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界法師:念佛止觀修學法要

  念佛止觀修學法要
凈界法師講授
第一卷
念佛止觀修學法要》。諸位法師慈悲!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請放掌。我們從今天開始用四堂課來解釋念佛止觀方法
經典上,佛陀講到修行的內涵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那麼我們整個佛法的修學基本上是兩個次第。剛開始是要求自己的身口二業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我剛開始要求自己從身口的斷惡修善來做一個基礎;那麼進一步我們就是要自凈其意,要求來凈化我們的思想。但是這個身口二業跟我們內在的思想事實是有相互關係的。因為如果我們內心思想邪惡的,我們就很容易創造罪業;如果我們的思想清凈的,我們也就容易創造善業。所以身口意的修學其實重點還是要以自凈其意——就是思想的改造、思想的凈化當作一個佛法修學的重點。
天台智者大師是把眾生成了四個不同的種性。那麼第一種人呢叫作三途種性三途種性是說,他的心是一種增上的惡心。這種人多數是對生命因果完全不明白,或者是半信半疑。那麼這種人他認為生命是沒有軌則的,造善是不能招感安樂果報,造惡也不能招感痛苦果報,所以他對生命的訴求就是及時地行樂。所以他在什麼事情,他內心當中沒有任何道理標准,完全跟著感覺走,心隨妄轉我現在打什麼妄想去做了,我現在生起什麼念頭去做了,他的生命是完全沒有任何章法的。這種人當然就很容易生起慾望煩惱。那麼三途種性的意思就是說智者師說這種人他在三界的流轉當中多數都是在三惡道呆過去的,即使從三惡道出來得到人身,他一下子又到三惡道去了。因為這種人他是完全沒有對真理的了解,講增上的惡心的三途種性
二種人是屬於增上的善心智者師說這種人人天種性。就是說身為一個凡夫他也有一慾望煩惱,但是他對業果的道理有很深刻的學習跟理解,他知道生命是遵循著一定的軌則,在三界的流轉當中,是因為善業去創造安樂果報,由罪業去招感痛苦果報他對這個善惡的軌則生起堅定不移的理解。那麼他就用這種因果道理呢,經常來克制自己的慾望,剋制自己的煩惱,因為他不痛苦,所以他開始去以這個業果的道理來調伏自己的慾望。那麼這種人他的生命當中呢,善心就比較強,偶爾起起煩惱,但是因為他對道理的理解,他有一慚愧心來克制自己、調伏自己,那麼這種人的種性叫人天種性。就是說他的生命當中在六道輪迴當中,他多分是在人天果報裡面活動的,這種人叫做人天種性他對業果是有深刻的理解。
那麼第三種人是二乘種性二乘種性基本上對生命的苦諦做很深入的觀察,觀察這個三界是沒有價值的,透過無常、苦諦的觀察。那麼當然從大乘佛法認為他是比較悲觀的,但是他對五欲身心基本上、他認為三界果報體不管是善業所招感的是樂果或者是罪業所招感的痛苦果報,三界就像火宅一樣,三界牢獄,視生死冤家但求自度,不欲度人。那麼二乘種性的人他的一個特色就是出離心很強,那麼他一心一意地想要遠離這個三界的火宅,但是他對積功累德、廣度眾生不生好樂,那麼這種人叫作二乘種性。如果他不加以調整,那麼他的生命很容易趨向於涅槃
那麼第四種人是智者大師贊嘆的菩薩種性菩薩種性他能夠有智慧來觀察三界無常、苦,他也有大悲心來憐憫眾生,就是悲智雙運。那麼這種種性的眾生,他的生命就能夠趨向佛道成就究竟的安樂
所以我們在座的諸位基本上我們是有四種種性的差別,那麼也就影響到我們整個生命的一個差別果報。當然佛法講到緣起性空,就是這個種性的差別是可以透過佛法的修學而加以改變,這個改變的方法就是止觀。所以今天的止觀就是改變我們內心思想,特別是一些顛倒的思想。透過思想的改變,我們就會改變我們的行為,乃至於改變我們未來生命。所以這個課程的主題就是念佛止觀修學法要》,主要是透過念佛止觀方法來修正我們錯誤思想
我們看講義,將述此義,大科分四:
甲一、總標念佛法要,首先我們解釋念佛方法
甲二、別明止觀體性,第二個是說明止跟觀的體性
甲三、正示念佛止觀方法。前面是各別地解釋念佛止觀各別的內涵,第三段就是我們的主題,就是把念佛止觀相互的一個運用作一個介紹。
甲四、結示勸修,我們作一個前面的回顧跟總結。
首先我們看甲一、總標念佛法要。這當中分兩科,先看第一科的念佛超勝這一科是蕅益大師的一段彌陀要解》開示,我們先把它一遍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隨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凈土。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是故《凈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豈非有見於「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攝事理以無遺,統宗教而無外,尤為不可思議也哉!
