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法師:略論一乘家與三乘家的種姓之爭(昌如)

略論一乘家與三乘家的種姓之爭

昌如

  內容提要:歷史上有眾生能否成佛種姓之爭由來已久,而且此一問題,至今仍還導致眾多學佛之人,紛爭竟起。所以本文將深入以華嚴天台代表的一乘家與以唯識法相代表的三乘家的種姓之爭中去,以探討二家各自有關種姓觀點與依據,並引入近現代諸位善知識種姓之爭的有關觀點,從而系統、全面地來探討種姓之爭的原因與實質,並在文章的最後提出自己的若干解決種姓之爭的觀點方法,以期末法學人能夠息滅爭論,回歸實踐。筆者識淺根陋,不當之處,還望方家不吝指教。
  關鍵詞:性,姓,佛性種姓,一乘家,三乘家,一乘法,三乘姓,涅槃因,涅槃(果)
  作者:昌如中國佛學院本科生
  前言
  以華嚴宗和天台宗為代表的一乘家,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一切眾生皆可成佛。而以唯識法相宗為代表的三乘家,卻宣揚眾生五種種姓,即菩薩定姓,獨覺定姓,聲聞定姓,不定種姓以及無種姓,主張唯有菩薩種姓及不定種姓中具有菩薩種姓眾生方能成佛,定姓二乘及無種姓眾生決定不可成佛。簡而言之,即一乘家主張一「性(姓)」皆成,而三乘家主張五姓各別。歷史上,一乘家與三乘家的種姓之爭由來已久,而且時至今日,仍在延續。然而佛為一切智人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垂跡世間,八相成道,施眾生以無上妙法,理應圓融無礙!看來有關二家種姓之爭產生的原因,只有深入二家的種姓爭論的詳細過程中去尋找根源了。是以本文將從:一乘家的種姓論是什麼?三乘家的種姓又是怎樣的?二家又是如何去會釋對方的觀點的?近代學人對於種姓之爭,又是持什麼樣的觀點種姓之爭的根本原因與實質是什麼?我們如何來解決種姓之爭?等如此幾個方面來對一乘家與三乘家的種姓之爭進行分析、討論與探索,並試圖尋求一些的新的方法與途徑來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調和與融通。   

  一、一乘家的「種姓」論以及對於三乘家的會釋
  (一)、一乘家的「種姓」論
  一乘家的種姓論,即是主張一「性(姓)」皆成說(需要說明的是,在佛教經典中,姓與性是經常的混用的,因為兩種的形和義都有相近的地方,但二者還是有明顯的區別之處這一點將在文章的第五部分「解析種姓之爭」中詳細論說),他們認為:因為一切眾生都具有佛性,所以一切眾生皆可以成佛,他們依照《妙法蓮華經》等諸多經論作為依據,極力宣揚「因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以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的觀點,宣揚一乘為實,而三乘為方便的說法。一乘家的相關依據有:

  如《大般涅槃經》卷七雲:

  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①]

  又《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五雲:

  師子吼者,名決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②]

  又《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七雲:

  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酥耶?答言:我有。酪實非酥,以巧方便,定當得故,故言有酥。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妙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③]
  
  又《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九雲:

  眾生佛性,不一不異,諸佛平等,猶如虛空,一切眾生,同共有之。[④]

  又《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二雲:

  一切眾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脫,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當得常樂我凈,是名一味。[⑤]
  
  又《妙法蓮華經》卷一雲: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⑥]
  
  又《妙法蓮華經》卷一雲:
  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⑦]
  又《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一雲:
  
  聲聞緣覺皆入大乘。[⑧]
  總以上諸文可知,一乘家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一切眾生皆能成佛。那麼對於三乘家的一切有情五姓各別,定姓二乘及無姓有情必不成佛觀點,一乘家又是如何會釋的呢?且看下文。
  (二)、一乘家對三乘家種姓論的會釋
  由上可知:一乘家認為沒有絕對的無姓有情也沒有絕對的定姓聲聞、緣覺,更不必說有眾生必不成佛了。換句話,也就是說:一乘家認為無姓有情、定姓二乘,皆可成佛對於三乘家的五姓各別說,一乘家也有他的說法,茲說明如下:

  1、引用諸經論證明「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一乘家雲:如梁本《攝大乘論》卷三雲:

  五、救濟乘為業,諸菩薩欲偏行別乘,未定根性、聲聞,能安立彼為修行大乘故。[⑨]

  世親菩薩造,陳真諦譯的《攝大乘論釋》卷十五,對此解釋說:

  此明真實教力,乘有人、法,人有大乘人,有小乘人,法有方便乘法,有正乘法。轉方便乘修治正乘故,名救濟乘為業[⑩]

  此中,一乘家認為,真實教力,比如說我們一乘家的教法,就應該可以轉小乘人為大乘人,轉方便乘修正乘。所以小乘人(即定姓二乘)亦可轉修菩薩乘,而成佛道
  又《攝大乘論》卷三雲:
  
  未定根性聲聞,能安立彼為修行大乘故。[11]
  
  世親菩薩造,陳真諦譯的《攝大乘論釋》卷十五對此解釋說:

  乃至若得信等五根,不名定根,以未來得聖故。若得未知欲知等三根,則名定根,以得聖故。若至頂位,不名定性,以不免回惡故。若至忍位名為定性,以免回惡道故。若依小乘解未得定根性則轉小為大,若得定根性,則不可轉。如此聲聞無有改小為大義,雲何說一乘?今依大乘解,未專修菩薩道,悉名未定根性,故一切聲聞,皆有可轉小為大義。安立如此大小乘人,令修行大乘。[12]

  此中一乘家即是認為,不管是何種種姓眾生,只要他還沒有發起菩提心還沒有開始去修菩薩行,那麼他們就都是未定根姓的眾生,依「大乘」解(也就是一乘家的教法)則可以轉小向大,也就是說一切眾生皆可成佛

  另外《大智度論》卷八十四雲:

  有四種道,人天道並三乘道為四。菩薩法應接引眾生大道中,若不任入大道者,著二乘中;若不任入涅槃者,著人天福中,作涅槃因緣世間福樂道。[13]

  一乘家認為:由上文可知,菩薩即是大乘法,也就說一乘法,是一乘法就應該可以接引包括聲聞,緣覺在內的眾生使他們都可以入於大乘菩薩道中,從而成佛道。既使是無姓有情,我們也可以授以人天之道,而此世間福樂道,在將來也可以作為涅槃因緣也就是說那些授以人天道的無姓眾生將來亦可以成佛。所以一乘家的一「姓」皆成說為實,而三乘家的五姓各別說為權,所以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之說成立。
  又《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卷一雲:

  聲聞四種,一者決定,二者增上慢,三者退菩提,四者應化聲聞二種聲聞如來與授記,謂應化聲聞,退已還發菩提心者。決定增上二種聲聞,根未熟故,如來不與授記。菩薩與授記者,方便令發心故。[14]

