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三十五)~C 三、算數目犍連經

三、算數目犍連經

  說法地點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

  參加人員:梵志目犍連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算數目揵連梵志,以鹿子母堂和算數為喻,請教佛陀有關於佛法中的次第,佛陀為之分別解說。

  這部《算數目犍連經》中的主人公,看樣子是位對算術(數學)比較了解的人物,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位數學家。我覺得在談這部經之前,我們需要對古印度的數學知識方面的發展,作一簡要的闡述。

  古代印度數學知識萌芽很早,早在哈拉帕時代的度量衡,就採用了十進位制。而《梨俱吠陀》中,就有關於2、4、6、8、10的計數資料。《夜柔吠陀》和佛教經典中,都提到過表示巨大數目概念和名稱,比如佛經中為了表示世界眾生的眾多,往往用「恆河沙數」、「無量沙數」、「百千萬億」等名稱來描述和形容。從阿育王時代起,印度數字的字體就開始穩定。到公元二世紀,印度人就用梵文字頭表示數目。在梵書時代就已出現專門探討數學和幾何學的著作《數經》(即《準繩經》);《阿跋斯檀法經》提到利用平面幾何學知訓及華德哥拉斯定理建築聖火祭壇。《梨俱吠陀》提到二分之一及三分之一的分數除法。《百道梵書》中有求算術級數及幾何級數的總和的方法公元前200年的平伽拉的著名《昌達經》提出了印度最古老的巴斯葛三角形,推導出一種數字橫表,類似二項式系數三角形

  需要說明的是這部《算數目犍連經》倒不是在研究數學問題,而是借用建築的次第來說明修行的次第。這部經其實對那些四處尋求修行法門的信士來說,可以說是再合適也不過了。因為經中所講的,正是我們平常所關心的修行次第問題。因此,這部經典對於我們修行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

  故事發生在一天的午後,此時佛陀正住止於舍衛城內的鹿子母講堂。有關鹿子母講堂故事,前面的文章中已經有所涉及,此處不再多述。有一位婆羅門種姓的居家信士,名叫算數目犍連,他前來拜望佛陀,主要是想來請教一些問題。其實他的問題也很有針對性,讓我們來看看他所提的是什麼樣的問題——

  瞿曇!此鹿子母堂漸次第作,轉後成訖。瞿曇!此鹿子母堂磴梯,初升一磴,後二、三、四。瞿曇!如是此鹿子母堂漸次第上。瞿曇!此御象者,亦漸次第調御成訖,謂因鉤故。瞿曇!此御馬者,亦漸次第調御成訖,謂因鞍故。瞿曇!此剎利亦漸次第至成就訖,謂因故弓箭故。瞿曇!此諸梵志亦漸次第至成就訖,謂因學經書故。瞿曇!我等學算數,以算數存命,亦漸次第至成就訖。若有弟子,或男或女,始教一一數,二、二、三、三、十、百、千、萬,次第至上。瞿曇!如是我等學算數,以算數存命,漸次第至成訖。沙門瞿曇!此法、律中,雲何漸次第作至成就訖?

  這段話看著有點拗口,他實質上就是在事物的順序與次第的問題。他的意思是,上樓要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上,馴大象、馴馬要一步步地將其馴服;武功、讀書取得成就都是不斷積累的過程。而從經中我們也初步將這位算數目犍連的身份也搞清楚了,他是一位類似於舊社會的「地理先生」,說得好聽點,也可以稱之為「土木工程師」,因為他「以算數存命」,就是專門做與數字打交道的活計。算數目犍連將問題歸結為一點,即在佛陀教法中,從開始修行,一直到取得成就圓滿,有沒有一個次第呢?

