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菩提心是善心嗎?

uploads/content/2022/may/b9e26ffdc13cd8ecd959ded372dbba5e.jpg" />

什麼叫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意思?

  菩提心,是指成佛的心,為利眾生成佛的心。菩提心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提”是梵語,譯為“覺”,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為一切諸佛種子,凈法長養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當得速成無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願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菩薩學之所依。

  菩提心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猶如良田,能長眾生白凈法故;菩提心猶如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猶如凈水,能洗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猶如大風,普於世間無所礙故;菩提心猶如盛火,能燒一切諸見薪故;菩提心猶如凈日,普照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猶如盛月,諸白凈法悉圓滿故。

  在佛法的修學中,大乘菩薩最初必須發起大菩提心,諸佛菩薩悲智的品行也是靠菩提心來成就的。佛法中一切法門的修學都是建立在發菩提心的基礎上,任何一個法門都不能離開菩提心,一切法門所講的正見都是菩提心服務。只有發起大菩提心,佛法正見會有著落處。離開菩提心,佛法的修學就會變得空洞和抽象。不論哪一部經典都立足於菩提心,而每一位菩薩修行都是以發菩提心為開始,不同的只在於願力的體現。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葯師琉璃如來的十二大願,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諸大願等等,諸佛菩薩的願力都是菩提心的體現。

  菩提心的意思(學誠法師

  菩提覺悟成佛是最圓滿覺悟菩提心是希求成佛的心。菩提心不是一個概念、一個定義,而是內心的一種境界。有了菩提心,它會引導我們的生命去向該去的地方,做該做的事情內心堅強、有力、光明

  菩提心的意思(大安法師

  “菩提”,是“覺”、佛果的意思,即“無上正等正覺”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謂。“心”是能發之願心。“菩提心”即是眾生生死輪轉當中發起的一念要成佛的心。通俗來說,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菩提心是萬善中王,是諸佛本源眾生之慧命。大事因緣,莫過於發菩提心。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會歸本源則是密嚴凈土。不起於座,能成辦一切佛事

  菩提心的意思(傳喜法師

  什麼是菩提心?轉凡成聖的心,菩提心就是不生不滅的心,菩提心就是無量光無量壽,菩提也可以到彼岸,以菩提你做什麼都可以波羅蜜。布施可以波羅蜜,因為有菩提心,如果沒有菩提心,布施就是世間一般性的,有了菩提布施可以波羅蜜。有了菩提忍辱可以波羅蜜,直接可以到彼岸,有菩提心,做一切都速得圓滿成就菩提才是佛法的不共。

  菩提心的意思(宣化上人

  菩提梵語,就是“覺道”,覺悟的道路。菩提心就是根本真心也就是糊塗的心。糊塗心就是造業心、非覺道心。所以要認識清楚這條道路,容易走,還是難走?認清楚路程,才會達到目的地。

  再者,菩提心就是行住坐卧所應遵守的一種法律,這個法律就是戒。簡而言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是戒,戒有五戒(殺盜淫妄酒),眾善奉行是奉行十善。我們身口意,總共有十惡:身犯殺盜淫,口犯綺語、妄語、惡口、兩舌,意犯貪瞋痴。若能不做十惡,就是行十善

  菩提心就是戒律的一個別名戒律就是教你覺悟菩提心是人人心中本具的善種子,如果能夠不忘菩提心,你的善根就不會斷;不糊塗,就是菩提心。好好培養增長菩提種子,向著成佛的道路去走。

  菩提心的意思(濟群法師

  菩提是一種覺悟而利他的心,是我要利益一切眾生的心。菩提心有兩個面向,一是成佛為我們的目標,二是幫助一切眾生走向覺醒和解脫

  這比“解放全人類”的目標更宏大。因為一切眾生不僅包括人類,也包括動物,包括六道中的一切生命。我們應從內心發願,希望盡自己的所有力量幫助他們解脫痛苦

  發起這一願望,意味著要徹底打開心量。我們不妨想一想:自己心中裝著幾個人?有的或許只有一個,有的或許多幾個,還有的或許裝著更多。發起菩提心,就意味著要把一切眾生納入心中,不論人或動物,不論熟悉或陌生也不喜歡討厭。總之,對於一切眾生,都願給予平等無別的關愛,無私無我的幫助,這就菩提心。只要還有一眾生是我們不願幫助的,就不圓滿菩提心。

