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參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十輪品第二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十輪品第二〉

  夢參老和尚主講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整理衣服頂禮佛足,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今問世尊,無量功德海,唯願賜開許,為解釋除疑。」

  現在我們開始講《十輪經》正分。這一品的經文,就是地藏菩薩所要講的十輪;而且是他請示佛,什麼是十輪?有眾生的十輪,有佛的十輪。佛說的法,是對著眾生所作的種種業,我們現在苦難當中,想求解脫;怎麼樣才能解脫呢?佛就告訴我們一些方法,每部經都如是。先是菩薩的請求,佛的啟示,菩薩再請問,佛又說。只要會中有佛在場的,都是釋迦牟尼佛說的。

  地藏菩薩在序分當中贊嘆佛,佛也贊嘆他,之後,地藏菩薩就從座位起來。請法的時候,要先有個啟請的儀式。現在聖者沒有了,賢者過去了,就剩下一般的凡夫,泛泛的請法,連個意思都沒有表示,只說:「法師!那個怎麼解釋?」這在過去是不行的;你要問問題,就從你的座位起來,把衣服整理好,「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我們現在這件衣,肩膀部分是偏出來的。為什麼每個頂禮,都偏袒右肩呢?因為在沒有頂禮之前,有時候氣候寒冷,兩個肩膀都蓋上。等他要請示的時候,一定要把這個衣掩過來,露出膀子,這叫「偏袒右肩」。印度跪著是右膝著地,這個右腿,單腿跪,跪的時候,一條腿跪著,一條腿支著。完了,兩只手要合掌。這就是請法的儀式,要請法必須作這個儀式

  但是,佛法傳到中國來,特別是在三武滅佛之後,禪宗佛法的老規矩,把佛所教導的全敗壞了。雖然說是敗壞了,也可以說是他為了當機者開悟,不注重這種形式,又喊又打,甚至還有用罵的。丹霞劈佛,燒佛像,這些情形都不能視為常規,這跟佛所教導的儀軌不合。大吼兩聲,或者給你耳光,或者踢你一腳,什麼形式都有,只要讓開悟就行了,他的目的是這樣。但是在佛的儀軌上,這樣是不許可的。無論大菩薩請示佛,或者你要請法,要有這個儀式,我剛才形容的就是這個請法儀式

  再來就是表白,請法的時候,還要贊嘆。「我今問世尊」,就是請問的意思。「無量功德海」是佛的功德,無可限量的。那麼,拿什麼來比呢?就像大海。海者是深,海者是廣,你的智能,像海那麼樣深,像海那麼樣廣,也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所以,我請佛允許,唯願恩賜的意思,許可給我們說一說,好解釋我們的疑問,「為解釋除疑」。我們的方式是先把事情說出來,完了是求解釋。印度方式則是先贊嘆,完了,請你開示幫我解除疑問,以下才說是什麼事。他一請示,還沒有等地藏菩薩問,佛又贊嘆他。

  「世尊告曰:汝眞善士,於一切法智見無礙,為欲饒益有情故,請問如來,隨汝意問,吾當為汝分別解說,令汝心喜。於是地藏菩薩摩訶薩以頌問曰:我曾十三劫,已勤修苦行,為一切有情,除三災五濁。多俱胝佛所,已設無邊供,曾見大集會,清信眾和合。聰哲勤精進,皆來同會集,未曾見如是,無諸雜穢眾。」

  「世尊告曰:汝眞善士」,說你是一位眞正的善人,這個善可不是我們一般的善,而是究竟的眞善士。佛稱呼弟子都稱善士,善男子、善女人都加個善字。「善」就是你能與我有緣,接近了,這個善緣是不容易的。你是一位向善者,去除一切垢染,究竟清凈這是佛稱許地藏菩薩的,說你對於一切法,你的智能已經沒有障礙,自己都能通達了。本來你是不著問的,但是你為什麼要問呢?「為欲饒益有情故」。如果沒有地藏菩薩的請示,這部《大集十輪經》也不可能說的。

  佛是很少自己說法,必須有請問的機,佛才說法。無機,就像我們無的放矢是不可以的。你欲饒益一切他有情故,利益眾生,所以才請問如來我就「隨汝意問」,你想問什麼就問什麼,我就分別的跟你解說,令你歡喜。令地藏菩薩歡喜,就是令一切眾生歡喜,於是地藏菩薩就問了。

  以下就是地藏菩薩所問的主要目的也就是此經的重點。他要問什麼呢?他說,我曾經修行了十三劫,用十三劫的時間修行苦行。一劫是好長時間呢?可以分為成、住、壞、空四劫,四個中劫就算一個大劫。現在我們這個劫是住劫。住劫,人的壽命是從這個八萬四千歲,就說八萬歲,過一百年減一些,減到人壽命十歲;再從十歲過一百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那麼,這一增一減,算一劫。地藏菩薩說,我曾經用十三劫的時間,十三次的這個八萬四千歲的一增一減。作什麼呢?修苦行,所修的苦行並不是我們這種勞動的苦行

  我們知道地藏菩薩是在地獄當中,在這五濁惡世,在沒有佛法的時候,眾生苦難的時候,他來眾生,那麼他用這么長的時間,從年上算是不可計算,要是從日子上算就更長。就是為度一切眾生,為一切有情,除三災八難。這個三災,大三災是火水風,小三災是刀兵、飢饉、瘟疫。這兩個三災都要除,要想轉變這社會的型態,變的好一點,不要像現在三災這么普遍。五濁,劫濁的時候不好。見濁,眾生的看問題不一樣,亂得很,經常為了知見的不同,說話吵架。劫濁、見濁或者煩惱濁,為什麼會這樣呢?生了煩惱太重這個時候眾生,從他的壽命,從他的人形,從他的種種樣態,都是混濁不清。最後是命濁,這叫五濁惡世

  我曾經修苦行,修了這么長的時間,讓一切眾生免去三災五濁的痛苦我也曾在多俱胝佛所(一俱胝就是一億),就是在那麼多的億佛所面前,我供養了很多,設無邊供。我也看著每個佛所有很大的聚會;那些聚會來的聞法弟子,那些親近佛的弟子大家都是很和合的,信心是很清凈的,都是聰明、有智能。而且是在聞了法之後能夠精勤勇猛修行的,都同來集會,聞佛法。「未曾見如是,無諸雜穢眾。」在那個大集會的時候,好像沒有三災,沒有五濁。未曾見如是,沒有雜穢,沒有這樣的眾生

  我用十三劫修行時間,參加了很多佛的集會處所。每個佛的集會處所都很好,來的大眾都很清凈的。那個社會世間很好眾生也很清凈的。但是我現在看見的就不一樣,在這所要問的主要意思就是問我這個世界

  「雲何此佛國,穢惡損凈善,智者皆遠離,惡行者同居。多造無間罪,誹謗於正法,毀聖起惡見,妄說斷常論。具造十惡業,不畏後世苦,多遠離三乘,臭穢向惡趣。無明蔽其目,貪嫉多奸矯,雲何轉佛輪,度此眾生類?雲何相續,如金剛煩惱?雲何得總持,果能如是忍?今我見導師,大集甚希有,未曾見余處,具如是眾德。具杜多功德,勤修菩提道,雲何處愚眾,能開示佛輪。」

  「雲何此佛國,穢惡損凈善。」為什麼這個國土也就是這個娑婆世界臟亂得不得了,盡是惡性眾生,沒有清凈的善信?「損凈善」,前面講清,這里講凈;這是文字翻譯的作用,就是像那樣的清凈眾,沒有聰哲精勤凈者,有智能的人都不這個世界來,都遠離了。作惡的眾生,都聚到一起,這個世界就是眾惡混濁。「多造無間罪」,作的業都是無間罪。弒母、殺父親、弒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儈,這叫五無間罪。乃至於「誹謗於正法」,

