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宗法師: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壹、安心篇 三、念佛勝易

《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2007年3月28~30日講於韶關丹霞山錦石岩寺  

【壹、安心篇】

三、念佛勝易

下面我們來學第三部分:念佛勝易。

「勝」是殊勝,「易」是容易,念佛法門同時具有這兩個特點。
佛法門容易,大家都知道,一句南無彌陀佛」,三歲孩童也會念,沒有誰不會的。但是,很多人認為念佛雖然容易,可是他不認為念佛殊勝,他認為念咒、修密、參禪、誦大乘經典等等更殊勝,這樣就是對念佛不了解。或者有人認為念佛要達到功夫一心不亂殊勝,但這又不容易。一般人都認為「便宜無好貨。容易,肯定不殊勝殊勝,肯定不容易」。

他不知道念佛法門:既殊勝,又容易;既容易,又殊勝

12. 「念佛必生」之文

彌陀如來在因地中,
發四十八願,願願度生,
中有「念我名號不生我國,誓不成佛」。
今者因圓果滿,
故,「我今念佛,必得往生。」(三編下.凈土法門說要)

第十二,「念佛必生」之文,或者說是:「我今必生」之文

後面八個字多乾脆!我們很多人都不這樣講:「我今念佛,不知道能不能往生?」所以,印光大師就告訴你說

「我今念佛,必得往生」:這個「我」,是我們在座每一位的「我」,任何人都要抱這樣的想法

彌陀保證我往生

那麼,道理何在呢?是因為彌陀如來,在因地作法比丘的時候,超發四十八大願,每一願都為了慈悲救度眾生,尤其其中殊勝的第十八願,叫做「念佛往生願」,此願的內容是說:「你念我的名號,如果不往生我的凈土,我誓不成佛!」
所以,我們為什麼念佛往生?大家為什麼學念佛法門?不是我們自己發明的,它是來源的,來源就在彌陀佛的誓願。你找到來源了,就知道可靠。阿彌陀佛當初發願說:「我怎樣救度眾生呢?我如果用戒定慧方法,這個方法十方諸佛都用過了,有少數眾生可以做得到,絕大多數眾生都做不到。」所以,阿彌陀佛作為法藏比丘,經過五劫思惟,用什麼方法最簡單、最容易、最殊勝的;用什麼方法?如果用誦經,有的人不識字,有的人時間,有的人請不到經本,也有很多人漏掉。法藏比丘用五劫思惟,找出一個最好的方法:「我把我修行功德──不要眾生修,他自己沒辦法修,我修行一切戒定慧六度萬行,所有的功德,濃縮在我名號當中,讓眾生稱念我的名號,我就可以救度他!這樣,任何人都可以念。念我的名號我這名號達到什麼樣的作用呢?這個名號要達到:任何人,只要他願意往生我的凈土,稱念我的名號,我都能夠救他往生我的極樂世界,達到這個水平我才成佛;如果我的名號本身不具足這樣的功德功能,我誓不成佛我要繼續修行,還要往下修,還要累積功德,一直達到名號裡邊圓滿了這樣的功德——十方任何眾生,只要念我的名號,願生凈土,都可以讓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時候,我才成佛!」

無量壽經》里講:法藏比丘發了這麼大的願之後,祂經過兆載永劫、不可思議長的時間修行。一般諸佛修行都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已經是天文數字長的時間了。但是,這尊法藏比丘修成阿彌陀佛,不是三大阿僧祇劫,是兆載永劫。「兆」和「載」都是極大的天文數字,後面加個「永」——「不可思議無央數劫」,修成了這句六字名號。為什麼?因為如果有一眾生,祂不能為他修行圓滿,令他往生凈土的資糧成熟,祂都不成佛,還要為他修。

所以,各位要知道:在兆載永劫、不可思議、無央數劫之前,就有一位偉大的比丘菩薩,叫做「法藏比丘」,在為我修行啊!我們不要擔心自己沒有修行,在那麼久以前,就有法藏比丘為我修行

他的修行在哪裡?說:「我為你修行,把功德在我將來成佛名號裡面,讓你來稱念。」現在這比丘已經成佛了,叫做阿彌陀佛,對不對?

(「對!」)

那麼,祂當初許諾給我們的,現在就要兌現,叫「因圓果滿」,祂因地的發願圓滿了,果上的功德成就圓滿了。

所以,《阿彌陀經》說:

彼佛成佛以來,
於今十劫。

在《阿彌陀經》裡面,釋迦牟尼佛再三、再四地告訴我們說:

成就如是功德庄嚴

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眾生啊,阿彌陀佛救度你的極樂世界功德已經成就;阿彌陀佛救度你的六字名號功德已經成就;阿彌陀佛救度你的無量光明、無量壽命已經成就了!你只要相信,你只要願意,你只要念佛,執持名號,就是你的,你就可以來往生啊!」我們還要在那裡自己修,我們什麼時候成就?所以,經典里說:「成就如是功德庄嚴」。

《阿彌陀經》這個「成就」,是為誰成就為我成就的。《無量壽經》說:

令諸眾生功德成就

彌陀成就名號成就極樂國土成就無量光壽,是要讓我們也能成就功德

就像父母賺了錢,蓋了樓房,是給兒子用的。父母發了財,等於兒子發了財,兒子還小,又沒有智慧,出去打工很辛苦;爸爸是大富翁,比比爾.蓋茨的錢還多,「給你吧!你接受就好了!」

彌陀佛把祂所有的功德,濃縮在六字名號裡面給我們,我們接受就是我們的。

祂當初發願說:「你念我名號,如果不往生,我誓不成佛。」

好!現在祂已經成佛了,祂講的話有沒有兌現?

(「有!」)

對啊!「你念我的名號往生,我負責!我誓不成佛來負責!現在我成佛了,肯定沒有問題!那麼,你念我的名號,保證百分之百都能往生!」

大家有沒有聽懂這句話?這句話要聽懂啊!這句話是我們整個凈土法門的源泉。我們念佛往生,不是我們自己腦子想出來的,是阿彌陀給我們發誓、發願、賭誓的。所以,我們念佛百分之百能往生,誰保證的?阿彌陀佛保證的。

所以,「我今念佛,必得往生」。

「我今念佛,必得往生」,不是我修得好,「某某人,你講這個大話,你得到清凈心了嗎?」

「沒有。」

「你伏住煩惱了嗎?」

「沒有。」

「你開智慧了嗎?」

「沒有。」

「那你念佛為什麼能往生啊?」

「因為阿彌陀發願了。祂說我念佛往生,祂不成佛。祂現在成佛了,所以我念佛一定往生。我雖然沒有開智慧,阿彌陀佛早開了;我雖然沒有功德,阿彌陀佛早有了,都在六字名號裡邊,我靠阿彌陀佛,念六字名號,當然可以往生了。」

如果有人說:「我念佛往生!為什麼?因為我沒有煩惱了,因為我智慧了,因為我清凈了,所以,我能往生。」──錯了!他肯定有危險。靠自力怎麼能往生?不是靠這些。

「因為我沒有智慧,因為我沒有清凈心,因為我有很多煩惱,所以我只有墮落地獄。但是,阿彌陀為我這樣的眾生髮了四十八願,為我這樣的眾生成就了六字名號,所以,我不會墮地獄,我必定往生!」

這個道理很明白——因為……但是……所以,三句話

「因為我造罪,我是應該墮地獄的,但是阿彌陀佛發明了這麼好的法門,所以我不會墮落地獄。」

就好像這個人得癌症晚期,喉癌、舌癌、皮膚癌、血癌,我是死定了。但是,我遇到了神醫妙藥,起死回生,我不會死了,而且我還能夠變年輕

我們有貪癌、瞋癌、痴癌,我們得了三種癌症——貪瞋痴,我們必定墮落地獄。但是,南無彌陀佛是大醫王,祂發明了六字名號的靈丹妙藥,所以,我不僅不會死,而且我到極樂世界成為年輕菩薩,成為無量光壽的佛身,是不是這樣?