  當我們具備這一願望後,便能成就觀音菩薩那樣的大慈大悲觀音菩薩並非生來就是菩薩,也是在不斷髮菩提心、修菩薩行的過程中,完成“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生命品質。如果我們像佛菩薩那樣胸懷一切眾生,盡力幫助他人,也能完成和觀音菩薩,乃至十方諸佛菩薩同樣的生命品質

  菩提心的意思(黃念祖)

  菩提心淺言之,是悲智並運之心,亦即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相結合之心終日度生是悲,終日無度是智,終日度生、終日無度之心菩提心。凈業行人一心為利樂有情故,求生凈土。願見佛聞法後,盡未來際度一切眾生。如是之心即是菩提心之初步。蓋普度之心是悲,求生之心是智,若無大智慧決不能信凈土法門也。往往有些人自求極樂,卻無心普利,便不是菩提心。

uploads/content/2022/may/1737232d2b4f6fa98efe6a200f6917ff.jpg" />

菩提心是善心嗎?

  菩提心不是善心菩提心和世俗善心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是否緣到所有眾生”。菩提心的條件要緣一切眾生令其獲得無上圓滿正等覺的果位,這兩個條件是不能離開的。善心,是關注關愛某一類眾生,而對另一類眾生則不管不顧。比如只關愛人,對動物則任意殺隨便吃,就像某些宗教,認為動物教主送來的禮物,可以任意享用;而愛動物的人,又把動物分類,如果殺狗,就極端不能容忍,而對紅燒豬肉、水煮魚等仍大塊朵頤,好像雞、鴨、魚、豬之類跟狗是不一樣的物類,不會有痛的神經殺了無妨,可以盡情吃它的肉、喝它的血、啃它的骨頭。這時,愛心早已盪然無存。

  菩提心和善心在表層行為上並沒有什麼差別關鍵是在如何發心。送給乞丐一塊餅,只是善心。但如果同時在心裡發願說:願他接受我的餅,從而與我結下法緣,願他因此早一天皈依三寶修行正法,得到究竟安樂。這個布施食物的發心就是菩提心了。我們的每一件世間之善若都能如此發心,頓時就可讓受助的有情種下解脫之因。

菩提心的定位

  菩提心的人格定位

  菩提是指人類的深層潛意識中所具有的探求生命真諦願望,在三層人格分類法中,顯意識,潛意識,集體潛意識菩提心屬於第三層的集體潛意識。對比佛學唯識分類法,集體潛意識是指第七識,末那識。佛學中末那識是由八識阿賴耶識創造產生的。阿賴耶識中有相分,理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菩提心的緣起是其中的證自證分在第七識中的體現。

  菩提心的心理過程

  居於深層潛意識菩提心,在潛意識中創造的是求知慾,是一種慾望,其指向性變的模糊,不能專注於探求生命真諦,容易被各種假相,假理,假自證所迷惑。求知慾進一步在顯意識中創造的是好奇心。好奇心有了主動的分別,因而更加的模糊,變得迷茫,但是當主動方向找准了,又能剝開求知慾的模糊性,發現深層潛意識中的真實願望,從而下決心探求生命真諦。這種情況叫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有主動性,但從根本上講發現發現本來就有願望

菩提心的種類

  菩提心的種類,各經論有不同歸納方式。在《入行論》和《道次第》中,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入菩薩行論·菩提利益品》雲:略攝菩提心,當知有二種:願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如人盡了知,欲行正行別,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別。

  在《顯揚聖教論》和《瑜伽師地論》中,分為世俗發心和證法性發心(勝義菩提心)。《顯揚聖教論》雲:此受發心復有二種:一、世俗發心。二、證法性發心。而《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則開為十種,其中,主要有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之分:謂世俗發心得法發心;不決定發心,決定發心不清淨髮心,清淨髮心;劣發心,強盛發心;未成果發心,已成果發心世俗發心者,謂諸菩薩未入菩薩正性離生所有發心得法發心者,謂諸菩薩已入菩薩正性離生。

