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凈法師:慧凈法師講演集二 正行與雜行(四)

正行與雜行(四) 

       各位同修南無阿彌陀佛

       今天晚上仍然延續上一次我們所講的「正行與雜行」(見附錄一),在開講之前先和大家閑聊幾句。

念佛法語

       最近,我們書院佛堂有些不一樣,就是多掛了幾幅法語,大家盡可能把它記下來,然後將它的義理吟詠在心中這對我們念佛會有很大的效用。因為這些法語都是我們這個法門核心、扼要的法語意義很重要念佛人單念一句佛號如果感覺到枯燥無味,就想想這幾句法語,會讓我感覺內容豐富,而且法喜無限;如果覺得念佛懈怠了,提不起勁,回想這幾句法語內容,會讓我們產生想要念佛動力。目前我們的佛堂是臨時性的,我們已經設計好正式庄嚴佛堂,只是施工進行過程比較費時間,因為我們的構想跟一般是不一樣的。我們的佛龕並不是將一張桌子擺上去,然後佛像佇立中間而已;我們規劃除了本尊彌陀聖像之外,背景是以極樂世界的依報庄嚴作背景,因此在時間上花費要比較久。等到佛堂完成之後,庭院氣窗的地方也會佇立一尊阿彌陀佛的接引像,到時候,我們大門就要敞開,接引來往的登山客和十方大眾

       繼續,請大家還是請出「正行與雜行」的講稿,接著上次從「二行得失」之後開始講。請看講稿第三頁第四行:

二、二行得失

大師列出五種正行,明確指出往生方法,意在使人舍雜歸正,探其理由,即是「五番相對」。因為「往生行相」既有「正雜二行」,便有五番相對之「二行得失」。

回歸宗祖善導大師

       「大師」就是善導大師也就是本宗宗袓,所謂「宗祖」,即是開宗之祖,所以宗祖只能有一位,不能有二位,當然其它的傳承可以有幾位,但那是列祖而非宗祖,因此我們是獨以善導大師為我這一宗的宗祖。善導大師列出五種正行,明確指出往生方法往生目標極樂世界方法就在五種正行──歷來只有善導大師這樣明確的標示。可說善導大師開展的凈土法門,直到明確的標示出這五種正行之後,凈土宗教理就完全地圓滿顯露了,因此善導大師可以說是我們凈土法門的大導師。善導大師之所以能夠開展一個宗門出來,就是因為他將凈土法門做有系統、條理性組織讓人很淺易的就能夠一眼看出往生方法──五正行而不會覺得艱澀,或模稜兩可。

       善導大師這種開展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然他的師父道綽禪師以及道綽禪師所依止的曇鸞大師對於凈土法門已經有所發揮和開展了,可是集大成者卻是在善導大師。在善導大師之前,其它宗派祖師也有解釋凈土法門的,但都不是以凈土教理來解釋凈土的經論,因此所解釋的難免不能完全契應阿彌陀佛願心也不能完全適應十方眾生的根機,就只有善導大師所開展的這五正行,是上契彌陀的本願,下契十方眾生的根機。善導大師之後,也有祖師在闡揚凈土的經論,弘揚凈土法門,可是大部都是以其它宗派教理站在其它宗派的立場上來解釋凈土教理,所以所解釋出來的就不是純粹在開展凈土法門,而是摻雜了其它宗派思想

       在善導大師之前,天台宗的開宗祖師智者大師寫了《觀經》的註疏;「三論宗」的吉藏大師,還有華嚴宗、地論宗……都有祖師解釋凈土經典,但都是站在各宗的立場上,只有善導大師站在本宗的立場。善導大師之後,唐朝之間很少祖師大德凈土經論的闡釋。直到宋朝之後,幾位有名的弘揚、闡釋凈土教理,解釋凈土經典大師,也都是其它宗門的。譬如說知禮大師的《妙宗鈔》很有名,可是他是以天台思想來解釋;其它有名的,比如說慈雲大師也是天台宗,或元照大師律宗,他們都是站在各自的宗門上;又像宋朝很有名的永明延壽大師,卻是禪宗。一直到明朝末年,有蓮池大師寫出很有名的《阿彌陀經疏鈔》,是站在華嚴、禪的立場來解釋;藕益大師的《阿彌陀經要解》,看起來也大多以天台的名相來闡釋阿彌陀經,所以都不是純粹的以凈土解釋凈土,因此使得後來的人感覺凈土法門阿彌陀佛是非常的慈悲,但是修起來卻是很不容易。

       所以走凈土這一條路,學念佛這個法門,如果不回歸善導大師,所謂的凈土易行道,易之中也就摻雜難修的法門在裡面了,這樣就不能成為純粹的易行道了;名符其實的易行道,就是善導大師所開展的法門。像以前的祖師菩薩,比如天親菩薩也寫出一本往生論》,《往生論》裡面明確地指出「五念門」,跟善導大師的「五正行」很雷同。「五念門」就是禮拜門,贊嘆門、作願門、觀察門、迴向門,修這五門就可以快速地得生極樂世界。但這「五念門」的道理非常微細,如果不能掌握得當,「五念門」也就成為難行道了,只適應上等根機的眾生。不如「五正行」,不但適應上等根機,也適應中下根,是所有眾生萬根都能夠契應的,真可說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萬修萬人去」的法門

