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師:公案禪機 肆、開悟後功用行 四、公案 — 求我空智 4.不爭人我

(一)公案本文

僧問雲居山昭化道簡禪師曰:「維摩豈不是金栗如來?」

(識起迷情於維摩詰大士,是否已是如來位。維摩詰大士原居妙喜世界,為無動佛之補處大士,示現娑婆世界,助世尊廣度眾生。)

昭化禪師曰:「是!」

(是金栗如來,教導學人不住有為、不住無為者,更示諸菩薩以默然而入不二法門。)

僧曰:「為什麽卻預釋迦會下聽法?」

(十方世界本無一法可說,以大士如來法性身,可曾有聽?)

師曰:「他不爭人我!」

(我執未破,始有高低,本性一如,眾生同一體性,何有你我之分!)

(二)玄祥釋解

1. 前言

我、萬象及器世界如何起?都是因識而起,起自何處?是空的體中因緣而起。我們講七大圓通,其實裡面真正講起來只有六大而已,四大-地、水、火、風加上空、識就成六大,空是體、識是用,四大是依體因識而成立的假合相 如色身、色相、器世界。色、空、識就把整個六大標得清清楚楚,萬物也有它的色相。譬如黑板也有!它也有空體,只是識現在沒有,因為它是想離而成無情類,還沒變成無情世界眾生以前的阿賴耶識執著無想而變現,所以一切的相都是從這六大生起的。(無情五大所造,有情六大所造。)

七大是什麽呢?是六大加上根大,根可以說是我們的六根,也就是把色法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合在一起變成心的根本,意根就是第六識的分別妄想,你念佛的心也是這一個,所以《大勢菩薩念佛圓通章》里是講以根大(意根)圓通成就,用意根念佛,能念的心就是心意也可以說七大隻有在《楞嚴經》內才講到,普通經典只講六大而已。

一切萬法包羅萬象皆由空性起,如果你超越了色相就能夠回到本來,不會執著一個我,執著一個他,因為我、他本來是一體的,這樣的話,就可以得到我空智。如果破不了你自己的話,你就沒有辦法修法空智,因此,第一關要先證「無我」,得諸法無我觀智。

如果沒有辦法接觸到真正的佛教道場,或是法師的講經說法,那要如何去印證這個人說的對不對?用「佛叄法印」去印證!如何印證呢?第一,他說法有沒有強調「諸法無我」?很多人身體會發光,那是在執著什麽?執著有相!其身可以變大,有如天神一樣,這也是執著有相,表示這裡面還有一個「我」的存在!如果你不能回到空的話,你的「我」是沒辦法滅。

再來就是「諸行無常」,那一個人說一切行相都是永 的,但大家知道 有空相才是永恆的,一切因緣法是無常的。若說一切法是常,這個算什麽呢?也是誤執於有相!這樣是沒有辦法解脫的,因為還無法超越「我」的執著和「法」的執著,所以,要認知一切行為、一切心法都是無常我也常常講:因為無常,所以你會有好、也有不好的時候;好事情因為無常變壞了、滅掉了;壞事情因為無常,過幾天不好的事就過去了我還是我。有了這樣對一切事無常概念後,再去看看別人有沒有這樣在講。

最後就是「寂滅為樂」,涅槃就是寂滅,寂滅為樂你的心能夠怡然的去面對一切境,然後也能夠面對諸法、諸行都沒有掛礙,無我也好,無常也好,要滅掉那些,就要超越;能夠面對這個境,也就是了知事件,然後不起執著,就是「超越」,這就是「滅」的境界。「滅」不是對待的滅掉一切事相,如果滅掉一切相的話,就不能了知了,要能夠清清楚楚的知道事情怎麽樣,然後又沒有掛礙,這才是「滅」的境界佛說涅槃之法,使我們出離生死之苦,而得寂滅之樂

