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隨法師:《阿彌陀經要解》略注 正宗分 二

貳~二、 特勸往生發願

               參~一、 揭示無上因緣                                         

【要解】

(乙)二特勸眾生應求往生發願二:初揭示無上因緣此科關係極大;二特勸凈土殊勝,謂帶業往生,橫出三界
同居橫具四土,開顯四教*輪。眾生圓凈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勝異超絕,全在此二科點示,須諦研之。
(丙)今初

經文

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才生彼土者,皆是三種阿鞞跋致。其三不 退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要解】

「阿鞞跋致」:此雲「不退」。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二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若約此土:藏初果,通見地,別初住,圓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薩,別十行,圓十信,名「行不退」;別初地,圓初住,名「念不退」。
凈土: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

【略注】

        此段經文,顯往生果報,揭示凈宗無上因果。此即以果攝因,勸願往生也。大師先論「此土」分證三不退,後言「凈土」圓證三不退,顯凈土無品位之高下;彰凈土奇特殊勝,非自力修證所能及也。

        此土修行,依自力斷惑之深淺,於「藏、通、別、圓」四教中,各有三不退。然凡夫眾生,依自力修行,欲證此三不退者,可謂遙遙無期。如善導大師言:「萬劫修功實難續,一時煩惱百千間;若待娑婆證法忍,六道恆沙劫未期。」而持名念佛者,雖五逆十惡下品之機,一旦生於凈土,則一時圓證三不退,超盡四十一因位,例登補處。曇鸞大師於此義言之甚明:

清凈佛土,有阿彌陀如來無上寶珠,以無量庄嚴功德成就帛裹,投之於所往生者心水,豈不能轉生見為無生智乎?彼下品人,雖不知法無生,但以稱佛名力,作往生意,願生彼土。彼土是無生界,見生之火,自然而滅。

        又言:

安樂凈土,過三界道。若人一生彼國,自然止身口意惡。

        曇鸞大師對佛力消業力更有詳細闡釋,細細思之,自可於凈土不可思議功德諦信無疑。其 《往生論注》言:

凡夫眾生身口意三業以造罪,輪轉三界,無有窮已。是故諸佛菩薩庄嚴身口意三業,用治眾生虛誑三業也。雲何用治?
眾生以身見故,受三途身、卑賤身、醜陋身、八難身、流轉身。如是等眾生,見阿彌陀如來相好光明身者,如上種種身業系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身業」。
眾生驕慢故,誹謗正法,毀訾賢聖,捐庳尊長。如是人應受拔舌苦、喑啞苦、言教不行苦、無名聞苦。如是等等諸苦眾生,聞阿彌陀如來至德名號說法音聲,如上種種口業系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口業」。
眾生邪見故,心生分別,若有若無,若非若是,若好若丑,若善若惡,若彼若此,有如是等種種分別。以分別故,長淪三有,受種種分別苦、取捨苦,長寢大夜,無有出期。是眾生若遇阿彌陀如來平等光照,若聞阿彌陀如來平等意業,是等眾生,如上種種意業系縛,皆得解脫,入如來家,畢竟得「平等意業」。

        凈土所言「帶業」之說,乃對現生而言,非將業帶至西方。雖下品往生者,亦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若將業帶至西方,何能臻此?極樂世界,亦豈能稱「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此義於經論祖釋中,亦處處皆顯,今略引一二,以明此義。

        《觀經》言:

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法照禪師言:

凡夫若得到西方,曠劫塵沙罪消亡;
具六神通自在,永除老病離無常

        印光大師言:

在此界,尚未斷惑,名「帶業」;
若生西方,則無業可得,非將業帶到西方去。

        觀此,知帶業之說乃對身居娑婆而言,非指往生之事。一旦往生,入無量光明土,則業盡情空,與佛無二。

【要解】

然據教道,若是凡夫,則非初果等;若是二乘,則非菩薩等;若是異生,則非同生性等。
又念不退,非復異生;行不退,非僅見道;位不退,非是人民。躐等則成大妄,進步則舍故稱
極樂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十方佛土,無此階位,無此法門極樂凈宗如此如此。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勛,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
「一生補處」者:只一生補佛位,如彌勒觀音等。極樂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實證補處。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數知也。

復次,釋迦一代時教,唯《華嚴》明一生圓滿,而一生圓滿之因,則末後普賢行願品》中,十大願王導歸安養,且以此勸進華藏海眾。
嗟乎!凡夫例登補處,奇倡極談,不可測度。《華嚴》所稟,卻在此經。而天下古今,信鮮疑多,辭繁義蝕,余唯有剖心瀝血而已。

【略注】

        大師於此詳明聖凈之別,詮釋極樂同居之特別宗義。「然據教道」,即顯聖道證果之次第,「唯極樂同居」,即示凈土成佛之圓證。

        若依通途教理,修因證果,不可越位。躐等越級,則成大妄語未證言證;進步則自然舍前位之稱。自因自果,次第分明。故聖道雖有圓頓之理,卻鮮有頓超之機,所謂理雖頓悟,事須漸修。此即自力之有限也。

        極樂同居則「一切俱非,一切俱是」。一切俱是,故圓收一切法門,一切俱非,故圓超一切法門。此唯極樂獨擅,故大師言:「十方佛土無此階位,無此名相,無此法門。」若以十方佛土之階位、名相、法門詮釋凈土,豈不自生顛倒!大師權借通途教相略顯凈土別意,實為不得已。執於通途教相者,當深思於此。如天台四教所論不退,皆非凈土不退義。蓮池大師言:

四教不退,非今經意。
念佛者,但生彼國,雖惡人畜生,即得不退。豈不勝妙直接,異乎諸教?

