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雜阿含》(卷十)~F 第264經(小土摶經):佛陀以小土摶為喻,從而說明五陰無常、無我,且皆不可得的道理。

  第264經(小土摶經):

  在本經中,佛陀以小土摶為喻,從而說明五陰無常無我,且皆不可得道理

  這里的「小土摶」,是指面上近似圓形的小土塊。雖然是塊極其平常的小土塊,佛陀以之為譬,卻大有深意。

  經文中一「異比丘」在思想觀點上所產生的偏差而說起。這里的「異比丘」,並非是說思想異類的比丘,而是一種泛指,即「有一比丘」。這位比丘禪定思惟的時候,產生了一些疑問——附帶說明,習禪最容易出問題,如果方法不對頭,弄不好會引起精神失常。此比丘生了什麼樣疑問呢?原因是他五陰究竟是常還是無常的問題,產生了疑惑:「頗有色常、恆、不變易、正住耶?如是受、想、行、識,常、恆、不變易、正住耶?」

  或許我們會認為,這位比丘真是愚痴與幼稚,出家比丘,難道連這些最基本的東西都搞不清嗎?實際上我們不能產生這樣的想法。首先,在當時「恆常實有」的思想佔主導地位的社會環境下,能夠體悟到「五陰無常思想的,畢竟只佔極少數,而且要頂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其次,縱然是明白五陰無常無我,但是它們為什麼是無常無我,很多比丘卻是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佛陀囑咐弟子們,要「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聽聞佛陀的說法是第一步,我們不能聽了萬事大吉,一聽了之;而是要在聽聞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靜心思慮。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我們飢餓時,便會條件反射似地到處找吃的,有時候竟到了飢不擇食的地步;而當我們大塊朵頤後,便心滿意足,此時再好的飯菜也沒了味口。這個比丘平常,司空見慣;可是我們一旦對這種生理上及心理上的反映進行深入考察,實在是太深奧了,因為它們幾乎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學科。有人會認為這是小題大做:我們吃雞蛋時,如果老是琢磨著雞蛋是如何形成的,或者這點雞蛋究竟是哪只母雞下的,這不是沒事找事,死鑽牛角尖么?但我個人覺得,我們沒必要去揪住細節不放,但是對於事關事物規律的事兒,還是需要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若對一切均走馬觀花不求甚解,那麼就用不著勞神費力去習禪念佛了。

  這位比丘生了這些疑問,他自忖自己解決不了這個問題,便向世尊請教。佛陀聞後,便手執小土摶,對比丘說:「汝見我手中土摶不?」答曰:「已見,世尊!」

  佛陀說:「比丘,如是。少土,我不可得;若我可得者,則是常、恆、不變易、正住法。」

  在這里佛陀自稱連一塊小小的土塊(小土團)也不屬於自己所有,因為我們小土團不可能為我們所擁有。而更多的情形是,小小的土團還完好無損,可是曾經的「主人」卻早已屍骨無存!即便是小土團暫時為我們所擁有,但是它又是那麼脆弱不堪,時刻都有變灰成泥的危險!因此佛陀說「小土,我不可得」,即是此理。

  既然小土塊不可得,那麼從大的方面講,金銀財寶榮華富貴以及功名利祿是不是可以為我所得呢?佛陀以追憶自己的往昔世為例,斷然予以否定。他告誡比丘說:

  「比丘當知:凡夫染習五欲,無有厭足;聖人智慧成滿,而常知足比丘!一切諸行,過去盡滅、過去變易,彼自然眾具及以名稱,皆悉磨滅。是故比丘!永息諸行,厭離、斷欲、解脫。」

  在這個前提之下,佛陀對這位比丘循循善誘,一步步引導出:

  1、色(五陰)為無常

  2、色(五陰)為苦;

  3、色(五陰)為無常,為苦,為變易之法;

  4、聖弟子於色(五陰)中不復計我、異我、相在。

  佛陀的「土摶喻」使該比丘思維頓時開朗。後來,他「獨一靜處,精勤思惟不放逸住」,經過刻苦的修習,最終心開意解,獲得圓滿。(5月22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