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溪法師:月溪法師講金剛經釋要

月溪法師金剛經釋要

人生於世,莫不有死。因有生焉,故亦有死;孔子有雲:「未知生,焉知死?」死後如何,更無人知。然而死之大事實值得吾人精心研究。中國研究死生問題者始自莊子莊子有雲:「方死方生,方生方死。」意即今日死去,明日又生,然而明日生於何處,則非吾人所知。此義雖謂正確,然無實在憑據莊子又雲:「以死生為晝夜。」

莊子南華中有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晉朝王羲之蘭亭集序:亦引用此語!老子說:「吾所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孔子告顏回曰:「我與爾皆夢也!」李白雲:「天地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陳子昂雲:「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自六朝以至於清朝,中國之一切文人,皆以死生大事為憂。生死問題在知識界雖值得研究,然從無人覓得一條正路,可供吾人研討,是故「為何能在此生前明了解決死生事」,仍為吾人現前所共有之一大問題。

兩千餘年以來,解釋死生最透澈者唯釋迦如來一人而已。釋迦佛雲:「人人皆有佛性佛性永離生死,且人於當生即有可能得見佛性。」一切人之佛性釋迦佛性平等一如。釋迦佛闡述明心見性之語自六朝迄清朝,見佛性者,實有證據可考(傳燈錄語錄)。如六祖慧能大師已見佛性,此為人所共知。然其最值得吾人崇拜者,即於此生便有可能得見佛性。再者,吾人之佛性並不低於釋迦佛性,而釋迦佛性亦並不比吾人之佛性高。釋迦佛說:「見性成佛。」一見佛性即是成佛矣。梵網經雲:「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發菩提心,念念不去心,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犯輕垢罪。」

釋迦所說明心見性之法甚多,吾人只須依其所傳之任何一法即可得之。金剛經乃得見佛性方法之一。五祖宏忍大師教人受持金剛經即可明心見性。六祖聽金剛經至「應無所而生其心」。乃豁然開朗,得見佛性。吾人若依金剛經修持,則亦可明心見性。然而金剛經義旨深奧,應將其提要指出方能明了。茲先提出金剛般若討論之:

第一、解釋實相般若:金剛般若亦名實相般若

金剛譬喻絕對佛性,能轉萬物而不萬物所轉。佛性絕對之義,能破一切相對之義而不為相對義所破。堅固明利。故名金剛。

梵語般若,此雲妙智,亦雲妙慧,專指能徹悟絕對佛性智慧而言,非世俗聰明智慧他。般若有三義:一曰實相佛性,二曰觀照腦根,三曰方便眼耳鼻舌身意。

梵語波羅密多,此翻到彼岸彼岸喻絕對,此岸喻相對,全題之意義即以智慧破照無始無明,脫離相對之此岸,而達絕對之彼岸。相對者生死輪迴也,絕對者真如佛性也。

釋迦所言佛性之語諸多差別:如佛性真如法身,凈智妙圓,菩提自性,佛身,空如來藏,圓覺等等。名詞雖異,其義則同。

然則佛性是何狀態?茲依釋迦世尊於諸大乘經中所示者摘錄如後。金剛般若真如,在華嚴經中,佛舉出九十九個比喻,故佛性非空洞無物。

金剛般若既名佛性又名真如

梵網經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華嚴經雲:「譬如真如,恆守本性,無有改變。譬如真如,無有變易。譬如真如體性無生。」真如緣起維摩詰經雲:「法常寂然,滅諸相故,法離於相,無所緣故。」真如不受熏染。華嚴經雲:「法性清凈,無染無亂。」又雲:「法身無染,究竟清凈。」梁武帝達摩祖師:「如何是真功德?」師對曰:「凈智妙圓,體自空寂。」六祖雲:「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華嚴經雲:「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趕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勝鬘經雲:「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雲:「世尊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罔措,惟迦葉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譬如真如,遍一切處,無有邊際。譬如真如真實為性。譬如真如,恆守本性,無有改變。譬如真如,以一切法無性為性。譬如真如無相為相。譬如真如若有得者,終無退轉。譬如真如,一切諸佛之所行處。譬如真如,離境界相,而為境界。譬如真如能有安立。譬如真如,性常隨順。譬如真如,無能測量。譬如真如,充滿一切。譬如真如常住無盡,譬如真如,無有對比。譬如真如體性堅固。譬如真如,不可破壞。譬如真如,照明為體。譬如真如無所不在,譬如真如,遍一切時。譬如真如,性常清凈。譬如真如,於法無礙。譬如真如,為眾法眼。譬如真如,性無勞倦。譬如真如體性甚深。譬如真如,無有一物,譬加真如,性非出現,譬如真如,離眾垢翳。譬如真如,性無與等。譬如真如體性寂靜。譬如真如,無有根本,體性無邊。譬如真如體性無著。譬如真如,無有障礙。譬如真如,非世所行。譬如真如體性無住。譬如真如,性無所作。譬如真如體性安住。譬如真如,與一切法而共相應。譬如真如,一切法中性常平等。譬如真如不離諸法。譬如真如,一切法中畢竟無盡。譬如真如,與一切法無有相違。譬如真如,普攝諸法。譬如真如,與一切法同其體性。譬如真如,與一切法不相舍離。譬如真如,無能映蔽。譬如真如,不可動搖。譬如真如,性無垢濁。譬如真如,無有變易。譬如真如,不可窮盡。譬如真如,性常覺悟。譬如真如,不可失壞。譬如真如,能大照明。譬如真如,不可言說。譬如真如,持諸世間。譬如真如,隨世言說。譬如真如,遍一切法。譬如真如,無有分別。譬如真如,遍一切身。譬如真如體性無生。譬如真如無所不在。譬如真如,遍在於夜。譬如真如,遍在於晝。譬如真如,遍在半月及以一月。譬如真如,遍在年歲。譬如真如,遍成壞劫。譬如真如,盡未來際。譬如真如,遍住三世。譬如真如,遍一切處。譬如真如,住有無法,譬如真如體性清凈。譬如真如體性明潔。譬如真如體性無垢。譬如真如無我我所。譬如真如體性平等。譬如真如,超諸數量。譬如真如平等安住。譬如真如,遍住一切諸眾生界。譬如真如,無有分別,普住一切音聲智中。譬如真如,永離世間。譬如真如體性廣大。譬如真如,無有間息。譬如真如體性寬廣遍一切法。譬如真如,遍攝群品。譬如真如無所取著。譬如真如體性不動。譬如真如,是佛境界。譬如真如,無能制伏。譬如真如,非是可修非不可修。譬如真如,無有退舍。譬如真如,普攝一切世間言音。譬如真如,於一切法無所希求。譬如真如,住一切地。譬如真如,無有斷絕。譬如真如,舍離諸漏。譬如真如,無有少法而能壞亂,令其少分是非覺悟。譬如真如,過去非始,未來非末,現在非異。譬如真如,於三世中無所分別。譬如真如成就一切諸佛菩薩。譬如真如,究竟清凈不與一切諸煩惱俱。」圓覺經雲:「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此乃佛祖就其親證之真如佛性境界,用語方便以詔示眾生眾生聞之或茫茫然不知所之,或約略知其大意,然不可遂謂已明心見性也。聞之而能了解,謂之解悟,尚須自參自證,親見其境,始可謂證悟。所證與佛無異,故名見性成佛。譬如黃山雁盪之景,天下之奇觀也,然此景乃出之天然,非人力所能創造。欲到此境,必須親到親見,諸佛祖師不過先到此境,先見此境而已。吾人苟能篤信諸佛之所指示,勇猛修持,終必有實到此境實見此境之一日。迨已到已見之後,方知此境本為古今人人之所共有,既非古佛所能創作;亦非今佛所能改造。此等奇景,終古不改。凡曾親到此山者,其所見即無一不同。千萬年以前曾見此山者,所說如是,千萬年以後凡見此山者,所說亦必如是;絕不能於實際增益分毫,亦絕不能於實際減削分毫,以稍增減,即非本然也。諸佛所傳之道亦猶是矣。佛性既無二,既不變,但能明心見性,則與諸佛無別。雖然,欲見佛性,必須真參實證,非徒能誦經說法,便謂明心見性也。