  這個正法是指所說清凈法。至於我們所講的,相信自己是佛,那就更深奧了。

  這里所說正法是行十善業,也就是身、口、意十業。依佛的教導,不作諸惡,那就正法。甚至於詆毀聖者聖者是指著佛所說的,或者這些大菩薩,謗毀三寶。他看問題的看法不一樣,乃至燒佛像,殺和尚,關和尚,甚至把藏經都燒了,認為這是迷信,「毀聖起惡見」。「妄說斷常論」,互相所談論的都是妄言語,不是斷,就是常,總是二邊,不契合中道;或者說人生死了就算了,這是斷見。要想保持未來的身,保持自己的身體,要活多少年這是常見。要是眞的許可的話,世間上眞的有這個例子人人都永遠不想死,這是不可能的。不是落於斷,就落於常。虛妄說,顚倒說,「妄說斷常論」。

  而他們所造的都是十惡。身三,「毅、盜、淫」。口四,「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三,「貪、瞋、痴」。這十個就叫惡業。加個不字,就是十善,不起貪瞋痴,不起殺盜淫,不作殺盜淫。這十惡業,他作的時候從來不會害怕將來要受的苦報。因為他生起見了,沒有後世他還怕什麼後世苦;更談不上聲聞、緣覺、菩薩乘。「多遠離三乘」,善法更不會親近正法修道,他是遠離的;三乘既遠離,又向什麼地方去呢?墮三惡道。「臭穢向惡趣」,就是三惡趣苦。最苦的是地獄餓鬼畜生人間也不見得怎麼好,天福享盡了照樣墮落。說五惡趣可以,說六趣也可以,乃至一般所說的趨向惡趣,都是指三惡道說的。

  為什麼他們這樣作呢?因為被無明遮蔽他們的清凈法眼,「無明蔽其目」。他們看不見,不是貪心,就是嫉妒。「貪嫉多奸矯」,也就是奸詐到不得了。像這一類的眾生,像社會樣子,佛,您怎麼度眾生?「雲何轉佛輪」,您怎麼說法?如何轉佛輪,對治眾生的惡輪?這就是這部《十輪經》的涵義,為什麼講輪呢?輪者有摧輾之功,像我們這兒有往前推動力車輪能把你輾碎,佛輪就把一切眾生的惡給輾化。

  佛,您怎麼轉佛輪來度這一類的眾生?「雲何相續,如金剛煩惱。」眾生煩惱像金剛那麼堅利、那麼固執,相續不斷,你是怎麼樣轉佛輪,截斷眾生相續業,也就是截斷煩惱流,生起清凈流,讓他解脫或者是用金剛般若波羅智能,破除煩惱使他們得到三昧。「雲何得總持」,就是得到三昧,得到大定

  「總一切法,持無量義」,這樣子能不能證得生法忍呢?這個忍就是無生法忍。果能如是,能這樣得到嗎?「今我見導師,大集甚希有。未曾見余處,具如是眾德。具杜多功德,勤修菩提道,雲何處愚眾,能開示佛輪。」他贊嘆佛,我今天看見導師的這個大集會,好像是變了,您是怎麼度脫的?將這個五濁惡世轉變成這樣子我在余處沒有看到過,沒有像今天這樣的集會。

  「杜多」是煩惱,斷除一切煩惱,把這垢塵煩惱都斷除了,斷除煩惱就是功德。這個功德是怎樣來的呢?這煩惱是怎麼斷除呢?勤修菩提得來的。菩提道次第,就是一步一步的修,從懺悔罪業,之後修定、修慧,這是很不容易的。

  「雲何處愚眾,能開示佛輪。」佛,您處在這愚痴大眾當中,怎麼會清凈呢?如何還能說法眾生?開示佛輪就是說法。此後,佛就用比喻說明這十輪,也就是用佛的十輪,來轉化眾生十惡輪。在這里,十惡業就是十輪。如何轉動佛輪?佛用比喻,再加上示現來轉動佛輪。以下佛所要說的就是十輪。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過去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五濁惡時,己曾請問殑伽沙等諸佛世尊如是法義。汝於如是所問法義,已作劬勞,已善通達,已到圓滿眾行彼岸,已得善巧方便妙智。今為成熟一切有情,令得利益樂事故,令一切菩薩摩訶薩,善巧方便聖行伏藏施等六種波羅蜜多,成熟一切有情勝行,一切智智功德大海圓滿故。為轉一切剎帝利王諸暴惡行,使不墮落三惡趣故。為令此土三寶種性威德熾盛久住世故,復問如來如是法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在說十輪的時候,先用世間國王最初接掌王位,乃至於怎麼樣登上王位過程,來說明佛是如何修成佛道的。在這樣請示之後,佛沒有說法之前就先說,你這個請問,不止向我請問,你請問的次數太多了,不止問過我,你還問了像恆河沙那麼多諸佛。佛就告訴他說:「善哉善哉!」就贊嘆他說,你問的很好。善男子,就是佛稱地藏菩薩。「汝於過去殑伽沙等諸佛世界五濁惡時」,地藏菩薩是在無佛時代出世,在五濁惡世的時候,就教化眾生我們現在也算是無佛出世,佛已經涅槃,只剩所留下的法,可是我們不明了這個法的眞實義,這是第一種。

  其次是不了解這個法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我是這樣的看法。顯教、密教、四教、五教、凈土、賢首種種的法義,我們沒有智能把它們弄清楚。這就說明了現在確實是五濁惡世。佛在世的時候,有好多法義,如果我們一聞法就能開悟就能證眞,就能消除煩惱!像我們雖然聽了好多部經,學了好多部經,不過不能斷惑,不能證得法眼凈。

  多數人看問題不是落於斷,就是落於常。思想的心,不是想常,就是想斷,很少契合中道義,這就證明我們的善根淺薄。這部經學完了,要行。這個佛輪的方法教導我們修法,怎麼樣修?要眞正的去做。不過現在我們學的都是學得不耐心,我這樣說大家別生氣。把學法擺到第二位就是很好道友了,擺到第三位的也還不錯。我說這個包括了比丘比丘尼在內。他眞正的是生死心切的,知道這個世界無常的;認識了這個世界是苦的,他就不會這樣的對待法。現在我們怎麼對待法,自己心裡有數。為什麼會這樣子?這是我們過去的宿業智慧眼被無明遮蓋了,這是當前我們現在的處境。為什麼這么沒有智能?為什麼在現實生活當中,這樣放任?我們還是貪戀,其實我們都知道佛告訴我們很多好方法對治,為什麼我們不去做?這就是地藏菩薩這個世界上辛苦、劬勞的原因

  所以釋迦牟尼佛就說地藏菩薩,像你所問的這些問題,你已經問過好多佛了,像恆河沙那樣多的佛,你都問過這個道理。你已經為你所問的道理付出很多的辛苦,已經付出很多代價。對你人來說,你已經通達了,已經諸行圓滿,到了彼岸,已經得了善巧方便的妙智,能給眾生示現種種的方便,想一切方法引誘眾生相信,引誘眾生進入。完了,使他成熟不再造罪了。

  你今天向我請問也是這個目的,令一切眾生得到利益,得到安樂,也是令一切的菩薩摩訶具足方便善巧去度眾生的,因為並不是每位菩薩具足善巧方便,那些大菩薩摩訶薩學法的時候,開了悟,證了道,可是利益眾生方法並不簡單,因為眾生的種類太多了,眾生業障,必須運用極善巧的方便,依照聖者所行的,不過這對地藏菩薩已經具足了。你那個寶藏里頭所伏藏的,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禪定智能六種波羅蜜,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以此成熟一切有情

  「一切智智功德大海圓滿故」,一切智智,一切智能者之中的大智能,這是指佛說的。「為轉一切剎帝利王諸暴惡行」,現在的剎帝利王暴惡行,在末世時是具足的。舉凡擔任首領的,我們就把他當成剎帝利王。他所執行的政策,大多數就是造業。對於地藏菩薩的請問,佛就跟地藏菩薩說,你應該轉變這一個惡王,不要讓他再作暴行,免得墮落到三惡道。

