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二、遊行經初
看了這部《遊行經初》,給我的印象,客觀地說,似乎內容有些雜,經中講的似乎不止一個問題,這與其他經典似乎有些差別——當然,這種情況可能在隨後的阿含諸經典里司空見慣,但是對於初次接觸阿含的我來說,可能會有些不太適應。經中所講的不是一個問題,而是好幾個故事連在一起。但是從理論上來講,又從思想上把這些看似無關的故事連串在一起。我想經中主要講了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個故事,是佛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中,摩竭陀國準備攻伐跋祇國,該國使者叫禹舍的前來徵詢佛陀的意見,結果佛陀似乎沒有理會他,而是與阿難開始聊天。禹舍很聰明,聽出了弦外之音,所以就很知趣地走了,並且讓國王打消了攻伐的念頭。
第二個故事,是禹舍走後,佛召集王舍城裡的眾比丘開會,講了諸如七不退法、七法、六不退法等佛教義理。
第四個故事,是佛到巴陵弗城的巴陵樹下講法,到巴陵弗城的講堂內講法,
第六個故事,是世尊到毗舍離國講法。在毗舍離國,到淫女庵婆婆梨處弘法。
因此,這部經中,基本上包含著以上八個方面。看似有些雜而無章,但從釋尊前行的路線上講,我覺得這裡面可能藏有一定的玄機。關於這點,我將慢慢予以體會。
看了第一個故事,給我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假如從一個普通的、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來看待釋迦牟尼佛,都會覺得這個人很了不起。為什麼呢?因為他是一個出色的演說家,是一個很會見機說法的大哲人。我在這里倒不是說恭維好聽話。如果我們把中國古代的《戰國策》拿來進行一番對比,就知道我們的釋尊的智慧絕倫,無人能比。我們首先要看故事的內容。摩竭陀國的國王阿闍世為我們所熟悉,他就是老國王頻婆娑羅王的兒子,曾經幹了不少壞事,是佛教的搗亂分裂分子提婆達多的鐵桿哥們,設計囚禁了自己的父親,並且活活將其父餓死。他即位以後,發動了兼並戰爭,據說是威震四方——這點倒使人聯想起想當初威風凜凜的秦始皇。因為他的即位似乎不太光彩也不太合乎手續,而且他想著法子折磨他的父王,因此獲得了現報,就是遍體生瘡,弄得痛不欲生。後來到佛陀面前至心懺悔,皈依了佛陀,並成了佛法的有力護持者。
這位阿闍世王繼位後,頗有些雄才大略。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進行統一印度的兼並戰爭,似乎又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這次阿闍世所攻伐的對象,就是作為當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的跋祇國。這個國家位於印度北部,據《大唐西域記》卷七記載,此國周圍有四千餘里,東西較長,南北較狹,土地膏腴,花果茂盛,氣候微寒,人性急躁。人民多敬事外道,少信佛法,僧徒兼學大小二乘。又據《善見律毗婆沙》卷一、《四分律》卷等記載,佛入滅後一百年,跋祇國的跋闍子比丘曾提倡「十事」合法,引起教團之論爭。至於「十事」的內容,在後面有機會將予以說明。
先把話題拉回來。按照當時阿闍世的軍事實力,打征服跋祇國,似乎並不是很難。但是既然發動討伐戰爭,總是需要理由。「名不正,則言不順」,即使將人家打敗了,也未必就能進行有效統治。因此阿闍世就開始動腦筋,千方百計去尋找戰爭理由。思前想後,他終於想出了理由,那就是:「跋祇國人自恃勇健,民眾豪強,不順伏我,我欲伐之」,其實他的理由也很簡單,這個國家的人民不聽我的話——事實上他這個理由是根本站不住腳的,不聽你的話,你就可以去討伐他?如果這種戰爭理由還可以成立的話,那麼當今世界必然天下大亂,兩國之間往往會因為幾句口角之爭,就發動了大規律的軍事沖突,那世界將會永無寧日。阿闍世大約也知道這種理由太過於簡單,經不起推敲,所以他耍起了小聰明,就是讓大臣禹舍到佛陀那裡,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佛陀,聽聽佛陀的意見。他這樣做可謂一箭雙雕。如果佛陀沒有明確表示反對,他就可以出兵,而且還可以四處宣稱這是遵循了佛陀的教導和懿旨,是佛陀讓他這么乾的。於是大臣禹舍就到佛陀那兒,先說了一些問候的話,然後就將欲征伐跋祇國的想法向佛陀稟報,並說:「不審世尊何所誡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