寂寂然是我們的體,也就是空的體,你有了知一切事情又沒有掛礙的能力,這樣就是「寂滅」。這種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是永 的快樂,其他世界一切都無常的,所以不是真正的快樂譬如說聖誕你去跳舞,跳得很快樂,但是呢?跳舞是一個因緣湊合而去跳,跳完曲終人散,緣盡了,回到家裡又是一個人,很空虛,快樂完了就覺得空虛,所以這種世間的一切快樂不是永 的,或者是進入叄禪、四禪的禪定快樂,但是一出定就沒有了,叄禪時每個毛細孔都充滿了氣,會覺得非常的舒服,但是一出定,氣就沒有了,快樂也沒有了。

一切法有生、住、異、滅四種相,萬物也有成、住、壞、空四種相,所以說快樂生滅,但是佛說寂滅常樂是永遠的,不管是善境界逆境界照樣寂寂然的面對,沒有所謂的好或不好,這樣子就超越了心識分別,這才是真正的快樂。人世間的一切法沒有一件能一直跟著的,所以涅槃寂靜最快樂的,如果證得它,它是一直追隨著你的。我們修行就是要修這個法,不是去修世間禪的打坐快樂,不打坐就沒有快樂,你懂得這個的時候,要破掉我、人的對立剛開始修行的人沒辦法馬上把不自在的心去掉,就用念佛號來提醒你自己,間接去掉我執

譬如說:你責怪某人做了什麽不好的事,但像剛剛我們所說的,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我是他的話,我會不會這麽做?做了也許搞不好比他更離譜!所以不要怪他,那你自己就要原諒別人,能原諒別人就沒有「我」的存在,就能超越自我觀念這是修行的第一階段,「我空智」是這樣起修的。

2. 釋題

這個公案是「不爭人我」,悟後行者要修的是我空觀智,悟入空,進而再修「無相叄昧」、「無願叄昧」。行者觀「法無我」,是沒有實體存在的「我空」觀,自己要空掉本身主觀的意念,就沒有你我之分。我們說有人、我的話,就有對立,在佛教名詞里是講對待,有對待就有煩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所看、所聽的事情」,如果能夠換個角度來看,你就能設身處地的想一想,那就不會怪人家做得不好做得好、做不好都能如實接受,這些現象等於是在破掉我的執著

我們一般都以主觀意念來看事情,這主觀意念就把你跟我對立起來,如果你換成客觀,但也不見得換個角度,你也可以直接的看這個人、看這件事,如是客觀的角度去看,就能超越你自以為是的觀念,這樣你就能夠面對很多事情,但不起煩惱,不起一切執著而導致變成煩惱也就沒有所謂的煩惱

所以我們說佛性是要「知」,但不執著。如果不知,當然不必執著,就跟石頭木頭一樣,這不是我們所要求的;我們所要的是:了知一切事,但不執著一切境,這樣你就超越了自我,所以就破掉「人跟我對立」的觀念

我們常常講人、我、眾生是一體的,如果萬物再加進去的話,那不是只有有情眾生,還包括萬物,若俱寂的話,是呈什麽現象?是空體!你有空體,萬物有空體,所以這基本是一樣的,空是一切萬物的根本,佛也建立在這空體上,人也是!也就是說有情無情眾生都是建立在空體上。

3. 語體文解

有僧問雲居山昭化禪師說:「維摩豈不是金栗如來?」 在經典上,佛不是說維摩詰居士是金栗如來嗎?他是未來世要成佛菩薩,名為金栗如來,現在是補處佛。問這句話時,因為在談到佛的境界,我們說緣起本體界,維摩詰大士原居妙喜世界,不是我們娑婆世界菩薩,他是在另外遙遠的佛土---妙喜世界---妙喜世界的佛,在我娑婆世界現在的名字叫做「不動佛」,維摩詰居士下一任的佛,所以又叫補處大士就像觀世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補處佛一樣的。

以前也講過,要知道諸佛成道的過去、未來要去看《悲華經》,前一陣子,道場有很多此經,但都被拿光了。在我們《參證篇》的講議中也有講到《悲華經》部份內容西方凈土殊勝每個人都想往生西方,這也要他們的福報不錯才可以,怎樣才算不錯呢?也就是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緣,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佛,「阿」是「無」的意思,「 陀」是「量光、量壽」的意思,也就是無量的光、無量的壽之佛,雖然阿彌陀佛之報身佛住世時間很長、很長,最後總是要入滅的。但西方極樂世界並無末法時期,就是說如果阿彌陀佛早上入涅槃晚上觀世音菩薩成道補上佛的位置了!但娑婆世界有無佛住世的空窗期,像彌勒菩薩下生成佛是在世尊滅後5億多年後的事,故我們有末法時期