好,我們看第三面,我們把蕅益大師開示作一個簡要的說明。那麼這段呢,主要是講到凈土法門在一法門當中殊勝地方。那麼這當中呢,我們先分兩段。第一個,先總敘功能,先把佛法的修習的差別說出來。那麼在十方諸佛呢,他們在大般涅槃寂靜安樂當中,都是大悲心來憐憫這些流轉的眾生。那麼佛陀在度化眾生,基本上是隨順眾生的根機而施設不同的教法,這當中呢,三世諸佛在施設教法是遵循兩個規則。第一個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第二個是便有多門。那麼佛陀在施設教法呢,有兩個主題:第一個是契理,就是契合三世諸佛實相的道理。比如說業果的道理或者是空性的道理或者是真如道理,那麼這種道理是不能隨時空改變的,是不變的,就是說佛陀在三千年前是這樣講,現在也是這樣講。第二個是契機,這個契機是有它的隨緣、方便,比如說我們今天契入這個道理你可以參禪或者持咒或者念佛等等。就是說三世諸佛在施設教法有他的契理性契機性。
那麼再看第二段,別顯凈宗。在整個方便當中,這個地方我們是針對契機來說啦,在一切的方便的施設法門當中,我們如果要找到一個特別的直接而且特別圓頓,下手特別簡單而成就特別高超的,則莫若念佛求生凈土。那麼在所有的契入真理的方便當中呢,以念佛是最為直接跟最為圓頓的。
那麼這個地方我們作一個簡單的說明。當然,其實我們講方便啊,便有多門,那麼契入諸法實相有多種方便,但是這個方便其實不離止觀,沒有一宗派修行能離開止觀的。但是這個地方差別就是所觀境有差別,他所依止的、所觀察的境界差別。那麼智者大師把這個整個佛法的所觀境分成了三類:第一個是觀察眾生法,第二個是觀察佛法,第三個是觀察心法。我們簡單地解釋一下。那麼智者大師在解釋法華經》,就是妙法蓮華經》,九旬談妙,那麼什麼是妙法呢?智者大師就分成生法妙、佛法妙、心法。那麼我們在修止觀的時侯,第一個我們可以選擇觀察眾生法,就是這個五蘊,我們現前的色、受、想、行、識,就是觀察我們這個身心世界。那麼基本上這個小乘學者啊,我們看《阿含經》或者《阿毗達摩論》小乘的經論,他的所觀境是偏重在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觀察身心世界在整個小乘的傳承啊,他是不凈、苦、無常無我這個四念處來觀,用四種光明智慧來照我們的身心世界。所以小乘學者基本上對生命採取比較悲觀的,認為生命是沒有價值的,因為不凈、苦、無常無我。所以當然,一切法因緣他不斷觀察以後,就把生命的這種相續力量給消失掉,就是到了這種偏空的涅槃。所以一般來說呢,以這個五蘊為所觀境的,小乘學者多分是採取這樣的方法。第二種的所觀境是以佛法界為所觀境。佛法界當然是萬德庄嚴,依正庄嚴。以佛法界為所觀境的,在整個宗派當中,密宗凈土宗的本尊相應法,是經常採用這種方法你看密宗他是文殊菩薩,以文殊菩薩本尊,觀察他的相好、他的功德凈土宗當然是以阿彌陀佛為本尊,觀察阿彌陀佛的正報、依報的庄嚴。當然,這樣的心態跟前面的觀五蘊就不同,因為你五蘊的話,你馬上知道五蘊生死有很多過失的;那麼在觀察以佛為所觀境的時候,他內心當中是贊嘆跟皈依的,因為他觀的是一個佛的功德,所以他的當初的心情是一種贊嘆的心情皈依心情來直接地契入本尊功德,他基本上的觀法是樂觀的、肯定的這一面。那麼第三種觀法是觀心,像天台宗、唯識宗是觀現前一念心性。當然天台宗觀心,是觀這個即空、即假、即中,它剛開始是強調是要從假入空天台宗的第一個層次是說你在觀心的時候,你會發覺到我的心有善的功能也有惡的功能,但是你這個時候要把這些善惡因緣所生功能把它撥開來,觀到你內心的最深的、不生不滅的、清凈本性,那麼這個時候你就知道原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就是,從因緣生法,雖然我是有種種的煩惱跟罪障,從因緣生法諸佛是有種種的功德庄嚴,但是當我們因緣生法都撥開了以後,我們發覺我們的本性,三世諸佛也是一如無二如,這點在天台是非常重視這個觀念的。就是剛開始在觀心,是把心帶回家,就是先把心歸零,就是你先回到我們心的最初的原點,就是禪宗說的本來面目。那麼這個時候你會知道,其實我跟諸佛是沒有差別的,只是一種時間差別就是我遲早要成佛,因為我本性如此,我跟諸佛差別的只是我的時間還不夠。那麼從本自清凈,換句話說,只要我通過懺悔業障、積聚資糧,我就能夠有一天跟諸佛一樣。所以在菩薩戒的戒體當中就很強調你對本性的勝解,因為這是你能夠納受菩薩戒戒體的關鍵。當然他的即空,他這個時候一開始假如啦,空當然是無有少法可得,但是他有時候從空出假,他又從無有少法可得的心當中出來,出來的時候就跟境界接觸,他又知道,雖然是清凈但是因果絲毫不爽,有雜染的因緣清凈因緣、有十法界因果