  同時,還為了能夠攝入三寶的種性,佛法三寶的威德能夠長久興盛,長住在這世間。所以,你問如來這些法義,問得很好,很重要!要怎樣才能夠使眾生脫離痛苦,使五濁惡世末法時代眾生不墮落三塗。你問的很好,但是要諦聽!諦聽!我向你說你要如理的聽,如實的聽。

  佛對每位請法者,都使用「諦聽諦聽」的句子。地藏菩薩不如理嗎?那是佛陀教導我們的方式。在聽法的時候,一定要諦聽諦聽,如理是不可能的,至少不要三心二意的。現在聽的時候,集中心力去聽才能入。如果不集中心力你不能入,就是這個意思。這是菩薩請法、佛說法,都是給我們作示範的。聽完了,你還要善思念之,還要好好的觀想。「吾當為汝分別解說」,我現在一樣一樣的分別給你說清楚。地藏菩薩馬上就答覆說:「唯然世尊!」是的,佛,我願樂欲聞,我很喜歡佛說法。這是儀式,一請一答。不過還沒有達到正題,這是請法的方式,許可說方式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摩訶薩,善男子如來由本願力,成就十種佛輪,居此佛土,五濁惡世,一切有情退沒一切白凈善法,匱乏所有七聖財寶,遠離一切聰敏智者,斷常羅網之所覆蔽。常好乘馭諸惡趣車,於後世苦不見怖畏,常處遍重無明黑暗具足十種不善業道,造五無間,誹謗正法,毀呰賢聖,離諸善法,具諸惡法。我住如是雜惡土中,得安隱住,得無驚恐,得無所畏。自稱我處大仙尊位,轉於佛輪,降諸天外道邪論,摧滅一切諸眾生類,猶如金剛堅固煩惱,隨其所樂,,安置一切有力眾生,令住三乘不退轉位。」

  佛就對他說,因為我過去發願,佛佛各人發的願不同,所以各個佛所示現的方便善巧、攝受眾生也不同。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要建立極樂世界,用極樂世界攝受眾生葯師琉璃如來就建立琉璃世界,醫治眾生的病,來攝受眾生釋迦牟尼佛發的願,就專在這五濁惡世,而且是在人壽百歲,在人賢劫千佛當中。大家看一看,釋迦牟尼壽命是最短的,才一百歲,他的前一尊佛,迦葉佛,壽命一萬歲。現在我們說的七佛,只說是現在的人賢劫的四尊佛就有萬歲、三萬歲、兩萬歲一萬歲,而釋迦牟尼佛才一百歲。千佛住世的時候,釋迦牟尼佛的壽命是最短的。他也沒有活到一百歲,八十歲就走了,緣就盡了這是本身願力的緣故

  但是因為十種佛輪,所以在這個佛國土娑婆世界五濁惡世里頭,我雖然看見他們,退沒了一切白凈的善法。白凈法沒有了,他怎麼會去持戒,怎麼會去信?不信,怎樣能持戒?怎麼能有定慧?不可能。他會布施嗎?凡是能作者具足七聖財的眾生,例如諸位道友們,在座的好多人受過三歸,受過五戒,你具足戒財,具足歸依三寶,好多人都作供養布施,你已經作了布施財。那麼這都具足的,這算是聽明智慧者,能夠聞經聽法。

  這里所說的是匱乏七聖財寶眾生。同一個時間內,好多人都作什麼呢?我們可以想到吧?你的六親眷屬去幹什麼?你來這兒聽經,這是很鮮明的對比,不需要再去說了。聽明智者什麼叫智者?就是你會選擇。有智能人會選擇應當走什麼道,他一天應當幹什麼事情他會選擇;沒有智能的人,他所選擇的不同,他選擇的是乘惡趣車,趣向惡趣。我們是二乘車,趣向三乘道。這完全不同,我們就沒有後世苦。為什麼呢?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持清凈戒,布施忍辱那就減少好多的禍害。

  我們是怖畏後世苦。所以,今生要修,要聞法。我們是注重光明,要破除黑暗不作十種不善的業道,行的是十善業道。我們信佛弟子成就業道的,我很少聽見佛弟子破口大罵別人的。有人說:「老和尚,是你沒聽見!」我聽過不少,那是事實,不過還是少數的。佛弟子在罵人的時候,他有顧慮的,惡口,他心裡要想一想。佛弟子也有欺詐的,他也要懺悔一下。在這個時候,這樣作不對。如果不是佛弟子,他連不對的意思都沒有。報復的時候,我要你先受點苦再說。他是這種心理,這種心態。所以後世的惡趣車,他們就坐上去了

  凡是不怕後世的人他就去乘那個惡趣車,就落到惡趣道中。畏後世苦的眾生他就不會。我們雖然也處在黑暗當中,但是念佛、念法、念僧,乃至於念一句觀世音菩薩聖號,念一句地藏菩薩聖號,這一念就是光明的。你念一聲這一聲就光明,你聲聲念,就聲聲的光明你就能夠逐漸衝破重重的障礙黑暗這就是智能者。有智能者,就能夠遠離十不善業道,他要行十善業道。說到五無間罪、誹謗正法、毀呰賢聖,大家要注意信佛的人你不要謗毀,反正佛所說的法,你信這法,卻去謗那法,這都是滅法。如果我是講經、誦經,我說念佛不好我就是謗念佛的,這就是謗法。我是念佛的,說誦經的講經的不對,這也是謗法。我講這部經,說那部經不對,這都叫謗法。我跟那部經沒有緣,更應供養禮拜,要求結緣,應當具足一切法義,都應當懂,不應當毀謗正法,這個要特別注意。

  現在我們的道友當中,簡直是不知道謗法的後果,信口開河。甚至我是這間廟的弟子他是那間廟的弟子,可能還會彼此打仗,這確實是有的。寺廟寺廟都會打,何況在家道友呢?但是你要知道,這是毀謗正法。毀謗正法,罪業很大。在僧眾之間挑撥離間,或者對這個廟說那個廟,對那個廟說這個廟,這可就危險了。這是五逆罪,五無間,破和合僧眾。所以對於一切的聖人賢人、一切的住持,我們不要隨便批評。因為我們沒有達到那個境界,如果我們這樣作,是向惡法道路走,不是向善法道路走。

  面對這個罪過,我雖然懺悔了好多年,還是懺悔不凈。我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我學五教,就說四教沒有五教好,先入為主。後來我又學四教,感覺四教跟五教都差不多,我也沒入進去。當我學念佛的時候,我以為念我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我也是這樣學的。如果是只念一句阿彌陀佛,以後三藏十二部經都斷了,誰還去學?斷法!滅法種!我不敢再說了

  那是過去的罪業,造的很多,我個人知道懺悔那是我的經驗,介紹給大家。所以,毀謗正法看起來是很淺,「我沒有謗過法!」其實,你謗的次數不少,這個師父好,那個師父不好。哪個師父都好,只要他披上架裟,他是佛弟子,我都贊嘆他,把他賢人看,當聖人看。至於他個人的因果他自己會承擔的,跟我毫無關係我不替他因果

  這部《十輪經》是專講這種情形,我的弟子不論破戒犯戒到什麼程度都不國王制裁,這是佛說的。如果他制裁,這個剎帝利王是惡王,因為會毀滅三寶他就算壞,有一片架裟,還不是整體的,就是一片架裟,鬼神見著也能得到利益。人不信鬼神信的。因為他受苦的,鬼神有通,也知道利害關係。人胡塗,不知道利害關係,信口開河。大家要特別注意,特別是對寺廟僧眾三寶弟子,乃至於我們道友互相之間,償贊償,佛法興,就是這個涵義。