  一乘家認為:由引文可知,四種聲聞中,退菩提聲聞和應化聲聞如來授記決定可以轉小成大,成就佛道。而決定聲聞和增上慢聲聞,只是因為福德智能資糧尚未具足,根機尚未成熟,所以如來沒有授記,但此類眾生如果值遇善知識,逐漸積集智慧福德二種資糧,那麼一旦根機成熟菩提心起,亦可轉小向大,成就佛道,是以當知一切眾生皆可成佛

  2、會釋三乘家的「有眾生必不成佛」的觀點(1)、會釋「一闡提」一乘家認為,《解深密經》以及《瑜伽師地論》等諸經論中所說的一闡提眾生定不成佛說法,只是就眾生的根機未熟時的情況而說的,而並不是說眾生決定不可成佛。所以《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二雲:

  向說一闡提常不入涅槃,無涅槃性者,此義雲何?為欲示現謗大乘因故,此明何義?為欲迴轉誹謗大乘不求大乘心故,依無量時故,如是說。以彼實有清凈性故,不得說言彼常畢竟無清凈性。[15]

  一乘家認為,《寶性論》中所說的,一闡提眾生,不入涅槃,無涅槃性的原因,只是因為此類闡提眾生,誹謗大乘不信大乘不求大乘,所以諸佛菩薩方便示說為「一闡提」,以便使那些闡提眾生當下醒悟,回小向大,安住於菩提道中,成就無上涅槃。闡提眾生還是清凈佛性的,至於三乘家所說的闡提眾生不入涅槃,無涅槃性,只是約闡提眾生成佛時間無量久遠而說的,一旦闡提眾生根機成熟就會發起菩提之心,所以當知闡提眾生亦可成佛
  (2)、會釋「決定二乘」另外,在《瑜伽師地論》中又有論文認為,二乘有情,因為遠離一切大菩提心,不發菩提心,不行菩薩道,所以不可以轉小向大,成就佛道。如《瑜伽師地論》卷八十雲:

  於無餘涅槃界中,遠離一切發趣事業,一切功用,皆悉停止。[16]

  因為聲聞、獨覺皆能入於無餘涅槃,所以此處引文中即是暗指二乘有情因為二乘之人未作菩薩事業,入於涅槃所以佛業不成,所以定不成佛。對此一乘家又羅列出諸多經論,來作會釋:
  ①、往生國土
  依《妙法蓮華經》卷三雲:

   

  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滅度想,入於涅槃,我於余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17]

  一乘家認為:獨覺有情,雖於此佛國土入於涅槃,但還可以在佛的其他國土,發菩提心,行菩薩行,求佛智慧,從而圓滿佛道。所以一乘家認為緣覺眾生亦可成佛
  ②、非大涅槃
  《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雲:

   

  聲聞,獨覺,八萬,六萬,四萬,二萬,一萬住處,名為涅槃,無上法主聖王住處,乃得名為大般涅槃。[18]

  由上文,一乘家認為,聲聞、緣覺二乘之人所入的涅槃,並不是真正的佛的圓滿位的大般涅槃,所以二乘人的涅槃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涅槃。是以一乘家認為:即便二乘人入於所謂的「涅槃」,但並不是上文《瑜伽師地論》中所說那種遠離發趣事業,一切功用皆悉停止的涅槃,所以二乘之人仍有發菩提心圓滿佛道的可能,並非決定不能成佛
  ③、無量劫
  在十卷本《入楞伽經》中,也有頌文說明聲聞種姓亦可成佛。如十卷本《入楞伽經》第四頌雲:

  譬如海浮木,當隨波浪轉;諸聲聞亦爾,相風所漂蕩。
  離諸隨煩惱,熏習煩惱縛;味著三昧樂,安住無漏界。
  無有究竟趣,亦復不退還;得諸三昧身,無量劫不覺。
  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悟;得佛無上體,是我真法身。[19]
  
  由上引文,一乘家認為:聲聞種姓,只是因為著味於三昧之樂,以致於在無量劫中,昏然不覺,不知發菩提心,不知行菩薩行。然而,他們雖然尚未到達究竟之位,然而也不會退轉。而當他們「酒消然後悟」時,仍然還能菩提心,行菩薩行,求佛智慧成就佛的無上法體。
  ④、增上慢人說
  《法華玄論》卷五雲:   

  論曰:自此已下為七種具足煩惱眾生,說七種譬喻,對治七種增上慢,應知也。又為三種煩惱人,三昧解脫等染慢。應知何等七種具足煩惱性人?一者求勢力人、二求聲聞解脫人、三求大乘人、四有定人、五無定人、六集功德人、七無功德人,七種增上慢者。[20]

  而此經的卷五又雲:

  四者,實無而有,增上慢人,以有世間三昧三摩跋提,實無涅槃而生涅槃想,為對治此故,說化城譬。[21]

  引文中的「四者」,即是指七種煩惱眾生的第四種,即有定人,根據上一引文的排列,可以推斷出,此有定人即是指獨覺乘人。一乘家引用此文,是想說明,獨覺乘人是屬於「實無而有」的增上慢人,意思就是說他們自已認為自己已入究竟涅槃,而實際上並非未入於究竟涅槃。所以《法華經》中為此一類人說「化城喻」,以便讓他過了此城,再直入究竟的無上涅槃。換句話說,即是一乘家認為,獨覺種姓涅槃,只是假名涅槃,方便涅槃,非為究竟涅槃。說名為涅槃,只是為了讓此等眾生入於化城,然後再菩提心,行菩薩行,最後圓滿佛道,這也就是說「化城喻」的真正目的。此點在《法華玄論》就有說明,如《法華玄論》卷五雲:
  
  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諸禪三昧城,過彼城已,令入大般涅槃城故。[22]
  ⑤、小結
  一乘家認為:依據以上諸文可知,《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中所說的無餘涅槃,等同於《入楞伽經》卷四的頌中所說三昧樂定。因為二乘人的三昧能離分段生死,所以假名為無餘,如同《入楞伽經》頌中所說「無有究竟趣,亦復不退還」。但並非就是真實意義上的無上大般涅槃城,因為,聲聞之人,仍有變易生死。所以一乘家認為,既便二乘之人入於所謂的「涅槃」,但在將來,仍能發起菩提之趣,成就菩提之業。這一點在《挾注勝鬘經》卷一中也有說明,如《挾注勝鬘經》卷一雲:   

  是故阿羅漢,辟支佛,有餘生法不盡故,有生;有餘梵行成故,不純,事不究竟故,當有作;不度彼故,當有所斷;以不斷故,去涅槃遠,乃至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23]

  綜上所述,一乘家認為,聲聞、獨覺二乘種姓,因為沉於三昧樂,一萬乃至八萬劫等長久時中,所以方便假名為無餘涅槃,但這並不就是佛果位上的究竟的無上涅槃。所以《瑜伽師地論》中所說的遠離發趣事業,一切功用皆悉停止的涅槃,並不是真正意義的無餘涅槃。所以一乘家認為,二乘有情(定姓二乘)在將來還是可以轉小成大,發菩提趣,行菩薩行,最後成就佛道

