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長阿含》(卷五)~C 梵天與佛法的對比

(三)梵天佛法的對比

  故事中的梵天在前面賣了很多關子,現在他終於揭開了謎底。他的意思是,這位叫焰鬘的大典尊是什麼人呢?原來他就是當今世界釋迦牟尼佛。接著他對諸天眾說:你們如果對於所說之言有所疑問,可以直接去問佛陀世尊此時就在耆闍崛山。

  這位般遮翼神就是對梵天所說的話不放心,特地跑來向佛陀請求證實。世尊說,對呀,那時的大典尊,就是我的前身啊。

  這位大典尊出家以後,威望很高,他所說的法,也具有很高的層次,如果他的弟子們按照他所說的法去修行,那麼死後生到大梵天,應該不成問題。但也僅僅是生到大梵天而已,再往上,就沒有辦法了。在大典尊的弟子當中,功行淺一些的,即轉生至於他化自在天(第六層天),再次一些的就生於化自在天(第五層天),或者生於兜率陀天(知足天,第四層天)、焰摩天(時分天,第三層天)、忉利天(第二層天)、四天王天(第一層天)。最次的,也可以生為剎帝利(王族)、婆羅門(神職人員)、居士(長者)、力士等身。像這些層次,都沒有什麼問題。按照佛陀觀點,即便是生到了大梵天,又能解決什麼問題呢?一旦福報享盡,照樣還要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還要遭受各種苦報。因此,大典尊所說的法,與佛陀所說的法,簡直是天壤之別,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那麼,佛陀所說的法有什麼奇特之處呢?

  佛陀說:我所說的法,弟子們如果能夠受持並且按照我所說的去修行的話,就能捨棄有漏(煩惱),而成就無漏(已證果而煩惱滅盡),會得心解脫(內心已脫離欲貪)、慧解脫(消滅無明而得智慧自在作用)。在於現法當中,自身已作證果,所謂生死已盡(已不須再受生死輪迴),梵行已立(清凈梵行已確立完成),所作已辦(所應作的都已完就),更不受有(不會再受後有之身)。

  其次,其功行淺一些的人也能斷除「五下結」(指五種下界之分的結縛煩惱:身見、戒禁取見、疑、貪欲、瞋恚為欲界的煩惱),即在於天上涅槃(生在於色界天,然後解脫六道輪迴),不再回到此欲界來(得阿那含果,即不還果);再次一等的人,能夠滅盡三結(身見、戒禁取見、疑惑),其淫(貪欲)、怒(瞋恚)、愚痴的心,已經非常的微薄,只須一次來到世間(斯陀洹,即一來果),而得入於涅槃(解脫生死);再次一等的人也能斷三結(身見,戒禁取見,疑),而得須陀洹(入流,初果),不須再墮諸惡道,在七次往返(最多七次往來於人天)後,必定會得涅槃

  上面的兩段話,是對原經典的直譯,因此比較拗口,不大容易搞懂。我們總結一下,佛陀所講的,實際上就是成就阿羅漢果位的四種層次

  第一層次,就是須陀洹,舊譯入流,新譯預流。它是聲聞乘中最初的果位,因此又稱初果。即它把「風惑」都斷除乾淨了。這種果位還可細分為三種,第一叫現般預流,屬於利根之機;第二叫現進預流,屬於中根之機;第三是受生預流,屬於根器較鈍者。

  第二層次,就是斯陀含。意譯為一來,它又分為斯陀含向與斯陀含果。所謂一來,就是還需要在天上或者人間走一趟,經過繼續修行後,方可涅槃,從此以後,就不生了

  第三層次,是阿那含。意譯不還、不來,也就是不會再來天上人間投胎受生了

  第四層次,是阿羅漢聲聞乘中的最高果位名,含有殺賊、無生、應供等義。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無生解脫生死不受後有,應供是應受天上人間供養。到了阿羅漢這個層次,就算是聖人了,因為此層次已斷盡三界見、思二惑,證得盡智。

