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性法師:《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讀書會現場實錄 第5講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讀書會現場實錄 (5)

第 5 講

時 間:公曆2009年7月4日,農曆五月十二日,星期六下午

地 點:成都市文殊院後客堂

學習內容

已經把五識身相應地讀完了,按照這個內容,整個五識身相應地還不到一卷的內容。接下來本地分中意地第二,意地從目錄上可以看出來,它分了好幾節,目錄: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二,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三,實際上意地佔了二卷多,這個地方的一二三,比如,意地第二之一,意地第二之二,意地第二之三;這個一二三並不代表什麼,意地第二之一,五識身相應地第一隻能說順序,哪么意地里頭又分一二三,這個沒有實際意義;實際上也是分這個卷的內容,比較均衡一點,就把它分成了這些;實際上最早有的經、有的論在印度就有這樣的分法,有的可能來東土才形成的。但這個《瑜伽師地論》我估計,還是在印度時期就有這樣的分法,因為,當然佛經印度的時候,我們都知道貝葉經的形式,貝葉經是一頁一頁的串的,翻的時候,數量差不多,有些時候印佛經的分卷,根據數量來分的,比如內容差不多,都比較整齊,分成一段;有些時候根據哪個造論的人,或者翻譯的人,翻到這里差不多他就分一段,打個總結,完了下一次又開始。

說這個之一、之二、之三沒有實際的意義,哪么原論上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已說五識身相應地。雲何意地?

已說五識身相應地,這里有承前啟後的意思,已經把五識身相應地說完了,接下來就要說意地。所以,這個論,我們這個學佛法,經律論這里頭,你一定要有一個概念,實際上這個經,嚴格意義上講,是比較好懂的;後來這個造論,越造越複雜,因為,造論的時候,他會時代性,他會把其它相關的東西拉到一起來說,所以,實際上把它得很複雜,還有讀經的時候,讀論的時候有個差別,你們看,這個經它不一定前後有邏輯的,但是這個論往往邏輯性很強他會講究一些方法;這個經,就是佛在世的時候,講經的時候,我們講:佛說都是隨緣開示大部內容並沒有我今天該講個什麼的?我提出來,很多時候不是這樣的,都是有人要問;你看所有的經,大部分的經都是有人問的,解答你的問題,哪么才開示,闡述道理,這樣子出來的。所以,今天人家上午問的這樣的問題,下午問的另外一個問題,後來結經在一起的時候,不一定有關聯,所以,我最近看他們搞哪個《金剛經》,有個人搞《金剛經》研究,《金剛經》我們都知道分兩部分,對吧?前面一半,後面一半,但是,現在人討論得很利害的問題是,《金剛經》因為前頭嘛,就是圍繞兩個問題在討論:「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對吧?現在出現的問題是什麼呢?真正釋迦牟尼佛在解答的時候,他是先解答後一個問題,開始問的時候是「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但是他先回答的「雲何降伏其心」 ,最後才是雲何應住」。在下半部的時候,他又倒過來了,這兩個問題又倒過來了,這兩個問題又開始琢磨,其實我個人認為這個意義不是太大也有可能,當然你說沒有意義也可能有意義;所以,問兩個問題「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他為什麼不先說第一個呢?先說第二個呢?但是不要認為這裡邊有好些文章要作,沒有必要。所以,經裡面,沒有很多邏輯性。因為他是隨問隨答,這樣子出來的。而論就不一樣,論的後期專門有著作了,有人寫了,他就有邏輯了;比如這一句,已說五識身相應地,就有承前啟後之意;交代一下,前面的五識身相應地已經說過了雲何意地呢?下面轉入說意地。

單說意地的時候,我們先給大家提示一下,這個意地的意,不等於我們說眼耳鼻舌身意的意,眼耳鼻舌身意哪個是意識,跟這個意是有區別的,到底有什麼區別?我現在只能給你說這么一個概念,這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第六識哪個意是一個狹義的;這個地方講意地的意是廣義的,那麼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的意,一提到它只是專指第六識,但是這個意地的意是廣義的,包括一切識都可以叫意,它為什麼都可以叫意?一切識都可以叫作意,下面要談到,我先給你提出個概念,這在唯識佛法裡面,關於意識的意有狹義的用法,有廣義的用法。狹義的用法,就特定所指的第六意識;廣義的不可能代表一切識。為什麼不可能代表一切識,我們下面談到具體內容的時候再給大家講,先要有個印相。原先就有人問過我,他看了瑜伽師地論》目錄很多人學過《百法明門論》的,學過《八識規矩頌》的,都知道唯識佛法八識的嘛,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前五識,對吧?意識第六識,末那識第七識,阿賴耶識第八識。他看這個《瑜伽師地論》目錄,五識身相應地,前五識;意地,他說怎麼找不到末那識,第七識、第八識的呢?你看這里沒有吧?目錄里沒有的,在這裡面看出問題來,按道理來講,說《瑜伽師地論》是整個唯識佛法的百科全書嘛,都在里頭。既然我們都有印相唯識佛法是講八識的,咦,他怎麼講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就沒有下頭了?實際意地包括了末那也好,阿賴耶也好全都在里頭了。從目錄裡面也許看不出來,哪么雲何意地呢?什麼叫意地呢?

此亦五相應知。謂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緣故,彼助伴故,彼作業故。

此亦五相應知,什麼意思呢?說前面我們談到五識身相應地的時候,對這個五識的了解呀,都是從五個方面,哪五個呢?下面說的: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當然這個跟後面又有所不同,晚期的,特別是到了《成唯識論》時期,對每一個識的了解,比這里還多;那麼,最能體現的就是《成唯識論》里頭,我們簡練的就是《八識規矩頌》里頭;你看八識規矩頌》裡面除了我們這里講的:所依、所緣、助伴、作業以外,還談到性,性質;就是善的、惡的、還是無記性的,這是它的性質。每個識都存在的,你比如:你這個時候的眼識生起來,你跟它相應的心所,如果是善性的,如果是精進的,或者是慚、或者是愧,那麼,你這個前五識就是善的;如果這個時候貪嗔痴煩惱跟這個前五識相應,那你這個前五識是什麼?是惡性的。煩惱心所與它相應,他不一樣的。所以,還有性類的差別,包括前六識,包括六識、七識、八識都存在。性過後,還有界地,這就是識,包括八個識三界九地,這個三界九地簡單就是我們整個世間,當然包括了欲界、色界無色界,這都是他輪迴裡面,還沒超出輪迴,就凡夫有情生命活動的范圍。那麼,這八個識在這個范圍內活動的情況,也是不同的;比如:第六意識他在三界九地跑都可以,沒問題,都可以活動。但是,前五就不見得了,因為你到了色界的時候,到了離生喜樂地的時候。