       善導大師在這里將「五正行」和「五雜行」排列出來,目的是積極地勸導我們去做取捨,也就是舍雜行取正行就像一堆鈔票,真鈔和假鈔排在一起,說明什麼是真鈔,什麼是假鈔,然後勸導人們取真鈔舍假鈔。往生極樂世界,唯一的、絕對的、直截的、穩當的、容易的、圓滿的就是這五正行。除了這五正行之外,就不是容易的、直接的、穩當的、圓滿的。

二行得失:五番相對

       為什麼要勸修五正行,勸舍五雜行?善導大師舉出「五番相對」來論述,由這「五番相對」就顯現出正行和雜行的得和失出來了。「五番相對」請看講稿: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也;
若修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也就是說,修前面所講的「正助二行」,「正」是指「稱名」,也就是「正定業」,「助」是指稱名之外的四種正行,是「助業」。正業和助業,合起來就是五正行,修五正行則我們眾生阿彌陀佛就有親的關系、近的關系,還有憶念不斷、無間的關系這是第一行的意思。

       第二行的意思,大家先看第二頁倒數第十行。善導大師在這里說: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諸善,悉名雜行。

       可見雜行非常的多,廣泛來說,所謂八萬四千法門,除了五正行以外,其餘都是雜行。請再看原來的地方,善導大師說

若修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眾名疏雜之行也。

       從這兩行就可以顯現出「五番相對」,第一行講出三種相對。第一種是親跟疏的相對,修五正行彌陀親,五正行之外則跟彌陀不親。第二就是近跟遠的相對,修五正行彌陀很近,五正行之外都跟彌陀遠。第三是有間斷跟無間斷的相對,修五正行阿彌陀佛關系是無間斷的,除了五正行之外跟阿彌陀佛關系都是間斷了!

       另二種是在第二行,「若修後雜行,即心常間斷,雖可迴向得生……」雖然可以回嚮往生,就表示如果沒有迴向就不能夠往生念佛是即使沒有迴向也能往生,如果不是這五正行,不是念佛,那勢必要迴向才能夠往生,不迴向就不往生再來,是「眾名疏雜之行也」,也就是說,五正行之外不管是那一種法門,都名為「疏雜之行」,疏雜是跟純粹相對的。表示說修五正行是純粹的往生之行,除了五正行之外都不往生行業都是雜的而不是純粹的。總結就有這「五番相對」。請看左邊的圖表:

       

親疏對

       以前在這里也曾經解釋所謂「親」的內涵。父母子女之所以親,是因為他們之間有血緣的關系,因此產生一種天性自然的親子的感情;其它如兄弟叔叔伯伯表兄弟……也是因為跟我父母兒女關系才會形成這樣的親緣──也就有一等親才會有二等親、三等親。「親」既然有天然至性的關系,就表示彼此的心是聯系在一起的,彼此的心是在對方的身上父母的心是在兒女身上小孩子小的時候,他的心也是在父母身上小孩子童年的時候,一兩天沒看到父母就會很懷念,父母如果有事情開了家庭,身在外面,可是心卻仍掛念著家中孩子。即使年齡大了,一百歲父母,心還是掛念著七、八十歲的兒子尤其是兒女如果離開了,離開得越遠,想念得越深,可謂「相處若無事,別後倍相思」,不管他到了哪裡,即使到了地球的另一端,比如美國或加拿大,我們的身是在這里,可是心卻是在那裡,關懷著他們,繫念著他們,他們的苦樂禍福可以說都會觸動著我們的神經使我們的生活受到影響,這個就是「親」。

       我們念佛的人阿彌陀佛是有這一種「親」的關系,學這個法門,就只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心只有繫念在阿彌陀佛身上,不可能繫念在其它諸佛菩薩法門、經咒上,這個就是「親」。

親緣

       有關這一點,請翻開《唐朝高僧善導大師》第120頁(《善導大師全集》第七五三頁),善導大師用問跟答的方式來說明,為什麼只有念佛才能獲得佛光的普照、攝護,而不念佛修其它法門的卻完全得不到佛光的攝護;善導大師三種內容來解釋,請看第二行:

問曰: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攝念佛者,有何意也?

