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凈法師:佛在何處?(上)

  各位法師、各位蓮友:

  佛七期間本來是不講說法的,但是今天略有不同,主要是希望能讓大家正確、深入地了解純正的凈土法義,同時讓念佛落實在家庭、士農工商,以及行住坐卧當中,讓念佛生活融合一體,真正做到「念佛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念佛」,而不是一定要到道場來才能念佛也不是慶祝彌陀誕、打佛七才是念佛時間

  今天要和大家研討的主題是「佛在何處」。共分七點,皆引經據論來簡要說明。

  有人會念佛的人:「某某人啊,你那麼深信阿彌陀佛,那麼虔誠念佛,那你有看過阿彌陀佛嗎?阿彌陀佛在哪裡啊?」

  對於他人這樣的質問,有的人往往不知如何回答。今天我們就先針對這個題目來探討。除此之外,我們如果能夠了解阿彌陀佛在何處,這樣對信仰阿彌陀佛,信受彌陀的救度也會更深切,而且念佛就會主動、很踴躍。

  若說佛在十萬億佛土之外,這已超出現在天文學家所能探知了解的范圍,這樣信得來嗎?不容易讓人相信;若說在我面前,那你有看到嗎?一輩子念佛也不一定有看到佛,除非有特殊機緣看得到,但大部的人還是沒看到佛。甚至我們念佛,有時候也會懷疑阿彌陀佛真的聽到了嗎?我在拜佛阿彌陀佛真的看到了嗎?我在憶佛想佛,阿彌陀佛是否知道我在想他?阿彌陀佛是那麼高高在上,而我是這么卑微,怎麼能夠企盼阿彌陀佛垂憐於我?阿彌陀佛清凈的、崇高的、偉大的,我這樣污穢、卑賤的人阿彌陀佛難道真的會包容我、接納我、不舍棄我嗎?到底佛在何處?與我是親還是疏?是近還是遠?與我關係究竟是怎麼樣?又有人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在大殿學佛三年佛跑到了西天。」佛到底在哪裡?這是許多人不免會困惑的問題之一。

  其實,對念佛人來講,阿彌陀佛永遠在我們的心中

  學習聖道法的人,他們也認為佛就在他的心中,所謂「唯心凈土自性彌陀」,自性之中就有佛,就有凈土。但這只是一種理解,一種觀念

  怎麼說呢?阿彌陀佛是經過五劫思維而發四十八大願,並且經過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成佛的,成佛之後的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是「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即使我都有佛性有一天證悟成佛了,跟阿彌陀佛還是無法比較的。

  雖說從平等門來講,佛佛道同,同破無明,同證真如,可是因地發願以及修行內容、范圍、時間、各有不同,因此果地攝受眾生就不一樣,所以有平等門,也有差別門,這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即使我都有佛性,知道有佛性也能順口談空,但我們畢竟都還是十足的凡夫,貪瞋痴絲毫沒有斷,逢緣遇境還是凡夫性情凡夫脾氣有一首偈語說:「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但這是屬於自力難行的聖道門,因為,我們即使了解自心都有靈山塔,但是起心動念卻都跟靈山塔背道而馳,煩惱糾纏不清妄想雜念紛飛難停。

  阿彌陀佛在哪裡?我分七點來說明。

  一、佛在西方,經文分明故。

  二、佛在十方,光壽無量故。

  三、佛在名號,名體一如故。

  四、佛在口中,一念即顯,不念不顯故。

  五、佛在頂上,念佛之人故。

  六、佛在身中,惠真實利故。

  七、佛在心中,生佛一體故。

  這七個小標下面各有法語都很殊勝,幾乎把我們這個法門核心法語都容納進來了

  一、佛在西方,經文分明故。

  《小經》: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大經》:佛告阿難: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

  庄嚴經》: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

  《觀經》:是諸佛土,雖復清凈,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一切凡夫,欲修凈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佛在西方,經文分明第一點是引用凈土三經經文也就是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以及《無量壽經》的同本異譯《庄嚴經》。這幾段經文都清楚明白地說明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西方。

