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凈法師:慧凈法師講演集二 略談三皈──授三皈依開示


──授三皈依開示 

為何三皈

一、定信仰
二、消災
三、增福慧
四、離惡道
五、出三界
六、成佛度生

依的重要

       皈依是真正信佛學佛的開始,是學佛的第一課,也是進入佛門的第一步,雖是第一步,但如不踏出第一步,豈能踏出第二步、第三步?要走第二步第三步,必定先從第一步開始,所謂:「千里之行,起於足下」,又說:「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所以信佛學佛乃至成佛,要從三皈依開始。三皈依也是學佛成佛基礎,所謂「萬丈高樓從地起」,若無地基,五層十層乃至百層高樓不可能穩固;若無三皈依,要脫離三界六道輪迴乃至成佛那是不可能的,可見皈依三寶的重要。

       而且,不只入佛門要先皈依五戒、八戒、十戒具足都要三皈。因此三皈即分有如下五種

一、翻邪三皈
二、五戒三皈
三、八戒三皈
四、十戒三皈
五、具足戒三皈

依的意義

       「皈」即迴轉歸投,「依」即依靠信賴,亦有保護、救度之義

       人若心有皈依,則身得安穩,遇難不驚,平安度日。如人溺水,忽見船來,乃歸投過去,上船安坐,依靠此船,蒙其救度保護。

       一切凡夫都是沉溺在六道苦海當中,頭出頭沒,備受痛苦佛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又說:「人生是苦」、「六道苦海」。

       沉淪六道苦海眾生三寶是救度的大船,只要真心歸投依靠三寶,進而依教修行,便能脫離三界火宅、六道苦海,甚至成佛。所謂:「生死為海,三寶為船,眾生皈依,即登彼岸。」

       若能願生彌陀凈土,專念彌陀名號今生便能脫出六道輪迴往生凈土成佛未來廣度眾生,乃是必然之事

       又,皈字從白從反,有反染成凈,去邪歸正,離惡向善之意。若更譬喻之,三寶猶如:

       暗室明燈;歧途的指南;苦海慈航;火宅的甘霖;貧者的寶物;病者的良葯。

       皈依三寶:如囚出獄,如子歸家;如迷趨覺;如苦得樂;如墮反升。

三寶意義

       皈依三寶要先了解三寶之義三寶即佛寶、法寶、僧寶。

       佛──佛是「覺」之義,所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亦即自己證悟宇宙人生真理,並且充滿慈悲智慧、願力、神通辯才,能廣度眾生,使眾生也能成佛。又,佛是福慧兩皆具足,故曰「皈依佛兩足尊」。故佛是宇宙之中,最尊第一、至高無上大聖者,所謂「天上天下無如佛」。

       在歷史上出現的佛是釋迦牟尼佛,而十方世界有無諸佛皈依三寶,第一是皈依佛,以釋尊及十方諸佛老師可說光榮之至,慶幸之極。

       法──釋尊所說經典,亦即宇宙人生真理修行目標方法。聞法修行,能明因識果,去惡行善,離苦得樂,脫出三界火宅,永離六道苦海,證悟涅槃寂靜成佛

       又,法是清凈無垢,究竟圓滿,故曰「皈依法離欲尊」。

       僧──出家僧團,佛的代表,傳承佛法住持佛法;一則依法修行而自度,二則代佛說法而度他。如此僧團,人中最上,故曰「皈依僧眾中尊。」

       寶──三寶之寶有多義,略述其三:

       一、希有義:銅鐵多,金銀少;金銀有,鑽石少;鑽石有,牟尼少。
世有金銀物質生活無憂;若皈依三寶精神生活富裕,靈魂救度可期,故三寶是寶中之真寶。

       三寶希有難遇,有偈曰:

佛出世時我沉淪 佛滅度後我出世
懺悔此身多業障 不見如來金色

       又說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此身

       《無量壽經》說:

若聞斯法 信樂受持 難中之難 無過此難

       二、最勝義:世上最勝,能生無量功德,發揮無盡妙用,並且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無極無限,無邊無際。

       三、不改義:猶如金剛,永不變質,永不消失,絕對可依靠。

       世間無一可靠:

自身有老病苦,不可靠;親友有離別苦,不可靠;
財富有銷散苦,不可靠;名位有墜落苦,不可靠;
社會有敗壞苦,不可靠;鬼神有兇殺苦,不可靠。

       《無量壽經》言: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又言: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永遠不離與我長在,只有三寶

三寶的種類

       有多種,歸納為三:

       化相三寶:又稱「別相三寶」、「最初三寶」。皈依佛,以釋迦牟尼為師皈依法,以佛所說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真理為師皈依僧,以最初隨佛出家比丘為師

       住持三寶:又稱「常住三寶」。指流傳、維持佛教後世三寶。禮一切諸佛佛像為佛寶;一切諸法經典法寶;一切出家僧眾為僧寶。

       自性三寶:又稱「理體三寶」、「一體三寶」。亦即皈依佛,人人皆有如來佛性;皈依法,人人皆有平等差別的法性;皈依僧,人人皆有般若清凈身心

       沒有住持三寶,無以顯現理體三寶;沒有理體三寶,無以安立住持三寶住持三寶是理體三寶大用,理體三寶住持三寶的全體。

       先皈依身外住持三寶,進而依法修行,證悟自性的理體三寶

三皈利益

       皈依三寶功德利益可說人生中,所得利益總加起來,也不皈依三寶功德之大之多。綜合起來,約有八種:

佛子──成為佛的弟子
戒基──是受戒基礎
減業──減輕業障
積福──能積廣大福德
善成──一切好事都會成功。
不墮──不墮惡道。
神護──四王天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隨身擁護。
得度──將來龍華三會,度脫現在皈依者。

       若欲舉例,經中甚多,略舉如下:

       一、《經》言:「世人雖然行善,不能破壞先世惡業,若能受三皈依戒,便能破壞先世罪業。」

       二、《善生經》說:「若人受三皈,所得果報不可窮盡,如四大寶藏,全國人民七年之中,運出不盡。皈依三寶者,其福過彼,不可勝計。」

       三、《折伏羅漢經》說:「過去,有一位忉利天子,天福享完,壽命將終,再過七天,就要死了,他的身體也衰敗不堪。但他知道,命終之後,將在豬中投胎,所以他恐慌極了。於是請教天主天主沒有辦法天主要他去向佛陀求救,佛陀教他皈依三寶死後不唯免墮豬胎,得生人間,並逢舍利弗,請佛說法,而證得聖果。」

       四、《法句譬喻經》說:「從前帝釋天五德離身,五衰相現,自知命盡,當下要墜入畜生在一個以冶陶為業的人家受驢胎。帝釋天立刻馳往佛所,稽首作禮,伏地三自皈命佛法僧眾。未起之間,其神識已至陶家驢腹之中。當時驢因沒有繩索系縛,行動之間,破壞坯器,主人用鞭責打,驢腹痛,實時傷胎,其神識即刻又還入原來身中,五德還備,復為天帝。當時,佛陀為其說法,帝釋天即知無常之要,明白罪福的變化,了解興衰的根本,從此歡喜信受三寶,故再進而得須陀洹道。」

       五、《受三皈獲免惡道經》說:「過去,有一位三十三天的天子,天福盡了,還有七天,就要死了,昔日的歡樂,都離開他了,美麗的天女,不再親近他了,本來是威威堂堂的相貌,現在變得毫無氣色了,他的身體,既然衰弱,並且垢穢不堪,兩腋之下,整日流著臭汗。他也看到,他將生到豬胎中去,因此躺在地上,哀傷、流淚、訴苦。此事給天主知道了,指示他誠心皈依三寶教他口念:『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他便照著天主的指示,皈依三寶。七天的時限一到,他便死了天主為想知道,他死後究竟投生何處,但是以他的能力看遍了所能看到的所在,都無法看到那個天子的下落。只好去問佛陀佛陀告訴他說:『已經由於皈依三寶功德,轉墮為升,升到兜率陀天去了。你們天人,只能看下面,看不到上面的。』」

       六、《印光大師全集有一段記載:「有一晚上有一女鬼痛苦的跪在關房前求救。她自己說:『我是某省某縣的人丈夫個性毒辣,致我死於非命,至今含冤未伸。他已來函請求皈依法師(印光大師),來信已在途中,明日必到。他若得皈依三寶佛弟子,我即永無超生之日,懇求老法師萬勿准許。』哀求不已。我開示她說:『恩怨本自平等善惡了無自性;既遭惡緣,宜求解釋,免得世世酬報。妳應發心皈依三寶,我可代妳求法力加被,妳可從此解脫,並諭知妳的丈夫為妳超薦。』女鬼終於答應,隔天果然有求皈依之某某。」

以何心情

一、真誠恭敬、殷切心。
二、了解三皈、清楚表達。
三、鄭重其事,以期圓滿究竟。

依前要先懺

       衣服若臟,清洗則凈;東西放久,要曬太陽,否則會發霉。

       罪過要發露懺悔懺悔清凈。眾罪如霜露,懺悔能消除,所謂「彌天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

       我們的心只有佛能理解,也只有佛不嫌棄我們,包容我們,原諒我們。

       人有隔閡,即使夫妻也不能互吐心聲,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原諒。

依後勸囑

       一、每日至少一次,真誠稱念三皈依文。
      心有定向,身有依靠,遇難不驚,安穩度日。

       二、要具正知正見:相信有善惡報應,有三世因果,有六道輪迴,修者超生,不修者墮。

       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奉公守法,為世良民,為人楷模。

       四、我們今日在凈宗書院舉行大型皈依,有其特殊因緣
       此教團是凈嵩法師(編按:現代禪李元松老師)所創立,而大家今天在此皈依,也都是由於凈嵩法師的感召,秉承凈嵩法師的遺志。凈嵩法師最大的心願是要大家一心念佛,弘揚彌陀本願,如果大家能一心念佛,必定往生凈土。如此既滿凈嵩法師的心願,也圓滿我們今日皈依的究竟目的

       五、念佛即是懺悔,若願生彌陀凈土,專稱彌陀佛名,即是根本皈依、根本懺悔。可謂一皈永皈,一懺永懺。善導大師說:「念念稱名常懺悔。」
       因為既往生彌陀凈土,即已脫離三界六道輪迴,必定成佛度生,豈非究竟圓滿三皈之目的

       六、又,念佛人是凈土眷屬,猶如兄弟
因為:同念彌陀佛名,同生彌陀凈土,同一彌陀正覺化生;同一念佛,同一凈土,同一蓮花。則念佛人同是凈土眷屬,猶如兄弟,同秉父母(彌陀)氣血所生,可謂「本皆念佛人,本皆同根生」,理宜互相友愛,情同手足。故《往生論注》亦言:「同一念佛無別道,遠通法界兄弟。」

       七、既是凈土眷屬,也是同門師兄弟,彼此要:
               相尊重不相輕視,相親近不相疏遠,
               相體諒不相批評,相幫助不相袖手。

(二○○四.一.十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