不講凈土三經的;也就是說凈土三經肯定要講,《大方廣佛華嚴經》肯定要講,這個變成什麼?變成所有一諸佛教化眾生的共同科目。我們如果能夠體會到這個意思,你才知道凈宗的殊勝,直接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阿彌陀佛的威神光明就『最尊第一』,他這個「最尊第一」從哪裡來的?你要說是他自己修來的,他比別人強,那這個話講不通,佛法這個「平等」就講不通。阿彌陀佛的大願大行得到諸佛如來的讚歎,得到諸佛如來的擁護,所以他的光明威神是諸佛加持給他這么來的。像世間一個好的領導人得到全國人的擁護,他的威德從哪裡來的?全國人擁護他威德才有,要不然他跟普通人一樣,他有什麼兩樣?

  阿彌陀佛的威德光明是得到一切諸佛如來的擁護,我們怎麼知道?因為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擁護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沒有教我們念他的名號。我們為什麼不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些地方我們要細心體會,我們念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教的,我們念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歡喜你聽話。你要是偏偏跟釋迦牟尼佛鬧別扭,釋迦牟尼佛是我們本師,是我們娑婆世界導師阿彌陀佛是他世界的,跟我距離遠,我們為什麼不拜自己老師要拜別人的老師?這個話我聽得很多,不是居士跟我講,法師給我講的,他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他不阿彌陀佛,他的佛堂裡面供釋迦牟尼佛像,供阿難、供迦葉他不供西方三聖。確實有這一執著的佛弟子。那我們在想像當中,釋迦牟尼佛看到這種學生,一定也皺眉頭,對他也沒法子那隻好隨他去。但是我們曉得,他走的是一條迂迴的道路,看他什麼時候落葉歸根。如果迂迴的圈子很大,這種堅固執著而不能夠放下他也成就,他最後生到一真法界、生到華藏世界時間很長,不是短時間

  生到華藏世界,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初住菩薩法界了,入了一真法界。從證得初住那一天起,在華藏世界成佛修行三大阿僧祇劫,諸位同修要記住,三大阿僧祇劫不是對我們講的,是從你生到華藏世界證得圓初住那一天算起我們現在修行不算。第一個阿僧祇劫證三賢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到第二個阿僧祇劫就是華藏世界的地上菩薩證得初地,第二個阿僧祇劫證七個位次,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祇劫證三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法雲地的菩薩),三大阿僧祇劫修滿是法雲地的菩薩,修滿了就證得等覺,還沒成佛

  我們在《華嚴經》上讀到華藏世界地上菩薩「始終不離念佛」,他落葉歸根了。始是初地,終是等覺,這十一個位次,華藏世界從初地到等覺沒有一不念阿彌陀佛,要拐這么大的彎,要這么長的時間才找到根,要知道凈宗是根。人修行證得圓教初住菩薩智慧開了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了,再不會懷疑,這個時候正念往生凈土了。誰領頭?普賢文殊普賢文殊帶頭,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這兩位菩薩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做給華藏海會法身大士們看的。這些法身大士們,從初住菩薩算起,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有根利的,根利看到文殊普賢立刻就接受,換句話說,他生華藏就是生極樂;菩薩根性鈍的,看到文殊普賢往生極樂世界,他還沒動心還沒有起這個念頭,那慢慢的等到他修行一個阿僧祇劫,到第二個阿僧祇劫他證得地上菩薩果位,必定覺悟,他已經破了三十一品無明,行!文殊普賢勸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時候沒有問題了。

  這些大經大論我們細細的去參究,你才會了解、才會清楚,斷疑生信。今天我們是薄地凡夫,一品煩惱都沒有斷,可是我們的緣分好,那真是善導大師所說九品往生「總在遇緣不同」,這個話說得好!九品,有上上品往生的,那個人上品,這個人下下品,為什麼不同?遇緣不同,不是別的原因,我們今天遇到的緣無比的殊勝,說實在話,大家要認真努力學習。我們遇的是什麼緣?上品上生的緣,不是上品中生,無比希有因緣!只要你把這些大乘經教真的聽懂,聽明白了,真正肯發心佛教給我們放下的真正放得下,然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們就取上品上生,這個機緣珍惜

  這一部《無量壽經》我們這一次在新加坡宣講是第十一次,過去我講過十遍,這第十一遍了。這一遍因為沒有時間限制,我們採取細講,諸位同修歡喜這樣的方式,不趕時間,「好,那就慢慢來」。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記住,《無量壽經》是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傳授給我們的保證書,保證你在這一往生不退成佛,保證書!保證你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的品位?我曾經說過很多遍,你能夠把《無量壽經》裡面所講的道理真正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百分之百,把佛在經上所說的教訓,那就是哪些事我們應當要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佛教給我們要做的全都做到,佛說不可做的我們一條都沒有犯,那你是上品往生,保證書,上上品往生;如果你煩惱習氣還沒有能斷得干凈,這個經裡面的理論、方法、教誨我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還有百分之十做不到,能做到百分之九十不錯了,你往生什麼品位?上品中生;如果你能做到百分之八十,上品下生;能做到百分之七十,百分之三十做不到,中品上生。按照這個標準往下降,下品下生做到多少?可以做到兩成,還有八成做不到,你能做到兩成,下下品往生。兩品都做不到,你就不能往生這一生當中跟阿彌陀佛、跟《無量壽經》結個法緣,決定不能往生

  因此我們同學應當有高度的警覺心,我們不能把標準訂在二十,訂在二十很危險,萬一做不到那不就完了,這一生空過了。那個標準最好要訂到八十,打個折扣還有四十,你還可以下品上生,四十是下品上生,最低的標準我們要訂到八十。怎麼個修法?經天天要念,經天天要聽,三天不聽經,你就不知道退了多少步,為什麼?煩惱習氣重,五欲六塵誘惑的力量太大你不可能不退轉。過去這邊許哲居士給我們講了一句話,我們普通人發一分鐘的脾氣,這個身體要三天才能夠復原,一分鐘的脾氣對我身體傷害要三天才能夠恢復正常,她講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三天不讀經,隨順這些煩惱習氣,恐怕三十天都回轉不過來,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你平常功夫得力了,凈宗所講的功夫成片成片就是得力,心地清凈;把修行功夫放下三天去度假,去度了三天假,你不相信,你回來,你看看能不能一個月恢復正常?我說的話不是假話,修行人不能度假,一度假就完了。常常去度假,一輩子也恢復不過來。不用功的人不知道,用功的人曉得。

