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比丘!我將宣說其他之七不退法,且諦聽,善思念,我當說。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修思念意覺、修擇法覺意、修精進覺意、修喜悅覺意、修靜安覺意、修三昧覺意、修舍覺意,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諸比丘!只要此七不退法存在於諸比丘中,依此七不退法諄諄相教訓,諸比丘!則可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
「六不退法」1:一者身常行慈,不害眾生;二者口宣仁慈,不演惡言;三者意念慈心,不懷壞損;四者得凈利養,與眾共之,平等無二;五者持賢聖戒,無有闕漏,亦無垢穢,必定不動;六者見賢聖道,以盡苦際。
前三者講的身口意三業,就是讓我們要身行慈悲,口說愛語,心存慈念。第四條與六和敬中的「同和同均」有些相仿,就是當我們得到清凈的供養時,應該與大眾平等分享,不能獨佔。第五條仍是談到了持戒,可見佛對戒的重視程度;第六條是告誡我們要如實了知佛法的真諦,斷除苦的根源。
「六不退法」2: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戒;五者念施;六者念天。
此處的「六不退法」,就是我們平常念佛時所講的「六念法」。這里的「念佛」,不單純就是念誦佛號,而是要想念佛所具足的十號,想到佛的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無量、能拔眾苦,我以清凈質直之心,得親近佛,心生歡喜,身得快樂,進而得定得平等心,修念佛觀。必趣涅槃,這才叫真正的念佛——這點需要引起我們修習念佛法門的教徒們的注意。第二是念法,就是念如來所具有的種種功德。第三念僧,謂僧是如來弟子,得無漏法,具戒定慧,能為世間眾生作良福田,應當恭敬。第四念戒,謂念諸禁戒,能遮諸惡煩惱,使獲解脫。第五念施,謂念己所施,必獲善利,一切世間為慳嫉所覆,我於今者,得離如是慳貪之垢,住舍心中,於一切物心無吝惜,持用布施。既布施已,我心應喜。第六念天,謂念欲界天等,悉因往昔戒施善根,得生彼處,受天快樂,我亦見有如是戒施功德,捨命之時,必生彼天,以念天故,離於惡法。
第二個故事看完,我在琢磨這樣的問題:摩揭陀國的大臣禹舍前腳剛走,釋尊馬上就召集大家在講堂開會,講了五種「七不退法」和兩種「六不退法」,加上前面所講的一個「七不退法」,共計有五十四種之多,內容幾乎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當然主要是針對出家眾而言。釋尊為什麼這么急於宣說這些不退法呢?我想釋尊通過阿闍世王欲攻伐跋祇國這件事情上,已經意識到佛教的生存危機問題。聯繫到經典,我們可以看出,如何才能使一個國家國運長久,立於不敗之地呢?就是佛在上面所講的「七不退法」,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國家要團結,社會要講和諧,人們要講倫理,公民要守法度。這些若要做好了,那麼一個國家能夠長久地運作下去,應該沒有什麼問題。而反觀佛教呢?佛教自創立之初,作為一教之主,釋迦佛不可能不考慮他所創立的宗教如何才能夠長久地流布下去的問題。或許他很早就已經在思考這個問題,或許他已經把這個問題考慮得很周全,只是沒有機緣把他的主張宣說出來而已。現在正好摩竭陀國要想攻伐跋祇國,釋尊見時機到了,所以就了講了關繫到佛教前途命運的各種問題。那麼如何才能使佛教長久地流傳下去呢?就是要奉行以上所說的「七不退法」和「六不退法」。從某種角度上講,管理一個龐大的宗教教團遠比管理一個國家要難。世界上有許多國家,像中國和印度,都是世界上有名的文明古國,能夠延續數千年而不衰。縱然延續的道路並不平坦,甚至跌跌撞撞,但是到目前為止,都很幸運地延續下來了。反觀宗教,從遠古以來,世界上曾經流行的宗教派別不計其數,但是能真正長久流傳下來,並發展成為世界性的宗教規模的信仰組織,加起來也不超過十個。從這個角度上講,管理一個宗教團體,要比管理一個國家要難。正因為如此,釋迦佛才不厭其煩地反覆地講了各種「七法」和「六法」,從身口意、言住坐卧等方方面面對教徒的行為加以約束,目的就是要佛教能夠長久去延續下去,能夠延續到正法、像法乃至末法時期。不僅如此,在接下來的故事中,佛陀仍將進一步對比丘們進行諄諄囑咐。