因為,我們這里要有概念佛法把這個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劃分了三個,用我們今天的話講劃分了三個階段凡夫眾生三個大的生命階段;當然,六道也在裡面,三個角度,劃分的角度不一樣,那麼,這個欲界呀,我們佛法把他叫做「五趣雜居地」;這個指我們娑婆世界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都在這里頭活動,叫「五趣雜居地」。為什麼欲界呢?很簡單這個世界有情眾生他們的生命生活不開飲食男女之欲,所以,把他叫做欲界。所以,你要記住,彌勒菩薩現在是在欲界里頭,不是,彌勒菩薩不是住在欲界,應該離開欲界了,應該是在色界里頭,但是他還有身體。所以,五欲界里頭就有五個識,要吃飲食嘛,要生活嘛,這樣子,這個欲界里頭,前五識都可以活動的。但是,一旦離開飲食男女之欲,到色界,第二地,色界初,第二地,就是九地第二地叫「離生喜樂地」。這個怎麼叫:「離生喜樂地」呢?就是離開世間飲食男女之欲,說到了這個第二地,就不用吃飯了,既然不用吃飯,你就可以想,哪些東西就不會有了,《八識規矩頌》里講過了的,說:「眼耳身三二地居」。鼻子舌頭兩個就不用了,只要離開欲界,它就不管用了,這兩個在欲界里管用;因為,欲界里有飲食男女之欲,首先有飲食嘛,鼻子要嗅嘛,舌頭要嘗嘛,到了色界就沒有飲食之欲了嘛;所以,它就不存在香味的問題,不存在味道的問題,鼻舌兩識不管用了。可是,到了二地以後,鼻舌身也都不用了;因為他是「定生喜樂地」了,他完全入定了,他身上物質性的東西都不太活動了,所以,鼻舌身這三個也沒有了。到了二地以上全五識都不活動了,所以在《八識規矩頌》、《成唯識論》裡面都談到活動的范圍,還有他認識對像,我們講識就是認識對像嘛,認識對像就有結果。對吧?

佛法里叫「識量」,量就是能量的量,就是認識得正確不正確,量字給打比方:你去街上買布吧,買布、賣布人是不是要用尺子,來量這個布,對吧?那麼,這個比方是什麼呢?那個尺子,就等於是識,那個量的布就是認識的對像,對不?但是,尺子量布都有個結果;這個布幾尺長,一尺二尺,是不是有個結果。所以,能認識的識,與所認識的對像一定要給個判斷,那就有個結果。這是杯子杯子剛開始語言就是結果了,這叫「量」。在唯識學裡面。那麼,這個量有些結果是正確的,有些結果是不正確的;有些結果是真實的,有些結果是不真實的。你比如:我們就說這個杯子,你都看到這個杯子了,這個是什麼?你可能都會說這個是杯子,這裡面就存在一個問題,只有通過你的眼睛那一剎那,這個是白的、圓的、不銹鋼的,那一剎那是現量,是正確的;當你它是杯子的時候,認為它是杯子的時候,它已經不是正確的了;為什麼?因為你已經加了名稱、概念,在這名稱、概念上面又再起了杯子的認識了;知道不,所以,這個時候已經不真實了。所以,唯識佛法它把這個東西得很微妙。所以,現在有很多人頓悟也好,正智現量也好,一聽就知道已經不真實了。所以,他講到識量的問題。

還有講到境,有些境界是現前的,杯子是現前的,對吧?但是有境界,背到眼睛一想:北京、天安門、上海廣州宇宙、飛船都不在你眼前,那隻是個影子,那麼認識的對像又分很多類。所以,到《成唯識論》時期他就分得更詳細;那麼最簡單,就是《八識規矩頌》里談到的,性類:他的性質;界地:他活動的范圍;識量:認識的結果;還有這個境界真實的不真實的等等。他分得更細,但這個地方,只談到了所依的問題,所緣的問題,助伴的問題,作業的問題,《八識規矩頌》還談到轉依的問題。進化,因為你學佛不是搞理論研究,是要怎麼轉變,怎樣進化,這里頭今後也要談到。所以,前面只交代了這些,因為我前五識都是從幾個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這五方面在談。

此亦五相應知,意思說前五識都是從這五個方面在談。所以,這一地,談意地也是從這五個方面談,哪五個方面呢?自性,彼,哪個彼是指什麼?就是指意地;他的所依、他的所緣、他的助伴、他的作業,那個自性,用我們今天話講就是他自身的特點。所依:他依靠的條件,但這個所依包括很多,有種子依,還有等無間依,還有俱有依,前面我們談五識的時候談到了,這個依就是依靠、條件,他要活動需要條件的。所緣:他認識的對像;助伴:就是幫助或協助他完成認識的心所;作業:哪個業就是作用的意思;照這五個方面來談。所以,你看小字裡面:雲何意地等者:此雲意地,攝一切識。我講的廣義的,一切識都叫意地。依思量義,轉得意名。如說意處具攝諸識,此亦如是,總名意地。然此不說意相應者,隨應當知此相應偏說意識,不說一切。這就是狹義的第六意識。下所依中,當廣其義。為什麼是這個樣子?下面就會談到。

雲何自性

謂心、意、識

雲何自性心意識者:此三差別如下自釋。然非一一不通一切;約勝功能,故差別說。問:五識相應前文已顯,何故此中復更宣說?答:五識粗顯,前已別說,然意未盡,今意地攝。如下廣釋色聚心心所品,非不兼說五識相應。由是當知,此雲意地,攝一切識。

我先給你簡單的說,這個心意識,雲何自性,這個意是指意地。知道不?他說一切識,是哪些呢?就謂心意識。那麼,這個地方的心,就是我們現在,前面學《八識規矩頌》,學《百法明門論》里頭講的:阿賴耶。就是這個地方的心;這個意就是指的末那,就第七識;這個地方的識,就是指的前六識;你先要有這個印相。

看他這個地方說的:雲何自性心意識者,為什麼這個意地自性指的心意識是一切識呢?此三差別如下自釋,這下面要講的,然非一一不通一切;約勝功能,故差別說。什麼意思?就是這個心,也可以叫意,也可以叫識;明白嗎?這個意也可以叫心,也可以叫識;這個識也可以叫心,也可以叫意;他們都是通的,但是,約勝功能,故所差別他們的功能,有主要功能,就表現得比較強烈,所以從強烈功能來講,只有阿賴耶,可以叫心。末那可以叫意;前六識可以叫識;他們每一個在這方面菜單現得最強。所以,約勝功能,故所差別說因為,他在某些方面比較強,比如:我們原來有個影相,阿賴耶叫什麼?叫藏識。對吧?是收藏種子的。為什麼叫阿賴耶?阿賴耶是印度話,翻譯成中國話叫藏識。由於第八識它具有攝藏、收藏一切種子功能,所以叫藏識。對不對?那麼,應該說前五識也好,前六識也好,末那也好都有這個功能。但是他不強,很微弱,很微弱不計,用今天的話講,但唯獨只有這第八識在這方面的功能是最強的。所以,給它個中字叫什麼?叫阿賴耶識,也叫心。那麼,這個意指末那識呢?因為這個意它有個特別的概念,叫恆審思量。就它那個思量沒停止過,它的活動沒停止過,只有它有這個功能,其它前六識都沒有,為什麼呢?前六識會不會停止喲?你眼睛背上了,你眼識活不活動?不活動。你睡覺耳識活不活動?都不活動。還有你在悶絕的時候,你是昏沉沉的,那怕眼前有個東西在恍,你也感覺不明顯;因為你的眼識也好,意識也好,幹嘛?意識也沒活動了,但是,唯獨第七識,它是長期干什麼?我執嘛。執第八識為我嘛。所以《八識規矩頌》上:「恆審思量我相隨」。它從來一刻都沒有停止過活動,所以,這個地方講的意,就是特別指「恆審思量」這樣一個含義這樣一個功能;只有誰最明顯啊?第七識,末那識;所以,給它安個名字叫什麼?叫意。這個識呢?我們一般說這個識叫什麼?叫了別,叫認識,前六識在這方面最強烈,對不對?對。你比如,眼識的功能是干什麼?了別色的;耳識的功能呢?了別聲;鼻識的功能呢?了別香的;舌識的功能呢?了別味道的;身識的功能呢?觸覺;是不?冷的、熱的、硬的這都是觸覺;意識功能呢?了別一切境界,包括前五識的境界都要參與進去,不是有個五俱意識嘛,除了這個以外,我們剛才講的,腦子裡面北京、天安門、上海廣州天上到處都有,這個是誰在了別它?意識。對不對?它都可以了別。所以,前面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識,它表現出來最強的特點是什麼?了別。對吧?所以,就把它們叫著什麼?識。所以總的來講,我先給你提示一下,心,就是指的誰?阿賴耶識;意呢?末那識;識呢?前六識。那麼為什麼它們有特定所指?因為,這八個識它們某些方面的菜單現最強烈,所以給它命這個名字。就跟我們現在命名字一樣,很多根據功能來的嘛。比如:這個燈,它為什麼叫電燈?因為它是通過電來發光的。是吧?過去點的油燈,它為什麼叫油燈呢?因為它是靠油來發光的;是不?它是從這個功能上來說的。所以,關於八識的命名也是這樣的,說這個意地,不是末那哪個意,也不是六識的意,它是統治一切識,意地。所以,它叫「意地」。注意了。不叫意識,就是統治一切,就是廣義的意,不是狹義的意。

