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喻經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佛陀以王城七事具足、四食豐饒,取喻比丘所得的七善法。七善法即是:堅信、慚恥、羞愧、精進、多聞、正念、智慧。
在這部經中,它所採用的講經方法與上面的《晝度樹經》有些相似,即是採取相互對應的方法,將邊城的七事具足與比丘的七善法進行對照。
什麼叫七事具足呢?佛陀在這里作了一個比喻,說作為國王的邊防要塞,要把七件事情都要辦好,這樣才能有防防範並成功抵禦外敵的入侵。
第一個條件:在邊城建造一些樓櫓,就是建造觀察瞭望台,修建一些堅固而耐用的防禦工事。
第三個條件:在邊城的四周,都修建可以暢通無阻的大道。這樣既可以及時發現敵人的進犯,也可以借平坦之地向敵人發起進攻,使之無藏身之處。
第四個條件:在城內屯集大指的軍馬和戰車,一到戰爭來臨之時,可以在城內作有效的埋伏,以出奇制勝。
第五個條件:在城內都預備充足的備戰武器,比如弓矢、各種刀槍之類的軍器。
第六個條件:就是在城內安排一位富有韜略的主帥,再配上一些勇猛無敵、善於徵戰的大將。這些將帥都是些明略智辯,具備勇毅奇謀的人。
第七個條件:在邊城的周圍,都壘築起高高的城牆,使其極為牢不可破,固若金湯。
同時,佛陀還進一步地指出,光做到上面七件事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在下面四件事上面下足一番功夫,佛陀稱它們叫「四食豐饒」,分別是:
第一,在邊疆要塞,必須要儲備相當數量的水草樵木等資糧。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在城內要儲備大量的稻穀、小麥等軍糧,這個工作一定要做好。
第三,在城內要多多地積聚各種豆類,也就是官兵們的生活副食品。
第四,要在邊城裡積蓄大量的酥油、蜜,和甘蔗、糖、魚、鹽、脯肉等食物。
從這上面我們就可以看出,佛陀在鞏固邊防方面的觀點,我稱之為佛陀的「邊防觀」。佛陀認為,要把上面兵將們的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等事情辦得妥當,其實並不困難,只要用點心多出力氣,就可以辦得很到位。這樣一來,便「不為外敵所破」。
然而,一個國家若把以上的七事、四食都辦具足了,是不是這個國家從此之後就萬事大吉,可以高枕無憂了呢?佛陀否定了這種想法。佛陀的觀點是,把邊防的七事做妥善了,只能抵禦敵人的進攻,卻無法有效防範國家的內亂,「唯除內自壞」。一個國家,光靠鞏固邊防並非完全有效的,它只是對外的一種軍事防備,它只是一種輔助性的手段,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麼怎樣才能使國家長治久安呢?那就要從內外兩方面多管齊下,而關注的重點,還是要落實到內政方面,集中到一句話,我把它們總結為「予民安隱」四個字,它好像中國漢代初期的與民生息休養,無為而治。佛陀在這方面的思想,我在前面的一些文章中已經有所涉及,這里就不多講了。
那麼,比丘的七善法又是些什麼內容呢?佛弟子又如何才能得到此七善法,而且得到此七善法後又能獲得哪些法益呢?佛陀首先回答了最後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獲得了七善法,那麼可得三種利益:第一,可以讓魔王無機可趁,根本沒有下手的機會;第二,可以不會墮於惡法,不會隨波逐流;第三,不會被各種煩惱所糾纏,也不會再受到生死輪迴的束縛。
接下來講佛弟子如何才能獲得七善法。