        依天台四土之說判極樂凈土者,多視同居土為最下,而不極樂同居,自有不共之處極樂同居土,最極清凈,究竟一乘,與常途教意迥別。常途不過暫時同居,非究竟同居。此與一切等覺,同凈寂光慈契於寂光。修學凈土,應善會此義,不可以通途豎出之道,論凈土特別橫超之法。十方佛土尚無此階位,無此法門,豈得以娑婆一應化道,論極樂境界?如印光大師言:

凈土法門,其大無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極平常,益極殊勝。良由「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於一 代時教中,獨為特別法門,其修證因果,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

        印光大師比較凈土與其餘諸法而言:

凈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者,在仗「佛力」。其餘法門,皆仗「自力」。「自力」何可與「佛力」並論乎?此修凈土法門之最要一關也。

        凡夫例登補處,同盡無明,同登妙覺,是為凈土之至極殊勝處。其根源在「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勛,彌陀之大願。」此三似三實一。「心性之極致」即彌陀已圓證之真心(亦眾生本具),非指吾人現前虛妄凡心,此虛妄之心唯造輪回之業,如何得超世功德?唯賴彌陀稱性發起之大願,及願行所成就之名功德(持名之奇勛),方圓證三不退。如印光大師言:

法門威力如來誓願,令此等劣機,頓獲大益,其利益全在仗佛慈力處。

        心性之極至,就理而言;彌陀之大願,就法而言;持名之奇勛,就機而言。三位一體,無二無別。故理雖有三,實即唯一,所謂「托佛願以作強緣」也。

        一代時教,《華嚴》素稱經中之王,其一生圓滿之因,最後以十大願王勸進華藏海眾,齊歸凈土。窺知凈土一法尤勝 《華嚴》,乃《華嚴》之指歸也。印光大師將此經與《華嚴》「行願品」力用相較,即深彰此義。其言:

彌陀經》為凈土法門之根本法門,《行願品》雖廣大深妙,究非凈土法門之根本法源。故宜二經同念,斷不可只念《行願》,不念彌陀》。只念《彌陀不念《行願 》則可,只念《行願》不念彌陀》則不可。《彌陀經》為朝暮課誦,或多念亦可。斷不可絕不念彌陀經》而專念《行願品》,以成忘本之修持也。二經固無高下,而對於凈土行人,卻有親、疏。是不得與諸大乘經作一例論也。十大願王所說之益,系舉其勝者,將謂 《彌陀經》所得之益,不能如是乎?若作此說,在勸導一邊,亦可作據。在體道明宗一邊,未免隨語生解。

        念佛往生一法,令一切善惡凡夫,一生圓滿成就,齊同普賢之德。如此力用,實非 《華嚴》所能及。(《華嚴》唯菩薩有分,二乘、凡夫皆難得其益。雖為圓頓之教,卻無普攝之用。)故蕅益大師言:「《華嚴》所稟,卻在此經。」深思於此,方知凈宗之不可思議。誠乃「釋迦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古今已來,信此者少,大師剖心瀝血,揭示底蘊,而勸人信向。深慈大悲,寧不感恩頂戴!

參~二、    特勸凈土殊勝

【要解】

(丙)二特勸

經文

舍利弗如上無上大事因緣眾生才得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不可算數一生補處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要解】

羅漢菩薩,但可雲「善人」。唯「補處」居因位之極,故雲「上」。其數甚多,故雲「諸」。俱會一處:猶言「凡聖同居」。
尋常由實聖過去有漏業,權聖大慈悲願,故凡夫得與聖人同居。至實聖灰身,權聖機盡,便升沉碩異,苦樂懸殊。乃暫同,非究竟同也。
又天壤之間,見聞者少。幸獲見聞親近步趨者少。
又佛世聖人縱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滿國土,如眾星微塵
又居雖同,而所作所辦,則迥不同。

【略注】

        「諸上善人」,即「一生補處」菩薩,居因位之極,故稱「上善人」。羅漢菩薩等,則但稱「善人」。

        大師言「聚會一處」,即「凡聖同居土」。顯凡夫往生與補處無別,居同一凈土。故古德稱「一處」,即同一涅槃處。

        釋迦勸吾人當往生者,以其能與一生補處菩薩,聚會一處,圓成佛道故。如此大利,唯極樂凈土獨有。通途所論同居土,由實聖過去有漏業、權聖大慈悲願,故凡夫得與聖人同居,此同居乃暫時同居,非究竟同居;且雖同居一土,然各自所作所為,及其受用,全然不同。初地不知二地境界凡夫不知聖人之意。故雖同實別,一旦果報現前,則升沉迥異,苦樂自別。而極樂同居,則迥異常途。大師於下筆鋒一轉,彰凈土特別宗旨

【要解】

今同以無漏不思議業善根福德因緣,感生俱會一處得生彼國師友,如塤如篪。同盡無明,同登妙覺。是則下凡眾生,於念不退中,超盡四十一因位。若謂是凡夫,卻不歷異生,必補佛職,與觀音勢至無別;若謂是一生補處,卻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覺菩薩。此皆教網所不能收,剎網所不能例方是極樂凈宗。
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唯極樂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了此,方能深信彌陀願力;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
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議也。具此深信,方能發於大願。

【略注】

        此文正為彰前面所言「今雲極樂世界,正指同居凈土之義,前後互觀,大師之剖心瀝血可明了無遺。

        「無漏不思議業」,就法而言,即「彌陀之大願」,就機而言,即「持名之奇勛」。凡夫稱名,自然同以彌陀無漏不思議之大願大行(同因),而橫超三界,與補處同居。同盡無明,同登妙覺,與觀音勢至無別(同果)。雖為凡夫,卻可於念不退中,頓超四十一因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登於補處;雖是一生補處,卻可名凡夫,不名等覺菩薩。此正揭示「煩惱成就凡夫,不斷煩惱涅槃」深義。如此殊勝果報,不仗彌陀之大願、持名之奇勛,何以臻此?此皆教網所不能收, 剎網所不能例,自不可以通途教理而妄下註腳。唯有仰信而已,唯有稱名而已。

        了知極樂同居之奇特,方能深信佛力;深信佛力,方能深信名號功德。故大師於此段文中,將信心歸極於佛力、名號中。自攝六信於一信:即深信佛力,深信名號功德,此即徹彰「信他」深義,顯因行與果德皆仗他力之心要。

        佛力與名號,一體無二,四十八願之功德,全顯於佛名中;「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此即彌陀自選名號攝化眾生,故善導大師言: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

        又言:

今信知彌陀本弘誓願,及稱名號,下至十聲一聲等,定得往生

        此經唯說執持名號,即全彰佛力。稱名之時即是佛力彰顯之時即是佛力攝取救度之時。臨命終時,佛與聖眾,自然現在其前,攝歸凈土。故信「乘願往生」與信「稱名往生」無二無別,以「稱名」即是「乘願」故。故不可於名號之外,別求佛力。但稱名號自然入佛力攝取中,往生安樂國。如乘船過海,自然依船力而到彼岸若不上船而妄談船力,終無關於己。若能上船,縱然於船力一無所知,亦必到彼岸名號功德亦如是,但能稱念,即蒙光攝取,知與不知,亦皆如此,所謂「暗合道妙、潛通佛智」也。凈土一法,不在智解有無,唯在信與不信、行與不行。能信受奉行、一向專稱,即是入佛知見即是真知

【要解】

文中「應當」二字,即指「深信」。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凈土指南。由此而執持名號,乃為正行

【略注】

        大師言「應當」二字,即指「深信」,亦即深信佛力,深信名號功德。此即彰持名之最深處在信受佛力,信受名號功德,非自力功夫之深淺。前言「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深淺。」與此互觀,知深處即仗佛力,淺處即仗自力

        信願求往,是凈土心要。有信願之稱名,方為凈土正行。若以參究等求開悟念佛,則非凈土正義。古德特彆強調為「信願」念佛即為區分念佛往生與求開悟之別。是知,信願為稱名楷定了特別涵義,即專仗佛力,乘願往生。如印光大師言:「捨去自力,注重佛力。」

        《大經》三輩文中皆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此菩提心,諸宗各有詮釋,不出上求下化二義。若就凈土而言,即信願往生之心。一得往生,則自利利他兩皆具足。故凈宗以願往生為本,一向專念即為成就此事。第十八願不言菩提心,但言「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此即凈土特別宗義。故大師言:

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
合此信願,的為凈土指南。

        故知凈土門中,願生之心即是無上菩提心。此即凈土指南,行人眼目。大師於下文將「菩提心」釋為「菩提願」,即彰凈土特別之義

        又,阿彌陀佛,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正稱名時,善根福德與佛無異,即是無上菩提。故蓮池大師別言「持名即菩提心」。
        信願與稱名,皆顯仗佛力之義。藉信願之釋,以揀去自力;倡持名正行,以揀去雜行。信願為前導,稱名為正修。一向專稱,即是專仗佛力。能信願持名,則聲聲圓轉五濁。如是深信名號功德而專稱佛名,即是無上菩提也。

        佛力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經中反覆勸信勸願,今為第一重勸。蓮池大師言:

經中反覆勸聞、勸信、勸願,約有四重。今當最初,是聞「依正庄嚴勝妙功德」之說而發願也。二言「聞是說者」,是聞「一心持名,決定往生」之說而發願也。三言「聞是經者」,是聞「持名佛護不退菩提」之說而信受也。不言願者,信受即願故。四言「若有信者」,是總結聞已深信,信「有願者無一不生」之說而發願也。
又聞攝信義,願攝行義。三事資糧,悉備於此。

        凈土一法由聞而信,由信而願,由願而行;聞攝信,願攝行,終歸於念佛。然能歸心念佛者,大可分二類機:一宿善成熟類,二善解法義類。宿善成熟者,自然老實念佛。善解法義者,亦必老實念佛。宿善一類,乃暗合道妙,其愚不可及,如愚夫愚婦等;善解法義者,知己智不可恃,故歸向他佛,明信佛智,如諸大祖師等。此二實一,皆是宿善成熟。所謂「正智庸愚,兩不思議」也。除此上智下愚外,余者既無上智之擇法眼又不甘為愚夫愚婦,故多難歸心於此。能否得益,全在自己是否依教奉行耳。未入此門者,須善於聽聞,善解法義。經言「聞是說者」、「聞說阿彌陀佛」,即為決疑生信,引入此門。

        能得聞彌陀本願,萬德洪名,又全在彌陀願力加持。所謂「究竟有不聞,誓不成等覺」也。十方諸佛,皆共讚歎阿彌陀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議,即欲十方眾生得聞佛名,念佛往生

        有彌陀願力加持,有十方諸佛共贊,十方眾生,安得不聞佛名?安得不生凈土?了知彌陀甚深大願,方知一句彌陀,攝化十方,自可度盡有情。何愁生界不空?何憂法不昌隆?但能共贊彌陀,展轉流通,則一切眾生,得聞佛名,即可頓超生死,盡無邊苦海矣。

【要解】

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世有此一輩,以持名厭捺妄想,不知求生,故為極力道破。修凈業者,不可不知也。大本 《阿彌陀經》亦以發「菩提」為要,正與此同。

【略注】

        古來多有參究念佛者,唯求一心、開悟而不往生,故大師於此特別指出「信願」之重要,引導念佛人當於佛力處著眼,不可妄求一心、開悟等。

        通觀 《要解》,可知因用心不同,而有「自力念佛」與「他力念佛」之別。

        若無信願,念佛開悟、一心、清凈等,則屬自力。斷盡煩惱,方可了生脫死。若不仗佛力,全執自力功夫者,大師言縱有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之境界亦無得生之理。

        若信願念佛,雖未斷惑,亦可仗佛慈力,橫超三界。乃至臨終遇緣,十念一念,亦得往生。此即仗佛力之不可思議,正所謂「佛慈悲願,定不唐捐」也。

        觀此釋,知往生非憑功夫,全憑佛力。此即大師勸吾人當舍自力心行,歸他力本願。其言:「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即顯念佛別無玄妙,唯稱名而已,一切皆是佛力之自然運作,不在有無一心不亂功夫。若舍佛力而執自力,縱有一不亂功夫,亦難得往生聲聞自力尚不得生,何況等而下之?執修為之士,當於此深深著眼。若於自力他力之界限未分,往往將持名一法,與其他法門等同齊觀,將橫超法作豎出用,妄求一心等,則難免鑄成一大錯。有人曾以蕅益大師此段文義,問於印光大師印光大師言:

刀砍不入一段,原無可疑。以閣下自力、他力,禪宗、凈宗之界限未分,致成一大疑團耳。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凈土耳。今既不發願,亦豈有信?信願全無,但念佛名,仍屬自力。以無信願,故不能與彌陀弘誓,感應道交。若見思惑盡,或可往生;若全未斷,及斷未凈盡,則業根尚在,何能出輪回?須知:仗自力,則惡業有一絲毫,便不能出離生死,況多乎哉!又無信願,念至一心,無量無邊之中,或可有一往生。決不可以此為訓,以斷天下後世一切人往生凈土善根。何以故?以能仗自力,念至業盡情空、證無生忍者,舉世有一二。倘人各依此行持,置信願而不從事,則芸芸眾生,永居苦海,無由出離,皆此一言為之作俑也。而其人猶洋洋得意,以為吾言甚高,而不知其為斷佛慧命,疑誤眾生之狂言也。哀哉!(世間善業,不出輪回。若對信願具足往生凈業,則彼善業,仍屬惡業。)
凈土一法,須另具隻眼,不得以常途教義相例。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世眾生之了生死者,不可得而見之矣。