那麼當然觀心法門是一種心地法門它是偏重在一真如的觀察智,是無相形。前面的眾生法佛法偏重在有相形。有相形當中呢,眾生法當然它是一種屬於這種消滅形的,他觀察五蘊身心呢是用不凈、苦、無常無我,他的心態要把這個生命消失掉。那麼凈土宗觀察佛的功德是肯定的,我要就像諸佛一樣的依正庄嚴。所以這個地方大家一定要清楚,同樣是修止觀,但所觀境是有所不同。不過蕅益大師的意思就是說呢,在三種的所觀境當中,站在成佛之道講到最直接而且最圓頓的是念佛、直接憶念佛功德來求生凈土這件事情是最直接、最圓頓,因為它有佛力的加被,那麼這是第一層的比較。我們再看第二層的比較,他是由粗到細,把這個所觀境慢慢地做一個比較。
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我們說過在念佛法門當中,主要是一種本尊相應,所謂的相應就是感應道交。感應道交就是我這一念苦惱的心跟阿彌陀功德的心要能夠接觸。那麼接觸就要有方法啦,那麼在凈土宗的傳承呢,我們這念心跟彌陀功德要接觸啊,有三種的選擇。第一個觀像。你找一個阿彌陀佛的像,你眼睛打開來,你用眼睛去取這個阿彌陀佛的像,那麼把這個像記住,然後眼睛再閉起來,閉起來你看看在閉起來的時候你心中不可以把這個影像現出來,那麼你剛開始會覺得很模糊,模糊的時候再打開,再看一次,再看一次呢再把這個像再取下來,再眼睛閉住,把這個像在心中再現出來,經過你一次一次的重複,到最後,你心中現的影像跟外面的影像是完全一樣的,清楚分別,這個時候你就成功了。觀像念佛,你的所觀境是一尊佛像,可能是一張紙做的或者是木頭做的,都沒關係,總之你要取那個像在心中顯現出來。第二種修行觀想觀想就是前面沒有像,但是你假借經論的文字隨文入觀——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你就隨文入觀,把文字的相在你心中變現出一種佛的影像出來,這個時候也是要如鏡現像經典上說,就像鏡子清楚把影像現出來一樣。這樣的一個方法也可以跟彌陀感應道交。第三種是憶念阿彌陀佛的聲號,就是以聲音——南無彌陀。您能夠,這個聲音呢,你自己能夠在心中創造一個聲音,然後你再把這個聲音聽回去,你只要聽得你自己佛號聲音,這個就是感應道交了。這三個方法。因為,我們說過,凈土法門是一個他力法門。他力法門就是,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你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使令你的心彌陀功德接觸,就是感應,這兩條線要能夠接觸。當然我們不能胡思亂想啦,什麼方法都是要傳承,那麼凈土宗的傳承,你有三個選擇:第一個觀想,第二個觀像,第三個持名。
那麼前面說過,在所有的方法當中,念佛是最直接、最圓頓。那麼如果我們再微細地分析呢,在三種念佛當中,我們要找一個下手最簡易、成功的比例最高、最穩當的,那就是以信願的心來執持名號。執持名號是特別的簡易跟穩當,特別在臨命終又是關鍵凈土宗他的感應是在臨命終的時候,臨命終的時候要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在臨命終的時候我們是亂心位啊,所以憶念彌陀的聖號是最為簡單是故《凈土三經》,並行於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這是表示在凈土三經》當中,無量壽經》、《觀經》、《阿彌陀經》。當然《觀經》是講觀想、觀像,觀想觀像的所緣境太過於復雜了,我們一般人心思太粗重境細心粗,觀難成就。那麼無量壽經呢》它是強調菩提心,一心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它要你修諸功德、發菩提心,對有些在家居士也有困難。那麼《阿彌陀經》的特色啊,我們讀《阿彌陀經》你會知道,釋迦牟尼佛在講到修行的因地,釋迦牟尼佛對其它的助行,持戒、修福,隻字不提。只有說若有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但是要我們執持名號,其它的法門完全不提。所以說這樣子的一個方便啊,在跟彌陀感應道交當中,執持名號這個法門就特別地普被三根,對我們一個忙碌的現代人來說,特別地方便。這也就是為什麼凈土的經論這么多,但是歷代祖師呢,這種大智慧啊,只是把《阿彌陀經》為我們的每天的晚課,那麼因為執持名號法門普被三根,而且有事有理,這的確是一個不可思議法門。那麼這個地方開示主要是說,我們在修止觀之前,你一定要先選擇你的所觀境,因為你的所觀境會影像到你後來的結果。當然從這個地方呢,蕅益大師是以阿彌陀佛的聖號為所觀境。