然則,明心見性有何益?曰:見佛性已,則無死生輪迴,得大自在。因有如是益處,故吾人應當苦修以證之。

第二、解釋觀照般若:觀照般若在新學者謂之腦筋,古學者謂之靈性思想感覺者,佛經謂之煩惱」,思想感覺兩種:一、妄念生起(即思想感覺)。二、妄念不起(亦即思想感覺)。普通一般研究佛學者只知妄念才是生死輪轉者,而不妄念不起亦是生死輪轉。妄念起是一念無明妄念不起是無始無明。勝鬘經中發揮此理最明白。從前人以為將妄念斷盡即是佛性,此乃大錯,妄念斷盡乃是無始無明而非佛性妄念是由無始無明生起而非佛性生起。有經典印證:

勝鬘經雲:「有煩惱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斷,煩惱二種,何等為二?謂住地煩惱,及起煩惱。住地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見一切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生,此四種住地一切起煩惱。起者剎那剎那相應,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世尊,四方住地力,一切上煩惱依種,比無明住地,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世尊,如是無明住地力,有愛數四住地,無明住地,其力最大。譬如惡魔波旬,於他化自在天,色力壽命眷屬眾具,自在殊勝,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無明住地,其力最勝,恆沙等數上煩惱依亦令四種煩惱久住,阿羅漢辟支佛智所不能斷,惟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如是世尊無明住地,為最大力。世尊,若無明住地,不斷究竟者,不得一味等味,講明解脫味,何以故?無明住地不斷不究竟者,過恆沙等所應斷法,不斷不究竟,過恆沙所應斷法不斷故,過恆河沙等法,應得不得,應證不證,是故無明住地積聚,生一切修道斷煩惱煩惱,彼生心上煩惱,止上煩惱,觀上煩惱。禪上煩惱,正受上煩惱,方便上煩惱,智上煩惱,果上煩惱,得上煩惱,力上煩惱無畏煩惱,如是過恆沙等上煩惱如來菩提智所斷,一切皆依無明住地之所建立。一切上煩惱起,皆因無明住地,緣無明住地。世尊。於此起煩惱剎那剎那相應,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世尊,若復過於恆沙如來菩提所應斷法,一切皆是無明住地所持所建立,譬如一切種子,皆依地生,建立增長。若無明住地斷者,過恆沙等如來菩提等所應斷,法皆亦隨斷。如是一切煩惱煩惱斷,過恆沙等如來所得一切諸法通達無礙,一切智見,離一切過惡,得一切功德法王法主,而得自在,登一切法自在之地如來應供等正覺,正獅子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唐朝窺基法師所著瑜伽師地論略藄卷八有雲:「勝鬘經說,有五住地,一見一切住地,二欲愛住地,三色愛住地,四有愛住地,五無明住地。前四煩惱障。後一所知障,彼經自說無明住地,聲聞辟支佛所不能斷。唯為如來菩提智所斷故」。由此定知是所知障。唯識第九與經說同;「煩惱四中,初一見道斷,後三修道斷」。對法論說:「發業,無明有二:一真實義愚發福不動行,二異熟愚發非福行。此二皆唯見道所斷。」緣起經說:「諸聖有學,不共無明已永斷。故不造新業。唯識亦言正發業者,住見所斷,助此不定。故唯取彼見一處住地,所有無明。然此有三:一唯發總業,二唯發別業,三通發二業。今取初後二業無明,故言唯取能發正感後世惡業者。然此有四:一相應,二不共,三纏,四隨眠。皆能發業,外道內道異生,放逸不放逸,其所應用四無明發業皆別。」如緣起經自廣分別。又卷十三雲:「無明中皆言前際者,發業無明,名為前際,而觸受俱能起受取,潤生無名為後際。」按窺基法師所說無明一唯發總業,即前際,即無始無明,亦名發業無明。三發別業,與發二業,即後際,即妄念無明,亦名潤生無明楞嚴經雲:「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為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坐,誰作誰受?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雲何降伏,取如來位?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雲何知解?不聞虛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無形相,無結解故?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亦為賊媒自劫家寶。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論此一大段經語,明明將發業潤生兩無明舉出,發業無明,即無始無明。潤生無明,即妄念無明。上文窺基法師亦已明白舉出,則其區別,彰彰明甚。見聞覺知,出維摩詰經,經雲:「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讀此可知見聞覺知全是腦根作用,與佛性相離甚遠,縱見聞覺知,不著妄念,只到無始無明境界。阿含經以補特伽羅內分四部(見聞覺知),外分六根,斷六根,使之清清凈凈,是小乘所修之果,均未見佛性也,禪宗祖師叫做「無明窠臼」。