  《小經》就是《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主動呼喚舍利弗,前後總共呼喚三十六次,顯示悲心懇切經文一開始就指方立相地說出極樂世界的位置方向,以及有一阿彌陀佛,現在、未來一再呼喚我們接受他慈悲條件的救度。

  釋迦牟尼佛這樣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簡短三句,明確地指出極樂世界方向位置,這就是「指方」,讓我們有歸宿地方有一目標可以依靠,而不是模模糊糊的不曉得要歸往何處。如果說極樂世界也在西方、也在東方、也在上方、也在下方,那我們就會無所適從,所以釋迦牟尼佛單單指出就在西方,那我們就沒有第二個選擇,而且自始至終、從一而終就是同樣這一個選擇,這就是指方的目的

  其土有佛,號阿彌這就是立相。佛高高在上,是清凈無染的,而我們眾生污染卑賤,為了要讓我們這樣有分別、有執著眾生有一個依靠的對象,所以指出「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來讓我們依靠,讓我們全身心歸命。看到這一句,我們就能歸命於彌陀,願生於極樂

  所以,凈土法門是講「有」的法門──「二有」:有「西方」彌陀凈土,有「佛」號阿彌陀。因此我們強調「指方立相」,從「有」入門,從「有」下手。從「有分別的」先往生極樂世界,之後於極樂世界證入平等無分別的自性真如實相而成佛

  如果不念往生極樂世界,認為我自性本身就是佛,本性本心就是凈土,心凈即國土凈,這對我們來講是做不到的。

  「一息不來,便成後世,一失人身,萬劫難復。」雖然眾生都有佛性,但是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沒有辦法佛性顯現;我們有貪瞋痴無明煩惱,靠自己的力量沒辦法斷除;曠劫以來,生生世世,世世生生,在無窮的輪迴當中,我們造了無量無邊無限際的罪業沒辦法償還。而且所謂「唯心凈土」,並不是口上說說就成就了,沒那麼容易,煩惱沒斷怎麼能夠顯現凈土?沒有徹證佛性,真正的凈土是顯現不出來的。

  因此,經典上說「唯佛一人凈土,三賢十聖住果報。」也就是說,聲聞、緣覺,乃至小聖菩薩大聖菩薩,都還在果報當中;也就是說他們還在一步一步的修行,尚在逐逐進階的過程當中,還沒有到達真正的極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唯有達到無上正等正覺,才堪稱真正的呈現凈土

  凈土宗與其他法門的判教是不一樣的,凈土法門堅定確實有一極樂世界有一阿彌陀佛,所以凈土法門的綱格就是「指方立相」;而禪宗有所謂的「念佛一聲,漱口三天」,不準參禪者念佛,以免混淆。由此可知,在法門上,兩者完全是不一樣的。

  今現在說法:現在是什麼時候?是二o一三年農曆十一月十六日,阿彌陀佛現在在說法,而且正覺法音,響流十方,所以在極樂世界等同在十方世界,因為「廣長舌相遍布三千大千世界」。

  阿彌陀佛說什麼法呢?阿彌陀佛說:「眾生啊,你們要專一念佛,快快往生我的極樂世界,才能獲得究竟永恆的自在安樂。」也就是庄嚴經》所講的: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快樂

  常運慈心有情,度盡阿鼻眾生

  這也是彌陀的呼喚,如同善導大師「二河白道喻」所說的:「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的彌陀呼喚聲。

  《大經》也說:

  佛告阿難:法藏菩薩今已成佛,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剎,其佛世界,名曰安樂

  《小經》說彌陀凈土是「極樂」,《無量壽經說是安樂」或「安養」,《觀無量壽經》也說「極樂」,《往生論》說「蓮花世界」,意思內涵都是一樣的。

  極樂也好、安樂也好,這里所指的「樂」跟凡夫的「樂」是完全不一樣的。凡夫的樂是苦樂相對的樂,樂受之後就是苦(壞苦)。極樂世界的樂離開相對,是絕對之樂法界中只有佛才有絕對之樂聲聞、緣覺、菩薩還在進階當中,到了這個階位,望向前面的階位,前面還有殊勝境界,豈不是心境就有前後上下的不同。到了佛就究竟了,就不生不滅了,所以不生不滅的樂才是真正的樂,是唯一、究竟的樂。極樂世界就是這樣的樂,也就是到達「無為」的樂,因此善導大師解釋極樂世界就說:「極樂無為涅槃界」。