中國叢林啊,我們看凈土聖賢錄》講到一個事情,就是有一法師叫做冬瓜和尚冬瓜和尚長得矮矮胖胖的,就像冬瓜一樣。古時候叢林是在都市,是在山中古時候他下山一次要三個小時,上山三個小時,就六個小時。古時的叢林如果諸位去研究,他就像一個小社會一樣,是分工合作的。到了早課做完,吃完早餐,你參禪的到禪堂去,念佛的到念佛堂去,你要聽教的到講堂去,那麼工作你是屬於執事的,就去工作。那麼冬瓜和尚他的工作是採購,就是每天為大眾師去買一些飯菜。早餐以後就從山中走下來到菜市場去,眾生這些雜亂的環境,去買這種飯菜等等,買完以後再走上山去,一天就是做這個事情。那麼一年一年過去,當然修一點福報啦,但是福報是不能調伏煩惱的。所以時間久了,他就感到弟子心不安,他覺得內心中有這個煩惱波動,雖然他積聚善業,但是臨命終時沒有把握,他就希望找一個解脫法門,他覺得,我出家不能老是修福報,太可惜了。那麼這一天呢,就有一法師來掛單,剛好住在冬瓜和尚的隔壁。他就跟他請教說,我現在是真的想要修行出家這么久,時間過了很多了,有什麼法門能夠簡單地、直接了當讓我能契入重點?法師說你是幹什麼的?他說我是採購啊,整天要去菜市場買東西他說,這樣的話所有的法門都不適合你,你就是念阿彌陀佛的聖號,然後以這樣的功德一心一意地求生凈土!那麼冬瓜和尚他這個人是單純啊,他聽了以後就相信了,念佛!他當然做事還是每天去菜市場買菜,心中念佛。看凈土聖賢錄》,不到三年,不到三年的功夫這一天做早課,做完以後大家下殿,冬瓜和尚就跟維那師說:大家且慢!哈哈,我今天要往生凈土了,大家來幫我念佛幫我送一程!惟那師一想,平常念佛也沒看到你人,你要求生凈土?大家半信半疑啦,但是想說寧可信其有,為他念佛念了一段時間以後,他果然就在大眾當中在打坐的時候坐化了,坐化的時候他還講出一個偈頌,古人都會一句話給大家參一參。他說是:「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那麼他這個偈頌剛開始是描述他的身體狀態他說你看我的身體啊,「終日走街坊」,哎,這個冬瓜和尚又出去買東西了,又跑回來,跑來跑去;但是你可知道我的內心啊,「心中念佛忙」,我的心中已經有一法寶,跟以前的冬瓜和尚已經不一樣了,和以前那個散散亂亂、心中沒有皈依處的冬瓜尚不一樣了。「世人皆不知,別有一天堂。」你們都不知道我內心當中啊,「別有一天堂。」
當然冬瓜和尚的成功,我們可以做一個檢討。就是說,如果我們今天很務實地去面對我自己的狀態,談玄說妙我看是不必,就是你很務實地面對你的現前因緣,我們不能夠違背因緣,你的家庭、你的工作時間,七除八扣,你的時間不多了。那麼我們在這樣的有限的時間當中,我們應該去找尋一個什麼樣的所觀境,特別契合我們的根基這件事情就非常重要。所以印光大師說:葯沒有好壞,治病就是良葯;法也沒高下契機就是妙法。無量無邊的法門,什麼是妙法呢?契合你現在因緣,這個法門就是妙法。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的意思就是說佛法為了攝受眾生,開出了無量法門,在無量法門當中最直接、最圓頓的是念佛,就是他力加被的本尊相應,在念佛當中,三種念佛又以持名最為簡易、最為穩當這就是為什麼在整個三種念佛當中,持名的法門,這個傳承一直沒有斷,那麼它的理由在這地方,因為他簡單、容易做到而且成功率最高。
好,我們再看第四面。前面是大致地把我們的所觀境、念佛法門的所觀境以阿彌陀佛的聖號來做一個解釋。所觀境就是說,我們講一心歸命極樂世界彌陀,問題是誰代表彌陀佛呢?這是個問題。你說你皈依,那麼佛在哪裡?這是個問題。站在一《阿彌陀經》的傳承,就是以彌陀聲音,以南無彌陀這個聲音為所觀境、為你皈依處。這個地方諸位要注意一個重點,我昨天也講了這個觀念,不管你今天是發出台語的聲音或者國語的聲音你要永遠相信,你所創造的聲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這個很重要!不管你用什麼聲音來表達阿彌陀佛,你要永遠相信,你所創造的聲音,這個聲音就總持阿彌陀佛的所有的功德他就是阿彌陀佛的代表這一點你一定要有這樣的觀念。否則這句佛號對你就不能產生救拔的力量
在修習念佛的時候的止觀第一個,我們透過重重的選擇,我們選擇佛號為所觀境,進一步我們再說明整個念佛的操作方法。我們看第四面,乙二、示念佛方法。我們先把它一遍
