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凈法師:慧凈法師講演集二 轉生官妓──大年初五談話


──大年初五談話
 

       各位同修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晚上我們依然來研討《念佛感應錄》(一),第61頁〈誦法華尼、轉生官妓〉這一章的典故這本書定名為「念佛感應錄」,理應每一則都是有關念佛感應事跡,但其中有三則例外,也就是第一篇的第一則、第四則以及第五則〈誦法華尼,轉生官妓〉,如此編排的目的是要用來與念佛相比較,以突顯念佛的簡易與殊勝。前一章典故中的男眾,過去世曾當過高僧、戒行僧,也當過學問家、高官喜歡布施的大富人,可是由於沒有往生極樂世界,終究還是造業,受業果的報應。現在要談的這一則是女眾,前世也曾是出家人,但卻一世不如一世,原因在哪裡?就是因為沒有求生凈土

       現在我們先念這章的原文:

歐陽永叔知潁州,一官妓口氣蓮華香。有僧知宿命,言此妓前世為尼,誦《法華經》三十年。一念之差,遂至於此。

問妓雲:「曾讀《法華經》否?」答雲:「失身於此,何暇誦經。」與以《法華》,則讀誦如流;與之他經,則不能讀。以此知僧言可信矣。

使此尼知西方法門,則上品上生可也;不知而墜墮於妓,可不哀哉。

以此知能用西方法門教人者,其濟拔之功大矣,福報豈易量哉。

(王日休《龍舒凈土文》卷七)

佛陀出世本懷經

       《法華經》就是所謂的「經王」,也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經,此經共有二十八品,很多出家眾與居士持誦法華經》,有的人則是個字一拜的拜《法華經》,只要虔誠都有感應。《法華經》是佛陀出世本懷經的其中一本,另外一本出世本懷經即是我們凈土法門主要的正依經典之一──《無量壽經》。若說出世的本懷,應該是只有一,而沒有二,但這兩部經同稱為出世本懷的經典,到底哪一部才是本懷中的本懷?這一點這本凈土三經一論大意》裡面有很簡要的說明。在《凈土三經一論大意》第15頁〈本懷中的本懷〉一篇提到:

如果論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的本懷,以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代經教來講,有兩部經是祂的本懷。

眾所周知的就是《法華經》。《法華經》說:「佛以一大因緣出興於世。」因為這段經文是在法華經》,就這段經文來講,《法華經》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所謂:「開、示、悟、入」,使三乘──聲聞、緣覺、菩薩,都歸入一乘佛果,所以《法華經》在引導三乘進入佛果,證入佛的果位,這叫「導三歸一」──引導三乘歸入一乘,這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懷。

另一部本懷經,就是我們現在要學的《無量壽經》。不過,如果以這兩部本懷經來講,哪一部是本懷中的本懷呢?就是《無量壽經》。

因為《法華經》所引導的是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三乘都已經是證果的人,證果的人畢竟是少數;《無量壽經所要救度的不只是三乘,而是五乘,除了聲聞、緣覺、菩薩之外,還有人乘、天乘──就是人間眾生天界天人,所以「五乘齊入」。既是五乘齊入的話,真的就如同第十八願所講的,是「十方眾生」了。

法華經》只是引導三乘進入佛的果位,可是《無量壽經》是救度五乘,使他們共同證悟佛果,而且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無量光、無量壽是一樣的證悟,所以如果論真正的本懷,那《法華經》就不是本懷了,《無量壽經才是本懷中的本懷。

       凡是十方諸佛出現在世間是為了廣度十方眾生不願有一眾生被漏掉、遺留下來,因此,凡是宣說能夠度化十方眾生的那一部經,無疑的就是本懷經。

       《法華經》雖然被尊為經中之王,也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可是它只限於上上根機,和已經證入三乘果位的人。可是大多數茫茫無所依靠的芸芸眾生六道苦海釋迦牟尼佛要以什麼法門使他心安使他解脫成佛呢?就只有《無量壽經》,也就彌陀本願的救度法門,這也是我們所要學跟所要弘揚的。我們這個念佛法門,它的根源就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也就是本願或根本願;凡是念佛若不是依據阿彌陀佛第十八願根本願,則跟我們這個法門比起來就有一些差別

法華尼,轉生官妓

       接著,我們來看第一段:

歐陽永叔知潁州,一官妓口氣蓮華香。有僧知宿命,言此妓前世為尼,誦《法華經》三十年。一念之差,遂至於此。

       我們這一兩天講到因果報應,「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這一位官妓口氣蓮花香,這就是如是因如是果。我們口的氣味都沒有蓮花香,一張開就是口臭,而她今生能夠口有蓮花香,表示過去世確實種下了跟「蓮花香」有關的「因」,也就是她以前誦過《妙法蓮華經》。「妙法」是贊美經中所講的內容殊勝微妙,是「甚深妙法」,而「蓮華」香潔無有垢染,所以稱作「妙法蓮華」。

       沒有離開六道輪回的人,都免不了要受著前世後世果的報應,經上說的「十來偈」,就是十種因果法則,在佛法裡面這「十來偈」是蠻有名的,也因為每一條都是以「來」結尾,所以叫作「十來偈」。譬如說:「端正者,忍辱中來」,就是說這一輩子能夠相貌端妍,一般講就是美麗或者是英俊,就是因為他過去世能夠忍辱,跟人家不計較、不比較、不批評,人家罵他,他也甘受,所以他這一輩子會長得很端正;「高位者,禮拜中來」,他能夠位居高官,位高權重,或者是董事長,往往是過去世對三寶能夠恭敬禮拜;「貧窮者,慳貪中來」,這個人今生今世貧窮困苦,賺不到錢也沒貴人相扶持,就表示他過去世慳貪不喜歡布施;「下賤者,驕慢中來」、「喑啞者,毀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諸根不具者,破戒中來」、「六根具足者,持戒中來」。

       再來,「一念之差,遂至於此。」照說,現身出家是為了專心修行,以道為重,而且能夠很苦心的誦了三十年的《法華經》,如果一天誦一部的話,至少也有一萬部以上,怎麼會導致轉生為妓女呢?這個官妓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是在什麼情況下「一念之差」呢?是臨終的時候一念之差嗎?

臨終三隨

       佛法有所謂「臨終三隨」,就是說一個人臨命終時,接近命終但還沒有命終,或者是在彌留狀態他會隨著三種心去投胎轉世,一種是「隨重」,一種是「隨習」,一種是「隨念」。所謂「隨重」就是隨這個人一生所造的重業,如果他所做善事很多、很重,一斷氣便立即上升天堂或者是出生為富貴人家;如果一生惡業很重,那麼一斷氣就立刻墮落地獄,受地獄之苦報了,這是隨重業。另一種是「隨習」,若沒有特別的重善跟重惡,就隨著平生的習性去投胎轉世。第三種是「隨念」,即使他平生已有重業,可是臨終的時候,當下起了一個念頭,這個念頭是善還是惡,是起念佛念頭,還是一般的念頭,那個念頭如果當下很重的話,那麼其它的業就是暫時往後挪移,而先隨著他那個念頭去投胎轉世,這叫作隨念。

       我們念佛的人,幫忙人家助念、開示,如果對方平常不念佛,我們就引導他當時的心念往西方極樂世界,這樣他就會隨著當下念佛念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最好的「隨念」;一旦往西方極樂世界,他平生或是生生世世所造的善惡重業就當下消除了。這情形可以用一句話形容:「如樹先傾,倒必隨曲。」如果這棵樹本來就是向西傾斜的,一旦倒下去,一定是向著西邊彎曲倒下去。又有一句話說「業道如秤,重者先牽。」我們所做的善惡業就好像秤一樣,重的那一頭就先墜下去,先往下傾。轉世也是這樣,善重就先天堂人間來,惡重就一定到三惡道去,所以這一念之差,可以說是天差地別的。

諸佛出世,但勸求生凈土

       第二段:

問妓雲:「曾讀《法華經》否?」答雲:「失身於此,何暇誦經。」與以《法華》,則讀誦如流;與之他經,則不能讀。以此知僧言可信矣。

       我們一旦能生而為人,聞到佛法,依佛法修行,是很難得的。善導大師說

諸佛出世,種種方便,勸化眾生者,不欲直令制惡修福受人天樂也;人天之樂,猶如電光,須臾即舍,還入三惡,長時受苦。

為此因緣,但勸即令求生凈土,向無上菩提

       諸佛出世,不是要我們只是去惡行善,以期能出生在天上人間,因為不論是出生在天上人間,都只是一剎那之間福報就享盡了,之後又會再墮落三惡道;所以諸佛出世是要我往生極樂世界具足菩提,然後倒駕慈航來廣度眾生。因此若我們教導別人學凈土法門,或者我們自己專修凈土法門,這樣就跟佛出世的本懷相應了。不然,沒有脫離六道就一定會墮落,像這一比丘尼,前輩子誦《法華經》三十年,但是現在也不知道要誦了,而且也沒時間誦了,因為誦一部《法華經》要好幾個鍾頭。所以人生在世,什麼都可以商量,只有生死大事是不能商量的。

