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隨法師:《阿彌陀經要解》略注 正宗分 一

壹~二、正宗分                

【要解】

(甲)二正宗分三:初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發願,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
信願持名,一經要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
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語如山嶽不可動移。

【略注】

        序分中已略顯一經宗旨,今正宗分一以貫之,大暢其意。正宗分大分為三:

        初詳言極樂依正庄嚴,以啟信。如經文四處言「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庄嚴」,即顯極樂國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以此而攝娑婆苦惱眾生

        後勸言:「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此即釋迦之發遣,勸聞信者,應求往生

        最後明示往生方法,言:「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此即往生正行,非持名之行,則貶為少善根福德,不能往生

        此三義,即正宗分所示「信願持名」之一經要旨。《彌陀經》始終不離此三,或勸信,或勸願,或勸行。序分如此,正宗分如此,流通分亦如此。蕅益大師即圍繞此三點,而廣釋一經要旨。

        「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此即往生正因。觀此,知能往生,不在斷惑之深淺,不在修行之好壞,不在根機之優劣。但具信願,莫不皆往。此乃點睛之筆,彰往生全憑佛力,非靠自己修為。如乘船渡海,不勞功力。故大師言持名一法「無藉劬勞修證」。印光大師承此旨言:

凈土一法,專仗佛力。以故不論斷證,唯恃信願。信願若具,雖罪大惡極,將墮阿鼻地獄之流,尚可以仗十念之力,徑蒙佛慈,接引往生

        信願為凈土之眼目,是感通佛力的妙道。故修學凈土,當著眼於此。信、願二義,原本一體,二而不二。信受即願,願即信受。諸師或分言之,言「信者必生」、「有願必生」。或合言之,則言「信願必生」。今略引經論祖釋之言,以明「信願必生」之大義,令見聞者,生決定往生想。

        《大經》言:

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

        龍樹菩薩言:

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

        曇鸞大師言:

「但」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清凈土。

        善導大師言:

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疏鈔》言:

往生凈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

        印光大師言:

凈土法門,但恐信不及;若信得及,一切人皆得往生

        又言: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樂邦有路,起信即生。

        觀諸師言,知凈土一法,不涉施為,不勞苦修。信則能入,願生即生。而信入的方法因人而異,或因種種瑞相、感應等事而生信,或聽聞名號之德,知「乘願必生」而生信。一因事啟,而暗合道妙;一從理入,而明信佛智。遇緣不同,信願無二。此經以「聞」說阿彌陀佛而啟信,信受則自然「執持名號」。

        然彌陀智願海,深廣無涯底,唯有大智,方能諦信無疑。無智凡夫,因無慧見,難免心多疑慮,如《大經》言:有心多狐疑,暫信暫不信者。不信因果不信極樂國,不信往生彼國等。因續念不絕,臨命終時,亦蒙佛接引,得生彼國。是知:信願彰於行中,但能相續稱名,終身不替,便決定橫超。故蕅益大師言:「信願為前導,持名為正修。」即攝信願於稱名之行中。信願彰往生靠佛力之義,稱名即仗佛力之行。故信願與稱名,二而不二。《蓮宗寶鑒》「勸發信心」一文言此義甚詳:

大行和尚雲:念佛法門,不問貴賤,修此法者,唯要信心
信意者:信憑經中佛說念佛定生凈土信念佛定滅諸罪,信念佛定得佛護,信念佛定得佛證,信念臨終定得佛來迎接,信念佛不問眾生,同信之人皆得往生信念往生定得不退地,信念往生凈土,定不墮三惡道,所以勸信念佛。受此法,持此法,則往生凈土必矣。故大行和尚念佛人,心唯信佛,佛則知之,他心通故;口唯稱佛,佛則聞之,天耳通故;身唯禮佛,佛則見之,天眼通故。

        故知,信者,信「稱名自歸,即入必定」;信「但持名號,徑登不退」;信「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也。然凡夫往往以凡情妄測,不依聖言,唯信己意。故使易行之道,反成難信之法,以致抱疑自惑而不能釋懷。雖疑情難消,信之或難,行之卻易。能相續稱名,信心自攝於其中。是以信心雖難發起,亦無須懼。但相續稱名,即得往生。如《起信論》言:

有初學是法,其心怯弱,以娑婆不常值佛,懼謂信心難可成就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專意念佛,即生佛土,常見於佛。如修多羅說:「專念西方極樂世界彌陀佛,即得往生,終無有退。」故知靈山已過,龍華未來,無佛世中,而得見佛,是名最勝方便。

        彌陀發超世弘願,唯以念佛一行為往生之業,為最勝方便,可攝護信心。是以凈土雖為難信之法,卻有易入之方,但能相續稱名,自契佛願而得往生。是故「大聖悲愍,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也。

        善導大師兩種方式立信,總攝一切:

        一、就人立信:「人」即指大悲滿足、智行圓滿之「佛」。通指十方諸佛,別指阿彌陀佛。就人立信,即深信彌陀「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誓願不虛,深信釋迦誠語無妄,深信諸佛證誠不謬。

        凈土一法,依佛立信,不依菩薩羅漢等,良由菩薩羅漢等智行未圓,居於學地,未徹凈土法要故。唯佛一人親見是利,具真語、實語、不妄語、不綺語,故可絕對尊信。縱然聞十方諸大羅漢菩薩,乃至報佛化佛,言不得生者,亦不生一念疑退之心,唯增長成就自己清凈信心、上上信心,以佛語無虛故。

        二、就行立信:即以佛所說往生之行」建立信心,即深信「稱佛名號,決定往生」。此是彌陀本願,是釋迦諸佛親口所說;人可信,則法自可信矣。

        「就人立信」與「就行立信」人法並彰,二而不二,如善導大師言:

            當知本誓,重願不虛。--就人立信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就行立信

        善導大師依佛誓願,判稱名為正定業,以「行」立「信」,並將第十八願所言「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全攝於稱名之中,彰三心念佛一行中。能信「稱名必生」,則三心自然具足。如此精要闡釋,使第十八願之義清晰明了。能常將其「四十八字釋」耀於心目,則於凈土宗義,自可了如指掌。其《往生禮贊》言: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
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此「四十八字釋」,即凈宗心要、眼目、骨髓。凈宗要義,全攝於此。彌陀本願,諸佛本懷,亦全彰於此。此是暗室明燈,北極指南;是信心的源泉,念佛的肝要。法然上人此文尊崇之極,贊嘆之至,言:

此文應常稱於口,浮於心,寓於目。
此文者,四十八願之眼也,肝也,神也。

        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深顯彌陀大悲,無有簡擇,如太虛包容一切,如大地普載萬物。不論男女貴賤,不論智愚善惡,但稱佛名,皆得往生。故修學凈土,不可離此彌陀名號,別求於信。所謂信心者,信名號也,信「稱名必得往生」也。但能相續稱名,則信願自然圓攝其中,以「信願行三,聲聲圓具」故。

【要解】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略注】

        此一句話,義最難消。粗觀之,似顯極樂國土有品位之別,然《要解》處處又顯平等一味之狀。前後通觀,私窺其義,知此有隱顯二義:

        顯義者:即純以自力斷惑之深淺而言高下,如事一心、理一心,及四土次第等。此是十方佛土之常規,以憑自力斷惑故(豎與一切法門渾同)。

        隱義者:顯依自力為「淺」,仗佛力為「深」。憑自力斷惑為「下」,仗佛力橫超為「高」。如大師所言:

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

        九界眾生等覺以下,以「自力」皆無能信解持名一法,以「持名善根同佛故,圓凈四土,圓受諸樂也。」此即自力淺,佛力深之明示(橫與一切法門迥異)。

        蕅益大師又言:

信願庄嚴一聲彌陀佛,圓轉五濁,不涉施為,唯信乃入,非思議所行境界

        又言:

凡夫例登補處,超盡四十一因位。同盡無明,同登妙覺。

        觀此,豈是自力所能及也?故知自力與佛力比,自力為淺,佛力為深。能如是觀一部《要解》,則知大師或順他宗顯自力修證之品位,或就凈土顯別意超世之弘願。知此,則一部《要解》之脈絡可清晰明了矣。

        仗自力者,深淺次第,處處皆顯,無須多言。仗佛力者,則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善根福德與佛無異,無品位之深淺。縱雖下品往生,入同居土,仍與佛同體,圓凈四土,圓受諸樂,圓證三不退。此即凈土甚深處,全仗彌陀大願業力。其「證大涅槃願」言:

我得佛,國中有情若不決定成等正覺,證大涅槃者,不取正覺

        觀彌陀誓言,知仰憑佛力,則可越品位,超次第,證大涅槃。故蕅益大師言:「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證。」稱念一聲,即「轉煩惱濁為常寂光」。如此利益,超勝獨妙,故曰不可思議功德,故為「極難信」之法。

        他宗行者,大多局於通途義理不識凈土全仗佛力之特別意義。故多以聖道論凈土,誠如大師所言:「世智辯聰,通儒禪客,愈推愈遠。」唯有深信佛力,深信名號功德,方能信知凈土一法橫超諸法凡夫而例登補處、超盡四十一因位之奇功。此等殊勝大利,於經論祖釋中處處皆顯,今略引一二,以明此義:

        《稱讚凈土攝受經》言:

極樂世界凈佛土中,無量壽佛,常有無菩薩弟子。一切皆是一生所系,具足種種微妙功德。其量無邊,不可稱數。假使經於無數量劫贊其功德,終不能盡。

        《大經》(同本異譯)言:

極樂世界,所有菩薩,於無上菩提,皆悉安住,一生補處。

        善導大師言:

一入涅槃常住國,徹窮後際更何憂?
念念時中常證悟,十地行願自然成。
十方如來舒舌證,專稱名號至西方;
到彼華開聞妙法,十地願行自然彰。

        蓮池大師言:

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

        宗賾禪師言:

若夫信佛而生凈土,則界系之所不能拘,劫波之所不能害。謝人間之八苦,無天上之五衰。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唯顯一乘之法,決定無三。歸依一體三寶,奉事十方如來佛光照體,萬惑潛消。法味資神,六通具足。三十七品助道法,應念圓成;三十二應隨類身,遍塵剎土。周旋五趣,普被諸根。不動一心,遍行三昧。灑定水於三千,引眾生於火宅。自利利他,悉皆圓滿。是以了義大乘,無不指歸凈土。前賢後聖,自他皆願往生

        古德言:

相好光明具足,六通無礙異常倫,
直將果用為吾用,不改凡身作佛身。

        成時法師言:

才得往生,便圓居三不退地;且見阿彌,即見十方諸佛;生極樂,即生一切剎海。乃至阿彌一光,極樂一塵,悉能於中頓證。十方三世依正、色心自他、凡聖等法,而不出剎那三昧

        印光大師言:

如來自力、他力,通途、特別二種法門,普利一切。唯凈土法門,但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既得往生,則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凡情聖見,二皆不生。乃千穩萬當,萬不漏一之特別法門也。

        又言:

雖具縛凡夫通身業力,若能信願真切,即蒙佛慈攝受
一得往生,則煩惱惡業,徹底消滅;功德智慧,究竟現前。

        又言:

莫訝一稱超十地,須知六字括三乘。

        觀經論祖釋,知往生彼國,藉彌陀圓滿修德,致使眾生性德全彰。故超三賢十聖,品位極於佛果,與佛同證無量光壽。如水入海,同一鹹味,同一深廣。如此力用,徹彰於第二十二願,其願言:

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曇鸞大師依此而言:

按此經推,彼國菩薩,或可不從一地一地。言十地階次者,是釋迦如來於閻浮提一應化道耳。他方凈土,何必如此?五種不思議中,佛法不可思議,若言菩薩必從一地一地,無超越之理,未敢詳也。

        蕅益大師亦有此義,言:

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勝進,亦不一概。

        極樂國土,所有天人,皆從如來清凈智慧海生,皆是如來正覺化生。是故眷屬平等,與奪無路。雖為凡夫,一生彼國,則如《大經》所言: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
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

