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凈法師:壇經朝聖——《六祖法寶壇經》講記 決疑品第三

決疑品第

  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剌史請師升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問曰弟子和尚說法,實不可思議。今有少疑,願大慈悲,特為解說。

  有一天,韋刺史惠能大師設大會齋,吃過齋飯,韋刺史恭請六祖大師登上法座,自己和官僚、信眾們整肅儀容,向大師再行禮拜,問道:「弟子們聽和尚說法,實在是微妙不可思議。現在我有些疑問,希望和尚大發慈悲,特別為我們解釋說明!」

  師曰:有疑即問,吾當為說。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師曰:是。公曰:弟子達摩初化梁武帝,帝問雲: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

  六祖說:「有什麼疑問就立刻提出來,我當為你們解說。」韋刺史說:「和尚所說的法,豈不是達摩祖師宗旨嗎?」 六祖說: 「是的。」韋刺史說:「弟子聽說達摩祖師當年化導梁武帝時,武帝問:朕一生中建造寺廟,敕度僧人布施財物,廣設齋會,有什麼功德呢?達摩祖師說:實在說並沒什麼功德弟子不明白這個道理,希望和尚為我解說!」

  佛陀靈山會上拈花一笑,傳法於摩訶迦葉摩訶迦葉為了要續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衣缽以直指單傳的形式,再傳給阿難尊者這是西天第二代祖師。再由阿難傳法給商那尊者,法燈續焰,一直傳到第二十七般若多羅尊者,將正法眼藏和衣缽傳付與菩提達摩大師,為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師。當時並囑咐達摩大師說:吾滅度以後六十年,希望你將此正法眼藏和衣缽傳到中國去紹隆佛種,普利眾生菩提達摩大師印度天竺國人,剎帝利種姓族。他的父親名字叫作香至。達摩大師是香至的第三個兒子。到了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0年),達摩大師秉承了般若多羅的遺訓,就乘一隻生意商船,航海東來。先到中國南海。當時南海刺史肖昂,馬上就寫了一道表上報梁武帝梁武帝得知印度來了一個有道德高僧達摩大師,心裡非常敬仰。於是,派人到南海來專程迎接到金陵(南京)弘揚佛法,普度眾生梁武帝是非信仰佛法,而且大弘法化,發菩提心,興隆三寶,造廟度僧,布施結緣。每隔五里地方,就造一座寺,每隔十里地方,就造一所庵,度很多善男信女出家和尚、當尼姑他自己對於佛學是非常精通,但他只知道著相事修,追求人天福報,不知道離相妙修,求證佛果菩提梁武帝一見到達摩大師,就請求開示法要。

  問曰:朕一生所有造寺、度僧、寫經、弘揚佛法,到底有沒有功德

  祖曰:沒有功德,只是人天之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看來雖有,實在沒有。

  帝曰:如何是真實功德呢?

  祖曰:清凈智慧微妙圓融本體空寂,無法可得,如是功德,絕對不是世間上有為之法所能求到的。

  帝曰:如何是聖人所求的第一義諦呢?

  祖曰:廓然浩盪,本無聖賢

  帝曰:對朕者誰?

  祖曰:我不認識

  達摩梁武帝二人,一問一答,可惜不能契合於梁武帝的小機。由於教大機小,所以梁武帝不領悟達摩大師的根本法要。達摩禪師認為既是機緣不合,就離開金陵洛陽去。這真是「情投意合千言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後來,梁武帝把上面問答情況,告知他的師父志公禪師禪師聽後就大吃一驚,即對陛下說:達摩大師這個開示實在太好了他是觀音大士,傳佛心印的大權出現,乘願再來。粱武帝聽了志公禪師這么一說,心裡感到懊悔,自愧有眼不識泰山,當面錯過,立刻就下了一道命令,派遣許多兵馬,急急追趕,一定要把達摩大師請回來,承事供養。志公說:陛下千軍萬馬,喚不回頭。達摩大師走到江邊,回頭一看,後面有許多兵馬追趕而來大師正在危急時刻,隨手就折了一支蘆葦,擲在江中,腳踏蘆葦渡江,揚長而去。到了洛陽,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深入禪定。後來,古人寫了一副對聯:一葦渡江何處去,九年面壁待人來

  嵩山,是中國五嶽之一,少林有一千四百五十五年的歷史。座落在河南省鄭州與洛陽之間的嵩山之麓。當唐代時期,該寺曾經住過僧眾二千五百人之多。這裡的僧眾除了禪宗大德之外,還有武藝拳術著稱的武僧。大家都叫這種拳術為少林拳,並享有僧兵的稱號。僧兵曾經幫助過唐太宗李世民取勝於疆場之上,在明朝有一度參加抗禦倭寇,這就達摩大師當年面壁過的聖地。所以,嵩山少林寺在中國佛教史上是一個聞名遐邇的名勝古剎。菩提達摩大師印度佛教禪宗傳到中國,被稱為是中國禪宗第一代開山祖師。再由菩提達摩大師,把正法眼藏和衣缽傳給二祖慧可大師這叫作燈燈續焰,奕葉相承。