但他這里提了個問題,他說:五識相應前文已顯,何故此中復更宣說?前五識不是都講過了嗎?你這里識還包括它呢?他說:五識粗顯,前已別說,前面只是簡單的講。然意未盡,今意地攝。但是還有更詳細的意義在哪裡?就在這裡面交待,如下廣釋色聚心心所品,非不兼說五識相應,由是當知,此雲意地,攝一切識。所以,這里知道意地,包括一切識。包括哪個?心、意、識,總的來叫什麼?意地。哪么這個心到底指什麼呢?指第八識;為什麼指第八識呢?你看他這里有解釋的,下面一段:

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異熟所攝這里把它剪斷,打個逗號。

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等者:積集名心,體即阿賴耶識。由阿賴耶識集諸法一切種子,依止義故,偏得心名。一切種子略有二別。一、一切一切,二、少分一切。一切一切者,謂漏無漏諸法種子皆悉具足;少分一切者,謂唯有漏諸法種子。如下釋言:此一切種子識,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闕三種菩提種子。此中一切,應如是知。隨阿賴耶之所生處,自體之中,皆為余體有漏種子之所隨逐。是故欲界自體中,亦有色、無色界一切種子。如是色界自體中,亦有欲、無色界一切種子無色界自體中,亦有欲、色界一切種子。如下自說。(陵本二卷8一頁101)由是此言所隨依止性。亦為般涅槃法無漏種子之所依附,由是此言依附依止性。攝大乘說:此是出世心種子性,隨在一種所依轉處,寄在異熟識中,與彼和合俱轉,猶如水乳。此與阿賴耶識相違,非阿賴耶識所攝。是故阿賴耶識雖是彼依止性,然但依附,隨彼俱轉,是名所隨依附依止性。如是二種所依止性,當知其體即是阿賴耶識。由彼唯先業引,說名異熟所攝。具有此義,方成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是故作如是說

我們剛才有個總體的介紹,就是這個心,指的是阿賴耶識。我們剛才談了,只有心才能符合阿賴耶識的標準;那什麼叫心呢?下面請看: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那麼這句話有點高度濃縮,他到底什麼含意呢?下面有解釋,你看這個心,在唯識佛法裡面,他講有兩個定義,你們要記住,積集名心,集起名心;這個是你們學《百法》的時候我告訴過你們的,不知還記得不記得;積集名心,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這個你們在學《百法》的時候交待過的,為什麼叫積集?這個上面有的,不知你們看見沒有,窺基大師還有集起名心,哪個集就是集合的集,起就是站起來的哪個起;嚴格意義上講,要具備這兩個含意,心是具備這兩個方面的功能的。注意了,這個講的心,你們可能才接觸唯識學的,一定不要認為良心的哪個心,講的,不是講的哪個心,也不是講的腦袋的大腦,更不是你哪個心臟。按佛法講:這個心就是整個宇宙,整個法界。都包括這個,唯識佛法特指的就是心,指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什麼?那沒法給你看,這個也不物質性的東西,當然嚴格意義上講,按《成唯識論》里頭:「五教十證」,證明必須有阿賴耶識。《成唯識論》開頭就有:「五教十證」。包括《攝大乘論》里頭,他證明;五教:從釋迦牟尼佛講的經裡面,找的五條,釋迦牟尼佛講的有這個;十證:就是十條理由。這個你們將來都會學到,這個我只能總的交待一下,這個心:指阿賴耶;什麼叫心呢?兩個功能,積集、集起。什麼意思?積集很簡單,我們原來學過的有這個基礎,我們說阿賴耶識就好比一個什麼東西?倉庫。就像家裡面的倉庫,你看你的米罈子,你所有的東西,就等於你廚櫃裡面,你所有買回去的,糧食也好,什麼調料也好,是不是都往那個廚櫃里頭放,全都往裡頭放。所以你外面買的哪些東西,今天這個超市裡買,明天哪個超市裡買,不管你在哪裡買的,最後幹嘛呀?都集合在哪個廚櫃里頭,說阿賴耶識是什麼?是前面這些,一切種子都集合在阿賴耶識里頭,說集我要幹嘛?把你哪些東西拿過來,放在我這倉庫里頭,積集聚集的意思,保存的意思,收藏的意思;但是還有集起,什麼呀?你把種子放在這里干什麼?就像你到超市買東西回去干什麼?要煮起吃的。你說我買來圖好玩、好看,那你買幾十年,屋子還堆得到啊?你廚櫃堆不到,家裡堆不到,買到回來需要的時候幹嘛呀?煮到吃的。所以講種子積集在阿賴耶識裡面,最終干什麼呀?就當條件成熟的時候,這些種子再幹嘛?發出去,讓它產生作用;哪個集起的起就是要發生作用這叫集起。要有兩個含義才叫一個名字,叫心,也叫阿賴耶。