  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做的示現,一生當中沒有度過假。什麼時候可以度假參學?那個還不是度假,是參學,《華嚴經》上給我們說出標準,「破一品無明,證一分自性」,這個時候可以參學,為什麼?你去度假也沒關係了,你決定不會受外面環境干擾他有這種本事,有這樣的定慧這是什麼地位?剛才所講的圓教初住的地位,「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你才有資格出去參學。現在年輕人哪裡懂得這個道理?我在年輕時也不懂,我在老師會下求學的時候,大概是五六年樣子,我出家四年有一機緣道場裡面有一位居士他有一個別墅在山上,沒有人住,是個日式的房子,第二次大戰時候建的,建在鄉下的山上房子後面是防空洞,那個時候是躲避盟軍轟炸的,因為還是在日本人統治的時代戰爭結束之後,他們這個地方就沒有人去房子得很好,他要拿這個房子供養我,我們有幾個家人我就把這個事情向李老師報告我說:我們去住山,像住茅蓬一樣住山修行環境清凈,現在有這個緣。李老師也不我說什麼話,講經的時候跟大眾宣布,實際上那就對我講的,說什麼?說閉關跟住山,在佛法裡面是有條件的,不是無條件的,閉關住山那多好,享清福他就古人例子,「趙州八十猶行腳」,趙州和尚,上一次凈慧法師到這邊來,凈慧法師道場就是趙州創建的白雲寺,趙州和尚八十歲他為什麼不去閉關?他為什麼不去住茅蓬?不夠條件。什麼條件?李老師說了,參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才有資格住茅蓬,才有資格閉關;教下研究經教的大開圓解,這才有資格;凈土宗要念到理一心不亂,事一心還不行,還不夠資格。老師這么一說,當然我們沒有資格,那差太遠了。老師接著告訴我,自己成就之後就要教化眾生,哪裡還有時間閉關住茅蓬?那你違背了自己的本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不度眾生了,你跑去自己享清福去了

  那到底什麼條件才能閉關才能夠住山?徹悟之後、大開圓解之後,沒有法緣,換句話說,沒有人請你講經說法這個時候怎麼辦?這個時候閉關住茅蓬。天下參學的學人,所謂是尋師訪道,「誰是真善知識?」這些人打聽,哪個人住茅蓬,哪個人閉關那個人是真善知識,去親近他,到處打聽哪個地方有人住茅蓬。如果親近他,他不是真的開悟,沒有能力教你,你把他關門打開,「出來出來,跟我一道參學」,你還沒有資格閉關!閉關住茅蓬是天人師,這就是向社會大眾宣告,他的道業成就,已經明心見性了,向大眾宣告:你們如果想求法,到我這兒來,我在這裡等你,等待時節因緣成熟,是這么回事情!要不然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閉關?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去住茅蓬?我們這才恍然大悟。以後在李老師面前不敢再提這個話了。

  現在年輕人沒有親近知識,沒有人教導他,年紀輕輕出家還沒幾天閉關,就去住山、住茅蓬去了他會有什麼成就?聽經沒有明白經典裡面的意思,白聽了。過去我在台灣參加李炳南居士的慈光大專講座,李老師要我代他一門課,為同學們解答問題,每天兩個小時答問,講座有一百多個同學我還得很清楚,有六位研究所的學生,我每天在講台上讓他們問兩個小時,不過不要緊,我要不出來,有李老師在後台撐著,我代老師來解答,我能解答的就答覆了,我不能解答的留給老師。我們學習的時間四個星期,這四個星期一百多個人每天問我兩個小時,居然沒有把我問倒,一個問題也沒有難住我,我很感嘆!古人常講「後生可畏」,我說:看看你們也並不可畏。有一次他們提出一個問題,也是與我們這裡都有關聯的,初學的同學總是避免不了,尤其是知識分子問題特別多,有些問題我們想不到。因此疑一定要斷,要問,學問!斷疑生信,堅定自己的信心,「信為道元功德母」。

  信心從哪裡建立?一定要親近真善知識才能夠斷疑生信。凈宗法門為什麼被一切諸佛稱贊?就是它不必斷煩惱,帶業往生;要是一般的法門,不斷煩惱決定不能成就。見思煩惱不斷,決定不能超越六道輪迴;塵沙煩惱不斷,決定不能超十法界;無明煩惱不斷,決定不能生一真法界這是一定的道理。不斷煩惱,你的自性般若智慧怎麼能夠現前?我們今天智慧不開,為什麼不開?煩惱蓋覆了心性煩惱迷惑了心竅,就這么回事情祖師大德給我們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辦大專佛學講座目的何在?只是給同學們種一點善根而已!善根如果深厚,這一機緣把他善根引起來了,他的善根增長,有沒有這個同學?有,人數不多,比例不多,百分之二、三;大多數不行,只給他善根。四個星期結業的時候,也舉行一個結業典禮,李老師在這個結業典禮很感慨的說:你們到這邊來四個星期,每天密集的上課,確實改了樣子不像剛剛來的時候心浮氣躁是有一點規矩有一樣子了。李老師說:如果今天畢業,明天上街看幾場電影,完了,四個星期全泡湯了。真的,不是假的,兩場電影我們就完了,完全退失,道心就沒有了。

  由此可知,我們這個事情放不得假。大勢菩薩在《念佛圓通章》里頭教給我們念佛方法:「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我們懂不懂?相繼就是不間斷,凈念就是不懷疑、不夾雜,念佛夾雜妄想就把念佛功夫破壞掉了,所以身世界一切放下功夫最可貴的就是不夾雜、不間斷,沒有不成就的。現代科學技術發達,對於社會帶來的確實有負面也有正面的,關鍵在我們怎樣去利用。經要能夠透徹的了解,真正做到沒有疑惑了,煩惱輕,智慧長。如果還有疑惑、還有懈怠、還有懶散,這問題嚴重了。什麼人天給你講經,你有多大的福報找一個善知識天天能聽他講經,不容易!但是現在有錄像的這些設備,這給我們方便多了。法師這一部經,我們把錄像帶拿回家,天天可以重復的聽,這是從前人沒有法子想像得到的,這是我們這一的人有福古人沒有辦法想像得到的,我們今天得到了。那你今天是在家裡頭用這些先進的設備,你是聽經?你還是去看電視劇?你還是去聽音樂?這就在你自己掌握了。如果你把這個時間統統拿來聽經,你成就了。家裡面人口多,現在雖然是小家庭夫婦你還兒女,有的時候還有親戚朋友來,所以現在一般都市裡面的家庭,不只一台電視機,我去參觀很多每一個房間都有,很可以用一個房間專門聽佛經。你天天聽,不聽他們那一些,聽得很有趣味,慢慢他來問你,你那個真好聽嗎?不妨來試試看。你慢慢就會把你一家人都度了,把你的鄰居也都度了。你要有長遠心,你要把修學的成績拿出來給大家看,這樣才行

  諸佛菩薩念念都為別人著想,這一原則一定要記住,不為自己著想。你在家裡每天聽經八個小時,不是為自己,為家裡所有大眾,潛移默化,自度度他,不是自私自利。只要功夫深、時間長,一定能夠感動人,這肯定的。所以我們明白這些道理,記取古大德修學的經驗教訓,不但要學習,而且還要發揚光大,利益社會大眾要把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在我們的身上表現出來,看看我們在社會上是不是受到社會大眾尊稱「這個出家人第一,這個出家人最尊」?到哪一天我們在社會被人家稱為最尊第一,我們才對得起阿彌陀佛才是阿彌陀佛學生。佛,在諸佛裡面最尊第一;學生,在所有一學生里頭也應該最尊第一,我們有沒有想到?有沒有認真努力去做到?