信願持名,一經大旨。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淺深。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
好,這一段是《<阿彌陀經>要解》裡面的一段話,我們分成三段來說明。
第一個總標:信願持名,一經大旨。整個《阿彌陀經》它的修學內涵就是三資糧:信願持名信願持名正式的修學應該先成就。就是說內心當中要有一目標你自己要能夠觀察到娑婆世界的苦、極樂世界的樂,娑婆世界的雜染、極樂世界清凈,那麼這個時候呢,你生起一種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希望。一個人一有希望,你才能產生行動。那麼產生厭離以後呢,這個時候你觀察你自己沒有成就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力量你自己沒有能力。那麼這個時候誰有能力呢?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他的本願功德對你有救拔的力量,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無所不在的,而且他能夠引導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對阿彌陀佛的功德有信心,依止這樣的信願的心情來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那麼這個是整個《阿彌陀經》的主要的修學的宗旨。這段是把修學的宗旨標出來,信願持名三種資糧。
那麼信願跟持名的關係呢,看第二段: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淺深。這段是很重要。信願,在蕅益大師呢,它是一種慧行,它是一種觀照的智慧,它是一種觀照力。換句話說,我們對彌陀信心跟願力啊,是透過它是屬於觀照而產生的;那麼持名呢,它是一種動力,它是一種,止的力量,一種念力。那麼我們在求生凈土過程當中呢,講到往生與否,是從你的信願的堅定與否來判斷,那麼至於你往生以後品位的高低呢,那就看你的念力,你念佛的這個力量到達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淺深來判定。這個地方是說啊,念佛法門它的一個特點啊,它很強調你對佛號皈依心情,這個是決定你往生的一個關鍵!至於往生以後的品位,就看你這佛號念起來有多大的力量
我在台灣啊,曾經去一個商店買東西。商店的老闆是一個一貫道的教徒,看那意思,他也一貫道的一個高階的一個老師了。那麼他問我說,這個一貫道教徒問我,你們寺廟什麼時候打佛七?我說,唉!你不一貫道嗎,你為什麼對打佛七有興趣?他說念佛念下來啊,心安靜。他說平常念佛。我跟他解釋說阿彌陀佛的聖號他有多大的功德、有救拔你的功德,他完全不相信,完全不相信,那我說那你念佛什麼呢他說念佛心靜一靜,如此而已。其實他不往生啊!就是說,阿彌陀佛的聖號對他功能只是把他心靜一靜,如此而已,他是佛號當做一種攝心的方便。你看這件事是不是很可惜呢?當然我們也相信阿彌陀佛的聖號在他的心中運作的時候,會有一些善業的力量,但是如果站在一解脫生死那就辦法了,因為他信願不具足。那為什麼信願不具足呢?他就是沒有好好學凈土的經論、對阿彌陀佛的功德生起理解、生起信心生起皈依
所以說世間上的事情啊,說是一切法空諸法自性、一切從緣起你會發覺,什麼叫法空啊?這個法呢,它是自性。當然這個法很多了,我們以阿彌陀佛(來說),為什麼阿彌陀佛的聖號在有些人心中運轉的時候,他能夠產生那麼大的力量;阿彌陀佛的聖號在有些眾生的心裡面運轉,他產生的力量非常薄弱,發揮不了那種救拔的力量,只是增長一些善業,就是把這個摩尼寶珠幾個糖果吃吃,這個地方就是我們沒有好好地學習教理就有這個問題!摩尼寶珠心中運轉的時候,我們內心跟他感應不夠、皈依不夠,也就發揮不了這樣滅罪生善乃至解脫生死力量。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他的慈悲心啊,特別地標出,你今天念阿彌陀佛的聖號是不是能夠成就感應道交,是在信願之有無。你心中是不是有一種希望要離開三界,你有一種希望要到凈土去?而且你相信阿彌陀佛一定能夠幫助你,你相信這件事情。