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凱法師:「和諧世界,從心開始」 詮釋——以「三心」的思想結構為中心

和諧世界,從心開始」 詮釋——以「三心」的思想結構為中心

聖凱法師

內容提要:本文從剖析《維摩詰經·佛國品》的「心凈則佛土凈」出發,強調《維摩詰經》是從實踐論的角度來闡釋,其思想結構是心凈→行凈→眾生凈→佛土凈,從而揭示出「心凈國土凈,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的思想結構。其次,我們強調「心凈國土凈,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的主旨在於詮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世界關係。通過心與自然社會世界的「互為條件」,依外緣內心事理並重的互動,最後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
關鍵詞:心、心凈、心安、心平、和諧世界、互為條件

  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提出「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的主題,彰顯了中國佛教的深邃智慧與不懈追求的目標。「和諧世界」當今世界人民熱切期盼的大目標,而佛教則為目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現途徑與方法——「從心開始」,即「心凈國土凈,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從心凈、心安、心平開始,建設與實現國土凈、眾生安、天下平,這即是實現共同的願景——「和諧世界」。

  佛陀施教的目的,在於建立自他共存的和樂清凈人生世界,依現代話語的表述,即是國土凈、眾生安、天下平。「心凈國土凈,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從思想的邏輯結構上看都是屬於同一結構的條件句,其經典依據則可能來自《維摩詰經·佛國品》的「心凈則佛土凈」。因此,仔細分析「心凈則佛土凈」的思想結構,便能闡釋「三心」的思想內涵,揭示出心凈、心安、心平與國土凈、眾生安、天下平之間的關係,從而為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提供了可能的途徑與方法

  一、行凈→眾生凈→佛土凈

  《維摩詰經》中「凈土」譯語的出現,是鳩摩羅什首倡,比較藏譯本,相當於「國土」的意思。《維摩詰經·佛國品》在贊佛偈後,說:

  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以發阿藐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顧聞得佛國土清凈,唯願世尊說諸菩薩凈土之行

  寶積的問題包括三方面:一、發菩提心菩薩,二、願聞佛國土清凈相,三、願世尊菩薩凈土之行這是三種漢譯相同的。聲聞乘所重的,是眾生身心清凈,重在於遠離煩惱,而顯發出自心中的無漏清凈大乘佛教不但追求眾生清凈,還要追求國土清凈這是菩薩利他的二大任務。

  何謂「菩薩佛土」?佛陀在《維摩詰經》中原則性地回答:「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眾生有許多不同的類別;不同類別的眾生,應該有不同型態的凈土(佛土)。菩薩為了度化重戒眾生,創建了「其地平正」的凈土;為了度化重施眾生,則創建了「七珍具足」的凈土。修習「凈土之行」的菩薩,依照他們不同的本願,即以所化眾生的不同類別,來創建不同型態的凈土,所以釋迦接著解釋說:「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而且,菩薩創建的目的在於利益成熟眾生,即「菩薩取於凈國,皆為饒益眾生故」。菩薩與二乘不同之處,在於修習福德福德能感世界清凈,而此福德清凈世界皆為利益眾生

  《維摩詰經》在「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之後,便說到十七種修習「凈土之行」的德目,前為菩薩創建凈土的總原則,後為修行的具體方法。僧肇解釋說:

  土之凈者,必由眾生眾生之凈,必因眾行。直舉眾生,以釋土凈。今備舉眾行,明其所以凈也。夫行凈則眾生凈,眾生凈則佛土凈。此必然之數,不可差也。

  菩薩必須修習利他行,才能凈化眾生成就佛土。僧肇於此指出「凈土」的內在邏輯:行凈→眾生凈→佛土凈,而且這是「必然之數」,是不能有任何差錯的。

  對於凈土之行」,鳩摩羅什譯本有十七種,玄奘譯本有十八種。十七種「凈土之行」是:(1)直心,(2)深心,(3)菩提心,(4)布施,(5)持戒,(6)忍辱,(7)精進,(8)禪定,(9)智能,(10)四無量心,(11)四攝法,(12)方便,(13)三十七道品,(14)迴向心,(15)說除八難,(16)自守戒行、不譏彼缺,(17)十善。但是,這十七種「凈土之行都是以一定的因行、得果關係來加以敘述,可以將鳩摩羅什、玄奘譯本的句型,列表如下:

內容提要:本文從剖析《維摩詰經·佛國品》的「心凈則佛土凈」出發,強調《維摩詰經》是從實踐論的角度來闡釋,其思想結構是心凈→行凈→眾生凈→佛土凈,從而揭示出「心凈國土凈,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的思想結構。其次,我們強調「心凈國土凈,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的主旨在於詮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世界關係。通過心與自然社會世界的「互為條件」,依外緣內心事理並重的互動,最後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

  關鍵詞:心、心凈、心安、心平、和諧世界、互為條件

  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提出「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的主題,彰顯了中國佛教的深邃智慧與不懈追求的目標。「和諧世界」當今世界人民熱切期盼的大目標,而佛教則為目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現途徑與方法——「從心開始」,即「心凈國土凈,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從心凈、心安、心平開始,建設與實現國土凈、眾生安、天下平,這即是實現共同的願景——「和諧世界」。
  佛陀施教的目的,在於建立自他共存的和樂清凈人生世界,依現代話語的表述,即是國土凈、眾生安、天下平。「心凈國土凈,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從思想的邏輯結構上看都是屬於同一結構的條件句,其經典依據則可能來自《維摩詰經·佛國品》的「心凈則佛土凈」。因此,仔細分析「心凈則佛土凈」的思想結構,便能闡釋「三心」的思想內涵,揭示出心凈、心安、心平與國土凈、眾生安、天下平之間的關係,從而為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提供了可能的途徑與方法

