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不可或缺的「菩提心」 (上)
第283期明覺 文:法忍法師
何謂真正的菩提心?
「道心」,又稱「菩提心」,梵語 bodhi-citta,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就是大家現在來學佛時,發起一顆「願成佛度衆生」的願心。「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凈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當得速成無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願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薩學之所依。」1那麼,道心是可以令眾生得到究竟佛果的最圓滿的「因」,如果眾生有了這個道心,那就是邁向佛果的第一步。但是如果這個心會不堅固,就不可能得到究竟堅固的佛果,就如《楞嚴經》所說的,佛果是「絕對待」的,不可以用任何東西來量度,因爲佛果是至高至大的,所以叫《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就是因爲除了佛頂,其他事物都不可比擬佛果,因爲佛果是至高無上的。
為什麼我會指眾生有時候的菩提心是「不堅固」的?因為我們有些人在佛門的日子久了,就會漸漸忘失了這份「初心」。甚或將一顆理性的「菩提心」變得只跟情感相應,而不與佛性、佛果相應。就好像一些初學者,入門時或對學佛抱著一股熱誠,或因為某種宗教感動等而發心,但時日久了,這些感動、沖動都沒有了,這些人在菩提路上的身影就或許也不見了!
你的菩提心是跟你的情感相應還是跟佛性相應?這是個根本的問題。很多人說見衆生苦,所以有「不忍衆生苦,不忍聖教衰」的宏願而發菩提心,從這種慈悲心所引發的菩提心,有時候需要看仔細,因爲這種菩提心可能是相對的,可能是不究竟的,可能是某場景里突然間發心。如果你有這種菩提心,請你自己小心的研究一下,看自己是真實的菩提心,還是相對的、偶然的菩提心?如果是相對的、偶然的,因爲情感而引發的話,可能在遇到另一個場景時就會退失了。
我曾經跟大家說過,我們的慈悲心是從平等心而起,精進心是從慚愧心而來,如果你的慈悲心不是從平等心而來,而是從一個相對的概念,從情感而引發的,你就要小心了。不錯,我們對佛陀也有一種傾慕的感情,但我們這一種傾慕,是希望得到佛果後,跟衆生一起分享這個成就,讓他們也跟我們一樣得到究竟菩提。但你現在所發的菩提心,要看仔細,看看是否一種由情感而發的菩提心,譬如說你現在剛進佛門,覺得很幸福,另一方面,覺得衆生很空虛,你想把佛法介紹給他們;當在弘法的歷程上走了三年五年後,你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也有不少人因你帶領而入了佛門,但其後若他們離開佛門時,你會傷心嗎?你會退心嗎?如果會有這樣的情感反應,那麼可以歸因於你當初發的菩提心只是跟你的情感相應,不是跟「道」相應,因此你的菩提心會在受到沖擊後而退失。
經驗分享
為什麼我有信心表示我自己的菩提心是與道相應的?那麼就要從我出家的願心說起。畢業之後要出家弘法,為的是我真正希望令這個世界的眾生與佛法結緣,可以說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獲」。我從2008年到現在(2012年)在大學教書,這些年間就只能影響到一個學生因爲上了有關佛教的課而皈依,這個學生從來沒有宗教信仰,就是上了我的課,我們結了一個善緣。甚至連神學院我也願意去教,而且教得很開心――我身為一個出家人,不知道為什麽會有這個因緣遇到一群外教人,願意聽我解釋、介紹佛教,我覺得這個因緣很好。大家知道念神學院的人的信仰已很堅固,在今期生命里都不大可能改變信仰了,如果我是強求這些人立刻來信佛,這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我仍然很樂意去教這些神學生,而且教得很開心,因爲我明白他們這一期生命不願意信佛不要緊,我願意跟他們結一個善緣,等他們下期生命有因緣遇上佛法時會願意信佛。
從我這些經驗的分享,我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什麼是菩提心。怎樣的菩提心才是跟「道」、跟「自性」相應?這就是從平等心而來的,既然我們想離苦得樂,亦希望一切衆生離苦得樂,眾生有因緣跟我們相應的,我們去度;有些眾生不願意聽的,我們能夠放下,一切隨緣,這就是我們學佛、修行、度眾生的態度。
如何發起真正的「菩提心」?
最後,雖說我們要發起與佛道相應的「菩提心」,但現在大家或許感到不得其法。那麼在這裡就有一些建議:
在佛法之中,其實也有所謂的「緣事」而求真道之心。這個「緣事菩提心」就是以四弘誓願為主體:
1) 「眾生無邊誓願度」,當中是與菩薩的「為饒益有情戒」相應,就是以「眾生平等」的心來利益、度化一切眾生,當中絕對不能有隻利益我們的親友、喜歡的眾生,而是要「怨親平等」地度化眾生。
2) 「煩惱無盡誓願斷」則是與菩薩的「為攝律儀戒」相應,因為只有我們斷除一切煩惱、惡業,才有能力可以解脫,並回來這個世俗世界與眾生分享解脫的經驗,藉此來利益眾生。
3)「法門無量誓願學」則是與菩薩的「為攝善法戒」相應,在斷一切惡業、煩惱之後,我們更應進一步積累功德、福報,努力與眾生結善緣,這樣在解脫之後,我們才能使眾生願意親近我們,願意聽我們的教法修行以離苦得樂。
4) 「佛道無上誓願成」則是具足成就前面的三種行願,而證得三身圓滿之菩提,更能廣為利益一切眾生。
這樣,「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平等菩提心,才是真正依「正緣」而發起的菩提心。因此,我們便不會為眾生冷漠的反應、修行的艱難等遭遇而退失菩提心。這樣才是理性、堅固的成佛願心。
繼前一篇文章不但提及菩提心的重要,亦具體地指出如何以四弘誓願為主體來引發真正的菩薩心,本文將會進一步說明菩提心與成就無上正覺的重要關係。就以《妙法蓮華經》為例,一般提及此經時,我們都只注意到「開權演實」、「會三歸一」等以彰顯佛陀出現世間皆以引導眾生入「佛乘」為最終目的這重點,而忽略了此經說的佛陀令眾生發下「菩提心」,並指出此「菩提心」就是成道的重要基礎。
以《法華經》的「衣珠喻」為例
有不少人讀到《妙法蓮華經》第八、第九品,都會問及一個關於「衣珠喻」的問題。這個比喻是講一個人到朋友家喝酒喝醉了,睡著了,然後朋友就把一顆明珠偷偷地藏在他的衣袋裡,希望他能用這顆寶珠去換生活,卻沒有告訴他袋裡有一顆明珠。這個人並不知道自己身懷寶珠,在外面生活得很艱苦,到他重遇這個朋友時,朋友問他為什麽要這麽辛苦,卻不把寶珠拿出來改善生活。大家記得這個故事吧?