  這個地方「十方佛贊」,『遍照東方恆沙世界這一說得具體,下面『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四維: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上方、下方,十方,十方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

  【若化頂上圓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萬億由旬。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剎。或照百千佛剎。惟阿彌陀佛光明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剎。】

  這些經文都非常重要,我們念的時候不能夠疏忽。佛有身光、有放光,我們講佛光通常有這兩類。身光是常光,佛頂上的圓光這是常光,佛的身體放光,這也是常光。釋迦牟尼佛的光,經書裡面所說的八尺身光;如果放光那就不一樣了。諸佛所現的身不相同,身光也不一樣,實實在在說佛佛道同,哪有不一樣的!眾生不相同,眾生業障不一樣,業障的人見不到佛光業障的人能見到,更輕的人他就見到佛的光明比較大,業障很重的人見不到佛光;佛放光亦復如是。這是眾生業力來說。

  另外還有一說法,從眾生緣分來說,我們這個世間人也一樣,遇到有緣的人就很歡喜,沒有緣的人就不跟他見面,緣也是光。從這個地方來看我們就知道,阿彌陀佛十法界有一眾生的緣最深,為什麼?他放的光更大這一事情諸佛不一樣,有些人在自己修行成佛過程當中,很少跟眾生結緣,只顧修自己,確實他成佛了,雖然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願是完全相同,但是跟眾生結的緣不廣,結的緣不夠深。我們又常常在佛法當中聽到,「佛不度無緣之人」,這個眾生跟佛沒有緣,沒有法子

  世尊當年在世,城東老母這個故事很多人知道,跟釋迦牟尼佛沒有緣,釋迦牟尼佛度不了她。佛做一個試驗給弟子們看,城東老母從這邊來了,佛迎面走到那裡去,她馬上轉彎,從別的路走了,絕對不想跟佛見面;佛有能力化身,到那邊,她又拐彎;到最後佛現的身,四個身體把她包圍了,她低下頭來痛哭,也不看佛一眼,沒有緣!佛叫他的學生舍利弗去度她,舍利弗一去,他有緣就度了她。誰跟誰有緣,在這地方我們就曉得。

  『諸佛光明』,這是放光,『頂上圓光放光或者是『一二三四由旬』,由旬是古印度長度的單位,過去古大德翻譯,由旬有三種,有大中小。大由旬合中國古時候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小由旬四十里。說實實在在的話,中國古時候所講的這個裡比我們現在都短,周朝時候用的尺,大概只有我們現在一般的市尺六寸。所以我們常常看到古書裡面,人的個子都是一丈多高,實際上跟我們現在的個子還是差不多高,他尺小,我們現在尺大。

  一由旬,我們怎麼講應該也有十里路這么長,光明這么大。佛與眾生的緣愈深,他的光就愈大,或者『百千萬億』。這以上講身光,都要講有緣,沒有緣就不行。因此我們學佛要記住,佛法當中常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你在這世間什麼都帶不走。我們到這個世間來,什麼也沒帶來;我們將來走,什麼也帶不去這一事情許多同修都知道。可是佛法里頭還有一句「唯有業隨身」,那個能帶得去,你的善心善願善行能帶去,你的噁心惡願惡行能帶去。你帶去的是善業,你來生感得善的果報;你要的是惡業來生是三途的苦報。六道輪迴是真的,一點都不假,六道輪迴什麼人在那裡掌管主持?給諸位說,不是上帝也不閻羅王也不是佛菩薩,什麼人來掌管?自己的業力,這個要知道。如果明白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我們應當要干帶得去的,帶不去事情不幹、少干,帶得去的事情要干、要多干。

  諸佛菩薩這是世間第一等聰明人,他們是專干帶得去的,帶不去的他們想都不想。幫助苦難眾生這個事情是帶得去的。六道眾生都有苦、都遭難,什麼難?沒有智慧愚痴如果你聽了不高興你很生氣,馬上來反駁,那我笑笑,為什麼?我說愚痴,你果然愚痴,你已經表現出來了你不承認也不行,說幾句不好聽的就生氣,說幾句恭維好聽你很開心,這就愚痴自私自利,貪瞋痴慢沒有放下六道凡夫都是這樣的。你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佛在《地藏經上講得好,「無不是罪,無不是業」。這一生得人身死了之後到哪裡去?自己有沒有想想?絕對不是說死了就沒有了,死了就什麼都了了,果然死了什麼都了了,我就不會在這兒講經,何必找這個麻煩?死了就了了,講經很辛苦很累,干這個事情幹什麼?事實真相告訴諸位,死了就不得了!麻煩大了!

  所以要學菩薩,我們干帶得去的。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好事是勸人為善,講經說法就是第一大善。幫助你斷惡修善、幫助你轉迷為悟、幫助你轉凡成聖,這是好事這一事情大智慧、大福德要用善巧方便把它完成。怎樣才能夠接引廣大的眾生?一定要懂得眾生心理,要懂得眾生的艱苦。在印度釋迦牟尼佛當年到處講經說法教化眾生,沒有要學生報名參加,佛多慈悲,什麼人都可以來參加,佛在那裡上課,什麼人都可以來,來者不拒,去者不留,多自由自在!沒有問人要一分錢,個個都歡喜來。要收學費,有很多人生活很清苦,繳不起學費,就沒有法子來學。不收學費。在中國孔老夫子也是一生從事於社會教學工作也沒有聽說孔老夫子那裡要報名參加的,沒有聽說過;也沒有聽說孔老夫子教學收學費的,沒有聽說過。孔老夫子學生,一直到民國初年,那些秀才們,教私塾都還不收學費,難能可貴!學生要有人介紹都收,老師生活費用,學生家長供養的,供養隨意,沒有限定的。佛法裡面更是如此。我們真正的佛弟子要記住,世尊這些風范我們一定要學習,你才能跟一切眾生廣結善緣。心量要大,量大福大;心量小,哪裡來的福報?