  一、行凈→眾生凈→佛土凈
  《維摩詰經》中「凈土」譯語的出現,是鳩摩羅什首倡,比較藏譯本,相當於「國土」的意思。《維摩詰經·佛國品》在贊佛偈後,說:

  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以發阿藐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顧聞得佛國土清凈,唯願世尊說諸菩薩凈土之行

  寶積的問題包括三方面:一、發菩提心菩薩,二、願聞佛國土清凈相,三、願世尊菩薩凈土之行這是三種漢譯相同的。聲聞乘所重的,是眾生身心清凈,重在於遠離煩惱,而顯發出自心中的無漏清凈大乘佛教不但追求眾生清凈,還要追求國土清凈這是菩薩利他的二大任務。
  何謂「菩薩佛土」?佛陀在《維摩詰經》中原則性地回答:「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眾生有許多不同的類別;不同類別的眾生,應該有不同型態的凈土(佛土)。菩薩為了度化重戒眾生,創建了「其地平正」的凈土;為了度化重施眾生,則創建了「七珍具足」的凈土。修習「凈土之行」的菩薩,依照他們不同的本願,即以所化眾生的不同類別,來創建不同型態的凈土,所以釋迦接著解釋說:「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而且,菩薩創建的目的在於利益成熟眾生,即「菩薩取於凈國,皆為饒益眾生故」。菩薩與二乘不同之處,在於修習福德福德能感世界清凈,而此福德清凈世界皆為利益眾生
  《維摩詰經》在「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之後,便說到十七種修習「凈土之行」的德目,前為菩薩創建凈土的總原則,後為修行的具體方法。僧肇解釋說:

  土之凈者,必由眾生眾生之凈,必因眾行。直舉眾生,以釋土凈。今備舉眾行,明其所以凈也。夫行凈則眾生凈,眾生凈則佛土凈。此必然之數,不可差也。

  菩薩必須修習利他行,才能凈化眾生成就佛土。僧肇於此指出「凈土」的內在邏輯:行凈→眾生凈→佛土凈,而且這是「必然之數」,是不能有任何差錯的。
  對於凈土之行」,鳩摩羅什譯本有十七種,玄奘譯本有十八種。十七種「凈土之行」是:(1)直心,(2)深心,(3)菩提心,(4)布施,(5)持戒,(6)忍辱,(7)精進,(8)禪定,(9)智能,(10)四無量心,(11)四攝法,(12)方便,(13)三十七道品,(14)迴向心,(15)說除八難,(16)自守戒行、不譏彼缺,(17)十善。但是,這十七種「凈土之行都是以一定的因行、得果關係來加以敘述,可以將鳩摩羅什、玄奘譯本的句型,列表如下:

維摩詰所說經》 《說無垢稱經》
「直心」是菩薩凈土。 「發起無上菩薩心土」是為菩薩嚴凈佛土。
菩薩成佛時, 菩薩證得菩提時,
「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一切發起大乘有情來生其國。

  僧肇解釋說:「菩薩心既直,化彼同自,自土既成,故令同行斯集。此明化緣相及故果報相連,則佛土之義顯也」。菩薩在因地修習「凈土之行」而成就眾生眾生接受教化後,則亦修習「凈土之行」,所以「行凈則眾生凈」;這樣,同願、同行眾生便會一起集合在菩薩成佛國土,所以「眾生凈則佛土凈」。
   《維摩詰經》在十七種「凈土之行」後,則有一經文

  菩薩(1)隨其直心(2)則能發行,隨其發行(3)則得深心,隨其深心(4)則意調伏,隨意調伏(5)則如說行,隨如說行(6)則能迴向,隨其迴向(7)則能有方便,隨其方便(8)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9)則佛土凈。隨佛土凈(10)則說法凈,隨說法凈(11)則智慧凈,隨智慧凈(12)則其心凈,隨其心凈(13)一切功德凈。

  這是凈土之行」的修行次第,僧肇解釋說這是「行之階漸」、「至極深廣」,所以「不可頓超」,必須依從「直心」一直到「一切功德凈」而修行才是「尋之有途,履之有序」。
   凈影慧遠、吉藏都是依此「階漸」的順序,然後配合菩薩的階位進行解釋,列表如下:

 《維摩義記》 《維摩經義疏》
(1)直心 種性已上(心無邪偽,故名為直) 外凡 十信
(2)發行 解行心(發求出世間行,故名發行) 內凡(既有信心,則應修行)
(3)深心 初地(信樂愍至,故曰深心) (初地已上修治地業)
(4)調伏 二地(持戒離過名為調伏) (持戒惡名為調伏)
(5)如說行 三地(依聞修定) (依聞修定)
(6)迴向 四五六地(修習順忍,趣向無生) (修於順忍,趣向無生,名為迴向)
(7)方便 七地(修習十方便慧) (習於十方便故)
(8)成生 七地(修無量種化眾生德) (能成就眾生)
(9)佛土凈 八地(修習凈佛國土) (修凈佛國土)
(10)說法凈 九地(辯才為人說法) (辨才為人說法)
(11)智能凈 十地(成就波羅蜜) (成就波羅蜜)
(12)心凈 金剛心(金剛心凈) 等覺地(即金剛心)
(13)佛果 一切功德凈(佛果凈) 妙覺地(行願既圓,故一切功德凈)