  師曰: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法身中,不在修福。

  六祖說:「實在沒有什麼功德可說。你們不要懷疑先聖的話!梁武帝心存邪見,沒有認識真正的法性。建造寺廟,敕度僧人布施設齋,這隻是在求有漏的人天福報,不可將這福報做功德。因為,功德原本就在法身之中,不在修福的事相上求。」

  像梁武帝做這些好事,他所獲得的是福報,和成佛沒有直接關係

  功是功夫的意思,功德是指顯發自性、體悟本具的性德。比如說,一個學生他每天很能幹活,每天來的最早,擦黑板,掃地,幹得很好,老師會表揚他,也許年底也會給他個勞模、勞動先進分子之類的名號。但是,和他的學習沒有太大關係學生終極目標是好好學文化,不是單純在那裡掃地。但地掃好了老師也表揚,他也能有所享受。他願意掃地,老師說:「真乖!幹得很好!」讓他當班長當小組長,他也能有所收獲,但和學習沒關係

  在這裡我們探討,佛教所說功德是和修行,和成佛,和體悟自性有關的,和你福報有多大關係不是很密切。當然,如果福報大了對於修行也會提供比較方便的條件。但是,它不是直接的聯系。所以,六祖為韋刺史講解,就說,世人往往是求福,把福德當成功德這是錯誤的。六祖講到功德要在修行中,要在學習中去體悟,它不在於你做多少好事

  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

  六祖大師又說:能認識自性就是功,能等視一切眾生就是德。念念之間沒有滯礙,常能見到真如本性真實妙用這就叫作功德內心謙虛卑下就是功,外面依禮而行就是德;從真如自性中建立萬法就是功,心體遠離一切妄念就是德;念念不離自性就是功,應用萬端而不染著就是德。

  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

  如果要尋求功德法身,只要依照這樣去做,就是真正的功德。如果真是修功德的人,心裡就不會輕慢他人,而能普遍尊敬一切眾生

  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

  如果心中經常輕慢他人,我執沒有斷除,自然會有功;自己的心性虛妄不實,自然沒有德;這是為我執未除,自高自大而常常輕視一切的緣故

  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所求也。是以福德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

  善知識!念念不間斷就是功,心行平直就是德;自修心性就是功,自修身行就是德。善知識功德必須向內見到自性而不是借著布施供養所能求得到的。所以,福德功德是不同的。梁武帝不認識這個真理,無法契入,並不是我們的祖師有了過錯

  刺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

  韋刺史又問道:「弟子常見一般出家或在家的人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請和尚解說,這樣的修行是否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希望和尚為我破除心中疑惑!」

  師言:使君善聽,惠能與說。世尊在舍衛城中,說西方引化經文分明去此不遠。若論相說里數,有十萬八千,即身中十惡八邪,便是說遠。說遠,為其下根;說近,為其上智。人有兩種,法無兩般。迷悟有殊,見有遲疾。迷人念佛,求生於彼;悟人自凈其心。所以佛言:隨其心凈,即佛土凈。

  六祖大師說:請韋史君用心聽!我為你解說。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城中,宣說西方接引化度的經文,很清楚地指出西方凈土去此不遠。若依相上說,西方距離我們娑婆世界有十萬八千里,這十萬八千里其實就是象徵眾生十惡八邪,因為十惡八邪的障隔,所以便說西方遙遠。說西方凈土遙遠,是為根性下劣的一般人隨相而說的;說西方凈土很近,是為根性銳利的上智人隨性而說的。人的根性雖有利鈍兩種,但佛法並沒有兩樣。因為眾生有迷和悟的差別,所以見性就有時間上遲速的不同。執迷的人著相念佛求生西方凈土覺悟的人只求凈化自己的心。所以,佛說:「隨著自心清凈自然佛土清凈。」

  佛陀為了一大因緣出興於世,一音說法,千機並育。開顯宇宙人生真相,指明了人生目的意義。憐愍我們這些煩惱眾生輪迴三界六道,頭出頭沒,受無量苦,欲令一切眾生生死苦得涅槃樂,遂以無盡大悲宣說凈宗出世大法,欲使上智下愚一切人等,信願持名,仰賴阿彌陀佛弘願威力,橫超三界往生凈土,速疾成佛

  至圓頓至簡易的念佛法門乃一代時教歸宗結頂之法,如同印光大師所贊:凈土法門,其大無外,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九界眾生舍此則上無以圓成佛道,十方諸佛離此則下無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此法界。在久遠的過去,阿彌陀佛有一世曾經做國王,當時有佛出世,叫「世自在王佛」。國王聽了佛所宣講的無上妙法,非常高興,放棄王位發心出家,號「法藏比丘」。心量廣大的法藏比丘為使所有眾生都能脫離苦海,向世自在王佛表露了建立清凈國土的雄心壯志。世自在王佛應法藏比丘的心願,為他廣說諸佛國土的情狀及眾生生境界。法藏比丘聞佛所說,經過漫長時劫的思惟,超發無上殊勝的四十八願。又用了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的時間修行,一向專志,勇猛精進,一一梵行迴向十方眾生,令所有眾生功德成就

