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長阿含》(卷七)~C 擔麻之喻

(九)擔麻之喻

  此時這位婆羅門的心思好像有些動搖,但是他還不願放棄自己的觀點他說我不能捨棄我的觀點,長久以來,我不分晝夜在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你現在讓我放棄這些,我怎麼能忍心捨棄呢?

  迦葉見到婆羅門如此,緊接著他又說了一個譬喻。這個譬喻在佛教信徒中廣為流傳,在一佛教故事選時常見到。這個譬喻是這樣的:

  在很久以前,有一國家貧窮荒壞,統治者很不會治理國家,最終把國家治理的一塌糊塗。這個國家兩個人,其中一個人有智慧,一個人很固執。他們兩個有一在一起合計:咱倆是親戚,反正現在家裡呆著也無事可干,我們不如結伴一起到外面打些柴火,也好換幾個錢用用。於是二人立即行動,走了很遠的路程,到了一個無人居住的村落,見到地上堆了很多無主的粗麻。於是二人各取一擔,高高興興地往回走。走了一段,見到地上堆了許多細麻,那個智者說說:還是細麻好,我把原先的那粗麻扔掉,還是取細麻好。可是另外那個人卻固執地說:「我已經取了粗麻,就不要細麻了。」在他們的途中,他們相繼見到了麻布,見到了劫貝(一種樹綿,挺昂貴),見到了白疊(新紡的綿布),見到了白銅,見到了白銀,最後最到了黃金。這位智者見到了好的,馬上就捨棄差的,不僅如此,他還力勸愚者像自己一樣取好舍次。但是那個愚者,每次都以自己已取到粗麻為由而予以拒絕。到最後,這位智者高高興興地挑著一擔黃金家了,受到了家裡人的夾道歡迎,全村人對之更是稱譽有加;而那位愚者呢,還是挑著那一擔很不值錢的粗麻回家了,受到了家人乃至全村人的冷落和嗤笑。這位固執的傢伙,從此也苦惱懊悔不已,後悔當初沒有聽智者的話,留下終生遺憾。

(十)商隊之喻

  但是婆羅門此時雖然在信心方面有些動搖,但是他顧慮依然是存在的。他說:「我還是不能捨棄我的見解。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我在用我原先的見解,教導了很多人,使許多人都接受了我的觀點。而很多國家國王都知道我的大名,他們都知道我是一位主張死後什麼都沒有的人。」——按照現在的說法,這位婆羅門似乎可以算作一位較為徹底的無神論者了。

  迦葉聽了婆羅門的述說之後,又為他作了一喻:

  過去有一國家國土崩壞,人民生活困苦有一個規模龐大的商隊,要經過這個國家。由於此國貧窮商隊人畜的糧草都成了問題。大家經過協商,將商隊一分為二,一為先頭部隊,打探前方情況,一方作為後繼,在後緩緩而行。前隊人馬走至半道,路見一人,膀闊腰圓,目赤面黑,渾身都塗滿了泥巴。這時商隊領隊就問他:「請問你是從哪裡來?」對方說我從前面的一個村子裡來。領隊的接著問你既然從前村來,那麼你對那裡的情況一定很了解了,你能告訴我前面有沒有糧草供應啊?那個黑臉大漢說:那裡可水源、糧草充足,你們盡管放心大膽扔下車上的這些破爛,前面要多有多少。這位領隊未及細忖,就相信了黑臉大漢的話。終果行至前村,所見一片荒涼。商隊連行七日,連個糧草影子都未見著。此時他們絕望了,最後人畜俱乾渴而死

  而後一個商隊領隊就比較細心,他也遇著這個黑臉壯漢。但是他沒有輕易相信壯漢說的話,他心想不見兔子不撒鷹,我們還是小心謹慎為好,等我們見到新的糧草後,再把舊糧草扔棄,也為時不晚啊!於是他就沒有把車上剩餘的糧草扔棄,而是載著繼續前行。此時由於人飢馬乏,還載著糧草,因此大隊人馬行動遲緩,不少人開始一路抱怨他愚痴古板。但是當他們見到前隊人馬的遺骸之時,他們這才省悟過來:這位領隊的抉擇無疑是極其明智的,他不光保住了大家的財產,也挽救了整個商隊的性命。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憑藉著僅有的一點糧草,艱難地到達了目的地。人們對他頂禮膜拜,他成了人們心目中的智者英雄