  凈影慧遠、吉藏是將十三種凈土之行」解釋菩薩從初發心成佛過程,而智顗的解釋,則與二者有所不同。智顗從通、別、圓三教來解釋,依橫、豎兩義,依橫義則一一諸行皆至金剛心,依豎義則是從淺至深;而且,智顗將此十三行攝入「觀心」,這樣十三個次第則成為觀心的內容,並無關實際的行為。
  釋惠敏在解釋這一段時,引用《大智度論》的說法:「菩薩住七地中,破諸煩惱自利具足。住八地、九地利益他人。所謂教化眾生,凈佛世界自利利他深大故,一切功德具足」,七地菩薩自利具足,八地、九地菩薩自利、利他的功德深大,能夠教化、凈佛世界;而凈影慧遠、吉藏則以七地菩薩教化眾生,八地菩薩凈佛世界,二者在位次上有所區別。另外,引用《大智度論》:

  深心清凈故能教化眾生。何以故?是煩惱薄故,不起高心、我心、瞋心故,眾生愛樂信受其語。教化眾生故得凈佛世界。如《毗摩羅詰》(即《維摩詰經》)佛國品中說眾生凈故世界清凈

  菩薩因為深心清凈緣故眾生歡喜愛樂信受其語,這樣菩薩自然容易教化眾生,所以成就眾生清凈;而眾生清凈故,則能凈佛世界,即世界清凈。這樣,十三種凈土之行」的前七種便可以簡化成「深心清凈」,即是深心清凈→教化眾生(眾生清凈)→凈佛世界(世界清凈),這種次第亦符合我們前面所說的行凈→眾生凈→佛土凈,「深心清凈即是「行凈」。
   二、心凈→行凈→眾生凈→佛土凈
  釋迦說完十三種凈土之行」後,便總結說:「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這便是著名的「心凈則佛土凈」的結論。
  首先,我們從十三種凈土之行」的排列順序來看,「佛土凈」為第九,「心凈」為第十二,所以這便可能意味著內在的「心凈」比外在的「佛土凈」更為必要與根本,如果外在的佛土不清凈,那麼內在心中煩惱便無法徹底清凈。同時,從「隨其心凈,則佛土凈」的思想來看,如果想讓外在世界清凈無染,必須從先去除內在心裡的煩惱。這樣,「心凈」與「佛土凈」之間,便不是一種順次的條件,而是互為條件,互為影響。
  僧肇解釋這段經文說:「結成凈土義也。凈土蓋是心之影響耳。夫欲響順必和其聲,欲影端必正其形,此報應定數也。」僧肇是以形、影和聲、響的關係,來比喻「心」與「土」的關係。窺基解釋玄奘譯《說無垢稱經》相應的這段話:

  此釋所由。諸修行者自心嚴凈,外感有情、器土亦凈。自心不凈,何得凈地?所以菩薩自心清凈五蘊假者有情亦凈。內心既凈,外感有情及器亦凈。《佛地經》言,最極自在凈識為相。故識凈時,佛土便凈。上來但說有情為土,本所化故,不說器界。有情土凈,器界自凈,不說自成。

  窺基亦是反對將此段話解釋成內心清凈了,則凈土自然成就。「心凈」是一種實踐論的概念,並不是存在論的概念這是通過實踐的層面,凈化自心,凈化眾生,最後達到清凈國土。如吉藏解釋「心凈」是「智慧之本則是其心」;而在實踐層面的「凈土之行」,心為諸行的根本。
  所以,「心凈」與「行凈」都是指實踐,心為諸行之本菩薩為了成就眾生,所以建立凈土。結合上所說的「行凈→眾生凈→佛土凈」,「心凈則佛土凈」的內在邏輯結構則成為心凈→行凈→眾生凈→佛土凈。而且,「佛土凈」是動態的、實踐、動詞性的概念,並不是靜態的、名詞性的概念,因為菩薩必須透過庄嚴凈土成熟眾生修行過程這是解脫成佛義務條件。所以,「心凈則佛土凈」的完整意思是:菩薩修習種種「凈土之行」,凈化自己,令自己的內心清凈;而且教化眾生,使眾生能夠信受自己的教化;這樣,將來成佛時,同願、同行有情們共同生於菩薩成佛國土即是心凈→行凈→眾生凈→佛土凈。
  一般的理解,都只注重佛土清凈內心清凈的果,而不注重「庄嚴凈土」的菩薩行願,這樣缺乏庄嚴凈土的應然性或義務性。菩薩清凈國土原因在於,這亦是行菩薩道的義務;從共業所感來說,佛土清凈亦是內心清凈的「因」,內心清凈是佛土清凈的「果」。楊惠南指出,「心凈則佛土凈」並不是簡單條件句(conditional sentence),而是雙條件句(biconditional sentence),是完全正確的。
   三、「心凈」之「心」的意義
  大乘佛教「心」的意義非常復雜,歷代註疏對《維摩詰經》「心凈則佛土凈」的「心」的理解各有差異。而且,《維摩詰經·弟子品》引用《阿含經》之文:「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故,心凈故眾生凈」,並且依此而論證「一切眾生心相無垢」或「心性本凈」(玄奘譯)的理論。在《阿含經》的本意,心清凈並非積極的,而是消極意思的清凈;說明心既有染污也有清凈,是採取凈穢不定的空無我之立場。對《維摩詰經》的「心」的理解,智顗解釋說:「四種心只是一自性清凈之心此心若顯,一切佛土悉凈也。」這是如來自性清凈心來理解「心」。但是,《成唯識論》引用《阿含經》的偈頌作為證成阿賴耶識的教證,因此窺基引用《佛地經》的「最極自在凈識為相」來解釋「心凈」,所以,「心」即是阿賴耶識,「心凈」即是清凈的第八識
  但是,《維摩詰經》從思想上說,是依《般若經》與中觀方法,而拒絕將「空」實體化,並且不承認有任何足資作為經驗事物。因此,lamotte認為,《維摩詰經》的「心凈」只是《般若經》系統的「非心之心」,而不應是如來藏或阿賴耶識。《小品般若》說:「菩薩般若波羅蜜時,應如是學!不念菩薩心,所以者何?是心非心,心相本凈故。」「是心非心」是對部派佛教中,以為相續的心或與煩惱相應的心,本來是清凈見解,從根本上給以否定。《般若經》所說的「非心」,是心空、心不可得,所以說心的本性清凈。依《般若經》的特點,「無心」是無變異、無分別,「無變異」即是真實真如,「無分別」即是般若,這樣「心」是虛妄分別的心心所。
   「是心非心」、「非心之心」並不是有一個非心的「心」,這是指清凈真實的如成立於虛妄不凈的心之無當中。這就意味著虛妄不凈滅時,才有清凈真實者的成立。而清凈真實者的「非心」而又稱為「心」,表明虛妄不凈者和真實清凈者,或者心和無心的無異性。具有否定一方才能成立他方之關係的二者,保有這種否定對立關係的同時,二者又是無異乃至同一,這完全是矛盾的,這正是「空」的本質。「是心非心」正是從勝義「空」的立場,表達了「空」的主體性體悟。
  這樣,《維摩詰經》中的「心凈」應該是指般若慧,是依實踐層面的「行凈」而闡釋;「心」則是虛妄不凈的心;「心性本凈」則解釋為「非心」、「是心非心」、「空寂心」等。這樣的解釋,是應該比較符合《維摩詰經》的原意。但是,在展開「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的思想詮釋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阿黎耶識的蹤跡。

