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性基礎》之一
2012年10月19日《心經》網路課堂錄音整理
《法性基礎》之一
——2012年10月19日《心經》網路課堂錄音整理
各位同學晚上好!我們今天開始學習《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周一我們有幾個組的同學大體上把經題和第一句話跟大家做了一些分享。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就是經題,就是這個題目。第一句話我還沒準備,但是覺得這節課能把這個經題跟大家分享完,就不錯了。
在進行這個分享之前,我想簡單的把我們這個課程的安排再說一下。有些同學可能已經收到了,我們義工同學編的這本小的教材,上面的名字是:《龍泉寺網路佛學院》;後面的副標題是:學前班教材。恭喜各位現在正在學前班。後面的話是附的一個注,是道總。既然有學前班,那麼後續還有一系列的班級,什麼班呢?我們現在初步給它安立的名叫:初級、中級、高級,最後一個叫特級。那麼至少目前有五個階段,學前是一個階段,初級、中級、高級加上特級,應該是五個階段。
這五個階段基本上就是按照《菩提道次第略論》或《廣論》的內容來分的。所以,道前基礎這部分對應的就是我們這個學前班,也就是我們學前班的重點。這個根本或者叫骨架,綱領性的東西就是道前基礎的內容;初級,就是以下士道為綱;中級,就是以中士道為綱;高級,就是以上士道為綱;這個特級呢,就是止觀。這是個綱、是脈絡,配合每個階段的綱和脈絡,我們會選擇一些相關的經論來補充。這個當然包括佛法,也會參考些傳統文化的內容。比如第一階段我們會參考學《大學》,這是學前班教材其中一部分內容。按目前進度來看,每個階段至少需要兩年,所以五個階段下來至少需要十年。這個大家已經有心理準備了,這裡不需要多說了。
有的同學可能覺的,哎呀,時間那麼長,無常隨時都會來臨,學前班還沒畢業呢,我走了。(眾笑)那怎麼辦?如果你心心念念還想著這件事情的話,不用擔心,下一生來呢接著學。可能再過個三年五年,一個小朋友過來了,可能就是你。從牙牙學語開始就進入這個環境了,那很好。我們只要進入佛門,開始學習佛法,需要有個基本的概念,可能早已經樹立起來了。如果還沒有的話,從現在應該開始樹立了。什麼概念呢?——無限生命。如果沒有無限生命的眼光,我們學習佛法……我們不排除有些根性特夠的、特有大善根的同學,他一聽佛法就開悟了,這一生成就了,他還沒來得及樹立無限生命的概念就開悟了,那沒辦法。對我們大部分同學來講,這是一個基本概念,就是把我們的眼光放在無限生命的長河裡邊來去看待很多的人、事、物乃至於我們學習的內容。
這個眼光放長遠,跟安住當下(我們學習佛法都知道說要安住當下、安住當下)這兩者是什麼關係呢?是不是我們一有無限生命的眼光就好高騖遠了呢,就開始心心念念想著說未來怎麼辦,怎麼才成佛啊,眼前心就安住不了了呢?會不會是這樣的呢?這個需要大家在生活中去體驗了。但我現在的感覺和體驗就是:如果我們真的是將眼光放的越來越長遠的話,那麼我們的心就一定是越來越能安住當下,這兩個是一體的。如果說我們的心總是安住不了當下,那是因為眼光太短淺的緣故。我們只看到了眼前的得失,所以不可能安住的,不可能安住在當下,眼前的一點點超出我們預期的得失,都會引發我們內心的煩惱的時候,那說明我們的眼光已經被眼前的得失局限了。為什麼被眼前的得失局限了呢?因為沒有看到無限生命。這個無限生命不但是未來的無限,而且是過去的無限,這種無限生命預示著無限的因緣。有人說:我沒有證神通啊,老是讓我看,我怎麼看啊?所以我們要去樹立這個概念,可不是關起門來一想就想出來了,那可不是。我們現在學習佛法,實際上佛在講這些所有的內涵都是基於這樣一個背景。所以我們要去了解的話,就會發現,佛講的任何一個法,無不是在揭示這樣一個真諦,無限生命的真諦。尤其是講業果故事的時候,很少有講這一生的業果故事,全部都是至少三世的因果。這都是基於對無限生命這個前提的認知框架下,對業果才慢慢有一些正確的認知和了解。
所以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總是心不安、躁動、憂慮的事情太多,我們要好好考慮考慮我們到底在關注什麼事情,這個事情的時間尺度到底有多長。當我們不斷去串習無限生命的時候,那麼十年在我們這個無限生命裡面幾乎就是一瞬間,這一生可能都是一瞬間,更何況這十年呢。所以基本上有了這個概念後,那個誓願自然而然就成立了。什麼誓願呢?無限生命中都要這樣學下去,不會有一刻停止,這種心理狀態自然而然就成立了。
第一個階段的課程,以前已經跟大家分享過。一個是《菩提道次第略論》的道前基礎。重點是安立道總的概念,菩提道的總體。這個菩提道總體概念的核心是三士道的安立。這個三士道,看是三士道,實際上就是一乘,就是上士道。之所以稱為三士,就是要把它分開下士和中士,實際上它們就是為了引入我們進入上士道的前行的方便。所以基於這樣一個概念,我們所持的一切法,一定是一個大乘的發心在攝持它,不然的話這個法就不是佛法。佛講的法不可能不是引導你成佛的,這是絕無可能的。他說的每一件事情背後一定有這個用意在,我們眼前體會不到,那是因為我們沒了解佛的密意。所以當我們學道前基礎,學這個道總建立的時候,慢慢就把這個密意給開顯出來了。所以,只要是佛講的每一句話,佛講的每一個法,他是怎麼去策勵我們這樣一個菩提的發心的,這裡邊一定要有這樣一個轉化,如果沒有的話,那麼這個法,我們所學的它的價值、它的內涵就打折扣了。
有這樣一個整體概念以後,下面我們緊接著就學了《大乘五蘊論》。這個《大乘五蘊論》我們安立的課程名字是「法相基礎」。「法相基礎」,我們學這個最主要的目的是奠定進入佛法大門的一個工具。掌握這樣一個工具,進入任何一個領域都有他自己自身的一套非常嚴密的完整的名言體系,我們對這一套名言體系需要非常熟悉。這對我們未來的學習,是一個基本條件。