        故印光大師言:「去卻信願念佛,與宗家之參究無異。」

        善導以後,唐末以來,凈土教法被聖道諸宗所混。然諸宗所倡之念佛,多重理性。或附以「一心三觀」之說,或附以「中道實相」之論,或附以「清凈無染」之義。但以稱名為方便,以求一心、開悟,欲依自力斷惑,而不求佛力加被。蕅益大師為破其執而作此說,以引導念佛之人當深信佛力,乘願往生,不可徒恃自力而不重佛加。如成時法師所言:「世有此一輩,以持名壓捺妄想,不知求生,故為極力道破。」念佛往生者,當知此是對不具信願、不修凈土所說之對治法葯,以破其執於功夫之偏,非指念佛不能往生。已修凈土者,則「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念佛往生全憑彌陀願力,非靠一心不亂功夫。若以一心不亂為高妙,而不重佛力,雖念佛號,而不知佛恩,妄求一心、清凈等,則如日下燃燈。以聖道論凈土者,皆未脫此巢臼。故印光大師言:「離信願以教人念佛開悟開示,切不可依。」又言:「真修凈土者,用不得禪家開示,以法門宗旨不同故。」

        凈土以信願為眼目,以稱名為正行。未歸凈土者,固當以信願為導,舍自力心歸他力行。若已修凈土,則無須離稱名別求信願。既願往生,則念念稱名皆是正行,皆順佛願。信願行三,聲聲圓具。曾有一居士學修凈土,未明願行相融一體之義。認為:於念佛之時,若當先發願,則心有二念,不純一。且難以兼顧,又不能不顧。以此為慮,問於印光大師印光大師言:

閣下既已篤修凈業,信之一字,諒已全體擔荷,究竟無疑矣。至於「願、行」二法,似猶有彼此對待之執,不能融會貫通。致於圓融無礙法中,生起許多障礙。只因一絲當目,便成分隔矣。惜哉!
今謂真念佛人,當念佛時,信願行三,全體具足。如子憶母,其間斷無狐疑不信,與不願見母之念頭可得。說甚同運分運?說甚願存則一心不純?原是一個,何得頭上安頭?以不能兼顧及不能不兼顧為慮?觀閣下所說,與某僧之論,皆實未能著實從事。乃於未發足前,先擬議到家景象,故於古人對治分別之法言,反生出種種分別,認做分運同運,可謂無擇法眼。至於蕅益所說,乃是為一輩倚傍宗門,念自性彌陀,生唯心凈土,及不依凈土宗旨而修,但以念至一心不亂為究竟極則事者之法葯也,何可引此凈宗門外之事,以例信願具足之真修,致門徑混濫也?

        觀此,知「真念佛人,當念佛時,信願行三,全體具足。」故專修凈土者,不可於念佛之外別求信願,信願全顯於稱名之中。若離稱名,信願即虛。信願從心而言,稱名從行而論。所謂誠於衷,自形於外,不可強分彼此。於今要務,唯當專稱佛名,以稱名為正定業,眾生稱念,必得往生故。強作義理之辯,反增戲論,徒費光陰,不若一向念佛。故下文正示持名妙行。

貳~三、    正示持名以立行
參~一、    正示無上因果

【要解】

(乙)三正示行者執持名號以立行二:初正示無上因果,二重勸。
(丙)今初。

經文

舍利弗,不可以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舍利弗,若有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要解】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親因」。種種助道「施、戒、禪」等,名「福德」,即「助緣」。
聲聞、緣覺,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皆不可生凈土。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稱名,福善亦不可量,況一心不亂哉?故使感應道交,文成印壞,彌陀聖眾,不來而來,親垂接引。行人心識,不往而往,托質寶蓮也。

【略注】

        此段文是「正宗分」之歸結處,亦為一經之眼目、心要。前面所言種種功德,及殊勝果報,皆為導歸「執持名號」一行,以滿其願、證其信。

        經文先貶其餘少善難生,後彰多善唯稱名一行。意顯往生之業,唯在念佛

        凡夫淺智,多執於人天有漏之業;於有漏業中,復論多少。然人天之業,總屬少善少福,以不出輪回故,但得人天果報而已。如梁武帝建寺度僧無數,而達摩祖師卻言其無有功德

        《往生論注》言:

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

        印光大師亦言:

世間善業,不出輪回,若對信願具足往生凈業,則彼善業,仍屬惡業

        凡夫眾生,好執雜毒之善,虛假之行。如善導大師所言:「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若作如此安心行者,縱使苦勵身心,日夜十二時,急走急作,如灸頭燃者,眾名雜毒之善。欲回此雜毒之行,求生彼佛凈土者,此必不可也。」

        若論善根,唯佛菩薩之大菩提心、大悲心,方稱多善根聲聞、緣覺、天人等,皆無此善根,故憑自力皆不能往生大乘善根界」。以聲聞緣覺少大悲心,但成自利,故善根少;人天有漏福業布施持戒禪定不出輪回,猶三界業,故福德少。以此少善根福德,皆不可生於無漏凈土。唯萬德洪名,攝彌陀無量功德眾生稱念,聲聲具足善根福德,蒙佛接引,往生凈土釋迦貶少善難生,多善得往。此即本師攝要門入弘願門,攝十九、二十願之機歸第十八願。三願同歸念佛之旨,以此而顯。

        此段經文有三重義:一少善不生,二多善唯稱名,三相續稱名,必得往生。此三是凈教之眼,須善解其義。然世人誤解者甚多,一 者不明何為善根何為善根?二者曲解一心不亂、心不顛倒義,誤以為念佛必伏斷煩惱至一心、臨終能住正念,方可得生。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之義,容後再論。今引古德對善根福德之釋,以廣明諸行皆少善,唯持名乃多善義。

        元照律師彌陀經義疏》言:

如來欲明持名功勝,先貶余善為少善根,所謂布施持戒、立寺、造像、禮誦、坐禪、懺念、苦行一切福業,若無正信,迴向願求,皆為少善,非往生因。若依此經,執持名號,決定往生。即知:持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
昔作此解,人尚遲疑。近得襄陽石碑經本,文理冥符,始懷深信。彼雲:「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一心不亂專稱名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功德、多善根、多福德因緣。」

        蓮池大師 《疏鈔》言:

欲生彼國,須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
善根者:…今經持名,正迴向無上菩提善根也。以阿彌陀佛,即無上菩提故。是則善中之善,名多善也。如《大悲經》雲:「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
福德者:…持名乃「福中之福」,有二義:
一者彌陀乃萬德名號一名才舉,萬德齊圓,不期於福,福已備矣。
二者以持念力,自然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以之修福,福易集故。是則福中之福,名多福也。
《稱揚諸佛功德經》雲:「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此人當得無量之福,永離三塗,命終之後,往生彼剎。」
《智論》雲:「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能日行千里,滿一千歲七寶奉佛,不如有人,於後惡世,一聲稱念阿彌陀佛,其福勝彼。」
《增一阿含經》雲:「四事供養閻浮提一切眾生若有稱佛名號,如轂乳頃,功德過上,不可思議。」
故知:執持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也!

        《念佛鏡》言:

如來八萬四千法門,若望念佛法門,自余雜善,總是少善根;唯念佛一門,是多善根福德
又自余雜善是自力修行之者多劫乃成;念佛修道,乘阿彌陀本願力故,疾則一日,遲則七日,便生凈土
自余雜善,有限量,可思議;唯念佛功德,廣大無邊,非心能思,非口能議,是故雲不可思議故知念佛一法是多善根,非余善根所能及也。

        善導大師則一語道破心要,言:

其餘眾行,雖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並述偈言: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極樂國土彌陀願行所成,清凈無染。自力少善,難得往生。故彌陀特選要法,教令眾生專持萬德圓具之名號,仗其本願力往生。此即第十八願義,此經言:「執持名號,若一日七日,一心不亂。」即釋迦本師自釋第十八願義,彰「乃至十念」之行。「若一日七日」即相續不斷、盡形稱名。此就「上盡一行」言,亦自攝「下至十聲」等。

        六字洪名,萬德圓具,是實相身,是為物身,能破一切無明,能滿一切志願,獨為多善多福。此「多」即圓滿義,非相對之多與少。諸余行業有多少之別,是有功德。唯稱名一法橫超一切,是無上功德。蕅益大師稱為「無上因果」、為「無漏不思議業」、為「無上妙行」, 《教行信證》贊此一行為「大行」,言:

行者:則稱無礙光如來名。斯行即是攝諸善法,具諸德本,極速圓滿真如一實功德寶海,故名大行。

【要解】

「善男女」者:不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但聞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惡,皆名善也。

【略注】

        自古以來,判定善惡之性,諸說不一。有依世諦不了義    而言,有依第一義諦了義而言。如 《菩薩瓔珞經》以順第一義諦為善,違第一義諦為惡。若眾生起一念,順理體為善,背理體為惡。此之判定,以理體為准。如行布施,若於施者、受者及所施物,能三輪體空,是為順理無相之行則為善。若有能施、所施及所施之物存於意中,是為違理有相之行即為惡也。如是上從佛菩薩,下至阿羅漢,所修之善法名善。人天所修之善法,全是有之行,名之為惡。

        天台宗則立六種善惡

        一、人天之善:五戒十善之世善也。然人天之報盡,還墮於三惡道,故亦為惡。

        二、二乘之善:能離三界之苦故名為善。然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故亦為惡。

        三、小乘菩薩之善:慈悲兼濟,故名為善。然未斷一毫之煩惱故名為惡。

        四、通教三乘之善:三乘同斷見思之煩惱,是為善。但墮於二邊,不見別教中道之理,未斷一分之無明,故亦為惡。

        五、別教菩薩之善:見中道之理,是善。然猶為隔歷之中道,不能見圓教圓融之妙中。所行帶方便,不稱於理,亦是惡。

        六、圓教菩薩之善:圓妙之理,是至極之善。然此有二義:(1)順實相之理為善,背之為惡。(2)達此圓理為善,著之為惡。著於圓理,尚為惡,況復其餘!此是以達圓理為善,著圓理為惡。

        觀他宗言,知其善惡觀各有所宗。大義則以圓理為善,余者為惡;順第一義為善,背者為惡。一言以蔽之,圓修圓證、功齊於佛者為善,余者皆惡。所謂「唯佛一人持凈戒,其餘皆名破戒者」也。此是聖道自力修行之通義。

        凈土門中,不以人天有漏業為善不以大小權實諸教為善。總之,不以自己行業為善(皆少善故),唯以得聞佛名為善。此乃至極大善,凡信心念佛者,皆善人也。故蕅益大師言:

不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但聞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惡,皆名為善也。

        不論何人,念佛即善,此是凈宗不共宗旨。此義於 《觀經》中言之甚明,「下品上生」者一生造作十惡,無有慚愧臨終稱「南無阿彌陀佛一聲,即蒙化佛來迎,贊言:

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佛以大願作眾生善根之因,以大行作眾生福德之緣。使五逆十惡,但聞佛名,稱佛名號,即名善男子女子。故 《觀經》贊念佛人言:

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善導大師依此經意,大彰念佛人是人中第一妙好人,言:

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勝人也。

        《大經》則贊念佛之人為佛之「善親友、真善友」。故知,無論何人,但稱名號即是男子女人即是人中芬陀利花,與觀音勢至為勝友,是真佛子,從如來生。善中之善,無過於此。

        佛名具無量功德,可消凡夫無量罪業。縱然地獄現前,稱彼佛名,亦能化為清涼風,乘寶蓮花往生凈土。 《觀經》極顯此義,然《大經》言「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兩經言說不一,如何理會?蕅益大師只是攝《觀經》義於《要解》中,未與《大經》作會通之釋。今依善導大師之釋,會通此義。 《觀經疏》言:

此義仰就「抑止門」中解,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
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

