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師:漫說《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經

漫說《中阿含》(四十一)

(卷四十一)

梵摩經

  說法地點鞞陀提國

  參加人員:外道梵摩及其弟子優多羅

  經中大意本經敘述彌薩羅國有一梵志,名梵摩,年老壽高,而極大的富樂,頗受人的尊敬。他遣其弟子優多羅去觀察佛陀的三十二相。優多羅最初僅見三十相,而心起疑惑世尊乃以神力示其陰馬藏,以及廣長舌二相。優多羅見後,一一回稟其師,並請求要就佛陀學道,梵摩乃允許他。其後,梵摩自己也皈依三寶,命終時,佛陀曾記說為證阿那含果。

  在寫作此文之前,我們有必要再次重溫一下佛陀的三十二相

  1.足安平立;2.足下生輪,輪有千輻,一切具足;3.足指纖長;4.足周正直;5.足跟踝後兩邊平滿;6.足兩踝傭;7.身毛上向;8.手足網縵,猶如鵝王;9.手足極妙,柔弱軟敷,猶兜羅華;10.肌皮軟細,塵水不著;11.一孔一毛,色若紺青,如螺右旋;12.鹿腨腸,猶如鹿王;13.陰馬藏,猶良馬王;14.身形圓好,猶尼拘類樹,上下圓相稱;15.身不阿曲,身不曲者,平立伸手以摩其膝;16.身黃金色,如紫磨金;17.身七處滿(兩手、兩足、兩肩及項);18.身大猶如師子;19.師子頰車;20.脊骨平直;21.兩肩上連,通頸平滿;22.四十齒;23.平齒;24.不疏齒;25.白齒;26.梵音可愛;27.聲猶如迦羅毗伽;28.廣長舌(舌從口出,遍覆其面);29.承淚處滿,猶如牛王;30.眼色紺青;31.頂有肉髻,團圓相稱,發螺右旋;32.眉間生毛,潔白右縈。

  本經的核心理念,就是闡述佛陀所具備的三十二相的問題。關於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種大人之相,我們在各種經典中都經常會見到。我們在《長阿含經·阿摩晝經》中所看到的一些情節,與這部《梵摩經》有些相似。其實大眾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說,對於佛陀所具有的三十二相很多人都看過,但絕大多數都只看過三十二相中的一部分之相。那麼什麼相一般人看不到呢?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廣長舌相,一個是陰馬藏相。對於二相我在撰寫《阿摩晝經》的隨筆之中,已經有了較為詳細的分析(見附後)。那麼此二相為什麼一般人看不到里?因為此二相必須要籍助於佛陀施展神通後方可顯現出來,因而一般人只能看到佛的三十相,對於其他二相,則鮮為一見。

  這部經典所敘述的故事,其主人公是一位叫梵摩的大長者。這位老先生活了一百二十六歲——我們在前面的經典中似乎也見到了能夠活到一百二十歲的高齡,大約是形容歲數很大了吧。這位老長者家中財富無數,而且在當地是德高望重,深受國王賞識。他有一弟子叫優多羅,據說不僅出身好,且很有本領。

  這位梵摩長者聽說佛陀此時正住止在他的地盤內,他與佛陀雖是素昧平生,但是關於佛陀的種種傳聞,倒是令他頗有好感,比如說佛陀舍棄王子之位與優良的生活待遇,而剃除鬚髮出家,並且成就佛道,這點很不簡單,一般人是很難做得到的;其實令他最感興趣的也是最想親眼目睹的,便是佛陀的三十二相。其實三十二相不僅佛陀具有,轉輪王也是具有的。而無論是佛陀,還是轉輪王,對於梵摩來說簡直如同神話傳說一般,他只是有所耳聞,但從來沒親眼見過。因此,面對近在不遠處的佛陀,他當然想去拜望一下才是

  但是不管怎麼說,他也是一百二十歲的高齡了,而且很有身份。如果他貿然前往佛陀處,倘所見的與他所想的並不完全一致,豈不是空歡喜一場?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決定讓自己的弟子優多羅替自己先走一趟,探個虛實,待情況明朗後,再親自前往拜見,也為時不晚。