配合這個法相,實際上,我們已經開始接觸一些唯識的思想。大家要知道法相和唯識是兩個概念,不要覺得學法相就是唯識,法相和唯識是兩個概念。盡管我們學唯識一定要去了解法相,但是並不意味著法相就一定是唯識。因為法相在我們的根本乘佛教裡面,像《俱舍論》,像這樣一些的論典,重點也是在講法相,但是不能說它是唯識。唯識這個提法,唯識這樣一個思想的宗旨,已經預示著佛教在印度發展的後期以後,大乘佛教思想開始興盛以後,所形成的特有的一個宗派,叫唯識宗。這裡邊已經有大乘思想。我們在學《大乘五蘊論》,雖然名為大乘,但實際上它重點是在介紹法相,它的很多觀點其實還是根本乘或者叫原始佛教的思想比較多。即便中間有些已經開始步入大乘思想,這一點以前已經分享過,這裡不做特殊說明。
有了這些基礎以後,我們現在重點開始學習《心經》,這本《心經》的課程名字叫「法性基礎」。這個法性是和法相對應的。法性名詞來源於《大乘五蘊論》中一個法的介紹,大家還記得吧?出現過法性,是什麼?真如。四個無為法裡邊,最後一個叫「真如無為」。定義大家還記得吧,諸法的法性是什麼呢?就是無我性。諸法的法性就是無我性。諸法是什麼呢?就是《大乘五蘊論》裡邊介紹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法。法的性質是什麼呢?就一個,無我性。但大家去看前邊每個法的定義的時候,每個法本身都有他的性質。比如說,色蘊裡邊有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諸色,地、水、火、風。地是不是一個法?是。那它就有它的性質。什麼性質呢?——堅強性,這種堅強性只有地界才具有,水界、火界、風界就不具有,其他的法更不具有。諸法的法性不能稱為堅強性。所以每一個法都有它自身的一個性質,這種性質實際上講的就是法的特徵,法的相狀是什麼。但是這個名詞用的也是性,但是這兒的性其實就講的是相,以什麼為相。地界的相,就是堅強的相狀。所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每一個法都有它基本的特性,這個基本的特性就是這個法之所以稱為這個法而不稱為別的法的原因。但是我們在學習法性的時候就是要了解,那麼多法,每種法都有它自身的特點,共同的特點是什麼,最後總結總結就一個,無我性。這個無我性因為在《大乘五蘊論》裡邊介紹的太簡單,就一句話,所以我們在這兒特別再學習一門課,把無我性的特點深入的挖掘。
大家知道這兒的法性,未必就是中觀,這也是兩個概念。法相和唯識,法性和中觀,這是兩組概念。法性和法相,講的是一切法的體性和相狀,它的共性和它的差異性。這個概念是非常寬泛的,遍及一切佛法。但是當我們提到唯識和中觀的時候,那就是兩個特有的宗派。講什麼呢?這兩個趣入佛法最核心的精髓就是《大般若經》。《大般若經》又稱為佛母,佛母,佛的母親,就是佛的出生處。佛之所以成佛,之所以能夠成就佛的境界,主要靠得是哪部經典呢?就是《般若經》。如果說我們不學習《般若經》,不研討《般若經》,要問你佛是什麼境界,我們沒辦法回答,你回答不上來。佛的境界在這個《般若經》裡面開顯的是淋漓盡致的。這個《般若經》因為內涵甚深,後來的袓師希望在趣入《般若經》的時候,他有他的一些解讀,形成了他特有的思想。這時候形成了兩種特有的思想,一個就是唯識,又叫瑜伽行派,一個是中觀。唯識又叫廣行,中觀又叫深見派。見、行,我們龍泉寺有個見行堂,意味著說趣入佛法大海時有這么兩大途經。這兩個途經他們之間是相輔相成,最後共同成立這樣一個境界。
這個法性和法相是更加普遍的一個概念。這個概念,我們如果認為這是後來在大乘佛教法裡面所提到的兩個宗派的話,那麼在根本乘佛教裡面也有它的法性和法相。這個法性和法相有兩部論。這兩部論將來我們在十年以後,大家到了特級班以後,再回過頭來從幼兒園重新上的時候,就開始學這個了。我們第一遍的學習基本上都是框架式的,綱領式的。不可能學大經大論,如果學大經大論的話,大家想想看,就一部《大毗婆沙論》200卷,就阿底峽尊者還學了十二年,各位,我們準備要學幾年?一位出家的、智慧那麼高的人,這部論還學了十幾年,要讓我們學,我們要學多少年呢?可能幾生幾世都學不完。所以我們現在僅僅是揀其扼要,非常簡單的把其中綱領性的東西把握了。不要以為這樣學完就可以了,這隻是一個起點,佛法的經藏那是無量無邊的。
在根本乘佛教裡邊有兩部論,這兩部論重點講法相的就是《俱舍論》,這個大家已經很清楚了。這是世親菩薩在進入大乘之前,在學習《大毗婆沙論》的時候,對《大毗婆沙論》200卷作的一個總結、提煉,形成了《俱舍論》30卷。講法性的還有一部論,這部論形成的時間和《俱舍論》相差不多,叫《成實論》。這《成實論》,成:成就;實:真實。成就真實的一部論。這《成實論》有16卷,這個重點在講法性,所謂的法性最後講的也是空性的內涵。這個空性的內涵,雖然是根本乘的論典,但是過去在南北朝的時候,祖師甚至把他判為大乘的經論、大乘的論典,為什麼呢?因為它對法無我、無我的內涵發掘已經相當深入了。但是傳統上我們還是認為它是根本乘的、重點講法性的一部論典。所以,在講成實的時候,這個實就是諦,諦主要講的就是四諦——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按照這四步把整個佛法的內涵來貫穿起來了,而重點是在法性上做了探討。條理非常的詳細,非常的細緻。將來如果我們想學的話、要想深入的話,肯定還是要把這個基礎重新給它補上去。現在大家不要著急,回去馬上找《俱舍論》、《成實論》開始學。你別!你一學就不出來了,出不來了。出不來的話,我們框架性的東西沒有了,那你學的話很容易就鑽到牛角尖裡面去了。
為了整體上對法性的概念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我們選擇《心經》這部經典。《心經》非常短,我們可以比較簡明扼要的、能夠樹立起對於無我,或者對於空性的認知,大體上有一個了解。有這樣一個法性和法相這兩個共同的基礎之後,基本上我們第一個階段佛法的學習就結束了。
