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行法師:身體端正是入道的基礎

身體端正是入道的基礎

師:今天大家能聚在一起,你們說是什麼緣呢?

眾:法緣、佛緣……

師:為什麼佛緣那麼吸引人呢?

答:因為佛有智慧,佛很慈悲

答:佛能滿我們的願,幫我們了生死

答:佛能給人帶來快樂

師:一般人也能給人帶來快樂,為什麼佛的吸引力那麼大呢?

答:佛已經了生脫死,超凡入聖,得大自在,這種快樂是無漏的。

……

師:為什麼佛緣有這么大的魅力,人緣卻沒有呢?剛才有幾個人回答得非常好。佛有大智慧,很慈悲,能滿我們的願,幫我們了生死。如此說來,因為佛能滿足大家的需求才有這么大的吸引力。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滿足或者說不能完全滿足大家的需求呢? 

答:因為我們沒有力量

師:為什麼佛有那麼大的力量,能滿足眾生的需要呢?佛的力量是從哪裡來的?

答:願力…

師:呵呵,願力!我看我們每個人的願力比佛菩薩的願力都大!誰敢說自己的願力沒有超過佛啊?我們都想成佛佛陀當初可沒想成佛,只想了脫生死,免受輪迴。他真的做到了,破了無明開了大智慧,了脫了生死,獲得了大自在,並生起了無量的悲心,把修行方法告訴了弟子們,帶領弟子信眾修行,結果他們也了生死輪迴了,所以大家才稱他為佛。佛當初可不是為了成佛修行的。可是今天大多數人修行都是為了成佛。當然,有這么大的抱負很難得,可是,有幾個能把自己的抱負堅持到底,一生都不動搖,不改變呢?現在學佛的人,無論出家在家,都是到處亂跑。當然,他並不認為自己在亂跑,而認為自己是在參學,在拜訪明師,是為了道,為了追求真理凡夫做任何事都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無論怎麼做都認為自己是對的。

大家有沒有想過,悉達多太子是怎麼得到眾生的認可,得到那麼多的頭銜(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眾生都願意稱他為佛的呢?他從未認為自己是佛,那他認為自己是什麼呢?你們說一說。

答:他認為自己就是自己,是老師

師:他認為:我和你們一樣,彼此彼此——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心態。但是我們眾生偏偏不肯彼此彼此,總是:我是凡夫你是佛。釋迦牟尼沒辦法,只好恆順我們——好!好!好!你們是凡夫我是佛。為什麼釋迦牟尼說我們是佛,我們不承認,不敢承擔,偏偏要把他尊稱為佛呢?學佛參禪要在這些問題上下功夫,不要坐在那裡心不用功,一上座就打瞌睡。剛才是誰從檯子上摔下來啊?(眾笑,一居士打瞌睡,從座墊上滾下來,弄出很大的聲響)剛才男眾那邊有好幾個人打呼嚕,哎呀!我真羨慕他們,睡得那麼香!(眾笑)

我天生就是操勞命,睡不著,過去六七個小時就好了。現在可能有一點點禪定基礎,睡四五個小時就足夠了。中午休息也就半個小時感覺身體就像充足了電,腦袋就不昏沉了。有時候身體很累,雙盤半個小時疲勞就消除了。如果你們每天也修鍊打坐,一樣會受用,會有同樣的感受。可是你們又不相信,說什麼自己業障深重根器差,沒智慧……總之,有一大堆理由說你們做不到,只有你萬行才做得到。最後我沒辦法了,只好說:「對!對!對!你們做不到,只有我萬行做得到。」所以我就成「大師」了。實際上只要你相信,接受了去做,你也能做到。