楞嚴經雲:「爾時世尊開示阿難及諸大眾,欲令心入無生法忍。於師子座摩阿難頂而告之言如來常說,諸法所生惟心所現,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阿難,若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葉縷結,詰其根元,咸有體性。縱令空虛亦有若貌,何況清凈妙明心性。一切心而自無體,若汝執?,分別覺觀,所了知性,必為心者,此心即應離諸一切色香味觸,諸塵事業,別有全性。如汝今者承聽我法,此則因聲而有分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閉,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我非敕汝執為非心,但汝於心細微揣摩,若離前塵有分別性即真汝心,若分別性離麈無體,斯則前塵分別影事,塵非常住。若變滅此心,則同龜毛兔角,則汝法身同於斷滅,其誰修證無生法忍?即時阿難與諸大眾默然自失。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讀此可知,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仍未能破無始無明,不能證無生法忍。

楞嚴經又雲:「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無相,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雲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即相,相有則在雲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知覺心,無有是處。」

觀照般若即吾人所謂有感覺腦筋,可分兩面而論:一起思想,二不起思想思想感覺從何而起?從無思想感覺之處而起。吾人之思想感覺生起之前,已有「見、欲、色、有」存在。前面所提之「住地」,意即在吾人思想不起以前,已有內在之性情存在。「見一切住地」意即人人有知見,而此知見人各不同。所謂「知見」者,華嚴經雲:「眾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執著,種種迷悶。」即指人生在世有聰明,蠢笨等種種不同之性情。所謂「住地」,即無思想感覺以前就存在者。所謂「欲」,即人之性慾,在思想感覺尚未發生以前已經存在裡面,譬如嬰孩,長大以後其性慾自然發出,無須人教,所謂「色」,即凡人都必愛好種種形色,並各有其不同之所好。所謂「有」,即人之所有權,如言此物為我所有。

見、欲、色,有四者是從無始無明住地而來,所謂「無始無明」即吾人之思想感覺之潛勢力,其狀態無知無覺,昏昏暗暗,是故名為「無明」。由於吾人之遍照虛空佛性。久為無始無明所籠罩,故不得顯現,然而無無明是可破除者,若此無始無明一旦被破,便能得見佛性。如經雲:「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斷。」因為這兩等人是小乘乘法者,故不能斷,要修大乘法門才能破除無始無明

關於修大乘法門,在金剛經中稱為「入無餘涅槃。」此點待於後面繼續討論。

第三何為「方便般若」方便般若又名文字般若,即指吾人現前之眼、耳、鼻、舌、身而言。眼耳鼻舌身是外在浮塵根,而其內在之能力則為見、聞、知、覺。眼所見者,印象腦筋中見之一部份;耳所聽者印象腦筋中聞之一部份。鼻所嗅者,舌所嘗者,身所觸者,印象腦筋中覺之一部份;意識感覺者,印象腦筋中知之一部份。若吾人慾見佛性,便得依方便般若,破除無始無明方能得見之。

現在開始講何為修大乘法門,破無始無明,得見佛性

金剛經第十五分說:「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

金剛經第三分說:「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入無餘涅槃即是修大乘法門。佛法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四個階段,而此四個階段,彼此之間大有差別,且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釋迦牟尼佛之所以用辯證法,乃要將其所講之法辯得清清楚楚,佛經亦分小乘,中乘,大乘,最上乘四種經典,若以小乘中乘經典來解釋大乘最上乘經典則是大錯。修小乘法者及中乘法者,名有餘涅槃;修大乘者則名無餘涅槃。若欲明白修大乘之無餘涅槃,必先明了小乘中乘之有餘涅槃,辯明此點方不致於修錯。

現在次第講修小乘中乘以及大乘法門。

人死之後狀態,只是靈魂離開肉體楞嚴經雲:「補特伽羅,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如胎已成。」又雲:「妄隨七趣沉溺,補特伽羅,各從其類。」

中乘辟支佛修十二因緣涅槃經及大寶積經詳解其大意,因補特伽羅(舊譯人或眾生,新譯曰數取趣,數者、取五趣而輪迴之義。案梵本「補」此雲數,「特伽」此雲取,「羅」此雲趣。謂數數往來諸趣也。)舊釋亦作弗伽羅,翻名為人,言舍天陰入人陰,舍人陰入畜生陰是也。補特伽羅起一念,名曰無明無明即迷昧不明之意,看見男女交合,便動念進行參加,此即為「行」,一參加便即墮落胎中,此即是過去之「無明」及「行」,皆屬集諦。「識」是業識,就是陰身,被業牽動,而來投胎。「名色」是在胎中時,色身尚未成就,受想行識四陰只有名目,而無色質。「六人」即在胎中開張,六塵所入之處,此即六根具足時期。「觸」即出胎之後,六根著六塵。「受」帥領受順逆之境。此五項是今世所得之果,即現在所感之苦諦。「愛」即於塵境有所愛好。「取」即取著所歡喜之事物。「有」即業之意,此三項是現在所造之業,招感將來果報,即煩惱業行之集因。「生」即隨所播之種子而得再來受生.,而老死亦將隨之,此二項乃來世當受之果,即未來之一切苦患果苦諦。吾人之過去,現在,未來,皆因一念無明而受生死輪迴。若能將此一念無明滅除,則觸滅、行滅、受滅、愛滅,乃至生老死皆滅矣。

以上所述,系中乘破妄念無明境界,滅時名破,然一動念,無明又生,是故中乘之斷妄念乃暫時之滅。而非冰破。此與破無始無明佛性迥然不同。妄念無明亦名潤生無明

大乘者既不斷六根亦不妄念,故與修小乘中乘者不同。大乘人利用六根妄念以破住地煩惱,此有三種法門圓覺經雲:「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佛言無上妙覺,遍滿十方,一切如來妙法,皆由此本體流出,其性平等。就本體言,修行實無二法,若就方便而言,則其法無數無量,然可歸納為三種:即「奢摩他」寂靜,「三摩缽提」攝念,「禪那」靜慮是也。下文逐次解釋此三種修行法門。「善男子,若諸菩薩凈悟圓覺,以凈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放。十方世界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奢摩他」即寂靜之意,又譯為「正定」,昔人有譯為「止」者未盡確當。因「止」為四病之一,並非正法。普覺菩薩問佛,佛曾詳細宣示,現不依止字解釋,欲免眾生誤解也。