  佛弟子總是維護釋迦牟尼佛,維護一切眾生的,讓未來眾生不受痛苦,一定要這樣作。我過去不知道,作過很多錯事,現在知道了,以後不再作。可是以前作錯的怎麼辦呢?對佛菩薩懺悔,對地藏菩薩懺悔就好了。因為這部《十輪經》,是專講懺悔的。拜懺的涵義,就是要洗刷我們過去的罪過。我們穿衣服髒了要洗,洗了,就乾淨了,懺悔的意思就是這樣。過去我作錯事,我改了就是,我再不作。你懺悔,你過去的罪業就輕了。懂得懺悔法,你就有辦法你有慚愧心,就是你的財寶

  我剛才講慚愧慚愧就是財寶,總是跟人比,比不上人家,人家有功德,我沒有功德。人家有財富,我沒有財富。人家為什麼有財富?前生修的福德我不嫉妒,我都隨喜。只要是人家的功德隨喜,你的罪惡懺悔了,慚愧是種財寶。一切諸佛之所以能夠成道,他過去初發心的時候,就有慚愧心。釋迦牟尼佛說,我住在這個雜惡的國土中,住的很安穩,沒有恐怖,也無所畏懼。我自己認為,我是世尊我是大仙,因為我在轉佛輪,轉這個佛輪,就是要對治惡輪,就是要降伏那些天魔外道的邪論,摧滅一切眾生煩惱眾生煩惱剛強難調難伏,像金剛堅固的那麼樣煩惱我能摧伏。對這類眾生,我也能使他得到安樂

  但是,其中有善類的眾生我就讓他們住三乘不退轉位。聲聞、緣覺、菩薩乘,三乘。還沒有說佛輪,這樣是總說的,我在這個住著,無所畏懼來度眾生,這是由我過去世願力的緣故。我發願這個地方眾生壽命非常短速,身量非常矮小。時候這么不好這個時候眾生是在五濁惡世當中。佛在世時是正法正法也好不了許多,為什麼?他處在五濁惡世!

  不過,還是比我們現在好一些。我們現在是無佛世,當然更不好。但是釋迦牟尼佛生的是五濁惡世他是五濁惡世眾生那是釋迦牟尼佛的報身。釋迦牟尼佛的清凈法身就不是這樣子這是幻化的,不是實在的。一切諸法,如夢幻泡影,應當如是見。這叫正知正見。以下就舉例說明,先說國土,後說佛輪。

  「善男子,譬如有國,時虛君位,其中所有一切人民,自軍他軍,更相侵害,憂愁擾亂,人眾不安,有無量種斗訟違諍,互相欺陵,諂言妄語,麤惡乖離,誣調矯亂,種種疾病,盲翳昏暗,寒熱瘧疾,溫氣疫癘,癲癇乾枯,飲食不消,其心狂亂,諸根不具,肢體缺減,乏少種種衣食資具,一切所有皆不可樂。諸有情類,歸依種種外道邪神,惡見噁心,及惡意樂,皆悉熾盛,迷失正道,臨墮惡趣。」

  這完全是形容詞。這些我們都懂,身歷其境,我們現在處的就是這個情況。現在這個世界是末法時期,南瞻部洲,也就是在這地球上,一百八十多個國家,有哪個國家好一點?都是比較而言的。「時虛君位」,這是印度習慣說的。現在這國家很亂,國家皇帝沒有辦法掌權,君位是虛的,這樣就更亂了,這個國家的所有人民,互相爭奪。「自軍他軍」,佛還是按著國界說的。至於我的經驗就不是這樣子的。我生在東北,那個時候土匪很厲害。我小時候,是東三省,各省有各省的督軍,那時候叫督軍,後來才改成省主席。這省跟那省打,那省跟這省打。

  那個時候大家爭著選總統我在北京時,就出家了,之後,我看見一副對聯,北洋軍閥的時候,在北京叫就北總統,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叫南總統南京南京政府,北京北京政府。那幅對聯是說,「南政府北政府,政府何分南北!」什麼南北的,總而言之,統而言之,總統不是東西。這是一個國家,不是好多國家。後來我到了四川,我協助整理材料,才知道四川的混亂程度

  要是生到這個時代的人,不論哪一個國家,沒有憂愁的?這個國家不擾亂的?美國很強大?前幾天肯尼迪機場就被炸了。而且炸的時候,許多貿易大樓也被炸到。還有風災水災、火災,你說沒有憂愁的,沒有擾亂的,哪個地方是乾淨土呀?有一片乾淨土,大家不曉得找到沒找到?你自己的心!你把清凈下來,最乾淨!信嗎?好好的觀一觀,你定下來看一看,打坐半個鍾頭,別不相信,要相信,你清凈那麼一下子,你安那麼一會兒都可以。人總是不安啊!

  現在我每天大概都會接到台灣道友的電話,一通是最少的,有時候是兩通。詳細內容,我們不介紹。反正就是不安,人都不安,哪個地方安呢?沒有,你放下!放下,就安了!你放不下,隨時都不安。現在我們有這么一個固定的時間,就是現在這一個半鍾頭還安吧!有這一個半鍾頭,我們就是很幸福安定一個半鍾頭就一個半鍾頭安定安定兩個鍾頭就兩個鍾頭安定你想要求永久的安定你必須成道!要是不成道你沒安定,就算生了天,天也不安定。往往是修羅跟忉利天打,人間動亂天上先亂,人間後亂。梵天會好一點,再往上會更好一點,不過福報盡了,還是會墮下來,沒有好地方

  只要你心安了,依照佛的十輪,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地方住的非常安定,我們就學他。釋迦牟尼佛說有無量種的斗訟違諍,眞是無量呀!各個國家法律不一樣,到了現在,海洋公約已經沒有作用了。各個國家法律不一樣,每一個國家,法院的案件都非常多,什麼樣的鬥爭、斗訟都有,相違的事情太多了,一天都在鬥爭當中。「互相欺陵」,現在互相欺陵到什麼程度呢?連每個人家庭夫妻、父子、母女,都互相的欺陵。我是親身經驗過的,不是胡亂說的。

  大陸的文化大革命,就把這么大房子,不曉得割成多少塊。各燒各的灶,你加入這個派,他加入那個派,就是這樣。現在想起來,什麼地方又能夠清凈呢?人跟人,就是這樣子你要是有權有勢有錢,盡是諂眛你的話,恭維你的話,耳朵塞滿了,是不是這樣?現在弄得人人不敢相信,他說的是眞的嗎?對誰說話都要打個問號!你的女兒跟你說話的時候,你認為這傢伙說的是眞的假的?這個孩子又來騙我吧!你都會打個問號。你是誰?你自己對自己有時候也打問號,哪有什麼是眞實的。現在整個世界的次序乖離了,沒有什麼次序的,夫婦、父子,整個的國家是這樣子要想不亂,是不可能。在這情況之下,怎麼能夠不亂?要依佛的教導受三皈依,聽聽佛經

  除此之外,還有病!現在有些病,在佛經上並沒有出現,那時候還沒有這些病。在佛經上沒有癌症,只有干消,乾枯,飲食不消,或者眼睛不好,四肢缺,打擺子,發瘧疾,寒熱,瘟疫,就是最惡的病。有愛滋病嗎?沒有吧!有各種癌症嗎?沒有。這是後來才聽到的,以前並不知道,各種的病患太多了。如果不是親歷其境,聽人說我也不會相信的。但是我親自看到了,不能不相信,眼見為實。

  我到榮總醫院長庚醫院看見植物人,我才相信,我所看見的還少,植物人的數量,恐怕比我看的還多。我只看到這么兩個醫院的。台灣有,大陸有沒有?美國有沒有?恐怕都很多。這種植物人就像地藏經》講的,死也死不得,活也活不了。這種痛苦沒辦法說的。在《地藏經》上說,他在陰間,正在過堂審問的,案情沒定,所以,他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了。換句話說,就是讓他受罪。活受罪!他受罪還可以,要是你家裡出了植物人自己的親人沒死,怎麼忍心不管他呢?有好多植物人就這樣拖垮他的家人。為了這么一個人,要陪著他,不能上班,總得留一個人當班照顧他。這不叫業嗎?