  經中將梵天阿羅漢兩種層次作了對比,從而說明了佛法殊勝

  另外我對這部經中的一些細節問題很感興趣,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第一點,關於一國分七國的話題。這個話題說起來有些沉重,它使我想起了我國的春秋時期以及戰國時期。周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泱泱大國,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社會」,嚴格來講只存在於周朝,因為只有在周朝,分封制才最徹底,也最有特點。但是分封制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及強大軍力作為後盾,那麼這些受分封的諸侯們的羽翼一旦豐滿,國家分裂將無可避免。整個周朝(西周和東周)的時間跨度大約為800年,號稱中國歷史上存活最長的朝代。西周將它的國都定在鎬京(今陝西西安附近)。到西周後期,國家已經出現了很不和諧的一些因素,導致了周幽王的被弒,於是新上升的周平王,只好遷都到洛邑(今河南洛陽)。我們若周朝的歷史進行回顧,便發現一條軌跡,就是封建割據勢力,對國家政治經濟乃至文化的影響相當巨大,它甚至可以左右一個國家的興衰和存亡。尤其在東周晚期,出現了「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這些「霸」和「雄」是哪裡來的呢?我們溯源而上,便會發現它們與周朝立朝時的分封密切相關。從這個意義上講,導致周朝最後覆滅的,它的元兇恰恰就是「分封」。當然,有人或許不同意我的觀點,認為周朝滅亡原因很多,比如朝廷腐朽啦、用人不當啦、戰亂連連啦。這些原因都不否認,但是我們細作考察,就會明白我所說的並非囈語。當漢朝建立的時候,也曾飽受分封之害,曾經引發了「八王之亂」。到漢武帝時,他就清醒認識到封建割據有百弊而無一利,於是就開始收權,這是後話。

  我在上面啰索了一大段,就是想探討《典尊經》中出現的這樣的一個現象。這位典尊大人,他與六剎利大臣一起去找慈悲國王,要求兌現承諾的真正用意是什麼?他這樣做是從一己之利出發,還是從全體老百姓利益出發呢?我在這里所要探討的,與信仰問題無關,這點需請在看我隨筆時的同修們注意。從理論上講,一國分成七國,百姓負擔不是減輕了,而是大大地加重了。我們作一下比方,如果現在只有一國家也就是慈悲所統治的國王假如朝廷官員加上地方官員共10000人的話,那麼這些吃俸祿也就萬人而已,百姓所要交納的賦稅並不重,如果國家發生戰亂或自然災害,人民安居樂業與豐衣足食,應該沒多大問題。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一國分成了七國,一個國王成了七個國王,而每個國家都要相應設置與原一個國家基本相同的官署機構。甚至可以說,官員總數從當初的一萬人,一下子就增加到了七萬人(實際數目可能會少一些),而百姓總數卻不增加,諸位試想一下,百姓負擔會怎麼樣?這是經濟支出的角度來分析。另一方面,一個國家內部無論發生什麼事,哪怕是戰爭,那也是內戰,是屬於內部事務。而國與國之間的情形可能就大不一樣了,「外交無小事」,一點小爭議,一個小細節,都極有可能釀成國際爭端,甚至發生規模不等的戰爭。再說國家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小磨擦,它們絕大多數時間裡都處在貌合神離的狀態之下,他們只有永恆的利益,卻沒有永恆的盟友。國與國之間一旦發生戰爭,往往比內戰更為血腥,更為殘酷。因此,這位焰鬘大人一身兼任七相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第二點,就是國王出家的話題。這位大典尊獲知了死後梵天法門以後,就發心出家了。他這一出家不要緊,把先前他所任職國家的七位國王、七大居士、七百梵志以及大典尊出家前的四十位夫人,都跟隨他一起出家。而且,同時跟他出家的還有八萬四千人之巨。這樣的一個規模是極其空前的。當然,我在前面已經有所擔憂,這些人一同出家衣食住行方面都存在很多麻煩——這些我們就不去管它了。我現在是要探討的是,這些國王出家了,他們的國家怎麼辦?這是比較現實一個問題。先前的一個大典尊,可以幫助七國打理內政外交事務,因為他能力超群啊,能者多勞嘛。而他的出家對於這七位尚無多少治國經驗的新國王來說,已經是一個重創。如今他們都扎著堆兒出家,撂下國事不管了,那麼國家怎麼辦,百姓怎麼辦?不僅如此,這七大居士、七百梵志都出了家,所帶來的問題決不是我們想像的那般簡單。因為在古印度,能稱得上「大居士」的,一般都是工商業界的巨頭,也就是說,這些人都是工商業界的暴發戶,他們的手上掌握著大量的物質資源,主導著國家經濟命脈。國家一旦失去了他們,那麼會對整個國家的商業貿易帶來不利影響。這些居士、梵志們,都是早期的商業資本家,他們這些人就相當於現在我所說的「大護法」,具備雄厚的經濟實力。從某種角度上講他們的出家,為龐大的僧團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障,但是這對於整個國民經濟來說,卻無絲毫幫助,甚至作用相反。