  十劫之前,法藏菩薩成了志願,建立了庄嚴極樂世界。經言: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這裡的「西方」寓為回歸,因為在我們看來,西方是太陽月亮沉沒的方位,以此比喻極樂世界是我們生命歸宿。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慈悲願力所顯現的世界,是沒有生滅的無為界。凈土三部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對極樂世界有詳細的描述。這就是我們對「上、中、下三種根機」所共同宣說的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凈土法門

  而六祖在這裡以針對上上根眾生,直接宣講諸佛密意,從理體上闡明凈就在當下的不二境。在此時此刻的當下,我們以「識」感受娑婆穢土苦難,而諸佛以「智」安受極樂凈土庄嚴。只要我們轉識成智,即刻在當下「心凈則國土凈」。

  使君,東方人,但心凈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凈亦有愆。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凈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所以佛言:隨所住處恆安樂

  使君!東方人只要能使心清凈,就沒有罪業;反過來說,即使是西方人,如果心清凈,一樣是有罪過的。東方人造了罪業,就想念佛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麼西方人造了罪,念佛要求生到哪一個國土去呢?凡夫人不能了悟自性不認識自己身中自有凈土,於是發願往生東方或西方;覺悟人到哪裡都一樣是凈土。所以,佛說:「隨身所住之處常得安樂。」

  《圓覺經》雲:「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一切如來發心修行的開始——因地,都是依本來清凈真如覺悟,不是依出離生滅無常覺悟。因為,他知道一切本來是清凈的,一切都在覺中。依大乘如來藏的教法,特別強調「一切都在覺中」,即是說眾生與佛都是在覺中,但是眾生迷惑,認為不是!很多大乘經典,如《法華經》,都說眾生本來就是佛,但是眾生相信六根的境界,因此都不相信自己是佛。依一切如來本起因地來說,初發心菩薩必定知道苦與無常是六根境界的幻相,必定相信一切本來圓滿清凈都在覺中,唯有此事是成佛的正因。他才會因此生起智慧來圓照,「圓照」就是依本來圓滿智慧來觀照這個清凈覺相而覺悟,然後才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六祖針對上上根宣說無上乘:一切上上根眾生要從此時此地的當下來悟道不可以學小根人從苦、無常無我出離此世間,求生外世間來修道。

  使君,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今勸善知識,先除十惡,即行十萬;後除八邪,乃過八千。念念見性,常行平直,到如彈指,便睹彌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須更願往生。不斷十惡之心,何佛即來迎請?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

  使君!只要心地沒有不善,西方極樂世界就離我們不遠;如果心地不善,念佛求願往生也難以到達。現在我勸各位善知識,首先要除去十惡,就等於行了十萬里路;然後再除去八邪,就又走了千里;念念都能見到自己的本性,經常使自己行為平坦正直,那麼到達西方凈土就像彈指般一樣的快速,就能見到阿彌陀佛了。使君!只要你能常行十善,又何須更求往生呢?如果不斷除造十惡的心,有哪一尊佛會來迎接你往生凈土呢?如果能了悟無生無滅的頓教法門,要見西方凈土只在剎那之間;不能了悟,念佛求願往生,則西方路途遙遠,如何能夠到達呢?

  中國有個寓言故事有一貓頭鷹在忙活搬家,遇到一隻喜鵲喜鵲問,你在幹什麼?它說,我要搬家,這裡的人討厭我,我一叫都沖著我吐唾沫罵我,所以我想搬家。喜鵲問,你搬到哪裡呢?它說,我搬到都不討厭我的地方喜鵲就說,人家討厭你是為你的叫聲很古怪,讓人家聽著心生恐怖煩惱,所以人家討厭你。你要是不改掉你的古怪的叫聲,你到哪裡人家也討厭你,不是說你搬了個家,人家就不討厭你了,是你要改變自我。我們也是這樣,有些員工在這單位覺著不好領導喜歡同事也不好相處,我到別的單位。到別的單位也是如此,也是到哪裡領導喜歡,因為你自己不改變你的人生態度,不改變你的人生觀、價值觀,你到哪裡都跟刺頭似的,人家看見你都犯怵。修行的也這樣,有些居士跑到寺院,和師父合不來,和同修們合不來,就跑到別的寺院。他要不改變性格,他跑到哪裡都討厭他,他跑到哪裡都是是非非,沒完沒了煩惱。所以,要改變自我這是六祖要表達的態度,要從自己身上用功夫,要改變。所以,六祖說:若悟無生頓法,見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遙如何得達?你不明白這個道理念佛也不行啊!