        觀此釋,知 《大經》、《觀經》言異義同。未造者,則方便止言;已造者,仍攝取不舍。深顯彌陀呵護有加,而又悲心無盡。始知第十八願,正為惡人而發,因惡人方有造五逆十惡之可能,是故呵護言:不得造惡,造即不攝。然既為惡人,惡性未除,逆惡難免;縱雖有犯,若回心願生,亦攝取不舍。故道綽禪師言:

縱使一形造惡,但能系意專精,常能念佛,一切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凈土一法,本為凡夫。一切造罪凡夫,但能回心,乘佛願力,莫不皆往。蕅益大師所言「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即深彰此義。故大師言:

設能信願求彼土,雖曾有犯亦成機,
是以我今但念佛一句彌陀法界師。

        觀此,知蕅益大師實亦以 《觀經》極下之機釋第十八願所言「十方眾生」,顯凡夫攝受正機,彰「大悲為凡」之本願。
        《大經》顯一乘願海,《觀經》顯凡夫正機。今《彌陀經》攝兩經大義於一體,圓顯持名一法,無機不攝。但有執持名號者,臨命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必定往生。佛恩深重,無以復加。印光大師盛讚佛德言:

佛之深恩厚德,如天普覆,如地普載,不以一眚,棄其本具之佛性。世之自高自大者,見一人短,即有千長,亦不以為然。佛則不如是,以種種方便,引誘眾生,種出世因。縱青樓女子所作下賤,果能信仰於佛,常生慚愧,常念佛號,求生西方,亦可蒙佛接引,直登九品,與諸上人,聚會一處。 《龍舒凈土文》詳說所以然,凡列名有三十多,內有屠戶漁人、作酒者,即在風塵青樓女子者。皆言如能改業,固為最善;如不能改,當生慚愧,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果能信願真切,亦可高登九品

        其贊偈言:

四十八願度眾生,逆惡歸心也來迎,
非是混濫無簡擇,憐彼是佛尚未成。

        彌陀大悲,偏於苦者。五劫思維,正為悠悠凡夫,及諸惡人。無論在家出家,無論上智下愚,無論善人惡人,凡念佛者,即生出世善根自然「橫截五惡趣,惡道自然閉。」是知:不論何等大罪,念佛即消;不論何等惡人,稱名即善。彌陀本願,不簡善惡平等救度;乃至十念,莫不皆往。大矣哉,凈土法門也!

【要解】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圓極語。故即以執持名號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也。

【略注】

        四十八願成就無量功德智慧神通、道力等,此無量功德智慧等,又全攝於一句佛名中。但言佛名,則一切功德自然攝盡無遺。故蕅益大師言:「以名召德,罄無不盡。」蓮池大師亦言:「佛功德海,言佛便周。」

        故知彌陀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一切內證功德,及相好光明說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攝在「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中。此經唯說稱名,即以此無上功德,惠利一切眾生。意在眾生,專稱佛名。此是凈土正行,亦是 《彌陀經》宗旨。所謂「信願持名,為一經宗要」也。

        持名一法雖極簡易,仍復最頓最圓。或有他法,簡易則不圓頓,圓頓則不簡易。唯此一法,兼具二益,為一代時教唯一機理雙契之法。上順佛願,下契眾機,利益最為殊勝。不經迂曲,無諸煩瑣,直捷而深造,簡易而廣獲,諸余法門之所不及,為凡夫大開往生之門成佛之道。故修學凈土,當深憑本願,老實念佛,無須染指他法。觀想參究等諸善功德,本自攝在六字名號內圓收一切法門,故不必再涉參究觀想。而參究觀想等行,上不順佛願,下不契眾機,故當舍之凈盡。如大師言:

教觀功難克,橫超念最賢,一聲佛號處,已侍世尊前。
參究雖雲頓,嗟今倍復難,小安成大妄,何似用金磚!

        名號具萬德故,故不須諸餘眾行。此是蕅益大師對正雜之揀別,雖不及善導大師正雜分判之明細,亦可徹顯專稱之肝要。此經獨宗稱名念佛,不涉他義,乃諸祖所共談。

        蓮池大師言:

佛說此經,為教眾生念佛,為教眾生持名念佛,為教眾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見

        又言:

此經不兼戒律亦無論義,自始至終,專說念佛求生凈土

        善導大師言:

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法然上人言:

本願之念佛者,獨立不插助也。

        觀此,知凈土所宗,唯在稱名,不涉他義。但稱名號即是入佛知見,即可蒙佛接引,神超凈域。能信此行此,始可謂善學 《彌陀經》。

【要解】

聞而信,信而願,乃肯執持。不信不願,與不聞等,雖為遠因,不名聞慧。
執持則念念憶佛名號,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可訂久偽。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
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繫心之境,令不暫忘也仍不廢事。

【略注】

        持名一法,行極簡易,益極殊勝。知此義者,自然信願純一,專稱佛名,此即真實聞慧。若不肯執持者,即信願不具,皆由未善聽聞,未徹法義故。故偷心不死,不甘寶此一行。雖有所聞,不名聞慧,法未入心故。宜正確聽聞,善知法要。以除我知我見,而歸他力攝取。

        「聞」為入凈土之門,上攝法義,下 啟信願行。機之「信願行」緣於法之「本願力」,藉聽聞而得以成就。若聞而不信如不聞,信而不稱如不信,唯應常稱彌陀號。常稱佛名,即是常聞法音,即是聞法之徑中徑路。機法相之道唯在稱名,聞、信、願乃前方便,皆為導歸於此。知此,自可徑登捷路,專持名號

        蕅益大師將執持分為事持、理持。似二實一,以理事無二故。故大師言:

即事持達理持。

        又言:

一聲彌陀,無論解與不解,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念念都是成佛真因。

        此即是「即事持達理持」之最要開示。知此,自無須執於理。理且難明,事則易行。又理在事中,但稱佛名,則事理具顯。無智無識之輩,雖不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理,不明「心具心造」之義。然信有西方,信有阿彌陀佛相續稱名,則自然念佛即佛,心作心是。不在知與不知,唯在行與不行。縱然明理亦不離稱名之事修;若執理而不念佛,則成惡取空,非理持。

        事理二持,熟為本?一往論之,平等無別,皆稱名故,皆乘願往生故,皆得三不退故。再而論之,凈土宗義,事持為上,以應下凡故,普攝三根故,即事達理故。 《大經》以稱名為本願,《觀經》以稱名應劣機,皆顯事修。大師言「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又何勞心解?既「至簡易至直截」,何須依稀解悟?既「非九界眾生自力所能信解」,更談何事持理持?既「稱名善根同佛」,又何分事持理持?既「以名召德,罄無不盡」,則事無所欠,理無所增。

        又,「簡易直捷」,的指事持;「至頓至圓」,亦屬事持。「上上根不能逾其閫」,則理持非為特貴;「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則事持無有不足。而「唯即事持達理持」,更顯事持為本也!

