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中法師:南北傳止觀四念住之會通(一)

南北傳止觀四念住之會通(一)

1、緣起
  首先要說明的是,這次參加南傳的禪修只算是一個學習而談不上閉關。其次,雖然有心想要就這個題目跟各位作詳盡的一個報告,但是題目太大,再加上似乎參加禪修久了,心變得有些懶,不想多作分別;近來又忙著協助彌勒講堂常照法師往生之事,準備實在有所不足,請大家多多原諒。所以這隻是提出智中對漢傳佛教乃至於全面佛教未來看法,作為日後努力方向。整個講義還要再重新整理,尤其是禪修心得的部分有些零亂,更有日後長期禪修再跟各位報告
  
  恩師妙境長老,是漢傳佛教唯一強調修學四念住的法師。1996年二月中,老人家為了長期栽培領眾修行及講經說法人才,在美國成立第一所以漢傳佛教為中心的佛學院——「法雲寺佛學院」,全心致力於僧伽教育,以修四念處趣求聖道、全面弘揚大乘佛法宗旨,著重經論之深入及專精的學習,並強調由此建立佛法的正知正見,以為修習止觀、調伏煩惱的根本依據;因此開辦以來的第一項課程就是四念住。
  
  1997年,3/25 恩師於三峽西蓮凈苑,宣講【修四念處中國佛教的希望】。當時非常感嘆北傳佛教沒有善知識勸修四念處法門,而當面對南傳佛教學者喊出「大乘佛說」的口號時,就難以回應;因此大聲疾呼:「北傳大乘佛教真正是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了啊!」,「佛法的興衰要由修不修四念處來決定。」
  1997年,智中面對解行之間的巨大差距,深感所學無法調伏煩惱而離開佛學院;當時有很多同學緬甸禪修,自己也曾想去,但因師長不同意而作罷。
  1998年,緬甸帕奧禪師在新竹一同寺舉行禪修,有一百多人參加,其中有很多的出家人。恩師當時正好在福嚴佛學院授課,曾陪恩師至一同寺拜會帕奧禪師,但未能見面。(後與一同寺住持如琳法師的一段對話)。
  
  2003年,恩師往生前曾想邀約福嚴佛學院及圓光佛學院長,探討為何漢傳佛學院栽培的學生,到了緬甸就換上南傳袈裟(當然我們尊重這是他個人自由),而回到台灣來卻要說【大乘佛說】。是故智中於恩師往生追思贊頌會時即印製了【大乘佛說】與大眾結緣。

  失去善知識的同年,智中於美國洛杉磯河邊市,第一次參加馬哈希禪師嫡傳弟子khippa panno禪師之十日禪。2004年,又參加san jose 的tmc tathagata meditation center, beelin sayadaw之十日禪。2007年六月,參加由班迪達大師(sayadawgyi u pandita,馬哈希禪師嫡傳弟子)主持之禪修,隨後返台參加由戒諦臘禪師(班迪達大師弟子)七月主持之禪修。
  
  不過這次參加靈泉禪寺戒諦臘禪師主持之禪修,在心得報告時,感觸良深。有幾位比丘尼及女眾,對南傳禪法十分讚歎,認為依此修行就絕對解脫有望;反過來對漢傳卻有些怨嘆,措詞雖然客氣,而內心之失望則溢於言表。這實在令身為比丘的智中甚感慚愧、汗顏,不過並未因此對漢傳佛教失去信心,或妄自菲薄。但後來有一位基本教義派的南傳法師當眾以輕慢之語調說道:「你北傳包袱丟不掉,根本無法學習這樣殊勝的禪法」,「你認為有結合的部分嗎?」再度激起了智中護持漢傳大乘佛教菩提心,也因此有今天這個法會