        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願故,堅固願故,究竟願故。使長夜憂惱之凡夫身心如佛,智慧清凈。故不得守十方之常規,以論極樂之品位。極樂國土超逾十方諸佛國土,即在於此。

        故知:持名之最深處,在信願深當下圓滿而不自力斷惑之深淺。誠乃「唯恃信願,不論斷證」也。能深信佛力,專持名號即是甚深行處。此是諸佛如來所行境界,是無上妙行,一乘真因。行超普賢,德同如來。若依自力斷惑而論,則有深淺次第之別;若信願庄嚴一聲彌陀佛,則圓轉五濁。故大師凈土一法:

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

        曇鸞大師謂之

不斷煩惱涅槃

        修學凈土,不可執於自力之大小,當深信佛力之甚深自力與佛力相較,如燭光與日光之別,豈可同日而語!《大經》言:   

一切菩薩聲聞光明,皆悉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

        菩薩光明佛光中尚且隱而不現,何況凡夫?故念佛之人,勿須局於品位之求,當捨棄一切我知我見,唯一向念佛自然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善根福德與佛無異。

        持名一法,別無玄義,唯口稱佛名而已。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不涉施為,一念即得大利,圓具無上功德。一念如此,念念亦如此。步步光明際,聲聲攝取中。絕待圓融微妙難思。善導大師直言:

念佛即是涅槃門。

        法照禪師則言:

念佛成佛真宗

        乍聞此義者,或許會疑:若往生果位平等無別,何以經中有聲聞菩薩人天等?何以有一日、七日花開?何以有三輩九品之別?蕅益大師於此未作詮釋,只是隱彰於種種義理中,其言:「菩薩羅漢,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則可窺其一斑。今旁依經論私窺其義,略釋此疑。

        一、經中雖言有聲聞菩薩天人等,此皆方便示現,實則所證無別。如《大經》言: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
但因順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顏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大經》同本異譯亦言:

極樂國土,所有眾生,無差別相;順余方俗,有天人名。

        曇鸞大師依此經義言:

極樂聲聞菩薩眾,人天智慧咸洞達;
身相庄嚴無殊異,但順他方故列名。
顏容端正無可比,精微妙軀非人天
虛無之身無極體,是故頂禮平等力。

        觀此,可明極樂世界平等一味,而又隨意自在不可思議。所謂「極樂同居凈境,真俗圓融,不可限量」也 。

        二、《大經》及《觀經》中,雖言及三輩往生人,或一日花開,或七日花開等不同果報,又言極樂國土無有晝夜時日之分。故善導大師釋此義言:

言「七日」者:恐此間七日,不指彼國七日也。此間徑於七日,彼處即是一念須臾間也。應知

        或是釋迦為順此世凡夫分別之執,故方便言其差別,以防下品者之驕慢,及上品者之懈怠。一旦往生,則凡夫情執,自然消失,同歸正覺。如《大經》言:

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住於,正定之聚。
所以者何?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聚。

        三、經中雖廣言三輩九品之不同行業,約有二義:
       (1)顯「機」差別眾生根機不同,為引導不同根機歸於凈土,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名,故權說三輩九品。如善導大師言: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
人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盡得往生

        「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經中廣言三輩九品,正顯不同根機同歸凈土之義,彰彌陀大悲平等普攝,無一遺漏。但以遇緣有異,故有九品差別。雖根機不同,若同歸「一向專稱」之他力易行道,則「到彼無殊,齊同不退。」誠如曇鸞大師所言:

往生者,本則三三之品,今無一二之殊,亦如淄澠一味,焉可思議!

        (2)顯「法」差別。觀善導大師「要弘廢立」義,知釋迦廣開三輩九品等不同行業之「要門」,乃顯彰別意之「弘願」,欲令眾生舍雜行歸正行,藉助業入正定業,專稱佛名。良由極樂國土,報法高妙,少善難生,故釋迦權施方便而導歸真實。最後藉最下之機顯最勝之法,並特別拈出持名一行付囑阿難。故善導大師言: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本師為彰顯彌陀本願超勝余法,故巧設三輩九品差別。此乃施化善巧,為助成念佛而說諸行,最後廢諸行立念佛而顯本懷。善導大師以偈頌彰此義言:

定散具回入寶國,即是如來異方便。
種種思量巧方便,選得彌陀弘誓門。

        法然上人稟此義言:「諸行為廢而說,念佛為立而說。」故知釋迦說法有「廢、立」之善巧。三輩文中,皆雲「一向專念」,此即顯彰廢立之義。知此,自能明了凈土所宗,不在三輩九品之行,唯在專稱佛名。

        今《彌陀經》不言機之差別,不言「定、散」之「要門」,唯顯真實之一道∣執持名號。一得往生,則「皆是阿鞞跋致,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無三輩九品,無七日華開,全舍方便之言,盡彰真實之義。思此,始知《彌陀經》妙不可言,誠如古德所言:「乃如來興世之正說,速疾圓滿之金言,遠沾遐代之妙典,十方稱讚之誠言」也。

【要解】

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

【略注】

        「慧行為前導」者,即指「信願」為前導。「行行為正修」者,即指「持名」為正修。

        凈土一法全憑佛力橫超,但稱佛名,直趣佛果。如此甚深利益,非凡夫智力所能知之,唯有信之願之。故以信願為前導,以此而稱名,方為正修,如是則為「目足並運」之如法修行

        「目」者:即信願,「足」者:即稱名。有目有足,則為如實之修行。修學凈土,目足不可分運。若無有信願,徒恃自力而稱名壓捺妄想,欲求一心、開悟,而不求往生者,則如有而無目;若空誇信願而不稱名,亦可謂空有其目而無其足(實則既不稱名,則其信願亦假,非真有目也),皆為不如實修行。唯仗佛力而稱名,方為有目有足之如實修行。故已信凈土,願生彼國者,自應以持名為正修,一向專念無量壽佛。若未歸凈土,或猶豫未決者,則須藉「信願」以攝取之,令生決定信向,願生彼國,以「目」而導「行」。