  惠能與諸人移西方如剎那間,目前便見。各願見否?

  六祖說:我要為各位在一剎那間把西方移到這裡來,而且當下便能見到,你們各位願意一見西方凈土嗎?

  眾皆頂禮雲:若此處見,何須更願往生。願和尚慈悲,便現西方,普令得見。

  大眾一起向六祖大師頂禮說:「如果能夠在這裡就見到西方凈土,又何必再另求往生西方呢?希望和尚慈悲,方便示現西方凈土,讓大家都能得見!」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

  惠能大師說:各位!世間的人自己的色身就如同一座城,眼、耳、鼻、舌諸根好比是城門;在外面有五座門,裡面有一座意門,心就是土地,性就是國王,性王就住在心地上。

  六祖說,外有眼、耳、鼻、舌、身五門,「內有意門」,這叫六根,心是土地本性是王。王的能量都體現在心地上。就像國家的權利是體現在各個行政執法部門,執法人員所體現的就是國家權力。我們說國家,政府所執行的力量代表國家權利,就像我們自性,我們找不到自性自性什麼呢自性就是能量,你眼睛能看的能量就是,耳朵能聽的能量就是。就像我們說電是什麼?如如不動時,電是無形無相能量,我們只能畫個代表電的符號,來表述它。當它產生作用時,我們便可以藉助它的化身來見到電,例如通過電燈,產生光能的就是電,我們看到燈一亮,哦,來電了。風扇能產生動力的是電,通過它轉動看到電。那麼同樣,自性在哪裡呢?我們的眼睛「能看」的能量就是我們的自性在起作用,沒有這個能量眼睛還有「看」嗎?我們的六根之所以能產生作用是因為有「能量」,這個能量就是佛性,就是性在起作用

  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即是眾生自性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

  自性不離心地國王就存在;自性開了心地國王也就不存在。所以,自性若在,則身心俱存;性若離,則身心俱壞。要作佛,須向自性中求,切莫向身外去求作佛!自性若迷,就是眾生自性若覺,就是佛。心存慈悲,自身就是觀音菩薩;能夠喜舍,自身就是大勢菩薩

  六祖在此破除眾生對「佛」的誤解。大多數人把「佛、菩薩」理解為神仙,或者超級神仙。六祖告訴我們,「佛」就是我們本具的自性佛性靈性也就是我們和天地萬物生命源頭。悟到了佛性,就是悟道成佛;轉識成智,就是凈土現前。「菩薩就是我佛性中的優秀品質佛性中:慈悲品質,就是觀音;喜舍的品質,就是勢至。六祖把兩種我們自性本具的優良品質作為觀音勢至來解析。從外在有個觀音菩薩大勢菩薩,從內在說我們本具這兩位菩薩的優良品質就像我們用文殊菩薩代表我們的般若智慧,用普賢菩薩代表我們的精進修行,用觀音菩薩代表慈悲,用地藏菩薩代表大願,都是表述我們本具的某一種優良品質。我們的優良品質顯發出來的時候,當體就與那位菩薩具有不二的能量這就密宗本尊合二為一的無上瑜伽修法

  在此,六祖以直指之法,對上上根機的大眾宣講無上乘密法:我們的當下就是與極樂世界無二無別的佛國凈土光明境界

  怎麼知道我們這些凡夫煩惱世界是本自光明的呢?我們了知佛性光明的,而佛性顯現的一切都光明的。就像松樹長出來的樹枝一定是松枝,同樣佛性光明的,他所顯現的一切萬物也一定是光明的。我們不必懷疑佛性顯現的光明天地萬物佛性顯現的,所以它一定也是光明的。我們沒有感覺到他的光明是因為我們掉到了一個妄想執著錯覺中。你不需要改變這個世界的任何事物,你只需要改變感覺。實報庄嚴境界當下顯現,它是可以現證光明的。

  為什麼說我此時此刻的當下就具足圓滿光明呢?祖師五種方式來證明當下的光明

  第一,它本來光明。所以,不需要證明,它也具足光明的。

  第二,佛說它是光明的。佛在很多經典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光明的,是大圓滿世界,從未殘缺過,是眾生因為妄想執著而殘缺。所以,佛悟道的第一句話是:「奇哉!奇哉!原來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原來眾生都具有佛的光明境界,卻因為妄想執著而沒感受到佛的光明。在《維摩詰所說經》中,佛陀高坐說法佛陀弟子舍利就想:「佛陀經常說其他佛國清凈庄嚴,而我們的國土卻是五濁惡世。難道我們的佛不如他們的修得好?」這時候有位天王,有他心通,趕緊說:「尊者千萬不要這樣想啊!你覺得是五濁惡世我覺得這個世界和我的天國宮殿有什麼區別。」這時佛陀微笑,用腳趾抓地,加持大家看到佛陀境界里的世界,果然清凈光明。佛雖然和我們坐在同一個房間里,在佛的境界里這個處所完全是一個美輪美奐的凈土,佛的世界。而我們坐在這裡感覺是磚混結構的房子,寒冷刺骨。同樣的地方眾生覺悟不一樣,他的感受就不一樣。因此,佛陀經典告訴我們,此刻的這個世界就是完美世界光明的。