        縱觀經釋,知凈宗以事持為本,理持乃會通他宗之釋,權輔事修而已。「彌陀聖眾現前,即是本性明顯;往生彼土見佛聞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世智辯聰,通儒禪客,盡思度量,愈推愈遠。反不如愚夫愚婦老實念佛,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是故,空談理性,不如一向專修。果能信有西方,信有阿彌陀佛,專持名號。如子憶母,念念不舍,則「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語出 《觀經》,原指心想佛時,是心即作佛,是心即是佛;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以「阿彌陀佛法界藏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故。他宗行者,多將此會歸自性,視為自性清凈佛性,反執「自心是佛,何勞念佛?」善導大師力斥其非,彰凈土一法「指方立相」之特別宗旨。其 《觀經疏》言:

或有行者,將此一門之義,作唯識法身之觀,或作自性清凈佛性觀者,其義甚錯,絕無少分相似也。…
又,今此觀門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總不明無相離念也。如來懸知,末代眾生,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況離相而求事者?如似無術通人,居空立舍也。

        末法眾生,觀像一門尚不堪依行,更何況體悟離相絕念之真如自性佛?故 《觀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勸稱名求往。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修學凈土,無須舍稱名,而徒執玄理。

【要解】

一日至七日者:剋期辦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亂,鈍根七日方不亂,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此初學要期之法,下根則有若干七日,亦是隨樂剋期之法。又利根能七日不亂此久學練習之法,鈍根僅一日不亂,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上根則有若干七日。一心亦二種
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
不論事持理持可訂久偽,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
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字字引商刻羽,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即修慧也。不為見思亂,故感變化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娑婆界中三有顛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種極樂世界不為二邊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前。心不復起生死涅槃二見顛倒,往生實報、寂光二種極樂世界
當知:執持名號,既簡易直捷,仍至頓至圓。以念念即佛故,不勞觀想,不必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欠。上上根不能逾其閫以念念即佛故,下下根亦能臻其域以念念即佛故。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勝進,亦不一概方是極樂凈宗。可謂橫該八教、豎徹五時圓收所以圓超,所以徹底悲心,無問自說,且深嘆其難信也。

【略注】

        此段文一彰自力斷惑之淺深,即事理一心;一彰佛力之超勝、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即執持名號,念念即佛,當下圓明,無餘無欠。

        《要解》雖論事理一心,然其宗旨在此。「當下圓明,無餘無欠。」方為凈宗特別宗旨,上上根不能逾此,則事理一心非為貴;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則具縛凡夫亦可橫超。以念念即佛故,故「所感所生土,往生勝進。」如是利益,自非事理一心所能及。大師言:「無藉劬勞修證,但持名號,徑登不退。」此即凈土心要,亦為一部 《要解》之指歸。

        若論事理一心,則不論事持理持(既不論事持理持,又何須分事持理持),斷盡見思惑為事一心,斷無明惑而見本性佛,為理一心。以橫超法作豎出用者,多不離於此。故往往以事理一心而為準繩,理雖無可厚非,事則令人傷嘆。以今時眾生,多是垢障凡夫,住相取境,尚不可得,何能至事理一心?斷見惑如斷四十里長流,況斷思惑乎?況斷無明本性乎?縱然將理講得天花亂墜,亦無補於時益,所謂「機教時乖,難修難入」也。若又執以為未至一心而不往生,則芸芸眾生,將只有望而興嘆矣!如此,則未免「為斷佛慧命疑 誤眾生之狂言也」。古德雖順通途教相而發揮事理一心之理,但並非以此為往生標准。如蓮池大師言:

古雲愚人凈業者,非唯不指理之一心,亦復不指事一心。事一,已非愚人,何況理一?故念佛者,守志不二,勿因三昧難成而改修余行,此之謂也。
又此一心不亂,亦分五教,今不敘者,以正指頓圓故。佛說此經,本為下凡眾生,但念佛名,徑登不退,直至成佛,正屬頓圓。

        印光大師亦言:

念佛三昧,說之似易,得之實難。…即不能得,以真信切願、攝心凈念之功德,當必穩得蒙佛接引,帶業往生。事一心,若約蕅益大師所判,尚非現世修行人之身份,況理一心乎?以斷見、思惑,方名事一;破無明、證法性,則名理一。若是內秘菩薩行,外現作凡夫,則此之二一,固皆無所難。若實系具縛凡夫   ,則事一尚不多得,況理一乎?

        觀蓮池、印光二祖言,知凈土心要不在事理一心,唯在深信佛力,深信名號功德。不論斷惑與否,皆可乘願往生。所謂「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也。 《要解》或言自力,或彰他力,須善加體會,方知其信願一心之歸趣。

        若論「一心」別義,大師彰於「一聲稱念,圓轉五濁」之中。其 《靈峰宗論》中尤彰凈土深意,言:

稱名一聲,即一聲一心不亂;稱名十聲,即十聲一心不亂;乃至稱名七日,即七日一心不亂

        觀此,知凡念佛者,聲聲皆不亂也當下圓明。經言若一日七日,一心不亂,正顯此義。此乃顯稱名不被一切所亂,諸邪業系,無能礙者。自然蒙光攝取,而得往生事理一心者,依斷惑而論;今所言一心者,則純顯名號不被凡心所染、不被業力所侵之他力深義。稱念即是不亂,即可橫超,不斷煩惱而得涅槃,此即凈土一法「無藉劬勞修證」義。故無須於稱名外別求一心不亂,正稱名時,即是不亂一聲不亂,聲聲亦皆不亂

        持名一法,念念是佛,當下圓明,當下究竟。簡易直接,至頓至圓。一代時教,唯此一法,最為契理契機。以契理故,豎徹五時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時,橫該八教化儀四教:頓、漸、秘密、不定。化法四教:藏、通、別、圓;以契機故,流通遐代,圓攝群機。是極善最勝之法,圓收圓超一切法門。故大師言:

有目者,固無日下燃燈之理;而無目者,亦何必於日中苦覓燈炬?