        信願為引導之方,稱名為凈土正行。信願與持名,又二而不二。有信願者,自然持名;常稱佛名者,信願亦自攝於其中。經中初言依報正報,以啟信願,最後攝依報正報於佛名中,但說「執持名號」,標「信」於「行」中,以行方能滿其願、證其信故。故修學凈土,能信「稱名必生」而專稱佛名,則自然圓彰信願行三義,自然「目、足」並運。故無須於稱名之外,再求信願。若不我心,不染他法,唯憑佛願,一向專稱,則暗合「目足並運」之旨。

貳~一、    廣陳依正以啟信
參~一、    依報妙
肆~一、    征釋
伍~一、    征

【要解】

(乙)初文為二:初依報妙,二正報妙。
(丙)初又二:初征釋,二廣釋。
(丁)初又二:初征,二釋。
(戊)今初。

經文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伍~二、  釋
陸~一、  約「能受用」釋

【要解】

(戊)二釋又二:初約「能受用」釋,二約「所受用」釋。
(己)今初。

經文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要解】

眾生」:是能受用人,等覺以還皆可名。今且約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凈宗不思在此﹞。
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
彼土永離「三苦」﹝眾苦極樂映釋﹞,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
一往分別:「同居」五濁輕,無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遊行,天食天衣,諸善聚會等樂。「方便」體觀巧,無沉空滯寂之苦,但受游戲神通等樂。「實報」心觀圓,無隔別不融之苦,但受無礙不思議樂。「寂光」究竟等,無法身滲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稱性圓滿究竟樂。
然同居眾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圓凈四土,圓受諸樂也方是極樂凈宗。
複次,極樂最勝,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則十方同居,遜其殊特;下又可與此土較量,所以凡夫優入而從容,橫超而度越。佛說苦樂,意在於此。

【略注】

        經言:「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總顯極樂依報之妙,攝盡一切功德。與極樂相對之娑婆世界,則苦樂相雜,實則樂亦是苦(壞苦),以人天有漏善業所招之報,皆為虛假不出輪迴故,故稱三界如火宅。而通途所言四種凈土,依斷惑之深淺,亦各有苦樂。唯極樂世界清凈無染,隨意自在,受用同佛;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此樂非相對之樂,乃無苦無樂之至極清凈法樂,無以名之,強名「極樂」也。如《大經》言:

國如泥洹,而無等雙。無有三塗,苦難之名
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其國,名為安樂

        極樂國土,苦名尚無,何況有實?此是阿彌陀佛攝取諸佛國土之精妙,經五劫思惟,兆載苦修所成就。《大經》言其「國土第一,清凈庄嚴,超逾十方,一切世界。開闊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往生論注》言:「此清凈不可破壞,不可染污。非如三界是污染相,是破壞相。」又言:「安樂菩薩慈悲正觀之由生,如來神力本願之所建。胎卵濕生,緣茲高揖,業系長維,從此永斷。續括之權,不待勸而彎弓;勞謙善讓,齊普賢而同德。勝過三界,抑是近言。」

        反之,五濁惡世,則眾苦逼惱。所謂生老病死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五陰熾盛苦,無常遷流苦,貪瞋煩惱苦,惡道怖畏苦,如是等無量諸苦,無時不在警醒吾人求生凈土。如印光大師言:「寒暑代謝,老病相催,水旱冰疫,魔侶邪見,何一非提醒當人速求往生警策也!」

        「無常念念至,恆與死王居。」思此,寧不積極尋求解脫之道乎?善導大師作「無常偈」警悟吾人:當深厭於無常,志歸於凈土。其偈言:

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
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
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
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真為生死者,豈不思之?一息不來,將歸何方?當深警於無常,勿徒貽於後悔。今《彌陀經》無問自說,即欲拔苦與樂。經中所言「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庄嚴」、「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皆顯往生凈土「入佛境界,同佛受用」之無為法樂。此是離苦得樂之徑路,願生即生,生即證無為法樂,利益甚深。故釋迦殷切勸言:「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厭苦欣樂者,自當歡喜信受,欣求極樂。欣則凈土常居,即為極樂之聖眾也。

        為顯極樂凈土超勝,大師非但與娑婆苦相較,亦與十方佛土相比。「一往分別」一段,即十方佛土之苦樂;「然同居眾生」一段,即別顯西方凈土超勝。

        極樂國土所以「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因彌陀超世功德故。以名號為多善根,故能圓凈四土;以名號為多福德,故能圓受諸樂。凡稱名往生者,善根福德與佛無異。佛說苦樂,即欲凡夫厭穢欣凈,優入橫超,圓受諸樂也。
        唯此一法收機最廣故,本為凡夫故,故凡夫得以優入。下手最易故,故從容自入,悠然而往。念念即佛故,故橫超三賢十聖。不落九界故,自然度越一切苦海也。

        十方佛土中,唯極樂凈土功高而易進。此皆由彌陀之大願,持名之奇勛,故有殊勝功德利益

        天台所判四土中,同居土最低,形雖同居一土,而神則各住其境,故外同而內不同(通於十方)。蕅益大師借同居凈土之名,別彰極樂最勝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土。此土上則超越十方同居,下又可普攝一切善惡凡夫,同入此清凈寶地(不可思議功德)。形神俱同,內外一如,無二無別(獨在西方)。故知蕅益大師極樂為同居土,別有深義。其言似低,實則最勝。但借同居之名,別顯「常寂光土」之義,所謂「慈契於寂光」也。如此方是極樂凈土宗旨。

陸~二、 約「所受用」釋

【要解】

(己)二約「所受用」釋。(此亦轉釋上「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之故,下「廣釋」一科亦然。)

經文

舍利弗,極樂國土,七重欄楯﹝以嚴際畔﹞,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要解】

七重:表七科道品。
四寶:表「常、樂、我、凈」四德。
周匝圍繞者:佛菩薩等無量住處也。
皆四寶,則自功德深。周匝繞,則他賢聖遍。此極樂因緣也﹝內因外緣﹞ 。
此等庄嚴,同居凈土是增上善業所感,亦圓五品觀所感,以緣生勝妙五塵為體。方便凈土,是即空觀智所感,亦相似三觀所感,以妙真諦,無漏五塵為體。實報凈土,是妙假觀智所感,亦分證三觀所感,以妙俗諦,無盡五塵為體。常寂光土,是即中觀所感,亦究竟三觀所感,以妙中諦,稱性五塵為體。欲令易解,作此分別。實四土庄嚴﹝此論性,依此起修﹞,無非因緣生法,無不即「空、假、中」。所以極樂同居凈境,真俗圓融,不可限量﹝此論修,全修在性,如是方是極樂凈宗﹞。下皆仿此。
問:寂光唯理性,何得有此庄嚴
答:一一庄嚴,全體理性;一一理性具足庄嚴,方是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勝妙五塵,何異偏真法性?