  第三,祖師現證它是光明的。無數的祖師開悟之後明確告訴我世界光明的。祖師開悟之後,人們問開悟後的境界是什麼啊?祖師就說:雲在青天水在瓶,飢來吃飯困來眠。方信禪師道:滿目青山無寸樹,極目綠水絕波瀾。光明洞耀,照徹十方,譬如千日,放大光明。憨山大師開悟後說:今日方知,鼻孔朝下。

  我們來看到底是什麼意思啊?開悟後的境界是「雲在青天水在瓶」,原來雲就是在天上的,水就是在瓶子里的,水就是在杯子里的,就是這樣的。我們過去總感覺「不該這樣」,開悟後的境界體悟到了之後「就是這樣」。因此,並不是改變這個世界怎麼去成佛,而是改變了對這個世界的感受,佛的境界就顯現到了我們的面前。佛的境界什麼呢就像我們一樣,只要不去攻擊、謾罵,不去煩惱,安住於當下,不要悔恨過去的那些事,別去擔憂未來的事,安住於當下的境界具足解脫相。解脫相和完全解脫高度不一樣。但你此時此刻的當下就具足圓滿解脫相,穩住它就是一行三昧,一相三昧祖師開悟之後告訴我世界光明的,無論是大圓滿祖師,還是大方廣的祖師心地法門祖師都是告訴我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光明圓滿的,從未殘缺過,我們一直誤認為它殘缺。

  第四,我們可以現證它是光明的。佛陀的教導是可以現證的。很多人修行都寄希望於未來,現在好好念佛死了好去極樂世界普通人都有這種想法。你仔細想,難道佛法只有死了之後才有用嗎?死之前呢?事實上,佛陀教法隨時隨地可令我們獲得解脫的。極樂世界的實報庄嚴是可以現證的,解脫是可以現證的,成佛是可以現證的。就在我們的今生就可以證得

  很多居士誤認為佛法死了之後才有用,就陷在很糾結的旋渦中。這個世界真是煩惱我也天天念佛,死又死不了,能不能讓我快點去極樂世界啊!其實忽略了一點,佛陀告訴我們的極樂世界是可以現證的。我們對照《阿彌陀經》《無量壽佛經》《觀無量壽經》,尤其是《觀無量壽經》的十六種觀法中前十三觀,就是讓我們現證極樂世界的實報庄嚴境界。並不僅僅是讓我死了之後才去極樂世界,而是現在你就可以感受極樂世界。當然,我們發願在這身體示滅之後,我們的神識歸於彌陀性海,安住於極樂世界,享受實報庄嚴。但也可以現在就開始感受極樂世界美好佛法是可以現證的,這種現證的修法有很多種,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以及實相念佛都可以現證,人人都可以現證。不需要死了之後佛法才起作用此時此刻的當下就可以獲得解脫境界,只要你去調整你的覺受。

  第五,因為光明,所以光明。因為如來藏是光明的,所以如來藏所顯現的一切也是光明的。如一棵樹本來就是棵松樹,長出來的枝子一定是松枝。此時此刻一切都自性顯現的,自性就是佛性。所以,我們的自性光明的,顯現也就光明的。之所以沒感覺光明,是我們的感覺錯了。調整回去就是光明當你覺受到了它的光明就是證得三昧境界,就是大圓滿,就是明心見性,就是念佛三昧,就是一行三昧,一相三昧。我們無論用什麼辭彙去表述它,就是那種美好的正常覺受。

  所以,在這娑婆世界,是有一處秘境的,叫密嚴凈土,或者香巴拉凈土,也是無量三昧之一。通過凈觀而證悟光明的人,則可以身娑婆,安居凈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能凈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鬼神,塵勞是魚鱉,貪瞋是地獄愚痴畜生

  能凈化身心,自身就是釋迦牟尼佛;心地平等正直,自身就是阿彌陀佛;心中分別人我,就是為自己建了一座障礙正道須彌山;心裡起了貪慾邪念,就是波濤洶湧的大海水;無明煩惱,就是翻滾的波浪;心存毒害,就是兇猛的惡龍;心地虛偽狂妄,就是擾人的鬼神;常在塵勞中奔波,就如同魚鱉;貪瞋熾然,就等於自造地獄愚痴不化,就等於無知畜生

  所有的我們成佛障礙其實都是來源內心內心錯誤念頭、不良情緒映現到外面,形象化了就成了所謂的波浪、惡龍、鬼神、魚鱉、地獄畜生這些東西就好比硬碟裡面的數碼,映現到屏幕上就形成了圖畫。所有內在的情緒映現在外面就成了山川大地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透過現象看本質」,也就是「自他不二、依正不二、性相一如、心境一如」的真正含義

