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崇·賢宗法師:靈台空明聽梵音

  靈台空明聽梵音

  賢宗法師上海圓滿常明書院開示

  杜柯整理

  《金剛經》不僅是禪宗經典,而且是整個佛教經典。我們通過閱讀經典,來成就經典人生

  我所理解的《金剛經》,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無常

  《金剛經》一個基本思想,是告訴我們世間萬物無常的存在。無常,指不斷生滅變化,流動不止。所以我們要無念,無住。只有秉持「無念、無住」的思想生活方式,才能應對這一根本特點,從而變被動為主動,把握人生主宰權。

  怎麼理解無常呢?很顯然,「無常」和「常」是相反的概念。常,就是經常,恆常,為一種不變的形式存在,而「無常」,即沒有「常」——沒有這種一成不變的東西,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陰晴圓缺,事有承啟轉合,物有成住壞空。比如一朵花,昨天它是什麼樣子,今天還是那樣嗎?也許,從我們凡夫肉眼看來,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從生物學、物理學看來一定是有變化的,如果我們用顯微鏡把它放大多少倍,就可以發現昨天的花和今天的花不完全相同,因為它不曾停止生長。正如我們人,從出生那一刻起就不斷生長、衰老走向死亡,一刻也不停止,只不過在一個較短時間內我們凡夫肉眼不出來罷了,如果經過五年、十年再去看看,還和以前一樣嗎?

  所以《金剛經》講,似花,非花,又是花。此花非彼花,然而又不是另外的花。今天的你是昨天的你嗎?嚴格來講並不是昨天的你,然而今天的你就不是昨天你是另外一個人嗎?也不是。所以,《金剛經》講「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達到這四無之相就可以實現心對相的超越。

  無常,是世間萬事萬物存在的根本規律,不變之至理。也就是說,無常是恆常的規律,只有「無常才是「常」的。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追求不變的東西,比如,希望自己青春永駐,一旦長了皺紋或華髮萌生,就不能面對;把自己的財產當做永恆,認為我可以自由支配,不用它,它就一直存在;把自己的愛人、家人當做永恆,認為他們會永遠跟著我,沒有分離的一天……總之,認為自己擁有的一切都不會消失,我可以自由掌控很多事情。這種錯誤思想來源於我們對世間萬物錯誤地解讀,從而產生錯誤的結果。

  因之,我們讀《金剛經》就要汲取這樣一種智慧的眼光去看待一切,當你世間萬物存在的方式都解讀透了,內心永遠是淡定的,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偕忘,超然物外,花開花落,雲捲雲舒。你不會得到一個東西就歡欣雀躍,失去了就悲痛萬分;陞官了就趾高氣揚,撤職了就一蹶不振;戀愛時甜蜜無限,分手了就痛不欲生;有錢時揮斥千金,窮困時就落魄潦倒……這樣,你永遠隨著外物變化走,沒有你自己

  我建議大家平時寫下「無常」或「生死兩個字,掛到睡覺能看到的對面牆上,這樣你天天早晨起來,哦,我生了晚上睡覺,哦,我又死了。——人生,就是一個向死而生過程。時時刻刻敢於觀照生死的人,才能坦然、無礙地面對人生各種境遇。我們打坐做什麼,就是讓把你把心真正靜下來之後,去觀照,去聚焦,去冥想,在智慧清明光照中把握生命格局

  有時候別人會對我說,某某人很小氣,讓他去學學佛法吧!——其實沒有過去世的積累,讓他今天一步到位接受佛法,根本不可能。世間的任何事物都是因緣而生,因就是種子,緣就是條件,只有因緣具足了才能和合而生。否則,他就是接觸了佛法也不能接受這種思想,正如一粒種子生根發芽了也不一定能長成大樹。這個世間就像一座大樓,有人在第一層,有人在第五層,有人在第十層,有人在五十層。如果頂層的人去第一層人對話,第一層人永遠聽不懂。第五十層的人跟第五層的人談風景,第五層的人也不會相信。如果一隻畜生,你給他天道思想,就是對牛彈琴。如果你給他講鬼道,給鬼道講人道給人道講天道,他們就可能接受。

  這世間千差萬別的思想,各種各樣的根器,對事物理解層次的高低,究竟和圓滿都不一樣,不能讓所有人用一種觀點去解讀事物,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用包容的心去對待身邊每一個人。