  極樂世界是無為的、涅槃的、不生不滅的,不必經過時間、階位、造作的。一旦往生到這樣的境界,就天生自然天性自然、自自然然、法爾自然享受這樣的樂,所以說「無為涅槃界」。那這樣的果報,要什麼樣的因才能獲得呢?

  善導大師說:「隨緣雜善恐難生」,隨緣雜善要往生這樣的境界不可能。「故使如來選要法」,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裡面就清楚、明白地選出要專念彌陀──「教念彌陀專復專」。今天有時間你就專一念佛,不假其他方便,因為說不定今天就往生極樂世界了;假設壽命延長,有明天,若二日、若三日、若七日,若七年……你就盡一輩子專念彌陀名號簡單、方便、不復雜、不困難,一心、無二心地,專一而不雜亂地專念這一彌陀名號

  所以這樣的極樂世界安樂世界安養世界蓮花世界,只要念佛就能夠進入,不用假借其他宗派、其他法門修行方法。當然一個學佛人也好,念佛人也好,不論聖道門凈土門,該盡的人生義務,該實踐的人道德都要本分去做,如同我門宗風俗所說的:「敦倫盡份,閑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這是生而為人最基本的本分,與往生、不往生無關,只是就往生的正因而言就是「執持名號」。

  如果認為往生那樣的無為涅槃界,除了專念彌陀名號之外,必須還要有其他的功德迴向才可靠,如果抱著這種觀念那就是前面所講的「隨緣雜善」了。

  《庄嚴經》言:

  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

  阿彌陀佛其實本來就已經是佛,他無所從哪裡來,往哪裡去,什麼時候發願什麼時候修行什麼時候成佛也就是說,他是超越時間性的。這顯示他的成佛是無法想像、無法宣說、無法形容、無法討論的。譬如「自然」,自然要怎麼討論?又譬如「佛性」,佛性我們要怎麼述說呢?因為這都超越我們的想像

  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不過這樣的一尊佛是因為要酬償度脫眾生的願,回報度眾生的願,實踐圓滿眾生的願,因此顯現在西方。所以說阿彌陀佛時時刻刻都在眾生,只要機緣到了,該顯現在某一個地方他就顯現在某一個地方,現在為了酬願度生,就「現在西方」。

  《觀經》也說:

  諸佛土,雖復清凈,皆有光明;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

  一切凡夫,欲修凈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這是釋迦牟尼佛以他的神通,從頂上放出佛光在一佛光當中,把十方諸佛凈土都顯現出來,讓韋提希夫人去看、去明辨、去選擇,結果韋提希夫人就說:「是諸佛土,雖復清凈,皆有光明。」這一些十方國土都是清凈而有光明的,但是其中西方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特別的超勝,所以她說「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樂就是「願、盼望、希望」。

  之後釋迦牟尼佛就說:「一切凡夫,欲修凈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一切凡夫他只要修凈業,迴嚮往生極樂,也都能往生極樂

  《觀經》講三個法門一是「定善」,也就是三種入定觀想法門。二是「散善」,也就是修持三福。這兩個法門任修哪一個法門,修深修淺,修多修少,乃至修其中的一個,只要迴向都能往生極樂世界三是「專稱彌陀佛名」,也就是《觀無量壽經》流通分千里來在此結穴,畫龍點睛的地方釋迦牟尼佛就說:「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這個就是持名的法門。前面雖然廣泛地談到定善、散善,這些都是凈業,不過這些都是誘引的方便,目的是要引導他們導歸極樂,專稱佛名。

