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經~479經:475經敘述過去毗婆屍佛如何觀察三受;476經敘述某位比丘如何觀察三受。從內容上講,二經內容大體相同,只是經中的主體略有差異。
475經是釋迦佛在講述毗婆屍佛如何觀察諸受:「毗婆屍如來未成佛時,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如是觀,觀察諸受」;476經是某一位比丘也作如是觀察:「有異比丘獨一靜處禪思,如是觀察諸受」。他們觀察的具體內容是:「雲何為受?雲何受集?雲何受滅?雲何受集道跡?雲何受滅道跡?雲何受味?雲何受患?雲何受離?」這些問題都是對「受」的定義、本質、產生原因、如何不會受到「受」的影響等等諸多問題的深入思索。
那麼,他們是如何觀察的?「觸集是受集,觸滅是受滅。若於受愛樂、贊嘆、染著、堅住,是名受集道跡;若於受不愛樂、贊嘆、染著、堅住,是名受滅道跡;若受因緣生樂喜,是名受味;若受無常變易法,是名受患;若於受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
477經是阿難向佛請教有關諸受的問題,478經是佛陀問諸比丘,然後由佛陀自己回答。479經是佛陀對大眾的開示,佛陀說如果我們對於「諸受不如實知」,就會帶來一些麻煩,「我於諸天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得解脫、出離、脫諸顛倒,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說,我們我們沒有把諸受搞明白,就會無法得到解脫,無法成就佛道;不僅無法獲得解脫,相反還會淪為人天凡眾甚至是魔王的眷屬。
在上面對於諸受觀察的經文中,佛陀在談到「雲何為受」時,給出的答案是「觸集是受集」。什麼叫「觸」?一般而言,它是從過去經驗對境界的認識。我們講三事和合生觸,指的是根、境、識三者相交融,便會產生直觀上的一種初級認識,這種認識我們可以稱為「觸」。「觸集」,便是這種感官經驗的累積。從經文中我們可以初步推測出,「觸集」與「受集」,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可以互通的,它們互為因緣,互為增上。當然,從上下經文的排列順序中,我們也可以這樣認為,即觸前受後,也就是二者在發生時間上略有差異,即有觸可能會產生受,而受的產生則必然伴隨著觸的存在。如果這個說法成立,那麼後面一句「觸滅是受滅」就可以得到理解,無觸則無受,即當三事無法得到有效和合時,觸便無法生起;觸不生起,受則自然不會生起,這是二者的因果關系,也是佛陀對於觸、受二名相的深入考察。
經中的其他文句,比如受集道跡乃至受離等經文,一般都比較好理解。這里所要說的是,對於佛說經文,我們決不能僅僅停留於字面上的理解,有時經文大意雖一目瞭然,可是我們並沒有用心去體察思惟,沒有被我們充分消化吸收,這是膚淺的,不究竟的。眾生之所以為眾生,重要一點便是「反覆」,時好時壞,時優時劣,時進時退,亦進亦退。有時我們是前進一小前,卻退後一大步,結果忙活了大半輩子,啥也沒學好,啥也沒學著,就剩下個會耍嘴皮子的功夫了。我在生活實踐中總結了一點經驗,歸納為十二個字,叫「與其詞不達意,不如沉默寡言」,就是主張少講廢話,多辦實事。學佛也是這樣,多去領會體悟,少些花拳繡腿。如果大家都能這樣,或許我們會活得更充實一些。(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