(「是!」)

《第十八願淺釋》、《阿彌陀核心講記》

這裡有兩本書,《阿彌陀核心講記》,還有《第十八願淺釋》,和我們這次講解的內容是一致的,大家可以請。這兩本書弘願寺都有,免費送的。

《第十八願淺釋》是專門解釋四十八願裡面的「念佛往生願」,這一願就講了七節課,講得比較清楚,大家看完之後就很明白。我們往生是有底氣的,是有依靠的,就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

《阿彌陀核心講記》是講解《阿彌陀經》的最重要的一段經文,「核心」的經文。哪一段呢?

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若有男子、善女人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
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
即得往生彌陀極樂國土

這一經文才一百多個字,但是往往有很多人誤解了,就嚇退了很多人

第一、多善根

第二、一心不亂

第三、心不顛倒。

幾個問題,在這本《核心講記》裡邊講得清清楚楚,通通解決。

念佛勝易,因有彌陀誓願

佛法門具有殊勝、容易兩大特色──這殊勝和容易都是來自於阿彌陀佛的誓願

為什麼容易?因為阿彌陀為我發了這樣的誓願:「若眾生稱念我的名號,不往生者,則我不成佛。」祂是選擇口稱名號易行至極。阿彌陀佛因地作法比丘發願的時候,就以稱名這個最容易、最殊勝的行持方法,作為眾生往生方法。所以,容易來自於阿彌陀佛的慈悲。祂如果用一個困難方法,就只有少數人做到,大多數人遺漏了

之所以殊勝,也是因為有阿彌陀佛的誓願。阿彌陀佛要救度我們,要給我們最徹底圓滿佛果的救度——救度我們成佛。是把祂五劫思惟、永劫修行功德,都聚縮在六字名號當中,回施給我們博地凡夫。所以,名號是無上之法,大乘至極之法,是佛的果海功德念佛「勝」、「易」,都來自於彌陀誓願

我今念佛 必得往生──銘刻在心

這條我再一遍

彌陀如來在因地中,發四十八願,
願願度生,
中有「念我名號不生我國,誓不成佛」。
今者因圓果滿,
故我今念佛,必得往生

念佛稱為「正定之業」。「我今念佛,必得往生」,這八個字希望大家能夠銘刻在心。

「我今念佛,必得往生」前面有一個「故」,「故」就是所以。為什麼「我今念佛,必得往生」呢?是因為彌陀發願,因圓果滿,祂的願望實現了。

佛願不虛 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往生禮贊》用四十八字來解釋阿彌陀佛因中的誓願、因圓果滿,我把這四十八個字一遍給大家聽: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下至十聲,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
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前面二十個字是來解釋阿彌陀佛的「念佛往生願」,後面二十個字是解釋說:這條願已經實現了,我們念佛都必定往生意義跟這裡是一樣的。

「彼佛」就是那個發了大願的佛,當初是法藏比丘,現在已經成佛了。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在西方極樂世界,現在成佛

「當知本誓,重願不虛」:成佛了,那麼就知道:祂的誓願就兌現了,就圓滿了,祂講的話就沒有欺騙。祂沒有成佛之前發願說:「我成佛的時候,你念我的名號,下至十聲,若不往生,則我不成佛。」現在成佛了,祂的誓願就兌現了。祂所發的誓願殷重、懇切,沒有虛假成佛了嘛!祂的願如果虛假了,祂就成不了佛。

既然阿彌陀佛的願不虛假,祂說:「你念我名號,必然往生你不往生我不成佛。」所以: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我們都是眾生。所以,這裡印光大師講:「我今念佛,必得往生」。

因為講「眾生」是講十方眾生,所有都包括在內,但是落實在我身上,就是「我」,每一個人都這樣想:「阿彌陀為我發願為我修行為我成就六字名號讓我稱念名號必然往生。祂不會講假話騙我,所以,我念佛一定往生。」

13. 「逆惡來迎」之文

四十八願度眾生
逆惡歸心也來迎;
非是混濫無簡擇,
憐彼是佛尚未成。(續編下.頌贊)

四句也是很美的。阿彌陀佛因地發四十八願度眾生,五逆十惡的人一念懺悔,回心轉意,阿彌陀佛也來迎接他回歸極樂世界

「非是混濫無簡擇」:「阿彌陀佛不是太沒有原則性了嗎?上根利智的菩薩也來迎接,阿羅漢也來迎接,還可以理解;凡夫裡邊的善凡夫來迎接,也還可以;這個惡凡夫,而且是五逆十惡罪人,阿彌陀佛怎麼也來迎接呢?怎麼一點原則性沒有、一點沒有善惡區別呢?」所以這裡說「非是混濫無簡擇」,不是說祂糊里胡塗、含混籠統地不加簡擇,祂是哪一個角度呢?
「憐彼是佛尚未成」:阿彌陀佛憐憫我們,憐憫這個造作五逆十惡眾生,他本來就是佛,具有佛性光明佛性跟佛是不減的,只不過因為他沒有成佛,被貪瞋痴的垢染埋沒了,造罪造業了。佛不是嫌棄我們,就好像前面講的:一個摩尼寶珠,丟到糞坑裡邊,不會因為上面有一層糞,就把它扔掉,反而是寶貴它本體就是摩尼寶珠把它洗乾淨。佛也不會因為我們有貪瞋痴這樣的垢染,就把我們永遠地舍棄了,而是因為憐憫眾生本來就有佛性,本來可以成佛,可是造罪造業,所以祂以六字名號來救度我們。道理如此。

既然五逆十惡的人歸心,阿彌陀佛也來救度,那何況不至於如此?「五逆十惡」是罪中罪大惡極的罪,尤其是五逆當中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還有殺阿羅漢,像這三種罪過,就是直接對佛都要謀害,對佛教都要破壞,對阿羅漢聖人都要下毒手,這在任何宗教當中,也沒有說這樣的眾生還會救。只有我們的佛是大慈大悲,這樣的眾生——破壞佛教,謀害佛教,佛都還要救度他。怎麼可以理解呢?