  四、「三心」的思想結構
  總而言之,《維摩詰經》的「心凈則國土凈」不能簡單解釋為「內心清凈了,那麼佛土也就自然清凈了」,其含有豐富的內在內容與嚴密的邏輯結構,是菩薩修行成佛之道菩薩為了成就眾生,必須凈佛國土;而且菩薩為了達此目標,則必須修習「凈土之行」,化彼同自,最後同願、同行眾生才會聚集在菩薩成佛國土即是行凈→眾生凈→佛土凈。從《維摩詰經》在十三種凈土之行」後說「隨其心凈則佛土凈」,這是從實踐論的角度來闡釋,並不是存在論的解釋,所以其內在邏輯結構是心凈→行凈→眾生凈→佛土凈。而且,《維摩詰經》的「心」即是虛妄不凈的心,即平常下一之心,而經中所說的「心性本凈」即是般若系統的「是心非心」等意義,不能解釋為如來藏或第八阿賴耶識。
  所以,「心凈國土凈,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的思想結構,都是心凈→行凈→眾生凈→佛土凈的不同表述。但是,心凈國土凈」重點在於「國土」,即是詮釋人與自然關係;「心安眾生安」重點在於「眾生」,即是詮釋人與社會關係;「心平天下平」則重視「天下」,即是詮釋人與世界關係。因為,「三心」是同一條件句結構的表達,所以其實現途徑是相同的,其實踐中心在於心凈→行凈、心安→行安、心平→行平;「行凈」、「行安」、「行平」依「三心」的不同詮釋重點,其實踐的行為亦有所不同。
   五、「心」與國土眾生天下的互為條件
  在實現「心凈國土凈,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的過程中,即在建設「和諧世界」的過程中,必須實現重於外緣國土凈、眾生安、天下平,重於內心的心凈、心安、心平,事理並重的究竟「和諧世界」。
   1、重於內心的心凈、心安、心平
  心靈為轉換自我世界的樞紐,佛法強調自身內心清凈、安寧、和平,因為內心會引導我們趨向於合理的行為,或誤趨於不合理的行為,所以內心是否清凈、安寧、和平,對自然社會世界自他清凈、安寧、和平有必然的關聯。當然,從生命個體來說,內心清凈、安寧、和平,必然會有和平處世的表現。這樣,國土不清凈,社會的不安寧,世界不和平,卻不會妨礙實現個人心地清凈、安寧、和平,這在個人的心靈上是統一的。
  在佛法中,三乘聖者同證涅槃解脫解脫,是不受煩惱系縛,而得活潑、無拘無礙的自由自在涅槃梵語有消散的意味,稱嘆為止、息、靜、寂滅、安隱,這其實是形容心與真理冥合,心地的最極清凈、最極安寧、最極和平。一切煩惱的產生,無非是來自知、情、意的偏頗的分裂,導致缺乏完整性、統一性,而成對立矛盾。因此,心中煩惱的現起是心海的動態,如海水一樣,相推相盪,不能清凈,無法安寧,不能和平。所以,通過內心的凈化,消除煩惱證得涅槃解脫,便是內心為重的清凈、安寧、和平,是徹底、究竟的。
  所以,我們必須強調「三心」在內心為重的層次上,是同一的。因為,這是從正覺人生真相,斷除我執為本煩惱根源,於是由我執而起的嗔慢、貪欲、執見等,都不存在,體空無我性,內心自然清凈、安寧、和平這是佛弟子身心修持目標。而且,從心地清凈、安寧、和平,流露出的身心活動,待人處世,亦必定會愛護自然、尊重社會、追求和平,從而在個人的內心中實現了國土凈、眾生安、天下平。
   2、重於外緣國土凈、眾生安、天下
  但是,我們從「三心」的思想結構中,在「心」與國土凈、眾生安、天下平之間已經發現了「行」與「眾生」。佛法強調和樂清凈人生世界必須建立在自他共存的基礎上,因為緣起真理揭示出事物存在於「關係」之中,所以亦是從自他關係中得到解脫自在。這樣,內在的心因與外在的事緣,存在著相互的關係,這是一種「互為條件句」,「行」與「眾生」的存在,正是表明了「心」與「和諧世界」之間的「互為條件」的關係。因為外緣的「和諧世界對於內心具有極強的影響作用對於內心的凈化提供更有力的條件
   自然界的生態是一個有機整體,各個部分井然有序的運轉,結合成和諧與完整的一體,以達成支持生命存在的目的。那麼,對地球的掠奪,或任意干擾、破壞其有機整體網路;或把它看成機械,任意簡化其有機體系,而使得其支持生命存在的結構解體,這樣「心」的清凈便會受到干擾、破壞。反之,當自然界在和諧的有序的運轉時,「心」則自然容易得到清凈
  社會世界是復雜的自他關係的組成。當社會逐漸趨向安寧,世界逐漸趨向和平這是外緣的減少,這樣內心的染因——思想的偏見、權力的我慢、經濟貪欲也會受到限制,而且亦會自然淡薄起來。正如凈土中的眾生內心因受外緣的影響,自然更容易清凈,其修道則更容易成就
  正因為自然社會世界的復雜的關係系統,絕對不能做到人人的內心清凈、安寧、和平;反之,即使少數人能夠實現心凈、心安、心平,對於整體的自然社會世界亦不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必須從「行」與「眾生」入手,重視外緣,促進「和諧世界」的究竟實現。
   3、事理並重的「和諧世界
  從佛教的究竟意義上,「和諧世界」的實現必須是外緣內心並重,即事理並重為目標。因為,偏重於外緣國土凈、眾生安、天下平,而不能落實於徹底的心地,則成為流為政治社會層面;偏重於心凈、心安、心平,不能著力於現實自然界、社會世界努力與運動,即同於小乘行。所以,必須外緣內心並重,增進自然和諧社會和睦世界和平,則亦會增進內心清凈、安寧、和平;同樣,由於心凈、心安、心平,更能促進「和諧世界」的實現。所以,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是究竟的菩薩道、大乘行。
  這是基於緣起法的相關相與平等性,世間與出世間法的中道圓融。因為,宇宙人生既然是自他共存,則真正的不清凈、不安寧、不和平,都是屬於生命個體的自己,但是通過「自他共存」的自然社會世界關係則會動亂經濟、法制、生活思想、文明等方面,便會成為自然不清凈、社會的不安寧、世界不和平。另一方面,從生命個體來說,交織於身心自他、物我等方面,反過來會熏習自己,造成內心不清凈、不安寧、不和平。
  所以,人類德行,必須在自然中實現內心清凈,在社會中實現內心的安寧,在世界中實現內心和平,從利益眾生中去利益自己,以「自他不二」的慈悲精神,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
  第一,依「三心」的思想結構:心凈→行凈→眾生凈,說明人類德行,應從內向的深刻到內心的凈化,使道德的心能增進擴展而完成;凈化自心的「定慧熏修」、「離惑證真」,達到法的現覺,即德行的深化。由於自心的凈化、安寧、和平,能夠感同身受眾生苦難,於是在共同的信念與關切下,在佛陀開示的偉大真理感召下,傳播佛陀的法音,教化並成熟眾生,化彼同自,從而有種「同願同行」的共同努力與行動,即「心凈則眾生凈」、「心安眾生安」、「心平則眾生平」。
  第二,內心清凈、安寧、和平,主要是通過智慧斷除無明煩惱,徹證平等空性。但是,菩薩成佛的道路上,並不離世間,反而是凈化世間而成正覺佛法德行,不但為自他相處,更應從自心而擴大到器世間的凈化,使一切在優美而有秩序的共存中,充滿生意和諧即是「心凈則國土凈」、「心平則天下平」。
  第三,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即是庄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偉大事業,因此必須具足菩提心、空性智、大悲心,這才能完成菩薩的聖格,達成凈化自己、凈化眾生、凈化國土的究竟清凈、安寧、和平