一切有情眾生都有,誰都有佛法講:各證一境,各一宇宙天地。按這個意思講,每個有情眾生都有獨立的阿賴耶識。但是你打破阿賴耶識又溶為一個大的,就是溶入法界里。問:無情眾生?答:無情眾生佛教講,無情不外乎就是草木山河大地,這些是四大構成的,這些四大從哪裡來,阿賴耶識的種子來,阿賴耶識裡面的地水火種子內變根身,外變器界,你不要看到屋子這么大一陀,實際上今天科學家觀察,這些東西都不真實的。有人問:以前帕含加也寫過《瑜伽論》,只對人有情眾生在說。宗性大和尚答:佛法把他推及到了整個山河大地,就說他有一個內四大和外四大,那麼這個阿賴耶識包括一切種子都攝藏。問:胎生、卵生、濕生都有自我意識嗎?答:肯定有。問:那目前科學認識只有人才有?答:連科學是在不停發展的,一定還要發展。科學也沒下結論,他也沒說十七世紀的科學一定是推翻十六世紀的科學。他一定是有感覺的,我舉個很簡單例子,地上爬了一個小蟲子,你挆它一下,它就跑,它要沒感覺它會跑嗎?問:那是感覺,不是自我意識?答:它沒自我意識,怎麼會產生感覺呢?問:自我意識,比如狗它不知道它是狗。答:你不是狗,怎麼知道它不知道。問:只有人才知道自己是人,其它動物都不知道。答:因為我們人自我意識放在人的範疇,其實我們怎麼研究狗有自我意識,沒有自我意識你怎麼研究,你作試驗,你拿個儀器去探測。問者:比方說自我意識最簡單的就是,大家都知道哪個人是你,他沒有我概念,只有人才有我的概念,目前一切事物發生只有人才有我的概念,其它的都沒有我概念。答:其它的有情眾生照樣的有,只是你今天還沒把它研究到哪個層面去,因為每一個有情眾生都是靠阿賴耶識執持各自的生命體;如果沒有阿賴耶識的執受,下面就談到,體能執受,異熟所攝,就依它阿賴耶識不執受的時候,你這個身體就壞掉,就不工作就不是鮮活的生命。所以阿賴耶識,這個心,他把種子攝藏起來後,同時還要產生作用。所以,這個心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積集、一個是集起,有這兩個功能以後才叫做心。我們今天講了,說你怎麼分明阿賴耶識的存在。舉個簡單例子:當然《成唯識論》裡面比較詳細,比如,我常講的,我們人的學習,你第一次看見這個杯子的時候,很簡單,我們都從這個階段過來的,看圖識字也好,看東西識字也好,都是這樣過來的嗎?你從來沒看見過,拿個東西在你面前,當然就會問,這個是什麼東西?你看了半天也是個愣頭青,不知道是個啥子東西,那麼大人就告訴你,這個叫杯子,那麼這個時候杯子形相,這個相貌,連同杯子概念,它就有一個種子保存在你阿賴耶裡面,這個種子是什麼?實際上就是潛在的信息;聽說種子就像麥子稻子一粒一粒的,有些東西還不是那麼局限的,就是一種能量。比如,像電能一樣,是不是一粒一粒的,不一定;但它確實存在。所以,當第一次看見這個杯的時候,別人告訴你是杯子杯子的像貌,杯子概念就有一個潛在能量信息,一定要有保存的地方。對吧?你想嗎,如果沒保存的地方,第一是存不下來,第二永遠不知道它是杯子,你永遠學不會,只有一地方保存信息能量。所以第一次看到知道是杯子的時候,第二看見的時候,稍為聰明的人,就知道哪是杯子昨天見過;稍為遲鈍點的人三次四次才能記憶佛法講:這叫熏習。什麼叫熏習?用今天的話講:叫強化。強化訓練,強化訓練後,這個杯子相貌概念就有潛在的信息能量,當任何時候現見到這樣的東西的時候,你都會幹嗎?叫它杯子。如果我們沒有這樣一個明確的正確的認識、信息能量,保存下來,你會認識這個杯子嗎?學得會嘛?學不會。所以,佛法反過來認識,他說一定要有一個東西來保存這個信息能量,哪么,怎麼來保存這個信息能量,就開始推理了,眼識能不能保存?不能,它不具備這個功能。對吧?眼識有時有間斷,這個東西要保存,就必須要永遠無間斷這樣的功能才行,所以,前五識、第六意識都不具備這個功能,末那識更不具備這個功能,看來唯獨具備的只有第八識,它才具備這個功能。所以,它反過來證明說,必須有阿賴耶識存在,來替我們大家保存信息能量,不然一輩子學什麼都學不會。我舉的這個例子可能直觀點,最終你要知道阿賴耶識,除非你親證到了,現在這東西都是推理,通過推理來知道;真正到最後要你開悟,就是把這個自我和無明打破以後,你看這個則身,阿賴耶識的存在。但是,最近有很多扯環筋的,我給他講:阿賴耶識,你看哪個蚯蚓呢?看過蚯蚓沒有?蚯蚓很奇怪的,你把活的蚯蚓一分為兩截斷,不是砍成兩節了嗎?這兩節蚯蚓還在動,扯環筋就問:阿賴耶識在哪頭?它兩頭都在動呢,你們說阿賴耶識它在哪頭?還有更大的問題,截成兩節的蚯蚓到最後它都要長成兩根蚯蚓你看一個蚯蚓變成兩個了,你不是說一個阿賴耶識嗎,它長成兩根蚯蚓,不是阿賴耶識兩個了,不是多出一個阿賴耶識,它從哪裡來的?你們說:怎麼解釋?動動腦筋,好像我以給你們講過?沒講過。我覺得好像我在哪裡講過。其實這個很簡單當你一刀將活的蚯蚓截成兩段,這兩段蚯蚓還在跳動的時候,不是這個意識的活動,它是物理反應,物理反應明白嗎?就等於你們今天扯橫筋,佛教說:只有有情眾生才有生命,那些無情的就沒有生命。不對,有。你看都會動,那個含羞草嘛,哪個癢癢樹,你去撈它,它會動吧,是吧?這些我原來都講過;這些草都動,這些都是物理反應,為什麼?你學物理嘛,你這個人身是有溫度的,當你去碰到含羞草,還有癢癢樹的時候,人的體溫靠近樹的體溫,哪個含羞草也好,哪個癢癢樹也好,它有植物細胞,哪么植物細胞在離人體溫時,它會動;還有一個,你去動了它哪個樹榦或者外表組織的時候,它那種植物觸動的時候,它也會動。它是物理反應,你不以為它好像我們人一樣,你罵它,你打它,它會生氣,它怎麼不彈轉來抓一爪,沒有。對吧?因為它是物理反應。所以,剛才說蚯蚓把它截成兩段,它還在動,這是物理反應;但是,最後成了兩個蚯蚓這是確實的,它成兩個身影了,這個時候,不是原來的阿賴耶識在起作用了,原來哪個阿賴耶識已經離體了。它為什麼有兩個了呢?是另外兩個有情眾生再投胎在這兩節蚯蚓上頭,這兩個有情眾生就是佛教講的化生,就借這個物體,新的生命又產生了。所以,這兩個蚯蚓發生作用的阿賴耶識,不是原來哪個了;原來哪個說不定去變老鼠了。那麼這兩節蚯蚓上頭,這個虛空上面另外生命等著,要找條件,投生新的生命。比如說:我們講胎生、卵生、濕生、化生,有些要通過父母緣胎生的嘛;卵生要有蛋的嘛;濕生:就是哪個水溝邊上,什麼都有,只要有水,現在比較明顯的長蚊子、長蒼蠅;所以,有些人說:蒼蠅討厭,怎麼辦?我說:只要少污染一點,它自然少了。是不是?你不衛生,到處很臟,那就得很慘了;化生:就是沒有具體的形式;所以,有的那個化生有情,還可以去託人體的;是不?比如:鬼神附體啊,這些東西都屬於這類。所以,它已經不是原來的阿賴耶識了。就是原來的阿賴耶離開蚯蚓的體了,現在新的兩節蚯蚓,它不是馬上就長成的,它一定是還有個過程的,如果你說是馬上長成的,這東西沒法說,我也給你不清楚,它因為這兩節蚯蚓成為兩個新的生命,它不是馬上形成的,它一定還要一個階段,這個是另外的生命。托胎而生,就是化生有情,再從新獲得新的生命。所以,它就跟我們本身講,每一個有情眾生有一個各自的生命體,包括有一個阿賴耶識執持你這個生命我覺得應該不是矛盾的。所以,這中間要動腦子,去琢磨,唯識佛法給我們探討的這些東西,很多不是我們現象層面東西,還有很多隱形層面東西;離了我們表相層面以外,還有更多的隱形層面,那不是我們這種感觀、這種直覺,可以來查覺得到的;所以,這個地方講的阿賴耶,它就是屬於這一狀態,不是我們直覺或者馬上感知到的,它實際上在我現階段你能夠唯一了解的,就通過道理,推理來論證它的存在;真正要感覺它的存在,就是要,佛法講見道,就是要成聖人以後你才能感知到它。真實不虛的,但是,這里頭他講積集名心,剛才講了一個。