  有個故事講到有個山裡人到城裡買東西,他看到一面鏡子,就問是什麼,店主鏡子給他看,他一看,裡面有個彪形大漢,「喲,有個人啊?這個要多少錢?」賣貨的說:「兩文錢。」他就買下來了,心想:這么便宜,賣貨的肯定不知道裡面有個人,趕緊往家跑。回家放在桌子上,他妻子問他:「你到城裡買的什麼?」他說你看看吧,買了個便宜貨、好東西。他妻子興奮地拿起來看,從鏡子里看到一個年輕女人,就哭了,跑去找婆婆:「婆婆,那個沒良心的,娶小了。」婆婆說,別哭,別哭,我看看怎麼回事拿起鏡子一看,也破口大罵:「你看你個傻兒子,你娶小就娶小吧,怎麼也得娶個年輕的,你看你娶個糟老婆子,比你媽還老!」(眾笑)這個故事就說大家抱怨也好,羨慕也好,說的都是自己。

  我們面對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面鏡子,我們看到的一切其實都是心的影 現。佛陀比喻,我們來到這個世間就好比走進一個房間,這個房間掛滿了鏡子一隻小鳥飛進房間,他迷上了鏡子中的那隻小鳥,看到那隻小鳥很美,他愛上那隻小鳥,愛的死去活來,它向那隻小鳥求愛,但就是不能親近它就在迷戀中抑鬱而死。一條狗進來了,看到裡面有條狗,它就沖著叫,裡面也沖著它叫,它又害怕憤怒就不停地叫,最後憤怒爆裂恐懼而死。一位智者進來,就對著鏡子整肅衣冠,看到自己坐得不好就坐直了,對著鏡子,校正自己,慢慢他就成為聖人

  我們面對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當你看這個世界不好你就想:是我哪個地方出問題了?你去調整他,你就成為聖人你要迷戀這個世界,迷戀這個帥哥,那個美女,你就會迷戀而死抑鬱而終。如果你看哪個人不好,你和他吵和他拚命,你就會像那條狗,最後爆裂而死。我們要知道這個世間是我們心性的顯化,我們通過這個顯現「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到。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忘,魚龍絕。

  善知識!經常修行十善天堂便能現前;除去人我分別,須彌便會崩倒;息去貪慾心,海水就會枯竭;煩惱不生,波浪就會平息;忘卻毒害之心,魚龍便會絕跡。

  我們把內心錯誤情緒寂滅之後,外面危機的就解決了。我們外面的每個人都是我們的情緒的映射,我們做完一單生意,很快樂,回到家裡看到自己的寶寶也很快樂,「寶貝兒子,我陪你玩!」就很高興,老婆做的菜吃著也挺香。但如果在外面受了挫,跟老闆矛盾了,讓客戶刁難了,被行業管理部門查處了,讓交警貼罰單了,回到家裡就很煩。兒子說:「爸爸陪我玩!」「去去去,哪有空陪你玩。」老婆說:「我做的湯好不好喝?」「有什麼好喝的,你就不會換換花樣!」湯還是那個湯,老婆還是那個老婆孩子還是那個孩子你看這時候,這種相應是什麼在起作用情緒,不良情緒。所以說,我們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你不需要改變你生命中的任何東西,把情緒調控好,幸福指數就提升了。我們現在擁有的已經超過了我們所需要的,大家想想是不是?我們很多人往往都是基於情緒化而導致煩惱,我們已經擁有了百分之九十九,卻總盯著還沒到來的百分之一,為了焦頭爛額地追逐這百分之一,忽略了去享用這已經擁有的百分之九十九,所以搞得百分之九十九也等同沒了

  我們總說事業、掙錢,不就是為了吃碗飯嗎?你現在的錢撐死你也足夠了。但是你想想,現在哪有空吃飯,你一邊吃一邊想著煩心事。喝著湯的時候,吃火鍋的時候一點味道沒有,就在想哎呀這個事怎麼辦,你就忽略了這一鍋充滿著最好地溝油的火鍋。(眾笑)你發現你為了沒有的那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你就沒享用到。而對我們的生命價值最好的對我生命感恩的其實就是享用這百分之九十九。百分之一你暫時先放一放,先去享用已經擁有的百分之九十九。吃這碗飯的時候要吃出它的香,喝這碗湯的時候要喝出它的美,品這口茶的時候要品出它的與眾不同。聽這堂課的時候你全身心靜下來,聽聽傳統文化,體悟佛教智慧你就發現,原來那百分之一根本不是外在的,它就是讓你去享用這百分之九十九,你就圓滿了,這就佛教的大圓滿修法,就是充分享用你所擁有的一切。帶著感恩心去享用這百分之九十九,那百分之一就來了,原來那百分之一就是去享用已有的一切。