所以,佛的大慈大悲,超過我們的思議。就像子女得瘋狂病了,拿著刀要殺父母父母不僅不嫌棄他,而且說:「哎呀,我的兒怎麼瘋了,成了這個樣子?趕緊救他,把他的病治好!」

彌陀佛看我們眾生就是這樣,我們累生累劫以來,都做了太多對不起佛菩薩的事,「哪有什麼因果報應啊?哪有什麼極樂世界啊?都是騙人的!」

我們在沒有學佛之前,這樣的邪見是很深厚的,今生、過去世講過這樣的話,做過這樣的事。但是,佛對眾生有一個舍棄。你對祂頂禮膜拜,祂也坐那個地方你就紅衛兵拿著刀、拿著來了,祂也不舍棄。因為也沒有任何人能夠破壞得了佛教,佛徹證宇宙真理,佛就是真理本身,真理是不能破壞的。但是,眾生如果起了逆惡之心,罪業太重,佛就憐憫。如果起了信順之心信仰彌陀佛,順從彌陀佛,佛就歡喜。雖說歡喜,不是像我們凡夫一樣,為祂自己被我們信而歡喜,而是為我眾生歡喜,「因為你可以得救了!」。因為佛本身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徹證唯心,圓成真理眾生是信是毀,對佛無益無損,損益都在眾生

14. 「凡夫為本之文

佛之慈悲誓願
正為未斷惑者無由了生死
特設此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之特別法門
俾凡有心者能修,
凡具信願念佛者,
皆能往生。(三編卷一.覆恆慚法師書一)

所以講念佛容易啊!逆惡歸心的人也來救度,只要有的人,你都可以修。有心能修,就是能夠信願念佛,你都可以往生

什麼叫凡夫為本」呢?如果我們能夠修持戒定慧,斷惑證真,你都可以自己成阿羅漢,解決生死輪回了,用不著這位法藏比丘為我發願了,所以,這裡說:

「佛之慈悲誓願,正為未斷惑者,無由了生死」:正是為了那些沒有斷除惑業煩惱沒有辦法靠自己了生死的人慈悲發四十八大願。

「特設此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之特別法門」:不能靠自力斷惑證真,就讓你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俾凡有心者能修」:你只要有心,這個法門你都可以修行

別的法門你有心不一定修得了,但是凈土法門你有就可以修。如果你不念佛,這個不是說法門難、你做不了,是你沒有心。念佛法門,只要有心,都能念佛

人說:「我沒有時間念哪!」──都是假的!天底下找不到沒有時間念佛的人念佛又不耽誤時間,怎麼叫沒有時間念佛

師父,為什麼沒有時間念佛你看:我每天要四個小時電視兩個小時麻將,一個小時吹閑牛,還有幾個小時吃飯,還有幾個小時朋友,就沒有時間念佛了。」

這個就是沒有心,不是沒有時間念佛這麼重大的事擺在後腦勺,那些世間造罪造業的事放在第一位,哪裡是沒有時間呢?任何事情,你如果重視它,你就時間了。何況念佛法門,也不需要另外花時間,你走路、搭車、洗衣服、上菜市場買菜,路上可以念佛;接送小孫子,在路上可以念佛……,念佛時間到處都是。早晨眼睛一睜開,就可以念佛了;晚上睡覺,往床上一躺,就可以念佛了,哪裡沒有時間念佛呢?

有心,就是有信心、有願心,「我願往生,願阿彌陀佛救度,信阿彌陀佛救度,我念阿彌陀佛救度我的名號」,通通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皆能往生」:沒有一個不往生的,容易!

15. 「潛通佛智」之文

信願持佛名號
即能「以凡夫心,投佛覺海」,
故得「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增廣上.與陳錫周居士書)

強調信願

「信願持佛名號」:印光大師為什麼屢屢提到「信願」兩個字呢?是因為在印光大師那個時代,有的人念佛,就老是講做功夫,不注重信願。前面說了,「專崇行持,不尚信願,執事廢理,猶屬自力法門」,與「自性唯心,不仗佛力,執理廢事,同一過失」。因為普遍存在這樣的過失,所以大師經常就提到說:你持佛名號,不是要你自己做多麼大的功夫,要你自力達到什麼程度你要有信願!「信願,信願!」,所以經常這樣講。

凡心投覺海

那麼,信願持佛名號有什麼樣的效果呢?即能:

「以凡夫心,投佛覺海」:佛的大覺海。凡夫心跟佛的大覺海,可以講完全不是一個境界,根本不能契合的。凡夫心就是事相分別——好、壞,長、短,不能夠契入不生不滅真如理體。佛稱大覺海,已經完全證悟不生不滅真如理體。如果以我們本身的狀況來講,跟佛的大覺海完全不相融。不要說我們跟佛的大覺海沒辦法相融,就是菩薩,就是阿羅漢,你都無法思惟。經中講:「舉心即錯,動念即乖。」你起心動都是錯,都違背真理,跟佛的大覺海完全兩回事。這樣的話,我們就永遠隔在佛的大覺海之外。

為什麼釋迦佛不勸我們念別的佛、往生別的凈土?因為那些佛都安住在祂本身的境界——大覺海當中,但是祂們沒有特別架一個管道跟我們溝通,祂們需要你成為登地的菩薩,你豁破無明了,你跟這些佛本身的覺悟氣氛才能溝通得上。

所以,按照通途的教理,要登地以上的菩薩才可以諸佛的報土。因為登地的菩薩已經破無明了,已經不退轉了。佛所見他能少分而見;佛所知他也少分而知。那對於我們而言,跟佛的覺悟智慧差得太遠了,沒法溝通。

但是,信願持名一法,能夠讓我凡夫心(「投」就是投歸、投放),放在彌陀佛的大覺海裡面。我們一旦放在彌陀佛大覺海當中,我們就變成阿彌陀佛大覺海。

滴水賺海喻:大利成佛

好像一滴水,投放在大海裡邊,那你就賺了,我們用一滴水一大海的水,好不好?做生意一本萬利,這比那個還要大!

這一滴水就代表我們信願念佛這個心。我們本身雖然佛性具足,但是,我們離開阿彌陀佛大覺海,我們就會輪回,佛性不能順起作用。佛的大覺海就是「南無彌陀佛」六字名號,展開講,有無量無邊的智慧光明覺悟大海一般的功德,可是收縮起來也不外乎就是六字名號而已。

信願持名──信順阿彌陀佛的救度,願意讓阿彌陀佛救度我,稱念祂救度我的名號,等於把我這一滴水,投放在彌陀佛的無量光、無量壽的大覺海當中。所以叫「以凡夫心,投佛覺海」。

這一滴水放在大海裡邊,也就大海同一深廣,同一鹹味──跟大海一樣的深,一樣的廣,一樣鹹的味道找不到這一滴水了,失去原來的味道了,大海都把你同化了。

「投」就是投放、投入,也就是我們歸命的心情。「歸命」也叫做投誠,誠懇歸向阿彌陀佛。

我們這一滴水,如果不歸在阿彌陀佛無量壽的大海水當中,就會乾涸。一旦投放在彌陀佛的大覺海當中,我們就永遠不會乾涸,而且會成佛

不要說到極樂世界──那是果地;現在念佛,就決定將來可以成佛,所以說「念佛成佛」。

印光大師用八個字來說明:

「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剛才說過了,我們怎麼能跟佛的智慧溝通?如果論自力,我們前面學到「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阿羅漢、大菩薩沒辦法測度佛的智慧

經典里講,十地菩薩(初地、二地、三地……),一地一地,初地菩薩就不知道二地菩薩──走路腳在哪裡抬起,又在哪裡落下來,他都不知道。說明他們不是一個境界;二地菩薩看三地菩薩也一樣的,三地菩薩在哪裡抬腳、在哪裡下腳,他不清楚。那何況菩薩來看佛,根本就不知道了

而我們凡夫念佛,能夠「潛通佛智」。

螞蟻書生喻:潛通佛智    暗合道妙

師父,你越講,我心裡就越胡塗了,怎麼能夠潛通佛智」?