  於是,優多羅就辭別老師,來到佛所。當他見到佛陀之後,並不開說話,而是一個勁地上下打量著佛陀。這位優多羅對佛陀是細細端祥,並用心記數,可是他數來數去,卻只見到佛陀具有的三十相,另外二相無論如何也看不出來。佛陀自打優多羅進門那一刻起,就已經明白他的來意了。於是世尊心想:「此優多羅於我身觀三十二相,彼見有三十相,於二相疑惑:陰馬藏及廣長舌,我今寧可斷其疑惑。」於是世尊便施展神通術,讓優多羅看到了佛陀所具有的另外二相

  優多羅既然已經見到了佛陀的三十二相,他應該心滿意足才是。但是他並不滿足,他還想進一步地看看佛陀平時是如何修行的,如何接人待物的,如何外出乞食的,按照佛經的說法,叫「我寧可極觀威儀禮節,及觀遊行所趣」。那麼如何才能見到佛陀的「威儀禮節」以及「遊行所趣」呢?唯一的辦法就是跟隨在佛陀的身後,佛陀去哪,他也去哪,就好一名戰地記者一樣,隨時隨地地進行採訪攝相,並做採訪筆記。優多羅跟隨佛陀身後一共多久呢?一個夏季整整四個月時間(夏四月)。當夏季過去的時候,優多羅開始向佛陀辭行了:「瞿曇!我今有事,欲還請辭。」意思說,我得回家復命去了。那麼,優多羅對佛陀的觀察結果怎麼樣?佛經中用「悅可」來形容,即很是滿意,充滿了歡喜心。

  話說優多羅返回老師之處,將事情經過原原本本地向老師梵摩細細稟報。首先,他坦承佛陀的確具備三十二相;其次,在佛陀威儀禮節方面,也做得相當得體與到位,讓人不出半點毛病,只剩下讚歎的份兒。在穿著方面,佛陀是「著衣齊整,不高不下,衣不近體,風不能令衣遠離身」、「常著新衣,隨順於聖,以刀割截,染作惡色」、「彼持衣者,不為財物不為貢高,不為自飾,不為庄嚴,但是障蔽蚊虻、風日之所觸故,及為慚愧,覆其身故」;當佛陀出門的時候,也很是講究,「若欲行時,先舉右足,正舉正下,行不擾亂,亦無惡亂,行時兩踝終不相掁(chéng,碰觸義)」。在行走的時候,那些塵土不會沾染佛陀之衣;另外,佛陀出園時,「終不低身,往到村間,身極右旋,觀察如龍,遍觀而觀,不恐不怖,亦不驚懼,觀於諸方」,「彼在街巷不低視,亦不仰視,唯直正視,於中不礙所知所見」。當世尊入家時,也「終不低身」,「彼於床上不極身力坐,亦不以手案髀坐床。彼坐床已,不悒悒,不煩惱,不亦復不樂。受澡水時,不高不下,不多不少」。世尊在進食的時候,「齊整徐著口中,摶食未至,不豫張口,及在口中三嚼而咽,無飯及羹亦不斷碎,有餘在口,復內後摶」……

  可以說,通過四個月的觀察,優多羅對於佛陀的行、住、坐、卧、衣、食各方面都了解的極為詳盡,一談到這些,他可謂是如數家珍,娓娓道來。在他的心中,他原本那些執著念頭已經完全被佛陀偉大的人格魅力所熔化。因此,當介紹完佛陀各方面的情況後,他果敢地向老師提出請求:「尊!我欲詣彼沙門瞿曇,從學梵行。」

  大約這位梵摩老梵志也被弟子的一番話深深地感染了,他回答說:「隨意。」從這里我們便可以看出,一位一百二十歲高齡的老梵志,竟然十分爽快地答應他的弟子隨佛出家修行,看來從心底里,他也佛陀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這位優多羅到了佛陀那裡,對佛陀說:「世尊!願從世尊學道具足成就比丘,得從世尊修行梵行。」在原始佛教時期出家似乎並沒有過多的要求,因為佛陀是一位覺悟者,他可能運用神通,查證對方過去的經歷以及出家動機是否純正,不像現在需要各種證明手續。而且,優多羅之前曾經跟隨在佛陀身邊達四個月之久,佛陀對優多羅可謂是相當地了解。於是優多羅順利地成為了僧團的一員,侍隨在佛陀的左右,一起遊行於北印度的各個大小國度。