此即言若諸菩薩能解悟「凈圓覺」之理,以凈覺心,取靜為行,則一切舉止威儀皆在靜中,由根塵識所生妄念煩動已歸澄汰。此時便達無始無明境界,繼續用功,一旦靜慧發生因緣時至無明窠臼叻的打破,身心客塵從此永滅,獲得自在,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放,十世界如來心皆於中顯現。此心即是法界本體法界不離此心。如鏡中像了了皆是佛性此種方便名「奢摩他」,即不起雜念,單以寂靜,六根齊用,往下直看,工夫純熟,無始無明一破,便是本來面目

圓覺經雲:「善男子,若諸菩薩悟凈圓覺,以凈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行起,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三摩缽提」譯為攝念,言以眼根統攝五根,集中其力量,向無始無明進攻,一步緊似一步,漸次增進。如苗出土一般。因緣時至無明窠臼叻的打破,豁然貫通,徹天徹地的看見本來面目此種起幻力量謂之「未覺幻力」,即起諸幻以除諸幻者。是指以眼根統攝幻五根以打破無始無明。「變化諸幻而開幻眾」者,即將根塵識境界皆轉為佛性。如六祖所雲:「自性眾生誓願度」之謂也。「大悲輕安」者,謂心不散亂也。「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言六根不可破,而無無明可破,故有不同,然此二者究竟皆屬幻化,無始無名一經打破。六根變為佛性,幻相永離。此時便無所謂六根,無所謂無始無明,幻相已滅,實相現前,而菩薩之妙行圓矣。此種方便名曰「三摩缽提」。乃以眼根統率五根,直往內看,無明窠臼一破便見佛性

圓覺經雲:「善男子,若諸菩薩悟凈圓覺。以凈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脫,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發起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心身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禪那」譯為靜慮,言諸菩薩若能解悟凈圓覺之理,以凈覺心(指腦筋),不取幻化及諸靜相。言不斷六根,不止一念,視由他視,聽由他聽,動由他動,靜由他靜,但心裡抱定一個念頭,了知身心為礙,皆是我執法執。無知覺明(即無始無明)雖不依諸礙,然落於空執。便是無始無明境界。於是向此處著力,一旦因緣時至,叻的無始無明打破,徹天徹地皆是佛性,永得超過礙無礙境。雖肉身仍在塵域,而法身自性則充滿十方,內外無隔,打成一片,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無有間隔,煩惱涅槃(即我執法執)不相阻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達於妙覺,隨順寂滅境界此種境界,非他人身心所能及,所謂唯悟與悟乃能知之。此時回視肉身,如海中一漚,空中一塵,眾生壽命皆為浮想矣。此種方便名為「禪那」,乃六根互用,往內察看,觸著機緣豁然貫通,便見佛性

圓覺經雲:「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隨順修習。」

此言以上所敘述三種法門皆是修圓覺之最好方法。一切如來因此成佛,一切菩薩種種方便,皆不出三種事業。無論修那一種,皆可以明心見性。倘有人聞此法門,只要修習一剎那工夫,已勝過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矣。修大乘法門者,行、住、坐、卧皆要用功。馬祖雲:「修禪不屬坐,坐即有著。」

最上乘法門,如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雲:「世尊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罔措,惟迦葉破顏微笑,世尊雲:『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最上乘法即為「透三句」。

百丈禪師雲:「夫教語皆三句相連,謂初中後,若只說一句,便令眾生地獄;若三句一時說,渠自入地獄不幹教主事。」「透徹三句」如金剛經雲:「如來世界」初句,「非世界」中句,「是名世界」後句。

最上乘法門並非用功的話,乃是說明心見性以後之話。楞嚴經雲:「山河大地皆是如來妙明真性五蘊六塵無非菩提本來自性。」古德雲:「青青翠竹盡是真如,鬱郁黃花無非般若。」般若經雲:「色無邊,般若亦無邊。」

最上乘者,即第六度般若禪,佛法在本來自性上說,本是無言無說,無佛可成,無眾生可度,無生死可了,無涅槃可證,但有言說,都無實義。語言道斷,心行處滅。德山和尚雲:「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授於巨壑。」語言文字聰明智慧,一概都用不看。故釋迦說法四十九年,未曾說一字。最上乘法是唯證與證乃能知之,是過來人的話。既已證得後,宇宙山河世間萬物都在佛性光明之下。未見佛性前,上明下暗。本來佛性譬如太陽,無始無明如烏雲,太陽本有之光明不能發現,只因被烏雲所遮障,若吾人用功一旦打破無明窠臼,譬如大風吹散烏雲,則太陽光明遍滿宇宙,充塞十方,而宇宙萬物皆在佛性之中。故古德雲:「甚麼是佛?石頭瓦塊,露柱燈籠,翠竹黃花青山綠水,無一不是佛性。」

最上乘法,如兩個同鄉人見面時所說鄉土風光,唯他們二人如甜如蜜,旁人聽之如聾加啞。最上乘法,惟過來人與過來人所講乃能知之,未證悟之人聽見證悟之人說東說西,千萬不可毀謗。古人雲:「毀謗般若罪過無邊。」假如你未悟,任憑你怎樣說都不是,假若你悟後,怎樣說都是心中七通八達,從自己胸襟中流露出來,說般若禪,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和盤托出。或瞬目揚眉,問東扯西,瞋喜打罵,說是說非,擎拳舉指;或行捧喝,豎拂槌;或持乂張弓,輥毯舞笏;或拽石搬土,打鼓吹角;或一默一言,一噓一笑,乃至種種方便,皆是親切為人。然只因太親切故人多罔措。瞥然見者不隔絲毫,其或沈吟,迢迢萬里,欲明道者,宜無忽焉。祖祖相傳,至今不絕,只怕不悟,不怕悟後無語。

關於最上乘之「透三句」之意?應當詳細解釋。釋迦如來三十歲時得見佛性,八十歲乃入涅槃?迄今二千餘年,其佛性既是遍滿虛空,充塞宇宙,故無生死亦無去來。六祖二十四歲得見佛性,七十七歲入於涅槃,迄今一千餘年,其佛性亦見無生死,無去來。傳燈錄中所載千千萬萬已見佛性古人,亦復如是。