       「備修眾行」就是修其它的雜行,只要迴向都能往生。可是為什麼修其它雜行的人不能獲得佛光的攝護,而只有念佛的人才會獲得彌陀光明的照攝呢?善導大師的回答是這樣:

答曰:此有三義:
一、明親緣
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
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眾生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
彼此三業不相舍離,故名親緣也。

       這個就是所謂的「親疏」相對。修其它的法門雖然可以回嚮往生,但跟阿彌陀佛是「疏」,唯有專稱彌陀佛名,縱然不迴向,也必定往生,因為他本身和阿彌陀佛是有親緣的。

       剛剛講,親子關系父母繫念兒女兒女繫念父母;同樣的,阿彌陀佛繫念我們,而我們也繫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我就有這個親緣。所以這里說「眾生起行,口常稱佛,佛即聞之」,我們念佛,不管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或者心中默念,阿彌陀佛一定聽到,因為阿彌陀佛是佛,六通具足。如果祂不是六通具足,我們即使用廣播器大聲喊叫,遠的地方還是聽不到;阿彌陀佛是無礙的,祂不受時間、空間的障礙也不為我念佛時有煩惱妄想雜念,就障礙阿彌陀佛對我念佛聽聞。所以,不管我們念佛的當下是以清凈心念或是以散亂心念是有心念或是無心念阿彌陀佛都聽到。

      「身常禮敬佛,佛即見之」,我們只要低身彎腰,阿彌陀佛就看到了,就知道我們是在拜祂。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我們其實還沒張口,當起這個心念的時候,阿彌陀佛知道了。人心如同「收發器」,我們起心動念、言語舉止,都自然的散發出去,繞遍全宇宙;而當我們息慮凝心,進入靜定之時就能接收到太虛中任何頻率的心波;凡夫尚且如此,何況諸佛之王的阿彌陀佛

       「眾生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這並不表示,是因為我們憶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才憶念我們,而是因為阿彌陀佛老早就已經為我發願,從成佛到現在,長伸金手在呼喚我們、等待我們,要接引我們,所以萬古以來都想盡各種辦法來調攝我們、觸動我們。如果我們不能夠生而為人阿彌陀佛就調攝我們,使我們快速的生而為人。若生而為人,不能接近佛法阿彌陀佛就以各種順逆的增上緣使我們接近佛門。進入佛門了,阿彌陀佛又以各種順逆增上緣使我們舍聖道門,來修凈土門。即使修凈土願生極樂,但是我們執著自力阿彌陀佛也以各種因緣讓我們了解自力無力的,往生功德本身就在這一句名號上。所以即使我們沒有憶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始終在憶念我們,就像月亮其實是時刻都皓月當空,普照大地的,無人、無處不照,只是如果我們沒有仰頭望明月那就明月兩不相關;若我們仰起頭來瞻仰明月、欣賞明月明月跟我們就合為一體。所以說,「眾生念佛者,佛亦憶念眾生。彼此三業不相舍離,故名親緣也。」

機法一體

       所謂「不相舍離」,法然上人之後有證空上人的門派,就發展為「機法一體」的教義。「機」指眾生念佛者,「法」指阿彌陀佛,我們念佛眾生阿彌陀佛是一體的。一體有「一體不離」跟「一體不二」二義,兩者的意義有一點點不同。比如說,三明治整個是一體的,可是卻是一片一片迭在一起的一體,這是「一體不離」;而「一體不二」,是融合在一起成為一體,比如水和乳,水乳交融,就成為一體。而水跟油在一就不是一體,因為水在底下,油在上面。「彼此三業一體不離」就是說眾生的三業,跟阿彌陀佛的三業,彼此的三業是一體不離,一體不離就是親。

       另外又有兩種「機法一體」,第一種是「往生正覺,機法一體」。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如果不能使念佛眾生往生阿彌陀佛就不成佛;由於第十八願已經成就眾生往生阿彌陀佛正覺是機法一體,這就是往生正覺,機法一體」,它在十劫之前就已經完成了也就是說眾生往生,是依靠阿彌陀佛正覺因緣,而阿彌陀佛的成正覺,也是依靠眾生念佛往生因緣,因此,念佛眾生,和已成正覺阿彌陀佛是兩兩互相依靠在一起的,彼此需要的,缺一就不能成立的。阿彌陀佛如果不是完成眾生往生功德資糧,就不能成為阿彌陀佛也就沒有阿彌陀佛這個生命;而眾生若缺乏阿彌陀佛本身的功德眾生也不往生。從這點來講,「往生」、「正覺」是機法一體的。

       另一種的機法一體,就是依據《觀無量壽經》第八觀所講的:

諸佛如來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還有第九觀所講的: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舍。

       由這里也可以看出機法一體的關系,這稱為「色心功德,機法一體」。什麼是「色心功德,機法一體」呢?所謂「諸佛如來法界身」,諸佛如來是指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法界身,法界身遍滿所有法之中;既然遍滿所有法之中,我們起心動念佛,而這個心念也是法,那表示說,阿彌陀佛的本身是進入到我們念佛人的心中,只要我們起心動念佛,當下我們就領納了阿彌陀佛的本身和阿彌陀佛功德,因為祂「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我們心中念佛,豈不是阿彌陀佛的本身、阿彌陀佛功德就進入到我們的心中

       再來阿彌陀佛光明是要照攝、包含念佛眾生的,這個光明就像盒子,東西放進盒子裡面,就被盒子所包含;光明就像這個桌上的茶杯,水一進入茶杯之中,就被茶杯所包含。阿彌陀佛光明是要照攝念佛眾生的,只要眾生念佛就在阿彌陀佛的杯中、阿彌陀佛的盒子中、阿彌陀佛袋子裡面,就被阿彌陀佛整個所包容、包含。這豈不是念佛人一方面心中領納了阿彌陀佛功德,一方面色身又是受到阿彌陀佛光明所包含攝護?這就是色心功德、機法一體」,也是「親」的涵義。