  轉眼大約又是一年過去了,此時優多羅對於佛法修持已有了更深更高層次覺悟。在不知不覺間,佛陀領著弟子們,又一次來到了優多羅的故鄉,即到了鞞陀提國一個叫彌薩羅的地方,大家住止在彌薩羅的一片古老的樹林之中。四周的民眾說了這個消息,自然是興奮十分,紛紛奔走相互告白:「我等寧可往見彼沙門瞿曇,禮拜供養。」當然這個消息也很快傳到了老梵志梵摩的耳中,他一方面想親自面見佛陀,同時他還想見見自己的弟子優多羅,老梵志與弟子一年多未見面了,他總是盼望著師徒早日重逢。於是,他帶上家僕,乘坐著馬車,風風火火地朝著佛陀所居止的樹林而來

  因為梵摩已經活到了一百二十六歲,在當地算是位響噹噹的人物。當他出現在樹林中的時候,那些圍繞在佛陀四周的人們,都自覺地閃開一條道,「探查眾遙見梵志梵摩來,即從座起,開道避之」,可見其威德之高。經中對此的解釋是:「以有名德及多識故」,就是說這位老人家道德高尚,博學多識,人緣也好,因此大家對他都禮敬三分。

  這位梵摩對大家如此舉動,表達了他的感激之情:「諸賢!各各復坐!我欲直往見沙門瞿曇。」

  當梵摩梵志見到佛陀的時候,自然是十分客氣。但是他與他弟子犯了相同的毛病,即雙眼上上下下仔細地打量著佛陀佛陀一看便明白了:原來是在觀察三十二相。可是梵摩左看右看,只看到佛陀的三十相,另外二相卻怎麼也看不見。於是他便開口請教佛陀:「佛陀啊,無數的人們,以及我的兒子優多羅都親口對我說過:您擁有三十二相。可是我為何只看到三十相呢?」

  佛陀回答說:「另外二相一般人是看不見的,需要我施展如意足,你才能看見。」於是佛陀滿足了梵摩梵志的心願,並對他說:「梵摩,我的三十二相你既然已經看到,想必你已無有疑惑。至此,你應該發心,做到善自調御,用心修證正法!」

  於是,佛陀為梵志說種種法,令其生無量歡喜心。值得注意的是佛陀在對待說法對象上,是很有區別的,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對機說法」。佛陀感到這位梵摩梵志在梵志中德高望重,「長夜無諛諂、無欺誑,所欲所問者,一切欲知非為觸嬈,彼亦如是」,於是佛陀就為梵摩梵志講說了甚深阿毗曇」。這里的「阿毗曇」,與後世的「阿毗達摩」並不是一回事後世的「阿毗達摩」(論),一般是祖師大德對於所說經典的某種闡釋或發揮;而此處的「阿毗曇」,即指「對法」,就是對於法而作概括性的對論,它是佛親口宣說。

  在這里,梵摩所提出的問題是:

  1、什麼叫「梵志」?

  對此,佛陀的回答是:「滅惡不善法,立住擇梵行;修習梵志行,以此為梵志。」其義為:滅除惡不善之法,立住於擇滅的梵行,修習於梵志之行,如此便可稱之為梵志。

  2、什麼叫「三達」?——三達就是三明達,即宿命天眼、漏盡三明。而對於婆羅門教來說,就是通達梨俱、娑摩、夜柔三吠陀。

  佛陀的回答是:「明達於過去,見樂及惡道;得無明盡說,知是立牟尼。善知清凈心,盡脫淫怒痴;成就於三明,以此為三達。」意思是說,明達於過去世之事,徹見於安樂與惡道,得證無明滅盡之說,就可以被稱作「牟尼」(寂靜解脫聖者)。善知於清凈之心,盡脫那些貪瞋痴,成就宿命天眼、漏盡三明,如此則被稱作三達(此為無學位)。

  3、什麼叫「無著」?

  佛陀的回答是:「遠離不善法,正住第一義;第一世所敬,以此為無著。」意指遠離於不善之法,正住於第一義(究竟真理),為第一世間的人之所敬重的,這就叫做無著。

  4、什麼叫「正盡覺」?