  (三)、小結
  總以上諸文可知,一乘家主張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沒有絕對的眾生不可成佛也就是說沒有絕對的無姓有情,或絕對的二乘有情。他們認為,只要是眾生,只要有心,那麼一切眾生就應當具有畢竟清凈佛性都有菩提心,行菩薩行,從而圓滿佛道的可能。至於三乘家主張無姓有情不可成佛,定姓二乘不可轉小向大,那隻是根據眾生的當時的根機尚未成熟是以成佛久遠而言,並不是說他們決定沒有佛性,決定不可成佛

  但這些都只是一乘家作出的會釋,那麼三乘家他們是否同意一乘家對於種姓各別說的會釋?如果不同意,那麼他們對眾生種姓又是持何種立場?他們對於一乘家的「種姓」觀又是如何看待的?他們又是如何對一乘家的種姓說作出會釋的呢?這些問題,或許我們只有在詳細地了解三乘的具體論點與論據之後,方可尋求到答案
  二、三乘家的種姓論以及對於一乘家的會釋
  (一)、三乘家種姓說的發展歷程
  在中國唯識法相代表的三乘家,雖非一姓皆成之說,但從開始的三乘的出現、三乘種姓的出現,到後來的五種姓說的形成,仍然有其一定的產生、發展與形成過程。為了更好地理解三乘家的種姓之說,我們有必要來敘述一下三乘家種姓說的發展歷程:

  1、「三乘」的出現三乘的區分,其實早在《增壹阿含經》中就已經出現了,如《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五雲:

  佛告之曰:我不作爾說,當供養聖眾,不供養餘人。今施畜生猶獲其福,何況餘人?但我所說者,福有多少。所以然者,如來聖眾可敬、可貴,是世間無上福田。今此眾中有四向、四得及聲聞乘、辟支佛乘、佛乘。其有善男子、善女人慾得三乘之道者,當從眾中求之。所以然者,三乘之道皆出乎眾。長者!我觀此因緣義,故而說此語耳,亦不教人應施聖眾,不應施餘人。[24]

  2、早期論典中的「三乘種姓」到了早期的論典《大毗婆沙論》里,就有了「三乘種姓」之說。如《大毗婆沙論》卷三說:

  佛及獨覺,聲聞種姓,同於此位,住上上品故名平等。[25]
  
  又《大毗婆沙論》卷五說:

  謂佛種姓上品,獨覺種姓是中品,聲聞種姓下品。[26]
  
  又《大毗婆沙論》卷六十八說:

  轉聲聞種姓根,起獨覺暖種姓根,轉聲聞獨覺暖種姓根,起佛暖種姓根。如說暖位、頂位亦爾。[27]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毗婆沙論》里不但已經有了明確的三乘種姓的區分,而且其中還有轉根的說法這就說明在此論中,種姓還不是決定的。
  3、早期經典中的「三乘種姓」與「不定種姓」在早期的大乘經典也有三乘種姓和不定種姓說法。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百九三說:

  若有情類,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地;若有情類於獨覺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離;若有情類於無上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雖未已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28]

  4、「一闡提」種姓的出現其實在《勝鬘經》中,除了「三乘種姓」之外,還提及了一種「無聞非法」的眾生,此無聞非法眾生其實就已經暗含著後來闡提眾生的意思。如《勝鬘經》〈攝受章〉說︰

  何等為四?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29]

  而到了《大般泥洹經》里,「一闡提」的名字就在經中明確出現了。如《大般泥洹經》卷六說︰

  若阿練若愚痴無智,狀似阿羅漢而誹謗方等,……言方等經皆是魔說……作是說者名一闡提。[30]

  又《大般泥洹經》卷六說︰

  諸增上慢一闡提輩,以何為本?誹謗經法不善之業以是為本。[31]

  另外此經文中還以種種譬喻說明此經能夠使犯重戒,未發菩提意人,皆行菩提道。而唯獨除去「一闡提」眾生。如此經雲:

  犯四重禁及無間業、不樂菩提未發意者,皆悉安立於菩提道,……唯除增上毒蛇一闡提輩。[32]

  又在此經卷六中也說:

  彼一闡提,於如來性,所以永絕,斯由誹謗作大惡業,如彼蠶蟲,綿網自纏,而無出處。一闡提輩,亦復如是,於如來性不能開發,起菩提因,乃至一切極生死際。[33]

  5、「五種姓」名目編排的完成到了七卷本《大乘楞伽經》里,五種種姓的名目編排,已經完全形成,如此經卷二雲:

  有五種種姓,何等為五?謂聲聞種姓、緣覺乘種姓如來種姓、不定種姓、無種姓。[34]

  但是在《入楞伽經》中,卻是把「一闡提」分為二種的,一種是誹謗大乘經而斷一切善根的一闡提;一種是菩薩一闡提,如《入楞伽經》雲:

  大慧,一闡提者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焚燒一切善根;二者、憐愍一切眾生,作盡一切眾生界願。大慧雲何焚燒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作如是言:彼非隨順修多羅毘尼解脫說,舍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憐愍眾生,作盡眾生界願者,是為菩薩大慧菩薩方便作願:若諸眾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涅槃,是故菩薩摩訶薩不入涅槃大慧,是名二種一闡提無涅槃性,以是義故,決定取一闡提行。大慧菩薩白佛言:世尊,此二種一闡提,何等一闡提常不入涅槃?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一闡提常不入涅槃,何以故?以能善知一切諸法本來涅槃,是故不入涅槃,非舍一切善根闡提。何以故?大慧,彼舍一切善根闡提。若值諸佛知識等。發菩提心,生諸善根,便證涅槃。何以故?大慧,諸佛如來,不舍一切諸眾生故。是故大慧,菩薩一闡提常不入涅槃。[35]

  應當注意的是,此經中除了將菩列入特殊的一闡提外,還認為斷善根的一闡提,亦可以成佛,認為此等闡提眾生,若遇諸佛菩薩等善知識的教導,便會發提心,入於涅槃,說明此經還是主張「一闡提」仍可成佛的同,也就是種姓仍末確定化。

  6、決定種姓的出現在以上的諸經論中,還沒有明確決定種姓說法,而到了《解深密經》里,則可以說已經舉起了決定種姓說的旗幟,如《解深密經》卷二:

  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凈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凈,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說言,唯有一乘。非於一切有情界中,無有種種有情種性,或鈍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別。善男子,若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36]
  
  《解深密經》中,已經明確地說明,「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即是聲聞決定種姓,即使在諸佛種種加被以及方便化導下,但最終仍將不能入於涅槃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而成佛果
  7、決定五種姓說的形成到了《瑜伽師地論》中,種姓之說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決定五種姓之說,可以說在此論中已經完整地反映出來。如《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七雲:

  雲何成熟補特伽羅?謂所成熟補特伽羅略有四種:一者住聲聞種姓,於聲聞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二者住獨覺種姓,於獨覺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三者住佛種姓,於無上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四者住無種姓,於住善趣應可成熟補特伽羅。諸佛菩薩於此四事,應當成熟如是四種補特伽羅,是名所成熟補特伽羅。[37]

