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宗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E 第263經(應說經):本經主要敘述如不修方便與知見的話,就難以獲得解脫。

  第263經(應說經):

  本經主要敘述如不修方便與知見的話,就難以獲得解脫。經中以雞卵、巧師之斧、大舶之喻,來分別加以說明。

  佛陀在一次為弟子們的即席開示中,闡述了弟子們應修方便與知見的話題。他說

  「我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雲何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不修方便隨順成就,而且心求,令我諸漏盡,心得解脫。當知彼比丘終不能得漏盡解脫。所以者何?不修習故。不修習何等?謂不修習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

  在這開示之中,佛陀所闡述的義理十分豐富。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何謂「知見」與「方便」。所謂知見,就是對諸法實相都具備深入的了解與體察,即正知、正見與正智;所謂方便,即運用權巧方法專心修習。而「不修方便」,就是修習時不專心,且古板教條,不知道變通。

  佛陀自稱「我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那麼佛陀知見」了什麼呢在這裡佛陀交待得很清楚,即知見五蘊(陰)之集、五蘊之滅。當然,我們不能認為佛陀僅僅是知見五蘊的集與滅而就成就佛道,而只能理解為對五陰的深入觀察,是「得諸漏盡」的重要條件。欲成就佛道,對五陰的實相沒有深入洞徹的觀察,顯然是奢談;既已成佛自然是對包括五陰在內的諸法實相,均有著究竟的體悟與實證。至於佛陀所悟的境界,完全並非我們所能思議(不可思不可議)。但我們不能因為難思難議,便斷言這些境界都是虛無飄渺的,僅存於觀念上的東西佛陀滅度幾近2600年,對於二千多年以後的我們來說,讓我們穿透時空,再次充分領略佛陀的教誨,那是何其之難!善與惡、天堂地獄,往往存乎一念之間——這個大家都能理解,但是成就佛道,卻並非一個念所能解決。在現實生活中,伴隨著我們自身的那些劣習,將是如何地頑固。不用說戒本中的五大基本戒條,即便是平日生活中的寂寞無聊,便逼迫我們痛苦難奈。所謂「閑愁最苦」,便是此理。縱然時下生活節奏快、每個人都忙碌不休,但是我們的心靈,仍然顯得很「閑」,很空虛。

  對於諸法實相,光有思想感官方面的認識,還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我們心猿意馬,朝秦暮楚,「不修方便」,是很難有所成就佛陀不僅為我們闡明了修習的目標與思路,而且交待了具體的修習法門。這些法門總歸一點,便是我們平常所講的「三十七道品」。具體而言,便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以及八正道

  為了說明這些問題,佛陀作了幾個譬喻:

  譬喻1:

  「譬如伏雞,生子眾多,不能隨時蔭餾,消息(照顧)冷暖,而欲令子以嘴、以爪啄卵自生,安隱出殼。當知彼子無有自力,堪能方便以嘴以爪出殼。」

  譬喻2:

  「譬如巧師、巧師弟子手執斧柯(斧柄),捉之不已,漸漸微盡手指處現,然彼不覺斧柯微盡而盡處現。」

  譬喻3:「譬如大舶,在於海邊,經夏六月,風飄日暴,藤綴漸斷。」

  以上三個譬喻,便是對「方便」、「知見」的生動闡解。有經驗的老母雞在孵小雞的時候,便很有技巧。孵雞時對溫度要有適度的把握,避免過冷或過暖;並且還要時翻動孵蛋,以防冷暖不均(即「消息冷暖」)。如果冷暖適宜適度,小雞才能順利啄破蛋殼,平安孵生。佛陀用「伏雞之譬」,來教導弟子們應如何修行三十七道品。所謂「消息冷暖」,便是既不能過於懈怠(冷),也不能過激冒進,精進有餘,張弛不足(暖)。進一步而言,即離冷暖二邊,而行方便之中道。只有這樣,才能功到自然成,抵達漏盡解脫

  在第二個譬喻(即斧柯之喻)以及第三個譬喻(即舶藤之喻)中,佛陀告誡我們,對於自身存在的細微毛病習氣,要時刻加以警惕,不能放縱任之。比如說我們使用斧子時,斧柄是最容易受到磨損的。磨損本來是很正常的事兒,但是若我們對此毫不在意,有朝一日斧柄可能會突然折斷,並傷及身體。而用於系縛大船的藤綴(用樹藤編制的纜繩),久經風吹日曬,也很容易枯脆敗壞。如果我們平時對藤綴不加守護留意的話,當藤綴在某一天夜裡折斷了,大船也將順風飄走,最終受損失的還是我們自己。佛陀用這兩個譬喻,教誡我們要警鍾常鳴,心無放逸;即便是細微毛病習氣(漏),也不可掉以輕心。否則一不留神,便會釀成「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的厄運。(5月21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