  我們來設想一下,國王出家了,宰相出家了,商業巨頭們出家了,大部分的富豪們都出家了,那麼,這個國家可能在短期內可以運作下去,時間久了,將會是怎樣的一番情景?可以想像,整個國家勢必陷入群龍無首的混亂之中。「國不可一日無君」,這句話既適合於中國,也適合於古時的印度(當然,也未必是印度,我這只是作個比方)。

  由焰鬘(大典尊)出家所帶來的連鎖反應,我便想起了佛陀的祖國,即迦毗羅衛國的情形。悉達多太子出家前曾經過著非常優裕的生活,當他產生出家念頭以後,其父凈飯王百般阻撓。大家回想一下,其中最根本原因是什麼?很顯然,排除其他種種次要因素,其中最核心的問題,是悉達多太子一旦出家了,那麼誰來繼承王位這個問題現實啊,我們千萬不要低估了這個問題的嚴肅性以及它所具有的政治意義。雖然從歷史的角度看,釋迦族在當時也不過是個小國,也沒中國封建社會的那種嚴格的王位繼承製度,但是擺在眼前的問題是,如果悉達多太子一旦出家,而他又沒有子嗣的話,對不起,凈飯王死後王位就得給別人,比如悉達多太子幾個堂兄堂弟,這樣便會產生王位糾紛,國家不好就會出現內亂,這是任何現任國王都不願看到的結局。當悉達多太子生下了羅睺羅以後,情況生了變化,凈飯王的態度明顯緩和下來,因此才會有後來的太子成道

  可是問題卻遠遠沒有結束。我們的釋迦牟尼成佛了,當他返回故國時,意想不到的事情又發生了——他順便帶走了他的兒子:羅睺羅。這讓凈飯王很是傷心——當然,對於比丘來說,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為了能達成道果,他們可以什麼都不要,可以捨棄一切。可是作為世俗生活的人們,我們不可能做到讓每一個人都毫無保留地接受佛教的出世思想出家人可以修行,可以托缽乞食,可以來去自由無牽無掛,但是總不能讓舉國人民都去出家乞食吧?如果大家都出家了,莊稼誰來種,牛車誰來趕,僧人們又如何乞到飯食呢(因為大家都不事生產了,自然也就糧食出了)。因此現實的需要是,只能是極少一部分人出家,而大多數人只能選擇留在紅塵里,人間畢竟不是三十三天嘛。

  羅睺羅出家了,後來作為王室合法繼承人的孫陀羅難陀(釋迦佛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在世尊的勸導下,也出家了。此時,凈飯王已經老了,晚年的他孤獨寂寞,在他七十六歲那年,撒手人寰。他死後王位的繼承人是誰呢?佛經中對這個問題似乎沒有交待。可以想像,即使有合法繼承人,他們的統治基礎以及號召力也將會大大地削弱。加之釋迦族這個氏族的文化較為先進,人民從原先的引以為榮,逐步發展成傲慢自大,目空一切。而且,他們也逐漸地背離了佛陀的教導,他們開始像傳統婆羅門那樣,對種姓以及出身門第的崇拜幾乎達到偏執的地步。他們歧視婢女所生的毗琉璃王,頑固地將凡是毗琉璃走過的道路掘地三尺,還公然辱罵自尊心極強的毗琉璃,最終釀成大難。從釋迦族的滅亡的慘痛歷史,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釋迦族的滅亡,在很大程度上,與這個國家缺乏一位雄才大略的最高統治者很有關聯。國家元首的懦弱無能與夜郎自大,於上行下效之後,緊接著便是全民的優越感。當彌天大難降臨在釋迦國上空的時候,這個弱小且自大的國家,還沉浸在一歌舞昇平之中,因為在他們腦海中,只能容得下這樣的念頭釋迦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我們無與倫比,我們壽與天齊,我們生來高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