觀世音菩薩其實早就成道了,他名為「正法如來」,所以經典上講觀世音菩薩法力跟佛是一樣的,為什麽?因為他已經成佛了,但因為同一個時間、同一個世界能有兩尊佛同時在弘法,所以觀世音菩薩不能以佛的姿態在西方凈土講經說法,目前只有阿彌陀佛在西方凈土說法而已。

觀世音菩薩有那麽大的法力,且跟我娑婆世界比較有緣,所以就到娑婆世界來幫釋迦牟尼佛度眾。我們娑婆世界的人福報較差,釋迦牟尼佛入滅已2千5百多年了,還要再等5億多年後彌勒菩薩才會下生成佛弘法。

佛法可以分為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階段釋迦牟尼佛從成佛、弘法到入滅之後500年間是正法時期,為什麽呢?因為有釋迦牟尼佛在,所說都是正法。其他佛弟子在佛的加持都有證悟,所講的法也都是正法,所以有修有證的人很多,這時期的法不會偏差,故說是正法過了佛滅500年以後到1,500年間,也就正法以後的1,000年是像法時期,修證的人越來越少,因為佛已經入滅,雖然有經典可看,但看歸看,都不是能懂。能夠真正悟入的人不是很多,有悟入的行者所講的法,也不是完完全全跟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意思那麽正確地吻合,僅是有一點像而已!末法時期世尊入滅後1,500年到5億6千多年彌勒菩薩下生成佛為止。

末法時期邪教興起,怪力亂神惑眾者多,不搞怪力亂神的道場沒人供養,搞怪力亂神的,大家趨之若 ,供養金就多,可以上千萬,甚至幾億,從台灣頭排到台灣尾,爭相交錢。這些都是末法時期關係所造成。

佛教解脫道,世尊眾生皆有佛性,我也能成佛,但懂得佛法以後,要成佛就要靠自己,不是光靠別人。心中要以自我解脫為主,自我解脫就像我們穿衣服一樣,衣服是自己穿上去的,業是自己造出來的。脫衣服就要自己來脫,解脫也要自己來做。但是佛法可以從經典、善知識處來,解脫還是要靠自己,所以有人就佛教徒是無神論者,也就心中不信什麽,只信自己!

當然信自己,講得似乎很簡單,如果定力不夠、耐力不夠的話,智慧又不具足,要自我解脫也難。所以還是要慢慢去修,修成一片的智慧才能夠真的不靠別人,如果還沒到那個境界的話,還是要聽聽人家給你的指導,求諸佛菩薩給你加持

再回來公案和尚問:「維摩詰居士不是金栗如來嗎?」昭化禪師說:「是的!」如果你有讀過《維摩詰居士所說經》的話,等於在看故事一樣,維摩詰居士在經裡面講的是不二法門」。有去過高雄佛光山嗎?佛光山門有一個門牌,寫著「不二門」。維摩詰居士講的不二法門,是無上心法,不在口舌語言上、不在名句上。在《楞嚴經》裡面,世尊告訴諸位大菩薩、大阿羅漢說,你們每個人談談修證最殊勝圓通法門,結果就有25 位大菩薩現身說法,依六塵、六根、六識、七大等共25個修行法門第一個起來講的是比丘中的 陳如尊者,講聲塵圓通法門

釋迦牟尼佛在雪山六年,每天吃一顆麻麥,瘦得皮包骨,入定結果也沒悟道,後來回到尼連禪河洗澡,再受牧羊女的羊奶供養,結果洗完澡精神好,又補充營養,血液流通快、氣足,不久後有一天抬頭看天上星星,因而證悟了!