       明朝末年有一位高僧紫柏大師曾說:

除卻生死真大事,其餘皆是可商量。

也就是說,我們學佛,就一定要以生死大事的解脫擺在第一位,其它的可以慢慢來。如果其它的事對解脫有妨礙,那些事情都要當下舍掉,如果順於解脫生死就可以去學習。上師(編按:現代禪李元松老師末後出家相,法名釋凈嵩)要我們「一心念佛,行有餘力,要弘揚彌陀本願」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應先一心信受彌陀的救度而專念彌陀名號,自己往生大事確定了,再隨緣、隨分、隨力將自己所學、所信的推廣出去,這個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自信教人信」。

       接下來:

與以《法華》,則讀誦如流。以此知僧言可信矣。

       她沒有受過教育,不認識字,給她其它的經書她不會讀,可是給她法華經》,她就讀誦如流,那「讀誦如流」是她這一輩子所學的嗎?當然不是!是她前輩子所帶來的。可見所謂的天才,並不是說真有誰是天生的天才,是他前輩子就已經熏習很深厚了。「以此知僧言可信矣」,因為現場就有應驗。

西方法門功德何可思議

       第三段:

使此尼知西方法門,則上品上生可也;不知而墜墮於妓,可不哀哉。

       這個用天差地別都沒辦法形容了,如果她當初以三十年誦《法華經》的精神時間去專念彌陀名號,豈只是上品上生而已,她必然會往生阿彌陀佛的報土,阿彌陀佛的報土是超越品位階級的。可是她只曉得《法華經》是「經王」,而不曉得這一句彌陀名號彌陀名號是什麼?(眾答:「南無阿彌陀佛」)。所謂「千經萬論、三藏十二部法門,六字全收。」所以六字名號就是「經王中的經王」。

       第四段:

以此知能用西方法門教人者,其濟拔之功大矣,福報豈易量哉。

       以西方法門教人者,就是以念佛法門來教導人家,這一種救度對方的功德非常的大,可說是大慈悲、大智慧。為什麼?因為只要能夠讓對方往生,不但離開六道輪回,而且到那裡就成佛了,有比這個更慈悲的嗎?有比這個更有智慧的嗎?不過,這個人也必須要有大善根、大福德才有福氣專念這一句名號,願生極樂。由此可知,我們在座諸位都是有大善根、大福德都是在做大慈悲、大智慧功德事情這是值得鼓掌的。

       有關以這個法門勸導他人的功德,在這本書第五十二頁有提到。印光大師說:

成就眾生往生西方,即是成就眾生作佛。
此等功德,何可思議!

       何可思議就是不能思量的意思,為什麼說不能思量呢?因為只要沒有往生,只要還是六道輪回的凡夫,就還會生生世世輪回中,因為不守殺生戒而殺害了多少生命,因為不守偷盜戒而去偷,賺不應該賺的、拿不應該拿的,甚至做強盜,只要在輪回當中就會無惡不造;可是如果往生極樂世界的話,就不會繼續在六道輪回中造業,反而會廣度眾生這一功德怎麼能夠思量呢?

勸人念佛,合生凈土

       在這一本書中也有一則勸人念佛往生,同時自己也因之具足往生資格的例子。這典故是在第二一二頁的〈勸人念佛,合生凈土〉,我先一遍

唐朝,房翥暴死,至陰府見閻羅王
王曰:「據案簿,君曾勸一老人念佛,已生凈土。君承此福,亦合生凈土,故召來相見。」
翥曰:「先許金剛經萬卷,巡禮五台,未欲往生。」
王曰:「誦經巡禮,固是好事,不如早生凈土。」
王知志不可奪,乃放還。以此知:勸人修者,非徒往生,又感動幽冥也。

       由於這個典故啟發讓我們凈土念佛法門很有信心動力,是一件很好的事例。不過故事中的主角說:「先許《金剛經》萬卷,巡禮五台。」所以還沒有當下要往生,還好他已經具足往生身份了,不然還是要先往生較妥當。因為即使誦完《金剛經一萬卷,都沒有比三十年誦《法華經》多,而且只要往生極樂世界,《金剛經》的道理瞬間即統統顯現了;若沒有往生極樂世界,即使誦持一萬卷,也未必能體證「泯三心,空四相」,也就是《金剛經》所講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些內容若只當學問上的了解是不難的,但若求真正心性上的體悟,則非常困難

