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祥法師:公案禪機 伍、認識佛性 (二)不即不離 7.能不應緣

(一)公案本文

婺州五泄靈默師至石頭希遷禪師處雲:「一言相契即住,一言不契即去。」

(緣起現象界,五泄禪師石頭師說,如果您說一語,若相契如,我即住下,若不契合時,便離他去。)

頭據坐,泄便行。

(奈石頭禪師不動依然坐而不發一言,五泄師見此,便要離開他去。)

頭隨後召曰:「闍黎!闍黎!」

(當五泄師開始走動時,石頭禪師才召呼說:禪德!禪德!)

泄回首。

(五泄師不經意,回首看石頭禪師。)

頭曰:「從生至死,只是這個,回首轉腦作么?」

(從出生到死亡,要訓練的是不隨境來轉,只為這個,禪德回頭轉腦干甚麼呢?)

泄忽然契悟,乃拗折拄杖而棲止焉。

(五泄禪師突然了悟契入。乃依言拗折拄杖而住下。)

洞山良價禪師評語曰:「當時不是五泄先師,大難承當。然雖如是,猶涉途在。」

(五泄禪師無所著,既然契合便住下,此境界可說亦不易也,故說五泄禪師能當下承擔。然雖如此,至從境界尚是旅途道次,並不是最後的,悟後即更要修。)

 

()玄祥釋解

1.前言

世間凡夫五蘊之色為我,從五根中在外境上執取色身上需求的一切,滿足諸色身與心理慾望,縱橫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之中而不自知,或於名色財食睡等五欲中,勞勞營營不知何日將息,直至死之將至,隨業緣流轉於下劣(六欲天以下)六道之中。色界凡夫雖有修行,但還是執取色、受等禪定中諸真如性所現之善境界不放,因而感召諸天界之果報,雖出生於六道上界之天界中,但天壽盡時當再輪迴,還是沒有脫離六道輪迴之途。

仔細觀諸下劣世間凡夫眾生,不知守住本真,不讓妄心隨一切業緣流轉,也就是不能以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來觀世間無常、苦、空、無我,如此一念妄執即是輪迴的根本。此輪迴的根本來自於十二種煩惱:(1)即暴怒之心的忿隨煩惱,(2)即忿怒不舍,結諸怨恨怨恨煩惱,(3)即自作罪惡不能懺悔,故意隱覆的覆隨煩惱,(4)即遇外境違逆自情之境,熱惱於心之惱隨煩惱,(5)即持心不平,心常懷嫉妒之嫉隨煩惱,(6)即貪財求積蓄不能施捨,或恐散失等慳心隨煩惱,(7)即詭詐不實,語言虛誑,巧慮多謀,但心不能安,生誑隨煩惱,(8)即諂佞阿諛他人,但心常愧赧不安之諂隨煩惱,(9)即銜恨蓄怨,常欲加害他人,恆恐不遂 之害隨煩惱,(10)即心不謙下,常欲勝人,惱亂其心之憍隨煩惱,(11)即不知慚以自悔改,惱亂其心之無慚隨煩惱,(12)即背里為不善,不知愧人以悔改,惱亂其心之無愧隨煩惱。以上十二種煩惱心,對境不能不起法相應,故隨業緣流轉於下劣六道三途之中。

另有善心修行世間凡夫對於自心妄習不能去除,而有八大隨煩惱:(1)即外境紛擾,身心動搖,不能攝伏,因而惱亂,是為掉舉隨煩惱,(2)即心神昏闇沈迷,於諸法無所明了,惱亂其心,是謂昏沈隨煩惱,(3)即邪見多疑,於正法不生信心因起惱亂,是謂不信煩惱,(4)即身心懶惰,於道業不能精進修習,因而惱亂,是謂懈怠煩惱,(5)即縱自耽著欲境,不知檢束而起惱亂,是謂放逸隨煩惱,(6)即心失記憶,對境不黏,自起惱亂之心,是謂失念隨煩惱,(7)即心常放逸,著諸緣境,令心流逸,不知守寂而起惱亂,是謂散亂煩惱,(8)即於邪法邪悟,背覺合塵,以妄為真,起惱亂自心,是謂不正知隨煩惱。此八大隨煩惱修行有點境界者,無正 知見,或不能以方便波羅蜜多,度到彼岸行者,所產生的八種隨煩惱

綜觀上述六道上界或下劣眾生都是以一心執境而起煩惱諸法,而其煩惱源自於六大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惡見等六。能去廿隨煩惱當得天界果報,舍報後當生天界;能去瞋心當得須陀洹果,天上人間還得來回七次,於三、四禪天中生滅,後當得阿羅漢果,悟得無生。若能斷一貪字,當得阿那含(不還)果,居四禪五後凈居天中,當轉念或下生人間,當證阿羅漢果,悟得無生。若能斷痴、慢、疑、惡見,當得如來菩提,得菩薩無上正等覺。所以修行是在光怪陸離事邊中擾亂不休,而是在斷無始無明的六大根本煩惱行者自當本末搞清楚,就不會迷失在修行的道路途中

 

(2)釋題

公案名為「能不應緣」,應緣中有兩種層次與次第,一者空真如體面緣產生自性真如,緣來自性真如映照諸緣而現諸境,從而產生覺知,這是第一種應緣。若行者能在自性真如應緣中,無有餘習會起而相應諸緣,如此即是所謂的住第一義諦空的修證境界中,亦即是能覺知而無著、無黏,或謂覺而無住。第二種應緣是覺知應緣後,從行者自性外再起邪真如、邪自性等諸煩惱法(廿隨煩惱、六大根本煩惱),自第一念覺知境後,從而再起無數量的心所法相應,進入胡思亂想的境況中,如此的遇法應緣就是我輪迴的根本源頭。