  大家看過周星馳演的《武狀元乞兒》嗎?武狀元乞兒,學習降龍十八掌,結果前十七掌學會了,第十八掌卻是空頁。這時候風一吹,秘籍連續翻頁,將前十七掌動作連貫起來,就成了第十八掌,戰勝魔王邪教教主。原來那百分之一就是你把百分之九十九用好,帶著你的感恩心去享用它,享用你和兒子在一起的幸福,享用你和妻子在一起的快樂,享用此時此刻佛光普照,享用每天的日出日落。安下心來,就是大圓滿境界

  我們本有的一切其實都全體具足,我們此時此刻在座的每一個人,我們的生命形態一定是最完美的。如果你們現在還感覺殘缺,是因為你沒理解,沒體悟到自己的真實高度,你沒理解自己生命庄嚴神聖和偉大。不是世界不足,是你心性未悟。調伏心性,這個完美世界不需要折騰,你我都是幸福的。我們今天健康的活著,我們享受生命,我們坐而論道,無比美好

  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凈,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於是,自己心地上的真如覺性自然就會放大光明,外照六根門頭清凈無染,能破欲界六天的欲業;內照自心本性,即能消除貪瞋痴三毒,地獄等罪業也能同時消滅。如此內外光明澄徹,就如清凈的西方極樂凈土一樣,如果不作這樣的修行,如何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呢?

  佛陀告訴我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不是身體成佛,不是我們練得銅頭鐵腦一身鋼,火眼金睛就成佛,和那個沒有什麼關係,是心與佛相應。大家看我手中這個手機是聯通的,還是移動的?裝上聯通的卡,就是聯通的;裝上移動的卡,就是移動的。

  這個身體是佛呢,還是眾生呢?我的心顯現佛的時候我的身體就是佛,心顯現眾生的時候我的身體就是眾生。我們在座的每個人都是這樣。基督教上帝按照他的形象造了人,佛教也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和佛沒有差別。佛是兩眼我們也是兩眼,佛站著我們也站著,唯一不同的是心。佛的心是全然顯現的佛性,而我們的心顯現的是貪瞋痴慢疑。我們和佛的差異是在心上。我們從現在開始調整我們的心。怎麼調整我們的心呢?念南無阿彌陀佛是最快的調整。南無是什麼意思呢?皈依,歸命,回歸的意思。回歸就是讓我回歸到阿彌陀佛的心性中。阿彌陀佛代表了我們的法身,也代表了我們的報身,我們此時此刻化身是誰呢?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我們現在回歸到阿彌陀佛的心性中,於是我們就和阿彌陀佛合二為一,我們就成佛了。所以,念阿彌陀佛的人將來成佛也叫阿彌陀佛。

  南無就是回歸如來藏性,觀想自己的心和阿彌陀佛的心合二為一,就叫南無阿彌陀佛。很多人不敢擔當,認為阿彌陀佛神聖偉大,我卑微陋劣,只有跪在那裡給他磕頭的份,哪敢合二為一啊。要深信,阿彌陀佛就是我的報身,我就阿彌陀佛的化身,我們是不二顯現。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就是報身和化身的不二和合,我心本尊心不二,就叫南無阿彌陀佛。持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讓自己和阿彌陀佛合二為一,這叫接引,這叫往生凈土,這才是佛的密意。

  凈土法門修法簡單,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供養阿彌陀佛,都是培養我們和阿彌陀佛近距離感覺千萬不要把佛當成領導很多人領導怕慣了,也開始怕佛。認為佛是領導大官,磕頭磕錯了,會懲罰你。佛菩薩從來沒有懲罰任何人的概念,只有愛眾生慈悲眾生。所以,千萬不要怕佛。你這一輩子就是怕你爹娘,也不要怕佛。你應該愛佛,感恩佛,和佛建立最親密的感覺。佛是我們慈悲父親,我們是他寶寶。他疼我們,我們愛他,就是這樣的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我們與佛最相應的時候。這種相應法就是本尊瑜伽本尊我心

  要記住:佛陀並不希望我們永遠做他的弟子,而是希望我們成為和他一樣覺醒的人

  有時凡夫煩惱會顯現,你就觀想阿彌陀佛進入了你的內心,進入了你的身體阿彌陀佛的佛性完全顯現,就想你的身體是件衣服阿彌陀佛穿上了你的衣服你想著此時是阿彌陀佛在這世間,這時你所做的一切事都是佛事這叫本尊相應法,也叫本尊瑜伽瑜伽修法秘訣就是「我入和入我」。