【略注】

        前總顯極樂國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今於其所受用處,別彰「但受諸樂」義。所言「七重、四寶」皆顯住處功德,一一圓妙。如蕅益大師言:「極樂同居凈境,真俗圓融,不可限量。」大師並自設問答,彰凈土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之妙,以除執理廢事之偏。其言顯極樂同居,實為寂光凈土,亦顯報佛報土義。全體是佛境界,具四德常樂我凈庄嚴。一一庄嚴,全是性德顯露。經中處處言極樂依正庄嚴,以顯修德之圓滿。因修德圓滿,是故其國名為「極樂」。

        大師對四土之釋,欲令易解而作分辨,多為通途教理。雖論四土,而極樂無不即空假中,真俗圓融,無次第之別。今時眾生,心昏識寡,難明種種三觀之義不作細論(本非凈土宗旨)。待見彌陀後,一聞千悟,於此義理,自可了如指掌,自無須今日饒舌。況以我等凡夫之世智辯聰,愈推愈遠,反不如安份守愚,老實念佛也。

肆~二、    廣釋
伍~一、    別釋「所受」
陸~一、    釋「生處」

【要解】

(丁)二廣釋二:初別釋「所受」,二合釋「能受、所受」。
(戊)初又二:初釋「生處」,二結示「佛力」。
(己)今初。

經文

舍利弗,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

【要解】

上明住處,今明生處。
寶池金銀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絕待之樂為濁世眾生須對待而論﹞。
功德者:一澄清,異此方渾濁。二清冷,異寒熱。三甘美,異鹹淡劣味。四輕軟,異沉重。五潤澤,異腐褪色。六安和,異急暴。七除饑渴,異生冷。八長養諸根,異損壞諸根,及沴戾增病沒溺等也。
充滿其中:異枯竭泛濫。底純金沙:異污泥。階道四寶:異磚石。
陛級名階,坦途名道,重屋名樓,岑樓名閣。七寶樓閣,異此方土木丹青也。
樓閣是住處,及法會處。但得寶池,蓮胞開敷,便可登四岸,入法會,見佛聞法也。
華輪者:輪王金輪大四十里,且舉最小者言。若據《觀經》及《無量壽會》,大小實不可量,由同居凈土身相不等故也。
青色名優缽羅,黃色名拘勿頭,赤色名缽頭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蓮胞亦有光。然極樂蓮華,光色無量,此亦略言耳。
微、妙、香、潔:略嘆蓮華四德。質而非形曰「微」,無礙曰「妙」,非形則非塵,故「潔」也。蓮胞如此,生身可知﹝妙﹞。

陸~二、    結示「佛力」

【要解】

(己)二結示「佛力」

經文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庄嚴

【要解】

明上住處,種種庄嚴皆是彌陀佛,大願大行,稱性功德之所成就此義約佛,故能遍嚴四種凈土,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令往生也。
複次,佛以「大願」作眾生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福德之緣。「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
﹝此義約生﹞。而皆是已成﹝誰解承當﹞,非今非當。
此則以阿彌陀種種庄嚴,作增上本質﹝性相圓明徹盡法門邊畔界限﹞,帶起眾生自心,種種庄嚴。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會上二義只是一義﹞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嚴」。

【略注】

        經文所言「七寶池、八功德水」等皆是彌陀佛大願大行之所成就,全是稱性功德之流露,所以能周遍庄嚴四種凈土。四十八願之妙用,即顯於如是微妙之「七寶池、八功德水」中,以彰其攝化之功。故蕅益大師言其種種功德在於:「普攝十方三世一切凡聖,令往生也。」此就佛德而言,若就眾生而言,則:

佛以「大願」作眾生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福德之緣
「令」信願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當。

        此即大師徹彰凈宗心要處,顯往生資糧全在彌陀大願、大行中。阿彌陀佛見凡夫眾生善根薄少,無力解脫,常受眾苦,悲憫有加,故以其五劫思維之稱性大願,作眾生善根之因;以其兆載苦修之圓滿大行,作眾生福德之緣。不論何人,但稱佛名,即是以佛願為願,以佛行為行,念念成就極樂種種庄嚴功德。如是功德皆是彌陀佛十劫之前所成就,非現在或當來方成就,亦非靠吾人之修行成就。但能稱名,則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乃全仗佛力,全憑名號功德,「念佛者獲此功德大寶。此即以阿彌陀佛種種庄嚴作增上本質(托佛強緣),成就眾生本具性功德(五乘齊入)。是故全佛即生,全他即自,自他一體,無二無別。

        蕅益大師特標科目為「結示佛力」,顯以上種種功德皆是「佛力」所成。經中四處言「成就如是功德庄嚴」,亦皆是「佛力」所成;凡稱名者,亦自然獲如是種種功德大師未一一說明,須善會此義。

        彌陀之大願大行已為吾人成就種種功德,今全體授與我等。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則可徑登不退,圓成佛道。念佛之人,但寶此一行,則如貧子全承家業,如太子得登王位。故勿須於稱名之外別有所求,但稱佛名,自然具足不可思議善根福德,與佛無異。