為什麽目睹明星會開悟呢?眼往天上看有何功用呢?氣要通過眼睛也要訣竅眼睛的氣要通、不通的時候,眼睛要往上翻,或頭部的氣下不來時眼睛就要翻白眼,也就是閉著眼睛往上翻,氣就會下來。釋牟尼佛眼睛上看,氣通過要點了,也悟道了!這氣通的說法是我的妄想推測,不能當真。

當初五比丘看到悉達多太子接受牧羊女供養羊奶,認為他破戒了,婆羅門教是不能吃羊奶,他們認為羊奶有腥味,是葷的食物。於是他們離開悉達多太子轉到鹿野苑去修行釋迦牟尼佛悟道時講七天七夜的華嚴經,也就華嚴期,對象是大菩薩講完後,就開始想教化以前護持他的五比丘釋迦牟尼佛跟他們講四諦法門,苦、集、滅、道的道理。 陳如尊者他第一次聽,當然不是馬上就懂,但是知道它的意義。第二次再講的時候,他已經懂得裡面的道理,由聲音裡面去體會,從世尊的嘴巴說出聲音,到進入他耳朵裡面是何感受。第叄次講了以後,他真正懂了,就慢慢開始修,當然就悟道了!故第一位發言的 陳如尊者他說聲塵(音)對他來講,是非殊勝圓通法門

最後一位講的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的是耳根圓通法門,最適合娑婆世界眾生,因我們這個世界眾生耳根最利,所以釋迦牟尼佛、文殊師利菩薩等都特別介紹這個耳根圓通法門,我們才知道觀菩薩修行法門是最殊勝圓通法門

行者悟道以後,再來怎麽辦?就要修空觀智。所有法門都是手段,不管你用什麽法門,25個法門可以演變成八萬四千法門觀音菩薩修行法門中光聲音就有好幾千種,有無意義聲音,有意義聲音,有高音、低音,有美質音、有吵雜聲音,有鳥音、獸音、人音、海潮音,有不同器具所發之聲音等等,所以25法門就可以演變成八萬四千法門

又如說拜佛它是不是八萬四千法門中的一種,對!拜佛有拜得快、有拜得慢、有的一邊拜一邊唱,有的不唱而拜,這樣看起來就有很多種的拜佛法門;如果你色身有成就的話,用什麽法它都可以表現力道出來,有神通的話,八萬四千法門都可以變化。又如手印,哪一個手印是走哪條經絡,為什麽會那麽殊勝,馬上就會體會出來,哦!這個手印就是這樣走法。

譬如說:心臟不好,心跳得很快,就結心中心法第二印,它是走手少陽叄焦經跟心包絡經,「叄焦」經是指:上焦胸部位、中焦胃脾部位、下焦丹田部位。第一印菩提心印結後,走的是手少陽叄焦經,所以內臟不通、腸胃不通、肺部不通,丹田不成,打這個手印,中指是走心包絡經,所以心臟不好、心悸、心臟病等問題,打這個第一、二手印就可以改善。

一切法包括八萬四千法門可以統歸於一法,也可以演繹成無量無邊的法出來,一切修行法門都是手段,練氣、打太極拳、..,種種都是手段而已,在開悟或打破色身後,要修的就是這個不二法門

什麽叫「不二法門」?就是觀空智,一切都是空,我們常畫一個曲線圖代表修行境界,開始是初發心也就是做了很多的善行布施持戒忍辱有一天,機緣成熟開悟了!打開你心的本來,一切妄想微細習氣毛病都出來了,這時候要求得我空、法空智,所以要觀一切為空,就像爬山往高處爬一樣,到高原處這里才能真正的悟到空。現在我們在講我空而已,還沒講到法空,你破得第七識的俱生法執,法空智果才會生起,才能破掉執著阿賴耶識一切法塵為真的毛病

悟空以後,要把「空」也空掉,不能一直守住這個「空」,所以在到「空」這里,就要回凡,回凡等於是說「逆流」,再回過來面對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因果報應現象產生的,到這里就要學圓融圓融就是「空有不二」。到最後圓滿的時候,就是空有不二,就是中道也就叫做「中道觀」。

「中道觀」:是說我可以了知一切境界,但是不執著而起煩惱,這樣才是中道中道也可說是,以空的體,面對不空的有境時,能沒有煩惱。所謂寂然不動的境,面對一切境界的時候,能夠如如不動,這樣就是解脫了。