隨後我們再補充一下:這樣一個佛法的內涵,這樣一個道總思想以及法性和法相的角度,趨入這樣一個道總的角度,它在我們自己文化裡邊是怎麼展現出來的?這個可能比較契合我們自己文化的根基的事情。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怎麼去把這樣一個佛法的內涵給它表達出來、實踐出來。靠什麼呢?我們在這個時候,學一下《大學》。它裡邊所體現出來的佛法的內涵是怎麼體現出來的?這個名言上要做一個轉換。
我們大體上把第一個階段的課程給大家做這樣一個簡單的分享。現在我們開始分享經的題目。對這一塊,大家有什麼問題?沒有啊?聽完以後沒有激動一下?那麼淡然,好啊!沒有的話開始往下講了。(同學:法師,我有問題。您說的這個空性,它在其它宗派裡邊的關係是什麼?)這個問題等我們十年以後再回答,好吧?(法師笑)十年以後我們把禪宗、律宗、凈土宗,各個宗派的有代表性的經論學完以後,我想這個答案自然而然你就知道了。還有沒有?坦白的講,我現在回答不了你這個問題。(法師笑)(眾笑)好,我看還是不要再問了吧。
我們開始分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題目。為了印象深刻一些,我們把這個題目寫下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個題目大體上我們分四部分:一個是般若;一個就是波羅密多;一個是心;一個是經。因為《心經》大家都非常熟,乃至於說很多同學每天都誦很多遍。但是對於經裡邊的每一個詞它的內涵以及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和體現到底是怎樣的,我想這一階段,我們就重點做一些研討,做一些分享,看看我們從中能得到什麼啟發。
我們先看一下這個,叫「波羅蜜多」,它是一個梵語的音譯詞。有的翻譯成「波羅蜜」,後來玄奘大師他們翻譯成「波羅蜜多」之後,這個就比較通用了。它的漢語的意思都很清楚,是什麼呢?到彼岸。誰是彼岸誰是到呢?不知道?我們就不知道了?波羅是彼岸,蜜是到,彼岸到。他們的語法很有意思哦,彼岸到,我們是到彼岸。到彼岸這三個字總結成一個字就是什麼呢?叫「度」。所以「六波羅蜜多」就是「六度」,到彼岸就是跨越、度過然後到達彼岸,這是一個詞去概括它。
那有這個「度」,有這個到彼岸之後,大家可以展開豐富的聯想啊,既然有彼岸那就一定有此岸。好,這兒有個此岸這兒有個彼岸,有此有彼中間是什麼呢?(同學:般若)般若?中間是什麼?(同學:水)中間是水?(法師笑)那生活在沙漠裡面就沒機會度彼岸了。那是什麼呢?說說看,是什麼?我們只知道度彼岸,不知道中間是什麼就過去了?(同學:六道,輪迴,船……)六道?輪迴?還有什麼?船?五花八門,也不知道大家各自想的因為中間各自內容不一樣,所以到彼岸是什麼也不知道了。(同學:波羅蜜多)哦,中間是波羅蜜多。(同學:菩提道)中間是菩提道。唉,好啊,菩提道啊,如果不是菩提道的話怎麼到彼岸呢?中間就是菩提道,說得很好。這個菩提道沒問題吧?到彼岸,彼岸是什麼呢?所以我們既然問中間是什麼,那就要考慮彼岸是什麼,對不對?彼岸是什麼?涅槃,覺悟,覺,還有什麼?智慧,還有沒有?解脫。哎呀,我們每個人心中有一個彼岸。彼岸是什麼呢到底?(同學:恐怖)什麼?恐怖?(同學: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好,無上正等正覺沒錯吧?覺、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總之一個就是我們最後的目標。
這個目標一定是這樣一個結果,這個結果是什麼呢?就是佛!你不是要成佛嗎,彼岸就是佛呀,對不對?那麼此岸是什麼呢?輪迴、凡夫,還有什麼?此岸就是我們正在生死輪迴中,樂此不疲的轉啊轉啊轉啊的那個對象,就是我們這一群凡夫。這個此岸彼岸一旦界定以後,那麼中間我們就知道這是什麼了,這是什麼呢?這個中間是,其實剛才已經說到了,就是菩提道,對不對?所以我們由一個凡夫到彼岸的路程就是菩提道。這個菩提道那是什麼呢,就是六度。沒錯吧,菩提道就是六度。六度可以含攝一切佛法。這一切佛法的目的,都是為了把我們從凡夫輪轉的此岸承載到無有輪迴的彼岸,解脫了,成就了。
好,這個大家還有沒有不同的意見?沒有了啊,好,我們都見解統一了,將來我們上去的時候不要亂跑啊,我們這個路子就這么走了。歡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見解,我們再去辨,我們再去辨析,再去認知它。那麼剛才說這個道沒有錯是六度,但是在這個度的過程中,如果比喻這個六度它是一個工具,佛法就像一個工具一樣,就像一條船一樣,那麼什麼是水?是什麼在承載這個船?這個還要了解,是什麼?(同學:眾生)哎呀!眾生好辛苦,承載著我們成佛的大船。所以叫什麼,「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這個意思。水能載舟,它能夠承載我們,我們善加對待,一切眾生這就是我們將來成就的最好的境界。舟過去了,人家眾生繼續承載。怎麼覺得眾生成了菩薩了,幫你渡過去了,人家留下來了,我們這樣去理解啊。那麼既然有此岸有彼岸,我們適當去體會一下,這個時候在這種境界裡面,我們去體會一下佛的境界是什麼境界。
大家知道我們凡夫為什麼會在這個此岸裡邊出不來呢,為什麼?因為無明,因為有一個我執。這個我執的力量,一直會主宰我們的身語意的三業,最後形成了種種的習氣。這個習氣呀就是習慣,一直在串習它,一直在反復的去這樣在造作它,結果形成了一種氣,這氣是什麼呀?無表色,氣就是無表色。這個一直在累積一直在累積,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氣場,大家知道,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氣場。我們每個人因為我們生命的無限的輪轉相續性會導致,我們一直以來每個人他一直在造作一直在造作,而背後都有一種我執的力量,他累積了非常多非常多的習氣,而這種習氣就是一種場。這個場就是我們的業所感得的一個空間。在這個空間裡邊,只要宿生和你有緣的人進入你的場,兩個人相互的作用,過去串習的心理狀態就會在那一刻呈現出來,這個不需要時間。這種場的作用是剎那之間就會產生的。所以你見到一個人特別歡喜,什麼原因呢?你們彼此之間的場決定的,過去你們的場累積的就是這樣一種彼此之間相互付出,你總是在給他考慮,他也總是在給你考慮,彼此之間的緣份又特別的深。彼此之間帶來的快樂的緣,我們假設它是善緣,善的緣份,他能給你帶來快樂,這種場,只要你一見到他,剎那之間就開始變了,我們的心境剎那之間就會受場的影響,就變了。