就是說你臨命終的時候,你到了加護病房,這個時候誰也幫不了你了,你的眷屬在旁邊除了哭泣以外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你的錢財你很辛苦地追求的地位、別人對你的恭敬贊嘆,這下子都沒有效果了。那麼這個時候你把心中佛號現出來,你真的相信佛號能夠救拔你,你相信嗎?這是個問題。如果你不相信,你可能就開始疑惑,念幾句佛號轉成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念幾句轉成地藏菩薩那就完蛋了。就是說,阿彌陀佛的聖號為什麼你在心中運轉的時候產生不了力量,同樣一句佛號在印光大師心中運轉的時候,他的力量這么大就是我內心當中沒有栽培我們對佛號皈依!這個地方就是我們後面講到,我們如何透過觀察、思惟來作一些心理建設,這個後面會講到。當然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更高,我不但是往生還要上品上生,那你這佛號就要有一力量!不過我們剛開始先不要給自己這么高的標准說是要得到禪定啊,起碼你先要求自己對佛號生起強烈的皈依心情。那麼諸位要知道一點,一切法因緣只要你透過正確方法,這個功德就會出現,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就是說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歷代祖師他透過這個方法思惟,他可以成就這個功德你也可以透過這個方法得到這個功德。問題是你這方法有沒有正確。所以對佛號生起信願不是困難困難是你方法是不是掌握得對。那麼這就是我們講到第二段,把這個信願跟持名的關係說明。
第三段做總結: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所以呢,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我們對於彌陀功德的觀察,這是一種前導,擬定我們念佛目標。如果我們念佛,比如說打佛七,打板你就念佛放下你就出來,你為什麼念佛你也不知道,那麼你每一句佛號都沒有信願的指導,這個佛號就變成了人天的善法,發揮不出救拔的力量。所以,你整個念佛當中,一定要有這種智慧的觀察,以信願為前導,那麼以佛號為你一種前進的動力,講出一個譬喻啦,如目足雙運就像你開車,你開車一定要把燈光打開,就像眼睛的關照,那麼燈光的關照就是我們的信願,那麼引擎的動力就是我佛號力量,那麼這兩個是缺一不可的,缺一不可的。
目足並運是這樣子的,如果說從一個成就的次第上來說,你剛開始要先成就信願。那麼你對佛號功德信心你也知道你念佛目的是要厭離娑婆,你念佛不只是我身體病痛我念念佛把這個病痛消失就好了你要往生剛開始你要先透過經論的學習,生起皈依的心;由皈依的心,你自己要安排一下定課,因為你這個時候你會覺得佛號對你很重要了,你臨命終就靠他了!那麼你做一些定課以後,你的佛號心中力量慢慢地增長,對妄想有所調伏,這個時候,你對佛號信心就會加強、會加強,這時你對佛號信心就從一個理解到真實的受益,你有一宗教情操的感應啊,這個時候對於彌陀功德會加強一份的信心這個時候你又能夠進一步地念佛你會念佛時間來加長。所以這個事實上,信願持名是互相增長,你剛開始信願及持名持名以後,你會加強你的信願你會帶動另一個層次持名,所以這兩個應該是分不開的。那麼剛開始下手,應該先培養信願這是基礎
好,我們這堂課先講到這個地方,先把念佛方法做一個說明,休息十分鍾。 
 
第二卷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面。第五面,甲二、別明止觀體性那麼前面一堂課呢,我們是講到念佛的一些方法這一課是講到體性。這當中分兩科,先說明體性,再說明體性
我們首先看乙一的止的體性。這當中我們提出了兩個內涵,一個是菩提道次第略論》,第二個是《解深密經》第一個是略說,第二個是廣說。
先看第一個以善緣心,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那麼這段論文,我們再解釋分兩段,先解釋修習止的因相,看因地的相貌。那麼修習止呢就是有兩個因相,第一個善緣心。那麼修習止,他的內心是一種善良的心。比如說我們今天去偷一個人的東西,那麼偷東西當然是貪欲煩惱了,雖然你很專註,這個不能列為止,因為這個是跟煩惱相應的。所以修止的第一個條件,他必須是跟無貪、無嗔、無痴的善良的心相應,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心一境性。當然第二個是主題了。