       既是這種涵義,其實用「親」這個字來形容,還是不夠的,因為它本身已經是一體的關系了。何況所謂親子關系,這個關系還是建立在凡夫心性上,而凡夫的心是無常的。父母兒女,如果環境都很順遂的話就恩愛如恆;可是,一旦逢緣遇境,父母兒女之間也有反目成仇,甚至對簿公堂的。但是阿彌陀佛和我們之間絕對不會有那種情形,因為佛心始終都是慈悲平等的,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的分別,沒有冤、親這些對待觀念。所以,我們眾生阿彌陀佛永遠都不能有恩怨存在的。《無量壽經》說:

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

       阿彌陀佛為了救度眾生,為了將這個法門介紹給眾生,預先為眾生發下四十八大願,預先為眾生菩薩種種苦行,祂是把我眾生當成父母來看待,而把自己當成純孝之子。所謂「純孝」,「純」是非常的專一,非常的純樸、不夾雜,非常地虔誠恭敬。「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凡夫的愛是有限度的,佛的愛是沒有底的,是徹底的;不但愛,而且對十方眾生,是高高的、慎重的來恭敬,所以說「愛敬父母」。親人之間雖有親情之愛,但不一定會有「敬」,往往久而久之就變得很隨便;而朋友之間雖然有禮貌,卻缺乏親情之愛。可是,阿彌陀佛卻是很純粹的、專一的、虔敬的把自己當成孝子,把十方眾生當成應該敬愛的父母。而且,進一步就是: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進一步把十方眾生,不管聖人凡夫,不管善人惡人,不管佛教徒、非佛教徒,阿彌陀佛把他看成祂本身。是人類也好,是動物也好,是在三惡道也好,阿彌陀佛把他看成自己。所以說「於諸眾生,視若自己」。那豈不是眾生苦樂禍福都是阿彌陀佛苦樂禍福就好嬰兒生病了,嬰兒身體在受苦,痛在兒女身上,同時,也是痛在父母心上;只有身為父母的,才能真正地體會「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所以要曉得五正行的歸趨就是正定業,專稱佛名;而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有這么「親」的關系。如果不是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那麼是「疏」了,這個就是「親疏相對」。

近遠對

       第二、「近遠對」:「近」,有四種情形,有近而不親,有親而不近,也有根本就是不親不近的,也有既親又近、既近又親的。

       我們念佛的人阿彌陀佛是既親又近、既近又親。當然,父子母女之間是非常的親,但是並不近,因為兒女大了,就各自到他鄉外里去了。一般公司里的同事,雖然每天都在一起,可是卻沒有親情。只有念佛者跟阿彌陀佛,是既親又近、既近又親的。可以說,時時刻刻都與佛同在,與佛同出入,與佛同起卧。因為既然是一體,就比親還親,比近還近。關於這個「既親又近、既近又親」的關系,我們看《唐朝高僧善導大師》第120頁(《善導大師全集》第753頁),第八行:

二、明近緣: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故名近緣也。

       其實,佛本來時時刻刻都在十方眾生面前就好像無線電波,不論何時都在這個空間,可是開關不開電視屏幕就不出現,你開哪一台,那一台的屏幕就會出現。所以說「眾生願見佛,佛即應念,現在目前。」所有念佛眾生,沒有不想見佛的,可是怎麼很少人見到佛呢?其實所謂「煩惱障眼,雖不能見,大悲無倦,常照我身。」只是個人的因緣磁場,各不相同,有的能見到,有的不能見到。雖說不能見到的比較多,但不能見到也不是永遠不可能見到,磁場轉換就能見到;至少,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就現在其前,往生極樂後更是時刻跟西方三聖、清凈大海菩薩,睹面相親,永不分離。

       這是從近跟遠來談的。凡是念佛都跟彌陀近,凡不是念佛,不管念其它哪一種,都跟彌陀而不近。

無間有間對

       第三、「無間有間對」:「間」就是間斷,或者是間隙的意思。我們念佛的人阿彌陀佛關系是無間的,不念佛的人阿彌陀佛就間斷了,因為你不念佛,沒有那三種緣,也沒有機法一體的關系,所以是有間斷的。但這並不表示說,我們念佛人,睡覺的時候沒有念佛那就阿彌陀佛有間斷了!而且,大部的人,不可能白天無時不刻稱名念佛不斷,比如思考動腦筋與人談話、做復雜事情時,稱名就會間斷。但如同一位全心全意在醫院關注照顧生重病住院兒子母親,即使人不在病房兒子身旁,必須處理其它事情時,但心思可說仍全在她的兒子上;念佛人的心念也是如此,全心全意在阿彌陀佛上,做事說話時表面上念佛看似間斷,當事情過了,我們的心自然又恢復到憶佛念佛來,所謂「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這個就是無間。