龍舒凈土

       現在我們再回到第六十一頁,最下面的加註:「王日休《龍舒凈土文》卷七。」這是說明此一事跡是摘自王日休寫的《龍舒凈土文》第七卷。王日休是北宋高宗時的國學進士,國學進士的官位不低,須是飽讀詩書,且才華很好才能夠考上。雖然他高官、飽學,但是知道人生無常,而且在官場中有可能會造業而不自知,所以他就辭官回鄉,專心修行念佛,同時也以課徒為業,順便將佛教道理傳播出去。他對凈土法門很專一,每天都禮拜阿彌陀佛一千拜,其它的時間念佛不斷;他所寫的這本《龍舒凈土文》對凈土法門貢獻功德非常大。印光大師二十多歲時就是因為看了這本《龍舒凈土文》,才一心歸命凈土法門,而一生專念彌陀名號,也轉而勸人專念彌陀名號印光大師的文鈔可說是風行世界,凡是學凈土法門的人沒有不參考、不閱讀他的文鈔的。印光大師對這個法門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就是根源於王日休《龍舒凈土文》這一本書,由此可知《龍舒凈土文》對凈土法門的影響是如何深遠了。

       《龍舒凈土文》這一本書是王日休居士的畢生力作,書中引用種種方便善巧,對每一階層的人,上至王公大臣,下至一般販夫走卒,都有善巧方便的引導文來引導他們進入凈土法門讓他們能夠心開意解的覺得:唉!必須要凈土凈土才是他們所可依靠的。這一本就有這樣的效果,而且,有理有事,不但有凈土教理,更進而引用典故來說明教理,像我們剛才所談的這一段就是從裡面摘錄出來的。

       現在我們來看此章的按語

出家為尼,已是難得,苦行卅年,更屬不易;
唯仗自力,無他力持,煩惑未伏,再度沈迷。
余門學道,蟻子登山,念佛往生,風帆順水;
不生極樂,尚在娑婆,一旦生西,永斷輪回。

       「出家為尼,已是難得。」出家為尼真的是很難,比如我們現場的女眾有數十個,但是出家眾才幾位而已,看看是哪一位來現身出家好了。(眾笑)有那麼困難嗎?不容易喔!但是做比丘尼很難,做比丘更難,因為在座,你們看,比丘有幾位?只有我一位,覺得很孤單,看有誰來跟我做伴?

       「苦行卅年,更屬不易。」為什麼說是苦行呢?因為每一天不間斷地誦《法華經》,要有那樣的恆心是不容易的。《法華經》共二十八品,要半天的時間才能誦完,而我們凡夫都是妄想雜念一顆都是向外攀緣要他時間忍耐孤獨、安於寂靜在一件事上是不容易的,如果能夠做得到的話,學佛才會有進步。假如耐不住孤獨寂靜靜下來沒事的時候,就開始找事情做,比如看電視、看報紙、看雜志或是找人閑聊,這樣就不容易成就道業;反過來說,一個人如果能夠忍耐孤獨、安於寂寞,在寂寞當中不覺得寂寞,反而覺得有法喜,這樣就比較容易成就道業。像各位在四十九天中,大家都能夠忍耐孤獨,安於寂寞,每天都是固定八個半小時來這裡念佛,那真的是成佛有餘;但大家的成佛有餘,是靠這一句彌陀名號力量啦!

自力和他

       「唯仗自力,無他力持,煩惑未伏,再度沈迷。」所謂「自力」,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在這個娑婆世界修行今生沒有成就下一輩子再來下一輩子沒有成就,下下輩子再來在這個娑婆世界,一世一世的修行,然後一世一世的增上,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直到圓成佛果這就是自己的力量娑婆世界生生世世學佛,然後在娑婆世界完成佛道自力法門,但這必須他自己力量足夠,有聖人根器,所以此法門也稱為「聖道門」。而所謂「他力」,這個「他」是指阿彌陀佛,唯有阿彌陀佛才能稱為他力,而不是指其它的佛、菩薩羅漢、或其它的法門

       「自力」和「他力」是曇鸞大師思想,曇鸞大師的自、他力思想則根源於龍樹菩薩的「難行道」與「易行道」思想而加以發揮的。龍樹菩薩說:菩薩學佛,有兩種法門,一個是難行道,一個是易行道。什麼是難行道呢?就是必須自己能夠勤行精進,這個叫難行道易行道呢?就是「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這稱做易行道。

