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廣學」與「多聞」(一)

「廣學」與「多聞」(一)

──學佛人應有的志向願心

自從「智學成菩提.愚學為生死──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求道精神的啟示」一文刊出後,網友及讀者們的反應頗為熱烈;有信眾向我表示,對何謂「智學成菩提.愚學為生死」有甚多不解之處,因此,為了讓更多讀者能明白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求道精神意義在這裡特別對文題,詳加解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有所增益:

「智學成菩提,愚學為生死」語出《華嚴經》;經中《普賢行願品》偈頌雲︰「智海廣無量,不測反增謗;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智學成菩提,愚學為生死;如是不了知,斯由少學過。」

佛教義理,能增加我們的智慧,所以我們決心學佛就必須深入經藏;唯有認真做到深入經藏,才能真正成就智慧如海;所以說「智海廣無量」,但是這廣大無量的智海,是不容易達到的,必須靠多學、多聞、多用心,而且還要真解、正解、善解;一般人之所以無法真正領會並掌握佛法的要義,原因就在於「少學」;「斯由少學過」;也就是學得不夠多;因此,為了增廣自己的見聞與學識,才有善財童子遍尋天下善智識,以求道、參學的強大動力,所以,我們要向善財童子學習,開拓自己的視野,擴闊自己的見識;這樣的話,對我們讀經、修行必然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成就莫大的利益

因此,作為一個真正的佛弟子,我們應有「廣學」與「多聞」的志向願心;而學佛最重要基礎,須從皈依三寶開始;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受了皈依,就是真正的佛教徒,若不受皈依,雖然研究佛教的典籍,學習佛教的種種儀式,但仍不能算是佛弟子,故學佛入門,以受三皈依為根本。如《演道俗業經》中給孤獨長者問佛言:「初學道者,始以何志?佛言:先習五戒,自皈於三。何謂五戒?一曰慈心,恩仁不殺;二曰清廉,節用不盜;三曰貞良,鮮潔不染;四曰篤信,性和不欺;五曰要達,志明不亂;何謂三自皈?一曰皈佛,無上正真;二日皈法,以自御心;三曰皈眾,聖眾之中,所以廣大,猶如大海,靡所不包。」又《大乘理趣六波羅密經.皈依三寶品》中,如來彌勒菩薩的問話也說:「若欲求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涅槃者,應當皈依佛法僧。」

而「皈依」是什麼意義呢?「皈」就是皈投,皈向;「依」就是依託,依止;皈投三寶,以三寶為依託,是名為皈依。我們皈依之後,就有正確方向目標依此為依為據,就有正確行為的準則;那麼,什麼是皈依後的正確行為--「正行」呢?

壹、第一四正行

皈依三寶後,佛弟子自然可以獲得其救助護念,但須以修習正行為必要條件正行有兩類,各有四種。第一種四正行,如《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說:「當知皈依,有四正行: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現分別略述如下:

(一)親近善士

(1)善知識圓滿德相

「善士」即「善友」的異名親近善士,即通常所說親近知識圓滿的善友,必須具足八種功德。如《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五說:「雲何名善友性:謂八因緣故應知一切種圓滿善友性。何等為八?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聞能有所證,性多哀愍,心無厭倦,善能堪忍,無有怖畏,語具圓滿。」

1、安住禁戒:即安住具戒,善能守護別解脫律儀。於所受學的所有學處,不虧身業,不虧語業,無缺無漏,是名安住禁戒。

2、具足多聞:即於如來教法,多所聽聞通達,於諸求法者,有多法宣說開示,並且講說時,於文義善巧,於眾多妙法,能善受持,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如是名為具足多聞

3、能有所證:即能證四禪八定,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過患想,又能證慈悲喜舍,或預流果等,六神通、八解脫等,是名為能有所證。

4、性多哀愍,即於諸眾生,常起哀憐悲愍,樂與其義,樂與其利,樂與其樂,樂與安穩,如是名為性多哀愍。

5、心無厭倦:即於弟子善能教導,於弟子善行,善能讚歎鼓勵,性勤精進,為大眾宣說正法,不辭勞倦,是名心無厭倦。

6、善能堪忍:他罵不報罵,他瞋不報瞋,他打不報打,他弄不報弄,於諸逼迫苦事,自推己過,以業之成熟為所依趣,終不於他發生憤恚,如是雖遭輕凌毀辱,堪能忍受,而其本性都無改變,唯常於彼有情,思為利益。又能於修道等時,堪忍寒熱飢渴,蚊虻風日等苦,如是名為善能堪思。

7、無有怖畏:處大眾中,說正法時,心無怯劣,聲無戰掉,辯無誤失,腋不流汗,身毛不豎,不為諸畏怖之所逼切,故名無有怖畏。

8、語具圓滿:即成就極美妙的語言,甚顯了的語言,容易悟解的語言眾生樂欲聽聞語言,善辯善說,如是名為語具圓滿

大乘庄嚴經論.親近品》,更舉出具足十德為圓滿的善知識,如論中所說:「若善知識具足十種功德者,應堪親近。何謂為十?一者調伏,二者寂靜,三者除惑,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經富,七覺真,八善說,九悲深,十離退。調伏者,與戒相應,由根調故。寂靜者,與定相應,由內攝故。除惑者,信念與慧相應,煩惱斷故。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減故。有勇者,利益他時,不疲倦故。經富者,得多聞故。覺真者,了實義故。善說者,不顛倒故。悲深者,絕希望故。離退者,於一切時恭敬說故。」此中十德,全為《瑜伽師地論》之八德所攝,僅名相開合有差別而已,如「寂靜」、「除惑」、「覺真」,可攝入《瑜伽論》八德的「能有所證」中;「德增」可攝入「安住禁戒」、「能有所證」等中。故二論所說皆是善友的圓滿德相。但時在末世,具足如此圓滿德相的善知識,實在是難求難覓,如果能具備其中的五德,乃至三德,我們已欣慶為可親近依止的良師、善友了。(未完待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