  事實上每個來到我們身邊的人都有固定的宿緣,善緣惡緣無緣不聚。他幫助你支持你,是增上緣,因為你過去世中曾種下福田。他打擊你毀謗你,是逆增上緣,為了使你更加強大。今天這個人跟你在一起,明天他離開了,今天這個人是朋友明天成為敵人,這些,都是無常。看透了就不執著在意,而是順遂緣分去善待身邊每個人。這樣,你不會因為一個人突然離開就驚慌失措無所適從,也不會因為一個人支持你就對他產生過分依賴。不僅對人是如此,對物,也不執著,你貪戀錢就成為錢的奴隸,貪戀感情就成為感情的奴隸,財色名食睡,莫不如此。「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世間的一切包括我們自己,都是眾緣和合而成的,既有緣聚的一天,就不可避免有緣散的一日。你執著什麼呢

  一個企業家,如果能了解事物這一存在規律就能更好地做企業。不要認為佛法和商業沒有關係,其實,佛法世間的一切都有關係當你思想騰空了,把執著放下了,那種智慧就能生起你就不會被事物的表象困擾、迷惑,你身處局外,再去審視局內,以局外之心去做局內事業,進得去,出得來,超脫,安住,自在從容你能事業做得無限大。

  請大家記住,從今天起,我們都獲得了佛法的無上智慧,因為你有一雙和以前絕然不同的眼睛,這雙眼睛從哪裡來呢?——從般若實相中來,從《金剛經中來,從無上甚深中來,從佛陀正等正覺心田中流出的甘露來。

  我曾碰到過不少人,壯志凌雲地說我要發財,或者咬牙切齒地說我要出人頭地!還有人對我感概:我曾經一無所有來到桐鄉,吃不飽,睡橋洞,奮鬥到今天,我終於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成功了,有多少人羨慕我、仰慕我,如今,我死可以瞑目矣!聽到這樣的話,我真是無比悲哀,感到眾生痛苦,他到了這個歲數還沒有覺醒,執迷不悟,實在很惋惜。就是天天和我們在一起又如何呢?這,也是因緣成熟

  人一旦迷失自己,就像進了圍城。而一旦進入圍城,不是三年五載可以出來的,也可能三五十年,也可能到下一生,甚至十世,二十世,走不出來。所以你的人生不是別人給的,都是你自己選擇的,你的性格是你自己累世因循的結果,你的家庭、你的朋友、乃至你的敵人都是你自己造下的因緣,你每天的一舉一動、起心動念也都是在播種,為什麼有的人一生很順利,有的人阻撓重重呢?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那我們要想下一生乃至後半生很順利,要怎麼辦?就要從現在做起,從每一個當下,提起正念

  所以學佛不是你一天念了多少經,磕了多少頭,燒了多少香,而是要把佛經裡面的道理時刻在自己身上體現,依照經文里的思想去觀照自己,跟我們的生活工作跟我們的一切,有機地結合起來。佛教佛陀的教育,不是迷信,「自凈其意,是諸佛教」,自凈其意,便是凈化自己,改變自己,消除自己不良習氣。我們不要跑了多少廟,燒了多少香,誦了多少經,禮了多少佛,最還是貪嗔痴,還是凡夫一個。那就學了

  說這話,不是讓你們不要到香海寺來,而是要你們把真正的智慧帶回去,改變你對事物的理解,通過自身人格的成長和智慧圓滿去影響身邊的人,最終進入光明無礙的境界這種人才是真正的學佛,才算真正的佛弟子

  無常,是我們的一面鏡子,需要時刻觀照它。觀照它,你就可以獲得解脫清凈喜樂慈悲。你就可以打開胸次,放下自我,活在當下,奉獻真愛。

  總之,一句話,時常觀照無常,你就會獲得超常。

  二、福德

  福德就像水,水越深,承載力越大。怎樣培植福德呢,除了善待自己,要善待身邊所有人,不斷利益一切眾生,沒有企圖回報之心,以三輪體空的精神去行善,也就是無我、無你、無物,並且感謝別人給自己福田機會

  當你聚集了善緣,以後做什麼都可以成功。我們以前所造的業,感召至今天的結果,今天你雖然在積德修福,但是以前的業尚未消完的時候,這些業的作用在身上還在顯現,這就是有人雖然在行善在修福但命運仍然不順遂的原因