那麼我們凡夫的心啊是攀緣心,就像這個猴子在抓這個樹枝一樣,抓了一個樹枝就放掉前一個樹枝,再抓一個樹枝再放掉下一樹枝。所以我們如果平常去觀察這一念心,它是不喜歡安住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不喜歡的。如果我們不訓練,我們的心是不斷地變化的。但是這個修,它必須要強迫自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那麼你首先一定要選擇一個所緣境,然後強迫自己的心專一、相續地在所緣境安住。修止剛開始都是強迫的,強迫習慣以後它就自然。所以它這個止的所緣境,簡單講就是內心專一相續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所以我們說什麼是修止的體性簡單地說就是心一境性,那麼這個是一個因地的修行內涵。
那麼我們怎麼知道這個禪定的止是成功了呢?這以下講它的果地的相貌諸三摩地。修止的功德相是三摩地三摩地就是等持——平等持心、於一境轉。那麼我們的心平常不平等什麼叫不平等呢?就是我們的心不是打妄想就是昏沉,不是昏沉就是妄想。那麼打妄想的時候是躁動的,心太高了,躁動;如果不躁動就昏沉了,心太低了,太沉。那麼這時的平等持心呢,以平等來攝持這一念心,就是你這個時候不是昏沉是一種明了的狀態它也不是妄想它是寂靜狀態它是明了而寂靜寂靜而明了,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安住,叫平等持心、於一境轉在一個所緣境裡面相續地運轉、相續地安住。所以這個就是等持,就是你對於所緣境,假如你是念佛,你心中佛號安住的時候呢是明了又寂靜寂靜又明了,那麼這就是修的一個功德相。那麼這樣子功德呢,都是奢摩他的因相跟果相。所以簡單地說呢,不管你今天是持大悲或者是念佛或者是觀世音菩薩,所謂的就是你面對你的所緣境的時候是明了而寂靜的、寂靜又明了的,他破除了妄想的躁動,也破除了這種昏沉昏昧。那麼這個是一個簡單的說明。
我們看第二段的《解深密經》講得更清楚了: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品。
那麼這個地方我們分成三段來說明。第一個是說明修習這個禪定這個環境。我們剛開始獨處空閑你要找一個寂靜處所。因為我平常的心太過於散亂,那麼現在你規定你自己的心要安住在佛號這本內心他一定會抗拒,攀緣心的等流會抗拒。如果你自己的妄想抗拒,你又在一個嘈雜的環境,那你這個內憂外患呢,你就更難成功。所以剛開始你修習這個止,你要找一個沒有人干擾處所,比如說在你的佛堂,把電話線拿起來。你剛開始你要全心全意地的去調伏你心中昏沉跟掉舉,你一定要讓你的外在環境沒有干擾,不要再增加你的負擔。所以剛開始你這個修止的環境的選擇非常重要,要找一個寂靜處所
第二個,正式講到它的方法——作意思惟。這個地方作意思惟說啊,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就是說你修止一定有所緣境,那你的心一定要取,就像我的手去抓這個扶尺一樣,當然他這個不是手是心。那麼善取所緣境的相貌是說,你既然修止,你一定要把你的所緣境在心中把他分明地顯現出來,第一個工作比方說你持大悲咒,你要大悲咒在你的心中現出一個清楚的影像然後再專一安住、相續安住;比如說你念佛,你心中聽得到你的聲音,因為你一定要有個所緣境嗎,那麼心一境性,當然一定有個所緣境。那麼你在修止的第一個,先把你的所緣境在心中現出來,這是第一個工作就叫作意思惟;然後呢,內心相續作意思惟這個時候你不斷地重複,現出來以後,對於所緣境專一安住、相續安住。當然這個當中是帶有一作意作意就是警覺,你經常要保持一種警覺狀態。因為你一下子就會失掉你的所緣境,因為我們的心已經長時間處於攀緣狀態,那麼你現在要違背它的等流的慣性,要強迫它在一個所緣境,它隨時會反彈。所以你要一不小心你的所緣境就失掉,就開始打妄想。所以這個地方呢,內心相續、作意思惟作意就是警覺,你經常保持警覺我的心是不是還安住在佛號當中?如果跑出去再抓回來。那麼,如是正行多安住故你這樣的一種正行就是專一相續的這樣一種強迫的安住的正行,要多安住,這個就是不斷地、有一定的定課。那麼這當然是一個成功的關鍵啊,就是你修止不是一次兩次就會成功,你要不斷地、數數地熏習、數數地強迫、數數地訓練你的心,那麼這個就是我們講修方法
第三個,起身輕安,及心輕安。那麼這一是說明止的功德。那麼當我們的心從一種的粗重妄想而經過我們的強迫的專一安住、相續安住這個時候內心會產生一種身心的輕安!
