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講】
這第四文是順著第三文來的。第三文分判正雜二行,說雜行可迴向得往生。在第四文中,更加明確地說明雜行之難,而勸導應當進入正行:
《往生禮贊》雲:
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
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
無外雜緣,得正念故,
與佛本願得相應故,
不違教故,
隨順佛語故。
這是第一段。《往生禮贊》是善導大師的一部著作,分為六時禮贊,有日三時、夜三時,說明如何禮拜阿彌陀佛等,配以贊偈。這第一段說明專修念佛「十即十生,百即百生」,為什麼呢?舉出了四個理由,也叫「正行四得」。下面說雜業之失:
若欲舍專修雜業者,
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三五。
何以故?
如果你舍掉專修念佛、樂行雜業的話,「百時稀得一二」,一百個裡邊難得一兩個往生,一千個裡邊難得三五個往生。為什麼呢?
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
與佛本願不相應故,
與教相違故,
不順佛語故,
繫念不相續故,
憶想間斷故,
回願不殷重真實故,
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
無有慚愧懺悔心故。
原文當中,列出十三條,叫「雜行十三失」,這里引了九條。下面第三段,舉出善導和尚當時所見所聞:
余比日自見聞:
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
總分三段,第一段說專修之得,第二段說雜行之失,第三段是比較,勸我們專修念佛。現在依文解釋。
百分之百往生
「若能如上」,《往生禮贊》上文是問答的形式,設問:「我願往生極樂世界,請告訴我怎樣往生?」然後自問自答:要發三心、行四修決定往生(總之,專修念佛一定往生,同時承接上面的五種正行)。
「念念相續」,上面說「念念不舍」,這里說「念念相續」,意義一樣,總之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今天也念,明天也念,天天相續;上午也念,下午也念,有空就念,起心動念就念,這也是就凡夫能做到的。有人說:「那哪能做到啊,我經常想不起來呀。」是盡你能做到的。本來凈土法門是為凡夫,也是鼓勵你,提一個要求,要多念的意思。
「畢命為期」,是說我們一直念佛,不改變法門,直到命終。不是說「哎呀,我念佛已經念好了,現在可以修別的法門了。」念佛什麼時候念到好啊?念到極樂世界才叫念好了──念到極樂世界還沒念好,極樂世界的菩薩還要念佛,菩薩不念佛,叫什麼菩薩呢?「孺子必憶母」嗎,孝子一定憶念母親,菩薩一定要念佛。
「十即十生,百即百生」,那就是百分之百往生了,沒有一個不往生的。有人問「這樣能不能往生、那樣能不能往生……」只要念佛,決定個個往生,當然千即千生,萬即萬生。只要念,決定往生。
無外雜緣得正念
「何以故?」為什麼這么容易呢?底下說了四點。
第一,「無外雜緣,得正念故」,是因為沒有外雜之緣、內心有了正念的緣故。
這一點要解釋,有人以為什麼叫「無外雜緣」呢?(我當初也是這樣理解的)「我在家裡念佛,你們不要來敲門,你要來敲門,你就是雜緣,把我打亂了;電話也把它停掉,不然一打電話來,也亂了。」好了,門關上了,親戚朋友不來了,電話也不接了,但是偏偏不作美,有一隻小鳥跑到窗戶上叫來叫去,「把我的心都叫亂了……」我們總認為沒有任何打擾叫「無外雜緣」,不是這樣子的。
「無外雜緣,得正念故」,什麼叫「得正念」呢?正念就是念佛,正念堅固,知道:我念佛一定往生。
比如說,有個人不會讀經,只會念佛。看見別人讀經,如果不懂得念佛的道理,他的心中就動亂了,他就想去讀經了,他回到家裡就要流眼淚了,「哎呀,怎麼辦哪?人家都會讀經,我也不會……」他心中就有了外雜之緣,讀經這個緣引起他心裡邊的雜亂,他想去讀經了,他不想專念佛了,這叫「外雜之緣」,失掉了正念,是不是?