大家知道在這個場裡邊我們能不能作主?我們是作不了主的,為什麼呢?因為有一種執取在。這種執取的形象有點像(手拿粉筆鬆手落下),看到了,這個粉筆為什麼一定要往下落,因為有引力。大家知道,當粉筆不在的時候,力存在不存在?力不存在,場存在。地球的重力場存在,但是沒有力。力只有什麼時候存在呢?只有這個物體放在地球的重力場中,力才產生了。力才對這個物體的運動產生一種主宰。這個時候粉筆自由嗎?不自由。你說它自由,往上走,因為你在往上扔它,它做不了主。如果它是這樣的狀況一定往下落。為什麼呢?因為它宿生一直在串習一種力量,它也有力量,它也有它的我執在。這種持取的力量會導致到它受到一種自然力的約束,就一定會往下落。
而我們生命就如同粉筆一樣的。因為我們有我執的一種執取,相當於這個物體有質量是一樣的,只要進入一個場裡邊就開始輪迴了。只要我們的我執進入了一個場,什麼場?六道輪迴的場。這個是一點也做不了主,大家想想看,我們除了這個六道輪迴,我們能去哪兒呢?(同學:西方極樂世界) (眾笑) 六道輪迴包括所有的空間我們都進不去,我們只能在這個場裡面。所以我們這個力量,重力,這個輪迴的力量一直在產生作用,我們不可能逃脫出來的。
除非我們把這個我執給去掉了,除非這個粉筆的質量沒有了。所以它就可以不落。所以我們就知道了,當我們去了解為什麼在此岸這個根本原因的時候,那麼我們整個的六度是度什麼呢?就是度我們自己我執的習氣,靠什麼度呢?面對這些境界去度,度什麼呢?度我們那些根深蒂固的執著習氣,最後成佛了。
那麼佛他是什麼呢?佛有沒有習氣?(同學:沒有)是嗎?懷疑了,佛也是人,人當然有習氣了,佛也有習氣,你看看老愛打坐(眾笑),老愛出去托缽乞食,那是好的習氣(學員說)(眾笑)。奇怪了,佛有沒有習氣呢?他有沒度人的習氣呢?這個問題大家以後在讀佛經的時候再留心一下,然後看一看,佛他有沒有習氣,至少在《金光明經》裡面有這么一段描述。當時看到心裡特歡喜,發現佛還有習氣(法師笑,眾笑)。說:佛托缽乞食,到處跟人家結善緣度眾生的時候,托缽乞食的方式是什麼原因呢?一定要到村落去托缽乞食,由於他的慣習力, 「慣」習慣的慣,「習」習慣的「習」,一種力量,他是這種力量推動他,一定要到人群中去給眾生結緣,這種力量導致他一直是這樣的。宿生這樣,大家知道,佛之所以來到我們這個所謂的娑婆世界裡邊,和我們結緣度我們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他宿生一直在發願,一定要來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而且一定要去度這些眾生。這個願發久了,能做主嗎?最後他也做不了主。到最後開悟了,想不度眾生都沒門。為什麼呢?天人最後下來祈請啊,說:你都忘了宿生你都發的這些誓願力了嗎?你怎麼說話不算數啊?類似的把他數落了一番。佛一想,說:是啊!我宿生不是發願要做這件事情嗎?為什麼不做了呢?開始做!所以佛啊,他也有一種力量,他也不自在,但這種不自在,在我們論裡邊講,就是一種「被大悲心所束縛」的不自在。大悲心,因為眾生還沒有得度,眾生還苦,他自己乘著眾生的大海到了彼岸,然後就在這兒停止了不動了?會嗎?不會。他一定會把這些眾生給救出去,這是幹什麼呢?是名「報恩」!所以為利有情,我發願要去成佛。所以成佛看似彼岸,看似我們的目標,但是在這句話裡邊,他只是一個起點,為利有情這是我的目標。為了要利有情,我才發願要去成佛。成佛之後,肯定是實現自己的目標,幹什麼呢?這個時候才開始。所以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最開啟到極限的人格典範就是:佛!佛他成佛了以後,他把他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完全都開啟出來了。
現在我們科學研究證明說:我們人啊,其實大腦的很多的細胞都沒有發揮作用呢?我們dna很多信息,90%以上都是處於隱藏的狀態,它的能量都沒有發揮,而我們能發揮的非常少非常少,誰完全發揮出來了呢?佛!佛的潛能,佛的力量全部都開啟出來了,用這種潛能用這種力量去實現他生命的價值。所以,在這個時候,整個的過程,就是把這種執取的習氣給破掉以後所形成的一種生命的狀態。因為這種生命的狀態,他一直終止目標一直非常明確,所以一旦成為這種狀態之後,他可不是就停在那兒了,現在才開始進入生命一種全新的境界,這種境界就叫做什麼呢?用我們自己的文化講,叫「天行健」!佛啊就是「天行健」。佛他最後的境界,就像我們自己文化語境裡面的「天」一樣,這個天是什麼呢?永恆不息的。永恆不息的這樣子運作,從來不會終止,從來不會停止。那個時候佛就像天一樣,這個時候他開始化育萬物,時時處處,隨緣化育萬物,這個功用才開啟出來了。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間,我們要適當的做一個分段,為了正確的理解此和彼之間的關係。以我們現在的狀況,佛要告訴我們一些佛法的話,因為我們現在的執取,這種執取無時無刻不存在,他一定要安立一個名言,這個名言讓我們能夠明白,所以安立了一個相對的名言,這叫「此」和「彼」。你們現在在此岸,將來要到彼岸去,中間還要去承載一些工具,這些名言就安立出來了。為了正確理解這些名言而不是被這些名言束縛,我們要適當的把這個階段再分一下。這個階段在分的時候,我們借用一下《優婆塞戒經》裡邊的說法,對人分了四類:一類是「順生死流」,這個順生死流的人是誰呢?我們都已經清楚了;還有個第二類叫教「逆生死流」,逆生死流的是誰呢?是不是佛?是二乘行者,聲聞緣覺,逆生死流;第三類,叫不順不逆,你說怪呀!怎麼這個時候不順也不逆了呢?就有這一類人,這類人是誰呢?菩薩;最後,佛就是到彼岸,第四類人就是佛,佛到了彼岸。所以這個分類方法就可以讓我們去理解,這個到彼岸到底是什麼境界,要有一個比較相對正確的理解。