迴向迴向

       第四、「不迴向迴向對」:是說專念彌陀名號的人,即使不必迴向,照樣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不是念佛,而是修其它的法門,要往生極樂世界,則勢必要迴向,不迴向就不往生。有關此最簡明扼要的說明,就是善導大師對「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的解釋:

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
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意思就是說,這「南無兩個字是什麼涵意呢?「南無兩個字,是我們念佛眾生的歸命之心,也是發願迴向之心,因此,念「南無兩個字,本身就含有迴向念佛在裡面,念念「南無阿彌陀佛」,無時無刻都在迴向,不必另外再迴向。如果不是念佛的話,就必須最後做迴向或者是心念念轉向西方,不然就不往生。所以,念佛念佛,有迴向迴向得失

純雜對

       第五、「純雜對」:念「南無阿彌陀佛」是純粹往生極樂世界的一條路,不會有岔路,也不會摻雜;如果不是念佛,而念其它種種,那就雜了。譬如說五戒的,如果把修五戒的功行迴向極樂那就往生極樂若不迴向極樂,則五戒的功行是生於人間的。而十善是生於天界的;四諦、十二因緣,是羅漢的。因此,其它的法門都是向著人間,或是天界、三乘,或是十方凈土的,都不是向著極樂世界的,只有專念彌陀名號才是往生極樂世界,因此有「純」和「雜」的關系

       以上是五種正行和雜行的比較,有這五種得失

稱名念佛除順彼佛願並有現當光明攝護之益

       五種正行的第四「稱名念佛」,之所以是正定業,它的理由又是什麼?是因為念佛本身是隨順、契應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所以說「順彼佛願故」。同時,也相應於阿彌陀佛光明攝取不舍,在此世就受到彌陀的保護,能夠轉夭折之命為長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所謂「消災解厄,增福延壽」,這是屬於現生的利益;一旦他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就現身接引他到極樂世界。所以攝取不舍,是從在一直到他臨終,從來沒有舍離他,永遠不會舍離他,所以稱名念佛,一方面是順彼佛願的正定業,一方面也受這句光明名號的攝護。

       請看講稿「二行得失」的表格:

      

       再看講稿:

如是,修五正行者,與阿彌陀佛親緣、近緣、無間、不別迴向、純極樂行。修雜行者,與阿彌陀佛以外之諸佛菩薩天人關系之行,與阿彌陀佛疏、遠、有間,須要迴向、不純。修五正行與修雜行比較,有此「五番相對」,故舍雜行,選正行,此是大師就行立信」之意。

就行立信意在專稱佛名

       「就行」之「行」還是導歸於正定業的專稱佛名,所謂「定」跟「不定」是相對待的,專稱佛名既然是正定業,若不是歸於正定業而是其它助業,就有不定的可能──當然,「定」的成份是比較多的。怎麼講?如果專念這句名號那是必定往生的,因為現生就已經被彌陀光明攝取,但若摻雜其它四種正行,在心念當中以為必須有五種正行的功行加起來才可以往生,不然就不往生,這樣會增加困難性。因為五種正行還有讀誦、觀想禮拜跟贊嘆供養,如果不認識字,或是眼睛瞎了,或是沒有經本,或是其它的不方便,就不能誦經了;觀想禮拜和贊嘆供養也是一樣。唯有念佛,張開嘴巴能念,心中默默的也能念,感情一來,要大聲的呼喊,也可以!所以,念佛是適應萬機,其它都不一定。

法然上人之三重選擇

       接下來請看講稿第4頁:

三、三重選擇:

日本高僧法然上人,獨尊善導大師,將大師之凈宗思想,巧以四首五言四句之偈語徹底圓彰,此偈妙含「三重選擇」之義後世稱為「三選文」,此三選文所獨舉之「擱、拋、傍、專」四字,可謂「凈宗口訣」。

       「三重選擇」就是:第一重選擇、第二重選擇、第三重選擇,然後歸入第三重選擇。日本佛教界鼎鼎有名的高僧法然上人,應該大家都耳熟能詳,尤其在凈土門當中,可以說是如雷灌耳,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因為日本凈土法門,是法然上人所開展出來的。

       《法然上人全集》裡面有法然上人的傳記,記載他一生的功勛、行誼,在這本書最前面的〈編者序〉中就談到法然上人的一些事跡。還有,早在十多年前我所編的《選擇本願念佛集》,也有一篇序文,都是將法然上人不可思議德行,一條條地記錄下去,如果要了解法然上人是何等人物,請看這本書,那些都是白話文,很容易理解。