  佛教,我們在新加坡,跟新加坡九個宗教往來都非常密切,現在都是非常好的朋友,這些人常常到居士林作客,常常在居士林吃飯,他們覺得很好吃,有的時候還打包帶回家。現在有不少印度教、回教,他們也很喜歡中國茶,我們這裡茶葉很多,常常供養他們。他們對居士林的看法都說佛教太有錢了,你們居士的錢摸不到底,每天供齋,我們供養大眾吃飯,每天平均吃飯一千多人,星期假日吃飯的差不多有三四千人,一年到頭每天五頓,不是三餐,三餐當中還有兩道點心,你半夜去吃都有都有麵包牛奶二十四小時不中斷的供應,一年三百六十天,一天不缺。這錢從哪裡來的?那些道長們問李木源居士,李木源居士笑笑說:我們後台有個老闆,所以財源真的摸不到底。他們就打聽你們大老闆是誰?李木源告訴他:「我們的老闆阿彌陀佛」。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就是古德說的這一句話:「量大福大」,你愈怕人吃,你就愈窮;愈歡喜人吃,你就愈富,就這么個道理

  居士林自從開辦供齋以來,真的二十四小時不中斷,因為我們的念佛二十四小時不中斷,大家輪流去念。晚上念佛的人想吃點心,二樓都有供應,而且都是熱的,二十四小時不中斷。感應不可思議居士林沒有買過米,米從哪裡來的不知道;沒有買過菜,沒有買過油鹽,全是一些佛菩薩送來的。送得太多了吃不完,幾千人吃,吃不完,這些東西不能放,放了就壞了,所以一個星期總有兩三天,我們把這些堆積如山的米、面、麵粉,這些菜、油、鹽,裝上小卡車,送給其他宗教所辦的養老院、孤兒院,每一家宗教的養老院、孤兒院都接受居士林的供養。所以真正學佛不要怕,要有這個度量,佛菩薩會保佑,要利益社會,要利益眾生要多好事

  居士林播放講經的錄像帶二十四小時不中斷,最初是老林長的冤親債主要求的,鬼神聽。播放這個錄像帶白天人聽鬼也聽,晚上人不聽,鬼還是在聽,說老實話,很多鬼比我們人精進,我們人將來會墮三途,那些鬼都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鬼太苦了,急著想離苦得樂;人為什麼不想去往生?人現在這生活,尤其在新加坡過得還不錯,還不想走,所以將來的結果人不如鬼。我們如果明白這個道理,你要想廣結法緣,現在是真能結,如果你家裡條件許可的話,你的家裡頭專門用一台電視機,二十四小時播放講經的錄像帶,為什麼?供養虛空法界一切幽冥眾生,你的法緣就廣大了,你跟人沒有緣,跟鬼有緣,他們都來看都來聽。你用一個錄音機或者現在的,現在有念佛很好,那個念佛二十四小時不中斷念佛,許許多多幽冥界的眾生跟著你念佛你不要怕,「這樣一來的時候,我不是把鬼都找上門來了?那還得了?」沒錯!鬼會很多很多都在家裡都是你的護法神,為什麼?他受你的恩德你不播放講經的時候,他沒經聽;你不念佛念佛機,他會念佛忘掉。你這樣做你是幽冥鬼神大恩人,他們知恩報恩。現在每一個人家庭做得到,不過你在家裡做,你要徵求你一家人同意,為什麼?免得晚上這個念佛機、錄音帶在那裡開的時候吵得你家裡人不能睡覺,他們提出抗議,這就麻煩了,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如果家庭裡面房間多,用一個房間佛堂,你開放的時候聲音小一點沒有關係,一定要有聲音

  我們將來成佛,那個光明就不亞於阿彌陀佛這是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希望,阿彌陀佛決定不希望我們的成就不如他,那你就錯了。正如同父母兒女的期望一樣,哪一個做父母的不希望兒女將來成就超過自己?你們去想想。現在的老師我就不曉得了,從前的老師唯一的一個希望,希望學生成就超過自己,那是老師成就下一代要不能超過我們自己這一代,什麼成就都談不上中國一句諺語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後」諸位要記住,不是說你有後代,不是這個意思,後代要超過我們這一代,這叫「後」,這是大事。所以對於後代全心全力去教導、去輔助,他們的成就超過我們自己這一代,這是父母的心、做師長的心。所以為什麼師長大家那麼尊敬,尊師重道,把師長的恩跟父母的恩看成平等道理就在此地。

  可是今天的社會,念聖賢的人少,做父母很可能希望兒女超過自己,榮宗耀祖,一般老師未必有這一個心量,師道沒有了,非常非常可悲!師道要是沒有了,一切眾生慧命就斷絕了。佛門裡面講經說法是續佛慧命,不是續釋迦牟尼佛的慧命,不是續阿彌陀佛的慧命,是續我們自己的佛慧命,「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當做佛!所以續佛慧命是有雙關的意思,最重要的意思,續我自己的佛性慧命,唯有我自己佛性慧命得續,諸佛如來的慧命才真正繼續下去;我的慧命要斷了,我有什麼能力釋迦牟尼佛的慧命?這個道埋大家要好好想想,要把它想通。我們這一生認真努力真干,決定不要讓這一生空過,那就太可惜了!

  說到阿彌陀佛身光、放光,一定要懂得他真正的因緣是與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有非常深廣的緣分。我們不結緣怎麼行?自己在一生當中,時時刻刻記住世尊給我們做的典型、歷代高僧大德給我們做的模範。我們的物質生活簡單,愈簡單愈好,愈樸素愈好。要知道從前佛門裡面吃飯,過堂吃飯一個菜。世尊當年出去托缽,別人供養布施在一缽,這一缽叫袈裟味。袈裟梵語,混雜在一起叫袈裟袈裟是混合在一起。我們穿的這個衣服衣服袈裟,為什麼?很多顏色染成一色,染色衣,衣稱袈裟;佛托的那一缽飯也叫袈裟,飯跟菜統統合在一起。現在吃飯擺上很多碗碟,我們的福報超過釋迦牟尼佛,超過祖師大德祖師大德哪有這么大福報?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把福報都享盡了,沒有修福,來世就沒福了,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如果想過這些問題,你就不敢吃飯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古大德這一首偈子也都是說老實話,決非妄語!絕不過分!我們要想到。