從另外一個角度想:他雖然會讀經,讀經也是告訴我們念佛必然往生,我念佛,往生無有不足,我雖然無有智慧,釋迦牟尼佛告訴我說「念佛一定往生」,阿彌陀佛告訴我說「念佛一定來迎接」,我不識字,又有何憾?這樣心中正念堅固,「你會讀經,我不會讀經,我也不羨慕你」,這叫「無外雜緣」。
同理,我沒有錢,人家有錢,他有錢到寺院里建了個大佛,建了座寶塔,做很大的功德,一般的人心中又擔心了:你看看,人家用那麼多錢做功德,他往生可能有分。我窮光蛋,一分錢拿不出來,我可能沒分吧?如果這樣想,就叫做「外雜之緣失正念」。心中應怎麼想?我雖然貧窮,很慚愧,不能報佛恩,不能供養三寶什麼,但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如我這般貧窮之人,若專念彼佛名號,決定往生,無有不足,「我也不羨慕你,我只為往生極樂凈土」,這叫做「無外雜緣得正念」。其它可以依此類推。總之,見到別人修種種殊勝之行,我雖然做不到,心中沒有遺憾,沒有不足,這叫做「正念堅固」。不然的話,稍一疏忽,心中就動搖了,何況小鳥會動搖你呢?何況電話會動搖你呢?念佛一定往生,不論行住坐卧嘛。在善導大師的時代,還沒有發明電話機,如果有,他肯定講「也不論打電話不打電話」,既然不論行住坐卧,那麼種種因緣都可以,本來這個法門是士農工商、任何職業、任何環境狀況都可以念佛,所以,只管念佛,決定往生,心中無有膽怯,心中正念充足,這叫「無外雜緣,得正念故」。
與佛本願得相應
第二,「與佛本願得相應故」,這在第三文裡邊已經說到了,「順彼佛願故」,你專稱「南無阿彌陀佛」,就和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了,什麼叫相應呢?剛好吻合。佛的本願說「念我的名號來往生」,我就專念彌陀名號,剛好,佛心凡心成為一體。佛心是讓我們罪惡凡夫稱念名號往生凈土,我凡心就念彼佛之名號、願往生,剛好,這就吻合了。就好像有人做買賣一樣,我剛好想賣這個東西,你剛好想買這個東西,這樁生意就做成了。我想賣這個,你不想買這個;你想買的,我沒得賣,兩個人談不攏。阿彌陀佛剛好要救你,要你念佛,你剛好要被彌陀救,念彌陀名號,這叫做「一心」,成為一條心,這叫相應。
有人講「我念佛,念念念,念到心裡邊很清凈,就跟佛相應了」,這是一種解釋,但不是善導大師的解釋,那樣是相應不來的。像孩子跟媽媽怎麼相應呢?孩子才一歲,餓了要喝奶,媽媽就喂他奶喝,這叫做母子相應。這孩子不能理解媽媽什麼職業、什麼智慧,他不可能理解的,要那樣的話,孩子永遠不能相應了,這是一種慈愛的相應。一樣的道理,如果要讓我們也發四十八願,要我們懂得經典,要我們開悟,跟佛相應,我們做不到。阿彌陀佛要救我們,我們被佛救,這叫相應。母親帶孩子,喂飯給孩子吃,如果孩子不願意吃,用手來抓,勺也飛了,碗也碎了,就不相應了。他張開小嘴巴來吃,就相應了。阿彌陀佛救度我們,說「念我的名號來往生」,我們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叫「與佛本願得相應故」。你自己不願意念佛,修別的行,就好像這小孩一樣,媽媽喂他這個吃,他不要,他抓別的,抓到嘴裡,說不定不是吃的,那就不相應了。
第三,「不違教故」,「教」是教導,不違背教導,不違背誰的教導呢?不違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釋迦牟尼佛在哪裡教導呢?在《觀經》裡邊教導我們說:「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觀經》雖然講到種種修行,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三福有十一條,這十一條是散善,就它們本身的性質來說,都算不上極樂凈土的正行,而是通於一般的修行。