下面看第三個故事。佛陀在羅閱祇住了一段時間,看到大家都能自覺地遵守他的教導,感到很高興,就對阿難說,我們到竹園去走走吧。這個竹園,就是指迦蘭陀竹林精舍。這個竹林精舍位置在哪裡呢?它是位於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的北邊,上茅城的南面,是迦蘭陀鳥棲息的竹林。據《大唐西域記》卷九記載:「初此城中(言上茅城)有大長者迦蘭陀,時稱豪貴。以大竹園,施諸外道。及見如來聞法凈信,追惜竹園居彼異眾。今天人師,以無館舍。時諸鬼神,感其誠心,斥逐外道。而告之曰:『長者迦蘭陀,當以竹園起佛精舍,汝宜速去得免危厄』。外道忿恚,含嗔而去。長者於此建立精舍,功成事畢。躬往請佛,如來是時遂受其施。」也就是說這個園子過去是送給外道的,後來迦蘭陀聽聞佛陀的說法,感到佛法殊勝,就遷走外道,改作僧舍。在這個地方,佛說了什麼法了呢?他說的是佛法之中的戒、定、慧三學,並論述了戒定慧三者的關系,即:「修戒獲定,修定獲智,修智心凈」。
接下來,我們進入第四個故事,即佛陀在巴陵弗城的一些情況。前面已經說了,這個巴陵弗城,是摩揭陀國的大臣禹舍為了防禦跋祇國的進攻所建的軍事要塞。佛陀蒞臨此城,必定有所深意。所以,我們對此要格外留心佛陀的說法內容。
佛陀到了巴陵城後,坐在一棵名叫「巴陵」的樹下休息。關於什麼叫「巴陵樹」,我沒有弄明白,反正只知道它被稱為佛樹。在佛經中,被稱為「佛樹」的很多,比如像菩提樹、龍華樹 、閻浮樹、波羅樹、屍利沙樹、頭拘羅樹、多羅樹、缽多樹、尼拘盧樹、阿游波尼倶律樹、末羅雙樹、七葉樹、畢波羅樹、瞻卜樹、花果樹、迦尼迦羅樹、多摩羅樹、無憂樹、貝多樹、娑羅樹、帝羅迦樹、龍花樹、末倶羅樹、阿底目伽樹、播吒羅樹、波羅利華樹等等,名目繁多。一聽到佛陀大老遠地來到了巴陵弗城,那些「清信士」和大眾比丘們都趕來禮拜供養。這里的「清信士」就是佛教里常稱的「優婆塞」,就是受過三歸五戒得清凈信心的男子。當然,這里的「清信士」,只能稱之為他們准備接受三歸五戒,但尚未正式成為佛門弟子。這些清信士禮拜過佛陀後,請求要當佛的弟子,佛陀表示同意。這些人很高興,就「繞佛三匝,作禮而歸」。他們回去後並未閑著,而是著手忙著起大講堂。佛陀到了大講堂以後,對著僧俗大眾,重點講了持戒問題,這又可分為兩個問題:第一,凡人犯戒,將有「五衰耗」;第二,凡人持戒,將有「五功德」。那麼,犯戒將會有哪五個衰耗呢?「一者求財,所願不遂」,這大約指的是居家信士,也就是那些清信士們,料想出家比丘是不大可能去「求財」的。「二者設有所得,日當衰耗」,就是說即使僥倖求到財寶了,也會很快消耗掉,不會在自己手頭上時間長久。「三者在所至處,眾所不敬」,這是很自然的,不要說宗教信仰中的犯戒,就是平常的作姦犯科,世人皆共相唾棄,何況是神聖的戒律?「四者醜名惡聲,流聞天下」,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天下」,就是指這個意思。人們都喜歡揚人之惡,是我們凡人的習氣,大家都喜歡找別人的短處尋開心,也是司空見慣。「五者身壞命終,當入地獄」,這么說問題有些嚴重了,也就是一旦犯戒,就將要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歷經數劫無見天日,那日子肯定不好過——這段時間我們正在集中讀誦《地藏經》,佛陀對地獄裡的情況講述得很清楚,還是別去犯戒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