  出家人在現前這個社會,開發國家地區,人民都相當富有,供養多了能享福嗎?不敢。信徒都是他們自己的血汗錢,賺錢不容易,供養給我們家人,出家人要拿這個去享受,我想,要不了幾年福就享盡了災禍來了。所以李炳南居士,一生也是講經說法他是居士,他一生不接受人一分錢的供養,無論哪個地方請他講經,時間好了他會准時到達,路費他自己出,他不接受人家的。到那個地方去講經,所有一切招待統統不接受,連茶都自己帶,茶水都自己帶,毛巾也自己帶,不麻煩任何一個人,所以大家對他尊敬,真正做到圓滿布施。他講:如果講經說法要收人的錢,嚇得許多人下一次不敢來聽,你豈不是把人家學佛法的緣斷掉了?這個罪過太大大了,而且還有影響,為什麼?他會告訴別人,那個地方講經不能去聽,要收費的、要錢的,一傳十,十傳百,沒有人敢來了。那誰到這個佛堂來?富人佛堂來,窮人就不來了佛家普度眾生就被你破壞了。

  這些道理我們要想,有意無意當中我們造作許許多多的罪業,自己完全不知不覺。信徒供養的那些錢財,一定要替他好事替他福田,我們希求他能夠開智慧得福報。怎樣做他才能夠智慧得福報?你有沒有去做?印光大師給我們做了一個榜樣,印祖,所有十方的供養,他統統拿去印經布施,在那一個時代,可以說只有這一方法能夠把佛法擴大影響。在現在這社會方法多,效果殊勝,我們利用網路、利用衛星傳播。網路效果我們現在在此地跟諸位同學解釋這一經文美國同修他們看到了,澳洲同修他們看到了,在台灣地區、在香港地區、中國大陸地區,現在也有很多人網路上聽經,比印祖當年那個年代進步太多太多了。我們有沒有認真努力在做?點點滴滴都用在法利生上。

  在新加坡,現在在澳洲,還有一機緣培養年輕的弘法人才。我們這邊的培訓班四眾都收,在家的男居士、女居士,真正肯發心來學的,都可以參加。澳洲我們「凈宗學院」現在在籌備,將來開學的時候,我們也是四眾都收。新加坡培訓班是短期的,每一屆六個月澳洲那邊是長期的。我們分三個班,普通班兩年,正科班三年,研究班四年,如果三個班都參加,總共是九年畢業。我們的要求沒有別的,就是每天工作十六個小時,上課八個小時念佛八個小時。其他一般學校有假期放假,我們這個學校不放假,沒有假期,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的經典上沒有看到過放假,所以不要希求我們將來那個地方也會寒暑假,沒有!剛才講了,一放假就完了,就大幅度的退轉,沒有放假的。九年畢業出去之後,弘法利生,出去教學也用這一辦法。學院在每年四季當中也可以開特別班,便利於一些工作繁忙的人或者是沒有法子長期間來學習的人,我們可以辦短期班。像有同學到我們這邊來參學,他來兩個星期,我們特別辦一個小班、兩個星期的班,為他辦的,這個我們可以做到,為什麼?報施主之恩。我們接受在家信徒供養,我們拿什麼報答他們?他要到學院來參觀、來看看,我們特別開一個班供養他。他要願意念佛,我們有念佛堂,願意聽經,我們有講堂。他喜歡什麼東西,我們可以特別為他開班講哪一個課程知恩報恩。在家這些大德居士出錢出力滿出家同修的願,出家同修也要知道報在家居士大恩大德也要滿他們修學的願望。所以我們學佛要向佛學習。下面這一經文說明這個道理

  【本其前世求道。所願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時。各自得之。】

  這個意思我剛才已經透露了。我們要向佛學習,《無量壽經》上也沒有說放假。現在有不少好心的同學在家出家對我都不錯,「老法師!你累了,你該休息休息吧!」你們很好,比佛都好,佛沒有叫我休息休息,你們都勸我休息休息。經本上找不到休息兩個字,所以我們還是要跟佛學,還是聽佛的話,不能聽你們的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大乘無量壽經  (第一三二集)  2001/8/1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132

  請掀開經本,《科會》第三十四面,「光明遍照第十二」,前面「威光遍照」跟諸位介紹過了,接著看下面:

  【諸佛光明所照遠近。本其前世求道。所願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時。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為預計。】

  這一經文裡面,我們特別要注意到,要能體會得到的,菩薩成佛成佛之後完全平等,沒有先佛後佛,也沒有哪個佛大、哪個佛小,沒有,完全平等;但是度眾生這個事情平等,佛所示現的光明大小不平等這是什麼原因?世尊在此為我們說出來了,是前世,就是行菩薩道的時候,菩薩同樣都是菩薩菩薩的願力大小不相同,菩薩心量大小也不相同,修學功德也不一樣,因此到成佛,果地上光明度這一樁事也就不相同。這些事情如來果地上決不是有意的,自自然然的,所以成佛也離不開因果報,種的因好,果報殊勝。我們看下面一句

  【阿彌陀佛光明善好。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諸佛當中在行菩薩道,確確實實唯獨阿彌陀佛願力無比的殊勝,確實在諸佛當中,這是名副其實『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他的常光、放光都是諸佛不能比的。實在諸佛果地上沒有比較的,自自然然的,原因是因地上發的願不相同,果報不一樣。

  下面世尊為我們說出十二光,這十二光佛都是阿彌陀佛,前面只跟我們講「光中極尊」,這一句是總說;後面這十二句別說。

  【是故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佛。】

  下面「亦號」這兩個字省略了,「亦號」是一直貫下去的。

  【無礙光佛。無等光佛。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凈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

  「智慧光」加個「亦號」,下面省一個「佛」字。如果具足的稱呼,「亦號智慧光佛」,「常照光佛」,應該是這樣的,統統是文字上的省略。這十二光就是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佛,也就這部大乘無量壽經》,也就是本經裡面所說的四十八願,說到最後就是當人自性真心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阿彌陀佛就是我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我自己的真心,為什麼?我們真心具足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德相,在這一經文裡面圓圓滿滿都顯示出來了。這個名號,我們簡單的跟諸位介紹。

  『無量光佛』,是自性本具般若光明,沒有限量,所以佛也稱之為無量光佛,這裡面的深意我們要細心去體會。學佛目的,無非是開發自性本具的光明德相,所以佛在大乘經上常說,「佛不度眾生」,佛沒有絲毫東西可以給眾生眾生成佛完全是恢復性德而已。性德是你自己本具的,不是從外面得來的,《華嚴經出現品》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這句話我們要記住。一切眾生諸佛如來原來是一樣的,現在為什麼他成佛了,我們變成眾生?但以妄想、分別、執著,造成我們現在這形相