那麼,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在《觀經》里講這些呢?後面我們會詳細講解,這里略微提一下,就是為了引導一般聖道法門的修行者進入凈土門,用他們習慣的修行方法把他們誘引進入凈土門,既已進來,就不再強調這些,所以到最後十三定觀也好、三福九品也好,就統統不交待給阿難了,「阿難哪,我講這部《觀經》,雖然講了十三定觀、三福九品等等,但是,要點是你要持無量壽佛名號啊!」就引導我們進入專修正行、正定之業,這叫做「不違教故」。釋迦牟尼佛不是教導你要雜行的,而是先用那些來引導你,進入專修念佛,專持無量壽佛名號。如果你不專修念佛,就是違背了佛的教導。
第四,「隨順佛語故」,什麼叫「隨順佛語」呢?隨順諸佛證誠之語,這是在《阿彌陀經》當中,六方恆河沙等諸佛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意思是說,「釋迦牟尼佛講的『罪惡凡夫眾生專念彌陀名號一定往生』,一點沒錯,你們眾生不要懷疑。釋迦牟尼佛一佛所講,或許要懷疑,我等諸佛一個接著一個出來證明,決定無誤!應當信順。」如果我們專修念佛,就順了諸佛證誠之語。
上述四個緣故,說明決定往生。為什麼呢?從我們眾生這邊來講,「無外雜緣得正念」,正念堅固不動搖,同時是「順彼佛本願」,順了阿彌陀佛的心意,又不違背釋迦牟尼佛教導,順了釋迦牟尼佛的心意,又是隨順諸佛證誠,順了十方諸佛的心意,那你怎麼不往生啊?
如果反過來,又違背釋迦牟尼佛的心意,又違背阿彌陀佛,又違背十方諸佛,那你還想往生啊?那肯定千中無一了。
這四點理由的核心是第二點,「與佛本願得相應故」,為什麼呢?因為第三點「不違教故」,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也是來講阿彌陀佛念佛往生之本願,你能夠與本願相應,自然不違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第四點「隨順佛語故」,諸佛證誠之語也是證誠阿彌陀佛的本願,你能夠信仰阿彌陀佛的誓願,專稱彌陀名號,自然隨順諸佛證誠;第一點「無外雜緣,得正念故」,你了解彼佛誓願不虛,稱念名號必然往生,心中無有膽怯,無有擔心恐懼,自然正念堅固,外雜之緣不能動亂。所以,得到第二點,四點全部得到。要點在此。
雜行之失
「若欲舍專修雜業者,百時稀得一二,千時稀得五三。」舍掉專修念佛而去修行雜業的人,一百個當中稀有難得一兩個往生,一千個當中稀有難得三五個往生。
往生是大事,願求往生凈土,當然都願意行「十即十生」、「百即百生」的專修念佛。
可是現在這個時代,信息傳播比較發達,大家結的人緣也很多,往往有很多來勸我們念佛的人說:「你應當學這個法門、學那個法門,單念一句阿彌陀佛是不能往生的。」如果我們不了解教理,心中就會動搖不安。他所說的是不是正確呢?他所說的與善導大師的教導恰恰相反,善導大師在這里說:專念南無阿彌陀佛百即百生,雜行之人千中難得三五往生。所以,往生大事個個要慎重,不能聽到人家怎樣說,就改變宗旨。
念佛法門,一方面因為簡單容易,任何人,不識字的老太婆、老太公,任何時候,行住坐卧、平時、臨終都可以念,所以獲得了大眾的歡喜接受,但是,另一方面,正因為這樣,也容易被人破壞說「你就念一句佛怎麼就能往生?」我們一聽,心中往往就動搖了。