維摩詰所說經》 《說無垢稱經》
「直心」是菩薩凈土。 「發起無上菩薩心土」是為菩薩嚴凈佛土。
菩薩成佛時, 菩薩證得菩提時,
「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一切發起大乘有情來生其國。

  僧肇解釋說:「菩薩心既直,化彼同自,自土既成,故令同行斯集。此明化緣相及故果報相連,則佛土之義顯也」。菩薩在因地修習「凈土之行」而成就眾生眾生接受教化後,則亦修習「凈土之行」,所以「行凈則眾生凈」;這樣,同願、同行眾生便會一起集合在菩薩成佛國土,所以「眾生凈則佛土凈」。

   《維摩詰經》在十七種「凈土之行」後,則有一經文

  菩薩(1)隨其直心(2)則能發行,隨其發行(3)則得深心,隨其深心(4)則意調伏,隨意調伏(5)則如說行,隨如說行(6)則能迴向,隨其迴向(7)則能有方便,隨其方便(8)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9)則佛土凈。隨佛土凈(10)則說法凈,隨說法凈(11)則智慧凈,隨智慧凈(12)則其心凈,隨其心凈(13)一切功德凈。

  這是凈土之行」的修行次第,僧肇解釋說這是「行之階漸」、「至極深廣」,所以「不可頓超」,必須依從「直心」一直到「一切功德凈」而修行才是「尋之有途,履之有序」。

   凈影慧遠、吉藏都是依此「階漸」的順序,然後配合菩薩的階位進行解釋,列表如下:

 《維摩義記》 《維摩經義疏》
(1)直心 種性已上(心無邪偽,故名為直) 外凡 十信
(2)發行 解行心(發求出世間行,故名發行) 內凡(既有信心,則應修行)
(3)深心 初地(信樂愍至,故曰深心) (初地已上修治地業)
(4)調伏 二地(持戒離過名為調伏) (持戒惡名為調伏)
(5)如說行 三地(依聞修定) (依聞修定)
(6)迴向 四五六地(修習順忍,趣向無生) (修於順忍,趣向無生,名為迴向)
(7)方便 七地(修習十方便慧) (習於十方便故)
(8)成生 七地(修無量種化眾生德) (能成就眾生)
(9)佛土凈 八地(修習凈佛國土) (修凈佛國土)
(10)說法凈 九地(辯才為人說法) (辨才為人說法)
(11)智能凈 十地(成就波羅蜜) (成就波羅蜜)
(12)心凈 金剛心(金剛心凈) 等覺地(即金剛心)
(13)佛果 一切功德凈(佛果凈) 妙覺地(行願既圓,故一切功德凈)

  凈影慧遠、吉藏是將十三種凈土之行」解釋菩薩從初發心成佛過程,而智顗的解釋,則與二者有所不同。智顗從通、別、圓三教來解釋,依橫、豎兩義,依橫義則一一諸行皆至金剛心,依豎義則是從淺至深;而且,智顗將此十三行攝入「觀心」,這樣十三個次第則成為觀心的內容,並無關實際的行為。

  釋惠敏在解釋這一段時,引用《大智度論》的說法:「菩薩住七地中,破諸煩惱自利具足。住八地、九地利益他人。所謂教化眾生,凈佛世界自利利他深大故,一切功德具足」,七地菩薩自利具足,八地、九地菩薩自利、利他的功德深大,能夠教化、凈佛世界;而凈影慧遠、吉藏則以七地菩薩教化眾生,八地菩薩凈佛世界,二者在位次上有所區別。另外,引用《大智度論》:

  深心清凈故能教化眾生。何以故?是煩惱薄故,不起高心、我心、瞋心故,眾生愛樂信受其語。教化眾生故得凈佛世界。如《毗摩羅詰》(即《維摩詰經》)佛國品中說眾生凈故世界清凈

  菩薩因為深心清凈緣故眾生歡喜愛樂信受其語,這樣菩薩自然容易教化眾生,所以成就眾生清凈;而眾生清凈故,則能凈佛世界,即世界清凈。這樣,十三種凈土之行」的前七種便可以簡化成「深心清凈」,即是深心清凈→教化眾生(眾生清凈)→凈佛世界(世界清凈),這種次第亦符合我們前面所說的行凈→眾生凈→佛土凈,「深心清凈即是「行凈」。

   二、心凈→行凈→眾生凈→佛土凈

  釋迦說完十三種凈土之行」後,便總結說:「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這便是著名的「心凈則佛土凈」的結論。

  首先,我們從十三種凈土之行」的排列順序來看,「佛土凈」為第九,「心凈」為第十二,所以這便可能意味著內在的「心凈」比外在的「佛土凈」更為必要與根本,如果外在的佛土不清凈,那麼內在心中煩惱便無法徹底清凈。同時,從「隨其心凈,則佛土凈」的思想來看,如果想讓外在世界清凈無染,必須從先去除內在心裡的煩惱。這樣,「心凈」與「佛土凈」之間,便不是一種順次的條件,而是互為條件,互為影響。

  僧肇解釋這段經文說:「結成凈土義也。凈土蓋是心之影響耳。夫欲響順必和其聲,欲影端必正其形,此報應定數也。」僧肇是以形、影和聲、響的關係,來比喻「心」與「土」的關係。窺基解釋玄奘譯《說無垢稱經》相應的這段話:

  此釋所由。諸修行者自心嚴凈,外感有情、器土亦凈。自心不凈,何得凈地?所以菩薩自心清凈五蘊假者有情亦凈。內心既凈,外感有情及器亦凈。《佛地經》言,最極自在凈識為相。故識凈時,佛土便凈。上來但說有情為土,本所化故,不說器界。有情土凈,器界自凈,不說自成。

  窺基亦是反對將此段話解釋成內心清凈了,則凈土自然成就。「心凈」是一種實踐論的概念,並不是存在論的概念這是通過實踐的層面,凈化自心,凈化眾生,最後達到清凈國土。如吉藏解釋「心凈」是「智慧之本則是其心」;而在實踐層面的「凈土之行」,心為諸行的根本。

  所以,「心凈」與「行凈」都是指實踐,心為諸行之本菩薩為了成就眾生,所以建立凈土。結合上所說的「行凈→眾生凈→佛土凈」,「心凈則佛土凈」的內在邏輯結構則成為心凈→行凈→眾生凈→佛土凈。而且,「佛土凈」是動態的、實踐、動詞性的概念,並不是靜態的、名詞性的概念,因為菩薩必須透過庄嚴凈土成熟眾生修行過程這是解脫成佛義務條件。所以,「心凈則佛土凈」的完整意思是:菩薩修習種種「凈土之行」,凈化自己,令自己的內心清凈;而且教化眾生,使眾生能夠信受自己的教化;這樣,將來成佛時,同願、同行有情們共同生於菩薩成佛國土即是心凈→行凈→眾生凈→佛土凈。