第一,就是要樹立對佛法堅定的信仰,這在八正道里,叫正信。信仰什麼?信仰如來真實不虛,信仰佛法是世界上最至真的法門,信仰唯有佛法才能救度這個世界苦難的眾生,信仰佛法能夠把我們的生死根本問題徹底地解決乾淨。既然對佛法樹立了純正的信仰,那麼就不會去信仰什麼那些外道,或者天魔等所說的那一套。從這里可以看出,信仰在七善法中處於當先的位置。我們常講的三資糧,就是信、願、行,也同樣把信仰(正信)擺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第二,就是要樹立慚恥心。對於出家比丘來說,樹立慚愧心與知職心,是十分要緊的。我們常常說那些喜歡翹尾巴的、四處張揚自己的比丘為「不知慚愧」,說世俗的那些地痞無賴為「不知羞恥」。如果人要淪落到無慚無愧、無羞無恥的地步,那與行屍走肉也就差不離了。我記得前幾年中央在全國大力宣傳「八榮八恥」,後來佛教界也搞了個「八榮八恥」,名曰「榮辱觀」。雖說二者內容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是出發點都是好的。佛陀的觀點是,作為佛弟子,要有一顆知慚知恥心,對於不善之法,要知道遠離,要知道自己在修行道路上還差得遠,因此要日夜精進。「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第三,要知道羞愧。這點與上面的第二點有些相似,但是重點有些不同。佛陀認為,佛為佛弟子,知道可愧的地方,就要知愧;知道羞的地方,就要知羞。什麼叫愧與羞呢?根據我的理解,就是要保持一顆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心,要善於發現自己的諸多不足,不要處處顯擺自己,不居功自傲,不目中無人,而要虛懷若谷,「三人行,必有吾師。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若能做到這一點,還怕自己的道業沒有進步嗎?
第四,要常行精進。精進,是對治懈怠。在這里我順便講一個故事,佛的十大弟子中有一位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在證道以前,雖然常侍佛之左右,然而他很懈怠,常值佛陀說法時,他在打瞌睡,打妄想,結果被佛陀呵斥。後來他痛改前非,精進勇猛,夜不倒單,不分晝夜地參禪悟道,結果雙目失明。佛陀對他很是憐憫,親自為他縫補衣服,這使身為弟子的阿那律很是感動,就更加發憤修行,最終證得第一天眼通。我們需要留意,佛陀在這里所講的精進,並不是我們一時興起,搞幾次突擊,打幾個禪七就鳴鑼收兵,而是要發持久心與長遠心,也就是恆常心,自從發願那天起,就專心一意,幾十年如一日,決不動搖。身體好的時候能夠精進,身罹重疾的時候,也同樣精進,甚至在臨命終時,也不忘精進,這樣才是真正的善法。
第五,要廣學多聞,持守不忘。世尊在這里再次教導我們,要多見多識廣,博學多聞,並且還要牢記於心,運用自如。佛陀認為,所謂法,無論是佛法,還是社會上的各種知識,無論我們接觸的是一些淺顯的道理,還是較高的學問,抑或是精深的義理,只要接觸它們,學習它們,理解並運用它們,總是一件好事情。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下,很多出家比丘都精通五明——語文學的聲明、工藝學的工巧明、醫葯學的醫方明、邏輯學的因明、宗教學的內明。但是我們需要注意,要處理好本末之間的關係。修行是主要的,是佔主導地位的;在學習好佛法的基礎上,再適當接觸一些佛法以外的學問,目的是對我們的修持產生一些的助緣。身為比丘,如果自己份內的事不去做,而一門心思去鑽研旁門左道的話,那就是本末倒置了。因此佛陀說:「如是諸法廣學多聞,玩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從而達到「具足清凈,顯現梵行」的效果。
第六,要樹立正念。什麼叫正念?就是佛弟子在修行過程中,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各種各樣的念頭,這些念頭有的是善念,有的是惡念,而有的則無所謂善念惡念。這些念頭都是剎那生滅,並不永恆。佛弟子修行,就要留住這些善念,去除那些惡念。久而久之,所生起的都是善念,沒有半點的惡念。修到最後,連那些善念都沒有了,所生之念,全無所謂善惡,都是契道之念,這樣的念頭,就是正念。我們將在後面的《中阿含》第七卷《分別聖諦經》中會談到正念。該經釋道:「雲何正念?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槃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於中若心順念背不向念,念遍,念憶,復憶心,心不忘,心之所應,是名正念。」