我們還補充集起,那不是我說的,那是窺基大師上面講的。那麼,不管你積集名心也好,集起名心也好,剛才說了,你種子要集中在一地方,是不是要有一個處所,最後要從那個地方出來,也要有處所,那這個處所在哪兒呢?體即阿賴耶識。哪個體指什麼?就是處所

由阿賴耶識集諸法一切種子,依止義故,故得心名;因為阿賴耶才具備積集和集起的功能,說最後還有個功能給它安個名字叫什麼?叫心。它說一切種子,往那裡呢?阿賴耶識。

一切種子略有二別,有二種,一個是一切一切,二個是少分一切,一切一切謂漏無漏諸法種子皆悉具足,前面哪個漏指有漏,後面哪個無漏就是指的無漏,總的來講有漏無漏,有漏就是指凡夫有情世界染污的,這個叫有漏。什麼叫漏?就是三界九地都是漏,只有出離了三界九地才叫無漏。為什麼呢?因為你這個三界九地六道輪迴,他的生命都很危險。為什麼呢?哪怕你修定,修得再高,修到無色界里頭,當定力不存在,他馬上一出定以後,就會往下墮落,或是到色界,或是到欲界,就叫漏。那麼只有出離了三界就叫無漏。為什麼呢?他的生命自由的,是自在的,所以,他叫無漏。一切一切指的不管有漏的種子,無漏的種子,它都可以保存。

少分一切謂唯有漏諸法種子,為什麼他這里分成兩遍呢?因為保存有漏種子和無漏種子形式上是不同的;為什麼不同呢?你看好,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這個主要指的有漏種子,所隨依附依止性,這個種子主要是指的什麼?無漏種子。主要是指的無漏種子,下面會談到的。

如下釋言:此一切種子識,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什麼叫涅槃呢?就是了生死境界,就是無漏的境界,叫涅槃。若般涅槃,就是要證涅槃,就是要出離生死,了脫生死的人,一切種子悉皆具足我們現在要想成佛要想生死,那麼你現在凡夫地界,肯定有有漏種子,這些有漏種子無量劫造的,是不是現在造的,對吧?你現在佛法,按照佛的言教,按照佛的智慧慈悲,開始修行就會積累一點無漏種子對不對?那麼它同時都可以保存。所以,有漏無漏同時具備,這還是在凡夫狀態,是發心凡夫,沒發心凡夫是有種子,到了聖者地位全是無漏的。所以,從發心一直到成佛這個階段是有漏無漏間雜的。這又要分兩段,見道以前,就是未入聖位以前,有漏大於無漏;見道以後,無漏大於有漏。它是一個分水嶺,那麼什麼叫見道?舉個例子:你小時候到公園去玩過沒有,坐過蹺翹板沒有?坐過。你看這個翹翹板中間一個支點,一個木板子是平恆的,對吧?當你凡夫階段,沒發心的時候,等於這個翹翹板全部翹在這頭的,當你凡夫發心的時候,你就開始發心學佛的時候,你每天都在積集,原先你全是有漏的嘛,就壓在這邊的,對吧,這個時候翹翹板就落在這頭的,但是你不停的修行你在具備無漏資糧,當你無漏種子積集保存,它就這頭壓,壓壓的時候是不是這邊就往這頭抬,這邊就慢慢的往這頭起來,對不對?那麼,到了平衡狀態的時候,是保和狀態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是一人一半,有漏的一半,無漏的一半,這個是最艱難的,最艱難的時候,過了這個時候,無漏的就多一點點,在這平衡狀態這個時候就是世第一法。就很快馬上脫離這個世界了,脫離輪迴了,這里再加一點點勁,它就往這邊翹過來了,這時你就進入幹嘛?聖流了。那麼就是往這邊墜的哪一剎那,那個時候就叫見道;就從凡夫染污這一邊,就幹嘛呀?升格了,你就到聖流這邊來了,但是這個這程,還有一過程,因為你不是馬上一下就落地了嘛。對不對?這樣往這邊翹起來的時候,這個有漏的種子在不斷地減少,無漏的種子在不斷地增加,增加到最後全是無漏的功能了。這個翹翹板就徹底傾向無漏了。所以我剛才說了成佛以後是徹底的無漏。你沒發心學佛凡夫,是徹底的有漏。那麼有漏無漏同時間的是哪個階段?就是從發心學佛那一剎那,到你成佛的那一剎那剎那這一整個過程,都是有漏無漏間雜的。只是這分成兩個段。前半段是有漏大於無漏。後半段是無漏大於有漏。就像剛才翹翹板的原理一樣。無漏大於有漏就開始見道了,就開始入聖流了。但這隻是個比方啊。那還不是絕對的。就像外面電視節目演的體驗運動。只能體驗一下。實際還不是這樣的。實際到時候就不用我給你講了,到時候你比我還清楚,還用我說那就是另外一種境界

所以這個地方說,「一切一切者」,這里其實指的是有漏無漏都存在的狀態。就是從發心學佛成佛的整個過程,都是有漏無漏都有的。「少分一切者,唯有漏諸法種子」。「唯有漏諸法」就是指的沒有發心學佛之前的。

所以「如下釋言:此一切種子識,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種子皆悉具足」,就是說從你發心學佛,到成佛這中間。幹嘛呀,你要想成佛嘛,求般若涅槃嘛,要了生死嘛,「一切種子皆悉具足」,有漏無漏都存在的。「不般涅槃法者。便闕三種菩提種子。」我考你們一下,這三種菩提種子指的哪三種?看來你們沒有看這個書。這個書里頭就有答案了。再翻幾頁,後面解答得有,聲聞、獨覺、菩薩,這三種。後面有回答的。那個闕字啊。「不般涅槃法者。」就是你不想了生死的人,便闕這三種種子就不存在聲聞種子、獨覺種子菩薩種子。到了羅漢階段他已經了生死了,他只是離成佛還有距離。但是諸位我告訴你們,沒有永遠的羅漢,你們要記住,沒有永遠的羅漢。這話不是我講的,你們念過《法華經》《涅槃經》沒有?你看我們都講《法華經》大乘佛法嗎,你看《授記品》裡面,授記的是哪個?羅漢。這個羅漢成佛,那個羅漢成佛。全都要成佛。只是到了羅漢階段呢,暫時處於這個階段。所以釋迦牟尼佛在法華會上鼓勵他們呢,還要往前走,這個地方走了一半。但是他們沒走的時候還要鼓勵他。所以那個《法華經》裡面不是有《化城品》嗎?就是你走路,比如到北京走到路上,哎呀,累死了不好玩,不想走了。說,我告訴你,沒多久就走攏了,前頭有個地方,差不多快到了。你就來勁了,使勁走。走到這兒了,吃的喝的夠了。等你休息夠了,再告訴你,這還不夠,還要往前走。

如果先不騙你一下,你就不走了。所以你連羅漢都成不了,所以《化成品》,過去寫的一句「末將化成為寶所」,就是你不要把半路當目的地了。所以《法華經》里很多這樣的譬喻,空拳誑小兒。黃葉止啼都是樣子的。小孩子哭啊,哭了半天。你要小孩,「不要哭!」偏要哭。你越喊他不哭,他使勁哭。你說:「別哭,我這個裡面有好吃的啊,你不我就你吃。」他看著你這個手好像很好玩的呢,他就不哭了。不哭了,你就逗他玩,玩這樣,玩那樣,玩得高興了,最後告訴他這個手上什麼東西都沒有。他也不哭了。如果你一開始說,再哭就給你兩巴掌。他使勁地哭。