       簡單講,法然上人在當時是被公認為大勢菩薩所示現的,而且,被贊譽為「智慧第一」,如同文殊菩薩示現。大勢菩薩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的左右?侍,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慈悲的示現,大勢菩薩阿彌陀佛智慧的示現。所以,大勢菩薩就是表示智慧,也唯有智慧,才能看出凈土法門才是所有眾生最後的歸趨,只有凈土法門才是釋迦牟尼佛最後的本懷,所以,善導大師就開展了凈土宗中國自古以來,大多數學佛人最後還是念佛歸向凈土的,所以凈土法門中國佛教是一枝獨秀,可是並沒有人能夠創立一個凈土宗派出來,雖然善導大師已經將凈土教理初步建構完成了,但是後繼無人,沒有人把它進一步開展。只有法然上人這本《選擇本願念佛集》,《選擇本願念佛集》篇幅並不長,我們把它選編在《法然上人全集》的篇首,大約有一百頁。

       法然上人獨尊善導大師,他將善導大師的所有著作「五部九卷」完全消化後,提煉出最精純的部分,寫成這一本《選擇本願念佛集》,可以說《選擇本願念佛集》是把善導大師著作思想,進一步系統化的組織。所以,我們如果直接去看善導大師的五部九卷,若是智慧不足,反而會看不出善導大師思想宗旨核心目的。若是由法然上人的《選擇本願念佛集》下手,那麼善導大師思想核心,善導大師目的,善導大師的法是什麼,就像看我們手掌中的掌紋一樣,了如指掌。也就是說要了解善導大師思想,務必要通過法然上人著作。所以,大概在民國七十五、六年之間,我從大藏經第八十三冊看到法然上人的《選擇本願念佛集》,就很高興,很驚訝!──居然凈土法門裡面有這樣一本有條理性系統性、邏輯性組織的書。現在我們所看到的版本,是經過重新整理、分段、標點,又加上眉注的,大家更容易理解。總之,如果要掌握善導大師思想,務必要研讀《選擇本願念佛集》。

法然上人偏依善導大師

       法然上人獨尊善導大師,偏依善導大師。而獨尊、偏依善導大師的根據又是什麼?在《法然上人全集》的《選擇集》第一一三頁第五行,就說「偏依善導一師也。」法然上人雖然專修凈土,也開創了凈土宗,但其它各宗的祖師都有闡示凈土經論,為什麼法然上人不依據其它祖師,卻偏依善導大師呢?

       這一方面是因為,善導大師是以凈土思想來解釋凈土,另一方面是,善導大師證得三昧的人,所以,法然上人就偏依善導大師。偏依的「偏」不是偏頗,而是完全的、專一的、整個投入的、毫不妥協的、不苟且的,這個叫做「偏」。法然上人怎樣獨尊善導大師?在《選擇本願念佛集》最後一頁,以兩行文字來贊嘆善導大師,這兩行文字可以說是最崇高無比的贊嘆了。法然上人說:

仰討本地者,四十八願之法王也,十劫正覺之唱,有憑於念佛
俯訪垂跡者,專修念佛導師也,三昧正受之語,無疑於往生

       在這兩段文字,第一段是贊嘆善導大師阿彌陀佛化身示現,也就是說「仰討本地者」,從善導大師的本地來講,善導大師為我們發下四十八願的阿彌陀佛。這種贊嘆,雖只有幾個字而已,可是卻是尊貴、崇高無比,所有的贊嘆,沒有比這個贊嘆更好,把對方贊嘆成阿彌陀佛的示現,等於對方的著作、對方之所說,所宣揚的,就是阿彌陀佛直接所講的,這樣的話,我們信受善導大師,就等於信受阿彌陀佛了啊!可以說,對善導大師的依循和敬重,沒有比得過法然上人了。

三選文:凈宗口訣

       法然上人大師的凈宗思想,用四首五言四句的偈語,徹底圓滿地顯現出來。這四首偈語,就巧妙的含有「三重選擇」的意義。本來《選擇本願念佛集》這本書,總共有十六章,如果和三重選擇之文相對,則整本的《選擇本願念佛集》叫做「廣選擇」,而這四首偈語叫「略選擇」,表示整部《選擇本願念佛集》的意義都簡略、扼要的含蓋在這四首偈語當中,所以叫做「略選擇」。後來的人也把這四首偈,稱為「三選文」。

此三選文所獨舉之「擱、拋、傍、專」四字,可謂「凈宗口訣」。

       這是我的解釋,或許別宗、別派,即使同樣是凈土門的人不一定會同意。不過,我認為,我們之所以要專,就正如法上人所講的,要把道門「擱」,要把雜行「拋」,要把助業「傍」,要把正定業「專」。如果掌握了這四個字,就是掌握了整個凈土法門的要訣了,所以,我把這四個字當作是「凈宗口訣」。

       這四首偈語是這樣的,請看講稿:

欲速離生死 二種勝法中 且擱聖道門 選入凈土
欲入凈土門 正雜二行中 且拋諸雜行 選應歸正行
欲修於正行 正助二業中 猶傍於助業 選應專正定
正定之業者 即是稱佛名 稱名必得生 依佛本願故