        《彌陀經》先陳依正庄嚴,最後標稱名一行。此即攝依報歸正報,彰佛德於佛名中。以名召德,罄無不盡。眾生稱念,聲聲皆不可思議,念念與佛同體。所謂信願行三資糧,即全攝於一句萬德洪名中,若無彌陀願力、萬德洪名,信願行三,即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佛種從緣起,流轉生死凡夫,托佛強緣,自可「不用三祇修福慧,但憑六字出乾坤」也。

伍~二、    合釋能受所受
陸~一、    約五根五塵明受用
柒~一、    正明

【要解】

(戊)二合釋能受所受。又二:初約五根五塵明受用,次約耳根聲塵明受用。
(己)初又二:初正明,二結示。
(庚)今初。

經文

舍利弗,彼佛國土,﹝空中﹞常作天樂,﹝下是﹞黃金為地。﹝中間晝夜六時,雨天陀羅華。﹝上嚴空界下嚴金地﹞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衣戒)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飯食經行。

【要解】

樂是聲塵,地是色塵,華是色香二塵,食是味塵,盛華、散華、經行是觸塵,眾生五根對五塵可知。常作者:即六時也。黃金為地者:七寶所嚴地界,體是黃金也。
日分初、中、後,名「晝三時」;夜分初、中、後,名「夜三時」,故雲「晝夜六時」。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晝夜?且順此方,假說分際耳但可順此方比擬不可隨此方情見。
陀羅:此雲「適意」,又雲「白華」。衣(衣戒):是盛華器。眾妙華:明非曼陀羅一種,應如妙經四華,表四因位。供養他方佛:表「真因」會趨「極果」,果德無不遍也。且據娑婆,言十萬億佛,意顯生極樂已,還供釋迦彌勒,皆不難耳。若阿彌神力所加,何遠不到哉?
食時:即清旦,故雲「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議不離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時回還也。
此文極樂一聲、一塵、一剎那,乃至跨步彈指,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又顯:在娑婆,則濁重惡障,與極樂不隔而隔;生極樂,則功德甚深,與娑婆而不隔也。
飯食經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缽去,不勞舉拭。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進修而已。

【略注】

        觀大師言,知極樂國土,果德遍滿,塵塵圓妙,純是一真法界。真俗圓融微妙難思。其如意自在功德, 《大經》言之甚詳:

彼國菩薩,乘佛神力,一食之頃,往詣十方,無量世界
恭敬供養諸佛世尊供養之具,自然化生,應念即至。

        此皆彌陀願力所成就。其「供養諸佛願」言:

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
不能遍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又「供具如意願」言:

我得佛,國中菩薩,在諸佛前,現其德本,
諸所欲求,供養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覺

        故知極樂聖眾,果報超絕,神力難量,不離彼土,常遍十方。如日在天,而影現百川。此乃全仗彌陀神力加持,故無行不備,無遠不到。此即顯「極樂一聲、一塵、一 剎那,乃至跨步彈指,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故極樂國土,雖示現西方,卻「廣大無邊際,究竟如虛空」,遍融十方諸佛國土。生一佛國土,即同生於十方諸佛國土;見一佛,即同見十方諸佛。事事無礙,微妙難思。

        娑婆極樂,亦本無隔礙,因凡夫自心起諸障礙,故感娑婆種種苦,而不極樂之樂。若以念佛真因,自然成佛極果。生彼凈土,則情無所系,無我所心,無系縛心,一切障礙自然消除。居於極樂而橫遍十方,與十方世界而不隔矣。

        觀大師言及 《大經》文,可明極樂世界,一一皆法爾自然。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自然念佛念法念僧,一切行願自然成,不勞一念思慮功,無非任運進修而已。善導大師此言之甚明:

從佛歸家還本國,一切行願自然成。
從佛逍遙歸自然自然即是彌陀國。
一念一時隨眾聽,恆沙三昧自然成。

        如此利益,皆因彌陀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故下面結示:「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庄嚴。」顯如是功德,乃佛力所成,亦皆是已成,非今非當。

        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庄嚴,一一圓妙,一一現成,欣慕之情,可不待勸而自發矣。如善導大師言:「如此逍遙快樂處,更貪何事不求生?」天親菩薩言:

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
是故願生彼,阿彌陀佛國。

柒~二、    結示

【要解】

(庚)二結示

經文

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庄嚴

陸~二、    約耳根聲塵明受用
柒~一、    別明
捌~一、    化有情
玖~一、    鳥音法利

【要解】

(己)二約耳根聲塵明受用,以此方耳根最利,故別就法音廣明。其實極樂法界機,五塵一一圓妙,出生一切法門也。又二:初別明,二總結。
(庚)初中二:初化有情聲,二化無情聲。
(辛)初又二:初鳥音法利,二征釋略顯。(壬)今初。