所以佛法就是這個樣子的。「空拳誑小兒」就等於說羅漢,開始發心學佛的時候,你就跟他說要修四諦、修十二因緣,成羅漢聲聞有多好。了脫生死生命自由。到了那個階段的時候,說不行,前頭還有更好的。這時候他自然都願意去。所以聲聞緣覺沒有永遠的聲聞、緣覺。後面還要談到。《解深密經》講五種性:聲聞種性、緣覺種性、菩薩種性、還有不定種性,但是一定沒有定性。定性一定是方便說,不是究竟說。你想如果有定性的,永遠都是聲聞佛法就不圓滿了嘛。

佛明明講的,一切有情眾生都可以成佛嘛。為什麼有的只能成羅漢,有的只能成聲聞。那麼你就自相矛盾了嘛。實際上都可以成佛的。前面聲聞羅漢菩薩,這些都是方便的。給你搭的梯子,走一步算一步。所以《法華經》最後,會三歸一。《法華經》火宅御品里頭,有一大戶人家的長者富得不得了,但是屋子太久了,年久失修。有一天失火了,小孩在裡面玩得很高興的,父親說,快出來,起火了。誰理你啊,玩得挺高興的,沒覺得哪有危險。房子是從那頭燒起來的,他看不見。父親急壞了,說怎麼辦呢,說你們別玩了,門口更有好玩的。給你買了車,買了飛機和坦克。《法華經》講的有羊車有牛車、羊車、鹿車。小孩說,外面有比我們這更好玩的,統統跑出去了。火宅房子比如什麼?我們這個欲界嘛,娑婆世界猶如火宅;門外三個車子比喻什麼?聲聞、緣覺、菩薩大白牛車就是大乘嘛。最後這三乘,要會三歸一,這三個都是方便,最後那個才是真實的。菩薩還挺有智慧的呢,我們都想不出辦法來。那些小孩不出你怎麼辦。你說我一個個去拉,你拉出幾個房子都燃完了。他騙他們一下全部統統一下就跑出來了。所以聲聞乘也好,緣覺乘也好,菩薩乘也好。都是方便,沒有定性的。這里順帶說一下。

「此中一切,應如是知」。這個地方的「一切」,指的什麼?就是指的一切一切。「隨阿賴耶之所生處,自體之中,皆為余體有漏種子之所隨逐」,這個「一切種子」就是指的「少分一切」,「皆為余體有漏種子之所隨逐,是故欲界自體中」,那個自體中指的有漏種子阿賴耶識。

是指沒有發心學佛的時候,全部都是阿賴耶識,都是有種子隨逐。什麼叫隨逐啊?就是跟隨他。保存在里頭,僅此而已,

「是故欲界自體中,亦有色、無色界一切種子」。因為都是有漏的嘛,這三界是有漏的。

所以,「欲界自體中」,就是在欲界的阿賴耶識里頭,也可能會將來上升到色界也有能到哪呢?無色界。色界里頭的阿賴耶識裡面可能保存著欲界的種子也可能有無色界的種子無色界的阿賴耶識呢也可能有欲界的種子也有能有色界種子。這個就叫所隨依止性。這個所隨依止性就是指的前面這些有漏種子。明白吧?

好,下面一句。「由是此言所隨依止性。亦為般涅槃法無漏種子之所依附,由是此言依附依止性」這就指的無漏種子啊,為什麼是依附呢?這是從修行的角度來講。比如說,剛才打的比方,你沒發心學佛以前,阿賴耶識裡面全是有種子。有漏種子佔滿了阿賴耶識的空間。空間全部佔滿了。你一旦發心學佛,熏習了無漏種子,無漏種子放到哪裡去呢?因為這裡面全是有種子佔光了,阿賴耶識熏的種子只能幹什麼呢?依附在上頭。慢慢的,依附的多了,力量大了,影響它了,就可以改變它的方向。因為有漏種子是先有的。所以無漏種子去的時候開始只能依附在上頭。所以叫依附依止性,主要指的無漏種子

「攝大乘說:此是出世心種子性」,出世心種子性是什麼?就是無漏嘛,「隨在一種所依轉處,寄在異熟識中」,寄,就是保存嘛。就像火車站有個寄包處。寄放到那的一樣。就是我把無漏的種子寄放到你這。「與彼和合俱轉,猶如水乳」。連在一起的。注意,我現在問你們一個概念,水乳相容。聽過這概念吧,水乳能不能相容?相容以後既不叫水也不叫乳了。你們喝的什麼牛奶也不牛奶也不是水,蒙人的。佛法講的猶如水乳。不是今天水乳相溶的概念。是水是水,乳是乳。就是純牛奶滴在水上是不兼容的。一定要有另外的東西,這兩個才是兼容的。不相信去做實驗。你就把現擠的鮮奶倒進水裡牛奶一定是浮在水面上的。水是水,乳是乳。能夠相容要有條件。不管加工也好。做什麼處理也好。它才合在一起。像喝的牛奶,哄人的。它里頭有水,。溶入進去的。這里講的猶如水乳,就是說就像那個水和純牛奶在一瓶子里頭。但各是各的。

這個地方比喻無漏的種子和阿賴耶識的關係它是寄存到那個地方。無漏的種子一熏進去,阿賴耶識就摺合進去了,萬一跟那個有漏的種子扯不掉這么辦?所以要保存那個獨立性。至少有漏是有這塊,無漏是無漏這塊。互相不能混淆。所以「此與阿賴耶識相違,非阿賴耶識所攝」。什麼是相違?就是他兩個有不同的特點。「非阿賴耶識所攝」這個攝,就不是同一個。就像剛才說的杯子里,一半是水,一半是牛奶。盡管在同一個杯子里頭,但兩個一定是有差別的。不是一個,但裝在同一個容器里頭。就是這個意思。(牛奶是親水性的,他肯定是相容的)你回去做實驗,把牛奶擠一杯,倒在水裡面,看它容不容。弄完了以後,我們下次再來討論這個問題。「是故阿賴耶識雖是彼依止性,然但依附」,雖然也依附它,保存它,但是它完全屬於依附,附在它上頭的。「如是二種所依止性,當知其體即是阿賴耶識」。這兩種依止,第一種是有漏的種子所隨依止性,第二種是無漏的種子所隨依附依止性。這兩種依止當知其體都是阿賴耶識,都是保存到哪的?阿賴耶識里頭的。「由彼執受所依,說彼為能執受」。取能執受。什麼意思?就是你放進來,它能給你保存在那兒,不壞種子發生作用的時候,比如你身體現形的時候,這個身體還靠誰來保持?阿賴耶識。佛法里講,阿賴耶識沒有離體,所以哪個地方割個口子,哪個地方頭發剪了還能長起來。死人就不行。死人割個口子還能長嗎?剪了頭發還能長嗎?不行,阿賴耶識已經離體了,不提供支持了。所以叫「取能執受」就指的這個意思。就是它能夠執持他,保存他。「由彼唯先業引,說名異熟所攝」,什麼叫異熟所攝呢,就是保存在阿賴耶識種子它有三個特點。異時而熟,什麼叫異時而熟呢?就是有可能我們這一生造的惡業,要到下一生才管用。決定沒有馬上造業馬上受報的,沒有。它可能隔兩剎那,哪怕隔一剎那,它都是一時,前一剎那和後一剎那。不可能在同一剎那造業,同一剎那受報,沒有。他一定是有時間性的差異。哪怕是前一念,後一念。前一剎那和後一剎那,是一定有的。叫「異時而熟」。還有異性而熟,什麼叫異性而熟呢?就是你造的業力是有善、惡、無記的。有善業,有惡業有無記性的。但是果一定是無記的。誒,你這個說不通了嘛,不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是善業感善果,惡業惡果嘛,是不是?不是的。果是無記的。果只有可愛和不可愛。就是痛苦的,和高興的快樂的。善業感的是可愛果,惡業的是不可愛果。舉個簡單例子,比如有個人生了個瘡,這個瘡是過去造的業力所感的,瘡是善的,是惡的?沒有善惡。就是一堆肉,是腐爛的肉。這就異性而熟。還有變異而熟。什麼叫變異而熟呢?種子保存在阿賴耶識里頭。阿賴耶識是運動的,種子也跟著阿賴耶識在運動。如果阿賴耶識在運動,種子不運動,它不跟著跑就被阿賴耶識拋出去了也不行。所以叫變易而熟,就是這些種子雖然保存在阿賴耶識里頭。他們都是異時而熟、異性而熟 、變異而熟,這些全部都是阿賴耶識。「具有此義,方成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是故作如是說」,這就幫你解釋,這個心,實際上,我給你講,你只要記住這么幾個,積集名心,積起名心,就可以了,下面講的什麼種子也好、異熟也好、阿賴耶識也好,都是它的功能作用,真正體現它叫心的,還是就是積起名心、積集名心這兩個含義。是等於他的心的。

