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三十六)~A 一、瞿默目犍連經

漫說《中阿含》(三十六)

  (卷三十六)   

一、瞿默目犍連經

  說法地點瞿默目犍連的家中

  主講人員阿難

  加人員:瞿默目犍連、禹舍、婆難大將等人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阿難回答瞿默目犍連和大臣禹舍的問題。阿難佛陀寂滅後,並沒有人能與佛相等。其次乃說有法可依,以及有行持戒多聞、作善知識、樂住遠離、樂宴坐、知足正念精進、修慈、漏盡等十法者可敬。又訶責貪欲、瞋恚、睡眠疑惑等四伺,並贊四禪四向。禹舍大臣離開後,又答復瞿默目犍連所問的三種解脫,並無有勝如(佛的解脫、慧解脫阿羅漢解脫)。   

  這部經典所產生的時間,應該是在佛陀滅度以後未久。佛陀在世時,佛陀導師,是教主,是僧團的核心,是大家共同的心靈依止處。那麼佛陀滅度了,以誰為依止?佛陀遺囑中,有沒有指定接班人?今後由什麼人來統領整個僧團?這些問題,不光教內很關心,就是教外人士,也給予了較多的關注。這部經典,就是籍阿難之口,重點回答這些疑問的。

  故事主人公主要有兩位,一位是摩揭陀國的大臣禹舍,這位大臣身份基本上搞清楚了,大約是負責軍事與外交事務的重量大臣,與朝中丞相基本相當;一位是一個名叫瞿默目犍連的人。比經中看,這個人大約是大臣禹舍的僕人,專門負責禹舍封田內的農業管家(當然,他有也有親自參加生產勞動,故被稱作「田作人」)。故事發生地點是在瞿默目犍連的家中。包括大臣禹舍、瞿默目犍連本人,以及帶兵打仗的婆難大將,還有一些隨從人員

  問題首先由瞿默目犍連(以下簡稱「瞿默」)提出,他的問題是:「阿難,頗有一比丘沙門瞿曇等耶?」意思是說,在佛陀的諸大弟子中,有沒有哪一位堪稱與佛陀平起平坐的呢(指威望與修持境界等方面)?這個問題得很尖銳,也很現實迫切,因為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

  阿難正欲回答之時,正巧大臣禹舍等人來了。他見二人談得正歡,也想湊個熱鬧。當知道瞿默所提的問題之後,他也很關心,說對呀,這個問題我也正想請教呢。

  阿難便給予了否定性的回答:「都無一比丘世尊等等。」

  禹舍是大臣,瞿默是僕人兼自耕農,因此現在提問的角色轉向了禹舍。禹舍於是說道:「阿難你說得沒錯,的確沒有一比丘能與佛陀相當。」他接著問:

  「頗有一比丘沙門瞿曇在時所立:此比丘我般涅槃後,為諸比丘所依,謂令汝等今所依耶?」意思是說佛陀在世的時候,有沒有指定接班人呢?

  阿難答道:「禹舍,都無一比丘世尊所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在時所立:此比丘我般涅槃後,為諸比丘所依,謂令我等今所依者。」

  禹舍問:「頗有一比丘與眾共和集拜:此比丘世尊涅槃後,為諸比丘所依,謂令汝等今所依。」禹舍的意思是說,既然佛陀沒有指定接班人,那麼大家有沒有開會選舉新的教主呢?

  阿難回答:「沒有。」

  禹舍繼問:「阿難,若爾者,汝等無所依,共和合、不諍、安隱,同一教,合一水乳,快樂遊行,如沙門瞿曇在時耶?」意思是說佛陀滅度了,你們就好像漂泊的小舟,變得無所依靠了。那麼,你們的僧團和合以及修行狀況,與佛陀住世的時候,是一樣的嗎?

  阿難聽後不高興了:「禹舍,你不要亂說,你憑什麼說我們現在沒有了倚靠?我們是有所依的。」

  禹舍說不對呀,你阿難說話是前後自相矛盾嘛。你剛才明明說,沒有任何一個比丘能與佛陀平起平坐,佛陀也沒有指定接班人,大家也沒有推選出新的教主。而你現在說你們有所依,為什麼這麼說?

  還是阿難回答得高明呀!他回答了這樣一句話,叫「我等不依於人而依於法」,濃縮一下,就是我平常所說經典之語,叫「依法不依人」,這裡就是這句話出處。那麼,依什麼法?其核心就是佛陀在世時所制定的戒條。因此阿難說:「我等若依村邑遊行,十五日說從解脫(戒)時,集坐一處若有比丘知法者,我等請彼比丘我等說法。若彼眾清凈者,我等一切歡喜奉行彼比丘所說,若彼眾不清凈者,隨法所說我等教作是。」這裡所講的,就是「尚賢尚德」或「惟賢惟德」的道理。誰修持得好,我們就向誰學習,以他為榜樣,向他看齊;誰有真知灼見,我們就請他來給我講法。如果有比丘錯誤了,不清凈了,我們就請他懺悔,幫助他改正錯誤使他清凈起來。這樣不是挺好嗎,怎麼能說我們沒有了依靠了呢?