  珍惜來到你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都不是無緣無故來的,為什麼有的人你趕都趕不走,死活跟著你,有的人留都留不住,跑得比兔子還快?明白這道理就能更好地善待他們。能善待你身邊每個人你就不會繼續造業,你的心地便是清凈的。你沒有造業了,福報就會逐漸顯現出來。

  現在的社會,很多家庭孩子看得過重,給他們上貴族學校,吃好東西,穿好衣服,寵的不得了。當然他有機會享受這些,是他本身的福報,但這樣做事實讓他福報提前耗完。另外把他不良的習氣,如貪婪自私好逸惡勞等等激發出來,這等於是從先天、後天兩個方面入手,削弱了孩子福報孩子未來會好嗎?

  記得史威登堡曾給斯普林格一句忠告:「不要因名譽金錢離開善道,你就會一帆風順。」這,也就是事物自身存在的規律。所以,當你功成名就之後,不要忘掉自己的初發之心,不要被金錢名譽異化,保持一顆純正、清善、樸素之心去做該做的事,那麼你的事業,你既得的一切,都會持而保之。

  有句話說,人生的一切不是算來的而是善來的;不是求來的,而是修來的。為什麼,算是一廂情願,善是得道多助;求是只望結果,修是培植因緣。所以,生命的莊園在善緣,善因善果,自種自收。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佛教講的不是宿命論,強調的是自由意志

  狄仁傑,在整個歷史上都大名鼎鼎,他是武則天朝的宰相。我講個關於他的小故事:他以前是太原人,曾擔任並州的法曹參軍。同他在一起共事的一個官員叫鄭崇資,母親年老多病,朝廷派鄭崇資出使荒遠的國家。狄仁傑對鄭崇資說:「老太太有重病在身,而你要遠行,怎麼可以讓母親留在離你萬里之遙的地方哭泣呢?」於是請求朝廷讓自己代替鄭崇資出使。

  這隻是狄仁傑生平事跡中微不足道的一件,類似的善行他不知道做了多少,他的福田深厚廣大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荀子》中有一孔子對水的論述:

   孔子坐著觀賞向東流去的江水。子貢問孔子說:「君子看見浩大的流水就一定要觀賞它,為什麼呢?」孔子說:「那流水浩大,普遍地施捨給各種生物而無所作為,好像德;它流動起來向著低下的地方,彎彎曲曲一定遵循向下流動的規律,好像義;它浩浩蕩盪沒有窮盡,好像道;如果有人掘開堵塞物而使它通行,它隨即奔騰向前,好像回聲應和原來的聲音一樣,它奔赴上百丈深的山谷也不怕,好像勇敢;它注入量器時一定很平,好像法度;它注滿量器後不需要用刮板刮平,好像公正;它柔軟地所有細微地方都能到達,好像明察;各種東西水裡出來進去地淘洗,就漸趨鮮美潔凈,好像善於教化;它千曲萬折而一定向東流去,好像意志。所以君子看見浩大的流水一定要觀賞它。」

  水的德行是《道德經》裡面充分論述了的,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所以他是孔子推崇的君子人格學習的好榜樣,這也可英雄所見略同。如果我們能像水一樣地存在,那我們的人生就會生出無止無盡、無邊無際的福德

  三、善護念

  善護念就是善於觀照自己,並且恆守正念

  一個人的觀照力需要長期訓練。禪修,便是集中起來訓練我們覺性的一種,更多的訓練,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踐。

  如果要把究竟圓滿佛性開發出來,就要善護念。因戒才能入定,因定才能生慧,所以守戒非常重要。戒,是為了幫你達到想要的結果。比如不能殺生這就五戒之首,為什麼不能殺生,因果報應,真實不虛,今天你殺他,明天他殺你,你的人生就不幸福。並且在殺的過程中你的貪嗔痴在增長,損壞了自己的靈性。其它的犯戒,也是如此。

  我們打坐,為什麼不能說話,不能東張西望,不能胡思亂想,不能晃動身子?這些「不能」就是戒,要想得到理想打坐效果,就要守住這些「戒」,你守住了,就能得到打坐利益

  其實戒是不難守的,但前提是,沒有被那個理想的結果所吸引,就很難守戒。

  可以說,人生就是各種守戒的結果,不僅如此,整個六道眾生的不同生命形態都是「守戒」的結果。比如你持了五戒就能人身在此基礎五戒十善福田種得大,就上升為天人,成為天道眾生。反之,五戒守不住,連人身都得不到,你貪心太過,進入鬼道,嗔心太重,墮入地獄