我一直主張四大菩薩,大行擺在第一位。萬事成功由行開始,行到了無我,一定會有大智大悲、大願。不去行,悲、智、願都是空的。釋迦佛也是聽了他的幾位老師說人可以通過修行無明,了生死,他深信不疑,投入全身心去修。修到最後,發現這幾位老師的法都不夠究竟,他感到很疑惑,於是調整心態,調整方法,調整理念,重新用功。經過一番苦行終於大徹大悟。實際上他在苦行過程中還沒有大徹大悟,直到面黃肌瘦,皮包骨頭,奄奄一息,兩邊的肋骨都可以彈鋼琴了,有一天終於支撐不住昏迷了過去。醒來後接受了牧羊女供養的羊奶,喝了以後精神大振,元氣復甦,繼續用功,終於有一大徹大悟。但是大家記住:釋迦佛絕對不是喝了一碗羊奶就復甦了元氣,而是喝了一段時間。可見營養對我們的身體、對修道有多麼重要。釋迦佛不僅僅是憑他頑強的毅力,而且是方方面面都做到了極致才成就的。他是怎麼成就的?他的功夫是怎麼修起來的呢?這個問題留給大家回去思考。

在我們轉一個話題。我向大家提一個問題,我們這個禪堂什麼叫「養正堂」?究竟要養什麼,正什麼?

答:心正、氣正、正知正見

師:還有一個非常重要,就是正姿勢。要是你往這里一坐,腰彎下來,胸口就會頂得難受;要是腰一挺,氣就通暢,腦袋就不缺氧,你就昏沉了。越是彎腰,氣越升不上來,腦袋就越缺氧缺血。長期缺氧缺血,腦細胞就死亡。結果人還沒老,已經得健忘症、老年痴呆症了,多可憐啊!

不記得哪位祖師說過,原話不記得了,意思是:蒲團一坐,跏趺一盤,腰桿子一挺,下頜微收,目視一米,雙肩一沉,脖子上伸。保持這個姿勢從一七到二七、三七,乃至七七,如果沒有與道相交,與道感應,你來找我。可是現在我們坐在這里東倒西歪,想用功都用不了。你的血管打了幾個折,氣血不暢通,所以越坐腦袋越缺氧,越缺氧就越昏沉,越昏沉細胞死得越快,結果小腦袋越修越癟。如果往這里一坐,腰桿子一挺,從小腹猛呼幾口氣就像拉風箱一樣把氣吸到底,呼徹底,吐故納新之後,肩膀往下一沉,脖子往上一伸,氧氣血液馬上就輸送到頭部,這時候一定是越坐越有精神,怎麼還會昏沉呢?

但是,有了精神以後,接下來腦袋裡面就開始開運動會了,像萬馬奔騰,有百萬大軍在裡面呼喊拼殺一樣。這是好事,腦袋從沒有念頭,到有很多很亂的念頭,到念頭越來越多,越來越迅速,一秒鍾有成千上萬個念頭。達到這個程度,說明你的思維開了智慧開了。盡管這些是妄想,但妄想也是智慧的顯現,也是生理機能活躍的體現。

打坐過程中一定會有一個非常散亂階段,必須有這個過程。如果這個過程沒有出現,你想開一點點智慧都是千難萬難的。當妄念紛飛的這個過程結束後,你才能抓住一念持續下去,入道才有希望。但前提條件是:必須把養正功夫做正,做足,做到家。

如果你頭腦妄想也打不起來,幾秒鍾只打一個妄想,當你真的想思考問題時也思考不了了,因為你的腦袋已經僵化遲鈍了。所以就怕你坐在這里昏沉,不怕你打妄想

晚上dz來了沒有?(答:來了。)你是我們東華寺的高材生啊,把「八正道」背一背。

答:正見、正思唯、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師:八正道是圍繞「身口意」三業而設的,我們還可以在前面加一個「正身」,就成「九正道」了。記九正道有個訣竅,當一盤腿,大家首先問自己有沒有「正身」,身體坐端正了沒有,姿勢調好了沒有。然後再問自己有沒有後面的八正。如果我們能把這「九正道」學到家,何愁不入道,不破無明,不了生死?破無明、了生死做到家了,大家不尊稱你為佛,又稱你為什麼呢?佛首先是做到了九正道,然後才破無明生死的,所以我們眾生一定要封他為佛。當佛祖做到這些後說:「我們彼此彼此。盡管我做到了也沒有增加什麼,你們沒做到也沒有減少什麼,彼此都一樣」。