2、攝持聖教
瑜伽師地論》卷十三:復次,有四正法,攝持聖教。何等為四?一者、遠離,二者、修習,三者、修果,四者、於聖教中無有乖諍。
 遠離者,謂山林樹下、空閑靜室。
 修習者,謂住於彼勤修二法,謂奢摩他、毗缽舍那。
 修果:
a、先止後觀心得解脫
 雲何已習奢摩他,依毗缽舍那而得解脫
如有一,先已得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彼即依此三摩地故,如實知苦,乃至知道。彼即依此毗缽舍那,於見所斷諸煩惱中,心得解脫
b、先觀後止心得解脫
雲何已習毗缽舍那,依奢摩他心得解脫
如有一,如實知苦乃至知道,彼依如是增上慧故,發生靜慮。即由如是奢摩他故,於修所斷諸煩惱中,心得解脫
如是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已,於諸界中而得解脫。見道所斷諸行斷故,名為斷界;修道所斷諸行斷故,名離欲界;一切有執皆永滅故,名為滅界;是名修果。
於聖教中無乖諍者,所謂大師及諸弟子,若義、若句、若文,於文、句、義,平等潤洽,互相隨順,非如異道,施設見解,種種非一,差別不同。

  如果用「攝持聖教」這四法為標準,拿來審察今日佛教界的現象是有許多可以探討的地方!「攝持」,「攝」是攝受饒益之義,包括了自利利他,「持」指住持。必須修學四念住止觀,才能於聖教中無乖諍,進而饒益自他住持正法
  
  恩師在宣講【修四念處中國佛教的希望】時,曾提及:「佛遺囑我們要依四念處以度生死苦海涅槃岸。雖然如是,余出家以來,從未遇到一位善知識勸修四念處法門不修四念處法門不行嗎?不修四念處則難以斷惑證真成就聖道。總是在門外徘徊,與道不相應,遇南傳佛教學者喊出「大乘佛說」的口號,若是門外漢,心情的反應將如何?」
  「我想我們漢傳佛教處於這樣的思想穩定的局面,誰來負責把中國佛教穩定住呢?誰?我想就是各位法師發心了。在佛學院里學習佛法學生,講授課程老師發心負起這個責任,要努力地振興中國佛教。而只是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雖是可以的,住持中國佛教則嫌不足!」
  「我是主張修四念處的,修四念處有什麼好呢?它能斷煩惱。剛才念的這四句偈:「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我們常在執著生活也就是黑暗生活,為什麼不求光明?怎麼求呢?就是修四念處,以破除我法二執。真能通達一切法如幻自性空,就能把黑暗破除去,內心裡有了光明就得入聖道了。」
  「所以我主張修學四念處法門斷惑證真,就算是未證聖道,也能調伏煩惱;否則無有調心法門,大家共住就不容易和。師父在的時候還能勉強維持,等師父不在,徒弟就分散了。普遍都是這樣。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有「我」,這件事光彩嗎?若能修四念處,相隔千里是和,在一起也是和的,有可能放出聖道的光明,這不是正法住世了嗎?所以我的看法是,佛法的興衰要由修不修四念處來決定。」
  修學止觀四念住是能夠自利利他,引發當生及未來義利的法門,也是不共其他宗教修行方法。在早期經典如巴利《尼柯耶》與漢譯《阿含經》中,經常見到聲聞弟子藉由觀察諸法無常、苦、無我的實相而調伏煩惱,進而證得涅槃;但這同樣也是菩薩成佛的必經之路
  在《大智度論》一開始解釋「如是我聞」時,佛告阿難:「若今現前,若我過去後,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雲何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於是比丘內觀身,常當一心智慧,勤修精進,除世間貪憂;外身、內外身觀,亦如是;受、心、法念處,亦復如是。是名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修學四念住,是佛弟子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的唯一法門
  而在《大念處經》一開始,佛對諸比丘說:「此是唯一道路」。就字面意義而言,除了修學四念住這條覺者之路之外,是沒有第二條路,沒有其他法門可以通往涅槃。唯一的道路也意味著它只導向唯一的目的地──涅槃,而其間不會有其他的岔路。不修學四念住,我們沒有經驗去引導我們的心,它想怎樣就怎樣,所以無始劫來一直的迷路、一直的迷路,其他的只會往生輪迴,無有出期,繼續的苦!因此佛教導我們,這唯一的道路。只要努力學習正確方法,看清楚我們的心,把心牽引到正道上,循著此路,法隨法行,必定可以永遠的離苦得樂
  