  佛教導我們,成就我們;教什麼?成就什麼?我們總得要懂,教我們的是「看破、放下」,成就我們的就是恢復自性本具的德相。看破什麼?看破迷悟的真相放下什麼?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四十九年教的就是這一個綱領原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出現在虛空法界也沒有例外。說老實話,眾生成佛不難,難在迷惑,迷惑就是無知,不知道事實真相,迷得太久了,迷得太深了,雖然諸佛菩薩苦口婆心示現在這世間教導我們,我們還是不容易覺悟。但是這一事情覺悟不可,你要覺悟,永遠不能夠超越輪迴、永遠不能夠恢復性德。怎樣才能覺悟?夏蓮居老居士在《凈語》里頭講得好:「真干!」只要真干,你就能覺悟;你要是干假的,做一個樣子給人看,那你就錯了。換句話說,世出世間法的成就關鍵都在「不自欺」,人果然能夠做到不自欺,他這一成佛有指望。最怕的就是自欺,自欺沒有不欺騙別人。他為什麼會欺騙別人?他欺騙自己,欺騙自己怎麼會不騙人?不欺騙別人這個人肯定不自欺,那就不是凡人,至少阿羅漢以上,他不欺騙自己。這個道理似淺,實際上很深,我們要細心體會,要從這個地方下手。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從哪裡放起?我在講席當中常常勸勉同學,從自私自利放起,人若不能把自私自利這個念頭放下他不成就

  這一次我們在香港把《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圓滿了,一共講了七十多個小時,最後我做一個總結全經大意的學習報告。我提到當年我在台中學習,李老師對我的教導就是教我放下自私自利,早年章嘉大師教我看破放下,到台中落實了。李老師講經不準錄音,那個時候沒有錄像,只有錄音,不準錄音。誰要是放一個麥克風在他面前他不講,必須把這個東西統統拿掉,他才開始講經,看到這個東西絕對不講。不準我寫筆記,我是他這樣教出來的,他的教學方法就是教你全部精神貫注聽講,你才會有受用。你放個錄音機在此地,你的心懈怠了,為什麼?沒有聽清楚不要緊,回去還可以重聽,你有依靠;寫筆記也不行,寫筆記是什麼?你有筆記依靠,筆記也不可以寫,這樣教學你才真正能學到東西。教學的目的是教你開悟,每一堂經你都有悟處,積小悟就成大悟,積大悟就成大徹大悟。古來祖師大德教學的一套方法,跟現代不一樣,現代這些科學方法完全幫助你記憶記憶是什麼?幫助你分別,幫助你執著,你走的是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何以能破妄想分別執著?你永遠不會開悟

  學習的妙訣就是在一門深入,不斷反覆的學習,一遍一遍要學多少遍?古人講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你們一部經有沒有學上一千遍?其義自見就是開悟了、大徹大悟了,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比如學《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學一千遍人心定了,你得到念佛三昧三昧起用就是大徹大悟。需不需要研究討論?實在講不需要你沒有悟入佛的境界,那個研究討論是你在那裡妄想執著。但是說這些話很難聽,你聽了不高興你說「你瞧不起我」,所以隨順你,恭維你幾句,學了之後,再做個研究討論。其實沒有開悟的人有什麼資格研究討論?開悟了的,用不著研究討論。

  世尊當年在世,這是我們在經典上看到的,學生聽經的人可以提出問題,世尊解答;沒有看到有研究討論的,答問很多,許許多多經上都是世尊學生一問一答。那個教學法是諸佛如來的教學法,我們有沒有得到啟示?我們應當想想應該如何來修學,我們這一生能夠到明心見性,到大徹大悟。我非常嚮往唐朝時代叢林教學,每天八個小時聽經,八個小時修行,我們凈宗的修行念佛,果然一天有八個小時聽經、八個小時念佛,沒有研究討論。你自己道眼未開,心地散亂聽了就討論,你所聽的是什麼?道聽途說;你討論的又是什麼?胡思亂想,真叫浪費精力、浪費時間,你修行盲修瞎練,你怎麼能成功?如果遵守古大德方法,老老實實去學,每天聽經。聽經怎麼聽法?我們在講台講一個小時,現在做成光碟,一片一個小時,你一天把這一片聽八次,不要換,到第二天再換一片,還聽八次八個小時,一片聽八次,有一印象了。這一片聽一次,換底下一片,你的效果就沒有了,為什麼?聽底下一片,上面那片忘掉了。一天要聽八片的時候,你還是胡思亂想,你決定達不到攝心,達不到這個效果。你也不開悟,為什麼?你用什麼心去聽經?用分別、用執著,還是用你自己成見,這樣學,學一輩子都入不了門。古人那個方法好極了,現在人不要,有什麼辦法有什麼法子?

  真正好老師,真正善知識,他懂。我們不懂,他教我們,我們不能接受,為什麼?成見太深。我學東西跟你們大家不一樣,我學東西反覆的學習,今天這一經文,我絕對不是說一遍就了了,至少要看四、五遍;不但看這一部經,我還有很多不同版本的,不同註解的,我也這一段,這樣才能夠深入。這個方法李炳南居士教我的,當年我在他會跟他學《楞嚴經》,我搜集二十多種古今的權威註解太多了,李老師告訴我有個六、七種就夠了。在裡面再精選,選個六七種。他每一次講經,我估量他講多少,我預先準備聽經,我就把古大德這一段的註解先看,六七種本子我都看,看完之後,我再聽他講,這個時候就有一個比較,他講的好的地方在什麼地方古人有的時候講的我們很難懂,李老師講的很容易懂,意思又不違背,我是他會下學這些東西。這種學習的方法活活潑潑,自己確實能夠明了經義,又不受拘束,真正體會得了、聽懂了、聽明白了,到第二天輪流我復講,諸位你知道我不寫筆記的,我復講是這段經文意思我明白了,我可以深講,我可以淺講,我可以長講,我可以短講,這樣才練得出來。長經可以短說,短經可以長說,淺經可以深說,深經可以淺說,沒有不自在!開智慧擺在第一位。

  第二叫『無邊光』,邊是邊際。怎樣才到「無邊」?平等就沒有邊際,要學!對人對事對物,都要平等心,平等心是真心,用平等心對待一切人,自己一定要知道謙虛、卑下,要尊重別人。不可以說是跟你平等的,我們兩個一般高的,你不比我強什麼!這傲慢,這已經就不平了。真正平等現象是自卑而尊人。我們在《華嚴經》五十三參裡面看到的,每一位善知識「謙己推勝」,推崇別人殊勝,其實他不比人差,他真的跟人平等。為什麼表現這個態度?教導我們的,我們在這裡面學平等平等決定是自己謙卑而尊重別人,你將來成就無邊光!我們在《華嚴經》上讀過,每一位菩薩,每一位尊神,其實神眾都是諸佛如來應化的,各個人表現的尊師重道,自己謙卑,尊重同學同學當中都做到自謙而推勝。我們學佛在這地方學,起心動念一定要想到給社會大眾做好榜樣