好!下面講一個故事

是一個書生京城裡趕考,半路上下了一場大雨,下大雨的時候,小溝就淌起水來了他就發現在溝這邊有很多螞蟻往那邊看,那邊有很多螞蟻往這邊看,牠們都互相過不來。這個書生慈悲,就撿了一根小樹枝,往中間一放,這邊的螞蟻「嘩啦嘩啦」都過去了,那邊的螞蟻也像開通大橋了一樣,「嘩啦嘩啦」都過來了,兩邊的螞蟻暢通無阻。

那我們來想:螞蟻是一個小小的生命書生是要到京城趕考的,是一個飽讀經書的人。請問:螞蟻能了解書生智慧嗎?小溝哪怕只有一尺寬,對螞蟻來講就像太平洋一樣,「這麼寬、這麼遠,怎麼過?」牠沒有智慧來搭橋。但是,書生拿一根樹枝往那裡一放,螞蟻順著樹枝爬過去,書生智慧螞蟻就得到了,就潛通書生智慧

書生代表彌陀佛,螞蟻代表我們。我們跟阿彌陀佛之間的差距,比螞蟻書生差得還大,我們想渡過生死輪回的河流,往對岸看,我們沒辦法過去。所以,阿彌陀佛把六字名號樹枝往這裡一放,你願意念佛,你順這個六字名號的小樹枝「嗞兒」就過去了。好像六字名號簡單單這麼六個字也不長,你以為很簡單,這個是佛智啊——「潛通佛智」。你只要願意念南無彌陀佛」,你就可以到彼岸——「暗合道妙」。

「潛」就是不明顯,自己都不知道。像這個螞蟻,牠爬過去了,牠也不懂,牠也不知道這是書生智慧書生怎麼想,牠也不知道,牠就爬過去就好了

作為一個普通的凡夫對於佛的智慧「如聾如啞」,我們根本就不清楚。你再怎樣讚歎,都沒辦法說明,沒辦法想像。但是只要念佛,我們就接受到了,我們就享受到了,所以這叫「潛通佛智」。暗暗的,不知不覺之間,連自己都不明白,就得到佛智了,就享受佛智了。

比如說坐飛機,我們不需要懂得空氣動力學,我們也不需要懂得發動機的原理,我們也不需要懂得飛機的內部構造,我們也不需要懂得駕駛,我們也不需要懂得什麼航管路線,也不需要懂得油料構成,什麼都不需要懂。但是,如果相信飛機不會出故障,然後願意坐上這個飛機,那麼,科學家的智能、製造工人的辛勤,所有人的服務,你通通享受到了。

彌陀佛五劫思惟智慧,兆載永劫的苦修苦行,我們什麼都不知道,但是我們念這一南無彌陀佛,「南無彌陀佛、南無彌陀佛……」,通通為你所享受,為你所擁有,這叫「潛通佛智,暗合道妙」。

如果修別的法門你就慢慢修吧!一個一個來,慢慢來。

所以高啊,妙啊!我們念佛法門,念佛的人雖然愚痴,但是,我們跟佛的智慧相溝通。是通過什麼溝通?通過信和願。你沒有信願,那不能溝通。

信願,信什麼、願什麼?信六字名號,願念六字名號,而稱念六字名號。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就是佛的大覺海,就是佛智,就跟祂溝通了,這就是無上佛道

「道妙」:道是非常的玄妙。如果靠我們自己悟,我們悟不到,可是我們念佛自然溝通了。

只要口稱名號這麼容易,「潛通佛智,暗合道妙」,這麼殊勝

16. 「即凡而佛」之文

持名一法,
乃「即凡心佛心」之一大法門也。(增廣上.覆吳希真居士書二)

即凡而佛

你當下是凡夫,當下跟佛成為一體,叫「即凡而佛」:又現在雖是凡夫將來必定成佛,叫「即凡而佛」;又凡夫即是迷,佛即是覺,即凡而佛也就是「即迷而覺」,不必另外求覺,所謂「潛通佛智」;又凡夫染污,佛恆清凈,即凡而佛也就是「即染而凈」,不必另外尋清凈,善導大師說「凡夫貪瞋煩惱心中,能生清凈往生心」;又凡夫即是煩惱,佛即是涅槃,即凡而佛,即是曇鸞大師說的「不斷煩惱涅槃分」。

持名一法很簡單,「南無彌陀佛、南無彌陀佛、南無彌陀佛……」──當然,這裡講的持名一法,都是指有信願的,不是指那個「專崇行持,沒有信願」的,不是那種,這樣就「即凡心佛心」,這個法門這麼殊勝

怎麼叫「即凡心佛心」呢?就是說我們信願念佛這個信願的心,就是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心,是阿彌陀佛的智慧心。前面說「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果地覺就是佛心,因地心就是凡夫信願之心,所以「即凡心佛心」。

一心不亂

《阿彌陀經》里講「一心不亂」,我們凡夫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合為一體,成為一個心以後,你就不亂了,二心就容易亂。

人常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兩個人如果一條心的話,它的鋒利連金屬都可以切斷。如果這兩個關係很好,很默契、心心相印,人家再怎樣調撥離間,他們兩個之間都很好的。

我們念「南無彌陀佛」,我們心裡邊還在懷疑阿彌陀佛呢,「阿彌陀佛,你真救我嗎?我這樣真的可以了嗎?你不會嫌棄我嗎?」我們還有很多疑惑心,再遇到有人拿他宗的教理來妨害,必亂無疑。

「一心」,怎麼樣一心?信願就是一心。

彌陀佛救度我們,祂是用六字名號來救度我們。所以,這六字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救度的心,祂的慈悲心和祂的智慧心的一個載體。因為心需要通過某一種東西來表達。

比如說,這個人餓得要死了,我們有心要幫他,我們的心怎麼表達呢?拿水果來。這個水果就是我們要救他的心的物化,表現出來了。這個就要餓死的人,他要延續生命他有這個心,那麼他要吃這個水果。這個水果本身就包含了兩方面:一方面是我給他,要救活他的命,是我的心水果給他;另一方面,他看到水果,他要吃下去,這個水果是他的希望心,是他生命延續的希望。所以這一水果就包含兩方面。

彌陀佛的六字名號,一方面就是佛的大慈悲心大智慧心,佛救度我們的願心,「我要救你,用什麼?用六字名號救你。」另一方面,我們歸命南無彌陀佛,這六字名號就成為我們的信願心,以信願來持受這句名號

所以,這句六字名號本身,它是佛心凡心結合成一體的,「即凡心佛心」。從佛那邊看,是佛的救度心;從凡夫這邊看,是我們的歸命心。我們的歸命心是因為彌陀佛的救度心,我們才能歸命祂。

你為什麼不歸命張三李四?張三李四救不了你呀!

你為什麼歸命阿彌陀佛?阿彌陀能救你呀!