我們知道,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之所以往生決定,善導和尚判為正定之業,是因為「與彼佛願得相應故」,與佛的誓願相應。為什麼雜行之人反而「百時稀得一二」呢?因為,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總是「我修行的法門越多、讀的經越多,往生的把握就越大」,一般人都這樣想,這種想法很符合凡夫的情見,但恰恰違背了凈土宗的教理,為什麼呢?「乃由雜緣亂動,失正念故,與佛本願不相應故,與教相違故,不順佛語故」,這四句與上面四句正相反。上面說專修念佛是「無外雜緣得正念」,這里說雜行之人「雜緣亂動失正念」,專修念佛的正念就丟失了,心中以為「我光念佛,或許往生不定吧?不能那麼容易吧?」本來心中就有這樣的疑惑,人家來一說,「哎,某某,你就這樣單念念阿彌陀佛就能往生嗎?我這里有更殊勝的法門!」你就很容易被他牽轉,這叫「雜緣亂動」,外面的種種緣,讓你丟失了內心正念,這是因為內心不了解彌陀誓願的緣故。如果我們內心正念堅固,就不會被外緣所動亂。
「與佛本願不相應故」,阿彌陀佛以專修念佛作為他的本願,而現在行雜行雜修,與阿彌陀佛的本願不相應,所以難得往生。
「與教相違故」,與釋迦牟尼佛的教導相違背。釋迦牟尼佛在凈土三部經當中教導我們「一向專念無量壽佛」(《無量壽經》)、「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觀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唯專修念佛,得生凈土(《阿彌陀經》),此是釋迦牟尼佛大聖慈悲之教導,若專行之人,與佛教導相順,若雜行之人,與佛教導相背,違背佛的教導,往生困難。
「不順佛語故」,即是不隨順《阿彌陀經》當中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為我等證誠,「罪惡凡夫,但念彌陀名號,專行不二,決定往生」,如此,專修念佛之人為順佛語,而雜行之人不順佛語,十方諸佛不證誠,所以,往生很困難。
第五點,「繫念不相續故」,願往生之人若行雜行,或念佛,或不念佛,中間就有間斷,不相續。「相續」就是說:前念念佛,後面接著還是念佛。從信心來說,「相續」就是:今天我接受這個法門,從現在開始不改變,完全仰靠南無阿彌陀佛,在任何狀況下都不動搖、不改變,這叫心的相續。那引導到外錶行為當中,也一定是專念彌陀名號,有空就念「南無阿彌陀佛」,起念就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會改變去念其它的經咒。
第六點,「憶想間斷故」,憶想極樂庄嚴、阿彌陀佛而有所間斷。因為雜行的人,心中必然憶持其它的與極樂不是直接相關的修行方法,不然就不叫雜行了。這樣憶想極樂就有了間斷。
第七點,「回願不殷重真實故」,「殷」是殷切,「重」是珍重。修雜行一定要迴向發願才能往生,可是,既然修雜行,雖然有迴向發願心,願生極樂凈土,但這回願之心不殷重真實。或許有人說:「我非常真實地願往生,我非常懇切地願往生。雖然修雜行,我也是這樣的心。」──或許是這樣。但這里善導和尚告訴我們說:雜行之人回願不殷重真實。為什麼呢?因為雜行的行體,比如說種種其它的善法(散善、定善),種種的修行功德,而這樣的修行功德和六字名號相比,凡夫所作的,都是不真實的,都是生滅法、有漏法。因為我們所修行的功德不真實,你靠這種不真實的功德要迴向去往生,當然也就不真實。而念佛法門就不一樣,這六字名號是阿彌陀佛成就無漏、無生、涅槃、真實的功德名號,是阿彌陀佛因地為法藏菩薩的時候,發出超世的悲願,為我等所修殷切、珍重的名號,以這個名號的功德回施給我們(叫迴向給眾生),願我們往生極樂凈土。那麼,從法藏菩薩的角度,就是殷重、真實。我們凡夫雖然沒有殷重、真實的心,領受南無阿彌陀佛迴向過來殷重、真實的名號功德,而願生凈土,當然就是殷重、真實。