現在回過來講這一段,「空」觀一切我空、法空,因為維摩詰居士是補處佛,跟觀世音菩薩一樣,以下這個故事很有趣!有一釋迦牟尼佛以靈通力觀察維摩詰居士,大概機緣成熟了,要藉此機會大眾說法。但是維摩詰居士生病了,你說補處佛怎麽會生病呢?佛、菩薩也會生病?怎麽不會!當然這些都有因果在呀!世尊知道了,就派摩訶迦旃延去看他摩訶迦旃延回答說:「我不敢去!」世尊說:「為什麽?」他說:「因為我以前修行喜歡無常苦空義,不喜歡有相,維摩詰居士知道我的毛病,碰到我就我說只會守住空寂,心會變成木頭,心死掉了要我應該回過來修有相。因此,我不敢去問候他。」世尊慈悲就說:「好!那你不去!換阿那律去!」阿那律也說:「我不敢去!我以前修天眼,在所見為作相、無作相中困惱。碰到他,被他罵說執著天眼作相、無作相。」有些人喜歡「有相」,打坐時幻了一個相也以為真,什麽相都是真,他不會去修空,沒有悟空沒有辦法解脫,光守「有相」有什麽用,那僅是我們常講的「動、靜、根、覺、空、滅」的覺而已,光有覺沒有空,那更離譜了。守空不去執有相,那是偏空、頑空,頑空太過份就變成頑石去了,那不行!你現在執著有相不去學空,所以你沒解脫。我們就是這樣被罵的,所以我們不敢去!

世尊叫來叫去,沒有一個人敢去,因為大家都被他罵過,後來不得已,世尊說了:「文殊師利菩薩,就勉強您跑一趟吧!」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菩薩是七佛之師,他已經教導七個人成佛了,你看他的智慧有多大!既然世尊指定,文殊師利菩薩就去,其他在的人,心想這下有好戲看了!一個是佛理很透澈的維摩詰居士,一個是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菩薩兩人在一起一定有好戲可看,所以大家就跟著過去。

維摩詰居士住的地方約有五坪大,算一算也蠻大的,現在幾百人照樣擠得進去,也不覺得小。有人說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的大雄寶殿,不管朝山客有多少人上來,怎麽擠都進得去,也不會覺得太小也就是說諸佛、大菩薩他們的心量表現就在這里,已經證悟的時候,隨你的心境在改變。所以維摩詰居士他也是一樣,小房子裡面可以擠上幾百人,照樣擠得進去。

維摩詰居士看到大家前來就說:「請坐!」房子里的椅子很高,文殊師利菩薩一下子就坐上去了其他的羅漢或是修小乘道的,認為椅子太高沒辦法坐上去,為什麽呢?因為文殊師利菩薩心量,已空掉了,說坐就坐,既然你可以坐,我當也可以坐,所以一坐就上去了。而其他的人因修小乘道的心量不大,看到椅子那麽高,就起了分別心,我怎麽可能坐得上去呢?分別心一起,就沒辦法坐上去,想坐也坐不上維摩詰居士微笑在心裡,你們這些小乘行者心量不夠大,所以把椅子看成那麽大,當然爬不上去,維摩詰居士就用心力,讓每個人能坐上去。

這個時候天女歡喜維摩詰居士說法,所以就散下天華天華天上直下來,落到維摩詰居士身上後就直接掉到地上,當然文殊師利菩薩也是如此。但是天花落到那些小乘行者身上時,花就粘在他們的衣服上,掉不下去,這是小乘行者心還有一個有相,沒辦法真正空掉,所以大、小乘的分別就在這里。後來維摩詰居士開示,要你們修大乘,不要守在小乘上面;接著談每個人修行不二法門,所以每個人都講了如何證到不二法門

最後維摩詰居士就向文殊師利菩薩說:「仁者!說說你不二法門怎麽樣?」文殊師利菩薩說了,所謂不二法門就是空、無相,不若於文字語言相,於是講了一大堆「空」的道理講完時就問:「可敬的居士!那你的不二法門是什麽?」結果維摩詰居士默然無語,連一句話都沒有講,不講已將文殊師利菩薩所說境界顯示無遺。相同的道理,一個用講的,一個用比的,都是一樣的體悟。其實兩個有沒有不一樣?兩個是一樣的!但是文殊菩薩順緣講了出來,維摩詰居士不動的心顯示,就是告訴我們修證入體性,當不落於語言文字相,這就是真不二法門