壬二、意

意,謂恆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

意謂恆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者:思量名意,前已略說。恆審思量,名恆行意,體即末那。思量義勝,偏得意名。又為依止,亦名為意,體即無間過去識,是名無間滅意。以理而言,心、意具有,如成唯識廣辯其相。今約麤顯,唯號六識,所謂眼識乃至意識,名六識身無間滅意。

這個意啊,就是下一個說的,末那了。為什麼是末那呢?「意,謂恆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意謂恆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者:思量名意,前已略說」這個意,什麼叫意?思量名意。我剛才講的嘛,積集名心、積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這個固定的概念。這個思量什麼呢?恆審思量,就是這個思量啊,如果不加恆審啊,如果不加恆字,都有思量意,前六識也有,阿賴耶識也會有,但是一旦加了恆審思量名恆行意,必然是誰啊,末那識。所以「恆審思量,名恆行意,體即末那」,那麼這個專門指末那識,為什麼呢?因為末那識。就是我執的代名詞。所以佛法裡面講,要斷除我執,談何容易啊。有些人跟我講:師父啊,我聽了道理講得通,但就是我執老是對付不了,你看它是在恆啊,它天天都在活動,每一剎那都在活動,你怎麼對付它,做夢都在活動的。我就給他講,你哪天說夢話都不說我了,那就差不多了。你看做夢的時候哪個是清醒的嘛?只是過了又說我又說了夢話了。不應該說的。是不是?在夢裡面你覺察不到的。這夢裡都有末那識在活動,都有那個我執在活動。為什麼?因為它長期恆審思量,思量什麼?第八嘛。就把阿賴耶識當成什麼?我嘛。所以它一刻也沒停止過。過去講那個修行人呢,有個人問他,說你怎麼參禪。那個祖師跟他說了他說這個禪的功夫,我好像講過很多次。你在靜中和動中功夫是不一樣的。有些人你靜中有功夫,動起來不一定有功夫的。因為你關在屋子裡,沒跟人接觸。說這個人挺好。一天到晚清凈,不發火不生氣。因為沒人惹他了。要有人惹他了,火氣比誰都大。因為沒有解決根本問題。過去講,「在靜中有十分功夫,動中只有一功夫。在動中有十分功夫,在夢中有一功夫。在夢中有十分功夫,臨命終時一分功夫。」不簡單哦。有的人狂著呢,沒問題,到臨終念頭不亂就行了。你倒是想不亂。可它由不得你呢。四大分離的痛苦身體要壞的痛苦,要駕馭它是很難的。所以上次有人問我說:師父啊,我為什麼老對付不了呢,我說你夢中自我意識沒有,你可能就有點把握了。為什麼呢,這個祖師講的,不是我講的,我只是變了一下。所以夢中有十分功夫,臨命終時才有一分功夫,只有一點點把握。不要把死想得那麼簡單。其實也很簡單。有功夫了,來去自由,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可是沒有功夫的人呢,你對死是恐懼的。所以學佛法第一個呢,你盡管不知道死是什麼樣子,不一定把握得住方向,但是你起碼不要畏懼。今天人對死是有畏懼感的。你看生病的人最大的畏懼感,不說死,對病都有畏懼感。為什麼對病有畏懼感呢?因為病可以導致死嘛。所以對病有畏懼感,對死就更有畏懼感嘛。所以你看有些人,可能有的人身體很好的,去檢查啊,得癌症了,哎呀不得了了。一下就垮了。病把他嚇住了。實際上很多病好好吃葯好好調理,好好修理,它有時候。有什麼癌症嘛,有什麼不得了嘛?那不就是身體出了大故障嘛。高速路車子撞得凶一點,修理得久一點。你天天想著,壓塊石頭在心裡,早晚壓垮了。還有對死的恐懼怕死的。原來那個坐三輪車的人給我擺的。有個人去火葬場。沒有車嘛。火葬場很偏的。找個三輪車去參加追悼會了,遺體告別呢。五塊錢那個人就把他拉去,那時候塊錢管用哦。拉到火葬場。三輪車夫拉到了,他跑回來是空的,他就想要是拉了我還可以拉一趟錢嘛,那個人下來把錢給了。他問你還回去不?你才不回去了呢!不回去在火葬場干什麼?實際上拉車的人的意思是:你要回去我等你,拉你回去,再收你五塊錢。拉車的人得很單純。當然那個人就不依了,你說不回去在火葬場呆著干什麼?你咒我要死啊?這就說明這些人在潛意識里頭,對死是有畏懼感的。所以我個人覺得啊,我們學佛法啊,最起碼的,不要說了生死了得了不?你先要看對死有沒有畏懼感。你如果還有畏懼感的,諸位,小心,如果你現在對死還有畏懼感,你臨命終時更沒把握。所以我覺得要讓你臨命終時有把握,你起碼要檢查你對死亡有沒有恐懼感。你怕不怕死怕死凡夫心理很正常的。但是學佛法的,要消除這個,死是什麼?不是結束不是完蛋。它又是一個新的開始。搬家嘛,等於從這個地方搬到那個地方有什麼不得了,真是的。所以你搬家高不高興?搬新家還不高興啊?你還要擺宴席,請人來祝賀我搬新家了。所以你先要有這種心態,不要怕死。你怕死也要死,不如坦然的接受。坦然的面對。要死得有點藝術嘛。是不是?不要跟平常人死得一樣。平常人要麼病死要麼弔死要麼跳河死。你要高興的死。也不行啊。高興地死也不行,就是要很坦然的去面對。但是我們為什麼會有這種死亡的恐懼感?就是潛意識潛意識就是第七意識,所以它是恆審思量,沒有停止過。所以講「在夢中時十分功夫,臨命終時一分功夫」。最近有人給我打電話,他說師父啊,我嚇死了。在夢裡頭,有人說,我做了一個夢,把我死了。我夢到到哪個地方生意,半路上強盜又搶我,把我鈔票全部搶光了,還要把我推到懸崖底下。前面有個懸崖,有個大河,我嚇壞了,快要推下去了我就快念觀世音菩薩我就醒了。我說你好在念了一聲,不然你就去了。說明那個人平常可能還念點佛號。你別看這是夢哦,有些時候,夢還是管用的。所以在夢裡頭,遇到為難的時候,看你不念佛號,念不念觀世音菩薩如果你這個時候可以念,說明你有點上路了。實際上大部分的夢你是不知道的,大部分的夢是嚇醒的,是不是?要麼是哭醒掉的,要麼是高興醒掉的。很少有是念佛驚醒掉的。很少的,少之又少。所以你可以勘驗啊,過去祖師講的:夢中有十分功夫,臨命終時一分功夫。我說你夢裡有一功夫了,臨命終時有十分之一的功夫,再繼續做夢。那不容易的呢。所以這個第七識的活動能量大了。它這個我執一刻沒有停止過。它對我們的生命干擾是最大的。所以這個末那,「恆審思量,名恆行意,體即末那。思量義勝,偏得意名。」因為它呢,恆審思量。我剛才講了,思量,八識都有。但加了「恆審」兩個字只有誰有?只有末那識有。所以「恆行意」,這個地方的「謂恆行意」,指的是誰?末那,就特別指末那。

但是「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者」後面那個及啊,就意也可以是六識身,就是前面那六識也可以叫意,知道吧。還有那個無間滅意呢,也可以叫意。無間滅意是什麼東西哦?什麼叫無間滅意?