  另外,在《瑜伽師地論》述說「異生性」時,亦提及了「種姓」的問題,如《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二雲:

  復次,雲何異生性?謂三界,見所斷法種子,唯未永害,量名異生性。此復略有四種:一無般涅槃法種性所攝;二聲聞種性之所隨逐;三獨覺種性之所隨逐;四如來種性之所隨逐。[38]
  
  「見所斷法種子,唯未永害」即是煩惱障未破,繼續沉淪生死眾生。而《瑜伽師地論》在論說「有障、無障差別」的時候,則更進一步說明了建立「種姓」之說的原因
  
  問若此習氣攝一切種子,復名遍行粗重者,諸出世間法,從何種子生?若言粗重自性種子,為種子生,不應道理?答: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所生。問:若非習氣積集種子所生者?何因緣故,建立三種涅槃法種性差別補特伽羅?及建立不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緣緣故。答:由有障無障差別故。若於通達真如所緣緣中,有畢竟障種子者,建立為不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若不爾者,建立為般涅槃法種性補特伽羅。若有畢竟所知種子,布在所依,非煩惱種子者;於彼一分建立聲聞種性補特伽羅,一分建立獨覺種性補特伽羅;若不爾者,建立如來種性補特伽羅。是故無過。[39]
  
  由上文可知,在《瑜伽師地論》中,已經非常明確地說明了,建立「種姓學說原因即是種姓」之說,其實是依據眾生的有障無障差別而建立的,但並沒有說一切眾生都沒有真如法性,這一點在引文中已經說地非常清楚,如文中雲:「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所生」,由此可知眾生種姓並不等同於佛性。(這一點將在文章的第五部分有詳細的論述。)
  而在《瑜伽師地論》的卷六十四中,則提出不定種姓眾生,這樣加上前面的四種種姓,就構成了比較完整的五種姓學說。如《瑜伽師地論》的卷六十四雲:

  聚者,有三種:一邪性定聚、二正性定聚、三不定聚。邪性定聚,復有二種:一本性邪性定,二方便邪性定。正性定亦有二種,一本性正性定,二方便正性定。不定亦有二種,一本性不定,二方便不定。[40]

  這樣三乘家的決定五種姓之說,在《瑜伽師地論》中就完整地的建立起來了

  (二)、三乘家的種姓
  在我國,三乘家的種姓說,是以玄奘法師所創立的唯識法相家的五種姓說為代表唯識法相家認為,佛說一代教法,是實說三乘而權說一乘,所以三乘為究竟。他們宣揚五姓各別之說,五姓即是菩薩種姓,獨覺種姓聲聞種姓,不定種姓,及無種姓唯識法相家認為,無姓有情必不成佛;定姓的獨覺、聲聞二乘,亦只能各證自果,不能成佛。為了簡明起見,我們將三乘家的五姓說列成簡表如下:

  ┌(一)菩薩定姓───────頓悟──┐
  ││
  │(二)獨覺定姓─┐├定姓─┐
  │├───定姓二乘──┘│
  │(三)聲聞定姓─┘│├有姓──出世間
  │┌獨、聲─┘成佛─┤
  五姓┤├菩、聲──┐│
  各別├(四)不定種姓┼菩、獨──┼漸悟───不定姓┘
  │└菩、獨、聲┘
  │不成佛
  └(五)無姓有情────────────────無姓──世間
  第一、菩薩定姓,是指那些能法爾照見生、法二空,發得四智,具有開覺佛果的無漏種子的一類有情;第二、獨覺定姓,是指那些只具有獨覺果的一分生空無漏智種子,決定可證獨覺,而終取灰身滅智,不可成佛的一類有情;第三、聲聞定姓,是指那些只具有聲聞果的一分生空無漏種子,決定悟證聲聞果,而終取灰身滅智不可成佛的一類有情;第四、不定種姓,具體應說為「三乘不定種姓」,就是指具有菩薩、獨覺、聲聞各種種子,但經聲聞、獨覺果後,能夠轉入菩薩乘,開覺佛果有情眾生。如果詳細地說不定種姓,應有四類,即︰(1)具三乘種子的一類有情,(2)具菩薩、獨覺二種子一類有情,(3)具菩薩聲聞種子一類有情,(4)具獨覺、聲聞種子的一類有情。此中前三不定姓可以成佛,而第四種,實際只是定姓聲聞和定姓緣覺,決定不可成佛。簡要言之,即是不定種姓中,只有具備菩薩種姓無漏種子的一類有情,方可成佛;第五,無姓有情即是種姓眾生,他們只能授以人天道,而決定不可成佛

  為了成立五姓各別之說,三乘家自然也有諸多的經論作為依據,茲舉證如下:
  三乘家認為,無姓有情、定姓二乘必不成佛,是以《菩薩善戒經》卷一雲:

  菩薩摩訶薩,若無菩薩性者,雖復發心勤修精進,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41]
  又《菩薩地持經》卷一雲:

  非種性人,無種性故,雖復發心精進,必不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42]

  又《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六雲:

  善男子,若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信當坐道場證得無上正等菩提。[43]

  又《深密解脫經》卷二雲:

  成就第一義寂滅聲聞種姓人,一切諸佛儘力教化,不能令其坐於道場得無上菩提我說名為寂滅聲聞。[44]

  另外,在《能顯中邊慧日論》卷一中曾記載了《大菩薩藏經》的相關種姓說的內容,雖然此經已散佚,但在論中我們仍可看出《大菩薩藏經》的有關觀點。《能顯中邊慧日論》卷一雲:

  《大菩薩藏經》卷五雲,正定眾生,是正法器如來說法若不說法,皆得解脫。邪定眾生,非正法器,若使如來,為彼說法若不說法,終不堪任證於解脫如來如實知彼有情法器已,而便棄舍。[45]

  又《央掘摩羅經》卷二雲:
  
  爾時大目連,以偈問言:
  雲何世間病,分別說三種
  或有醫治差,或不得醫差;
  或復有病人,雖得醫不差;
  是故諸病人,分別有三種
  爾時央掘魔羅,以偈答言:
  是義則不然,不應三種
  可治不可治,唯二無有三;
  若作三分別,亦是聲聞乘;
  若諸聲聞乘,佛說蚊蚋乘;
  以彼無知故,分別有三種
  所言邪定者,謂彼一闡提;
  正定如來菩薩及二乘。[46]

  此中,央掘魔羅指責大目連所說三種眾生,認為「可治」與「不可治」無須分為三種,只須分為二種,即正定眾生與邪定眾生正定眾生,即是指如來菩薩及二乘不定姓具菩薩種姓眾生。邪定眾生,即是指一闡提眾生,亦即是無姓有情也就是正定眾生決定可治,可以成佛,而邪定眾生,不可救葯,決定不可成佛。 

  又《菩薩善戒經》卷三雲:

  眾生調伏有其四種,一者有聲聞姓,得聲聞道;二緣覺姓,得緣覺道;三有佛性,即得佛道;四者,有人天姓,得人天樂,是名為四。[47]