  從《雜阿含經》和《瑜伽師地論》攝事分中,所顯示修習止觀四念住的作用至少有六個:一、是當生現見利益;二、煩惱漸消,遠離五蘊熾盛苦;三、不待選擇時節,於行住坐卧中,都可以用功;四、必將趨證涅槃(這是和其他宗教最不同的地方);五、即此一法,現見觀察;六、親自通達自覺證知。
  
  我們常說學習佛法就是要了生死,但究竟應該如何面對死亡呢?若能長時修學止觀四念住,而將這基本方法充分的運用於日常生活當中,臨終就有正知正見作依止,而不會被現起的境界所轉變,而往生善趣;同時這也是來生「生圓滿」的基礎
  
  佛法的本質,決非抽象的概念而已,也不是以說明為目的;信解行證,不外乎學佛者傾向於法,體現於法的實踐。事實上,佛法惟有在信受奉行的實踐中,才能表顯出來。若是只注重解理而不注重行持,只用思考的方式去了無常、苦、無我是無法斷除煩惱的,有時甚至徒增狂慧和我慢!對於無常無我緣起實相的契入必須經由實修,當下經驗體會一切法真實相。一般人生活在名相、知識觀念領域久了,所觀想思惟無常無我,只是一個內心概念(絕非當下的真實法)。道在日用當中,我們一定要學習一種隨時隨地可以在生活中運用、調伏煩惱方法。唯有透過四念住禪修,對當下現前的名法、色法,之快速、剎那變化、以及其生滅過程精確的觀照,才能親自體驗到這一種非名言知見清凈境界
  馬哈希尊者的內觀禪修重視實修,因此盡量用一些生活中普通語言來詮釋禪修方法,而沒有用到比較深的名相及教理。像班迪達禪師的教導,更是只給簡單公式或方法,主要是小參時,要確定你的禪修方法是通往正確方向!至於如何依照馬哈希尊者的教導來修學止觀四念住,請參閱講義「禪修心得」,以及其中所列之參考書籍。由於智中也是初學者,與其說是禪修心得,實在是綜合了許多同學個人的心得以及多位禪師開示,僅供大家參考。馬哈希尊者的禪修方法不是今天討論的主要目的,待智中精勤禪修之後,可以再找一個時間向大家報告。另外,有關於純觀學者,如何能證得聖道,是智中初修此禪法時心中疑惑,始終未能得到答案。一直到前兩天,與溫宗堃老師長談,以及閱讀了他的論文,並查找了漢傳相關經論,終能釋疑。為免其他同學重蹈覆轍,請參閱講義「止乘者」與「純觀乘者」,在此只能略述一二。
  
  據說馬哈希內觀禪修採取干觀行的原因一是:想要先修止禪得定再修觀,需要很大的福德因緣現代人與佛治時代比較相去甚遠,善根福德因緣不足,時間不夠,壽命短促;所以我們透過這樣的一個干觀行或是純觀行,可以成就一些正見或是正念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觀照,對於我們現代這些心服氣燥、修止修不來的人是非常的契合,的確能夠達到令心安穩的一個目的
  