  一般的理解,都只注重佛土清凈內心清凈的果,而不注重「庄嚴凈土」的菩薩行願,這樣缺乏庄嚴凈土的應然性或義務性。菩薩清凈國土原因在於,這亦是行菩薩道的義務;從共業所感來說,佛土清凈亦是內心清凈的「因」,內心清凈是佛土清凈的「果」。楊惠南指出,「心凈則佛土凈」並不是簡單條件句(conditional sentence),而是雙條件句(biconditional sentence),是完全正確的。

   三、「心凈」之「心」的意義

  大乘佛教「心」的意義非常復雜,歷代註疏對《維摩詰經》「心凈則佛土凈」的「心」的理解各有差異。而且,《維摩詰經·弟子品》引用《阿含經》之文:「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故,心凈故眾生凈」,並且依此而論證「一切眾生心相無垢」或「心性本凈」(玄奘譯)的理論。在《阿含經》的本意,心清凈並非積極的,而是消極意思的清凈;說明心既有染污也有清凈,是採取凈穢不定的空無我之立場。對《維摩詰經》的「心」的理解,智顗解釋說:「四種心只是一自性清凈之心此心若顯,一切佛土悉凈也。」這是如來自性清凈心來理解「心」。但是,《成唯識論》引用《阿含經》的偈頌作為證成阿賴耶識的教證,因此窺基引用《佛地經》的「最極自在凈識為相」來解釋「心凈」,所以,「心」即是阿賴耶識,「心凈」即是清凈的第八識

  但是,《維摩詰經》從思想上說,是依《般若經》與中觀方法,而拒絕將「空」實體化,並且不承認有任何足資作為經驗事物。因此,lamotte認為,《維摩詰經》的「心凈」只是《般若經》系統的「非心之心」,而不應是如來藏或阿賴耶識。《小品般若》說:「菩薩般若波羅蜜時,應如是學!不念菩薩心,所以者何?是心非心,心相本凈故。」「是心非心」是對部派佛教中,以為相續的心或與煩惱相應的心,本來是清凈見解,從根本上給以否定。《般若經》所說的「非心」,是心空、心不可得,所以說心的本性清凈。依《般若經》的特點,「無心」是無變異、無分別,「無變異」即是真實真如,「無分別」即是般若,這樣「心」是虛妄分別的心心所。

   「是心非心」、「非心之心」並不是有一個非心的「心」,這是指清凈真實的如成立於虛妄不凈的心之無當中。這就意味著虛妄不凈滅時,才有清凈真實者的成立。而清凈真實者的「非心」而又稱為「心」,表明虛妄不凈者和真實清凈者,或者心和無心的無異性。具有否定一方才能成立他方之關係的二者,保有這種否定對立關係的同時,二者又是無異乃至同一,這完全是矛盾的,這正是「空」的本質。「是心非心」正是從勝義「空」的立場,表達了「空」的主體性體悟。

  這樣,《維摩詰經》中的「心凈」應該是指般若慧,是依實踐層面的「行凈」而闡釋;「心」則是虛妄不凈的心;「心性本凈」則解釋為「非心」、「是心非心」、「空寂心」等。這樣的解釋,是應該比較符合《維摩詰經》的原意。但是,在展開「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的思想詮釋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阿黎耶識的蹤跡。

  四、「三心」的思想結構

  總而言之,《維摩詰經》的「心凈則國土凈」不能簡單解釋為「內心清凈了,那麼佛土也就自然清凈了」,其含有豐富的內在內容與嚴密的邏輯結構,是菩薩修行成佛之道菩薩為了成就眾生,必須凈佛國土;而且菩薩為了達此目標,則必須修習「凈土之行」,化彼同自,最後同願、同行眾生才會聚集在菩薩成佛國土即是行凈→眾生凈→佛土凈。從《維摩詰經》在十三種凈土之行」後說「隨其心凈則佛土凈」,這是從實踐論的角度來闡釋,並不是存在論的解釋,所以其內在邏輯結構是心凈→行凈→眾生凈→佛土凈。而且,《維摩詰經》的「心」即是虛妄不凈的心,即平常下一之心,而經中所說的「心性本凈」即是般若系統的「是心非心」等意義,不能解釋為如來藏或第八阿賴耶識。

  所以,「心凈國土凈,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的思想結構,都是心凈→行凈→眾生凈→佛土凈的不同表述。但是,心凈國土凈」重點在於「國土」,即是詮釋人與自然關係;「心安眾生安」重點在於「眾生」,即是詮釋人與社會關係;「心平天下平」則重視「天下」,即是詮釋人與世界關係。因為,「三心」是同一條件句結構的表達,所以其實現途徑是相同的,其實踐中心在於心凈→行凈、心安→行安、心平→行平;「行凈」、「行安」、「行平」依「三心」的不同詮釋重點,其實踐的行為亦有所不同。

   五、「心」與國土眾生天下的互為條件

  在實現「心凈國土凈,心安眾生安,心平天下平」的過程中,即在建設「和諧世界」的過程中,必須實現重於外緣國土凈、眾生安、天下平,重於內心的心凈、心安、心平,事理並重的究竟「和諧世界」。

   1、重於內心的心凈、心安、心平

  心靈為轉換自我世界的樞紐,佛法強調自身內心清凈、安寧、和平,因為內心會引導我們趨向於合理的行為,或誤趨於不合理的行為,所以內心是否清凈、安寧、和平,對自然社會世界自他清凈、安寧、和平有必然的關聯。當然,從生命個體來說,內心清凈、安寧、和平,必然會有和平處世的表現。這樣,國土不清凈,社會的不安寧,世界不和平,卻不會妨礙實現個人心地清凈、安寧、和平,這在個人的心靈上是統一的。