因為在我們的概念裡邊,可能只有這兩個:一個是順生死流,一個是逆生死流。但是以這樣一種安立的話是不可能成佛的。大家知道有順有逆,在這樣一個相對概念裡面是不可能成佛的。不順不逆,這些相對的概念消除了,靠這個最後才成了佛的境界,所以佛是到彼岸去了嗎?我們空間裡邊噢,佛是到彼岸去了嗎?可不是。那個概念裡邊可不是說,哎呀,佛到了彼岸,所以回來渡眾生,不是這個概念。這個此岸和彼岸,只是現在我們名言上的一個安立。佛所謂的到彼岸,其實並不離開這個,是無處不在,所以他無處不在的境界,什麼時候才成立呢?是在不順不逆的時候才成立。
大家由此可見,這個順和逆的安立就是在最初的時候給我們的安立,最初因為我們在沒有修習佛法之前,為了讓我們了解我們狀態偏離佛法偏離到有多遠,這個時候給安立一個順和逆。由此觀照的時候,我們的生命狀態就是完全的違背道的,完全是隨順生死的。這個時候我們一種覺悟的力量,希望能夠超脫出來,給他對治一下,提出逆的概念。這個逆的概念是逆著生死流而來的。所以,他這種狀態基本上是對順生死流狀態的一個完全的否定,基於這種狀態的一個安立。可是這個安立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當我們按著逆生死流不斷去修學,不斷去體驗的時候發現,這個所謂的順和逆不在外境,只在我們的心。這個時候他開始在自己的我執,內心開始做功夫了,所以他對境界開始不即不離,也就不存在順和逆這些說法了。
所以菩薩,有一句話描述菩薩的境界,菩薩的一種心理狀態叫「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菩薩的心理狀態就是「悲智雙運」的時候,因為他的智慧看到輪迴的過患,所以他不會住。這個「住」可不是安住的意思,這個住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兒的「住」是「著」——貪著,黏著。所以他不住三有,是不會貪著三有的一切的快樂,因為他的智慧覺照到了它的過患和痛苦。但是悲呢,又不住涅槃,所以他不會像二乘行者他最後涅槃,自己寂滅,寂滅一切的苦和煩惱,最後解脫了。他又不這樣子,他還要去回過頭來。其實不是回過頭來,是在這樣的境界裡面去做這樣的事情,那就是不住涅槃。
所以他到底是在三有還是在涅槃呢?這些概念在菩薩那兒,所有的對立都消除了。所以在菩薩的眼裡邊,我們世間人所有的此、彼;善、惡;是、非,所有的對立概念,在菩薩那兒給它消解了。所以就進入了這樣一個不順不逆的狀態,最後菩薩才是佛子。這樣一種境界,順著這樣一種境界圓滿的時候就是到彼岸。通過這個分析,我們對於此和彼的概念慢慢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如果我們通過學習佛法那種對立概念越來越強的話,說明連逆都沒過去,連逆都沒過去還在順,還在順生死流,而且順的更厲害了。雖然在學習佛法,以前還不知道怎麼去順生死流,現在學了佛法知道該怎麼順了(眾笑)(法師笑),順的越來越厲害。(法師笑)好,對這一段大家有什麼問題嗎?
同學:法師為什麼對立它是順生死流呢?
法師:為什麼是順生死流?
同學:因為原來本身就是貪,後來不貪了,表現的不是已經逆了么?以前是貪著,現在就是不貪著了。(法師笑)(眾笑)這不就是逆了么?(法師笑)
法師:原來是貪現在是不貪,是逆嗎?再想想看是逆嗎?原來貪的時候,你要是厭患它,那個就是逆了,這時候不貪可不是逆。原來是順,現在不順了,它講的是不順,原來是順生死流,現在不順了。不順是不是逆呢?不逆,不順不逆,所以這種境界大家只能去體會它。
好,這一段我們還有沒有問題?沒有了的話,那麼對六度,對此岸和彼岸的認識,我們就借用這個來說明一下。我們再從另外一個角度或者說再更加細緻一點描述一下,理解一下這樣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我們知道在佛法裡面,後來分了很多所謂的三乘佛法或者是五乘佛法,分了這么的一些階段,好像佛在講這些法的時候,是針對不同的人,講了以後他需要什麼滿足他了,他結果了,需要什麼滿足他,就完成了。好像是支離破碎的,不同體系的,所以後來祖師菩薩才造論,安立了道總思想,把所有的佛法串起來了。
在這我們分享一段話,這段話我記得以前好像給大家分享過,這個時候在這種語境下再去體會的時候,又別有一番風味。他是這樣一個人,他的生命成長曆程經歷了這樣一些階段。我們去看一看這樣一位大乘的菩薩,他的心理成長的經歷是怎樣的。我說到這,大家應該知道是誰了。還不知道啊?哎呀!就是我們的夫子,孔老夫子。
他有一段話是在自畫像,他是描述他自己一生的經歷的時候,大家記得了?分了這么幾個階段:十五歲的時候,幹什麼呢?叫「志於學」;三十的時候,而立;四十的時候,不惑;五十的時候,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夫子在他自己一生,既然他是已經說到七十歲了,那應該是七十歲以後的事情。夫子總共是活了七十三歲,我印象中,七十二還是七十三歲。所以應該是在他人生的最後的兩三年內,開始總結自己。回首,做生命回顧,發現我的生命怎麼那麼井然有序?發現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提升。大家想想看,夫子當時的心情是什麼心情啊?很有成就感,我真了不起,會這樣讚歎嗎?「從心所欲不逾矩」,非常有充實的愉悅的一種心情就出來了。我們去看一看,夫子他一生的成長,從十五歲到七十歲,他這樣一個生命的成長,來去了解我們一個人從凡夫一直到最後我們「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時候,已經要接近成佛了,乃至於說就是佛的一種境界的時候,他給他自己安立了一個次第。這個次第裡面,我們適當地去體會一下,這個所謂的「度」,到底在度什麼?