你為什麼改了法門了?你不認識阿彌陀佛,你不知道阿彌陀能救你。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是一個必墮三惡道的人,只有阿彌陀能救度我們,那我們這個心不會再改變了,我們會歸命南無彌陀佛。

所以,歸命心和救度心是一個心。從凡夫這一邊來講,就是我們歸命南無彌陀佛的心;從佛那一邊來講,是阿彌陀佛救度我們的救度心,所謂「即凡心佛心」。心和心之間,就是以六字名號成為一體。信願、歸命,歸命什麼?南無彌陀佛;救度,用什麼救度?南無彌陀佛。都是一件事。

就好像我們在一個島上,島要沉沒,有人駕船來救我們,我們上的這條船和船長開來的那條船是一條船,都是一件事。

彌陀佛來救度我們的名號,和我們稱念的「南無彌陀佛」成為一體,這個叫「即凡心佛心」,你看自在

所以前面說了:「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在我們的信願心當中,就包含了阿彌陀佛的大覺海,祂的救度心、祂的慈悲心、智慧心當中所具有的一切功德,所以,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能成佛

佛心清凈超越我們的感覺

大家說:「我還要找清凈心。」我們找的那個清凈心不算數的,那個是凡夫生滅心。只有信願持名這個心是佛心,「佛心不清凈」。佛心清凈,「我沒有感覺呀?」因為佛心清凈超越我們的感覺,是不垢不凈清凈。我們那個清凈,是感覺清凈,「你看我現在感覺好多了,清凈多了!」這個,你現在感覺好,等一下就感覺好了晚上感覺好,天亮就不好了白天感覺好,晚上又變了。今天兒女孝順,工資發的多多,人家講好話說得你興高采烈,感覺得意洋洋的;到了明天,天要下雨,關節又痛了,媳婦跟我吵嘴了,鍋裡面燒飯又燒生了,事兒都來了你就又完了。這個都是生滅的,不能在這裡面去找

彌陀佛這種救度的清凈心是不生不滅的。而我們現在為什麼感受不到?因為我們是愚鈍的心,你能感受到名號清凈的話,那你不凡夫了。我們為什麼感受不到?就因為我們是凡夫嘛!所以不要找感覺

彌陀佛的廣大智慧,我們沒有感覺,你如果落在感覺當中,就肯定錯了,因為那個是凡夫生滅東西你把你的生滅感覺,當作一種解脫的本錢,那你大錯而特錯!「哎呀,好啊,這樣就能往生了」;感覺沒有了,心裡就慌了。

所以,我們只念「南無彌陀佛」,有感覺、有感應、有感動、有體驗;我哭出來了,我笑出來了,我歡喜了,通通都不要管它,只念這句「南無彌陀佛」,靠定這句名號,像靠准了一座大山一樣穩當

所以,這個是「即凡心佛心」。

就好像我們所講的一枚錢幣的正反兩面,這六字名號就是溝通娑婆世界極樂世界的。我們念「南無彌陀佛」,其實跟極樂世界就已經是一紙另面了。我們還在娑婆世界,是凡夫。所以,我們那一邊還是有分別、有貪瞋痴。但是沒關係!我們已經在六字名號這一邊了,這口氣一旦不來,「呼」就到了另一邊來了這一面是無量光明的,就可以往生成佛了;只是現在暫時在這一邊,還沒往生成佛

「我怎麼不知道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有這麼大功德?我怎麼不清楚?」你還凡夫,你哪能測度到呢?

經典有個比喻:以凡夫的心想去測量佛的智慧就好像拿一把尺子要去虛空一樣。你拿尺子量虛空怎麼量?「一尺、五尺、一百尺……」,沒辦法量。

你拿尺子量桌子可以,「四尺五寸」,好像感覺很實在,這個是有形有相的,因為我們的心都是生滅的,有為造作的,所以我們所思惟到的東西,能感受到的,都是有為、造作、生滅東西

彌陀佛的名號是無為、不生不滅你怎麼能找到感覺?除非你已經悟得不生不滅了。沒關係!你只要念,到達極樂世界,當下豁破無明,「哎呀!原來感覺在這裡呀!」

感覺不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感覺都不真實。一旦到達極樂世界,當下豁破無明證得無生法忍,「原來如此」,禮佛一拜得無生

17. 「成佛有餘」之文

一句南無彌陀佛」,
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餘裕,
不學密法,又有何憾?(三編下.覆周群錚居士書)

我經常回憶這段文,也經常講這段文。

是因為大師時代很多人凈土法門的不了解,覺得密宗殊勝,就去學密。有的弟子就寫信問大師大師就回答他說

一句南無彌陀佛,只要念得熟」:什麼叫念得熟呢?就是具有真信切願,一向專念,遇事就念「南無彌陀佛、南無彌陀佛……」,人家罵我了,「南無彌陀佛」;人家打我了,「南無彌陀佛」;人家說「你是神經病」,「南無彌陀佛」……

(大眾鼓掌。)

這個就是一句佛號念得熟,到哪兒去都是南無彌陀佛」。

一句佛號念得熟,成佛有餘」:什麼叫成佛有餘呢?不僅保你成佛還能保與你有的人都能成佛

為什麼?因為你念佛能到西方成佛,你成了佛可以度眾生,能度一大串,不是一個兩個

前面也講了,「未成佛前,仗以自修;已成佛後,賴以度世」,不僅保你成佛,還保你回來度眾生。「成佛有餘」,你看講得多實在、多懇切你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不學密法,又有何憾」:你沒有學這個咒、那個咒,你又有什麼遺憾呢?沒有遺憾。

不會讀《金剛經》,有何遺憾?不會《楞嚴咒》,有何遺憾?十萬個大頭還沒磕完,有何遺憾?四大名山沒朝遍,有何遺憾?

如果你這些都做完了:四大名山朝遍了,十萬大頭也磕過了,《金剛經也會背了,什麼咒都會了,千佛萬佛都拜完了,就是「南無彌陀佛」沒有念熟,你遺憾就大了,對不對?

學這麼多,如果沒有斷惑證真,你還要去六道輪回,這個遺憾就大了。到閻羅王那個地方去,哭都哭不出來了。花了那麼大的力氣,在世界上賺了一個虛假名聲——「老修行」,沒有得到實際的果報,太遺憾了!

18. 「念佛足矣」之文

吾人慾了生死,實不在多,
只一「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足矣!
縱饒讀盡大藏,
亦不過為成就此事而已。(增廣卷一.與某居士書 代了余師作)

這段文也非常好!

你就是把大藏經讀遍了,也是為了成就這件事——了生脫死。大藏經裡面一個字你不認識,你能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滿足了、夠了,你就可以往生成佛了。

一句佛號
包括一大藏教,
罄無不盡。(增廣卷一.覆永嘉居士書一)

一代時教,
皆念佛法門之腳注。(增廣上.與悟開師書)

釋迦牟尼佛講了這麼多經典都是為了說明這句六字名號都是讓我們能夠老實念佛,歸入凈土

所以,我們就守我們凡夫的本份。比如說走路,只要能到目的就可以。你經過千山萬水那樣的辛苦,也是到達目的地;我往飛機上一坐,閉著眼睛,一個小時到達了,我也到達目的地。只取我能到達目的就可以了,至於說有沒有經過千山萬水,那何必呢?

自力修行,就是經過千山萬水,過關斬將,降伏魔障,斷惑證真,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到了——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了。

我們做不到,我們稱念「南無彌陀佛」,我們也到達這個地方。只要我們能離開危險的三界六道,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19. 「不在只在之文

往生不在識字不識字,
只在有信願與無信願。
有信願,決定往生
無信願,決不得往生。(續編上.覆智樂居士書)

我們念「南無彌陀佛」,能往生不能往生,不在你識不識字。只在哪裡呢?只在你有沒有信願。你有信願,念佛必定往生你沒有信願,你功夫再好、再深,你學問再大,讀了再多的經典,你再會打坐入定,你都不往生

大家有沒有聽明白?