  為什麼?因為極樂世界清凈無為涅槃境界,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沒辦法到達的。那要怎樣才能夠進入呢?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以方便誘引說:「沒關係,你只要迴向,我會以神通力接引你進入那樣的世界。」其實這當中有一含義凡夫是沒有清凈之業的,清凈之業在哪裡?在彌陀本身。彌陀本身在哪裡?在這名號。所以只要專持彌陀名號就能夠得生彌陀凈土,如是因得如是果,能夠這樣就跟阿彌陀佛親,跟阿彌陀佛近,跟阿彌陀佛本願相應。

  在《觀經》第九觀的地方,善導大師特別以自問自答的方式來闡釋專稱彌陀佛名的殊勝,而說:

  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

  「眾」:包含各種法門,不管修任何法門,定善十三觀也好,三福九品也好,如果只專修其中一個法門,都算眾行之一。「但能迴向,皆得往生」:只要迴向都能往生。這也顯示,如果不迴向就不往生

  接下來,善導大師轉折而說:

  何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

  意思是說,雖然修任何法門迴向都能往生,可是阿彌陀佛光明為什麼只照念佛的人,不照修其他法門的人這是因為專念彌陀名號,跟阿彌陀佛就有直接的關係,就與彌陀本願相應,而彌陀名號又是光明名號,所以念佛人就在他的光明之中。修其他法門的人他不專念彌陀名號,當然跟阿彌陀佛就沒有關係就不能蒙受彌陀光明的遍照、普照。

  一般講凈業是指凈業三福」──世福、戒福、行福。世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戒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行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三世諸佛凈業正因,但不是往生的正因,真正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只有「專稱彌陀佛名」。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觀經》層層方便,導引修其他法門的人歸入專稱彌陀佛名,使得與阿彌陀佛親,與阿彌陀佛近,獲得阿彌陀佛本願力的增上緣

  因此《無量壽經》最後流通分的地方釋迦牟尼佛特別呼喚彌勒菩薩,告訴他說於此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一一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次如彌勒者也在這個娑婆世界有六十七億的不退菩薩往生極樂世界,每一位菩薩供養了無量諸佛,他的位階跟你彌勒菩薩是一樣的等覺菩薩,一生補處的菩薩,這樣的菩薩也都求生極樂世界,何況其他的菩薩呢!

  接著就說:諸小行菩薩及修習少功德者,不可稱計,皆當往生修小行的菩薩以及小功德菩薩往生極樂世界也是無量無邊不可計數。

  就等覺菩薩往生,我們所曉得的,第一位是觀世音菩薩,第二位是大勢菩薩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的兩位左右脅侍,文殊普賢也是等覺菩薩,他們也率先發願引導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如果是就《凈土三經》的結經(結論之經)──《阿彌陀經》來說,《阿彌陀經》是專講執持名號不講其他,釋迦牟尼佛一而再,再而三地勸導眾生往生極樂世界經文就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釋迦牟尼佛苦口婆心,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嚀強調,只怕我們不願生。因為令十方眾生往生凈土釋迦牟尼佛的本懷,所謂「本懷」就是出世的目的。佛出世的目的就是我眾生學佛目的也就是往生極樂。佛出世的目的眾生學佛目的都跟阿彌陀佛成佛目的是相應的。阿彌陀佛成佛目的為何?在於廣度十方眾生,在於呼喚十方眾生往生他的極樂世界,在於盼望十方眾生不要雜修雜行,要專修彌陀佛名,獲得百分之百的往生

  這樣說的意思並不是說其他法門不好,而是就往生極樂世界的正因,以及確定百分之百能夠往生的立場來講的。至於持五戒、行十善那是弟子本分每個人都應隨緣、隨分、隨力去做的,不應該否定排斥,所謂「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這是基本的佛教教理,這點大家要有正確的了解。

  這幾段經文之顯示,目的就是要我眾生有一方向有一個歸依處,讓我今生今世徹徹底底地願生彌陀凈土,所謂「垂形立名」。也就是說顯示阿彌陀佛這一尊佛,而且建立阿彌陀佛這個名號讓我們能夠稱名,能夠憶念,能夠憶佛、念佛

  第二,阿彌陀佛在哪裡啊?佛在十方,光壽無量故。(待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