(眾說紛紜)對嘛,前面講前五識講過嘛,就是你眼識耳識都有,就是前一念識和後一念識的關係就叫無間滅意。對不對。就是你後一念識必須要等到前一念識滅掉讓它給你讓路。和搭公交車一樣。要這一輛開走了下一輛才開得進來,開得進這個站台。就這個道理

所以他們雖然叫六識身,指的是前六識,那個身不是指身體啊,六識身這個身就是指的六識的自性啊,特點啊,相貌啊,應該指這個。就是六識也可以叫意。它有思量了別,對吧。無間滅意也可以叫意。但是真正叫恆行意的只有誰?末那。所以這個地方心意識的意主要指的是恆行意。主要指的是第七識,末那。所以實際上這個末那識啊。在以前的《八識規矩頌》上最重視他。你看八識規矩上有一個「六轉呼為染凈依」。就是你生命是染是凈,它手裡有主宰大權啊。你看我寫《八識規矩頌》,給你們提前預告了的。所以過去很多講《八識規矩頌》啊,就重在講一些頌文的含義我這次要寫的東西就不注在講頌文的含義。因為那個頌文的含義很多人都講過了,我沒有必要再去重複。我要從裡面勾出另外一個角度。就是從染和凈的角度。你看前五識,「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痴」。講它的前面的一些東西。「五識同依凈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那五識是什麼?「合三離二觀塵世這是五識的功能。六識呢,「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六識的功能是造業。七識的功能呢,「六轉呼為染凈依。」八識功能呢,「去後來先做主公」。就是在人的生命投胎和結束的時候,它在中間起個連接作用。從這四類識的作用來看,真正有生殺大權的是第七識。阿賴耶識主宰不了的,阿賴耶識是被動的。別看它好像給你保存那麼多東西你看那個銀行裡面,你再多的錢存在裡面,銀行敢說那個錢是它的嗎?那還是你的。它只是幫你保管。阿賴耶識只是那個銀行。知道吧?但是你看,第六意識有個「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好像第六識是造業的主體。我只是告訴你,第六識是前台的操盤手。這是我最近用的新概念你看我都提前給你曝光了。真正在幕後操縱的是誰啊?末那這個才是幕後老闆!幕後老闆第七識。前台操盤手是第六識。在外面當爪牙的,前五識。卧底嘛,到處去收集信號。收集回來第六意識綜合處理,它是前台操盤手。第七識幕後操作,由於第七識在幕後操縱它,所以是染污的。所以,對不起,我已經把這些東西好了,交到第八識來,給我保存好。最後你還染污生命。所以最後要轉依。為什麼呢,六七因中轉。要轉第六第七,都是在初地。「極喜初心平等性」,「俱生猶自現纏眠」都是在初地。為什麼我先轉這兩個,因為第六、第七都是相互合作的。第六意識是在前台跑,大堂經理。第七識呢,幕後指揮。先把這兩個對付掉,轉掉。前五識收集出來的信號,把這兩個轉成凈的了,前頭拿出來的信息都是乾淨的,再放阿賴耶識也是乾淨的。你這個乾淨的種子和現起的生命呢,就是清凈生命了。哎呀,我等就把八識規矩頌》都講完了。所以第七識是至關重要。我很看重那個「六轉呼為染凈依」。或染或凈都是它在主宰生死大權。為什麼它在主宰,這個地方你能體會。「恆審思量」,一刻都沒停止。你看前五識它有消停的時候,困住了。我眼睛不看。耳朵我把它堵住,不聽。鼻子把它捏住,不聞。我把嘴巴堵住,我不吃你那個。都可以解決。意識我可以入定,我可以悶絕狀態,昏昏然然的我都不知道。但第七識隨時都伴隨著在活動,拿它沒辦法。但是也有辦法,不是沒辦法那就要靠什麼啊?那就要靠修行啊,靠積累無漏資糧來對付它啊,把這個東西解決掉,你的生命才能出現轉機。所以為什麼我很重視那個《金剛經》。般若學,它就要讓你熏習無漏的種子無我精神在里頭。就去拉這個第七識的後腿你知道不。包括那個《金剛經》講「無我相人相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是在撼動第七識的地位。你不是天天要執著我嗎,我就給你一句信號進來,來干擾你。我給你搞一些干擾信號嘛。

就像你看電視一樣,哎呀,沒信號了,哪個地方干擾了。開始修行剛開始發心,你頂多能夠干擾一下它,你撼動不了它。所以你現在每天就說,哎呀,我的我執這么重,對付不了怎麼辦?不著急。天天給它信號去干擾他。不停地干擾。慢慢的干擾時間長了,打疲勞戰術一樣,慢慢它就勢弱了,你就力量大了。所以這個世間東西都是通的。所以我們學佛法的要明白,下手處在哪個地方。所以佛法裡面講,為什麼達摩祖師去見梁武帝。梁武帝問他,我搞了這么多事情你說有沒有功德有我嘛,你還有什麼功德?都是有漏的呢。為什麼他會有漏?有我呢?第七識在起作用嘛。達摩祖師說你一點功德都沒有。為什麼?達摩祖師是用般若觀點嘛,用智慧嘛。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嘛。你哪有什麼功德?梁武帝哪理解你這一套,不高興呢。沒有讓你驅逐出境哦。還是讓你在中國活動,就跑到河南去了。因為他兩個角度不同嘛。因為梁武帝是第七識在起作用達摩祖師呢?智慧在起作用嘛!因為,《八識規矩頌》里頭都講,第七識轉成什麼智啊?平等性智了嘛。染污第七識是我執嘛。你轉依以後是平等性智,是智慧在起作用了。所以我們學佛法要懂得這個原理。所以我最近把《八識規矩頌》起了個新名字。叫《改造生命的原理》。那就是我站的角度。為什麼呢,就是轉依啊,就是凈化嘛,就是轉識成智嘛,那就是改造生命的原理啊。你還要從哪兒入手?所以你要會學佛法,到處都可以修行,哪個地方都可以入手,一天到晚有些人我沒有辦法修行啊。要認真學嘛。隨時都可以。任何一個人都是入處,都是那個入口,你就是沒有那個智慧

(提問:我問一個問題,那轉了以後還有沒有末那存在呢?)

答:這個凈識還是存在的。就等於這個物質一樣,很簡單嘛,我老打比方,小孩子在地上爬,弄髒了,你把這個小孩子拿到盆子里洗澡,洗完了小孩子還有沒有?那肯定有,只是把那個臟東西掉了。凈化掉以後那個小孩就不是臟小孩了。就不再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