昨天也打過這樣的比喻:比如說我們從煙台港到大連港去,一種方法是你自已用木頭作一個小船,自已駕駛小船過海,一種方法是乘坐大海輪過海,那麼,這二種方法雖然都能運載到對岸去,哪一種方法真實呢?當然坐大船真實,坐小船就很有風險,即使駕船的人再怎樣真實想過海,他的結局,可能一千個裡面只有一兩個能過去,或者船會漏,或者我們沒有體力,或者不善駕使,或者風浪太大,或者不識航向,或者海上起霧等等,使得我們即使再怎樣想過海,也不是真實的。那麼你真想過海──哪有一個人真願意過海、很真誠懇切地願意過海,有大船他不坐呢?那一定會願意坐大船。如果大船不坐,舍而坐小船,就知道你是在那裡開玩笑,你好像不是真願意過海。
既然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真實功德可以快速、穩定、萬不漏一地往生凈土,而你呢,口說願生凈土,卻不選擇萬修萬去的六字名號,而選擇千中無一的雜行雜修,以此可知,你內心當中並不是殷重、真實願生凈土。
第八點,「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故」,「貪」是指貪心,「瞋」是指瞋恨心,「諸見」是種種的見解,我見、身見、邊見……總之是邪見,「煩惱」,貪瞋諸見,自然有種種煩惱來間斷。若行雜行之人,就一定被貪瞋諸見煩惱來間斷,所以,行雜行之人都要強調心中要如何真實、要如何清凈,因為他是靠自已的修行功德去往生,如果有貪瞋煩惱的話,就會破壞修行的功德,所以,一定會間斷。而念佛之人難道就沒有貪瞋煩惱了嗎?有。雖然有,但是不能間斷──念佛之人雖然有貪瞋煩惱,但是不能間斷。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是不顧貪瞋煩惱,我們並不是特別在意如何對治貪瞋煩惱去往生,而是仰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去往生。就好像我們乘船過海一樣,雖然我們眼力不足,也不善游泳,但是,對我們不構成障礙,為什麼?我們乘托船的力量去過海。那如果靠自己過海,就要善於駕駛,善於游水,如果做不到,就不能到達彼岸。所以,行雜行之人是行難行道,一定要熄滅貪瞋煩惱。
第九點,「無有慚愧懺悔心故」,善導和尚告訴我們說,雜行之人是無有慚愧懺悔心,所以,難得往生彼凈土。什麼是慚愧心呢?就是知道「我某某人,修行的力量非常薄弱,靠自我的力量不能出離三界六道」,所以心發慚愧,「我某某人很差,知道自已修行淺」。什麼是懺悔心呢?知道自己罪業深重,無量無邊,內心真實懺悔。為什麼說雜行之人沒有慚愧懺悔心呢?你看雜行之人,他每天也拜佛,拜佛的時候,在佛的面前也說「我某某很慚愧呀,我某某很懺悔呀……」似乎也有慚愧、懺悔心啊,這是比較而言的,比較專修念佛的人,他就是沒有慚愧懺悔心。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你真有慚愧心,知道靠自己的力量不能解脫生死輪迴,那麼,一定會仰投佛的願力,仰投佛願就一定會專修念佛。你一方面說「我很慚愧不能修行」,另一方面把阿彌陀佛大願業力六字名號推到旁邊,靠自已的力量使勁修,這叫做有慚愧心嗎?這叫沒有慚愧心;什麼叫沒有懺悔心呢?如果你真實體會到自已罪業深重,無量無邊,靠自己的力量絕對沒有辦法出離六道輪迴,那麼你一定會投靠南無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名號,念念稱名常懺悔,念念稱名消除一切罪障,可是現在,口中說懺悔,而內心裡邊懷著一顆驕慢的心,並不是仰投佛願、乘佛願力,而是妄想靠自己淺顯的、薄弱的、微少的、有漏的修行功德欲出離生死,所以,此人是無有慚愧懺悔心。
打個比喻,好像一個人來到大海邊,看見大海茫茫無際,他想過海,然後他在海邊說:「我很慚愧啊!我沒有力量游得過去啊!哎呀,我確實力量很差!」說完這話,他就跳進大海使勁游水,想到彼岸去。那麼,這個人是真正懂得自己沒有力量游過海嗎?他是在那裡謙虛一番,然後自己再下去游水。