經文

複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要解】

種種奇妙雜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種舍利:舊雲鶖鷺,琦禪師雲是春鶯,或然。迦陵頻伽:此雲妙音,未出殼時,音超眾鳥。共命:一身兩頭,識別報同。此二種西域雪山等處有之。皆寄此間愛賞者,言其似而已。
六時出音,則知凈土不以鳥棲為夜。良以蓮華托生之身,本無昏睡,不假夜卧也。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所謂:
四念處」: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
「四正勤」:一已生惡法令斷,二未生惡法不令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長。
「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進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
「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進根」;念正道及諸助道善法,更無他念,名「念根」;攝心在正道及諸助道善法中,相應不散,名「定根」;為正道及諸助道善法,觀於苦等四諦,名「慧根」。
「五力」者:信根增長,能破疑惑,破諸邪信,及破煩惱,名「信力」;精進根增長,破種種身心懈怠,成辦出世大事,名「精進力」;念根增長,破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定根增長,能破亂想,發諸事理禪定,名「定力」;慧根增長,能遮通別諸惑,發真無漏,名「慧力」。
「七菩提分」:亦名「七覺分」。智慧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名「擇法覺分」;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進覺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覺分」;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名「除覺分」;若舍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舍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舍覺分」;若發諸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愛見妄想,名「定覺分」;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動,當念用除、舍、定三覺分以攝持之,調和適中,名「念覺分」。
「八聖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無漏行觀,見四諦分明,名「正見」;以無漏心相應思惟,動發覺知籌量,為令增長,入大涅槃,名「正思惟」;以無漏慧,除四邪命,攝諸口業,住一切正語中,名「正語」;以無漏慧,除身一切邪業,住清凈正身業中,名「正業」;以無漏慧,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住清凈正命中,名「正命」五邪命皆為利養:一詐現異相奇特;二自說功德;三占相吉凶為人說法;四高聲現威,令人敬畏;五說所得供養,以動人心。;以無漏慧相應,勤精進涅槃道,名「正精進」;以無漏慧相應,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以無漏慧相應入定,名「正定」。
此等道品皆有訂偽之功,依生滅四諦而修,即「藏教」道品。依無生四諦而修,即「通教」道品。依無量四諦而修,即「別教」道品。依無作四諦而修,即「圓教」道品。
藏道品,名「半字法門」,凈土濁輕,似不必用;為小種先熟者,或暫用之。通道品,名大乘初門,三乘共稟,同居凈土多說之。別道品,名獨菩薩法,同居、方便凈土多說之。圓道品,名無上佛法,有利根者方是極樂凈宗,於四凈土皆得聞也。
「如是等法」者:等前念處、正勤、如意足,等餘四攝、六度、十力無畏,無量法門也。
三十七品,收法雖盡,而機緣不等,作種種開合,名義不同。隨所欲聞,無不演暢。故令聞者,念三寶,發菩提心,伏滅煩惱也。灼見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聞共稟,一心修證,故念僧此三句各具四益,詳見下釋念三寶中。能念即三觀,所念三寶,有別相、一體,及四教意義,三諦權實之不同。如上料簡道品,應知

【略注】

        此段經文,藉鳥音彰極樂之法音。是故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演暢「五根、五力」等微妙法。顯極樂國土,法法圓妙,無不具足。如蕅益大師言:「極樂法界機,五塵一一圓妙,出生一切法門也。」所謂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此法界,即彰於此。

        三十七道品等,為通途法門之種種義理,有大、小、頓、漸之別。若依天台「藏、通、別、圓」四教而論,各有不同,此皆以自力修證而言。大師雖一一闡釋,然其種種義理凡夫難明。縱能一一分辨,亦多知而難行。教義在能行能證,方顯實益;若不能行不能證,仍屬不知。所謂「若不能破我、法二執,即不知教義也。」其所知者,則純屬文字觀念,無益於生死解脫

        然念佛之人,雖於三十七道品之理未能一一了知,亦未修學,一旦生彼凈土,則自然得聞鳥語風聲宣說諸法心要,自然念佛念法念僧。「三十七品助道法,應念圓成。」善導大師言:「種種庄嚴說法無心領納自然知。」如此利益,全由彌陀願力成就。其「隨意聞法願」言:

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志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又「智慧無窮願」言:

我得佛,國中菩薩智慧辯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覺

        《大經》彰往生果報曰:

生彼佛國,諸菩薩等,隨順智慧,無違無失。於其國土,所有萬物,無我所心,無染著心。去來進止,情無所系,隨意自在無所適莫。無彼無我,無競無訟。於諸眾生,得大慈悲…。究竟一切菩薩所行,具足成就無量功德。得深禪定,諸通明慧;究竟一乘,至於彼岸。於佛教法,該羅無外。智慧大海三昧如山王。慧光明凈,超逾日月;清白之法,具足圓滿。…因力、緣力、意力、願力、方便之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聞之力,施、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力正念止觀諸通明力,如法調伏諸眾生力,如是等力,一切具足。身色相好,功德辯才具足庄嚴,無與等者。恭敬供養無量諸佛,常為諸佛所共稱嘆。究竟菩薩波羅蜜,修空、無相、無願三昧不生不滅諸三味門。遠離聲聞、緣覺之地
阿難:彼諸菩薩成就如是,無量功德,我但為汝,略言之耳。若廣說者,百千萬劫,不能窮盡

        觀此,知往生凈土,種種法門,無不現前。智慧神通、道力無不圓具。所謂「任運進修,一成一切成」也。

        凈土一法,圓收圓超一切法門。以圓收故,三十七道品等自在其中,雖不知亦一無所欠,故於通途教理不必細論也。大師題名「要解」,不取「廣大精微」、「高深洪博」,正為免「文富義繁,邊涯莫測,初機淺識,信願難階」也。而凈土特異處在「圓超一切法門」也,以圓超故,三十七道品等自不能詮。論及宗旨,則三十七道品等,與信願持名相去甚遠;論及利益,則但稱佛名,三十七道品等一切功德自攝無遺,所謂一門入則門門入也。諸祖於此皆有細論:

        印光大師言:

念佛法門,未斷惑業,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便出生死。猶如太子初生,貴壓群臣。既往生已,惑業自斷,定補佛位。猶如太子長大,承紹大統,賓士天下也。於此法門,極生信願,專精修習,則無盡煩惱,不難頓斷;無量法門自然證入。其圓成無上佛道,度脫無邊眾生,若操左券而取故物矣。

        道綽禪師言:

一得往生,三學自然勝進,萬行普備。

        善導大師言:

四種威儀常見佛,行來進止駕神通
六識縱橫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又言:

極樂眾生見聞益,超證常倫諸地上。

        此義古大德言之甚詳,可參閱前面「品位高下」一段文義。

        凈土一法,至簡至易,至頓至圓。無論知與不知,解與不解,但稱佛名,則如染香人,身有香氣,高登極樂。惑不期斷而自斷,真不期證而自證。不求自得,不行而疾至。妙不可言!思此無上大利,自可棲心凈土老實念佛!是故,修學凈土,無須執於三十七道品等名相法義,唯一向念佛,求生凈土則足。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大師自身深通宗教,卻不參禪,不學教。吾等生死凡夫,自無須拾其所棄而荒廢稱名之大行。