(十一)養豬之喻

  這位婆羅門接連聽了迦葉尊者的這么多譬喻之後,把他說得啞口無言,理屈詞窮。最後,他只得惱羞成怒:「我終不能舍所見也,設有人來強諫我者,生我忿耳,終不舍見。」——你們還是別勸我了,再勸我,只會增加我的惱怒,我是不會捨棄我的觀點的!由此可見,這位婆羅門思想是多麼的頑固。

  此時這位迦葉童子不慌不忙,接著又給婆羅門說了一個譬喻:

  從前有一個人喜歡養豬,家裡養著為數不少的小豬有一次他到別的村子,發現那裡的空地上有許多干糞(大約是牛糞),他心想這么好的干糞,我拿回去喂豬,那該多好啊。於是他就地取了一些草,包裹了一些干糞,就頂在頭上,起步往家裡走。走到半道,天下起了大雨。那些干糞一遇雨水,馬上稀釋,順著這個人的頭往下流淌,污滿全身。大家看了,都對他說:「你真是個癲狂之人你把糞便頂在頭上,不要說下雨,就是大晴天,你也不能這么干啊,更何況下這么大的雨,你還頂著它!」但是這個頂糞人卻顯得忿忿不平:「你們自己愚痴,反倒說我愚痴!我家裡養著一大小豬,他們都餓得嗷嗷叫,等著我回去喂它們呢!你們若知道了家裡喂豬,就不會這么說我啦!」

  說到此,迦葉尊者婆羅門說:你現在守著你那些惡知惡見,與這個頭頂糞便的傢伙有什麼區別?大家都批評他,他非但不接受,反倒怒罵別人愚痴

(十二)妊婦之喻

  而這個婆羅門現在顯然聽得有些不耐煩了,就直接對迦葉說:「你們不是經常說行善者升天嗎?而且說死後所生去處,要比活著的時候好上許多嗎?依我看,你們不如現在就拿把刀自刎得了,或者喝毒藥,或者跳樓跳海都是可以的。可是你們呢,個個都是貪生怕死之輩,原來你們也知道好死不如賴活著啊!」

  迦葉聽後,也沒生氣他就說:這樣吧,婆羅門我再給你作個譬喻吧!

  從前這個斯波醯村(就是弊宿婆羅門封地)有一個梵志,很長壽,一共活了一百二十多歲。他有兩個妻子,長妻已先生了兒子,次妻尚在懷孕之中。沒過多久,這個老梵志死了。待喪事辦完,老梵志的大兒子就找到老梵志的次妻,對她說:「家中所有的財寶和地產,都是歸我繼承,你是沒有份的。」那個次娘就對他說:「你也不用太著急,等我生下孩子後,看看是男是女。如果是男的,家中財產應該有他一份;如果是女孩,一切悉聽尊便,我們不要任何財產。」可是老梵志的大兒子沒事就跑到小娘那裡去吵鬧,弄到最後把小娘逼得實在沒辦法,只得自己用利刃剖開自己的肚皮,想看看裡面到底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結果呢,那個小娘,自己的命丟了不算,還白白搭上胎兒的性命。你這婆羅門也是和這個愚痴女人一樣的,既自殺身,又欲殺人。而諸如沙門婆羅門等人卻與此相反,他們精勤修善,具足戒德。他們久存世間的話,就會多所饒益天人都會獲得安詳

(十三)戲骰之喻

  此時未待婆羅門答言,迦葉尊者接著說了最後一個譬喻:

  在很久以前,在這個斯波醯村有兩個喜歡博弈之人,他們倆都善於擺弄骰子。有一次,二人交手,一時難分勝負。後來一個僥倖獲勝,另一個只得認輸。輸錢的那個人就對獲勝的那個人說:「今天咱倆到此為止,明天我們再一決高下。」那個輸錢的人,自知對手並非是技高一籌,而是在背後耍手段,搞小動作。於是他回到家中後,就把毒藥塗在骰子之上,然後晾乾。第二天,他帶著有毒的骰子,找到昨天好位獲勝者對他說:「今天咱們再大戰一場。」然後兩人就開始博弈。失敗的一方先把塗上毒藥的骰子遞給勝者那位勝者趁輸者不留意之時,迅速吞下了對自己不利的骰子,然後使用自己做了手腳的骰子。待那位勝者吞下有毒的骰子後,毒氣很快發作,只見獲勝者全身不由得顫抖不止。