我們要懂得不二法門是在修空觀,一定要證到空,才能有成就。我們修空觀,做不到時要分段修,小乘行者要先把我滅掉再來修法空,真的我、法二空掉的話,你有沒有真的成佛也沒有,你神通變化看看!沒有此種能力。像剛剛講的這些坐椅、天華不著身等,有沒有辦法能辦到?我們不知道佛的境界才會自打妄語說是什麽佛了,又是了不起,如果知道佛的真實境界的話,我們真的很慚愧,修到一點什麽境界都沒有,看到諸佛菩薩境界,我們要多發心也就是說要你住無為不住有為,才能有更大的證悟。

何謂無為?就是以空為體,然後能了知、 照一切境,且能不執著一切法。無為不是不做事哦!不要搞錯了,我們常講以空無的心去面對一切境,既然空無的心,就是沒有執著習氣毛病喜好不喜壞的心都沒有,這是空的真實境界那時候所生起的心是空觀的心,就是我們的法爾,法爾的心會自己去應一切境界,所以如果你碰到障礙或不如意事情你不要取一法相應,你要的是什麽?是無為!你越無為越不取一法,越不住一相,你的心就越能起靈通,就有靈通力,靈通力就是這麽來的!不是說你來誦誦經、念念咒就有靈通力,有為法的力量不強,或藉自諸佛菩薩的威德力,不能算是你所證得的!

如果你真的碰到大障礙的話,這些都使不上勁,碰到小障礙馬馬虎虎,你的定力比他強,你把他比下去,化解這個障礙。但是碰到大障礙的時候,有為法是沒有用的!證得阿耨多羅叄藐叄菩提心的佛,他們的法沒有高下,為什麽?因為他都在真如無為的境界。「真如」就是真正我本來的體,現出真正能產生無為法的心,所以能夠懂一切境,這才是我們要找的真如,也是真正無為的境界這是佛的境界,雖然我們無法到達佛的境界,但是我可以去掉我的執著讓我不住一法,守住空,我們就叫空明。

「空明」就可以去面對一切境界,二天、叄天過去了沒事!就是這麽好用。所以不用一法的法才是至高無上的,你有一法的法會被抓住辮子,只要你出招就完了,所有的武林高手怕你不出招而已,一出招就有破綻,就會被抓住,那我不出招呀!用空無的心,不掛礙這個,不掛礙那個,我就能定住,那心就起靈通,哦!我怎麽有這個能力?每一個人都有!你越放下,越能放舍一切的話,你的心才能起靈通,靈通就可以克服任何困難

為什麽很多人走不過來呢?因為受不了痛苦、受不了誘惑、受不了最不喜歡事情,當然你就想拿一個法來擋、來逃避,沒有用!所以無上心法就是能夠以空無的心,讓我真如產生無為的法來應對一切境。

你碰到的障礙為什麽會成障礙,因為你還有心病,所以才會被找麻煩,表示你不是真正的成佛證得真如無為境界的人,他應不會在世間跟人家鬥爭,我們碰到有不清凈心的人,一定沒證得真如無為者。譬如說:我們碰到一個外道,他心不清凈,會說你修得好,那我們就來比試看看。為什麽他要來比試?表示他心還存有高下我就不相信修得比我好。有這個心就是不清的人,看人家修得就不行、受不了,一定要比一下,用法、用咒來試試看你修得好嗎?

如果你真的能夠以空無的心去面對他,他持咒是沒有作用的,所有的咒是驅鬼神來成法用,你能對這些境守得住心空,不逃避,也無所謂,你搖我的頭,我頂多腦筋不動而已,那就不轉嘛!不要我吃飯,那我就不吃飯,我也餓慣了,無所謂,你對我怎麽樣,我都無所謂。你都能放下的話,心靈通就來了,也自然能應對了!只要你不在意,一切有為法終有失力的期限,過後你還是你,如此空無的心不是很自在嗎?