        修學凈土,當知凈土別義,不可以通途「事理一心」混亂「一向專念」義。彌陀本願,唯標稱名念佛,不言事理一心,但能相續稱念,自與南無阿彌陀佛成為一體,自得一心。此是正定業,念念蒙光攝取,而不煩惱業力所礙。故凈土行者,但以彌陀永為依怙,別無他法系於心懷。唯憑本願,一向念佛,自是一心不亂。所謂「不顧水火二河,正念直來」也。縱古佛再來亦不改此衷。如印光大師所言:「吾人但以凈土法門為一座大須彌山,全身靠倒,庶不被一切知識所奪,而現生生死可以了脫矣。否則,隨風倒浪,了無已時。」

        大師對一日七日之釋,乃順聖道剋期取證而言,故釋一心時別論事理一心,以顯取證淺深。然持名一法,既當下圓明,又何須剋期取證?既不勞修證,又何須事理一心?若論剋期深義,則以「畢命為期」為要,所謂一信永信,一向專念,終無退轉也,善導大師謂之「上盡一形」。此義容後再論。

【要解】

問:《觀經》專明作觀,何謂不勞觀想
答:此義即出《觀經》,彼經因勝觀非凡夫心力所及,故於第十三別開劣像之觀兼為觀經發矇,而障重猶不能念此念字謂觀想,出觀經彼佛,故於第十六大開稱名之門。今經因末世障重者多,故專主第十六觀。
當知人根雖鈍,而丈六八尺之像身,無量壽佛之名字,未嘗不心作心是。故觀劣者,不勞勝觀;而稱名者,並不勞觀想也。

【略注】

        此問答乃為破以觀想為上、輕忽持名之執,彰「不勞觀想」義。

        所謂觀想,即 《觀經》十三定觀。此十三定觀但攝定機眾生,因其攝機未普,故釋迦如來又自開三福九品之散善,以攝散動根機。然猶有既無定善亦無散善之人,甚至為五逆十惡、謗法闡提之輩,如此眾生,別無出路,故於第十六觀中,特為此等濁惡之人大開「稱名」一行,以此最勝之法,攝極重惡人歸於凈土。善導大師言:「如此惡人,觸目皆是。若遇善緣,即得往生若不遇善,定入三塗,未可出也。」故知:極重惡人,無他方便,唯稱彌陀,得生極樂。 《彌陀經》專主持名,不勞觀想等,正為應下劣之機。故蕅益大師言:「諸眾生,別指五濁惡人。」

        人多重觀想而輕忽持名,不知稱名遠勝觀想。 《圓中鈔》於此辨之尤詳,言有五種不同。今引其彰持名之殊勝處以明其義,其文言

一、名實不同:名即佛界假名,實則佛界五陰,與夫國土。…今經所示,但持假名,故曰「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是則依此經修,但以稱佛名號,六字音聲而為所緣之境。無以觀佛相好,以濫經宗。所謂一稱嘉號,萬德齊彰,舉假名而全收實法。故知此經所示,乃「提綱挈領」之法門也。

二、緩急不同:…此經所示,持名方法,極其長期,在於七日,其次或六或五,乃至一日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並《觀經》下輩往生, 《大彌陀經》臨終十念,即得往生故知此經所示,乃「以急勝緩」之法門也。

三、難易不同:…今經所示,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稱,有心能念,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至簡至易」之法門也。

四、純間不同:…若執持名號,不簡閑忙,不拘動靜,行住坐卧,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至捷至徑」之法門也。

五、攝機不同:若依《觀經》所修,唯被上根,故所修之機,狹而不廣。稱名之法,不擇賢愚,不揀男女,若貧若富,若貴若賤,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攝機極廣」之法門也。

是則此經所明,只須執持名號。若事若理,悉以此而解說修行,不必更約觀佛相好而雜附之。

        蓮池大師辨此義言:

觀雖十六,言佛便周。今聞佛名,一心執持,可謂至簡至易,功不繁施。舉念欲生,便登彼國。是則難成之觀,不習而成。故以持名念佛,所守尤為要約也。天如謂「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號」是也。

        《文殊般若經》亦言:

眾生愚鈍,觀不能解,但令念聲相續自得往生

        善導大師往生禮贊》釋此義言:

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觀經》雖詳說十三定觀之定善,及三福九品之散善,然於流通文中,特別付囑彌陀名號,流通於遐代。故善導大師言:

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又言:

此《觀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是知: 《觀經》要義,唯在稱名。雖廣開定散二善之要門,其本意則欲導一切眾生,入真實弘願,一向專稱彌陀佛名。(惜蕅益大師未睹此義,故雖有「不勞觀想」點睛之筆,然廢觀立念之義終未大暢。)

        《彌陀經》乃續說《觀經》流通分,舍定善散善,倡持名一行,直將心要和盤托出,顯凈土宗旨唯在持名,不在觀想等諸要門。就法而言,唯持名一行,順佛本願;就機而言,唯持名一行,普應群機。是故釋迦無問自說此法諸佛證誠護念此法,勸稱名求往。

【要解】

問:天奇毒峰諸祖,皆主參念佛者是誰,何謂不必參究?
答:此義即出天奇諸祖,前祖因念佛人不釋迦徹底悲心,故傍不甘,直下詰問,一猛提醒,何止長夜復旦?我輩至今日,猶不肯死心念佛真宗之脫離窠臼老作家,苦欲執敲門瓦子,向屋裡打親生爺娘,則於諸祖成惡逆,非善順也。

【略注】

        此問答為破以參究為上、輕忽持名之執,彰「不勞參究」義。

        古來多有念佛之人,不知釋迦此法之悲心,不明彌陀攝取不舍之大願,好執自心之種種修為,以求一心、開悟而不求生凈土,故禪宗祖師別開參究一行。大師 《靈峰宗論》言其用意雲:「古人本意,原欲攝禪歸凈,於禪宗開此權機。今人錯會,多至舍凈入禪,於凈宗翻成破法,全乖凈業正因。」真修凈土者,自應專稱佛名,無須涉參究一行。如印光大師言:

念佛之人,不可涉於禪家參究一路,以參究者,均不注重於信願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