  佛陀的回答是:「饒益天及人,與眼滅壞諍;普知現視盡,以此正盡覺。」——能饒益天上的天眾以及人間的人眾,還歸他們清凈的雙眼,使他們不要作無謂的爭吵。不僅如此,我們自己也要做到普知一切,能夠看透一切,這就叫做正盡覺。

  當佛陀回答完此四個問題後,這位梵摩老梵志便「即從座起,欲稽首佛足」,就是準備禮拜佛陀。可是坐在四周的那些梵志們見狀,都嘖嘖稱奇,他們都議論說佛陀真是不可思議啊,連這位德高望重的梵摩都禮拜他,看來真是了不起!後來,佛陀再次為梵摩宣說了四聖諦法。經中說他「見法得法,覺白凈法,斷疑度惑,更無餘尊,不復由他,無有猶豫,已住果位,於世尊法得無所畏」。

  不過令人稱奇的是,梵摩老先生佛陀面前聽聞了無上大法之後,回到家中,把所有的事情都交待清楚,然後便選擇了「命終」,即壽終正寢。大眾比丘聽到此消息後,就來請教佛陀:「世尊!彼至何處?為生何許?後世雲何?」

  佛陀這個問題是這樣回答的:「比丘!梵志梵摩極有大利,最後知法,為法故不煩勞我。比丘!梵志梵摩五下分結盡,生彼得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

  我們知道,「五下分結」是指貪慾、瞋恚、身見、戒禁取見以及疑惑五種。如果將此五種頑毒消除殆盡,說明已經到了聖人的果位。什麼果位呢?佛陀講得很清楚,即「不還此世」。什麼人可以做到「不還此世」?即三果阿那含。既然「不還此世」,那麼梵摩生到何處了呢?經中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我們查看一下阿那含的位次,便知梵摩已上生至色界天了。在那個地方,梵摩通過進一步修行,可以證得個人修持的最高果位——阿羅漢聖果。(09.08.03) 

   

  附:

(五)關於廣長舌相與陰馬藏相

  現在讓我們來談一談有關廣長舌相與陰馬藏的話題。

  首先談談廣長舌相。在這部《阿摩晝經》中,我們前後兩次見到了這樣一句話:「即出廣長舌相,舐耳覆面」。那麼廣長舌相究竟是一種什麼相呢?我想主要是說佛的舌頭既廣且長,伸出來可以把整個臉部覆蓋住,可以用舌頭舐至耳朵乃至發際。比如《大智度論》卷八就說:「是時佛出廣長舌,覆面上至發際,語婆羅門言:『汝見經書,頗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語不?』」此外是指佛舌軟薄廣長,能說無量妙法。從顏色上說,一般認為佛陀舌頭為赤銅色。此相具有兩種表徵第一,語必真實;第二,辯說無窮,任何人都無法超越。在《觀佛三昧海經》中,對佛陀的這種廣長舌之相記述得頗為詳盡:「如來長舌相,蓮華葉形,上色五畫,五彩分明,舌下十脈,眾光流出,舌相廣長,遍覆其面經」。經中說此相系由十波羅蜜、十善所感而得,其舌根下及舌的兩邊有二寶珠,流注甘露,滴潤舌根諸天世人、十地菩薩皆無此舌相,亦無此味。又,諸佛上有五種圖畫,猶如寶印之紋,此味入於印紋中則流註上下,入琉璃筒。諸佛笑時,動其舌根,以此味力之故,舌出五光,五色分明,繞佛七匝,還從頂入。佛出舌時,如蓮花葉,上至發際,遍覆佛面。舌下亦有眾雜色脈,此味流入脈中,以其味力之故,變成眾光,有十四色,一一光上照無量世界。我們常用「舌燦蓮花」來形容諸佛說妙法,就是指的這個意思。

  在《法華經·神力品》中也記述:「(世尊)現大神力,出廣長舌,上至梵世」;《佛說阿彌陀經》中也有這樣的經句「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看來佛舌不僅可以覆面舐耳,而且可以遍覆大千世界,實為殊勝。但是在別的經典上(如中阿含的《梵摩經》、增一阿含經、《太子瑞應本起經》)說,除了諸佛之外,轉輪聖王也具有與佛相類似的廣長舌相。但這樣一來倒有些令人費解:位居十地的大菩薩並不具有此相,可是尚處凡夫境地的轉輪王倒是具備廣舌相,難道十地菩薩都不轉輪聖王?