  還有「其心狂亂」的。現在瘋子多呀!如果沒有聽到的,不會了解。那瘋人院,瘋子多。我妹妹就在瘋人院當過醫生,現在退休了。她說瘋子眞多,過去是電療,電療完了,這個人就算是恢復了,不瘋了,也會變成獃子什麼都不懂了,神經也就壞了。後來才改成針炙治療,一發病的時候給他打一針。打針,他就停歇了,不瘋了。等將來瘋病好的時候,還能有精神記憶力,還可以認得六親眷屬。如果瘋了,就算治好了,連自己六親眷屬父母都認不得了,你說樣子活著有什麼意思呢?

  還有諸根不全的,缺肢膀少胳膊的。還有,當前這個世界這么進步,還有很多的地區,沒有衣服穿的,沒有糧食的。我們在電視上都看到了,那些一直在戰爭的地區,糧食不生產,糧食很少。這些地區的眾生,他的見解非常惡,心裡也是惡的。所以你要走到那個縣裡頭,經過那個地方山邊上的人,他見著人,不論見到什麼,馬上就摸他的刀把子,准備跟你戰斗。如果你不是傷害他的,那就去了。不然,他就要准備跟你斗,我取這個來證明「噁心」。他也有快樂不過是惡意的快樂。他的內心充滿瞋恨、忌妒、障礙、懷疑,早迷失正道了。邪見的、惡見的,噁心熾盛得不得了。所以,他迷失了正道。這樣有什麼辦法呢?生前如是,死後只有墮惡趣。又淪落三惡道,等從三惡道出來,又生到那個邊疆。這種輪迴什麼時候能止息呀?

  這都地藏菩薩觀世音菩薩慈悲最關心的地方,他看見眾生樣子。我們沒有菩薩那些智能,我們的心,雖然也慈悲,也憐憫,但是還有情愛,那是屬於愛見大悲,他跟我有點因緣,我才幹。像我到了這些地區,我說這些人還不如牛馬,牛馬,你調順好,它會有善心,狗,你養得好,它跟你擺擺尾巴。這些人不會的,你會對他生起厭離感,不會生起大慈大悲心,來救度他們。我那個時候也沒有,只有厭離感,你要什麼時候能夠轉變,善業發現還能遇見佛法那就難了。那不曉得要經過多少世代。這是不好現象,反過來就是好的現象事物都有兩方面,相對法,說完壞的,就說好的,好的才接近佛輪。佛度眾生也是這樣子,因為要在惡輪上建立佛輪,很不容易!

  「時彼國中,有諸耆舊,聽明多智,博學平恕,威嚴整肅,相與謀議運諸籌策。即便召集國邑人民,共所薦推,取一王子,先具多種布施調伏,寂靜屍羅,精進勇猛,難行苦行,一切備滿,具諸殊勝福德之相,諸根圓滿,肢體無缺,身形長大,相好端嚴,成就最勝美妙容色,常為一切尊重恭敬,率土人民無不親愛。稟性淳質,常懷慈悲,博學多才,備諸伎藝,柔和忍辱庄嚴其心。是大後妃所生嫡子,以諸妙香,熏清凈水,調和冷暖,沐浴其身,著於種種上妙香熏眾寶莊嚴鮮凈衣服,末尼珠寶置在髻中,金寶華鬘冠飾其首,素練輕繒束於發際。」

  這跟前面是對比的。這個國家沒有國王國家混亂正見很少,邪見很多。在這個時候,這個國土當中有過去的賢達者,耆者就是過去的長老,有智能的人學問很好的,很平和,寬恕待人的。見到國家有這種情況,就相與謀議,想種種辦法。「籌」是籌劃,「策」是策動的意思。現在國家樣子,大家共同商議,要有辦法。由這些耆舊共同的召集這個國家的人民,

  「國邑人民」。大家推薦,由先王兒子當中取一王子也就是互相的選一下。這個王子必須能夠調伏自己,能夠施捨,能夠持戒,遵守這個世間法。屍羅,就是戒律,包括了寂靜慈悲防護、止惡。「寂靜屍羅」,就是這個意義

  要找這樣一個王子,又能夠慈心布施,調伏自己的性情,能夠遵守法律制度,還要精進勇猛精進勇猛對於善業而言的,能作人家所作不到的苦行。這些都具備了,還得有殊勝福德相。相貌長的不太丑,作國王的人太丑了也不成。眼、耳、鼻、舌、身、意,諸根都圓滿,四肢身體沒有缺陷,身形不能太矮小。身形要長大,還要具足相好端嚴。成就了這些庄嚴美妙的容色,常為一切人所尊重恭敬。這個國家有的人民,對他都表示親愛。

  「稟性淳質,常懷慈悲,博學多才,備諸伎藝。」這就是他的性情,淳厚質朴,常懷有利濟人家之心,不損惱任何人,學問很好,還有各種的伎藝。

  「柔和忍辱庄嚴其心。」柔和,是不粗暴的意思,忍辱是非理相加了,他也不跟人家計較。「是大後妃所生嫡子」,要是選偏妃所生的,不是嫡子,就差一點兒。所以選太子,都選大妃所生的,也就是原配的夫人。有這樣的太子,選上了之後,用香水把他清凈,不冷不熱,冷暖調和。沐浴這個王子身體給他穿的衣服都是用妙香熏的,有珠寶莊嚴的鮮凈衣服

  「末尼珠寶,置在髻中」,這些我都見過西藏人就是這樣子。凡是四品以上的官吏,他們是不剪發的,頭發里戴個小佛龕,不過,沒有末尼寶珠,他們裝一尊佛像,飾在頭發上。

  那個國王把末尼寶珠裝在髻中,過去都是捲髮的,這是形容詞。用金寶裝飾的,最美的發冠,來裝飾他的頭。這些東西,「素練輕繒束於發際」,他的頭發要捲起來修個佛龕。我看見西藏人,他是兩個就像我們小孩兒的雙髻那樣子的,中間擱上一個佛龕佛龕里有尊佛像也有拴寶石的,把寶石鑲到佛龕外頭。一般人都是觀世音佛像的比較多。

  「又以種種末尼眞珠金銀等寶,共所合成珥璫,瓔珞環玔印等。眾妙寶飾庄嚴其身,織成寶履下承其足,眾寶傘蓋上覆其頂,安置古昔一切天仙所護持座,趣入一切天帝同許共所護持善巧營構殊妙大殿,登自先王所升尊座。」

  我們知道西藏男人都戴耳環,但不是在耳朵上札個眼,他是掛在耳朵上,他所戴的耳環都很大的。有品位的,一看他的耳環就知道他是幾品官。四品以上才許可戴,四品以下不行。耳環也分等級的,是綠寶石,還是紅寶石。還有,他頭上戴的頂子也有關係。還有,他騎的馬,馬頂上要是安金頂的,你一定要讓路,這是三品以上的大員,這是活佛。我舉這些例子是形容古來國王威儀。還有馬底下,馬腦殼底下、脖子底下,拴一個紅鬃,那麼胸部鑲一個紅鬃,拴兩個是四品,拴三個是三品以上的。

  還有,那個鞍子都是分等級的。所以瓔珞、戴的耳環都是珠寶所合成的,國王庄嚴更不同了。他坐的轎子,渾身都是珠寶,馬鞍子上都是珠寶鑲綴的。

  這是形容古來過去這個國王升王座或出巡的情形,因為經典都是印度當時的情況描寫的,跟現在的情況不同,現在是沒有了。講這個是作比喻。初升座的時候,未登王位把他選出來就這樣給他裝飾起來。過去古賢的仙人所護持的寶座讓他坐到這個座上,大家禮拜請他。「趣入一切天帝同許共所護持善巧營構殊妙大殿」,這是形容詞,說那個殿堂,修的很好。你到台灣也好,到大陸也好,就是在溫哥華,殿堂都是不錯的。凡是塑的佛像,乃至佛所坐的,都是寶座。這位將來大王還沒有升座以前,坐的那個座是一切仙人所護持的寶座這都是傳說。