  又《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一雲:

  又如大地,持四種擔,何等為四?一者大海,二者諸山,三者草木,四者眾生。如是攝受正法男子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負四種重任,喻彼大地。何等為四?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48]

  又《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百九三雲:

  若有情類,於聲聞乘姓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地;於獨覺乘姓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離;於無上乘姓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雖未證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不定者,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49]

  《大品般若經》意思與《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九相同,《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九雲:

  菩薩摩訶成就此輪故,於聲聞乘得無誤失,於聲聞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獨覺乘得無誤失,於獨覺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於其大乘得無誤失,於其大乘補特伽羅得無誤失。[50]
  以上經文,雖對無姓有情意義,已經有所提及了,但都未明確提出「無姓有情」不能成佛說法,而在《菩薩地持經》及《瑜伽師地論》中,無姓有情則都明確地提出來了。如《菩薩地持經》卷三雲:

  人成熟者,略記四種:有聲聞種姓,以聲聞而成就之;有緣覺種姓,以緣覺乘而成就之;有佛種姓,以無上大乘而成就之;無種姓,則以善趣而成就之。[51]
  
  又《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七雲:

  雲何成熟補特伽羅,謂所成熟補特伽羅略有四種:一者住聲聞種姓,於聲聞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二者住獨覺種姓,於獨覺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三者住佛種姓,於無上乘應可成熟補特伽羅;四者住無種姓,於住善趣應可成熟補特伽羅。」[52]

  又《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七雲:

  如本地分說,住無種性補特伽羅,是名畢竟無般涅槃法。此中或有心生疑惑雲何而有畢竟無般涅槃法耶?應誨彼言:汝何所欲?諸有情類種種界性,無量界性下劣界性,勝妙界性,為有耶為無耶?若言有者,無有畢竟無般涅槃法補特伽羅不應道理。若言無者,經言諸有情類有種種界性乃至勝妙界性,不應道理。如是誨已。[53]

  在《大乘庄嚴經論》中則對無姓有情作了更進一步的闡述,如《大乘庄嚴經論》卷一雲:

  此無性位,略有二種:一,時邊無般涅槃;二,畢竟無般涅槃。時邊無般涅槃法者有四:一者、一向惡行;二者、普斷諸善法;三者、無解脫善根;四者、善因少不具足。畢竟無涅槃法者,以無因故,無般涅槃姓,但求生死不求涅槃人。[54]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乘庄嚴經論》中,無姓有情,不能成佛態度是非常徹底的,他將無姓位的眾生分為二種,一為「時邊無般涅槃」,一為「畢竟無般涅槃」。前者,或許還有成佛的可能,但後者,因無涅槃因,所以徹底地否定了此種眾生成佛的可能。這些觀點在《成唯識論掌中樞要》中,都有所闡明。《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一雲:
  
  大庄嚴論第一卷種性品,說五種種性,三乘定及不定四同瑜伽。第五性中說二種,一時邊,二畢竟。時邊有四:頌曰,一向行惡行,普斷諸白法,無有解脫分,善少亦無因。畢竟無者以無因故,此中時邊應雲暫時。梵雲涅迦羅阿波利昵縛喃達磨涅者暫也,迦羅時也,阿名無也。波利圓也,昵縛喃寂也,達磨法也,則暫時無圓寂法。[55]
  
  另外,這種觀點在《攝大乘論》及《佛地經論》中都有所體現。如梁本《攝大乘論》卷三雲:

  被障因不具,一切眾生界,住二種定中,諸佛自在。[56]

  天親的《攝大乘論釋》卷十四對此解釋說:

  眾生涅槃性,名因不具,諸佛於此位中,不能令般涅槃神通亦無自在諸貪著生死不信大乘。[57]

  此中意思是說諸佛雖然得大自在,但對於貪著生死不信大乘,不樂大乘的無姓有情,他們也是沒有辦法讓他成就佛道的。
  又唐本《攝大乘論》卷三雲:

  有情界周偏,具障而闕因;二種決定轉,諸佛自在。[58]

  世親的《攝大乘論釋》卷十對此解釋說:
  
  若諸有情界,無涅槃法名為闕因。此中意說,彼無涅槃因,無種姓故,諸佛於彼無有自在。[59]

  又無性的《攝大乘論釋》卷十對此解釋說:

  有情界,周遍具障而闕因者,謂具煩惱業異熟障,故名具障。猛利煩惱諸無間業愚戇頑嚚,如其次第。無涅槃因無種性故,名為闕因。二種決定轉者,謂作重業決定受異熟決定。作重業決定者,謂數串習令同類因與等流果決定相續,如未生怨害父王等。受異熟決定者,謂作決定感異熟業,決定當受諸異熟果,如諸釋種決定應為毘盧宅迦王所殺害。諸佛於上所說有情,皆無自在,令得涅槃。[60]

  可見在唐本中的觀點,與梁本相同,無姓有情是決定不可成佛的。而在《佛地經論》中也認為無姓有情,無有成佛之期,如《佛地經論》卷二雲:
  
  無始時來,一切有情五種性:一聲聞種性、二獨覺種性、三如來種性、四不定種性、五無有出世功德種性。如余經論廣說其相,分別建立前四種性,雖無時限,然有畢竟得滅度期,諸佛慈悲巧方便故。第五種性,無有出世功德因故,畢竟無有得滅度期,諸佛可為彼方便示現神通,說離惡趣生善趣法。[61]
  
  以上諸文都明確說明無姓有情、決定二乘有情決定不可成佛,只有具有菩薩種姓,以及具有菩薩種姓的不定及二乘有情方可成佛。可是,以唯識法相家為代表的三乘家的五種說,在整個大乘佛法中,掀起了巨濤駭浪,特別是主張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的一乘家,更是對三乘家「五種姓」說,特別是無姓有情、決定二乘不能成佛的立場,展開了爭鋒相對的批判。那麼三乘家對於一乘家的種姓又是如何去會釋的呢?