佛祖不過是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地走完了這個過程。我們盡管也在走,但沒有清清楚楚、真真切切走完這個過程,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是昏沉就是散亂,不是散亂就是昏沉昏沉散亂就像兩個魔鬼始終折磨著我們。但是,根據我多年的經驗,盡管散亂昏沉折磨著你,如果你姿勢正確,在坐一支香的某個時刻你還會有感應的,不可能一直都散亂有的人上座散亂,有的人是快結束了散亂,有的人是在中間昏沉散亂。而我們的頭腦有個共性:昏沉一陣後一定會清醒散亂一陣後一定會專註。因為我們的氣血是上下循環的,當氣血走到下面,腦袋缺血缺氧,自然昏沉。當它走完了下面的過程,開始往上升時,頭腦得到了供血供氧,自然清醒了。就在清醒的幾分鍾里,如果你捕捉到了,你就進入狀態會再昏沉了;如果捕捉不到,氣血又開始往下走,你又會進入第二次昏沉。當走完這個過程氣血又開始往上升,腦袋的供血供氧又足了,這時候你又開始散亂了。如果你功夫用得好,就不散亂而是專註。如果始終都能保持專註,接著就是心安喜悅了。如果這個過程中身體姿勢正確,再往上走,自性的光芒就會出現。

修禪修得的人,沒有一個肩膀是平的,尤其不會聳肩。一個人的氣沒有降下來,從外相上看就是縮脖子,聳肩膀。而坐禪坐得好的人是脖子往上伸,塌肩膀。但從另一個角度講,這樣的人往往不願意承擔責任,再大的任務交給他,他甩甩肩膀就甩掉不管了。

我們身體有個秘密的運行規律:肩膀越往下沉,中氣越往上升。中氣越往上升,頭鼓得越圓,越不缺氧,細胞越活躍。你自然就有正念自然能正精進,從而產生正定。有了正定,怎麼會沒有正語呢?實際上,八正是在一念之間完成,不存在從第一步到第二步再到第三部……

剛才講到正道不外乎身口意三業。如果這三業都降伏不了,你憑什麼修道悟道呢?更不要說是弘法了。身口意降伏不了,你連與人共事,獲得別人信任、信賴的本錢都沒有。

我曾經說過我們東華寺的三個禪堂(養正堂、自在堂、兜率天),養正堂就是養「八正」,在這里把八正養好了,就到上面的自在堂;在自在堂里獲得自在了,再到「兜率天」去。如果你在東華寺常住沒有經歷這三個階段,想有很大的成就是不可能的。不是說你不可能成就,而是你的成就不可能圓滿就像一篇文章你搭了個架子,寫了個提綱,但沒有內容,或者內容不充實一樣。為什麼以前的修行悟道以後,他們投入養道的時間比修道的時間要多呢?我們佛教講的「修養」「修鍊」,實際上修是修,養是養,煉是練,修、養、煉是三個層次不像社會的人談到「修養」就一個意思。過去的祖師講「修道容易,養道難」。我們現在什麼都沒有,還在修的階段,能養什麼呢

可能你們會問:「祖師是說過『本自具足,本自圓滿,一切現成,我們都是佛』嗎?」沒錯,話是這么說,實質上也是這樣。但是,為什麼這句話一到我們身上不靈不管用,放在祖師身上就靈就管用呢?盡管我們具備了正信,相信自己就是佛,跟佛相比不增不減,可是為什麼佛能起妙用,我們就起不了妙用呢?因為八正裡面我們只具備了一項兩項,或者四項五項,而不是八項都具足,缺一項就不圓滿生起妙用就像一部機器一樣,缺少任何一個部件都不能正常運轉。

我們都很羨慕古人成就,羨慕古人開悟那一瞬間的感受,可是都不去研究古人是怎麼用功,怎麼修身口意的。總想找一條捷徑,讓明師傳一個秘訣、一個咒語,或者一個手印,一用馬上就能頓悟,十地頓超。實際上,無論心態還是身體上的功夫都靠日積月累,靠方法時間的投入,沉澱再沉澱才會功夫。不投入,不沉澱,怎麼會有功夫呢?