「大海」代表我們的生死輪迴,我們說:「哎,我很慚愧啊!我沒有力量出生死輪迴,我要靠佛。」話說完之後,又不去專修念佛,然後自己去修行了,妄圖靠自己雜行雜善的力量超越無量劫來的生死廣海──這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專修念佛之人,就會繫念相續,憶想不間斷,回願殷重真實,貪瞋諸見煩惱不能間斷,是有真實慚愧、懺悔心。這可以翻對而知。
善導大師《往生禮贊》原文後面還有四句,《略要文》中沒有錄,這里補充來說明。
十、「又不相續念報彼佛恩故」,雜行之人他不是相續念報彼佛之恩,他都沒有體會到阿彌陀佛有什麼恩德,所以他要雜行雜修,如果知道阿彌陀佛的恩德(「你專稱我的名號,如此簡單易行,決定往生我的凈土,乃是我所成就不可思議六字名號的功德,令汝等罪惡凡夫往生極樂凈土」),他就決定不會舍掉彌陀,去念其它的佛菩薩,或其它的經咒、修行其它的法門。
我再提醒一點,我們不是排斥其它佛菩薩(佛弟子絕對不可以那樣),也不是排斥其它法門,絕對不可以。只是說修行凈土法門,有諸佛的通規。諸佛都告訴我們要專念彌陀名號。
你想想看,如果某某人對你有恩德的話,你會不會經常想念他?一定的。比如說你落水了,他把你救起來了,他當然是你的救命恩人啦,你過年過節當然都要去了。結果過年過節你不到他家去,然後到隔壁家,那個是局長,官比較大,你這個人就沒有味道了──他救了你一條命啊。那麼,這樣就是不知道對方恩德的深重。
不知道父母恩重的人,他就不會憶念父母。知道父母恩重的人,就會經常憶念父母。不知道阿彌陀佛恩德深重的人,才會雜行雜修。若知彼佛恩德深重,一定會專修專念。彼阿彌陀佛之恩德,亦是十方諸佛之恩德。能往生彼佛之凈土,即能夠拜見十方一切諸佛,無有不足。
十一、又說「心生輕慢,雖作業行,常與名利相應故」,既然雜行雜修,必然心中輕視、看不起專修念佛,以為專修念佛沒有什麼了不起,往生把握也不大。他雖然也在那裡修行,但是他的心不是和解脫生死相應,不是和往生極樂、彌陀本願相應,他是和名利相應。為什麼說和名利相應呢?這個不分析大家不一定知道。我們學佛的人,我們都不願意求名利了,求名利幹嗎學佛呢?確實是這樣的,但是一分析呢,祖師不會講錯。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分析我們各位自己。比如說你來念佛,念佛是人家瞧不起的法門,為什麼呢?老太婆都會修啊,有什麼了不起呀?「你會念佛,我也會念佛,我念佛之外還會誦某某經。」噢!那麼人家肯定贊嘆你啦,「某某居士,你會修行!」你聽到之後,就有點名譽感啦,洋洋得意了,結果從此之後,你就更加雜行雜修。人家讀一部經,只雜了一部,你呢,為了名譽,你讀十部經,就雜了十部,還要讀四十部、五十部,幸虧沒出家,要出家就成了一個雜行的專家了。所以,雜行之人有這樣的缺失。
那我們念佛人,一般來講,不容易高傲,不容易和名利相應(當然,心不正的人也有)。怎麼講不容易呢?說起來就會念佛,又不會修密,又不會參禪。比如說我們做為出家人,如果能搞一點神通,然後講講這個那個,人家就覺得「這個法師很會修行,懂得很多」;「你就只會講幾句念佛,誰不會啊?我也會講,誰都會講!」你會講,你不一定把它落實下來,不會講而能夠把它落實下來的人非常稀有。「念佛往生」誰都會說,但是心中真正相信念佛一定往生而來專修念佛的人還並不多見。嘴上大家都說「念佛往生」,可是心中卻掛了一個很大的問號,「念佛一定往生嗎?應該這樣念佛才可以往生吧,應該加上讀經等等才可以往生吧……」每個人心中都這樣疑惑著,都這樣懷著一顆雜行雜修的心。所以,在往生極樂的道路上,走得是搖搖擺擺、步履蹣跚,並不穩當。如果這個時候將你一拉一拽,馬上就改變法門了。
十二、「人我自覆,不親近同行善知識故。」雜行的人,人我是非特別多,既有高慢心、名利心,以怎麼能放下架子親近請教念佛往生的善知識呢。他眼中也看不到善知識,他自己就是善知識,或者有人比他更雜,他反而認為是善知識,趨之若鶩。所以下面:
十三、「樂近雜緣,自障障他往生正行故」,雜行的人非常喜歡去湊熱鬧,聽說哪裡來了一個有神通的人,他馬上喊了一大幫人:「嗨!去了,到那裡去,去拜某某。」他是不是學凈土法門的不管,因為他有神通嘛!大家都羨慕他的神通了,把專修念佛就放到一邊了;聽說哪裡來了某某大師、活佛,可以灌頂,「轟!」一窩峰又跑去灌頂了。如果你是修密宗的,跟他結緣,當然是很好的。那你是學凈土法門的,你結這樣的緣,雜緣太多,而且不僅自己去,還拉了一幫人,這叫「自障障他往生正行」,障礙了自己和別人的往生正行。你看,五種正行裡邊,有沒有說灌頂、加持作為正行?沒有啊!除此五種正行之外,其餘一切,在凈土門中,通通稱為雜行。如果修密宗的,那麼,有你相應的善知識、上師來,你去接受他的法,接受他的開示,對你來講,那不算雜行,你本來學密宗。如果在凈土宗,那就算雜行了。
在這一切法門當中,哪一種法門最容易修持、解脫最有把握呢?那還是凈土宗。大家既然選擇凈土宗,就不要再攀那些雜緣,更不要引導人家一道去,佛法非常不容易的,免得你將來要背一些因果。
專雜有異
接下來第三段:「余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專雜有異」,「余」就是善導和尚自稱。我近來親自見到,親自聽到,「諸方道俗」,各地出家人、在家人,「解行不同」,他們對於佛法的理解不一樣,對於凈土門的理解也不一樣。因為理解不一樣,修行的方法就不一樣,叫「解行不同」。比如說,我們依善導和尚理解的,凈土宗是阿彌陀佛選擇的本願,凈土念佛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本意,專修念佛是正定之業,決定往生。這是我們的解,我們也這樣去做、這樣去行。可是有人不這樣解,他認為專修念佛往生不定,一定要如何如何雜行雜修才更有把握。他有這樣錯誤的理解,就有錯誤的行持。所以,我們學凈土宗這個解,不是我們自己內心隨便可以解的,一定要依據佛經、祖師的解釋作為我們的領解,依祖師的智慧作為我們的智慧,依佛法的智慧作為我們的智慧。「解行不同,專雜有異」,怎麼不同呢?或者是專修念佛,或者是雜行雜修,這是有所不同了,在我們周圍也看得到,有人專修念佛,有人雜行雜修,就是理解不同。
我們這次來共同學習,是讓大家的思想都能統一到凈土法門的正確軌道,不被其它的理解、其它的異見所左右、動搖。
「但使專意作者,十即十生」,雖然說有專有雜,可是所見到的結果呢,只要是專修念佛的人,叫「專意作者」,「十即十生」,十個就有十個往生,百個就有百個往生。
「修雜不至心者,千中無一」,雜行雜修的人稱為「不至心者」,不是真實心願往生凈土,所以叫「修雜不至心者」(如果你真心願生凈土,一定會專修念佛)。那麼這樣的人,一千個當中沒有一人往生。
大家都願意往生凈土嗎?(「願意。」)是願意選擇千中無一的辦法,還是選擇百即百生的辦法?(「百即百生。」)百即百生是什麼辦法?(「專念阿彌陀佛。」)那你們今天回去以後應該怎麼做知道了吧?如果別人回來告訴你「哎!你跟我後面雜行雜修,功德很大」,你願意嗎?(「不願意。」)他講五遍你就願意了吧,講一遍可能不願意。(「不會。」)講上十遍也不幹!信心堅固,對了,那就是聽法得到了利益。有時候講多了,
你就跟他後面跑了,跑了之後,他獎賞你說:「某某居士,你是大德居士。」結果最後呢,你往生的佛果給他偷掉了,那你就太虧了。我們今生今世不求人家表揚我們,也不求人家說我是一個很有修行的人,我們只求往生極樂世界有把握。把往生的佛果深深地埋在我們的心中,很安定,吃下這顆定心丸才重要。
以上第三、第四文是善導和尚對於凈土宗的行(修行)的判別。凈土宗很簡單:根據道綽禪師的教判,我們從聖道門進入凈土門;根據善導大師的行判,在凈土門當中,由雜行進入正行,正行當中,由助業進入專稱名號正定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