  (三)、三乘家對於一乘家種姓論的會釋
  三乘家認為,無姓有情涅槃因,必不成佛,定姓二乘因為無菩薩姓,未發菩提心,未行菩薩行,所以也必不成佛。然而面對前面的一乘家,他們主張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二乘可以轉小向大,無姓有情亦可成佛說法,三乘又是如何會釋的呢?本文試將三乘家對於一乘家種姓論的會釋列成對話如下:

  1、第一回:一乘家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大般涅槃經》卷七雲:
  
  善男子,我者即是如來藏義。[62]
  
  又《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七雲:
  
  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63]
  
  又《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一雲:
  
  問:雲何得知一切眾生如來藏?答:……依一切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64]
  
  又《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七雲:
  
  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問言,汝有酥耶?答言,我有。酪實非酥,以巧方便,定當得故,故言有酥。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多羅三妙三菩提。以是義故,我定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65]
  
  三乘家會釋雲:以上諸文只是根據眾生清凈真如法性,即理佛性而說的;所謂的定當得,只是相對於不定種姓的一類而說,並不是說五種種姓都可以成佛
  2、第二回:一乘家雲:又如《妙法蓮華經》卷一雲: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66]

  一乘家認為:此中所說「無三」意思即是說,唯有如來法身一乘,而無聲聞、緣覺及佛三乘。
  又《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一雲:

  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者,即是佛乘。[67]
  又《妙法蓮華經》卷一雲:

  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68]

  三乘家會釋雲:梁本《攝大乘論釋》卷十雲:

  依身業等,於諸眾生起邪行無明,是二地障。菩薩未入二地,生如此想:謂三乘人有三行差別迷一乘理,故稱無明。又釋一切眾生所行之善,無非菩薩清凈方便何以故?清凈既一,未至大清凈位無住義故,若悉應同歸菩薩大道雲何修方便不修正道?未入二地,則無此智,由迷此義,故稱無明若不斷此無明,則不得入二地,故此無明為二地障。[69]

  此中,三乘家想說明的是菩薩在未入二地之前,會生起這樣的想法:認為持「有三乘人,有三行差別觀點的人,只是因為對於一乘理的迷失而造成的。但是這種想法是不對的,為什麼呢?因為如果這種說法,是正確的話,那麼一切眾生所行的善道,無非都是菩薩的大清凈方便的流露。如果說只有一乘的話,那麼眾生菩薩的「清凈」是一,那麼所有的眾生,都應住於菩薩的大清凈道中,而不必授以方便的修善之道,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相反,如果菩薩證入二地,則就不會有此種無明;換句話說,如果菩薩不斷此無明,則不能證入二地。簡而言之,三乘家認為菩薩末入二地以前,會認為三行差別說法錯誤的,而如果登入二地,就不會再有這樣的想法
  3、第三回:一乘家駁:此理不然,何以故?如《妙法蓮華經法》卷一中雲: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70]

  又《大般涅槃經》卷九雲:

  善男子聲聞、緣覺、菩薩亦爾,同一佛性,猶如彼乳。[71]

  一乘家說:當知前一經文是破二歸一,是破小入大;後一經文是破三歸一,是泯事歸理。是以當知,一切眾生皆同一佛性,皆可成佛。相關的證明還有:
  《妙法蓮華經》卷三雲:

  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一佛乘,得滅度耳。[72]

  又《妙法蓮華經》卷三雲:
  
  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73]
  
  又《大智度論》卷八十四雲:

  若不任入涅槃者,著人天福樂中,作涅槃因緣世間福樂道。[74]
  一乘家認為:無姓有情,雖暫時不入涅槃,而入人天世間福樂之道,但此福樂之道,是可以作涅槃因緣的,無姓有情最終還將入於涅槃成就佛道的。
  三乘家會釋雲:在人天中有二種有情一是,畢竟無涅槃姓,只能以人天而成就之;二是,暫時無涅槃姓,以人天成就而作涅槃因。雖然有二種,而《大智度論》只是就暫時無姓一邊的有情而說的,至於畢竟無涅槃眾生,只授與無姓有情人天福樂之道,但這只是為顯示菩薩的悲願,並不是說畢竟無涅槃有情,亦可入於涅槃。此點在《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中就有證明,如《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卷一雲:

  決定增上二種聲聞根未熟故,如來不與授記,菩薩授記,方便令發心故。[75]

  4、第四回:一乘家駁:我們一乘家認為,決定二乘有情,雖然已經入於涅槃,但在臨命終後,仍可以往生佛的其他國土,發菩提心,行菩薩行,求佛智慧成就佛道。相關的依據有:
  如《妙法蓮華經》卷三雲:

  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而於彼土求佛智慧。[76]

  又《正法華經》卷四雲:

  一切志在無為之想,謂當滅度,甫當往至他佛世界。[77]

  又《正法華經》卷三雲:

  臨欲滅度,佛在前位,誨以要法,發菩提意,不住生死,不住滅度,解三界空[78]

  三乘家會釋:依據你們一乘家所引經文中的「臨欲滅度」可知:當時是「臨入無餘涅槃」而尚未入。所以仍發菩提心成就佛道。如果已經入的話,那麼就會遠離一切發趣事業,一切功用皆悉停止,亦就不可能成佛
  5、第五回:就你們三乘家的會釋,我們一乘家仍有疑問。因為,在許多的經典中都明確說明聲聞、緣覺的住處,即為涅槃。亦即是說,一切聲聞、緣覺皆入涅槃,你們三乘家怎麼能夠說他們未入涅槃呢?如《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雲:

  聲聞、緣覺,八萬、六萬、四萬、二萬、一萬住處,名為涅槃。[79]

  三乘家會釋:
  1、玄奘法師釋雲:
  
  預流等位,回心向大,受變易生,行菩薩行,至十信位,住於八萬、六萬劫等,名為住處。[80]
  
  2、真諦三藏《九識章》雲:

  問:大本雲緣覺十千劫到,到何位,是何宗?答:此是寂宗意,除三界惑,回心學大乘,入十信,信法如如。[81]

  由以上二處引文可知,玄奘法師真諦法師都認為二乘人的所謂的涅槃只是到了大乘階位中的十信位,所以二乘的涅槃並不是佛的圓滿位的涅槃,所以我們三乘家認為,「臨入涅槃」,的確是指未入涅槃而發菩提意,回心向大,成就佛道
  6、第六回:一乘家疑問: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經典中為何又要把二乘的住處說名為「涅槃」呢?
  三乘家會釋說:當知二乘有情一是決定的二乘有情,他們入於無餘涅槃而息滅一切菩薩之行,決定不能成佛;二是回心向大的二乘有情,即不定姓二乘有情,他們入於有餘涅槃,仍可回小向大,成就佛道佛陀依據回心向大的聲聞,以火燒身,示現涅槃情況,說為涅槃義,但此處的涅槃並非真實涅槃。如《瑜伽師地論》卷八十雲: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雲何但由一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言,物類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睹,何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菩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82]

  此中意思是說,說名為涅槃,有兩種情況一是回心向大的聲聞眾生,為了除去阿羅漢餘生相續的疑情,所以在同法者面前,示現入於無餘涅槃故名涅槃。但他並非真實住於無餘涅槃,而是留有根身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但此類眾生一切諸天尚不能見,何況其他的眾生呢?所以當知,經中所說聲聞涅槃並非真正的無餘涅槃,只是為除疑情,方便示現,假名涅槃。還有一情況就是,諸佛菩薩,為引攝一類眾生,而示現入於無餘涅槃,所以此處的涅槃也不是究竟的無餘涅槃。如《佛說楞嚴三昧經》卷二雲:

  舍利弗,菩薩如果以辟支佛乘,入於涅槃而不永滅。[83]
  
  同理可知,在《楞伽經》第二卷、第四卷中所說三昧樂門,是說預流等回心向大,令身久住,依邊際定,資有漏業,受變易生,經八萬劫,或六萬等,至十信位,依此而說彼定為三昧樂,而不說已住無餘涅槃,名為三昧。所以,經中所說八萬劫乃至十千劫住處,並不是說已入無餘涅槃而又發趣,這一點在《瑜伽師地論》和《解深密經》中都有說明。如《瑜伽師地論》卷八十雲:

  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一切發趣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84]

  又《解深密經》卷三雲:

  世尊,如世尊說,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85]

  (四)、小結
  綜上所述當知:三乘家認為,一乘家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是以聲聞、緣覺亦可成佛,無姓有情亦可成佛」的說法,只是方便之說,並非究竟之說。三乘家認為,並非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定姓二乘定不成佛,無姓有情必不成佛,是以五姓差別成立,三乘是真實,一乘為方便。

  三、近現代學者對於二家種姓之爭的觀點
  一乘家與三乘家的種姓之爭,毫無疑問地會引此近現代學人的關注。那麼近現代學人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他們對於歷史上的種姓之爭,又是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和立場呢?在這里我們將引入幾位學人觀點,以作討論和借鑒。但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在下面的行文中筆者在有些地方會對諸大善知識觀點,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想法不當之處,還望諸位方家多多海涵。

  (一)、演培法師觀點
  演培法師的在他的《諦觀全集》中談及了種姓的問題。在《全集》的第二十七冊,載有「三乘一乘究竟論」一文,法師文章比較的全面,他是從小乘佛教種姓之爭開始談起的,在此文的第二節寫到

   

  三乘或一乘的究竟的問題,在小乘教中,似乎不大談到,所以向來論說此一論題的,大都著眼於大乘方面。然而事實上,我們如稍留心於(小乘)學派思想,就很容易發現小乘學派對此,也有兩派不同的解說。小乘學派,向來雖說有二十部派之多,但那主要的不出四大派,就是大眾系,分別說系,一切有系,犢子系。在這四大派中,依世親佛性論說,分別說系是主張一乘究竟;一切有系,是主張三乘究竟的。他們之所以有此異見,完全是出發於觀點的各別。分別說者,因為置重點於空性的法上,空性之法是遍一切處而無所不在的,一切凡聖無不是從空而出的。這樣,自然就走上一乘究竟的結論。佛性論卷一說:『若依分別部說,一切凡聖眾生並以空為其本,所以凡聖眾生皆從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一切有者,因為置重於種性的人上,種性在先天方面有三的差別,如先天成佛的種性,當然是可到達最高的佛位,若先天根本沒有成佛的種性,自然就不能達到成佛目的。從這思想出發,所以就走上三乘究竟的結論。佛性論卷一說:「若依毗曇薩婆多等諸部說者,則一切眾生,無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別眾生凡有三種:一、定無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闡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無,若修時即得,不修不得,是賢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聲聞從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獨覺從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薩迴向以上,是不退位時得於佛性。[86]

  至於大乘中的種姓之爭,法師也羅列了一乘家與三乘家的各自相關的經典依據,這些大都在上文都已列出,這里就不再羅列,我們著重來看看演培法師的結論。
  法師認為兩派的主張,如果從教理上來調和,可能是無法調和的,但如果著眼於眾生的根姓,著眼於佛陀慈悲施教,二者或許有容通的地方,如該文的最後一段說:

  這樣,兩派的主張,從教義上看,雖因各有根據,無法為之調和,但從眾生著眼,似乎可以有益眾生的,佛就說三乘法,覺得運用一乘可以有益眾生的,佛就說一乘法,可見講三乘說一乘,無非是為的眾生,離了眾生,不管怎麼說,都很難會通上述兩個同體系的。關於這個,性空的般若經中,曾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說:佛說般若時,諸天都有來到會中聽般若,為諸天之首的帝釋天,聽了般若甚深廣大,歡喜得不禁贊嘆起般若功德來,並且勸發那些沒有發菩提心的,發起大菩提心來,至於已入涅槃聖者雖不一定要發菩提心,但若自動的能夠發菩提心我也極端的歡喜,聽謂上人更求上人法,那是最好不過的。由此可知,能不能成佛在一凡夫方面,就看他能不能發菩提心,在二乘聖者方面,就看他能不能發迴向心,能發菩提心迴向心的,無有不得成佛的。[87]

  但法師對於二家的爭論的根本原因,即:二家將種姓佛性混為一談,而實際上種姓不等於佛性(這一論點,在後文將有詳細的論述),二家是建立在不同的基礎上來說明自己的理論的,一乘家是建立在無為無漏法上,而三乘家是建立在有為無漏法,所以二家如果要想統一對方,肯定有諸多的矛盾衝突。所以時至今日,仍然爭論不休。然而這些問題,法師文章中沒有明確的提出來,所以二家的矛盾,似乎也沒有得到圓滿的調和與融通,而且法師觀點,似乎傾向於一乘的性空立場,所以文章的最後說:

  所以從般若的性空的立場上講我以為一乘是佛陀的究竟之談,龍樹菩薩也是側重於這方面的。不過,性空者說一乘,是主後天的佛種從緣起,真常者說一乘,是主先天佛性本具有,這點不同,我們是又不可不知。[88]

  (二)、龍慧的觀點
  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中載有學人龍慧的《五姓各別與一性皆成的論爭》一文。該文開篇指出:

  五姓各別與一性皆成之說,好比水火之不兼容,刻畫了甚深的鴻溝,曾一再地展開了論戰,這是大家所熟悉的史實。此二學說究竟為何形成如此嚴重的對立我想,不外是由於教系不同,且各有其根深蒂固的依據使然的吧!五姓各別說的濫觴,發端於護月、難陀的『本新種子說』;到了護法的『新舊合生說』,才確立教權;及至慈恩,更把舊有的『三實一權』推翻,而正式成立五姓各別的應理圓宗。但三論、天台華嚴大乘學者也有其依據,一面與此抗爭,一面標立一性皆成的旗幟,大宏其『三權一實』的教說。考此二派,不外是相宗與性宗之不同,亦即由於賴耶緣起真如緣起的不同而來。[89]

  龍慧認為,唯識家樹立五姓各別之說,自有其苦心和用意,他的文章中指出:

  唯識宗從『性用別論』,區別了真如現象,而絕不許在二者間,有任何的相融,所以有情現象,唯有從有為的賴耶緣起,絕不能從真如緣起。既由有為緣起,那麼,其緣起現象的機類,必然地亦自無法開覺佛果了。可見有為,不一定相即於覺體的無為了。不過,話得說回來,性相別論的態度,畢竟只從性相兩者間的抉擇上述說而已,絕非毫無關連。也就是說,真如現象所依而遍在故,真如嚴然地成為現象的實性。因此,絕不能說,有情絕無開覺佛果能力——無漏種子絕無。事實上,不過是現象既從有為的賴耶展開,其展開的種種差別相,自有其差別的種種原因這就是五姓各別說的苦心與用意。[90]

  在這筆者有一點要說明的是,在上文中作者似乎沒有注意到唯識佛法所說的無姓有情畢究無有無種子是指沒有有為無漏法的種子而不說沒有無為無漏法,即是一乘所說佛性,(筆者這一觀點,將在後文中有所論述)。至於二家的各自依據,這在上文已有不少論述,這里就不再繁引。最後我們來看一下該文作者的立場,該文最後指出:

  在上文,我人已列舉了不少正反二派的典據,但這些聖教量,翻來覆去,亦不過是一種戲論而已,絕無法解決真正的問題。這怎麼講呢?因為他們的依據,都為佛陀金口的說法,絕無法輕視何者。所以二者的疑難,似有真接從其立足點著眼,加以檢討的必要。此二者,相宗立於「性用別論」,性宗立於「攝用歸體」。換一句說:一派是以抉擇性相為重心,一派則以詮顯實相為本義,這即是兩者的不同處。我人必先明乎此,始能會通他們的論爭。[91]

  可見,學人龍慧也是著重於調和二家的爭論,並從佛法修證的角度,說明佛法一旦成為戲論,那將失去其真正的價值也不能解決任何真正的問題。是以他的文章中,不偏重於任何一家的觀點,而是趨向於兩家皆用的態度
  (三)、竹村牧男的觀點
  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的第六十七冊,載有日本學者竹村牧男的《地論宗、攝論宗、法相宗—中國唯識思想概觀》一文,在該文的第五節<關於唯識說的大乘性>中提到了種姓之爭,不過,作者本人好象對於唯識佛法種姓觀不持肯定的態度作者從歷史、典據和教義三個方面提出了問題。在歷史方面,文中雲:

   

  在中國一般,自從有名的道生的闡提成佛說以來,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說,到處浸透,自不待言。玄奘看到《大乘庄嚴經論》有「無佛性」「無種姓之語,當他要歸國時,向其師父戒賢論師說:『若歸本國,必有不生信者,帶回本國諸論中,希望可將『無性』一語削除,但戒賢不許而呵責之。至少,玄奘本人,在心情上,對於一乘之傾向,還是有疼愛不舍之心念。但在法相宗,終於還是高揭三乘真實,一乘方便,五姓各別之教義,很銳利地與性宗一乘派對立著。[92]

  從上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比較傾向於一乘家的「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之說的,並為玄奘法師不能遵從自己的意願而感到遺憾。另外作者,還試圖來會釋法相宗的經典依據來說明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之說,如文中雲:

  不須等待法相宗之教義,的確在《解深密經》或彌勒、無著、世親文獻里,可看出有三乘真實說或無種姓說。《庄嚴經論》的『無因』,便是其決定性的教證。於是,我們不得不再問唯識說之大乘性。到底,彌勒、無著、世親等人之真意,是在什麼地方?即使說有『無種姓』,那也可能是將其言詞,作為引子,欲引誘眾生大乘之意圖,是充分有的。或者是所揭的大乘理想太高,而人間現實的存在,太過於淺顯,眾生的方面太劣,難於到達大乘那麼高的目標,只有觀察眾生冷酷的現實,別無辦法,故主張此說也說不定。[93]

  然而需要說明的是筆者認為,此一段文只是作者的猜測,是以無法作為定論,但從字里行間,我們還是可以體會到作者種姓觀上的傾向的,體會到作者所暗持的一切生皆可成佛之說的態度。另外,作者還從法相宗的教理入手,試圖說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文中雲:

  不過,也不是由於那樣的善巧方便等的理由所使然。本來,從唯識教學本身之結構或是組織看來,它們在佛性論方面,似乎已有很深厚的缺陷存於其中。例如對於相、名、分別、正智、真如五法,正智乃被認為是依他起性。換句話說,『智』是與『真如』有分別的『有為法』。既然是有為法,其生起,便需要有因緣』。這個『因緣』在唯識說中,不得不為種子。然而,成佛的根據,即:對智之因緣,必會想到『無漏種子』,這是當然的事。然而,無漏種子的存在,與內證的世界真如比較起來,傾乎有一種很靠不住的危險之感。所以要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的話,講出『眾生本有之無漏種子』就夠了。不過,大乘既然有聲聞、獨覺與菩薩之分別,其無漏種子,也應該有到聲聞、獨覺之智與到大乘之智的區別。對佛性,刻上有差別相、多樣相,乃至會談到『有』與『無』。在教學上,對於應該視為最根源的佛性,也變成會露出弱點。對於叫做大乘佛教宗教之事,把真如與智分開的立場,截然分別『無為』與『有為』之立場,究竟有沒有成功?這個根本性的問題,不得不被問到。[94]
  在上文中作者認為:唯識佛法,把佛性刻成有菩薩聲聞、獨覺等多種佛性,是唯識佛法中致命的弱點。因為眾生佛性應該是平等不異的。然而筆者認為,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誤會,有一種可能就是:作者當時對於唯識佛法還有些地方沒有完全了解,因為唯識佛法所說眾生種姓」的無漏,是指有為無漏法,而不是指無為無漏法(即是作者所認為的佛性)。所以唯識佛法中的種姓說是建立在有為無漏法上,而不是無為無漏上,那麼有為法的多樣是無可非議的。這一點在下文中也將有所論述。
  龍慧,雖然沒有承認法相宗的五種姓學說,但是在文章的最後,作者還是採取折中的觀點,並把問題回歸到佛法修證的高度來統一。如文中雲:

  唯識宗——法相宗,對於大乘性,難以肯定一定是徹底亦未可知。不過,雖是如此,卻也不能說,唯識說的價值,全歸於無。悉能成佛思想唯識有不徹底的一面,若暫時把它擱置而不論的話,其它,說有法身真如,說有般若之智=無分智、後得智,說有比什麼都更好的無住處涅槃,說有『佛三身』(對於已完成的人格,出現利他之圓滿)等,還都是述說很高之大乘法的。實際上,對於種姓論,各人如能於各人的實存之關連上來讀其真理時,就會變成從大乘的側面對各人自己的實存,很銳利地迫問著每個人的自己。假如尋問:這個『自己』有沒有持有本有的無漏種子?那,其實已經是問得太晚了。現在能問的,只有有無確實向大乘發心之問題而已。[95]

  (四)、呂澂先生的觀點

  在《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卷一中,呂澂先生也談到了"種姓義"的問題。他從「種姓說之依據」「種姓之法體」「種姓成就」三個方面,對種姓之爭進行了會釋。並在結義中將二家之說進行融合。

  (1)、在「種姓說之依據」中,呂澂先生認為無姓有情的建立,也是依三乘之歸趣而有的,他認為三乘之歸趣,即是一切眾生皆具佛性,即:雖然現在五姓有情,未能得同趣,然而將來終將趨向同一樂趣。從而把五姓各別與一性皆成會通。是以文中雲:

  如此一字(指種姓),析之有『功德』與『度』二義,合之為『種姓』。以是佛法用此字,本以表示一種趣善之因。此善指解脫善言。謂種姓趣善,不但能得功德,且能度脫。……而種姓說歸之能證,以能證聖性平等解脫之因也。《楞伽》於此名義益備,而名此五種姓為五現觀種姓。非但種姓,復雲現觀,即依能證聖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