所以,我們來稱念這句「南無彌陀佛」,應該從哪裡下手啊?急急講求信願,具足信願。

往生不能往生,只在一件事:有信願無信願。你有信願,決定往生你沒有信願,決定不能往生,跟其它都沒有關係

這也是總的一句話,大家要觸類旁通。雖然這裡只舉了一件事說「不在識字不識字」,既然後面說「只在有信願無信願」,那就說明除了有信願無信願,所有一都不在範圍之內。是不是這個道理

不在你有智慧、無智慧;不在你功夫深、功夫淺;不在你是家人、還是在家人;不在你有禪定、沒禪定;不在你會誦咒、不會誦咒;不在你會五堂功課、不會五堂功課,這些通通都不在之內。只在一件事——「有信願者,決定往生」。

我就相信阿彌陀能救得了我這麼一個醜八怪,我就願意讓祂救,我就念祂的名號。」你決定往生

如果沒有信願,你能讀再多的經,修再深的功夫、再大的功德、再多的法門,你都不往生

蕅益大師講:

若無信願,
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
如銀牆鐵壁相似,
亦無得生之理。

「他念佛功夫好啊!念得風都吹不進、雨都打不濕,像銅牆鐵壁一樣,你看那個功夫了得!」但是如果沒有信願,也不往生

如果有信願,你再怎樣的心散亂不清凈、沒有智慧、不會誦大乘經典,通通往生。所以,往生只在有信願與無信願。

信願很容易,就怕你不信、不願

也有人說:「阿彌陀佛我信不來啊!」你怎麼信不來?你相信就信了嘛,你不想相信就信不來。告訴你這一隻杯,你相信就相信;你不相信,我也不能幫你的忙,有什麼辦法?「你說一隻杯,我就不相信是一隻杯!」那我拿你沒有辦法;告訴你說「念名號往生!」你相信就相信,你不相信,我也沒有辦法觀世音菩薩也拿你沒有辦法諸佛菩薩拿你沒有辦法

說西方十萬億國土世界極樂世界,你相信就相信了。你說:「我不相信,望遠鏡沒有望到。」那也沒有辦法

佛法很奇妙!為什麼呢?三世因果六道輪回,除非是阿羅漢,誰也沒見過你能相信就相信,你不能相信,就沒有辦法,所謂「佛法大海,唯信能入」。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

說我眾生都有佛性你能相信就相信,你不相信就不相信。螞蟻也有佛性,你也沒有證到佛性啊!我們都能相信身上有佛性,怎麼就不能相信念佛往生呢?這是我們自心發生障礙

願意往生就能往生你不願意往生,佛也拿你沒有辦法

20. 「萬修萬去」之文

只要能深信,
只要能發願
只要能念佛
無論何人,都可以往生去的,
故曰:萬修萬人去。(三編卷四.世界佛教居士開示法語)

此乃千穩萬當、
萬不漏一之特別法門也。(增廣卷三.傅大士傳錄序)

多乾脆!多簡單!沒有別的要求,三個只要:「只要能深信,只要能發願,只要能念佛,無論何人,中國人、外國人、男人女人平常的人、臨死的人修行好、修行差,出家、在家,有智慧、無智慧,通通往生西方凈土。所以說:「萬修萬人去」!

如果真的知道、真的相信念佛法門,「萬修萬人去」、「千穩萬當」、「萬不漏一」,還有誰不認真老實念佛呢?

六字名號往生

但持阿彌陀佛萬德洪名,
往生一事,如操左券。(三編下.南京素食同緣社開示法語丙寅七月)

你能孤單單、專一持念南無彌陀佛萬德洪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操左券」。什麼叫左券呢?比如說我們到火車站去寄存物品,一張整券分成左右兩部分,同樣的號碼,比如都是十八號,右邊一券就綁在行李上面,左邊的就交給你保管。等你拿左券來的時候,工作人員和右券一對,都是十八號,好,這個物品就交給你了。

彌陀佛把祂的正覺六字名號給我們的時候,同時也已經把我們的往生備存好在那裡了。第十八願說:「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的正覺,和我們的往生,是同時成就在那裡的。我們念「南無彌陀佛」,就像拿著寄存物品的左券一樣,阿彌陀佛一看,就要給我們兌現了,「你拿了我六字名號,是我給你的,好!那我就把往生給你。」

所以,很穩當,萬無一失,沒有一個遺漏的!

如果你懂得這個道理,就是到火車站去寄存行李也有佛法!寄存行李,辦公人員可能還會搞錯,阿彌陀佛絕對不會搞錯的,你拿六字名號來,就給你往生給你成佛

修持別的功德,比如說誦經、持戒等,往生能不能如操左券?不能,因為那都是你自己修的功德,不是阿彌陀佛發給十方眾生往生券。六字名號往生券,拿到都往生

21. 「發無不中」之文

如人習射,以地為的,
發無不中。(續編下.涵江三江口仙慶寺凈業緣起二十年)

這個比喻,說明念佛往生,千穩萬當,沒有一點閃失,非常好。

好像一個人練習射箭,如果要達到百步穿楊的這種水平──在一百步之外,有一片楊樹葉,一箭放過去,偏一點左也不行,偏右也不行;高了也不行,低了也不行;力量不夠還不行。好!你不偏左、不偏右,不偏高、不偏低,力量也剛好;但是吹了一陣風來,「呼」,你還是偏掉了,還不能打准。射箭如果要有這個功夫就不容易了。

但是,現在射箭,不是要你百步穿楊,是讓你只要能射到大地你就算是合格了,達到標准了。你說誰射不準呢?

「以地為的」:以大地為我們的目標

「發無不中」:你只要一放箭,肯定射到大地上面。

大地,就代表彌陀佛的願力、極樂國土;箭就代表我們本人;我們信願念佛,願生西方,就好把我這隻箭發出去了。你只要有信願,念佛,想往生西方,你這個箭肯定會落到阿彌陀極樂寶地上面,沒有不中的。

其它法門就像百步穿楊一樣,你要苦修勤練,有很多條件要求,不一定射得中。

22. 「一照俱了」之文

通途如畫山水,必一筆一畫而漸成。
特別如照山水,雖數十重蓊蔚峰巒,一照俱了。(增廣下.近代往生傳序)

錦石岩這個地方風景很美,下面錦江如帶,對面有象山,有茶壺山,還有鯉魚龍門,山山水水,丹霞地貌,來到這個地方靈感來了,畫架一支起來,要畫。

通途法門像畫山水。畫山水,你必須要一筆一劃畫出來,而且要會畫。不會畫的人,畫的一塌糊塗

特別法門呢?

你看看,這個比喻多好!我們凈土法門,念「南無彌陀佛」,就是特別法門,像什麼呢就像你拿一面鏡子,「一照俱了」。

你拿一面鏡子,對面的山水,根本不用畫,鏡子一照,全部都有了,一絲一毫都不能少。你畫的可能還少點什麼,「哎,那邊有人在那裡劃船,你怎麼沒畫?」鏡子一照,裡面遊船還動,都有。前重後重、前山後山、多少峰、多少樹、多少水、多少人物、多少飛鳥,都一點不含糊。哪一個不會照呢?三歲小孩拿來一照,俱了。就是在一照之間,所有的山水都攝在鏡子當中。

快不快速?

(「快。」)
    圓不圓滿

(「圓滿。」)

頓不頓超?

(「頓超。」)

容不容易?