  「紹王位已,扣擊一切天帝、龍帝、葯叉神帝、阿素洛帝、鳩畔荼帝,各所護持廣大鐘鼓,其聲振響,周遍國界,剎帝利等四大種姓無量人眾,沐浴其身著凈衣服,執持種種妙寶繒彩傘蓋幢旙,末尼眞珠金銀螺貝璧玉珊瑚吠琉璃等,生色可染無量珍奇,奉獻新王,以呈嘉瑞。貴族凈行博學多才諸婆羅門,以無量種微妙贊頌歌詠帝德種種善事咒願於王,以諸吉祥散灑王頂。」

  還有設計巧妙的裝飾,營造這樣一個大殿。登先王所升的尊座,要登王位,等他紹隆王位之後,「叩擊一切天帝、龍帝、葯叉神帝、阿素洛帝、鳩畔荼帝,各所護持廣大鐘鼓」,這是形容詞,說天龍八部所護持的鐘鼓。過去滿清的皇帝,每天早朝的時候都是鍾鼓齊鳴。和尚廟里,上早晚殿都要鍾鼓齊鳴。迎接一位大德都要鍾鼓齊鳴,全體的寺院僧眾都要穿袍搭衣迎接。這是形容尊貴的意思。其實這是八部鬼神眾龍天護法,所以我們經常形容皇帝是百靈相護,這是他福報所感的。到了那個時候鍾鼓齊鳴,使這個國界都能夠知道。這個時候婆羅門、剎帝利、吠陀、戌陀羅這是印度古來有四大種姓,四大種姓有無的人眾,同時每個人都要沐浴更衣,所穿的乾淨衣服,也是用種種的寶所合成的。

  傘蓋、幢旙,這些都是形容詞,金銀螺貝璧玉珊瑚、吠琉璃,「生色可染」就是金人,生色,就是天生的色,他的顏色是生成的,就是黃的、白的。無量珍奇的寶物,都奉獻給這位新升王位的王。「以呈嘉瑞」,這個時候貴族剎帝利,博學多才的婆羅門,以無量的種種微妙贊頌,歌詠帝德種種善事,「咒願於王」。我們前面看地藏菩薩贊嘆佛的功德,佛又贊嘆地藏菩薩功德這是各種贊頌的意思。「以諸吉祥散灑王頂」,把這些珠寶都加上這咒,咒祝他,咒祝就是說吉祥言詞,說吉祥幸福這類的詞句。

  「先王所重宿望貴族,博學多藝,性直賢明,隨其所應,授以種種職位官僚,理諸王事,先於國境自軍他軍更相侵害,今皆令息。亦令一切怨敵惡友,能為害者,皆悉殄滅,損除自國一切黑品,增益自國一切白品。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一王輪,由此輪故,於自國土安樂住,能伏一切怨敵惡友,善守護身,令增壽命。」

  「先王所重,宿望貴族,博學多藝,性直賢明,隨其所應,授以種種職位官僚。」新王登位,要封些官職,過去的那些貴族、王官,或者才學出眾,或者處理事情公正賢明的人那就各隨職守。「隨其所應,授以種種職位官僚。」給他們官職,協助處理王事。新王登基,要有一個新的氣象,把過去國家的災害扭轉過來。「先於國境自軍他軍更相侵害,今皆令息。」過去這個國家混亂的局面,互相戰斗的局面,或者自己的軍隊,他國的軍隊侵害,或者各霸一方的王侯,互相侵害,現在都息滅了,因為新王登基有一種新氣象。「亦令一切怨敵惡友,能為害者,皆悉殄滅。」都消滅掉,損除自國的一切黑品,去除不善業,增益自國的一切白品,增加善業。消滅十惡,廣行十善

  「善男子,剎帝利種灌頂大王成就如是第一王輪。」這是國王的第一王輪,這完全是比方,來顯佛的第一輪。以下就說佛輪。「由此輪故,於自國土安樂住」,這個國家的人都是平安幸福的,消除掉怨敵惡友。那麼這個國王的人壽命也增長,得到國王的護持。這是第一王輪。

  「善男子,如是雜染五濁惡世,索訶佛土,空無佛時。其中所有一眾生,為自心中隨眠纏垢,自軍他軍惱害侵逼,愁憂擾亂,愚冥不安,起無量種執著斷常,斗訟違諍,互相輕蔑,起貪瞋痴諂誑言等,具足十種不善業道。執著有情紛擾世界成就種種煩惱疾病,闕正法眼,忿恨嬈惱,常不思惟眞實正法,棄正法味,譏毀善行,乏少所受憙樂滋味,常為種種煩惱羅網之所覆蔽。歸依六種外道邪師,迷失聖道,向三惡趣。」

  這是形容佛利益眾生,因此先說眾生的相。這個國土是什麼樣子呢?像雜染的五濁惡世。「索訶」就是娑婆國土,這個國土在空無佛時,前佛已經入滅,後佛還未降生。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入滅了彌勒還沒有下生,這就是空無佛的時候。這個娑婆世界,包括很多國土自心的隨眠,隨眠就是根本煩惱。隨他心,隨他心而起。纏垢,纏覆不清,垢是不凈

  自軍就是自己內心煩惱,他軍就是外面境界相的煩惱。內外加攻,惱害侵逼。眾生生活在這憂愁煩惱當中,社會的動盪不安,他的內心也跟著不安。再加上愚痴,冥頑不靈,腦子也不清醒又沒有智能。冥是暗,常在黑暗中就是不明。心裡不安,不能得清凈

  同時,他生起了無量執著斷常等知見。斷常知見,總以為自己有理,好起鬥爭,好起訴訟。訟是打官司,斗諍解決不了問題,就打官司。或者互相仇殺,誰也看不起誰,自高自大,慢心特彆強,這個我們一想就知道了不需要說了。總感覺自己不錯,互相輕蔑,看不起別人。所生起的都是貪瞋痴,欺誑諂媚。說出的話都是諂媚的言詞。對下驕慢找不到眞實言語,不說實話。總的說具足十種不善業道,妄言、綺言、惡口、兩舌是口業,殺盜淫是身業,貪瞋痴是意業。

  那麼,這個娑婆世界,這些執著眾生在這世界成就了種種的煩惱疾病。病由心生,我們的病苦很多,什麼病呢?煩惱病。一般世間的病可以找醫生治,煩惱病得自己醫。看問題沒有正法眼,也就是不清。所行的都是邪,邪者就是不正的意思。忿恨嬈惱,是擾亂不安的意思,從來沒有想過正法。常不思惟眞實的正法什麼叫正法呢?像不貪、不瞋、不痴、不妄言、綺語、惡口、兩舌,不殺盜淫,就是正語正見、正命、正思惟這就是正法

  因為他不思惟正法對於正法好處,生不起法喜,拿口味比喻就像味道,得不到法味他生不起法喜。如何是得到法喜的象徵呢?如果你靜坐的時候能得到輕安,定下來,你感覺到一切紛擾全息了,心中的愁慮及思想,一切雜念不生起了,就得到輕安了,你就能有這種歡喜。你讀誦大乘經典的時候,感覺心裡非常歡喜,非常愉快,這就是得到法喜。

  還有,看經的時候,看到這段經文感覺對自己很有用處,心裡生起法喜,感覺自己的毛病很多,加以改正,這都算是受了法喜的滋味。如果反過來,不是這樣子,不思惟眞實的正法思惟的盡是邪道,怎麼叫思惟正法呢?我們舉個例來說,就像四念處,身、受、心、法,這四種四念處。觀身不凈,九孔常流,觀我們這個身體,現在我們這個肉體有一點乾淨的。兩個眼睛兩個鼻孔兩個耳朵、一個嘴巴,這七個大,再加上大小便就是九孔,九孔常流不凈不幹凈的。乃至於我們身上出的汗,要是成天不洗,別人一聞就是臭的。毛孔排泄出來的汗,不是清凈的,你自己感覺到煩惱