我們修佛法並不是修一個有招有式的有為法,我們要學的是無上心法境界,以空無的心面對境界不去著境,就不會隨境轉,也不會隨境輪迴去,有困難也能化解這些境,所以講的不二法門就是這個境界

金栗如來常常教導人,如果你住於有為,他就罵,要你修無為;如果你住於無為,他也罵,怎麽屏棄有相執空相?要修空、有,空有兩個都要修,才能夠圓滿每個人修行過程都被他罵過了

再回來公案,僧問:「為什麽卻預釋迦會下聽法?」既然維摩詰居士是金栗如來,為什麽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的時候,怎麽也來聽呢?有的人會說我得很多的佛法師父講經說法,我都懂不必聽,反正他講我都懂了。你想維摩詰居士會去聽法嗎?他不光聽而已,他還去護持法場的。為什麽有很多有修證的大師講經說法時,其他法師們會坐在第一排呢?他們不是去捧場,給這位大師面子的,不是這樣子,他們是去護持法場,以他的威德力在那裡護持。尤其大型的演講,一來就幾萬人,有形的是幾萬,無形的更是無量無邊,每個人帶了家裡祖先或者是有緣、無緣的都來,無修心的也有,心不清凈的也有,心很壞的也有喜歡聽但心地還是不好也有,還有的是邪魔、外道來破壞。所以法場要有人來護持,聽不聽不是問題。金栗如來雖懂得很道理,還是到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地方,他們都是為了整個弘法的慈悲心在做事。

我們按語說:十方世界本無一法可說,有所說是什麽?是權宜設施,我們心有病他才說,所以《金剛經》告訴你,如果你釋迦牟尼佛有所說法,你是在誹謗佛,你沒有搞懂真實義。像我們第叄本書(《佛法修證心要》)母音上師講了一大堆,最後他卻說:你們說我有沒有說?我那麽羅羅嗦嗦講了那麽多,你說我有所說嗎?同樣的道理說法的為什麽要說呢?不說,根基淺薄的人不懂,像禪宗祖師大德問答說法問我本性解悟了,是怎麽樣子他就在那裡良久良久也不說話,如果沒有到那個境界的人不懂。我問你問題,搞什麽你不回答呢?讓我徒勞側耳。

有一徒弟問了師父問題,徒弟就講了:「我問你,你不回答,光站在那裡不動我這耳朵拉長長的要聽你回話」,他不知道師父已經把「法」告訴他了。不要動心就是我們的本體,他不懂,反而要怪禪師!問了,跟他回答他又不懂,所以像這些人就對他講法,這樣才有權宜設施的方便講法,是對心有病的人來講的。心已經清凈、沒有病的人,還有什麽可講?沒有話講,所以「路逢達道人,不將言默對」。有一公案說,有一天,碰到一個跟你一樣悟道的人,兩人要講什麽話?不將語,默對,就是沒有話講,只是默默地相對著。默對著什麽呢?你的體性對我體性體性一樣相應,好像說兩心相通的時候,多一言語好像破壞氣氛,所以路逢達道人,沒有話好講的。已悟者用心跟心體悟,再講一個道理是沒有必要的!

所以有時候,修得的人,很熱心開了車,跑了百里路到某道場,一看師父沒話講,就回來了。有沒有悟道?有沒有請到法呢?體會到那裡一句話也不想講,講不出就不必講。講的都是境界不到的、有心病的才講。你認為我通了,什麽都懂了,我只是來拜訪道場頂禮大師而已,反正我也不想問,也許你的習氣毛病還想要問,但你的體性在那兒壓住念頭,問不出來,那就回家去,不要認為白跑一趟,不必這樣子

我們了解佛法以後,釋迦牟尼佛300會講了叄藏12部經,那麽多的經典都是為了不同根基學人讓他們能夠修到成佛境界,所以才有所說法,如果悟到佛的境界不必說了都是多餘的,那世間的一切法,一切文字都是多餘的,十方世界本無一法可說也就是這個意思。

維摩詰居士如來法性身,在法會那裡有沒有在聽?聽是耳根功用,但是不會住下來。所以有很多同學也有這個境界,當下他是聽懂了,但是回去什麽都忘記了,問他今天講什麽?他說不知道!當下聽能體會得,就是這樣、那樣,但不記筆記,回去後一片空白,真的是「來無所粘,過無蹤跡」。講的、聽的,粘不住,沒有記起來,當下懂是當下懂得意會了,回去什麽都忘記了!