(「容易。」)

殊勝殊勝

(「殊勝。」大眾鼓掌)

你看,要畫的話,怎麼辦?你要畫家,首先要考一個藝術學校,你爸爸媽媽培養你,最起碼花個十萬、八萬,你還要有藝術天賦,找到好老師。考大學了,還要找後門考個好學校。還要去練畫筆,練出來了,還要買畫架、買顏料,慢慢畫,畫出來還沒鏡子照得清楚。

通途法門就是你學這個咒、學那個咒,你都是在那裡一筆一筆地畫。而且你要會畫,不會畫的話,就把它畫走樣了。你念這個咒,你學那個法門你要會學,不會學,你學都白學。

我們特別法門不一樣,我們信願稱念「南無彌陀佛」,「南無彌陀佛」這六個字就把所有佛地的功德(像數十重山水一樣),都攝在六個字裡邊,「嘩」都收進來了佛果功德——「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又是這十六個字,都到我們的心中,一照俱了,多快!多簡單!多乾脆!多殊勝!這個還有次第嗎?

(「沒有。」)

什麼叫次第?就是一筆一畫,一步一個台階,慢慢修行,修到什麼程度,證到什麼果位,這個叫「次第法門」。一般的法門就有次第,凈土法門有次第。

像用鏡子照山水,再遠再近,一照,全部都有了,當下同時在當中。沒有說先照前面的,再過五秒鐘才照到後面的,再過幾秒鐘照旁邊的──沒有。

我們念「南無彌陀佛」,所有的功德當下融入我們心中這一名號,通通把它們收進來了。這句名號就是光明大寶鏡。

以後我們一照鏡子就想到:念佛特別法門,如鏡子照山水,一照俱了。

23. 「易行功高」之文

余門學道,似蟻子上於高山。
念佛往生,如風帆揚於順水。(增廣上.與徐福賢女士書)

除了念佛法門以外,其它法門你要修學成道,像一個小螞蟻,牠想上到高山的頂上,那就不想像有多麼困難了!因為這個小螞蟻眼光很短,牠也不認識什麼高山,牠遇到一塊小石頭,這麼高,牠就以為到山頂了,使勁爬,「哎,我到了!我到山頂上了!」其實是塊小石頭。牠都不知道哪裡是山頂;路上有瀑布,有泉流,就把牠擋住了。螞蟻要爬到山頂上去,牠要經過多少轉哪、繞啊、彎哪,幾乎是不可能的。

我們念佛往生,像:

「風帆揚於順水」:滿帆張起來,又順水、又順風,邊看著風景,心裡一片明朗、安詳、輕松愉快,到了目的地了。

李白有一首詩說:

朝發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朝辭白帝彩雲間」:早晨朝霞初起的時候,我從白帝城坐船就出發了

千里江陵一日還」:到江陵千里這麼遠,一日就到了。

「兩岸猿聲啼不住」:路過三峽的時候,兩邊有猴子在叫。猴子叫的聲音還在耳邊迴響的時候。

「輕舟已過萬重山」:這一片輕舟,順風順水,千重萬重山都已經過了

佛法門就是如此,比這個還要殊勝簡單娑婆世界煩惱嘈雜之聲還沒有止,哎,我已經到極樂世界了——「輕舟已過萬重山」,什麼下崗的山、發財的山、吵嘴的山;人世間的坷坷坎坎,這個都是人間的風景,這個當然是不好了,但是我們念佛,就自然而然地輕風順水就淌過去了,到極樂世界你可以憶苦思甜。

凈土法門

下手易而成功高,
用力少而得效速。(增廣上.與徐福賢女士書)

下手很容易,只要有嘴巴,就會念佛。只要能深信,只要能發願,只要能念佛你看下手容易不容易!

參禪、打坐、誦經、拜懺持戒……都不容易,念佛法門最容易了。你不要動半步,坐在你家裡邊,將軍一樣,穩坐中軍帳,「南無彌陀佛!」你念出來了,阿彌陀佛的光明就來攝取你。

下手容易,成功極高,萬修萬人去萬人往生萬人成佛,有這麼高的果位。

用力非常少,得效非常速。就像剛才講的,鏡子一舉起來,萬重山水都在這裡邊。我們只要動動我們的嘴巴,幾乎不用力量,多到一生,少到十念一念,決定往生西方,用力少而得效神速

24. 「頓超十地」之文

莫訝一稱超十地,
須知六字括三乘。(續編卷下.楹聯)

凈土法門,你念這一聲「南無彌陀佛」,當下功德超越十地菩薩。聽起來實在讓人訝異,但事實就是如此,所以說「莫訝」。

因為這一聲「南無彌陀佛」,是阿彌陀佛的果地功德,這裡邊包括了聲聞、緣覺和菩薩,所有的功德都包含在內,所以叫「一聲超十地」。

十地菩薩還沒成佛功德殊勝還沒圓滿。而這六字名號功德,是阿彌陀佛果地的功德,已經圓滿了。如果以十地菩薩跟我凡夫比,那我們簡直不能比了。但是,十地菩薩跟六字名號相比,還是位差一等。所以,我們念「南無彌陀佛」,位超十地,不是以我們的功夫是因為南無彌陀名號本身就具足這樣的功德

一聲功德超十地,怎麼我們還是這麼一個凡夫相?功德有體、有用,我們念佛得到了六字名號功德本體,但是在此娑婆世界作用還沒有發揮出來,「用」要到極樂凈土才兌現的。一到極樂,就入佛境界,同佛受用,無量神通智慧自然開發。好像一個窮人,突然得到銀行大筆遺產,但是錢還沒有取出來用,看上去還跟原先一樣窮,等他把錢取出來花的時候,人家就知道他富貴自在了。

念佛人,現在一聲超十地,往生凈土成佛

25. 「往生同佛」之文

既得往生,則入佛境界,同佛受用,
凡情聖見,二皆不生。(增廣下.傅大士傳錄序)

一得往生,則煩惱惡業,徹底消滅。
功德智慧,究竟現前。(增廣上.與徐福賢女士書)

在這世界,一稱名號能超十地功德;到了極樂世界就能跟阿彌陀平等了,就能成佛了,叫「往生同佛」。這麼殊勝

「入佛境界」:你一往生極樂世界,就入到佛的境界了。你看《阿彌陀經》里講,極樂世界的樹也能講法,鳥也能講法。《觀經》里說,極樂世界光明說法,水流也說法音樂說法。為什麼?因為這些鳥,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這些樹也是佛心慈悲所流露出來的,是無漏功德所流現。所以,整個極樂世界,完全是阿彌陀佛的境界,鳥也是,樹也是,風也是,光也是,水也是,音樂也是。你進了極樂世界,等於掉到阿彌陀佛的身體裡邊,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依正一體,身土不二」,阿彌陀佛的佛身跟阿彌陀佛的國土是一體的。你不要認為說「哎,那個是阿彌陀佛,這個地方黃金寶地不是阿彌陀佛」──錯了黃金寶地當下就是阿彌陀佛的無漏功德,所以叫「金剛寶地」;這一棵樹,也是阿彌陀佛的無漏功德所形成,都是彌陀佛,你就掉到阿彌陀佛懷里去了,叫「入佛境界」。

「同佛受用」:阿彌陀有無光明你也有;阿彌陀有無壽命你也有;阿彌陀有無神通你也有;阿彌陀有無誓願你也有;阿彌陀佛度無量眾生,你也能度,這叫「同佛受用」,跟阿彌陀佛一樣。不過,不能叫做佛,我們還是叫做菩薩、叫阿羅漢、叫天人。因為叫佛,名稱只有阿彌陀佛一位,我們往生去的,還是弟子位,不能說自己就是佛了。但是,受用、功德跟阿彌陀平等,因為「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就如同剛才所講的,一滴水丟到大海裡面,就跟大海一樣的深、一樣的廣,不分彼此了。道理如此。