       這四首文字都很淺顯,可是組織卻很嚴密,而又很自然就好像金字塔一樣,一層一層很順。

       第一首就是第一重選擇,所謂「欲速離生死」,是說我們生而為人,想要離開生死輪迴。如果不能生而為人,是沒辦法離開生死輪迴的,就永遠在六道輪迴當中;要有離開六道生死輪迴機緣,就唯有生在人道有可能。因此,生而為人有一個最寶貴的目的,就是離開六道生死輪迴。這么講起來,生而為人,如果還覺得自已業障深重啦!自己不如別人啦!自己很苦惱啦!自己生活很苦啦!那就表示他不了解生而為人價值,生而為人的難得,生而為人的可貴、可慶、可喜。

生於人間,應大慶喜

       透過〈源信上人念佛法語〉能夠讓我們感受到生而為人的可貴、可慶喜。源信上人說:「生於人間,應大慶喜。」不止慶喜,而且是大慶喜。如果慶喜不起來,就表示我們不了解生而為人的可貴性、難得性。

       所以,源信上人說:

離三惡道,生於人間,應大慶喜。
自身雖賤,不劣於畜生
吾家雖貧,猶勝於餓鬼
雖不如人意,難比地獄之苦
世間之難住多憂,即是世間之緣
身雖卑賤不高貴,亦是入菩提之導;
故生人間,應大慶喜。

       真的,我們如果在憂悲苦惱的時候,念念這幾句法語,就轉憂悲苦惱,而成為法喜之心了。真的,作生意失敗,總勝過餓鬼吧!因為餓鬼百世不聞水漿之名;覺得自己很卑賤、沒有智慧、沒有學問、沒有能力,可是我們總勝過畜生吧!人總是萬物之靈,畜生還得在地上爬。

       「事雖不如人意,難比地獄之苦。」唉!我很苦呀!我逆境很多、兒女不孝婚姻美滿、做事不順利呀!賺不到錢、病痛呀!但是想一想,如果現在不生為人,在地獄之苦的是不能想像,一想像地獄之苦,這個人會心臟麻痹而死!因為地獄,只能從書上看,用頭腦去想像,真的將地獄之苦,講的人把它詳細講出來,聽的人隨文入觀的聽進去的話,講的人和聽的人當下會嚇死,這是經典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這應該可以理解,六道輪迴的苦是地獄最劇烈,世間上有人被嚇而死,而地獄之嚇人,那已經不能想像了。臨終之人,看到了地獄之火來的時候,那一種哀嚎,不是哭喊的,是尖叫、嚎叫的。

外道,選內道

       生在人道是離開生死輪迴的一個契機,可是如果毫無宗教信仰的人他還是依業輪轉,即使遇到了宗教,所遇的不是佛教而是其它的宗教,雖然講博愛,講救度,但那是不究竟的。所以,這第一重選擇之前,應該還有一種選擇。就是「內外選擇」,選內道(佛教叫內道),擱外道(其它宗教外道)。

擱聖道門,選凈土

       第一重選擇:

欲速離生死 二種勝法中 且擱聖道門 選入凈土

       這首偈子是講佛法之中的選擇,要速離生死必須要遇到佛法,現在我們都遇到佛法了。龍樹菩薩佛法分為難行道易行道,曇鸞大師進一步把它分為自力和他力,到了道綽禪師就分為聖道門凈土門,這些都是對於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分派判教。到最後,聖道門凈土門就成為凈土宗判教的專有名稱和定論。所以法然上人說:生而為人,要速離生死,就要遇到佛法,其它的宗教還不行。佛教中有二種勝法,二種勝法就是聖道門凈土門,聖道門同樣的也能離開生死,可是它是行道,是靠自己的力量,龍樹菩薩形容說:就好像「陸路步行」,在陸地上靠自己的雙腳走路,要到達很遠目的地,這個很難、很苦,恐怕會半途倒下去,所以說是行道,是自力。那麼易行道呢?是靠他力,也就是靠交通工具,我們即使再怎樣軟弱,依靠交通工具,也必定到達目的地。在當時,最舒適、最快速的交通工具就是船,所以龍樹菩薩說,阿彌陀佛本願救度的法門,就是本願船,很輕易的就能夠橫超六道苦海,到達極樂世界彼岸。所以我們學凈土法門,念六字名號,就是在依靠阿彌陀佛的本願船,依靠這個交通工具佛法中的聖道門凈土門,我們要擱舍難行的、自力的、必須要迴向才能往生的聖道門,選入凈土門。

拋諸雜行,選歸正行

       第二重選擇:

欲入凈土門 正雜二行中 且拋諸雜行 選應歸正行

       聖道門中的修行,如果不回嚮往生,就是聖道,回嚮往生的話,就是雜行。不過,應該先來解釋什麼是聖道,什麼是凈土

       所謂「聖道」就是聖人的根性,它是「從凡入聖」,這叫道門也就是說他有聖人的根性,雖然是凡夫,可是他可以生生世世這一輩子、下輩子,下輩子不成就再下下輩子,這樣苦修六度萬行來從凡入聖,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期間都不能有退心,有退心就半途而廢了,這個叫「聖道門」。聖道門是在娑婆世界成佛眾生,它的先決條件,必須要有聖者的根性,這樣講起來是難得,但我們都做不到,以此衡量,我們都不聖人的根性。