他的生命過程里是怎麼把「我」的習氣給度掉的?為了理解這一點,我們在去體會這個層次的時候,是從這個角度來去認知它——心和境的關繫上來去認知它。剛才已經說過了,是什麼在支撐我們生命從凡夫到成佛呢?那就是眾生這個環境,我們所面對的這個環境在成就我們的生命。那麼,在我們的各自生命和眾生的環境互動過程中,自然而然就關係這個心和境的關係。對心和境的關係的正確的認知就決定了我們,這個度啊,到底能不能度過去。
我們來看一看這幾個階段對應的內涵。十五歲的時候「志於學」。夫子的志向是什麼?為往聖繼絕學,是吧?還有沒有?這個「志於學」,當時的社會背景,大家知道,當時的社會背景應該是春秋時期,當時的國家應該是非常地動亂,而夫子自己本身的習氣特別重,但是不是我執習氣,那是什麼習氣啊?特喜歡禮,從小就表現出對禮的特別的天賦。後來的因緣,他了解了過去像周公這些聖人在世的時候天下太平的形象,他了解越來越多的時候,又了解當時的現實又是這樣的殘酷、這樣子混亂的時候,他不忍心。這時候立下一種誓願。幹什麼呢?要志於讓社會重新回歸一種秩序、一種太平、一種祥和。這是他的目標。所以最後,所謂的大同世界。在夫子心中,他可能像大家說的說,我將來要去成為一種聖人,我怎麼樣怎麼樣。這個問題,當我們這樣安立目標的時候,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大家別忘了,當我們這樣不斷去考慮的時候有一種傾向性。這種傾向性就是我們都有一種以自我為中心。我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老是想自己。人家是為利益有情而成佛,你是不知道為了什麼要成佛。不知道為什麼,反正一定要成佛。結果佛也沒成,自己也失去自己的本來面目了,連個正常人都做不了了,真是太遺憾了。
夫子他也要成聖人,但是成聖人不是他的目的。他當時是為了讓社會重歸那種秩序,重歸那種太平。他那個時候發願,要像周公像聖人一樣,重新去扭轉這個時代的局勢,他發了這么一個願。我們去體會,我們沒有看到史料確切,像周總理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在史料還沒有看到夫子曾經發過這樣的願,但是我們去體會他,從他後來的行蹤裡邊,從他後來的語錄裡面可以體會到,最初他是有這樣志向的。因為懷著這樣的志向去學習,大家知道,這個是非常微妙的。為什麼呢?他在十五歲的時候沒有去鬧革命,他乖乖的去學習了,而且一學,大家算算看一學就學了至少十五年的時間。大家能做出這個抉擇嗎?現在這個社會動亂不安,結果你志於學,隱遁世間了,幹什麼去啦?去學習了,這個抉擇背後有學問。那說明在夫子心中,他相信這是將來扭轉局勢的根本的原因。那是什麼呢?他要去尋找。他要去把根扎進去。他要去尋找這個社會將來要復興的話,怎麼個復興方法。他一定要去探討。所以在後來的學習中,應該這樣一種想法和志向在深深的貫穿他的想法和一切行為。所以這個志向裡邊,心和境的關係已經安立了,我們只要轉換一下名言就可以發現,他那個時候已經知道心一定可以轉境的。別看這個社會怎麼動亂,別看這個社會怎麼道德下滑、怎麼世風下滑,這不是你關心的問題。你關心的是,你到底想怎麼去改善這個社會,你的方案、你的策略、你的路徑何在?如果把你放在這個地區的行政長官這個位置上,你能做什麼?可能比現在亂的更亂。(同學:打仗去了。)我們現在抱怨的人,讓你放在這個位置,十有八九比現在更亂。我們沒找到方法,我們不知道怎麼去改變這個社會。但是夫子那個時候已經開始有篤定的感覺,什麼篤定的感覺?心可以轉境,只要他自己的境界在這個過程中去探取、去尋找方案,一旦認定了,將來這個環境改變,那就是舉手之勞。
不過,後來他周遊列國十幾年好像也沒有太成功,但是他的意義不在當時,他的意義功在千秋。所以他的境可不在眼前,他心裡面對這個非常篤定。只要我們內在樹立起來了,只要自己這個心轉過來了,那麼社會受到他的影響那是遲早的事情,一定會這樣子,這是一種志向,這種志向導致了他在學習的時候,心就非常地安,不著急,慢慢去學,跟著老師去學、學、學,學到什麼時候呢?學到三十的時候而立,這個而立是什麼境界啊?成家立業,不是吧?一般三十歲我們都要成家立業了,但三十而立,這個而立什麼境界呢?「立」呀,站立。夫子他說了一句話:「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大家看這個「位」呀,一個「人」一個「立」。位置,這個位置啊,不要擔心沒有這個位置,你要擔心所以立,你要擔心什麼東西在支撐你能可以到這個位置上。那個東西你具足不具足,那個東西具足了,外在有沒有這個位,因緣成熟了,自然而然就有了。有了,你就可以發揮你的功用。這個沒有,你到這個位置上,那完了,沒有立,到這個位置上那成什麼了?倒。不立就倒了。沒有立啊,所以我們這個位置,位置和外在一切的東西是一個詞「感」來的,這個叫感,一切都是感召過來的。你的位置、你的名、你的所有的財富,這是感過來的,可不是求來的,也不是你奔逐過去的,奔逐過去的話很容易倒,不穩啊,根基不穩,倒掉了。但如果立起來的話,立起來了,這個人啊,人是靠過來的,人啊,靠過來的。你立了,人靠過來了,你的位有了。可不是過去的啊!過去,攀緣。立呢,隨緣,立下來了。它這個立,一看這個立就是有感覺了。這種立就是不動搖,這種不動搖就是心和境的關係,因為它這樣不斷去學習、不斷去學習以後啊,最後他的心不為外境所動搖。外境的是是非非、起起伏伏對他內心已經產生不了影響,這叫立。這個立「確乎其不可拔」,這個時候不可拔,他內心的狀態已經可以到這種不動搖的狀態,心不隨境轉。上面的是確信心能夠轉境,而實際在學習的過程中,第一步他做不到心不隨境轉。
那麼不惑是什麼呢?惑啊,迷惑,疑惑。它的組成,一個心,一個或者的或。心或者這樣子,或者那樣子,什麼狀態啊?我們對事物的決擇是搖擺不定的,看不清楚事物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才搖擺不定。這個時候他不惑,就要具有一種智慧,智者不惑。這種智慧就開始對外在的環境、外在的事物有他非常清晰、獨到的認知,不惑。這是基於心不隨境轉而自然而然達到的一個結果。心可以觀境,我們的心這個時候可以觀,這個時候用的是觀噢!觀是觀照。因為心不為外境所動搖了,所以他這個時候才能保證他對於外境的認知和觀察是有確定的、不疑的結果。大家知道為什麼平常我們很多的認知會經常發生動搖,乃至於不準確呢?什麼原因呢?(同學:無明)這是高射炮打蚊子。想打蚊子還不容易啊,但是炮浪費了。我們去考慮一下啊,我們的認知能力,所認知的境和我們能認知的心啊,因為如果我們的心隨著外境動搖的話,大家知道,這個標準就失去了。你去拿一個尺子,來量這本書的寬度,你要保證,尺子不能變化。尺子象橡皮筋似的,量一量,橡皮筋拉開了,量另一個時橡皮筋又合起來了,說,哎,這個長。這個行嗎?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們在去量一個對象的時候,一定要有一把尺子保證它的不變性。這個時候,我們所得的結果才有可比較性。