  若你經常聞到異香你就超出煩惱之外了。如果有這些境界就是斷除種種的煩惱就像魚網的網一樣,你的眞心被那個羅網覆蓋了,邪門外道都信,現在也多得很,學神通、學氣功,保養身體是一件好事。可是這身體你是保養不住的,隨便你怎麼保養,出個車禍,什麼都沒有了,坐飛機也常常失事。你保養得住嗎?往往出乎你的意料,這是你所不能夠保養的,所以一定要產生正見

  正見是觀察這身體不凈的,觀身不凈。觀受,是苦受,是領納為義,是冷暖奢華,你接觸的,剛才說的灌頂,要調那個水,冷了不成,他驚了。熱了,他太燙。要冷暖適度,那就很合適了。你要是聞法了,法喜充滿,就是對應到你的心,非常的相應,你就會生歡喜心,就是領納。受,要是太熱了,你會不舒服。要是挨打,受刑罰了,更不好過。如果生病了,那種病苦,不說別的,腦殼痛痛的,你都是流汗,肚子痛,痛的要命。盡管再好的醫生,有時候也不見得靈。業障發現了,再好都不行。這樣子就是你對於受,不論多快樂你知道是苦。樂受是苦的因,最後還是苦。觀心無常,一天都是妄想紛飛。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就正道

  不如是觀,迷失正道。我們一天當中為這個身體,不曉得動了多少腦筋,要穿什麼樣的衣服要吃什麼樣的飯,要怎麼樣過得舒服身體接觸受的時候,要怎麼樣享受,心裡盡在打主意數數妄想。一時安定不了,像猴子似的,也就是心如猿猴這叫四念處這是學佛的人最根本正見,常時要這樣思念,這就是正道。如果不這樣想,迷失正道了,叫失念。

  還有我受了三歸依,師父跟你說,要二十四小時念佛、念法、念僧。如果你念了,就迷失正道,走邪道邪道是向什麼地方去呢?餓鬼畜生,向三惡趣道,就是形容著這個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在這娑婆世界,在沒有佛出世的時代,是什麼樣一個境界?就是這樣一個境界正道正念少了,邪知邪見太多了。特別是無佛時,特別興盛,這個我不需要多講了,大家都可以體會得到,現在就有很多。正道他不大相信,對於邪道卻非常的信,信的很誠懇,為什麼呢?過去的業跟現在所遇的境,那個業跟境兩個相合,聖道跟他過去的業不大相合。所以《金剛經》說,能夠聽到金剛般若波羅蜜這個名字,那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的善根,而是多生累劫經過多佛所種的善根,才能聽到金剛般若波羅蜜,乃至於聽了以後,能深信不疑。那也包括《十輪經》。

  地藏法門除了《地藏經》,知道的人很多,《占察善惡業報經》、《十輪經》,就很少人聽到,可能連名字都沒有聽過。為什麼呢?他跟地藏菩薩沒有這個因緣,連聽個名字因緣都沒有。何況聽全部經的道理?就是這樣一個意思。「迷失聖道」,迷失正道,就趨向三惡趣。這就是形容著這個國土,沒有國王的時候,那國家是什麼樣子。後來有位英明的國王國家馬上就變了。這是說佛的佛輪,如果沒佛出世的時候,眾生就苦了,迷失正道了,趨向三惡道。

  「於此土中,有諸菩薩摩訶薩,已於過去親近供養無量諸佛,已入諸佛功德大海,已住諸佛本所行道,皆共集會,來至我所。同謂我言:汝於過去已修無量布施調伏寂靜屍羅精進勇猛,難行苦行一切備滿,是諸微妙福慧方便大慈悲等共所庄嚴功德藏,是一切定總持安忍諸地功德圓滿大海,無諂無誑,身形長大,相好圓滿忍辱柔和,端正殊妙。」

  摩訶翻「大」,就是有菩薩過去親近供養無量諸佛,已入於諸佛功德大海,已住於諸佛的本所行道。這是說這些大菩薩就像國土之耆舊,是一樣的意思,一樣的涵義。佛用那個比喻來說明,佛之所以成佛,是因諸大菩薩的勸請。「皆共集會,來至我所」,這個「我」字是釋迦牟尼佛對地藏菩薩說的,都到我這兒來。同時,大家就向我說,你過去已經修了無量的布施,調伏寂靜屍羅,精進勇猛六度萬行,你都修得很好,已經成就了。「難行苦行,一切備滿」,難行能行。是諸微妙福慧方便,大慈悲等,共所庄嚴的大功德藏,已具足福德,就是這樣的涵義。

  「是一切定總持安忍諸地功德圓滿大海」,「諸地」是指這十地,等妙二覺。「總持」就是前面所說的奢摩他妙楞伽定。「總持」,也稱三昧。所以,諸地的功德具足了,圓滿成就了。「無諂無誑,身形長大」,三十二相十種好,「相好圓滿」了,「忍辱柔和,端正殊妙」。

  「不復依他修菩提道,一切智海已得圓滿成就最勝美妙容色,能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導師,亦能安慰一切生死怖畏眾生,與作親友,大慈悲等無量功德共所庄嚴,是羯洛迦、孫馱羯諾迦、牟尼迦葉如來等父之眞子。」

  「不復依他修菩提道」,已經究竟成就菩提,證了菩提果,不再依佛或者依師修菩提道,為什麼呢?因為一切智海,已經圓滿成就了,成就最勝美妙容色,也就是佛的庄嚴美妙容色。任何惡人,他看見佛,還是恭敬的,還是行禮。「能為一切聲聞獨覺作大導師」,給二乘人,引入大乘,乃至於給一切眾生導師。大導師,「亦能安慰一切生死怖畏眾生,與作親友」,在這生死中有怖畏、有恐怖的;這些眾生你能給他作親密的朋友,能示現的意思。

  這是佛能示現一切類形。而四攝法當中,同事、利行、布施給他們示行同類慈悲。「大慈悲等無量功德共所庄嚴」,都能成就了,「是羯洛迦,孫馱羯諾迦,牟尼迦葉如來」,這是三尊,人賢劫,一共有千佛。過去成就的,已經有三尊佛了。釋迦牟尼佛就是第四尊佛。人賢劫還有九百九十六尊,彌勒佛就是第五尊佛。人賢劫就是這個住劫。就住劫當中二十小劫里頭,有千佛出世。

  現在,地藏菩薩發這個願,在《地藏經》也如是,《占察經》也如是,《十輪經》也如是,只要他在末法當中,對佛法有一塵一沙一諦那麼一點的功德地藏菩薩都把你度了,彌勒菩薩也發這個願。彌勒菩薩在龍華三會成佛的時候,他把釋迦牟尼佛末法所遺留的弟子,全部度脫,使他們超脫苦海。但是我們自己要把這個因種得更深一點,種得更好一點,到了彌勒住世的時候就能得度,乃至於地藏菩薩也會把我們送往十方一切凈土

  隨便你希求那個凈土都可以,這里所說的三尊佛,「羯洛迦」就是拘那含牟尼佛,「孫馱羯諾迦」就是拘留孫佛,「牟尼迦葉波」就是迦葉佛,也就是我們拜五十三佛當中,過去七佛後面的三佛,釋迦牟尼佛就是人賢劫的四佛。這是說釋迦牟尼佛,他已經是三如來的眞子,就像王子似的,也就是嫡子,是諸佛的嫡子,也就是佛子

  「於此賢劫當得作佛,一切菩薩摩訶薩中最為上首,以諸功德種種妙香,熏奢摩他毗缽舍那清凈之水而自沐浴,著慚愧衣,清凈法界為髻中珠,冠飾諸佛所行境界廣大華鬘,束以解脫殊妙素練。」