有的人聽著聽著又開始打哈欠了。瞌睡就是腦袋缺血缺氧。我不是教過你們對治的方法,迅速把血和氧送到頭部嗎?怎麼不用呢?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氣血,想迅速靜下來,迅速入睡是很難的。我曾經和一個朋友打賭,他說晚上睡覺前不能喝咖啡,會睡不著我說:「我睡得著,不信我喝給你看。」他平時咖啡只放半勺,我放三勺沖了一杯,他偷著樂,說:「看你今晚怎麼睡覺!」我說:「不用十分鍾,保證睡著。」他以為我開玩笑。我喝完往床上一躺,用吉祥卧,一吸一挺就睡著了。後來他說:「我以你是裝的,喊了兩聲你沒應,原來你真睡著了!」當時我也不是入定,就是把腦袋的氣血迅速調下來,讓腦袋的供血供氧變弱。咖啡會刺激大腦皮層,促進血液循環,使血液往上輸送,讓人變得清醒。但是,只要你的心能沉下來,把氣血降下來,你自然能夠入睡。

有些人晚上容易失眠,就是因為氣血不平衡,一直停留在頭部不往下降。這時候你想靜都靜不下來,更不用說入定了。有一種人特別愛說話,不說身體不舒服尤其是老人。為什麼老人話特別多,年輕人話少,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話更少,特別不愛說話呢?人成年以後,特別是結婚以後,身體越來越弱,氣就開始往上浮,沉不下來。當氣憋在胸腔的時候,說話是一種宣洩,說多了,把胸部的氣泄出去,就不會憋得難受了。而年輕陽氣很足,他的元氣是完整的,沉在下面不往上浮,所以就不愛說話,甚至連思考問題都不願意。因為他元氣是一個整體,不動。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越來越虛,元氣越來越少,氣就越動得厲害,雜念就多,話也就多,不說就覺得難受。

但是,有一種人雖然嘴巴不說,內心卻自言自語地說個不停,睡覺的時候還在說,這就叫六根內搖,比說話消耗元氣還多。所以有一種修行人,你看他說話脾氣很好,很溫和,可是身體卻很弱。其中就有一個原因——心語不停,他的心門關閉不了,心語從未停止過,元氣都內耗掉了你的心有沒有靜下來你的心門有沒有關閉,看你的眼神就知道。

大家平時打坐,哪怕只坐十分鍾、二十分鍾姿勢也一定要正確剛開始靜坐姿勢沒有坐正,以後就很難糾正。因為身體神經有一種記憶功能它會形成一種慣性。如果剛開始靜坐你的姿勢不正確,七天以後它就成了一個固定的模式,再想糾正就不容易了。所以七天就可能決定你一生的命運你能十分鍾保持一個正確姿勢二十一分鍾、二十二分鍾,乃至三十分鍾、四十分鍾都能保持這個姿勢,隨著時間的增加,你的姿勢就永遠保持這樣。我們的身體有一種非常微妙功能當你姿勢正確了,一定會有一種感應,能接收到某種力量身體裡面的力量自然會蘇醒。

姿勢不正確,再好的法給你,不要說你不感應,修不出東西,一旦修出一點點力量,由於姿勢不正確,你的身體也會生病。因為姿勢不正,氣就會在體內調整。如果調整不過來,就像水管一樣,裡面的水充足了,可是你把它折了幾個九十度,水沖不過去怎麼辦呢?中間一定會破裂,水從中間漏掉。如果水管子很順,水就暢通,管子就不會崩裂。

今天好幾個信徒向我請教修行的問題。我一看就知道是身體出問題了,就是姿勢不正確導致的,根本不用問他的用功方法姿勢不正確,陽氣就產生不了,坐得越久身體越消沉,越招感陰性的力量。陰性的力量一多,思維就偏激,就容易進入狹隘的區域,形成惡性循環。大自然力量陽光的人陽光,讓陰暗的人更陰暗。就像一些補葯,比如人蔘,它讓身體的人吃了更好,讓身體的人吃了更差。不是身體的人吃了人蔘就好了,不是這樣,虛不受補,所以身體虛的人不能吃人蔘。人蔘是「欺弱怕硬」。大自然力量也是這樣,你的姿勢擺得正確,接收的都是正面的信息力量。一個心正、有正念的人姿勢一定正。姿勢不正的人,一定是身體裡面的氣偏邪了。氣偏邪,念頭就偏;念頭偏,思維就偏;思維偏,身體就偏,就變形。

釋萬行2011.10.18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