事實上,我們在生活中,在衡量事物的時候啊,我們那一刻內在的認知啊,標準是經常發生變化的。所以叫「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哎呀,一天到晚到田裡去看,莊稼長得怎麼這么慢,你們那莊稼怎麼長得那麼快。結果對方也說,你的莊稼怎麼長得那麼快,我的莊稼怎麼長得這么慢,實際上都是一樣的。因為我們在衡量莊稼的時候,那貪心起來了。那貪心一起來,那尺寸大了,一量莊稼,哎,怎麼那麼小啊。我們喜歡的東西啊總是不滿足,為什麼呢?那尺子變大了,所以人的貪慾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為什麼呢?這橡皮筋彈性特大,也不知道是用什麼材質做的,能無限的澎脹,到最後也不知道會不會崩斷,崩斷以後會有什麼結果,我們不可想像。對方有一點點收獲,唉,你今天怎麼收獲那麼多?你的工資怎麼那麼高?你家房子怎麼那麼大?其實人家的房子遠遠不如你的好,你就是容不得人家有一點點好東西,為什麼呢?一看別人的東西,尺子變小了。結果一衡量別人的東西變大了。這個我們內心衡量的標準啊,真是瞬息萬變,好好研究研究,看看有什麼規律。這就是為什麼會惑的原因,就是內在衡量標準發經常生了變化。到最後人家說,這個人啊,太情緒化了。人不客觀,不可靠,最後人家就會有這種感覺。
那麼,當我們心不隨外境轉的時候,保證心不受外境影響的時候,好,你慢慢慢慢找到了一個客觀的相對穩定的標準,拿這個標準再去衡量一切外境的時候,這個外境到你這兒,長、短就會非常清楚了。所以,在《大學》里還有另外一句話,剛才大家也都讀到了,叫:「唯仁者為能愛人,能惡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不仁者是沒有資格去愛一個人恨一個人的。你有什麼資格?對不對,你的標準在哪兒?你的標準在哪兒?仁者啊,可以了,仁者啊有標準,它的標準看誰都是一樣的。它的標準不會隨著外境的變化而變化,就是這樣子,一錘定音,是什麼就是什麼。內心毫不含糊,沒有任何含糊,所以他具有這個資格愛一個人,恨一個人。那麼他也知道愛一個人,愛的是什麼;恨一個人,恨的是什麼,非常清楚,所以這些人一旦接觸這樣的人的時候啊,那些值得愛的特質就會開顯出來,那些值得惡的特質就會消減下去。最後,這個結果就是「親民」。因為仁者是內明其德以後,他再去接觸一些人的時候,就把標準傳遞給周圍的人了,這就是親民。這個我們將來在學《大學》的時候再給大家做具體的分享。
好,我們繼續往下看。這個「惑」就是心或者這樣或者那樣子,那個就是內心沒有標準,所以看待很多事物的時候失去了基準,結果上是瞬息萬變、喜怒無常。當這樣子一種狀態,心能觀境而且不斷觀不斷觀的時候,經過十年的累計,最後他知天命。這個知天命是什麼一種境界呢?你說:我也沒知過,我也不知道呀!如果這樣說的話我也不知道。大家知道啊,在我們的文化裡面這個「天」字內涵比較深。這個天命啊,加個天字命就變了。命是什麼呢?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要想成為君子你要知命;可不是說不知天命無以為君子哦!你要知天命以後那就不是君子的事情了,那就已經是聖者的事情了。知命,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一個君子他能夠人不知而不慍,他能夠內心不溫不火,他自己內心沒有煩惱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他知命。知命是什麼呀?知因果。所以君子他是對生命的心靈的提升,對於生命的真相是已經有體驗了。他已經開始覺察到,萬事萬物都是有因果的,而且他已經在人我相處過程中啊,慢慢體驗到了,好多事情,就像人打牆壁一樣,你打過去牆壁給你一個反作用力。我們的一言一行,起心動念,給周圍的環境都相當於在作用。你在作用的時候環境給你反饋一個作用力。這個作用力以什麼方式、什麼狀態給反饋回來,這需要一個人的內心要非常敏感去體驗它。這個時候,君子他體驗到了,體驗到了說這種命啊,就是一言一行對周圍環境都能夠產生作用,而這個作用有都能回饋到自己身上他的一種體驗。
所以最後他就是要去修自己——自修,自修其德。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一旦知天命這個境界可就一下上高了,上升了。這個「命」天命,它可不是人的命,這個人因為他的情緒喜怒哀樂無常,所以這個命是無常的。但是天命。天,它沒有喜怒哀樂,它是永恆不止的、它是大公無私的,所以它的命是一種責任、一種使命。到五十知天命的時候,他已經知道了他的責任和使命,篤定的已經感覺到了這一點。這是用我們平常的話來講,而從內心境界上來講是「天人合一」的狀態,所以這「天」命啊,平常我們說天人合一對不對?什麼是天人合一呢?就是人之道和天之道的一個吻合。人之道有好惡、有喜怒哀樂無常;天之道呢?沒有這些好惡,是公正的、是無私的。當一個人他能夠不斷的去修持和天道吻合的時候,那就是天人合一的狀態,那就是知天命。這個知天命啊,就是他自己的生命的境界一下子回歸到像天一樣的廣大不息的狀態。所以這種狀態我們可以看到,心對境的時候,在這之前大家知道,在這之前都是二元的,二元的狀態就是我們能認知境的心和所認知的境。這個有一個相對,但是知天命的時候心和境的融合成為一體了。這個時候他的生命完全融入到了天地宇宙萬物之間,所以那種大人,「大」的形象就來了。這個「大」啊,不是大小相對的大,這個大是絕對的大,就是和天地萬物合為一體的大。這種大隻有在這個知天命的時候,那個時候體驗到了,那個時候我們能觀的心和所觀的境二元對立,我們主管和客觀消融以後,生命融入到一種狀態裡邊體驗到的,這就是心境合一,融合了。這一融合啊,這生命潛力的開發那可就是一個起點,從此進入什麼狀態呢?不順不逆。大家知道,在這之前都還是在這順逆的生死流裡面,在逆的生死流里到知天命的時候順不逆了。大家知道,因為我們的生命和萬物已經融入一體了,這個時候你分辨不出來哪個是順哪個是逆,沒有這些相對的概念了。當進入沒有相對的概念以後,他的生命進入一種狀態,這種狀態叫耳順。你剛才不是說不順不逆嗎?怎麼又出來一個順啊?這個順可不是這兒的不順不逆,這個是生死流里的順。而這裡是什麼順呢?耳順,這是在修改我執習氣,這叫耳順,如果是順耳的話,那完了。我們平常都是求什麼?求順啊?求順眼,求順口,求順身體,這是對環境苛求,環境你要順我,順什麼?是我執的習氣,你要順我我就快樂,所以如果我們求外在環境的話那就變成,叫什麼,叫順耳。可是這時候,他在修改我執習氣的時候一切境界都能夠讓耳順,那就是把習氣給扭轉了。所以真正的度啊,大家知道,真正的度,他是在知天命之後再開始的,六度萬行,是在體驗到人我一如,天地宇宙萬物合一之後才開始。在那之前我們內心是沒有,不知道用什麼修改習氣,這個標準啊,這個道沒有見到,所以知天命在我們佛法里境界里其實就是見道。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修道,無學道。