昭化禪師就告訴他:「他不爭人我!」表面上也可這樣講,他也沒有說你是佛,我是補處佛,我為什麽要來聽你的。聖人沒有你我的心,因為大家都為了眾生利益,度化眾生事情在忙,所以你講經說法我來捧場、護持法場,所以沒有你我之分。

現在很多教內還分派別,講起來也是因緣這一票人有緣湊在一起,所以他有事就去幫忙。某人跟我關係,不是我這一的人,有事我也不去,所以還是存有門戶之見,這個也是無可厚非的,世間本來就是因緣法,一切都是緣!

你真的超越了自我分別觀念的話,只要有人說要幫忙做事,就想辦法幫忙,不必說我死守那個道場我在那個道場就好像要護持那個道場其他的都不要護持,不能這樣子

有些道場裡面有一條規定,就是同學只能在這里修,不能到別的地方聽法,你親近了某某人後,就不能再親近張叄、李四,如果他是邪魔歪道當然不要親近,但是如果某處是一正法道場,為什麽不能去?除非此道場的法,滿足求法者,不然為何不能去參訪。如果他跟其他道場有緣,硬是要去沒辦法,去碰一碰!才知道各處道場的實際情形。有時候朋友同學去了邪道道場,也不要太緊張,不這樣他是不會成長的。如果你親戚朋友碰到邪魔外道我說邪魔外道太離譜了,邪魔外道他是不出來的。再講一些不是很正統的道場,以天道來講好了,一天到晚人做好事也不錯,他不會去害人,但是只會善事,心不能清凈不清凈就是邪魔外道,表面上教你修行,其實是教你玩有相,貪、 、痴、慢、疑等不 除,教你貪錢、貪財、貪色。如果你德行好的話,縱使教你這些,你還不被迷惑,你看清楚了,哦!原來你這里就是這樣子,不對的!

剛剛講到親近那個道場,那道場不是很正時,也不要太掛礙,你的親戚朋友怎麽親近那裡?當然有機緣能幫忙,就跟他講一講,他能走出來最好,如果因緣還不具足,跑不出來,那也只有等待因緣。譬如說你親近那個教派,進入時要發誓,一發誓,心就被綁住了,被什麽綁住了呢?被誓語綁住了,他怕受報應,「怕」就代表沒有智慧,沒有智慧就不要亂跑,乖乖的跟他們在那兒耗下去,對不對?如果有一天你突然間悟道了 「哦!一切法都是空,誓語是什麽?也是空,我管你的,我離開你,我走了!」真的悟道了、解脫了。

如果你親戚朋友誤入邪道道場,我已經講了,如果懂得因果道理,就應該知道怎麽做,要他們重新去種善因,因緣具足他們就會轉,這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講的因果,你懂的話,再去種新善因,他的不好現象會轉。每一個人問我這類問題,我首先定叫他這樣做,你也要一樣建議他們這樣做。你懂得因果以後,就知道怎麽應用,你說有病,就多去放生,有人常生病,是以前殺業太多,所以要多放生要有慈悲心,最好不要吃葷的,不吃葷就是不殺生,不殺生可以培養清凈本體,一些障礙比較不會來最重要還是你已種什麽惡因,所以得什麽惡果我再去種一些善的因,用新的因來轉它,來補足它,來感動天神護佑,感動諸佛菩薩來幫助轉業,如果這樣做的話才是正確

我們按語說:我執未破,所以才有高低,本性一如,眾生同一體性萬物同體眾生包括有情無情,也包括萬物,所以同一體性空性,剛剛一開始就講了,所以有什麽分別呢?你、我、男、女這些相,都是果報的相,除了這個,所有相的本體都一樣的。

( 86 年 1 月 14 日 講於 法爾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