  在佛法中,三乘聖者同證涅槃解脫解脫,是不受煩惱系縛,而得活潑、無拘無礙的自由自在涅槃梵語有消散的意味,稱嘆為止、息、靜、寂滅、安隱,這其實是形容心與真理冥合,心地的最極清凈、最極安寧、最極和平。一切煩惱的產生,無非是來自知、情、意的偏頗的分裂,導致缺乏完整性、統一性,而成對立矛盾。因此,心中煩惱的現起是心海的動態,如海水一樣,相推相盪,不能清凈,無法安寧,不能和平。所以,通過內心的凈化,消除煩惱證得涅槃解脫,便是內心為重的清凈、安寧、和平,是徹底、究竟的。

  所以,我們必須強調「三心」在內心為重的層次上,是同一的。因為,這是從正覺人生真相,斷除我執為本煩惱根源,於是由我執而起的嗔慢、貪欲、執見等,都不存在,體空無我性,內心自然清凈、安寧、和平這是佛弟子身心修持目標。而且,從心地清凈、安寧、和平,流露出的身心活動,待人處世,亦必定會愛護自然、尊重社會、追求和平,從而在個人的內心中實現了國土凈、眾生安、天下平。

   2、重於外緣國土凈、眾生安、天下

  但是,我們從「三心」的思想結構中,在「心」與國土凈、眾生安、天下平之間已經發現了「行」與「眾生」。佛法強調和樂清凈人生世界必須建立在自他共存的基礎上,因為緣起真理揭示出事物存在於「關係」之中,所以亦是從自他關係中得到解脫自在。這樣,內在的心因與外在的事緣,存在著相互的關係,這是一種「互為條件句」,「行」與「眾生」的存在,正是表明了「心」與「和諧世界」之間的「互為條件」的關係。因為外緣的「和諧世界對於內心具有極強的影響作用對於內心的凈化提供更有力的條件

   自然界的生態是一個有機整體,各個部分井然有序的運轉,結合成和諧與完整的一體,以達成支持生命存在的目的。那麼,對地球的掠奪,或任意干擾、破壞其有機整體網路;或把它看成機械,任意簡化其有機體系,而使得其支持生命存在的結構解體,這樣「心」的清凈便會受到干擾、破壞。反之,當自然界在和諧的有序的運轉時,「心」則自然容易得到清凈

  社會世界是復雜的自他關係的組成。當社會逐漸趨向安寧,世界逐漸趨向和平這是外緣的減少,這樣內心的染因——思想的偏見、權力的我慢、經濟貪欲也會受到限制,而且亦會自然淡薄起來。正如凈土中的眾生內心因受外緣的影響,自然更容易清凈,其修道則更容易成就

  正因為自然社會世界的復雜的關係系統,絕對不能做到人人的內心清凈、安寧、和平;反之,即使少數人能夠實現心凈、心安、心平,對於整體的自然社會世界亦不能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必須從「行」與「眾生」入手,重視外緣,促進「和諧世界」的究竟實現。

   3、事理並重的「和諧世界

  從佛教的究竟意義上,「和諧世界」的實現必須是外緣內心並重,即事理並重為目標。因為,偏重於外緣國土凈、眾生安、天下平,而不能落實於徹底的心地,則成為流為政治社會層面;偏重於心凈、心安、心平,不能著力於現實自然界、社會世界努力與運動,即同於小乘行。所以,必須外緣內心並重,增進自然和諧社會和睦世界和平,則亦會增進內心清凈、安寧、和平;同樣,由於心凈、心安、心平,更能促進「和諧世界」的實現。所以,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是究竟的菩薩道、大乘行。

  這是基於緣起法的相關相與平等性,世間與出世間法的中道圓融。因為,宇宙人生既然是自他共存,則真正的不清凈、不安寧、不和平,都是屬於生命個體的自己,但是通過「自他共存」的自然社會世界關係則會動亂經濟、法制、生活思想、文明等方面,便會成為自然不清凈、社會的不安寧、世界不和平。另一方面,從生命個體來說,交織於身心自他、物我等方面,反過來會熏習自己,造成內心不清凈、不安寧、不和平。

  所以,人類德行,必須在自然中實現內心清凈,在社會中實現內心的安寧,在世界中實現內心和平,從利益眾生中去利益自己,以「自他不二」的慈悲精神,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

  第一,依「三心」的思想結構:心凈→行凈→眾生凈,說明人類德行,應從內向的深刻到內心的凈化,使道德的心能增進擴展而完成;凈化自心的「定慧熏修」、「離惑證真」,達到法的現覺,即德行的深化。由於自心的凈化、安寧、和平,能夠感同身受眾生苦難,於是在共同的信念與關切下,在佛陀開示的偉大真理感召下,傳播佛陀的法音,教化並成熟眾生,化彼同自,從而有種「同願同行」的共同努力與行動,即「心凈則眾生凈」、「心安眾生安」、「心平則眾生平」。

  第二,內心清凈、安寧、和平,主要是通過智慧斷除無明煩惱,徹證平等空性。但是,菩薩成佛的道路上,並不離世間,反而是凈化世間而成正覺佛法德行,不但為自他相處,更應從自心而擴大到器世間的凈化,使一切在優美而有秩序的共存中,充滿生意和諧即是「心凈則國土凈」、「心平則天下平」。

  第三,建設與實現「和諧世界」,即是庄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偉大事業,因此必須具足菩提心、空性智、大悲心,這才能完成菩薩的聖格,達成凈化自己、凈化眾生、凈化國土的究竟清凈、安寧、和平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