  綜合起來,大致可歸納為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勝義菩提心。

  1.願菩提

  所謂願菩提心,是希望自己證得無上菩提,盡未來利益一切眾生。正如《瑜伽師地論·發心品》所說

  又諸菩薩起正願心菩提時,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大智中。”如是發心,定自希求無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是故發心以定希求為其行相。

  願菩提心的特點,是以希求為行相,以利益一切有情及無上菩提為所緣。就希求這一心行本身來說,我們並不陌生事實上,希求伴隨著每個人的人生旅程,只是各自側重不同而已。我們希望自己學習優秀,工作出色;希望買套房子,買輛汽車;希望家庭和睦兒女孝順,這些都屬於希求。其實,發菩提心也是這樣一種“我要達成什麼目標”的心行,區別只是在於希求內容是由希望個人得益轉而希望利益大眾。這種不同的希求內容,決定了截然相反的兩個人生方向——一是解脫成佛一是繼續輪迴

  諸佛菩薩在因地修行時,都是以希求作為菩提道的起點。他們的願力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圓滿生命品質一是利益所有眾生。比如我們所熟悉的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曾發下四十八大願,最終成就西方凈土。此外,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願力,也是廣大佛子耳熟能詳的。他在因地修行時,為救度因殺業深重而墮落地獄母親,於十方諸佛至誠發願

  願我自今日後,對清凈蓮華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等正覺

  惡道眾生是無量無邊、難以窮盡的,但地藏菩薩卻毫無畏懼,勇於擔當,甘願將他們度盡之後方證菩提這是何等令人震撼、令人感佩的願力。

  除佛菩薩在因地的不同發願外,我們平時所念的四弘誓願,可以說是菩薩行者的通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對於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們要發願救度;對於無始以來的煩惱,我們要決心斷除;對於諸佛開顯的法門,我們要精進修學;對於至高無上佛果,我們要努力成就。所有這些願望,都屬於願菩提心。

  2.行菩提

  所謂行菩提心,是將誓願轉化為利他行為。當我們有了利益眾生願望之後,需要將願望落實到行為上。為保證行為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還應進一步受持菩薩戒。對自己做出的承諾制定相應規則,也就是說——我必須為利益眾生做些什麼,又該怎樣去做。否則的話,凡夫會有種種懈怠借口。尤其在利他和個人利益暫時出現衝突時,“我執”會本能地對利他產生抗拒,這就需要一些強制性的規則,使自己無法迴避。

  菩薩戒,就是為發心修習大乘菩薩行的學人所制定的行為規則,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三部分。不僅將止惡作為準則,也將行善以戒律的條文固定下來。菩薩戒在中國的弘揚,主要有三種一是梵網菩薩戒,出自《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戒相有十重四十八輕。二是瑜伽菩薩戒,出自《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相有十重四十三輕。以上兩種是通出家和在家的,此外還有出自《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的在家菩薩戒,戒相有六重二十八輕。

  菩薩戒雖有種種不同的戒相和細則,但核心無非是六度四攝。所謂度,有兩層含義一是擺脫煩惱一是抵達彼岸六度,就是通過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幫助我們擺脫凡夫心,由生死此岸抵達涅槃彼岸。所謂攝,就是攝受。如果六度比較偏向自利圓滿,那麼四攝就更偏向利他的修行——以布施饒益有情,以愛語開導其心,以利行幫助他人,以同事感化眾生。相對自利來說,利他還特別需要注意與人交往的善巧,必須以對方樂於接受的方式給予幫助,否則就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使對方產生抵觸情緒

  3.勝義菩提

  雖然我們發願利益眾生並付諸行動,但對凡夫來說,這些願行仍是不究竟的。因為它們是建立在世俗心的基礎上是有漏而有限的,也是充滿不平等的,故稱世俗菩提心。如何將這種有限的願心轉化為無限的慈悲?需要通過空性慧進行提純,進行拓展,將發心過程中摻入的各種雜質逐步剔除。唯有通達空性之後,我們才能真正體悟到自己和眾生本是一體,才能對眾生生起菩薩那樣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勝義菩提心須證得空性後才能發起,換言之,是初地菩薩能做到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