       凈土門是「從穢入凈」,從這個娑婆世界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成就佛果。是不是到了極樂世界再去學、再去修聖道門所應該修的法門?不用!因為所應該學、應該修的都在一句名號裡面,阿彌陀佛都已經為我們完成了,統統容納在這六字名號裡面。所以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不用再假藉其它方便,只要「華台端坐念彌陀就可以了。所以,法照大師說

成佛不勞諸善業,華台端坐念彌陀

       也就是說,到了極樂世界成就佛果,不必勞煩我們再用三大阿僧祇劫的期間去廣修六度苦行,只要端坐在蓮花上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了。其實,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大徹大悟成佛,我們到極樂世界六根門頭對極樂世界的六境,都能大徹大悟都能成佛的。

傍於助業,選專正定

       接著第三重選擇,第三首偈:

欲修於正行 正助二業中 猶傍於助業 選應專正定

       五正行目的是在正定業,因為,第一正行「讀誦」,真正的讀誦,不是用口去讀誦,而是用身體去讀誦,身體去讀誦就是憶佛、念佛也就是去實踐它。因為經文在講教理讓人教理去實行。所以誦經固然有其功德,但是經的本身目的,不是只要人家去誦,而是要人家通過讀誦之後,了解它的教理,然後依教奉行去實踐。所以,我們讀誦凈土三部經之後,凈土三部經就可以在一邊,然後專一去念這句名號就像法然上人,到了年老的時候就是專一念佛他說以前他一天念三部《阿彌陀經》,一部是用漢音念,因為當時隋唐時代的音叫漢音;一部是用吳音念,也就宋朝之後,日本和大陸來往的往往都是江浙一帶,那一帶的音是吳音;另一部是用日文的音。所以,一天念三部,音各不同。到了年老的時候,法然上人就一部也不誦,他都是專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就是越來越專了。因為不論《無量壽經》也好,《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也好,都是在闡釋願生極樂,專稱佛名,就必定往生。既然如此,我們就歸結在專稱佛名了。以前的種種熏習是一種前方便、預備教育,是過程不是目的,最終目的就是專稱彌陀佛名。所以我們的佛堂從早到晚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不摻雜其它,因為不必加,只是一個月中有兩次另外誦念阿彌陀經》,讓我們熏習極樂世界的景象,熏習《阿彌陀經》所開展的往生方法,熏習十方諸佛護念我們的經文教理,並不是因為必須加上誦經,才有往生功德。所以我們這個法門是不用加料的,它本味就很醇厚了,只是一句名號很容易、很簡單,可是味道無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非常豐富,讓人有無窮的法喜。

       五種正行中,第二種是「觀察」。這句名號的本身,阿彌陀佛的依正二報都蘊含其中,念佛本身就受著彌陀光明的包容,而且有十方諸佛的護念和菩薩的相隨,所以也不必再去做觀察。

       第三種正行禮拜」也是一樣,如果一方面念佛,一方面禮拜,那還可以,但如果禮拜對象不是阿彌陀佛就不成為這個法門的助行。而且,禮拜往生功德不在於禮拜的本身,而是因為有這一句名號,所以禮拜阿彌陀佛,一方面禮拜,一方面念佛才有往生功能;如果執著自己非禮佛拜佛不可,否則功行不夠,資糧有缺,這樣就成為正行當中的雜修,而不是專修了。也由於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在這里就以念佛為主,並不是不禮拜,而是因為一方面我們空間不夠,一方面要適應各個根機,一方面想完全依據正定業,因此我們以念佛為主。

       「贊嘆供養」也是一樣,唯有「稱名念佛才是真正的贊嘆供養。不然,我們離開了專稱名號,對阿彌陀佛是一種不了解、不孝順不敬重。而真正的贊嘆供養,唯有專稱彌陀佛名。

稱名念佛,依佛本願,必定往生

       所以,五種正行中,只要修稱名念佛,其它四種就統統融入,統統包含了。其它四種正行目的,就是要歸趨到正定業的專稱佛名,所以第四首偈就說:

正定之業者 即是稱佛名 稱名必得生 依佛本願故

       表示專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依據、契應於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除了專念彌陀以外的種種,都不是依佛本願,不是順佛本願的話,就未必百分之百的能夠往生極樂世界。而「稱名必得生」,「必」是必定,不是或然率,是百分之百的。

       再看講稿:

此文明示三重選擇之義,亦即於「二門、二行、二業」之中,「擱聖道、選凈土;拋雜行、選正行;傍助業,選正業」,簡言之即是「選凈土、選正行、選正業」。

       這個就是三重選擇,第一重,選凈土;第二重,凈土當中選正行;第三重,五種正行之中選正定業。

       旁邊還有三個表格:

http://read.goodweb.cn/pic/23-292.gif">

http://read.goodweb.cn/pic/23-293-1.gif">

http://read.goodweb.cn/pic/23-293-2.gif">

       這些都很淺顯,能夠一目瞭然,也由於時間已經到了,我們就不作解釋,今天晚上我們就講到這里。

       南無阿彌陀佛

(二○○四.六.二十)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