  大眾聞說,瞭然見性,悉皆禮拜,俱嘆善哉!唱言:普願法界眾生,聞者一時悟解。

  大家聽了惠能大師開示,洞然明白,照見自性,於是向六祖恭敬頂禮,同聲讚歎說:「好極了!」又高唱道:「普願法界一切眾生聽聞的人都能立即覺悟。」

  一切萬法都是光明顯現,一切現象都是本來圓滿,一切天地萬物都是諸佛壇城,一切眾生都是如來不二化身

  因為空性的如來藏本具光明,所以如來藏的萬千幻化亦具光明染污我執聽信了未來才是光明,所以得不到當下的解脫;如癲狂的演若達看不到自己的頭,到處驚慌奔走找尋;亦如黑熊堅信下一個棒子最大,筋疲力盡而抱憾終生。堅固我執害怕失去自我,身處自性安樂涅槃卻在感受輪迴苦痛;如井底深深躲藏的青蛙,看不到廣袤的藍天蒼穹;亦如海面漂浮的泡沫,恐懼小我的破滅而無法融入浩瀚大海。著眼當下,不起此座,必能究竟成佛;打開心扉,日出東方,自會光照大千。

  無需改變,我們當下的一切都完美顯現!如果願意改變,只是再換一種完美顯現!選定一種完美的顯現模式,我們會成為他發現顯現完美過程,就是修行的次第;發現顯現之完美,就是悟道;現證完美之顯現,就是成道這就是無上瑜伽修法又名准提、大圓滿、大方廣、大手印心地法門

  須知,時間取當下,空間取當體。修行就是修心,修心就是修感覺。轉錯覺正覺,就是轉識成智。我們的精神感官是可以通過體悟和修行升級的,升級修正以後,其所知所感會越來越正確就像哈勃望遠鏡也可以經過技術調整,而使拍下的照片從模糊到清晰一樣。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才人心惡。但心清凈即是自性西方。

  六祖大師說:「善知識!如果想要修行學佛,在家也是可以,不一定要出家住寺。在家人如果能夠依法修行就好像東方人心善良出家住寺不能依法修行就好像西方人心地不善。只要自心能夠清凈,就是自性的西方極樂世界。」

  「但心清凈」,無處不是道場。《宛陵錄》中記載了希運禪師關於禪的意境的描述雲:「語默動靜,一切聲色儘是佛事,何處覓佛?不可更頭上安頭,嘴上加嘴。但莫生異也。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總不出汝心。三千世界都是汝自己,何處有許多般。心外無法,滿目青山虛空世界,皎皎地無絲髮許與汝作見解。一切聲色儘是佛事,若學道者不即不離,不住不著,縱橫自在,那麼,行住坐卧,語默動靜,皆為道場。」

  一切佛經、無上乘的至高修行,都可濃縮為對三寶虔誠心,這些法教也盡攝於持誦南無阿彌陀佛」六字聖號的修行中。牢記對三寶虔誠心,是一切證悟之源;而無瑜伽的精髓,也就是將我們的心與阿彌陀佛的本性融合為一,是一切修持中最深奧的。請一心持誦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

  「南無」就是皈依、歸命之意。我們應發願,為了一切眾生皆得成佛皈依。無論處於順境逆境,我們都願以真誠信心供養身、語、意予阿彌陀佛,全然依止他,這就是完全具義的皈依——大乘真實皈依

  皈依阿彌陀佛,可依「外、內、密」三層面來說。在外的層面阿彌陀佛是佛、法、僧三寶;在內的層面他是上師本尊護法三根本;在密的層面他是法身、報身、化身三身。因此,皈依絕不只是一個前行或初學者修行而已;事實上,皈依的深意涵蓋了直至成佛的完整修道。盡管有各種不同程度皈依,但只要堅信我們的本性阿彌陀佛無二無別,阿彌陀佛是三寶一切表相的唯一精髓,依此信心持誦六字聖號,便能於任何時、任何處圓滿一切的皈依

  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

  韋刺史又問:「在家人要如何修行呢?願和尚教導我們!」

  師言:吾與大眾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作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

  六祖大師說:「我為大家說一首無相頌,只要依此修行就好像經常與我同在一處;如果不這樣修行,即使剃髮出家,在修道上又有什麼益處呢?」

頌曰: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偈頌說:心地平等何須煩勞持戒?行為正直哪裡還用修禪?知道報恩就能孝養父母,明白義理就能上下相憐。懂得謙讓就能尊卑和睦,能夠忍辱就能制止眾惡。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若能如鑽木取火般勤修,污泥之中定能生出紅蓮。苦口的常是治病良藥,逆耳的必是利行的忠言。改正過失必定能生智慧,維護短處必定心內非賢。日常生活中常利益他人,成道不是只由布施錢財菩提(覺醒)只需要向內心尋覓,何必徒勞向外求取玄妙?聽我說偈之後依此修行,西方極樂凈土就在目前。

  師復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眾人且散。吾歸曹溪,眾若有疑,卻來相問。

  六祖大師又說:「善知識大家都要依照偈頌修行,來見取真如自性,直接了當成就佛道(覺醒者),時間不會等待人的。大家現在暫且散會,我要回曹溪去了,大家如果有疑問,就到曹溪來問我。」

  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當時,韋刺史官員以及在法會中聽講的善男信女們,各自都心開意解,有所領悟,並且信受不疑,決心奉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