涅槃與死究有何差別?未見佛性即是死,死後如何,莫名其妙,涅槃二字乃表示佛性不生不死,不來不去,遍滿虛空,充塞宇宙。得見佛性之益處,即永無生死輪轉。若就佛性而發揮,則一切見欲色有,見聞覺知,六根六塵六識,以及宇宙萬物皆是佛性

佛性而論?吾人肉體之死亡正如一隻茶杯之破碎,對於佛性兩不相干。

金剛經中專論「透三句」之意。藉此三句以反覆指明吾人之佛性本來無言無說,隨便舉一物可代表佛性

最初三句,論釋迦佛拈花示眾。「佛說拈花,即非拈花,是名拈花。」第一句是花;第二句由佛性本體而發揮故非花;第三句印證花即佛性

次三句如金剛經第五分雲:「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第一句「若見諸相」,諸相即吾人眼所見之一切事物;第二句「非相」,意即吾人佛性中本無一物,故言非相;第三句「即見如來」,意即吾人所見之一切山河大地都是妙明真性中物,見山河大地即見佛性也。

金剛經第十三分雲:「佛說般若波羅密,即非般若波羅密,是名般若波羅密。第一句佛說智慧彼岸;第二句即指佛性本無此岸彼岸;第三句由佛性發揮則已到彼岸矣。

經雲:「佛說微塵,即非微塵,是名微塵。」微塵即指吾人心中之一切思想佛性中本無一吻,然由佛性發揮,則一切思想皆是佛性。(唯心)

經雲:「如來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世界即指吾人所能見之世界,眼所見者無非穢土;然由佛性而發揮,則此世界即為凈土。(唯物)

經雲:「如來說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三十二相是指肉體而言;「即是非相」乃指吾人佛性中本無肉體;「是名三十二相」即由佛性發揮,則三十二相便是法身佛,亦即佛性

金剛經第十四分雲:「如來說第一波羅密,即非第一波羅密。是名第一波羅密。」波羅密意即究竟成佛;第二句指佛性中既無佛亦無眾生;第三句是由佛性發揮,故第一波羅密即究竟到彼岸

金剛經第十七分雲:「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  一切法即指一切士農工商日用應酬;「即非一切法」乃由佛性而論,佛性中本無一法;然由佛性發揮則一切法如起居飲食男女皆是佛法華嚴經雲:「佛法世間法,世間法即佛法。」不能以佛法分別世間法,亦不能以世間法分別佛法

經雲:「人身長大,即非為大,是名為大。」身即吾人之肉體,若按佛性而論本無肉體,然由佛性發揮則吾人之身體即遍滿虛空,充塞宇宙,如是則是真正無所不在之大身也。

如來說:庄嚴佛土者,即非庄嚴,是名庄嚴。」庄嚴者即將吾人肉眼所見穢土變為清凈佛土,然由佛性而論,佛性中本無凈穢之分;若由佛眼觀之,則此世界即為庄嚴佛土,而非人類所造。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諸心即指世人之一切思想;非心者意謂佛性中並無若何思想,然由佛性發揮則一切思想皆是佛性。依金剛般若而論,則既無過去心,亦無現在心更,無未來心,此即指佛性無過去、現在、未來之三際,然非不想過去、現在、未來也。

金剛經二十分雲:「如來具足色身。」意即指吾人之肉體,約佛性而言,則無肉身,然由佛性發揮則色身亦是佛性

金剛經二十三分雲:「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善法即指無為善法,如來說即非善法,從佛性而觀,則無為之亦無;然由佛性而發揮,則是真正之無為善法,真正之自由平等,真正之大解脫也。

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是名諸相。」諸相即宇宙中一切所能見者;非相意即佛性中本無諸相;然依佛性觀之則一切諸相即是佛性

二十五分雲:「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凡夫即指一切世人佛性中既無人之存在,則何凡聖之有哉?然由佛性而言則凡夫即佛,佛與凡夫無有差別

第三十分雲:「佛說微塵眾。」微塵乃指吾人心中之種種思想而言,若按佛性而論,本無微塵想;然依佛性而觀,則一切微塵思想皆是佛性

圓覺經雲:「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痴具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凈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經雲:「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指穢土而言,若由金剛般若佛性觀之,則佛性中無世界;然依遍滿虛空法身而言,則此世界即為凈土。「一合相」是指身心遍滿虛空,充塞宇宙法身凈土凈土法身宇宙森羅萬象皆是法身皆是凈土。「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古往今來明心見性者之法身遍滿虛空無所不在,世界有壞,金剛般若則永遠不壞釋迦佛臨入涅槃弟子問曰:「佛涅槃後將在何處?」佛雲:「我今安住常寂光,名大般涅槃。」「常寂光」即法身凈土之一台相。「大般涅槃」即不生不死,不來不去,遍滿虛空,充塞宇宙

金剛經中之四句偈亦甚難懂。第一四句偈在第六分。如經雲:「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眾生壽者。」第二四句偈在第十分。經雲:「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昧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第三四句偈在第十三分。經雲:「佛說般若波羅密,即非般若波羅密,是名般若波羅密。須菩提,於意雲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第四四句偈在二十一分,如經雲:「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金剛經最難明白者即四相。經雲:「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四相之道理,任吾人隨認一相即是錯認佛性,因為四相並非佛性涅槃經雲:「眾生如旅客,佛乃指路人,常於三岔路,等候人經過,指示其方向,以免入迷途。」錯路有四條,名曰四病,若人走錯即不能得見佛性,遠離此四條錯路,即是正當之路,此正路即佛在二千餘年前已指示吾人者。所謂四條錯路。走錯即是四相。未見佛性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見佛性已即吾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金剛經第三十二分雲:「世尊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吾見人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眾生見壽者見。」見即知見之意,佛性本無四相。然由佛性而發揮,則四相即佛性。未見佛性時乃錯認四相為佛性,見佛性後則四相即為佛性

金剛經第三十一分雲:「所言法相者」,即指人之知見。在佛性中本無若何知見,故曰:「如來說即非法相」;然由佛性而發揮,則一切法相即是真知真見。故曰:「是名法相」。般若經雲:「見無所見即真見,知無所知真知。」無所見、無所知者,乃指佛性本體而言。修大乘用功不得其法,則會產生四種病。四病即作、止、任、滅。圓覺經雲:「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雲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照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明為病。離四病者,則知清凈,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茲將四病分別闡明如下:

一、作病,修行者,為求圓覺佛性,操心太急,用腦筋去揣量測度,或執意修種種善行心中每起一惡念時,即刻改作一段好思想。不怕妄起,只怕覺遲,染是識,凈是智,一念迷是眾生,一念悟是佛,舍妄取真。知之一字眾禍之門,眾福之門。(以上諸言非出於佛經,乃由孟子良知良能脫胎而來。)「以妄除妄」,佛經中並無此說。乃從南華經脫胎而來南華經雲:「遣之又遣」,即此意也。「真空妙有,妙有真空。」佛經中無此語。「小是有,始是空,終是不有不空,頓是即有即空,圓是不有而有,不空而空。」小、始、終、頓、圓之五教義,查各佛經無有載及,以上兩節皆由老子道德經脫胎而來道德經雲:「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由真起妄,返妄歸真。」佛經無此語、而是老子所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佛性明鏡妄念如灰塵。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佛經中無此說,也是由老子道德經脫胎者。「真如受薰染」,佛經亦無此說,也是由老子道德經脫胎而來。「真如不守本性。」佛經亦無此說。「真如緣起」,佛經亦無皆是老子道德經而來

以上五節皆出老子道德經,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

心法雙忘,人法雙泯」,佛經無載,乃從南華經之「善惡兩忘」脫化出來。

「似有非有,似空非空。」佛經中無此說。乃從老子道德經之:「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脫化出來。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佛經中方無此話,乃從南華經之「真人不變」脫化而來

「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佛經無此語,從南華經之「動寂」脫化出來。

六朝高僧,僧朗法師,以空假中解釋佛性佛經中無此解釋,是從莊子南華經之「中道」脫化出來。南華經對「中道」之解釋,不要善,不要惡,只要中間,「即為中道」。

「緣督以為經」,「緣」是順,「督」是中,「經」是常道。普通所講中道,中因邊有,不落二邊,名為中道大智度論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說是假名,亦名中道義。」此四句解釋因緣所生法是空是假,離開空假,便是中道因緣所生者是生滅法,佛性不生不滅者。大涅槃經雲:「中道者,名為佛性。以是義故,佛性常恆,無有變易,不得第一義空,不行中道。」得第一義空,即明心見性佛性遍滿虛空,名為中道。「第一義空」即見佛性之意。(見楞伽經)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中間即是。」佛經中無此說。是從莊子南華經脫胎者。

「緣督以為經,緣是順,督是中,經是常道,離妄即覺。」佛經中無此語,而是老子所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之「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孔子之「正心誠意」;宋儒之「去人慾之私,存天理之正。」皆此病也。

二、止病。將一切思想勉強止住不起,如海水不起波,無一點浮漚。小乘斷六根,道家清凈寡慾,絕聖棄智,皆此病也。佛性非「止」而合。

三、任病。思想起也由他,滅也由他,不斷生死不求涅槃,不執著一切相,不住一切相,對境無心,一切無礙,只要我無心萬物,不怕萬物常圍繞。佛經中無此等語,乃出南華經:「天地與我並生,萬物我為一。」脫胎而來儒家之「樂天知命」,道家之「返自然」,「歸嬰兒」,以及永嘉禪師集中之「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佛經中並無此話,乃從南華經脫胎來。皆此病也。佛性非「任」而有。

四、滅病。將一切思想斷盡,空空洞洞,如同木石一般,中乘破一念無明老子雲:「惚分恍兮,窈兮冥兮」,莊子雲:「坐忘」,宋儒雲:「我心宇宙」,以及印度外道六師,皆此病也。佛性非「滅」而有。

參禪者錯用功夫,即犯以上四病,並錯認「四相」為佛性。茲將「四相」分別闡明如後:

(一)我相,即我執小乘人斷六根時,「小我」已滅,入於「大我境界,此時心量擴大,有充滿宇宙之象。清凈寂滾。宋儒所謂:「我心宇宙」,莊子所謂「坐忘」(出大宗師篇),希臘哲學家所謂「大我」,「上帝」,老子所謂「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皆是「我相」境界

(二)人相,即法執,起後念以破前念。譬如前念有我,乃起後念之「否認我」以破之,繼而復起一念以破此「否認我」之念,如是相續,以至無我,破見仍存,悉為「人相」。莊子所謂:「我今喪我」即此相也。

(三)眾生相,亦是法執,凡我相人相所未到之境界,是眾生相,所謂前念已源,後念未起,「中間是」是也。儒家謂:「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書經雲:「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此「中」字,即眾生境界

(四)壽者相,即空執,一切思想皆已停止,一切善惡是非皆已忘即,其中空無所有,如同命根。六祖說是無記空,二乘誤認為涅槃境界。其實即「無始無明」。禪宗稱為「無明窠臼」,「湛湛黑暗深坑」,道家所謂「無極」,即此境界

以上四相皆是有為法,皆非究竟。故金剛經雲:「若取法相,即著我眾生壽者。」圓覺經雲:「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金剛經雲:「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乃指四種境界俱非正法也。淺識之流每謂「三教同源」,若能明此四相精義,則知三教相隔不啻天淵也。

因犯止、作、任、滅四病便錯認見聞覺知為佛性。以上所舉四項,如能了解於心,則佛性斷非如一般人所測度玄之又玄,空而非空,無可尋著,但以斷六根,破妄念,入於四病,墮於四相,所能達到。圓覺經雲:「善男子雲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鍼艾,即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凈涅槃皆是我相。」