  見人不是,諸惡之根,見己不是,萬善之門這就是觀照,也是善護念,讓我們時時處於一種防心離過的居善之地

  《呂氏春秋》中,有兩個故事

  趙簡子將鸞徼淹死在河裡,說:「我曾經愛好音樂美色,鸞徼就給我搞來;我曾經愛好宮室亭台,鸞徼就給我建造;我曾經愛好良馬和趕車能手,鸞徼就給我招來。如今我愛士子已經六年了,而鸞徼未推薦一個人,這是助長我的過失而廢止我的善行。」所以像趙簡子這樣的人,是能夠以義理督責自己的臣子。能夠以義理督責自己的臣子,那麼,其國君就可以和他一道推行善事而不和他一道為非作歹;可以和他一道推行正直之事而不得與他一道枉法徇私。

  齊桓公、管仲、鮑叔牙、寧戚在一起喝酒。喝得正高興,桓公對鮑叔說:「何不起身敬酒祝壽?」鮑叔捧起酒杯敬酒,說:「希望您不要忘記逃亡在莒國的情景,希望管仲不要忘記被囚禁在魯國的情景,希望寧戚不要忘記自己喂牛住在車下的情景。」桓公離席對鮑叔再拜,說:「如果我和各位大夫不忘您說的話,那麼齊國的江山也許就不危險了!」在這個時候,桓公是可以進言的。正因為可以進言,所以能跟他一起成就霸業。

  在這兩個故事裡面,趙簡子與鮑叔牙、齊桓公都是有較強的自我覺照能力是個善護念者。大至一國之君,小至營營眾生,能善護念就能興盛發達,吉祥如意,至少,不會遭受敗績。

  學佛不容易,做到修證的境界更難。讓我們從善護念開始,在日常生活中,去修,去證,逐步體證佛法的至高圓滿

  四、實相

  什麼是般若實相?「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

  《金剛經》是讓我們從事物的「有相」去理解「無相」的狀態,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慧能悟道之後說,「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無生滅,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便是透過生命的重重假相,看到自性原初的本質。

  所以,我們進入了般若實相,就是進入了事物本體,就是進入我們的自性

  倘若做事不能做到非常圓滿、獨到,或者別人不可及的境界,乃因為我還沒有進入到事物本體。進入不到本體,是因為我們的修行還不夠,所以干擾太多妄想太多,心被污染,失去了本有的清凈。例如,當我在上講課的時候,如果達到忘我狀態那時候主客觀融為一體,就是我講的最好的時候,下面所有人眼睛一動不動看著你,我甚至能聽到他們的呼吸和心跳。相反,我在台上狀態不佳,思想遊離,我的表達就很散亂,我的語言感染力就大打折扣,這時候台下的聽眾就處於遊離狀態,我的話他們聽得有一句沒一句聽了後理解一句,沒理解一句,如同一杯渾水整個給他灌下去,就把他灌暈了。而好的演講,一定是給人喝一杯清澈的水,把他凈化了,使他五臟六腑重新過濾,煥發出新的生機。所以,當我處於遊離狀態的時候,台下的人我一樣遊離,當我進入「三昧之境時,台下的人我一起進入「三昧之境,這即是感應和共振。因此,當你給別人一個善念時,對方一定能接受到這善念,當你給別人一個惡念時,即使還沒有行動,對方也會所感應。

  這種感應和共振,就是進入了事物本體

  故而,在人生中,無論碰到什麼問題,都是我們自己的「心」感召的結果,是我們的「心」給自己造下的「境」。你有什麼樣的心,就有什麼樣的適應心的生存環境,依報隨著正報轉,「正依不二」。因此,無論碰到什麼,最關鍵的就是覺察自己,修煉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修行,是幫助我們更快地進入事物本體,進入到它的般若實相。一個修行人,如果做什麼事不能做到最好,肯定是他修行不到位,功夫不到家。一個真正的禪者,一個具有雲水禪心的修道人,不管在哪個工作崗位上,不管讓他擔綱何種角色,都能做出卓越的成績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