所以耳順這個中間就是幹什麼呢?修道。這個修的是道!用道修改自己的我執習氣,讓我們的五根、六根都能夠順起來,叫耳順,這個不只是耳順,其實講的是六根都要順,這個時候真正是修道了。因為他不斷去修,修六根或者叫六識都在凈化的時候呢,最後凈化的結果就是從心所欲,不逾矩。矩是規矩,不逾越這個規矩。從心所欲,我們心裡怎麼想的就怎麼去做,但這個所言所行無不合道。無不合道,這是什麼狀態呢?那肯定就是聖者圓滿的狀態,對不對?聖者圓滿的狀態。他這個時候,我們這個心,剛才已經說過了,心境一如,那麼耳順的時候就是在,心和境又開始分了,但這個時候的分啊,大家知道,這個時候是在一體的基礎上的分,人已經體現了這個一的基礎,這個時候分出二元來,那麼這二元就轉化為道用了。我們平常所用的二元,之所以會對立,之所以會形成破壞的力量,那是因為我們沒有體驗到一體性,沒有體驗到一體性根本上就是割裂的。因為根本上是割裂的,所以他這種彼此之間的關係就是一種傷害性的關係。無論是貪也好,還是嗔也好;無論是愛也好,還是恨也好,對對方、對自己都是傷害。他沒有一體性的體驗,如果有一體性的體驗,那麼現在他的心和境再去分開的時候,所有的境對我們的心都開始有一個凈化,有一個修整,因為我們自己在變化,所以這個境本身也在提升。那個時候我們自身的生命和周遭的生命同時在凈化,所以佛成佛的時候絕對不是說佛一個人成佛,周圍人還是那樣子,很凡夫的狀態,不是啊!他成佛他周圍的人也都快要成就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他再講講法,就可以了。周圍人,這是勢啊,位啊。位的產生,因為他立起來了,所以周圍的人越聚越多,他不斷提升的時候周圍人也在提升,最後他成佛了,周圍人就差一步,點撥一下成就了。對不對?所以到最後夫子他是「從心所欲不逾矩」,境界提升得很快,那身邊的弟子呢?提升也很快,顏回啊,子貢啊,子路啊,那各個,夫子在的時候不顯,就像一個太陽和我們這個電燈泡一樣那種感覺。白天燈光有沒有沒關係,但是太陽下去了,變成黑暗了,這個時候燈泡來了,就是夫子身邊那些弟子,他的餘熱,他的光,在這些弟子身上一直傳承、傳承、傳承,就是靠這些弟子給傳承下來了,他的光和折射。
那麼「從心所欲不逾矩」的時候,這個時候心和境的關係是什麼呢?大家知道,這時候關係不一不二,就這個時候他已經從心所欲不逾矩了,完全是交融在一起,你分割不開。但是你時時刻刻,因為他的面前是面對有情,面對這些眾生的環境,時時刻刻都能發揮他的道用,所以不斷不斷去啟迪周遭環境的那種生髮,那種覺悟的力量,它時時刻刻都在發揮這些功效。
我們通過這樣一個例子,大家大概理解一下「波羅密多」是什麼樣的一個概念,這個「到彼岸」是怎麼個到法?別一想著我們就想著坐船到彼岸去了,結果幾十年、好多生還是結果好多生,怎麼還是原地不動啊?還是在此岸,乃至於說還要退步,什麼原因呢?是因為沒人說清楚,沒認識清楚什麼是到彼岸。這樣一個心理過程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我想這是他一生的總結,他基本上具有代表性,這種代表性也就是我們心和境的關係,到底是怎麼凈化他,怎麼去提升他,基本上就有一個代表性,他是有一個次第的,這樣一個安立。次第和凈化的一個過程。好,對這一塊大家有什麼問題嗎?
學員問:立是不退轉的境界?
法師:因為不退轉這個問題本身這個說法就很多。說法有很多,一般的話有三種、四種不退轉,各種各樣的不退轉,一般我們講得比較多的一種不退轉是見道之後的不退轉,一般人講知天命之後,聖者就永遠是聖者,沒得說。聖者之前不保險,靠環境。如果你說在證得聖者之前,我們有這個見道體驗之前的話,生命是沒有加保險鎖,不加保險鎖是它很多時候它的功德,我們好像努力了很多,但是下一生環境如果不好的話,如果我們周遭環境不是一個增上環境的話,可能證得這些功德慢慢就退回去了。但是退回去之前是不是還有其它不退轉,比如說「信」,我們對佛法的信心,不退轉,這個也有。信不退轉,證不退轉,還有八地以後叫行不退轉,還有到最後成佛以後那種不退轉,那個叫煩惱不退轉。生命在不同層次的提升之後,開始有個台階,就是相對質變的時候,量變數變不斷累積,相對就有一個質變了。這個質變一般來講的話,到這兒你想退下來就不容易了,這個還是一個觀念的轉折點。
那我們今天的學習就是,我看一個波羅蜜多就把我們給纏住了。相信通過今天我們這個分享,再去看到彼岸,或者是理解這個度的時候,那很多的心理感受很可能就不一樣了。因為前面的分享我們要儘可能的詳細,後邊很多時候跟這個,像這個就比較帶有代表性,以後分享中要應用到這些的時候,我們相對就簡略了。剛開始我們相應會慢一些。下周一我們就把般若、心、經,這幾個內容再給大家做一個分享。相關的內容大家還可以再看一看,今天是引入了一個《優婆塞戒經》的內容,一個是《論語》的內容。大家感興趣的話,這兩段大家再繼續溫習一下。好,這一階段大家用功的重點還是《心經》,當然大家都很熟了,這段時間也要把《大學》反復讀誦。《大學》讀誦完以後,如果有可能的話把《中庸》也讀一下,以後的分享中可能會借用較多《中庸》的內涵多一些。因為在四書里跟我們佛法是相互配合,比如說《大學》基本上就是《菩提道次第廣論》;法性的部分基本上就是《中庸》,《中庸》就是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不倚的,空有不二的一種狀態。所以《大學》再加上《中庸》這部分內容可以反復讀誦,如果再有餘力,就把這個《論語》再讀一下。這一階段的學習,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大家可以多下點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