       什麼樣的內容、行止才是勤行精進的難行道呢?龍樹菩薩說,歸納起來有三種:「諸、久、墮」。也就是說,行難行道菩薩,勤行精進,勤行六度萬行法門,就是「諸」──諸種法門,諸種功行;「久」──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這麼長久的時間,所以三祇百劫求福慧;「墮」──有可能在這個期間會墮落下來,一旦墮落下來,就可能不再上升了,所以叫「諸、久、墮」。有墮的話就是有危險,所以這個難行道是有危險性的。龍樹菩薩譬喻難行道如同步行,我們要行千里萬里之路,如果只靠步行,那就困難,必須自己有體力,而且四肢健全,如果腳不方便就不行了;而且逢水涉水,遇山爬山,要很有耐力,還要幸運不遇盜賊或是惡獸,那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叫難行道

       龍樹菩薩說,易行道就是「信」──信受彌陀的救度,專念彌陀名號。所以龍樹菩薩對於本願法門的定義是: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

       這是龍樹菩薩對《無量壽經》第十八願的定義。「若人念我」就是如果有眾生信受彌陀救度,願生彌陀凈土,就是「念我」。「稱名自歸」,而專稱彌陀佛名,歸命於阿彌陀佛,因為自歸稱名,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就是歸命,所以稱名就是自歸;如此「念我稱名」的自己歸投依靠於彌陀本願的救度,則龍樹菩薩說「即入必定」,這種人當下就進入不退轉的菩薩階位了。龍樹菩薩說這個法門才是易行道,是當生成就的,也說這個法門等於是「一、速、必」,修行只要專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叫「一」;「速」──今生就能往生成佛;「必」──是必定的,是必然性的,不是或然性或不定性的。

       剛才講走路是苦,龍樹菩薩形容為苦行道,難行道就是苦行道。現在形容易行道如同坐船,而且又是安樂法門,是樂行道,可見自力、他力有非常大的差別這一比丘尼過去只靠自己的力量,沒有往生極樂世界,而且又「煩惑未伏,再度沈迷」,煩惑是指煩惱也就是見、思惑中的思惑。但是,如果他能斷見惑,降伏煩惱,證初果的話,至少不會墮三惡道,七次人天往返,就會證得羅漢果,從此就遠離生死輪回;反之,如果煩惑未伏的話,一定還會迷失本性的。

余門學道,蟻子登山,念佛往生,風帆順水

       「余門學道,蟻子登山,念佛往生,風帆順水。」學其它的法門就好螞蟻爬山,人登山都不容易了,何況螞蟻爬山,遇到水就過不去,遇到野獸恐怕會被踏死或被吃掉,何況有風、雨及種種山難,是很危險的。而「念佛往生,風帆順水」,風帆又遇到順水,幾乎都不力量,順著風自自然然的就會到達目的地了。李白有一首詩「朝發白帝城」,我覺得很能用來形容這個風帆順水:「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我們這個法門可以說是輕舟的法門,一下子就越過萬重山了。我對這一首詩也很感興趣,因為以前剛念佛的時候,如果坐在那裡妄想的話,時間也過得特別快,一下子一兩個鍾頭就過去了,好像輕舟已過萬重山一樣,只是所過的是妄想雜念的山啦!

       「不生極樂,尚在娑婆,一旦生西,永斷輪回。」不往生極樂世界,那肯定還在娑婆六道輪回,既然還在娑婆六道之中,誰能保證生生世世都能而為人?即使轉生為天人福報盡了,還是要墮落啊!只有往生極樂世界才妥當,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則永斷六道輪回,生生世世的業障、業報,就和我們毫無關係了,所以必須要求生極樂世界
往生極樂世界以後,跟娑婆世界真的永遠分離了嗎?並不是這樣!我們這個法門是來回票,往生之後還會倒駕慈航,乘願再來的。只是那個時候的來,不是業報的轉生,而是乘願的示現,從極樂世界再來那就不怕了,因為不會再輪回了。

       總之,我們好不容易生而為人,不但遇到佛法,又遇到這個殊勝彌陀本願救度法門,就要堅信這個法門,願生極樂,專稱彌陀佛名。所以我們也很感謝典故中的這位比丘尼給了我們這麼富啟發性的示現。今天就講到這裡。

       南無阿彌陀佛

(二○○四.一.二十六)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