一般無定力或無智慧行者,或尚未悟道行者,見境應緣黏境不能得解脫,就是不懂得這個道理。若懂得這個道理,卻做不到面對境緣不起心念、余習相應,這種人就是還沒悟到空真如體現,還有一大堆的余習存在心地中或八識心田中,當然第六、七意識也沒清凈故。

禪師要勘驗一個行者,看他能不能面對一切境不受感召,祇要簡單一句話即能顯示出其所道理來。五泄靈默師初至石頭禪師處,自言自語,石頭禪師不與理會,五泄靈默師不知佛理,不知佛法入不二門即是止心閉口。五泄靈默師見石頭禪師對所問不與理會,誤認其無有言說,即自行告退。豈知石頭禪師一句「闍黎!闍黎!」,即使他不經意地回頭相應。此遇緣「相應」即是攀緣輪迴的根本,一句「闍黎!闍黎!」,即令五泄靈默師應緣著境。經石頭禪師開示後,才知無上解脫佛法無它,遇境不黏,即能解脫生死解脫道理就是這樣在遇緣應緣的一念中而已。

 

(3)語體文解

婺州五泄靈默師至石頭希遷禪師處雲:「一言相契即住,一言不契即去。」

浙江婺州之五泄山靈默師,未悟道前至石頭希遷禪師處,一見面後即說:「請禪師提示一句話,若此句話與我意相契合,即居住下來侍奉禪師,若是一言不能契合我意,便即離去。」

靈默師者唐代禪師(747~818),江蘇毘陵人,俗姓宣。未出家前初參馬祖道一禪師,得契玄機,故出家具足戒。之後又參石頭希遷禪師,體悟輪迴之根本在於相應之心,豁然省悟佛法旨趣,隨任石頭禪師侍者二十年之久。唐貞元初年(785),往住天台山白沙道場,二年後,移住浦陽(浙江婺州浦陽縣),後移住浙江婺州之五泄山,四方學眾雲集。元和十三年靈默禪師示寂,世壽七十二,法臘四十一。

按語說:緣起現象界,五泄禪師石頭師說,如果您說一語,若相契如,我即住下,若不契合時,便離他去。

頭據坐,泄便行。

石頭禪師聽到五泄靈默師之言後,依然據座而坐,不發一言。五泄靈默師見狀,便開步向門外走去按語說:奈石頭禪師不動依然坐而不發一言,五泄師見此,便要離開他去。

頭隨後召曰:「闍黎!闍黎!」

石頭禪師見時機已到,隨後即便召喚五泄靈默師說:「闍黎!闍黎!」要看他如何反應,再做道理

闍黎者阿闍黎之簡稱,意譯為軌范師、正行、應供養教授師、傳授師。故阿闍黎意即教授弟子,使之行為端正合佛陀教法,故又稱為導師。在古代印度,阿闍本為婆羅門教中教授弟子有關吠陀祭典規矩、行儀之師,此一名詞後為佛教所採用,且於佛世時已普遍被使用。據《大日經》卷一具緣品記載,阿闍須具足十三德行:(1)發菩提心,(2)妙慧慈悲,(3)兼綜理眾生,(4)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5)通達乘法要,(6)善解真言實義,(7)善知眾生心,(8)虔信諸佛菩薩,(9)得傳授灌頂等妙解曼荼羅畫,(10)調柔其性,遠離我執,(11)於真言行善得決定,(12)究習瑜伽諸行,(13)住於勇健之菩提心

按語說:當五泄禪師開始走動時,石頭禪師才召呼說:禪德!禪德!

泄回首。

五泄靈默師不經意地聽到石頭禪師的召喚而立即回頭,看看禪師有何話要說。按語說:五泄禪師不經意,回首看石頭禪師

頭曰:「從生至死,只是這個,回首轉腦作么?」

石頭希遷禪師正式開示法要,對他說:「吾人從生至死,從死再生,一直輪迴不休,就祇因這個攀緣心,有緣來召喚,即應緣而去受生。您要學佛法卻不知道個中道理,我光自叫闍黎!闍黎!您卻回首轉腦相應,這是為那般?」

按語說:從出生到死亡,要訓練的是不隨境來轉,只為這個,禪德回頭轉腦干甚麼呢?

泄忽然契悟,乃拗折拄杖而棲止焉。

五泄靈默師忽然省悟這個道理,緣來不該應緣,只要能知其緣,應該不要應其緣。也就是說當時若能光聽其禪師之呼聲,而繼續往前行,就不會被此緣所黏住了。五泄靈默師有此省悟後,乃將其手中拄杖拗折,依其承諾,就這樣地留下來侍奉石頭禪師,此一住下就廿年之久。

按語說:五泄師突然了悟契入。乃依言拗折拄杖而住下。

洞山良價禪師評語曰:「當時不是五泄先師,大難承當。然雖如是,猶涉途在。」

洞山良價禪師後來見此公案,即評語說:「當時若不是五泄靈默先師,遇此大問題似難以忍受,但還是將其手中拄杖拗折,依其承諾,就這樣地留下來侍奉石頭禪師。話雖如此說,五泄先師,似能大難承當,但還未能究竟,所以還依止石頭禪師熏習廿年,才能獨當一面出來弘揚佛法。」

按語說:五泄禪師無所著,既然契合便住下,此境界可說亦不易也,故說五泄禪師能當下承擔。然雖如此,至從境界尚是旅途道次,並不是最後的,悟後即更要修。

(2004.09.06.撰於法爾)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