玖~二、    征釋略顯

【要解】

(壬)二征釋略顯

經文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要解】

征釋可知。
問:白鶴等非惡道名耶?
答:既非罪報,則一一名字,皆詮如來究竟功德名字法界不思議如此。所謂究竟白鶴等,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
問:化作眾鳥何義?
答:有四悉檀因緣此經悉檀皆是第一義中具下三悉: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不於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
此中顯微風樹網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彌陀佛三身四德
可謂法界標指,毫無差別也。

捌~二、    化無情

【要解】

(辛)二化無情

經文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要解】

情與無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無量法門,同時演說,隨類各解,能令聞者,念三寶也。
三寶是從悉檀獲益。凡夫創聞,大踴遍身,是「歡喜益」;與三寶氣分交接,必能發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伏滅煩惱,是「破惡益」;證悟一體三寶,是「入理益」也。初別明竟。

【略注】

        經中所說鳥樹等依報,皆是彌陀變化所作。別彰彌陀之化用,顯功德之法體。此是借依報顯正報,藉諸相顯實相。故大師言:

一一名字,皆詮如來究竟功德。微風樹網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

        道綽禪師亦言:

凈土所言相者,即是無漏相,實相相也。

        善導大師亦言:

諸寶林樹,皆從彌陀無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無漏故,其樹亦是無漏也。

        觀此,知極樂鳥樹等一一諸相,皆是實相;一一名字皆是性德美稱,非同世間業報之類,為順四悉檀故悉檀即成就義。佛以四法利眾生,令成就佛道故稱四悉檀。一世界悉檀,歡喜益。二為人悉檀,生善益。三對治悉檀,破惡益。四第一義悉檀,入理益。而示現之。其本體則全是阿彌陀佛,與佛無二無別。

        故知極樂國土,情與無情皆是彌陀佛之功德顯露。為令眾生功德成就。或化作寶樹,或化作眾鳥,令法音宣流。生彼國土,則見鳥如見佛,聞風聲如聞法音。於鳥語風聲、花香庄嚴中,自然「六根清徹,無諸惱患」,成就如佛之三身四德。如善導大師言:「一切時中,無不證悟,西方極樂,種種庄嚴」 《大經》深彰此義,言:

微風徐動,吹諸寶樹,演出無量,妙法音聲。其聲流布,遍諸佛國。
聞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耳根清徹,不遭苦患。

        又言:

自然德風,徐起微動,其風調和,不寒不暑,溫涼柔軟,不遲不疾。
吹諸羅網,及眾寶樹,演發無量,微妙法音,流布萬種,溫雅德香。
其有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風觸其身,皆得快樂,譬如比丘,得滅盡三昧
又其樂聲,無非法音。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

        彌陀於鳥語風聲中,顯攝受之功。無為而治,順情而化。令見聞者,法喜入心,離苦得樂,悉獲諸佛無量功德。五劫思惟妙用,可謂全彰無遺。善導大師釋言:「為引他方凡聖類,故佛現此不思議」。誠乃「緣之所在,恩德洪深」也。

        又,鳥語法音,自然德風,圓彰於萬德洪名中,沁入苦海,攝化十方,滋潤心田。凡見聞者,則如染香人,身有香氣自然在德風吹拂下,入彌陀願海,證無量功德。經中將佛功德喻之為人心所好的鳥語花香等,隱彰佛德,此可謂「先以欲 鉤牽,後令入佛智」也。潛通佛智之奇勛,無過於斯。

柒~二、    總結

【要解】

(庚)二總結

經文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庄嚴

【要解】

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庄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凈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心性相圓明,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遍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佛性皆是生性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長思矣。奈何離此凈土,別談「唯心凈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誚也哉離土談心定是緣影妄想?初「依報妙」竟。

【略注】

        經中四處彰依報之妙,今再次結示:「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庄嚴」。此種庄嚴,皆彌陀因心所成,其因心者,即四十八願。故大師言:

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庄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

        此等功德,皆十劫之前已成就,非今非當。若以信願持名之凈業自然感得此報(業事成辦故)。此即以彌陀果地庄嚴,作眾生因地之心,果徹因源,因該果海。念念稱名,念念即佛。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性修不二,因果同時。此即彌陀「作自作他」甚深力用也。

        「全理」者:通言為法界體,別就凈土言,即彌陀稱性所發四十八願。「全事」者:即依正庄嚴,萬德洪名。舉法界體理    ,成六字名事    ,是「全理成事」;乃彌陀成就。稱六字名事 ,合法界體理    ,是「全事即理」;乃眾生所得利益

        「全性」者:即佛果覺 --萬德洪名。「全修」者:即信願持名。彌陀稱性起修,是為「全性起修」。修成六字洪名,讓於眾生眾生稱名,全合法性,是為「全修在性」(乃至一念,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他宗行者,好言玄理,一涉凈土,便將其會歸自心,別倡「唯心凈土自性彌陀」義。此由未明「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庄嚴」故,此功德非靠我成就,乃彌陀願行所成。若執理廢事,則是我見顛倒。大師為破此執,故言:

奈何離此凈土,別談唯心凈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誚也哉?

        其 《靈峰宗論》於此論之尤詳:

自性彌陀,唯心凈土」二語,世爭傳之,不知以何為心性也?夫性非道理無所不統,故十劫久成之導師,不在性外;心非緣影,無所不具,故十萬億剎之極樂,實在心中。惟彌陀自性彌陀,所以不可不念凈土即唯心凈土,所以不可不生。其有謗此者,即謗三世諸佛菩薩,毗盧頂上,翻為阿鼻最下層矣。哀哉!佛言:「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一口氣不來,便向驢胎馬腹胡鑽亂撞,動經千生百劫,得出頭來,知是幾時?況末世邪師說法恆河沙,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故永明大師雲:「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有禪無凈土,十人九錯路。」我憨翁大師又雲:「今時若有禪無凈,奚止十人九錯,敢保十一個錯在。」此皆深慈大悲,真語實語。伏願諸仁者,莫墮狂野覆轍,直須痛念無常,信願念佛,求生凈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珍重。

        其餘法門,以自力修證,修因而證果,故多重於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