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忍法師:佛門中動人的親情

佛門中動人的親情
第282期明覺 文:法忍法師

  引言

  一直以來,中國人都對於離家修道的出家有一誤解,認為他們與親人從此「恩斷義絕」,是置親情於道外的一群「冷漠」人士。其實,明代的蓮池大師曾就佛門中「孝」的概念加以討論,他指出:「生養死葬」是「小孝」;「榮耀祖宗」是「中孝」;「度親脫苦」才是「大孝」。因此,佛門之中並不是不重視孝道,而是用最究竟的方法去體現「孝」。以下以中國禪宗五祖與他媽媽故事來說明「佛門中動人的親情」。

  五祖的故事

  據《五燈會元》卷一載:

  (五祖弘忍)先為破頭山中栽松道者。嘗請於四祖曰:「法道可得聞乎?」祖曰:「汝已老,脫有聞,其能廣化邪?儻若再來,吾尚可遲汝。」乃去,行水邊,見一女子浣衣。揖日:「寄宿得否?」女曰:「我有父兄,可往求之 。」曰:「諾我,即敢行。」女首肯之,遂回策而去。女周氏季子也。歸輒孕,父母大惡,逐之。女無所歸,日佣紡里中,夕止於眾館之下。已而生一子,以為不祥,因拋濁港中。明日見之,溯流而上,氣體鮮明,大驚,遂舉之。1

  從以上的記載可見,中國禪宗五祖弘忍,前一世是破頭山中一位栽種松樹的道人。到了他年紀很老的時候,遇到四祖道信,並向四祖求學佛法,可是四祖嫌他年紀太老,不堪荷擔如來家業,因此對他說:「你年紀已這么大,即使現在可以得聞佛法你能夠廣度眾生嗎?如果你來世再來找我,我可以等你的。」

  這個栽松道者聽了道信的話之後,無奈之下立即禮別四祖,走到一條河邊,見到一位女子在洗衣服(這女子姓周名季子)。這個老人不管有多麼唐突,都立即上前向這個女子請求到她家借宿一宵。這女子表示她自己家中還有父兄,因此自己不敢作主,著這老人隨她一起回家當面問過父親兄長。但是這個老人硬要那女子先答應才願意隨她回家。誰知少女一答應,老人就隨即回山不見了

  那天的事過了不久之後,周氏便無故懷孕,她父母覺得女兒出了傷風敗德的醜事,因而大怒並將她逐出家門。從此少女無家可歸,早上到紡織場內工作晚上隨處流宿。後來把兒子生下了,則帶著她這個「不明來歷」的兒子到處乞食,日子得很艱難。過了一段短時間之後,因為周氏心中怨恨兒子令自己無家可歸,生活艱難,在心中義憤填膺之際,將還在襁褓之中的兒子拋下污濁的河中。到了翌日,周氏回到濁港,不料兒子不但沒有被衝去或被淹死,反而逆流而上,而且身體光潔。周氏見到這樣的情況又驚又喜,連忙把兒子他從河中抱起來。自此之後,這母子二人過著行乞的生活人人都稱這小孩為「無姓兒」。

  三年之後的一天,周氏母子無意中去到四祖道信大師的的道場,「無姓兒」竟走到大殿爬上大和尚的法座,並打起坐來。知客師看見了大聲斥責小孩,又喝令周氏把兒子帶走,但小孩就是不肯下來。

  四祖因嘈吵聲而出來查看,「無姓兒」一見到四祖便說:「我來出家師父學佛。」四祖笑著說:「好!可惜你年紀太小。」「無姓兒」小孩聽四祖嫌他小,便大聲回應說:「我老來,您嫌我老;現在我小來,您又嫌我小。」經「無姓兒」一說,四祖便記起與栽松道人的一段往事,由是給他剃髮出家,並賜法號「弘忍」,即日後的五祖。

  周氏將兒子交了給四祖,自己離開到處謀生。後來她自覺年紀大了,便到寺廟找五祖,希望可以有兒子照顧而安享晚年。誰知五祖雖然允許其母住在寺中,但卻規定她在寺中天天要做一定的工作、念相當遍數的佛號幾年後,周氏預知死時將至,說了一首偈便往生。而五祖聽其母已死,並沒有一點哀戚,也不為她辦喪事,只用草席包裹母親遺體,拖過十八重門即把她火化。

  五祖的弟子看到自己的師父做出種種「不孝」的行為,不肯苟同,紛紛收拾行裝離開。此時,周氏現身空中,為這些弟子說了一首偈雲:「諸師切莫退道心,吾兒為我了前因,三世罪業從此了,菩提依舊證金身。」徒眾見狀才恍然大悟,明白五祖為度他媽媽出離生死的苦心。2

  省思

  從上面五祖和他母親故事,我們可以知道高僧大德就是高僧大德。五祖弘忍大師真正做到了佛門中所謂的「大孝」!而且,弘忍一生都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來決定自己的行為。當然,亦不在意別人怎麼看他,即使是他自己的追隨者。在他的故事之中,弘忍為了母親解脫而不顧別人的眼光,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自信,對母親的至孝!

  而且,五祖為日後出家人立下了一個很清晰的榜樣。我們離家修道,並不是忽略對親人的關心;我們割愛辭親,並不是與家人「恩斷義絕」;反之,我們出家修行,在弘揚佛法、度化眾生的同時,當然亦希望可以引導自己的親人種下菩提道種,而速脫輪迴、早成佛道!

----------

1. 《五燈會元》卷一(《續藏經》第八十冊,頁45中。x80,p45b)
2. 故事原文出自《五燈會元》卷一(續藏第八十冊,頁45中。x80,p45b)中的〈五祖弘忍大滿禪師〉一條,白話翻譯參考「鳳山佛教蓮社」網頁,並由筆者重新整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