  「於此賢劫當得作佛」,在人賢劫當中,這個時候成佛了,他是第四尊佛。「一切菩薩摩訶薩中最為上首」,上首者就是寺廟首座和尚和尚就是佛,這是儲備的和尚。一旦和尚不在了,首座和尚代表和尚,要是有什麼事要出門了,首座和尚就代理了。就像總統有副總統總統要是臨時有事,副總統就代理了。這是所謂的上首。是諸佛弟子之中最上首的。「以諸功德種種妙香,熏奢摩他毗缽舍那清凈之水」,這個水不是世間的水,而是定慧也就是說是止觀。「奢摩他」翻止,「毗缽舍那」翻觀,止觀之水,就是定慧之水,以這個為沐浴之水

  「著慚愧衣」,慚愧服,就是袈娑。袈娑有各種涵義,這個是說慚愧服,披上這件衣,常時慚愧。慚者是對上有德者,自己慚愧,自己欠缺功德。愧是愧對於下,我不能大慈大悲救度他。常時有這個心,以此為衣服,以慚愧衣服。他的寶髻之中,發冠當中,是清凈法界清凈法界是無染無垢的、無相的,以這個為他髻中的寶珠。「冠飾諸佛所行境界廣大華鬘」,不要把這個當成具體的形相,而是拿這個來形容諸佛功德這都無相法的。「束以解脫殊妙素練」,解脫證得了三解脫門,空無相,究竟的解脫,十八不共,四無所畏。這是解脫的相,就像國王梳發,是一樣的意思。

  「又以種種一切智智無生忍等功德珍寶而自庄嚴慈悲喜舍以為寶履,能覆三界三種妙行圓滿聖因以為傘蓋,安置古昔諸佛天仙共所護持金剛定座,趣入一切聲聞獨覺恭敬護持四種念住,坐先諸佛所敷之座,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一切智位。」

  又以種種的一切智智無生忍等功德,一切的聲聞緣覺菩薩,成為一切智。佛是一切智中的智能者,所以叫一切智智。無生法忍,就是忍一切諸法無生,把忍字擱在上邊,忍可諸法無生無生就是無滅,就是寂靜涅槃,有這個涵義。在佛教講的功德常是這樣講,我們應當體會一下子。功德什麼呢?就是我們自己本具的,自信自己是佛,對我們來說,自信自己是佛,這個功德是本具的。但是一個是經過修正的,一個是本具有的,埋藏在於這個垢染,在這些纏縛當中,被無明所蓋覆了。佛已經究竟證得了,明顯了。我們現在對一切法,沒有這種認識,並不認為是無生的。要是我們認為一切法空,它就具足無漏性功德。無漏是什麼性質呢?再不漏落六趣,再不落於聲聞緣覺。

  在佛教修行過程當中,依華嚴的判是五十二位。最初的十信,我們的信心,十信滿了,還未入位,只是十信位,十信是沒入位的,他會退的,今生信了,來生退了。就這樣反反覆覆,不定的。非得到了住位的七住,才不退墮到聲聞緣覺。初住就不退入六趣,初住跟阿羅漢相等,在圓教,這叫不退。要是行不退就更不容易,行不退得到地上的菩薩,達到八地,無功用行,不用什麼精進修行,他永遠如是。那叫不退

  如果我們都未到這些位子,信位還未滿,十信位是很不容易的。現在我們覺到前頭念頭不對,而且還要相續,明知道不對還要去作,你連信都沒有。初信位一聞到佛法,就毛骨聳然,就進入,知道這些是惡的,再不作了。知道自己想的不對,馬上就能止住。覺知前念起惡,止其後念不起者,入了信位。入了信位,有什麼境界相呢?他的功德只有往上增長,不會往下退墮。信佛、信法、信儈,絕對不動搖的,寧捨身命,絕不背棄其信仰這就是入了信位。現在用這個信來檢查檢查我們個人,我們現在是不是有這樣的信仰力?只要能夠不舍念。第二個信心就是念不退,念念三寶,緣念三寶念佛、念法、念儈,念不退,要是有信心位的菩薩,三信、四信,乃至第十信,願不退,我們還作不到呢!不過,這是形容佛的,我附帶說一說。

  無生法忍,就是忍一切法無生對於無生意義,雖然聽說過,還體會不到,解還是不夠。已經解了,還是行不到,作不到。要是能知道一切法無生無生就無滅,就是寂靜的,你不會再造任何的業了。到了無生法忍的地步,就斷了無明。三賢位的菩薩還是不夠,得登了地的菩薩,證了法性理體。證一分,登一地。證十分就叫等覺了,究竟了,妙覺成佛。所以我們很容易斷現行的惑,可是斷習氣非常難。你要前生是作什麼的?你自己可以知道。你現在什麼習氣最重,你就是作什麼的。前生幹什麼,你就知道,自己很清楚。

  如果你還是不知道前生作什麼,從哪道來的,你就用《占察善惡業報經》的占察輪來占察,前面一至十的數字,就是你的過去生,從那一道到現在的變成人。你想知道死之後到什麼地方去,就以你現在擲的時候來定,你就知道要到哪一道去了未來你還能不能聞到佛法,自己很清楚,你不清楚,地藏菩薩會告訴你。如果擲出來不好,就多念地藏菩薩聖號,每一天一萬聲,念念,你再擲,再擲就轉化了。你該下三惡道的,不下了。該升天的,不升天,升極樂世界你可以轉化自己。

  你必須證得無生,雖然沒有深入證得無生,你已經理解了,已經相信了。你也具足這個功德,用這個無生法忍的珍寶庄嚴自己。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舍無量,慈悲喜舍就是拔一切眾生痛苦,給一切眾生快樂。聞法見三寶,常時生歡喜心。法喜充滿,什麼都能舍,連自己的身體都能舍,何況自己身外之物呢?都能舍,使自己的身口意成為圓滿勝因。

  以這個作為他的寶履。寶履,穿的鞋,他在三界當中,欲界、色界無色界當中,他的身口意是微妙的,從不作惡。行善事圓滿一切勝因來作他的傘,作他的蓋。「安置古昔諸佛天仙共所護持金剛定座」,金剛菩提座,一坐在這兒就成佛釋迦牟尼佛坐的菩提座,就在印度伽耶的菩提道場。現在誰去都可以看見,兩千多年前如是,現在還如是。那麼一個方墩子是土的,經過那麼多的風吹雨打,可能會減少一些。這是我所看見的,我認為的,也可能沒有動過。那是金剛座。

  釋迦牟尼佛,就坐這個座。坐在這座上證得菩提果位,證得的一切聲聞獨覺,恭敬護持的四種念住座,乃至於是先諸佛所敷之座,一切諸佛都坐這金剛菩提座而成就的。四念住呢?前面已經講了。身、受、心、法,就念這四念處這是佛的第一輪。坐上了這個座,就證得了無上正等菩提,一切智位,一切智智的果位了。

  「為令一切三寶種性不斷絕故,轉於法輪,擊法鍾鼓妙法音聲,遍滿三界,令諸天龍、葯叉、羅剎、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鳩畔荼、薜荔多、畢舍遮、布怛那、羯吒布怛那、人非人等,於四聖諦皆得明解,三轉十二行相法輪,一切世間所有沙門,若婆羅門諸天魔梵人非人等,所不能轉,為欲利益安樂世間無量天人,令得殊勝廣大義利,昔所未轉,而今轉之,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一佛輪。」

  這樣就使佛法僧的三寶,永遠不斷絕。這是空無佛的時代,那些大菩薩到哪裡去請呢?佛沒有到人間成佛的時候,先到兜率天的內院。現在繼佛位的是彌勒菩薩也在那兒。這些菩薩到了兜率內院,請他下生人間成佛的,這樣子使三寶種性不斷絕了。轉大法輪,初轉法輪說的四諦法,三轉法輪於大千。這個時候擊法鍾鼓,這個法鍾鼓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