然則何謂「我相」乎?我相者,即指眾生修行時,心中所證之一種境界也,然此所證,並非實證,乃誤證也。謂誤證「我相」境界以為「自性」也,譬如有用功之時,停止六根作用,使不為外界事物所影響,此時百骸調適,四肢絃緩,忽忘我身,然用鍼艾刺炙,方覺有此肉體此種清凈舒適境界其心自以為已證如來之「畢竟了知清凈涅槃」矣,其實皆是「我相」境界也。圓覺經雲:「善男子雲何人相。謂諸眾生,心證悟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然別「人相」果何如乎?亦是眾生修行時所悟證之一境界也。眾生初悟證「我相」,既而悟「我相」之非「自性」,乃又起一念,不復認我,並將前所悟證之非我,俱予遣除,自以為超過一切證者,已見「自性」,殊不知此境界悉為「人相」境界。甚至其心以為圓悟涅槃,亦是腦筋思想作用,皆名「人相」。「善男子雲何眾生相?謂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雲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雲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然則眾生相又何如乎?「眾生相」者,乃眾生修行時,悟我相人相之非,俱加屏遣,入於二相所不及之境界也。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既雲眾生,則非我非彼矣。修行腦筋所能證悟之境,皆為我人,而我人所不能及之境則為眾生相」之境界。所謂「前念已滅,念後未起,中間是」是也。「善男子雲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凈,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存我覺我,亦復如是。」然則「壽命相」又如何乎?「壽命相」者,謂眾生修行時,屏棄我相人相眾生相,入於空無所境界、此境界乃一切業智所不能聞見,終如命根一樣,雖然空寂,終自存續,故名壽命相」。蓋因前三相,既自覺其為塵垢而去之,然此之覺相,亦未離於塵垢也;如湯銷冰,冰已不存,而湯仍存。所謂「厭流轉者,妄見涅槃」是也。「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正法末世?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真妄先後辨

真如無明,孰先孰後?曰:真如無始無明、見、欲、色、有,見、聞、覺、知、一念無明、六根乃同時而有者,故無先後之分。譬如金礦,金石混合,同時而有;然若將金煉出,則金永不變礦。眾生若斷除無明,則永遠為佛,永不起妄。圓覺經雲:「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未曾有始終;若以輪迴心,思惟即旋復,但至輪迴際,不能入佛海。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複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生死涅槃凡夫諸佛,同為空華相;思雌猶幻化,何況詰虛妄;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金剛經乃以實相為體,觀照為宗,方便為用。

往昔註解金剛者,有人以無相為體,無住為宗,離相為用,如此則完全落於空無所有。此理乃仿老子之「無能生有,有復歸無」之說。「不執著一切相」,「對境無心」,「一切無礙」,皆出莊子南華經,如雲:「天地與吾並生,萬物與吾為一。」「一念覺是佛,一念迷是眾生」,乃孟子良知良能」之理。「知之一字,眾妙之門」,「能知真知妄,即真功夫」。出老子道德經無相,無住,離相三句佛經中無此語。吾人何能以不分別不執著耶?木石則無分別,亦無執著維摩詰經雲:「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婆伽婆〕涅槃經雲:「婆伽名破,婆名煩惱。」

報恩經亦雲:「婆伽名破,婆名煩惱。」

圓覺經雲:「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皆指破住地煩惱,住地無明而非指破起之煩惱,起之妄念無明

不起之煩惱是恆久潛伏者,然一旦被破,則永遠斷滅;

起之煩惱是暫時者,起已復滅,滅已又生。

講述佛法應以佛經解釋佛經方為正確,若以老莊孔孟之理解釋佛法,則終是錯誤;以腦筋來測度佛性亦屬錯誤圓覺經雲:「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即非輪迴。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無始無明)。」

此節再申明用腦筋思想窺測佛性之誤,言一切如來妙圓覺心,乃屬絕對者,非言語思想之可及。所謂菩提涅槃成佛、不成佛輪迴、非輪迴等等,不過是方便假名而已。佛性中本無此等事,亦無此等名也。莫說思惟無法測度佛性不思境界,即使諸聲聞(即小乘)人以斷滅六根工夫所圓之境界,雖將身心語言斷滅而盡,亦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指二乘凈緣境界,非無餘涅槃)境界,何況以普通思惟心,而欲測度「圓覺境界」者乎?此等人有如取螢火以燒須彌山,終不能燒著。故以輪迴之心,生輪迴之見,而妄冀能入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也。故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先斷無始輪迴根本(即無始無明)。

金剛經中國民間乃最普通流行之一部經,凡為信佛者,莫不誦讀此經,是故若言此經乃家喻戶曉者,亦未嘗不可也。然因金剛經乃解決死生大事之要訣,且其文義尤為佶屈深窈,故須細心審詳研討,切勿以文長而生厭倦。為欲了悟生死而破無明,則非粗心意念一遍,或匆促流覽一旖所能得也。學者宜黽勉之。

以上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題解釋已畢,茲開始講述經之本文: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比經自傳入我國,凡經五代六師翻譯:

一、羅什於姚秦時居草堂寺,所譯名金剛般若;二、菩提留支於元魏時住永寧寺,所譯與什同名;三、真諦於陳朝住廣州制止寺,所譯名亦同上;四、笈多於隋朝住東都上林園,所譯名金剛能斷般若;五、玄奘於唐貞觀十九年還國,文帝迎住西京弘福寺,譯名能斷金剛般若;六、義凈於天後證聖乙未還國,至睿宗景雲二年,譯名與奘師同。今所傳本,乃羅什弘始四年草堂寺譯者也梵語鳩摩羅,此雲童壽,謂童年有耆德,什乃華言,即善此方文字之意,華梵合舉,故曰羅什。

法會因由分第一          17.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善現啟請分第二          18.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大乘正宗分第三          19.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妙行無住分第四20.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如理實見分第五          21.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

正信希有分第六          22.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

無得無說分第七          23. 凈心行善分第二十

依法出生分第八          24.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

一相無相分第九          25.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

庄嚴凈土分第十          26.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27.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28.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29.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30.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31.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凈業障分第十六         32.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法會因由分第一

金剛經之三十二分,乃梁昭明太子所分。法會因由者,即金剛經法會之起始經過也。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釋迦如來臨入涅槃時,其弟子問佛日,「佛滅度後,佛所說一切教法應以何語為首?佛告彼日:「應以如是我聞」而為開首。意即我聞於佛者如是,非私意也。