  禹舍聽後,說阿難你說得有道理,我收回剛才的不當言論。看來光靠「人治」不行,還得靠「法治」穩當。這個「法治」,就是以佛陀教法(包括經、律)來治理僧團,大家都遵守同一個標准,按同一個「法」去修行,這樣不容易出錯,也顯得公平公正。

  禹舍再問:「阿難,頗有可尊敬耶?」意思是說,有沒有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呀?

  阿難說有呀。禹舍說你阿難又顛倒了,你剛才分明說沒有一位比丘與佛相當,佛陀沒有指定接班人,大家也沒有推舉教團新的負責人,你阿難現在為何又說有可尊敬比丘呢?

  阿難說禹舍又在胡言亂語了,我沒有特指尊敬哪一個人,而是指的是佛陀教法佛陀住世的時候,曾經為我們宣說了「十法」可供尊重、供養、宗奉,「禮事於彼比丘」。就是說,只要比丘具備此「十法」,都要敬重他,不管是何方來的比丘這就應了《壇經》的那句話,叫人分南北,佛性不分難北。這「十法」分別是:

  1、「修習禁戒,守護從解脫(戒本上所列的戒條),善攝威儀禮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在學戒持戒方面頗有建樹。

  2、「廣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博聞,所謂法者,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凈,顯現梵行,如是誦習至千,意所推觀,明見深達。」

  3、「作善知識,作善朋友,作善伴黨。」——就是與善知識親近之義

  4、「樂住遠離,成就二遠離,身及心也。」——身、心俱要做到遠離,當然,身居鬧市心若止水,倒也難能可貴。

  5、「樂於燕坐(宴坐),內行正止,亦不離伺,成就於成,增長空行。」——就是說,以靜坐樂事內心能夠做到止寂;心雖止寂,然而卻依然在作細微的思量與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並無執著於念想之惑。

  6、「知足,衣取覆行,食取充軀,隨所游至,與衣缽俱,行無顧戀,猶如鷹鳥,與兩翅俱,飛翔空中。」——比丘能夠做到像大鳥那樣自由翱翔於藍天,一衣一缽,吃遍千家飯,參遍千重山萬重水,不容易呀!

  7、「常行於念,成就正念,久所曾習,久所曾聞,恆憶不忘。」——時刻保持正念,自始至終,一以貫之。

  8、「比丘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恆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舍方便。」——這段話很有意思,是指比丘既自度(斷惡修善),亦度人(不舍方便)。

  9、「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此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若。」——就是說,要通過自己的不斷修持,達到自我解脫,擺脫生死的束縛。

  10、「諸漏已盡,而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游: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此處指不僅了生脫死,而且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以上就是「十法」的內容。如果比丘具備「十法」,這樣的比丘就是值得我們去敬重、禮拜供養、宗奉和禮事的。

  這時禹舍大臣轉身對坐在一旁的婆難大將說:「大將軍,想當初佛陀在住世的時候,曾經遊行於毗舍離的大林重閣講堂。在那個時候,我一有空就去拜會佛陀。為什麼呢?因為佛陀為一位禪定者,他常修禪定,並稱贊世間一切禪定者。」

  阿難聽後,立即加以糾正:「禹舍,你怎麼能這樣說呢?你說佛陀稱贊世間一切禪定者,這是不對的。佛陀有時稱贊,有時並不稱贊。」

  禹舍聽後,有些迷惑:「阿難,那你能詳細說說嗎?」

  阿難說,以下「四伺」是不被佛陀稱贊的——

  第一伺:「或有一貪欲所纏而起貪欲,不知出要如真,彼為貪欲障礙故,伺、增伺而重伺。」

  第二伺:「或有一嗔恚所纏而起嗔恚,不知出要如真,彼為嗔恚所障礙故,伺、增伺而重伺。」

  第三伺:「睡眠所纏而起睡眠,不知出要如真,彼為睡眠障礙故,伺、增伺而重伺。」

  第四伺:「疑惑所纏而起疑惑,不知出要如真,彼為疑惑障礙故,伺、增伺而重伺。」

  上面的四種伺(禪定,靜慮),是說有些人表面上打坐禪定,心裏面儘是想些亂七八糟的事兒,他依舊為貪欲、嗔恚、睡眠疑惑所困擾,並且將此四種麻煩帶入到禪定之中。這些人禪而不定,可謂是徒增愁惱!想想看,這種貌似禪定者,佛陀會稱贊他們嗎?

  那麼佛陀稱贊什麼樣的伺(禪定)呢?就是從一禪至四禪境地。

  在經文的最後,禹舍有事先回王舍城了,那些大將都告辭而去,只剩下瞿默一個人了。此時,瞿默提出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

  「阿難!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漢解脫,此三解脫有何差別有何勝如?」

  瞿默在這裡所提的問題不僅僅是有趣,而且十分尖銳,更是十分敏感。他是在問,如來解脫、慧解脫阿羅漢解脫,此三種解脫到底有什麼差別,哪一個修行層次更高?

  我們看看阿難的回答:「目犍連!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漢解脫,此三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

  如何理解這段話?相信很多人都會如此解釋:達到聖人之位的時候,已經沒有了分別心,凡聖無別,煩惱菩提。當然也有人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如何理解阿難的回答,我不作評論,不作發揮。但是這段話,我們卻不能忽視。

  就此打住。(界定,09.07.14,於南海普陀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