  其實今天主要探討的是如何於聖教中無乖諍,不論南北傳,乃至於各宗派都能平等潤洽,互相隨順,非如異道」。

在五十年前,南傳佛教似乎離我們很遠;但今天就不同了。「大乘佛說!」這句話的確在台灣佛教界中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使得一些初出家、或在家佛教思想受了沖擊,而回大向小。其實,「大乘佛說」、「大乘佛說這是個老問題,古已有之。不過智中最初聽到「大乘佛說這句話內心直覺地感到非常地別扭、非常地不舒服
  雲何名乘?「乘」,在巴利文中就是藉以到達目的地的交通工具,如車乘。修學小乘佛法也好,大乘佛法也好,都能使令你出離三界,到涅槃那裡去。所以「能動能出,名之為乘」。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對「大」有兩種解釋:「含容大、殊勝大」。「含容大」,就是大乘佛法能含容小乘佛法在內;「殊勝大」,就是含容了小乘,同時又能超越小乘佛法。龍樹菩薩也談到佛為什麼要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呢?因為佛在《阿含經》里,沒有說到得無上菩提方法也就是沒有說成佛法門
  所以,大乘能運載你到無上菩提那裡去,證涅槃卻不住涅槃,永入輪迴救度眾生;而小乘只能運載你到無餘依涅槃那裡去,斷絕後有,不能再承擔樹立佛法廣度眾生的任務。
  當然聲聞也不是不度眾生,但他們只能在佛陀的一期佛法當中度眾生而不能在無佛的長夜裡,長時期眾生點起佛法明燈;他們度眾生的這段時間對比無佛的時間,只是短暫的一瞬。此外小乘眾生,也只是讓別人和他們一樣去入無餘依涅槃自了,而不能到無上菩提,所以大乘的確是超過了小乘
  大小乘差別究竟何在?主要還是在發心聲聞乘若發心、若教授、若勤方便,皆為自得涅槃故。住持亦少,福智聚小故。時節亦少,乃至三生得解脫故。大乘不爾,發心教授勤方便,皆為利他故。住持亦多、福智聚大故。時節亦多,經三大阿僧祇劫故。如果發的是極端的厭苦、厭離世間的厭離心,而只想要證得不受後有的無餘涅槃,就是小乘。相對的,菩薩大悲故不得自在,看到眾生的不圓滿就有如看到自己的圓滿一樣,所以會設身處地的為眾生著想,以種種的方便,契合眾生根基,因而開演出種種的法門。求無上菩提菩薩,為了廣度眾生,積集福慧資糧,因此生於人間乃至惡道,長時期在最危險、最辛苦的三界里流轉生死菩薩雖然受了很多很多的苦,但卻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小乘行者對於菩薩的無上菩提心,以及願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大乘心行,的確是應該如實稱之為「小」的。
  
  不過有些漢傳學者受到賢首宗及天台宗判教的影響,而自以為是圓頓的根器,尚未具備根本的行持,就以輕慢的心態譏嫌聲聞佛法小乘,甚至看不起二乘聖者,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能發出離心得阿羅漢果那就聖人。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瑜伽師地論》中都有讚歎阿羅漢的法句,而我們中國佛教多數只是讚歎佛菩薩功德,很少有贊揚阿羅漢的,如早粥午齋念供之時,只供養菩薩,而阿羅漢就不在內。而就修學止觀四念住,調伏煩惱的根本行持來說,我們凡夫似乎應該稱之為三乘共法的根本乘。「止觀四念住禪修」這個仍然完整保存於上座部中的法門,在漢傳佛教中竟然因為被視為小機小法,而障礙了許多人對這個法門信心和修學,實在甚為可惜。
  
  其實修四念住可以依《阿含經》的教法修;也可以依《般若經》的教法無相四念住。《大般若經》說:「須陀洹若智若斷乃至阿羅漢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所以四念住也就是摩訶衍,不可以輕視的。學習解脫道的法門後,一樣可以發無上菩提心,一樣可以學習摩訶衍。只要有無上菩提心,修不凈觀,不凈觀就是大乘法門;我們修四念住,得了聖道,修六度萬行,弘揚佛法,廣度眾生,這不是無上菩提之道嗎?當然若是根據般若經修無相四念處,以無相般若總觀身受心法的不可得,那當然是更殊勝了。

  關於「大乘是不是佛說」的問題,一定得將大小乘經論都好好深入研究一下,然後再重新想一想。如果對小乘經論一知半解,大乘經論也沒怎麼學習過;都是膚膚淺淺的認識,一旦聽說「大乘佛說」,馬上就跟著人雲亦雲,這是不對的!沒有學習過大乘佛法,沒有研究,就沒有發言權;不要認為小乘經里沒有的,就不佛說。破壞大乘佛法,宣揚大乘佛說,讓很多人大乘佛法不生信心,或令已生信者心者動搖,而無法在大乘佛法中栽培善根、得成無上菩提。這樣的過失是非常大的!
  