整部《法華經》的主旨是說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眾生皆有佛性。這顆寶珠就是比喻佛性,但這個比喻里說寶珠是這個人的朋友給他的,如果寶珠是需要別人賦予的,你會覺得這不是意味著佛性是佛陀賦予的嗎?這個講法是說不通的,對嗎?但大家會不會有這個疑問?
為什麽這個譬喻要放在〈五百弟子授記品第八〉里?這是因為上承第七品中,佛陀指出我們這些得聞釋迦牟尼佛佛法的眾生,都是因為在無量劫之前的大通智勝佛時代,受化於那十六個王子,並得十六王子的引導而發起「願成佛、度眾生」的菩提心。而且,這「衣珠喻」亦下啟〈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因為這一品是佛陀為聲聞中的有學位及無學位的人授記,並在為阿難尊者受記的同時,指出佛陀自己過去曾經跟阿難在空王佛處一起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後來阿難似乎忘記了,於是佛陀就告訴阿難曾有此事,不過佛陀比較用功,而阿難卻喜歡多聞,因為佛陀勤精進,所以先成佛。於是阿難便記得自己宿世的本願,他也有成佛的本願,原來他跟釋迦牟尼佛是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可是佛陀先成道,現在佛陀再提醒他,他便記起來了。
因此,「衣珠喻」在這裡講是最合適的,這個比喻告訴我們,佛性不是佛陀賦予給你的,而是你自己本有成佛的願心,只是因為隔陰之迷,時間久了,加上眾生的無明,被不好的習性遮蔽了,所以你記不起當初這個願心。其實聲聞人早已經發了菩提心,有些人還記得,例如說法第一的富樓那,但他外現聲聞身,內秘菩薩行,他説法時其實已經留下了伏筆,讓眾生將來聽佛陀説一佛乘時,能夠更容易理解。
那我們呢?我們是真的忘記了!
我來問大家,如果你從來沒有發過菩提心,今天你會否有這個緣來讀誦或聽聞《法華經》?應該不會有吧!佛滅道已經2,555年,今天佛教在地球傳播很廣了,很多人不多不少都聼過一些佛法,佛陀過往曾經跟眾生結過的緣有多少?如果你從來沒有與佛陀結緣,亦沒有種下那顆菩提道種,你會聽得到佛陀說的法嗎?你會知道自己有成佛的可能嗎?不會吧。你一定已曾發起菩提道心,並與佛陀結緣,當日他曾引導你發菩提心,現在又再將當日的情景再做一次。所以,那顆寳珠根本一直在你的衣袋裡,只是你自己忘記了而已。整個「衣珠喻」講的就是這個意思,簡單說就是「舊調重彈」,佛陀不是第一次說一佛乘,他以前曾經說過了,只是我們都忘記了。
另外,如果你跟一群佛教徒吃飯聊天,你總會聽到有人在說自己看什麽佛經,然後拋出一些名相,但那些名相所講的行持或戒德有多少人能做到?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口便說空,行在有中」,叫人不要執著的人通常自己最執著。《妙法蓮華經》殊勝的地方是,這部經告訴我們,我們有佛性,可以成佛,但那是建基於佛陀前面四十一年說法的基礎上說的,我們沒有這個基礎,很多時候將這些美好的景象放在面前,很嚮往,可是我們沒下功夫。
因此,成就無上佛果的程式不但只有「菩提心」,而且還需要正確的態度來修行。《阿含經》里說,眾生迷於六道輪回的主因是貪愛和執著,我們怎樣對治貪愛心和執著心?就是靠觀察「一切法無我」。我們每一次做《金剛經》法會,我為都會為大家開示經中的內容,記得有一次我跟大家分享一句偈語:「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這是每個佛弟子都很受用的一句偈語。因為,在佛教的教義之中說明,世間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起,因緣不調和而散滅的,當中並沒有一個獨立的主體,不能自主,是無常的;你知道世間的一切都是緣生緣滅,你便不會抱有一種錯誤的期望,因此你不會因一切法的生成而特別快樂,也不會因一切法的散滅而不開心,心中進而得到不起任何心念的平靜。
最後也要一提的就是「如何鞏固這個正確態度?」我們應該要明白:佛陀在菩提樹下成道,說法四十九年,到入大涅槃,又過了二千五百年,我們才出生,我們覺得自己真是可憐,生於釋迦牟尼佛之後,彌勒佛之前,然後生起慚愧心。因而,有一首偈語是很合我們這些末法時代的眾生:「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道後我出世;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於是我們因這樣的感慨而起慚愧心,然後精進修道―這個是釋迦佛的慈悲,也是他的策略。因為他的慈悲和策略,你可以依循他教授的方法好好地老實修行,並在這一期生命里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