「舍衛國」,此雲聞物,亦名豐德,又雲名稱。乃波斯匿王之都,以文物豐盛馳名遐邇,其國人最重哲理,如古之希臘然。

「只」即只陀,此雲戰勝。太子之名波斯匿王與外國交兵,得勝之日生此太子,因賜是名。如此方叔孫勝敵,以名其子。樹乃太子所施,故名只樹。

「給孤獨」,梵語須達多,此雲樂施。園主之名。蓋舍衛王臣,初未知佛,因須達多入王舍城,寄止珊檀那家,時珊檀那中夜而起,庄嚴宅舍,營辦餚(食+善)。須達多聞已,即起問言:「大士欲請國王耶?」答言:「請佛,無上法王。」須達聞已,身毛皆豎。復問:「何以名佛?」珊檀那遂廣為說佛功德。須達多言「善哉大士,所言佛者,功德無上,今在何所?」珊檀那曰:「在王舍城竹林精舍。」爾時須達多遂往見佛。佛為說法,須達多聞已,獲須陀洹。因請佛曰:「惟願臨顧,至舍衛國,受我微供。世尊受請,達多回國,布金買園,只陀因而發心施樹,故雲只樹給孤獨園也。

比丘」,梵語,此雲乞士,亦雲怖魔,又雲破惡。梵語僧伽耶,此雲和合眾。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佛性絕對,超越世間,至尊至重,故曰世尊。佛制出家之士,過午不食,今食時者,即午前應食之時也。

次等者,不揀貧富,無分凈穢,挨次而乞也。已者,不論有緣無緣,七家則已,又或不限人家,滿缽則已。

以上序分竟,下正宗分開始。

善現啟請分第二(即須菩提問佛關於明心見性之事。)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

梵語須菩提。亦名蘇補底,此雲空生,或雲善現,又名善吉。或雲妙生,以初生時,寶藏頓空,相者占之,此子善吉,七日之後,家珍復現,故雲善現。因含多義,存梵不翻。長者,即以其德臘俱高也,乃舍衛國人,鳩留長者之子,解空第一,此經發揮真空絕對妙理,故非須菩提無以激發唱酬也。

偏袒右肩者,乃彼方儀制,以表敬也。

「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

菩薩對於真如絕對妙理,或解悟或證悟,皆已入大乘之門,無須再談調伏之事。惟為使一般善男信女,初發大乘心者,易於趨向起見,故仍有此問。問應該如何修行才能使此心得到安住,破相對而入絕對。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梵語,此翻無上正等正覺。即謂佛性無有任何物可比,是絕對之意即無生死,無來去,遍滿虛空,充塞宇宙。如華嚴經雲:「譬如真如,無有對比。」相對者即有生死雲何應住,意即吾人應該如何去住?雲仰降伏其心,意即如何才能解決死之問題。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贊須菩提,並答言:「汝所問者即如何能見佛性,如何解決生死問題,現在吾將汝所提之問題一一解答:發即尋覓之意,若人慾見佛性,即應如是去做。如是降伏其心,即指解決生死問題。「唯然,世尊,願樂欲聞。」即彼等以欣喜之心而聽佛所開示

大乘正宗分第三

金剛經乃大乘法,而明非小乘二乘。修小乘斷六根,修中乘斷一念無明。修大乘者入無餘涅槃,不斷六根,亦不斷一念無明,而惟破無始無明,得見佛性小乘二乘名有餘涅槃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佛告須菩提:若人慾解決死生問題,應先明了佛性。卵者想生,胎從情慾,濕生合感,化生應離。「有色」即眼所見之一切。「無色」,即眼所不能見者。「有想」即心中所想者,「無想」即心中不想,「非有想」即不著一切想,「非無想」即一切思想皆斷,空無所有。如此用功皆非見佛性之道。必須修行乘法門,入於無餘涅槃,方能得見佛性。修大乘法門,如前所講。「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意即依佛性而看,則實無佛可成,亦無眾往可度。佛性本來是佛,不須頭上安頭。若人誤認四相為佛性者,則非菩薩。四相之討論已如前述,茲不再述。

「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等,皆相對者也。有色是一念無明無色是無始無明;有想是一念無明,無想是無始無明有無是相對者,舍有歸無,由無生有,循環返復,便是輪迴生死,無有了期,故應破之,使入於絕對。一切相對皆還原為絕對,無能例外。故曰:「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減度之。」然一切相對者皆是腦筋妄想,四相作用,如空華夢境,本無體性,一經打破,還原為絕對,則恍然大悟,原來除絕對之外,本無所謂相對。眾生本來是佛,佛性圓滿現成;無證無得,不假造作,故曰:「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菩薩已明心見性,一切皆是佛性作用而非腦筋作用。倘若菩薩仍有腦筋作用,則有我眾生壽者四相,此四相乃相對者,相對未除,則不能入於絕對。既未自度,則不能度人,故亦不能名為菩薩佛性乃絕對者,其中無四相,四相即腦筋作用。然若故意不加分別,則仍是腦筋作用而非佛性

昔有法師金剛經,解釋「無人相,無我相」即不分別不執你我,適有龐居士問曰:「若無我相,誰人講金剛經?若無人相,誰人聽金剛經?」講者莫答,欲下座,居士送一偈曰:「無我亦無人,怎麼有親疏?金剛般若性,外絕一纖塵,勸君休離座,何以直求真;我聞並信受,總是假名呈。」

妙行無住分第四

妙行無住,約吾人之佛性發揮,則一切不住,雲何一切不住?曰:終日說法佛性無話可說終日眾生佛性眾生可度。佛說:「吾四十九年說法,會說著一字。」若見佛性已,則日日度生說法,而明了佛性是無言無說者。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何謂「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即由佛性所流露之佛法,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釋迦佛所指出之止、作、任、滅四條錯路,應當遠離。四條錯路已如前述,茲講修大乘三種法門:即普度眾生三種布施:第一財布施;第二法布施;第三無畏布施是也。菩薩布施不住於相,終日說法,無法可說佛性說法,不布施亦不度坐,此之謂無畏布施

腦筋是相對者,故有相有住;佛性是絕對者,故無相,亦無所住。有相有住,則有限;無相無住,則是無限。是故住相布施功德有限,而不住相布施則是由絕對佛性流露出來之大慈大悲,乃不可思議之無限功德布施為六波羅密之首,故舉一以概其餘。

梁武帝達摩曰:「朕自即位以來,造像寫經度僧不可勝數,有何功德?」達摩曰:「無有功德,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蓋謂其為住杷布施也。

六祖雲:「見性是功,平等是德。」蓋謂佛性絕對,故功德亦絕對,不可限量也。

如理實見分第五

欲見佛,佛之三十二相乃必壞之肉體。吾人之肉體必將壞滅,非屬我者。釋迦佛問波斯匿王曰:「將來汝欲如何見佛?」波斯匿王曰:「我觀我身中之實相。」實相即佛性,無前際,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