第七,要勤修智慧。我們常常會講,某某人很有智慧。這里的智慧,就是指我們腦瓜很靈光,想問題辦事情都想得很周到,很得體,很圓融。有時候,我們往往將「智慧」與「聰明」等同,但是二者又將著顯著的區別。按佛家的說法,智與慧是兩個不同的詞語,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智」偏重於事相,「慧」偏重於理相,它們往往更側重於內在,比如說與心腦更貼近一些。而「聰明」是指一詞則主要指外在的一些器官感知,有時候更側重於人的某種本能反應。「聰」一般指耳朵好使,「明」是指眼神好,它側重於人的外在表現。從層次上講,智慧遠在聰明之上。聰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卻很聰明,而這種聰明卻是不輕易表露出來的,「大智若愚」,是指具有高度智慧的人,在外表上往往卻很愚鈍,並不聰明。現實中聰明人辦糊塗事的例子很多,而有智慧的人,卻是不大容易出差錯的。順便再說一句,在佛經的翻譯過程中,「般若」有時候被譯為「智慧」。從修行的角度上講,般若有智慧的因素,但是智慧卻不能代表般若。那麼,佛陀為什麼要求弟子們修習智慧呢?目的是要弟子們「觀盛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這就是修智慧的要領和宗旨。
以上就是佛陀所講的七善法。
但是,光做到七善法還是不夠的,就好像守衛邊疆要塞,光具備七個條件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在其他方面下足功夫。這些是什麼呢?就是逮四增長心。
那麼,什麼叫逮得四增上心呢?就是從初禪至四禪。關於四禪,我們不止一次地介紹過,這里就不再贅述。但是佛陀在這里指出,在佛菩薩看來,能夠修達四禪阿羅漢境地,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相反,這卻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事情。而對今天的我們來說,不要說證得四果羅漢,就是能把財色名食睡等五欲看得淡一點,都是極其困難的事,更何況徹底看破放下?為什麼今人在修行悟道方面,反而不如古人呢?難道現今的人就沒有古人那般聰明?不可能。現代人連衛星都可以上天,都可以坐著宇宙飛船跑到月亮上去,這在古人看來,簡直是做白日夢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今天的人們很難開悟呢?還是一個字:欲。古人們的生活條件極其惡劣,他們時刻都在與自然災害作各種鬥爭。在大自然面前,人們是軟弱渺小的,他們能夠吃上飽飯,能夠有水喝、有衣穿就已是十分地滿足,因此他們的頭腦都很單純,沒有什麼太多的雜念摻雜,因此對於佛陀所講的佛法很容易接受,而且也很容易領悟。就好像一張潔白的宣紙,佛陀拿起毛筆,可以很隨意地繪出一幅傳世傑作來。可是我們當代人呢?物質太豐富了,各種理論五花八門,說不清誰對誰錯,事實上根本就失去了是非善惡概念,太多的享受,太復雜的思維,把我們都搞得神魂顛倒,不辨南北。當我們接觸到佛法的時候,由於原先心中的那些邪念在起作用,使我們無法也無力認同佛法真理。即便是認同,也無法徹底地接收,更不用說按照佛陀的教導去老實修行了。我們的心中就好像一張已經被搞得十分骯臟的宣紙,又破舊不堪。這樣的低劣宣紙,縱然佛菩薩使出渾身解數,也難以繪出一幅令人滿意的畫捲來。
關於邊城「七事」與比丘「七法」對照——
2、邊城深廣的池塹——比丘的常行慚恥;
3、邊城平博的通道——比丘的常行羞愧;
關於邊城「四食」與比丘「四心」的對照——
1、邊城儲備水草樵木之資——比丘的初禪;
2、邊城積聚稻穀儲蓄麥谷——比丘的二禪;
3、邊城積聚秥豆及大小豆——比丘的三禪;
以上的七法與四心,如果把它們展開來分析,那麼還有很多內容可以闡述。考慮到《中阿含經》的經典很多,這里就不多寫了。(界定,2008/11/17 於普陀山佛教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