  在《阿含經》中,佛陀提到了佛和阿羅漢差別:?佛陀是自己覺悟佛法,而阿羅漢聽聞修行而證果。其次,在《雜阿含六九六經》中提到如來十力是如來成就,而阿羅漢成就五學力,這都相異之處。而南傳阿加曼尊者曾多次見到入滅的阿羅漢來教導他,在他證阿羅漢之夜,諸佛前來看顧,如依南傳經典,這該怎麼解釋?入無餘涅槃阿羅漢真的灰身滅智了嗎?還是只到了涅槃化城(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個人相信阿加曼尊者絕對不會打妄語,但這似乎和南傳佛教對無餘涅槃的解說有些矛盾
  
  事實上,如果世界上只有小乘經的話,就沒有人發無上菩提心,那也就沒有人能修成佛了,所以一定要有能夠教人成佛大乘經。因此只能說南傳經典中沒有記載,不能就說沒有這件事。漫漫長夜裡誰在解救眾生誰在點燃佛法明燈?只有立志成佛大乘菩薩,經過累劫修行的一生補處,才有能力出現世間成佛說法,給眾生帶來佛法光明。所以如果沒有大乘就不會有佛陀,沒有佛陀出世說法,也就不會有聲聞乘。若沒有大乘聲聞,你聞得是什麼聲得是?因此必須在大乘基礎才會小乘,究竟哪個是根本佛法呢?豈有父親是由兒子生出來的事情
  初期佛教聲聞是佛弟子的總稱,不分小乘。但在印度佛教中,起初也是有菩薩的,一位是釋迦菩薩,一位是彌勒菩薩。從釋迦佛的本生譚來看,菩薩在未成佛前,並不是阿羅漢,而是現菩薩身,行菩薩道的。而當來下生的彌勒菩薩久遠以來就發無上菩提心,現在雖然尚未成佛,但他是南北傳都認同的未來佛。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研讀彌勒菩薩所說的《大乘庄嚴經論》〈成宗品〉,其主要內容對於大乘佛說」之非難提出答辯,成立大乘決定是佛說!《成唯識論》卷三(t31n1585,p0014c):「又聖慈氏以七種因,證大乘經真是佛說。」也是根據《大乘庄嚴經論》來的。
  南北傳佛教聖典應該不會有真偽的問題;只是了義與不了義,方便與真實的問題。不過不論是「了義與不了義」或「方便與真實」,都不能違背法次法向,更不能偏離緣起教義,以及三法印,四聖諦千萬不要是在發心時充滿希望與理想,後來卻因為缺乏根本的行持而不能調伏煩惱成了敗壞菩薩,更不必奢言解脫涅槃了!
再多的史實,再多的論辯,恐怕都無法息止「大乘是否是佛說」的爭議,只有努力修習止觀四念住得法眼凈,才有堅定而明確的看法而不會有增上慢。經論上說得「四不壞信」的聖者,值遇大乘佛法是會生信而不謗毀的。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佛母品》: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諸法如相,非不如相不異相甚深世尊諸佛用是如,為人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誰能信解是者?惟有阿惟越致菩薩具足見人、漏盡阿羅漢。何以故?是法甚深故。」具足見人,指的是已入正性離生的初果、二果、三果的聖者,而四果即是不受一切法的漏盡阿羅漢。從此文來看,古代或現代的小乘學者中,若有不信大乘且加以毀詆者,應是未入聖位之凡夫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