  今天社會大眾最需要的第一個榜樣是什麼?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平等對待,諸位要記住,自卑而尊人。在家同學你有家庭,你要把六和敬帶回家;出家同修道場,你要把六和敬在道場里頭建立。沒有六和就沒有佛法,別人不做,我做;他跟我不和,我跟他和,久而久之,你才能感化別人。他對我無禮,我對他有禮;他對我驕慢,我對他卑下這就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個人是菩薩菩薩的是這個心,菩薩的是這些事。如果什麼事情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你是薄地凡夫,你永遠不能入菩薩境界。入菩薩境界的人第一個念頭是為眾生,也許說「我先成就自己,再為眾生」,這個說法、這個想法好像是很有道理,其實一點道理都沒有,為什麼?你自私自利放在前面,永遠不開智慧。什麼事情都想搞自己的特權,都想跟別人不一樣,這個念頭壞了。

  佛法真實智慧光明就是表智慧光明為什麼這么多?是講它的作用。光是一種作用不同。一切時一切處,對人、對事、對物,都是自性般若智慧。這些智慧的心行,影響別人、影響社會、影響現在、影響未來這就叫「照」,這就叫「光明遍照」。你影響的面愈大,影響的時間愈長,這個光大,這個光照得遠,這個光照得深,就這個意思。如果把自私自利擺在前面,你的光很小,你的光很短,換句話說,你影響的面很窄狹,影響的時間很短暫,那不就錯了嗎?

  『等』就是平等。底下講的『智慧光、常照光』。光明從佛無礙善心而起,幫助眾生破除無明這是智慧。由此可知,我們學佛學什麼?我學佛五十年,總結佛陀的教誨,我寫了二十個字,大家都很熟悉。前面十個字佛心,是真心:「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如是存心就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對人對事:「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上面這五句十個字「純凈」,下面這五句十個字「純善」,心純凈,行純善,這個人就成佛了。所以再歸納四個字:純凈純善。就像佛在《十善道經》上教導我們,不容毫分不善夾雜,不容毫分不凈夾雜,心不能夾雜不凈,行不可以夾雜不善。

  下面『常照』、『清凈』、『歡喜』,歡喜慈悲清凈是決定沒有染著,要在這裡下功夫。「歡喜是從慈悲里頭流出來的;『解脫是從清凈平等裡面流出來的;『安隱』是從真誠慈悲里頭流出來的;『超日月光』是比喻;『不思議光』,法合,喻後一定有合講,不可思議這是真的。康僧凱的本子有難思光、無稱光,「難思」、「無稱」就是不可思議。難思就是不可思,無稱就是不可議。譯的文不一樣,意思相同,這些我們總要通達明了。接著請看下面經文

  【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

  這是果德上與彌陀因行開始相應。阿彌陀佛心動念是盡虛空、遍法界,其他諸佛菩薩的時候,大概起心動念度我們這個大千世界,很多很多人是有這個念頭,「我要廣度眾生,要度這個大千世界眾生」,所以將來成佛的時候,他的光只能照這個大千世界;阿彌陀佛心動念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剎土,所以在果地上他的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這才被諸佛如來尊稱他、讚歎他「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其有眾生。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

  我們今天遇到這個光,有沒有這個感受?給諸位說,肯定有!我有這個感受,你可能沒有這個感受,原因在哪裡?你有業障什麼叫業障?你雖然來聽經,意思沒有懂得透徹,你還疑惑你還不能夠落實,因此,垢你沒有滅,善沒生,身意剛強難化。這個光是什麼?這一本《無量壽經》就是光,它在那裡照,我們展開經卷恭敬敬讀誦,光就照我。佛在這個經上講的理我明白了,講的這些方法我懂得了,佛教我做的,我照做,佛教我不可以做的,我決定不做,『垢滅善生』。實在講佛很慈悲,一開端就把修行的總綱領教導給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我們做到了沒有?如果做到,垢滅了;不說別人過,善生。佛在這個經上這些教訓太多太多了,我們把它重要的節錄成六十幾條,印成一個小冊子,《凈宗同學修行守則》,《無量壽經》上節錄了六十幾條;同時我們又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里,那是專門對出家人講的,我們節錄了四十幾條,合起來好像是一百零六條,還不到一百零八。我們要依照這些教訓來修行,就是依照這些教訓斷惡修善,「垢滅善生」,你的心意當然柔軟慈悲心流露出來了

  【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終皆得解脫。】

  我們的道場聽眾鬼神聽眾比人多。過去我們在居士林五樓講堂講經的時候,常常有同修告訴我,有人見到很多鬼神、天龍八部,來告訴我,我說我知道,我很清楚,而且我肯定他們的人數超過你們十倍百倍都不止。聽經的鬼神他們都在學習《無量壽經》,都在阿彌陀佛往生也不少。說老實話,現在人不如鬼,鬼為什麼來聽經?鬼道太苦了,太苦所以希求解脫那個願心比我們強。我們生活人間,尤其現在在開發中的國家,一個個都富裕了,生活都過得很好,把念佛往生這樁事情沒有看在眼裡,縱然來聽經,也沒有真正把它當作一回事情,所以不如鬼精進道理就在此地。佛常常教人,佛入滅的時候留給後人兩句話:「以戒為師」、「以苦為師」。希望修行人多吃苦頭,多吃苦頭你的願心堅定,求出離心心切,不至於墮落;怕吃苦,不肯持戒,沒有一個不墮落的。戒律,持什麼戒?十善業道就行了,十善業道是佛為一切眾生制定戒律的總綱領、總原則,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都離不開這個綱領。我們只要把這個綱領掌握住,嚴格遵守,依教奉行,你就能出離。

  《十善道經》我們剛剛講過不久,現在有光碟在流通,至少要看十遍。至少八遍吧!一天看八個小時,一天看一片,每天看八個小時看八次,你要不這樣學習,你阿賴耶識里頭沒有辦法落下深刻的印象;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常常會忘掉,想不起來,學了也等於沒學。「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比什麼都重要。三途眾生、極苦眾生,聽到佛的經,聞到佛的法,都得休息,他的苦可以暫時休息;他要肯念佛都能往生那就解脫了。