  這次,佛陀的回答是正面的,他說:「有啊,修行當然有次第啦!」接著,佛陀開始為我們講解有關修行的次第問題。

  次第一:若年少比丘初來學道,就要開始教導他們,一定要保持身、口、意三者的清凈,守護它們,就好像守護自己的性命一樣。

  次第二:教導比丘要對身、受、心、法多作觀察,使自己時時住止於四念處之中。

  次第三:教導他們要守護六根,守護其念心,恆起正知,不被六境所轉,確保心中不會生起貪伺、憂戚等惡不善之法。

  次第四:要求比丘注意自己的威儀教相,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要講究次序而保持庄嚴之相平時要沉默寡言,不要多嘴多舌,不該問的不要問,不該聽的聽,不該想的不要去想,時時刻刻保持正念

  次第五:要求比丘要獨住於人煙稀少之處,應於無事處,或至樹下安靜處,鋪上坐具,結跏趺坐,正身正願,收拾身心,朝內觀察,斷除貪伺,心中無諍;然後漸次修行,從一禪至四禪作成就游。最後,在如來及諸位大德高僧的悉心教導下,便可以獲得最後的成就

  以上五個次第,它們之間是一種遞進的關係修行層次是逐漸地提高,例如次第五必須是建立在前四個次第的基礎上,而次第四則必須建立在前三個修行次第的基礎上,以此類推。

  有關修行的次第搞清楚了,於是算數目犍連就進一步請教佛陀道:「沙門瞿曇!一切弟子如是訓誨,如是教訶,盡得究竟智必涅槃耶?」意思是說,關於上面五個修行次第,佛陀都向弟子們交待清楚了。既然已交待得清清楚楚,那麼比丘們能不能都能獲得解脫呢?

  佛陀的回答是:「不一定,有的能夠解脫,有的則不能夠獲得解脫。」

  算數目犍連對此感到迷惑不解:既然比丘都是佛陀為師都是佛陀跟前聽聞到一樣的教法,那麼為什麼有的人能夠取得涅槃有的人卻依然流轉於生死呢?

  佛陀並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數目犍連:「我且問你,到王舍城的道路,你熟悉嗎?」——佛陀此處住止於舍衛城,距王舍城大約有好幾天的路程。

  算數目犍連說:「是的,到王舍城去的道路,我是很熟悉的。」

  佛陀繼續說,假如現在有兩個人都要去王舍城辦事,但是他不知怎樣去王舍城,於是他們在不同的時間里前來請教算數目犍連,問去王舍城的路該怎麼走?算數目犍連把如何去王舍城的道路,對此二人作了詳細的描述,只要按照指點的路程去行走,他們是肯定可以如期抵達王舍城的。結果呢,一個人如期抵達,事情辦妥後歡喜而歸;另一個人呢,千拐八拐,連東南西北都無法搞清楚,一路是顛三倒四,不但王舍城沒有去成,差點連家都回不了了!其實算數目犍連對路程的描述是毫釐不差,如果「依教奉行」,肯定錯不了。可是二人的結局卻為何截然不同呢?原因簡單,就看二人是否「依教奉行」了。佛教比丘也是一樣,他們都是受持相同的教法,攝守相同的戒律。如果大家都按照佛陀教法戒條去如是行如是修,豈有不達彼岸之理?

  算數目犍連聽後,連連點頭稱是。他對佛陀說:

  瞿曇!我已知;瞿曇!我已解。瞿曇!猶如良地有娑羅林,彼中有守娑羅林人,明健不懈,諸娑羅根以時鋤掘,平高填下,糞沃溉灌,不失其時。若其邊有穢惡草生,盡拔棄之;若有橫曲不調直者,盡落治之。若有極好中直樹者,便權養護,隨時鋤掘,糞沃溉灌,不失其時,旭是良地娑羅樹林轉茂盛好。瞿曇!如是有人諛諂、欺誑、極不庶幾無信、懈怠、無念、無定、惡慧、心狂、諸根掉亂,持戒寬緩,不廣修沙門。瞿曇!如是之人不能共事。所以者何?瞿曇!如是人者,穢污梵行。瞿曇!若復有人不有諛諂,亦不欺誑,庶幾有信,精進不懈,有念、有定,亦有智慧,極恭敬戒,廣修沙門。瞿曇!如是之人,能共事也。何以者何?瞿曇!如是人者,清凈梵行

  從上面的一段議論中,我們便可得知,這位算數目犍連,其見解也是十分地不簡單他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對修行次第的理解,可謂把握要害、精闢扼要,字句間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最後,他在佛陀的感召下,成為一名優秀的居家優婆塞。

  最後,讓我們用神秀大師四句偈,結束本卷的內容——

  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界定,09.07.13.於浙江普陀佛教協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