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二人既然已經證得了果位,就對毗婆屍佛說:「我們現在都在您的教導下成就了道業,們倆商量過了,決定在您的教導下,剃除鬚髮而出家,凈修梵行。」而毗婆屍佛也很爽快地答應了二人的請求,並為他倆受了具足戒。不久,毗婆屍佛為他們示現了「三事」,也就是三種神通,即神足通,他心通和教誡神通。毗婆屍佛不僅將這三種神通演示給他們二人看,還把這三種神通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值得注意的是,據說《阿含經》里很少談到六神通,一般只談三種神通。神足通和他心通為我們所熟知,而這個教誡神通往往為我們所忽視,事實上它對於佛教徒來說,是十分要緊的。根據台灣居士庄春江在他的著作《阿含經故事選》中的理解,這個教誡神通與神足神通、他心神通是不一樣的,這並不是一般人所認為,超自然、無礙自在、神秘不可思議的神通。依佛陀的解說,這是經由諄諄教誨,有次第地引導修學正法,然後通達徹底止息煩惱與解脫的,本來與神通無關,但就從其能引導一位凡夫成為解脫聖者的巨大變化,以及能以一教十,十教百,百教千、萬……的輾轉傳授而改變、造福無數人來看,那麼,教誡也算得上是另類神通,所以被稱為「神通」就不奇怪了。而這種神通,在原始佛教中佔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因為佛教並不太主張比丘運用神通去協助弘法,但是對教誡神通卻很是提倡,這是需要我們特別予以注意的地方。
但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適當地運用神通還是必要的。這經中,提舍比丘與騫荼比丘出家的消息如春風一般,瞬間傳遍整個盤頭城。這個盤頭城據說有十六萬八千大比丘眾。於是提舍與騫荼二比丘就顯現神通,「於大眾中上升虛空,身出水火,現社神變,而為大眾說微妙法」。這時毗婆屍佛就在考慮這樣的問題:此城中有如此多的比丘,好像過於集中。我應該想辦法使他們各自分散開來,到各地去游化,然後六年以後,再讓他們集中到一起,再來為他們受戒。於是毗婆屍佛就把大家召集起來,談了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於是都「執持衣缽,禮佛而去」。
轉眼間六年游化的時間滿了,眾比丘又回到了鹿野苑毗屍佛的居所,都恭恭敬敬地禮拜佛祖後,站立一旁。毗婆屍佛見到大眾比丘能如期而還,心裡十分高興,就對他們說:「你們像可以調伏的大象那樣,都順從了我的教導。今天你們如期歸來,已經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於是他就在大眾面前騰空而起,在空中結跏趺坐,講說戒經:
在經中,提到了一個名詞叫「首陀會天」,令我費解許久。後來才搞明白,原來首陀會天(suddhāvāsa deva巴)又作五凈居天、五那含天、五不還天,為不還果的聖者所證得而受生的色界第四禪天處。當毗婆屍佛說法時,這位首陀會天的天主在中間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還在佛說戒經後還說了一段偈語而加以總結。這段偈語是:「如來大智,微妙獨尊,止觀具足,成最正覺。愍群生故,在世成道,以四真諦,為聲聞說。苦與苦因,滅苦之諦,賢聖八道,到安隱處。毗婆屍佛,出現於世,在大眾中,如日光曜。」
這時候,釋迦佛就對比丘們說:「我自思念:昔一時於羅閱城(注,即王舍城的音譯)耆闍崛山,時生是念:我所生處,無所不遍,唯除首陀會天,設生彼天,則不還此。」他接著說:我准備到無造天上去。這個無造天,又叫無煩天,位於色界十八天中的四禪天。當釋迦佛到了無造天後,這些天里的天主與子民都對釋迦佛說:「我們都是毗婆屍佛的弟子,我們一直以來都是跟隨著他學習教法。但是,像屍棄佛乃至釋迦牟尼佛都是我們的導師。」
[總結]:
第一卷內容主要講的是釋迦佛述說過去七佛(含釋迦佛本人)的一些應化因緣,包括這些佛的出生背景,家庭狀況,各自出家因緣,出家後的弟子情況等等。經中重點介紹了毗婆屍佛的一些出家前後的一些歷程。經中對這些歷程的描繪,可以說,簡直是釋迦佛本人生活歷程的一個縮影,包括他的出生情況,見到了生死病死等諸多苦患,出家後是如何修證佛法的,如何教導弟子的。毗婆屍佛與釋迦佛二者之間都有某種相似的成份。
通過比對後,經中還有幾點值得我們去留意:
第一,從壽命上看,毗婆屍佛時最長,達到八萬四千歲;而到了釋迦佛時,只剩下可憐的百歲,這與我們現代人所講的「人生不過百年」是何等的相同。這可以說明兩點,一是從我們人類的壽命總的趨勢不是增長了,而是在不斷地銳減。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從佛教的觀點看,大約是人類無明業障越聚越多,從而導致了壽命的減少,是業報所造成的。二是從公元前五世紀起,到當今的二十一世紀,人的壽命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也就是百歲上下,超過此限的基本沒有見到。
第二,這七位佛的出身都還不錯,不是婆羅門就是剎帝利。而且家庭背景都還很不錯,不是王族,就是達官貴人,好像這七位佛教不是普通平民百姓的兒子。
第三,這七位佛祖都是在樹下成道的,當然,樹種有所差異,說明樹與佛教的開悟成佛有著很大的關係。也可以說,佛教中的覺悟行為,很多是與大自然中的森林密切相關,似乎還沒有聽到哪位大德是在鬧市中得到證悟佛果的。
第四,在他們的弟子當中,均有傑出的代表,也有一位常隨其左右的侍者。比如釋迦佛的傑出弟子是舍利弗和目犍連,跟隨佛陀達25年之久的侍者阿難。
第五,他們似乎都曾有過後嗣,也就是有一位繼承著他們傳法事業的兒子。在上述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為什麼這七位佛都有兒子呢?難道他們都是先成家生子後出家修道?我想最有可能解釋是:一切佛示現人間,為了展現他們自己也受著自然法則的支配,都遵循著因緣所生法,都示現了生老病死的色身相,於是都有「八相成道」的顯現,成家結婚生子我想是這其中的一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