  【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隨意所願。得生其國。】

  這一經文一定要會背,為什麼?太重要了。人家要問你,怎樣修行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這一句就答覆完了,你要能照這樣做的話,肯定往生。這個地方光明』是佛的智慧,『威神』是佛的教誨,『功德』是阿彌陀佛修因證果,建立西方極樂世界依正庄嚴,這是他功德。我們再說得淺顯一點,這個地方講的光明就是本經的道理,理論、道理光明;威德是它裡面所講的方法,包括四十八願,『日夜稱說,至心不斷』,這就方法,不能間斷。

  我講經講到現在,把經中義理的精華完全透露出,供養給諸位,為什麼?時間到了,我不能不告訴你們。往後我講經不在講台上,在錄影室、在攝影棚,我不會再公開講經講演,我不搞這些,我要閉關,不是普通關房,是攝影棚的關房。我閉關還是講經錄像,將來諸位聽我講經是從電視螢幕上看到。所以我現在不能不講,我講的就是這個話,「日夜稱說,至心不斷」。我們學佛、辦佛學院還放個假,永遠不能成功。你要知道念佛念三個月,三個月精進佛七,日夜不斷,圓滿之後,給諸位說,放一天假你就完了,你的心馬上就亂了;放上三天假,再一個月都不能恢復;放上一個月的假,三年都不能恢復。佛不放假。誰放假?魔放假。你們這個地方你看看,我們佛學院、培訓班,一放假,妖魔鬼怪就來誘惑你們,馬上就上圈套了,很悲哀!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你們查查《大藏經》,釋迦牟尼佛哪一天放假了?《大藏經》裡面去找找看,哪一天佛休假一天、大眾放假一天?沒有,佛沒有休假、沒有放假,我們來休假放假,專門替魔製造機會錯了!大錯特錯了!佛教給我們功夫要綿綿密密,日夜不間斷,我們才能成就,才能入佛境界

  真正想成就的人,要不要把這部經從頭到尾聽圓滿?有緣當然很好;沒有緣,說老實話,沒有必要!只要把這部經里頭某一段,你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一生受持,永無間斷,保證你上上品往生。哪裡要這么多?哪要這么麻煩?我說的話是真話不是假話,每天我就這一片,一天聽八個小時,一生不中斷,這個人肯定開悟、肯定證果。你要問什麼原因?這是佛說的,他得定了,他一生當中,他就這一段,就聽這一小時,他心是定的,他不散亂,《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他得到了。一心是定、是念佛三昧;不亂是慧。他得一心不亂,佛所說的一切經他都通達了。我這個話你們能相信嗎?果然真的相信了,你還要不要念佛學院?沒有必要!你看看古來祖師大德,哪一個是佛學院畢業的?歷史上著名的凈土宗的廬山慧遠大師,哪個佛學院畢業的?善導大師是哪個培訓班培養出來的?蓮池、蕅益念過佛學院嗎?

  他們怎麼能成為祖師大德?他們的光明遍照十方,影響到今天,沒有別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日夜稱說,至心不斷」,就這么兩句話!他成了大功,往生自在,『隨意所願』,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想多住幾年不礙事。實在說住不住世間,不是自己意思。自己還有意思,那是凡夫,那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住世不住世的原因在哪裡?在眾生,換句話說,還有眾生可度,多住幾天,沒有眾生可度,馬上走了眾生這么多,那不是度不盡嗎?不是的。「可度」:眾生能信、能解、能行、能證這叫可度;如果沒有這種眾生他就極樂世界去了他就走了,或者到他方世界教化眾生,不一定在此地。他是到處漫遊的,決不是一定住哪個地方,哪裡有緣哪裡去,「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大乘經上常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說什麼法,就說什麼法,統統沒有一定,「隨意」得大自在!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老林長去年往生,我們培訓班的同學們都參加助念送他往生,種種瑞相大家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往生之後他的冤親債主很多很多,冤親債主跟著法師們到居士念佛堂,附在杜居士身上說話了,他說他們看到老林長往生,非常歡喜,非常讚歎,他說:「我們是他的冤親債主居士林的護法神准許我們進來,我們沒有惡意,我們是來求皈依的,是來求聞法的。」說了很長的時間。那個時候我正在香港講經,同學們馬上打電話給我,說老林長的冤親債主附身提出要求,我說:「好,你們立刻給他做皈依,做完皈依的時候,請他們來聽經。」他又說了講堂法師的光太強,他們受不了,然後我們跟他談判,開放二樓我們的餐廳、一樓餐廳,用電視機播放講經的錄像帶,他同意了。他要聽什麼經?指定《地藏菩薩本願經》,鬼神特別喜歡這部經,我們就二十四小時播放。現在我不知道有沒有在播放,如果是利益鬼神就是一部《地藏經》永遠不斷的在那裡播放,他們得無量無邊利益二十四小時不中斷,鬼神歡喜。諸位如果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光碟流通得很廣,你在家裡面可以播放,不要怕鬼上門,那些鬼都是好鬼,不是惡鬼,來護法的,惡鬼不會聽這個經的,聽這個經都是修行的鬼,將來他們都能往生,他感你的恩德晚上睡覺你就放在你的客廳裡面去放,聲音開小一點,不妨礙你的睡眠,他們在用功,我們在懈怠。要生慚愧心,常常要想到他們、關懷他們、尊重他們、幫助他們,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假如我們《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光碟要是不夠的話,我們再做,我們母帶在,我們再做個幾千套,大量流通。

  我讀這一經文感觸非常之深,陳光別老居士怎麼往生的?就是八個小時聽經,八個小時念佛。他因為生病,病是增上緣,他不生病,他就不會聽經,他也不念佛躺在床上沒有法子,醒過來了,就看錄像帶,看累了阿彌陀佛,念累了就睡覺,三年多他成功了,他真的聽清楚了,萬緣放下念佛往生這是我們最好的榜樣,千千萬萬不能夠疏忽。他的這些冤親債主附身,現身說法,確實加強了我們的信念,我們在這地方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如果還不能提高自己的警覺,那個業障就未免太重了。類似陳光別老居士往生例子,在近代許多國家地區我們常常聽到,有一同修都親自見到,應當要警覺到這才是我們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其他都是小事

  我過去常常提到七十年代,英國的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他對中國文化大乘佛法非常讚歎,他並不是佛教徒,他認為「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孔孟學說大乘佛法」,這是現代世界上權威的學者,說出這兩句話我想把他的原文找到,我們說話要有根據。這一次在香港同修買了本書給我,一個是湯恩比博士著作《歷史觀》,他是研究歷史的,他的研究確實跟世界上一般的史學家不一樣,用現在的話來講宏觀的眼光,他是看整個世界,不是看一個國家,不是看一個地區。我們中國過去的史學家,都是寫一個朝代的,一個地區、一個時代的,他這個眼光非常遼闊,不是以一般史學家的中心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