「凡情聖見,二皆不生」:既沒有凡夫的情執,也沒聖人見解,沒有凡聖等一切差別,真正平等。究竟說起來,這二句只有成佛才能達到,菩薩還能見到上面有聖——即是佛,所以他要成佛成佛了再也不見聖,同時也不見凡,見一切凡夫本來都是佛,一切處當下是凈土。這等於是說往生成佛

「一得往生」:一旦往生,有「必定」、「立即」二種意思。

「則煩惱惡業,徹底消滅;功德智慧,究竟現前」:說「徹底」、說「究竟」,都是佛的地步。十地菩薩還有最後一品無明煩惱未破,只有佛才是「徹底消滅」。凡夫本性功德,與佛平等,但是凡夫在迷,功德智慧,沒有現前,得不到受用。阿羅漢功德智慧已經現前,但還很小;菩薩功德智慧現前了很多,但是也沒有究竟。所謂「究竟」,就是成佛了,性地中所具有的功德智慧徹底開發出來,現前大用,沒有遺漏。煩惱惡業既然徹底消滅,功德智慧也就究竟現前,說的是回事也就成佛了,不過一個正說,一個反顯罷了。

26. 「成佛度生」之文

此法門,
極生信願,專精修行
則無盡煩惱,不難頓斷;
無量法門自然證入。
其圓成無上佛道,度脫無邊眾生
若操左券而取故物矣。(增廣卷四.凈土問答並序)

對於念佛往生法門

「極生信願」:你沒疑惑心,一絲一毫都不懷疑。

「專精修行」:我就念「南無彌陀佛」,專,還要再專,不雜。「精」就是不雜,「專」也是不雜。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叫菩薩四弘誓願」。這「四弘誓願」,我們讀一讀還可以,要和我們的心相應,不容易!

眾生無邊誓願度」;打死一隻蚊子

煩惱無盡誓願斷」;「別理我,我在念咒,你不要打擾我!」起了煩惱

法門無量誓願學」;一個沒學通。

佛道無上誓願成」;還是做凡夫

如果是凈土佛法門,決定可以往生西方。到西方:

「無盡煩惱,不難頓斷」:當下無盡煩惱就消除了──「煩惱無盡誓願斷」,就斷了。

「無量法門自然證入」:到極樂世界,無量無邊妙法門,你自然而然就證入了,不是說「我還在那裡死摳文字」,到極樂世界不用學文字,不用去讀書,無量妙義自然而然在我心中顯現,自然有證、有入。

「圓成無上佛道,度脫無邊眾生」:像什麼呢又是剛才的比喻

「若操左券,而取故物矣」:同樣道理,這句南無彌陀佛六字名號裡邊,就有四樣東西叫「故物」,哪四樣?

持名往生四兌現

第一個,你拿著六字名號來了,那就把煩惱無盡誓願斷」給你了,你煩惱無盡,當下「不難頓斷」。第一個先兌現,煩惱沒有了,「嘩」消失了。

第二個,有哪一件物品呢?「法門無量,自然證入」。你能念六字名號,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保證兌現第二個給你,你無量妙法自然證入了。

第三個兌現的,這六字名號裡面有無佛道,「圓成無上佛道」,當下讓你圓滿成佛

第四個兌現的,成佛之後馬上到十方世界度化眾生

所謂「若操左券,而取故物」。故物——原先就存在那裡的,本來就是為你預備的東西。如果到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不給成佛你就問祂要:「阿彌陀佛,我左券都拿來了,為什麼我的東西不給我?」──不可能的!祂都兌現給你,立即兌現,全面兌現,毫不拖欠。

看下面這一段:

果能信願真切,一心念佛。
至臨命終時,決定蒙佛接引,往生彼國。
既得往生,則俯謝凡質,高預聖流。
見佛聞法,證無生忍。
神通智慧不可思議
然後乘本願輪,回入娑婆
種種方便,度脫眾生
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普令一切眾生,同出生死,同成佛道。
方可圓證自己本具之妙真如心,
方可究竟契合乎菩薩四弘誓願
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也已。(增廣上.與心願居士書)

什麼叫「俯謝凡質」呢?「俯」就是往底下;「謝」就是扔掉;「凡質」就是我們的肉體凡胎。你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肉體凡胎就像脫了一件衣服一樣,「啪」就扔掉了,多瀟灑!多自在你要燒也好,給螞蟻也行無所謂。

當下怎麼樣呢?

「高預聖流」:我們到了極樂世界,「虛無之身,無極之體」,所謂「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扔掉這個身體,像脫了一件舊衣服一樣。但是,我們如果不念佛往生,脫了人的衣服,還要穿上豬的衣服;脫了豬的衣服,又要穿上牛的衣服,總在輪回。現在不一樣,蓮花化生,「高預聖流」。

乘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發願是來回票:

第一,「去程票」。第十八願說:「你念我名號,到西方極樂世界來。」

第二,還有第二十二願——「回程票」,說:「你到我極樂世界成佛之後,再回娑婆世界眾生,我都有願力加持你。」

如同觀世音菩薩一樣。觀世音菩薩是古佛示現,我們也是古佛示現。你應以何身得度,我就現何身為你說法。

大家在這都很羨慕觀世音菩薩,真羨慕,到極樂世界,你回來,就一樣。

回來後還是弘揚凈土佛法門,用六字名號的網,法網、佛網、光明網,把眾生拉到極樂世界。希望不要有一個漏網的。

我們本來有一顆「妙真如心」,跟佛一樣,是無量光、無量壽,但是我們在這裡只是講講,只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才可以圓證自己本具的妙真如心。「圓證」就是圓滿證悟,菩薩只是分證,沒有圓證,圓證就是成佛

「方可究竟契合乎菩薩四弘誓願」:我們在這裡發四弘誓願,是可以鼓勵自己,提醒自己。如果你真的要究竟契合四弘誓願,要先念佛極樂世界

發願當作兒戲

「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也有人說:「你不菩提心、不發四弘誓願,怎麼能往生你沒有像阿彌陀佛一樣發四十八大願,你怎麼往生你沒有像普賢菩薩一樣發十大願王,你怎麼往生?」

我們凡夫怎麼能夠發得起十大願王?怎麼能夠發得起四十八大願?四十八大願是法藏比丘經過五劫思惟而發的,你五天思惟都沒有;人家是法藏比丘菩薩身份,五劫思惟,「超發無上殊勝之願」,說:

我建超誓願
必成無上道。

十方諸佛菩薩誓願都沒有超過法藏比丘誓願,不是說也能發。阿彌陀佛說:「我發四十八願要救你;你讓我來救就好了。」

就像造船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他發願一艘船,船造好了,就讓你上這個船,可以渡你到彼岸;不是讓你再來發願造船,你哪來得及呢?你也沒有那個智慧啊!

彌陀佛發四十八願,已經建好了六字名號大願船,喊你上船就可以了;你能上船,你就可以到彼岸。你到了彼岸四弘誓願、四十八願、十大願王都有了。

還有人講:「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我發四十九願,超過一願。」

還有人說:「你發四十九願,我發五十願,超過你!」

發願當作兒戲,就以為講數字越多越好──不是那麼簡單事情。法藏比丘發四十八大願,天雨妙華,大地六種震動,空中有聲贊言:「決定必成無上正覺!」你發四十九願,誰來給你證明啊?大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