  後世曾將「廣長舌」作為一種比喻,引申為一種文學語言而廣為運用。比如蘇軾的 《贈東林長老》詩:「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凈身」; 清趙翼的 《大石佛歌》:「斯特維摩寓言耳,廣長舌豈論尋尺」。後來又用來譬喻某人的能言善辯,如宋朱熹的 《後洞山口晚賦》詩:「從教廣長舌,莫盡此時心」; 清黃遵憲的《紀事》詩:「登場一酒胡,運轉廣長舌。」 現代茅盾的《虹》:「但兩性問題這名詞,在這位廣長舌的參政權的熱心家耳朵中,大概還是很生疏」。到了茅盾這里,反而演化成一種不太中聽的比喻詞了,著實讓人始料未及。

  接下來談一談陰馬藏(又叫馬陰藏)的話題。

  什麼叫陰馬藏呢?據佛經中記載,它也諸佛所具備的三十二大人相之一。如果哪位看了我前面的一些文章的話,便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細節:佛滅度後,阿難備受呵責,受到大家的冷遇以及排斥。大眾在列舉了阿難的九大過錯時,在第四過中,就是「以佛陰藏相示女人」。如果事情屬實,那麼確屬於阿難一大過錯。為什麼這么說呢?佛陀的這種相,一般是不讓別人看到的。我們在這部《阿摩晝經》中,可以說只有兩個人看到了佛陀的這種馬陰藏之相也就是婆羅門師徒二人,比如佛經中說「即以神力,使彼摩納獨見陰馬藏」,說明這種相佛是不會輕易示現給人看的。給男人都是不輕易的,如果把這種相給女人看(當然應該是以繪圖的方式,並不是實際之相),那就是莫大的過失,簡直是不可饒恕了。

  那麼陰馬藏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在《佛光大藏經中對此的註解是:「謂如來之男根常向內部收縮而不現見,猶如馬陰,系謹慎自身,遠離色慾而得之大人相」。男根就是我平常所說的生殖器,而陰馬藏大約就是指佛的男根常隱藏於腹中而不外現,就好像馬根平時收縮在肚子里一樣,一般看得並不起眼。《大般若經》卷三八一說:「世尊陰相勢峰藏密,其猶龍馬,亦如象王」;《往生要集》卷中說:「如來陰藏,平如滿月,有金色光,猶如日輪」。

  關於馬陰藏相的業因,《優婆夷凈行法門經》卷下說:

  「如來於過去無量劫中作凡人時,常樂修行,善和合眾。若與父母男女兄弟、姊妹、親戚眷屬、善友、知識,乃至畜生若有別離樂和合者,悉隨所樂善能和合,令其歡喜。以此業故,所積高廣,常生天上受天福樂,下生人間,如是展轉無量無邊,至一生補處得陰馬藏。以此相故,記成千子作轉輪王,王四天下。千子勇健能伏怨敵,若出家者得成為佛。從法生子過於千萬,勇猛多力能卻魔怨。」

  那麼,這種相我們尚處欲界的凡夫,是否可以修到此相?我在一些相關的文章中,見到了有些練習氣功的,可以達到類似之相——由此看來這個馬陰藏之相曾被道家「拿去一用」過;而且我在很早以前也似乎聽說過,有的禪師坐禪,當坐到一定境地,也可以顯現「馬陰藏」之相。那麼這種男根逐步縮小乃至全部縮百肚皮中之相,與佛的馬陰藏有沒有根本性差異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實說不上來,但是憑我的直覺,既然是佛,他所擁有的三十二相,我們凡夫即使偶有與佛相偶合的,也是存在著本質的不同。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要達到此相,排除男女欲想是首當其衝,通俗地講,不能要制心,也要制體,要守精固本,否則色身經常「有漏」,恐怕連馬陰藏相的影子都別想見到。但是,在這里有一點大約可以明確:縱然我們修就了「馬陰藏」之相,但是離成就道業,豈止千萬里?要知道,所謂馬陰藏相,只是佛陀成道無上覺悟後的自然顯現,如果以是否具備馬陰藏之相來判斷修行次第,那簡直是緣木求魚、南轅北轍了。

  最後還要多嘴一下,女人是否可以修成馬陰藏之相呢?

我們在《華嚴經》里可以見到這句話,即「具丈夫形,成就如來馬陰藏相也」。從這句話,我們就可以看出「丈夫形」與「馬陰藏相」之間的必然聯系。也就是說,只有男性,才有可能成就馬陰藏相,若是女人身,縱然如何努力,也無法成就此相。我們在《法華經》中可以看到龍女成佛,但是龍女成佛需要前提條件,這個前提就是「女轉男身」,若直接以女身成就佛道,似乎難以做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