  看著對手那副狼狽之相,施毒者得意地說:

  「我在骰子上塗上毒藥,你卻想都沒想,就一口吞下。咱們玩骰子,憑的是技巧和實力,你竟敢當耍小聰明,做老千(手腳)!你這下嘗到了搞小動作的苦頭了吧?」

  說完這個譬喻之後,迦葉就對婆羅門說:「你現在應該快捨棄此惡見,不可再執迷,否則只會徒增苦毒,就好那位博弈之人,吞下毒藥卻渾然不知。」

  這位弊宿的婆羅門此時覺得很不好意思,他就迦葉尊者說:「尊者,當您作第一個譬喻時,我就已經拋棄了我的那些錯誤想法啦!我為什麼一直不願接受您的觀點呢?那是因為我從一開始就覺得您辯才無礙智慧無邊,但是我想讓我您的信念更加牢固,因此才一口氣讓您說了這么多的譬喻,實在抱歉得很啊!」

  於是這位婆羅門就願皈依迦葉尊者門下迦葉一見連忙推讓:「你千萬不要皈依於我,你要皈依無上的世尊,那才是你真正的依止之處啊!」

  婆羅門說:「那好啊,您能告訴我世尊現在所居何處啊?我馬上就去拜見他。」

  迦葉答說:「我們的導師釋迦佛,剛剛滅度還沒有多久。」

  這位婆羅門此時心開意解,就對迦葉尊者說:「如果世尊尚在人世,無論他在天涯海角,我都要去當面皈依他,禮拜他!雖然世尊現在滅度了,但是我們應當歸依滅度如來,歸依如來所遺之法,以及住持佛法比丘僧伽迦葉尊者,從今以後,我將捨棄邪見,甘願為一名居家優婆塞,奉持五戒,盡形壽,供養佛法三寶!」

  這部《弊宿經》,到此就算讀完了。經中的迦葉尊者所舉的十三個譬喻(也有人說只有十二個),無疑生動形象,引人深思。當然,我覺得我們在誦讀佛經之時,有的時候不能過於認真,不能拋根問底,也不能細加研究考證,否則便會很容易走偏方向。此經的核心部分是十三個譬喻,譬喻不是目的,而是一種弘法佈道的手段,只要是目的達到了,有時「不擇手段」倒顯得無關緊要——諸位不要誤會,我在這里使用了「不擇手段」一詞,但決非貶義。比如說經中的婆羅門,他對於盜賊或者賊人的懲處,又是讓他們窒息而死又是剝皮,又是大解八塊,甚至敲骨吸髓,我們讀到此處,不禁會產生疑問:怎麼,古印度社會,處罰罪犯是這樣的殘酷嗎?這哪是在處決人,分別是在殺一頭畜牲嘛!比如在「二友之喻」中,那個固執的人,寧可挑著一擔粗麻回家,卻不願去挑黃金,世上有這么愚蠢的人嗎?佛經是不是故意誇大了啊?在「養豬之喻」和「自殺之喻」等譬喻里,我們都會覺得這些故事中所述的事件不可思議,有時簡直有些匪夷所思。但是我們不能用這種常規思維在看待這些譬喻,它們都是為了宣揚佛法的正知正見、破除我們的盲知惡見而服務的。如果我們在這些細節問題上花上很多的精力,那麼就有些捨本逐末的嫌疑了。

  說起捨本逐末,也是我常犯的毛病。在「稱鐵之喻」里,我發現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在這個譬喻里,那個婆羅門發現了人活人與死人的重量不一致,也就是活人而死人重。不管怎樣,我不太清梵,相信科學界(如從事醫學或生理解剖學)的朋友對此應該有所覺察。不過在我印象中,一般而言,死人應該比活人更輕一些(不同兩個人,是同一個人)。我以前曾看過一則報道,科學家們曾經專門做到這方面的實驗,他們將一個快要死去的人重量跟他死了以後的重量進行比較,結果發現人死後身體的重量輕了大約450克左右。那麼為什麼經中說死人比活人重呢?我想一個很重要原因是那時的度量衡並不是很精確,而且人死後,抬起來覺得很不方便,無法用力均勻;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心理在起作用。當然,這裡面的問題很復雜,細加討論又覺得很無聊,還是作罷。但是我還是想當今科學如此發達,把這個並不困難的問題搞清楚,也是一件功德事。

  以上是第七卷的全部內容。     

  (2008年9月13日初就於普陀山佛教協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