我們一個人打妄想打多的人,你感到你的身心粗重,就算你不生病,你感到很粗重。我們如果不修行你也就不感到有什麼粗重、輕安。你要打佛七,打到第七天的時候,有些人第三天、第四天就有感覺,你感到你內心很輕鬆,那麼那個輕鬆帶一點樂受,快樂的感受。我們這個世間快樂兩種佛法說是一者五欲樂、二者聖道樂。就是我們這念心去造五欲的快樂,跟五欲的境界接觸,你會產生樂受,但是這個樂受是躁動的,它跟煩惱相應,躁動,你會覺得這個樂受是擾動不安的。那麼我們去佛堂拜佛念佛,透過專註相續你會產生樂受,但是那個樂受是與寂靜相應的,你感到非常寂靜寂靜快樂快樂寂靜。那麼這個就是你肯定你自己那個方法對了。因為功德相出現了,表示你方法對了。所以我們判斷修止的成功失敗,就看你身心是不是從一種粗重狀態轉成一種輕安的狀態,那麼這樣子就是奢摩他品,就是整個修止的因地跟它的果地。
所以我們做一個總結,就是修止主要有三個方法第一個你要善取所緣境的相貌,選擇你一個所要安住的境界。我們前面說過,站在往生凈土的角度,你用佛號,以佛號聲音當作你的所緣境。第二個,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強迫自己不能念要它念,你告訴你自己我想離苦得樂我想離開三界,我別無選擇。我除了強迫自己在佛號當中,這個「別無選擇」很重要念佛法門你一定要知道你自己沒有退路了,就是背水一戰——韓信在用兵的時候,他跟楚霸王打仗,楚霸王的軍隊是將近他的十倍,韓信一看,壞了,我是一比十。但是韓信這個人很會用兵,就是漢高祖大將,他把所有的軍隊都帶到大河的前面,他對士兵們說:你們往後看看,後面是大河,換句話說,你只有一個選擇,往前沖啦!因為你往後也是死,好歹是死,你往前沖還有希望。所以這個就是歷史上最有名的「背水一戰」。結果他打贏了。其實打仗和修行道理是一樣的。打仗打的是氣勢,不是看數量多寡;念佛也是念氣勢。你說你念佛念了十年,你都悠悠泛泛,你還不上人家念一個小時,他那個氣勢強,他有強烈的皈依的心。所以我們剛開始,一定要自己專一安住,然後經常地檢查自己,昏沉、掉舉是不是起來,善加對治,然後相續安住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比丘。這位比丘出家以後在僧團住了幾年就去住茅棚,住茅棚他修四念處,就一直不能進入聖道,沒辦法。後來大智慧的佛陀就知道他哪地方有問題了,佛陀就化作一個行腳比丘,就到這個茅棚比丘去掛單說:我在這地方暫住幾天可以么?比丘說可以啊。佛陀化身比丘就和這位比丘一起打坐平常一起打坐佛陀當然就知道這個人心散亂,雖然修四念處,但心就是浮動、飄動。後來佛陀說我們不要在房間坐,我們到外面去坐。佛陀就帶他到河邊去坐。那麼剛好河邊有一烏龜在那邊爬,它爬了一半的時候,來了一隻野干,野干就跟狐狸很像,它要吃烏龜。這時烏龜就把它的頭和四隻腳、尾巴縮到它的殼子裡面去,野干就吃不到。佛陀就說:你看這只烏龜么?比丘說我看到了,佛陀說:這只烏龜,野干為什麼沒辦法吃到它,你知道么?佛陀就說:烏龜有護身之鎧,野干不得其便。就是烏龜因為有保護它的鎧,殼子,就是硬殼,所以野干來的時候吃不到。也就是說呢,你為什麼在茅棚住了十二年啊,你還是不長進啊,你就是沒有把六根收攝住,你那個心光外泄太厲害。所以你這個明了的心,去意念四念處,去觀察無常無我道理你就不去。為什麼呢?心思散亂!就是你這一念心跟真理之間有一道很深的牆壁——妄想
自己的個人的經驗,我1987年讀佛學院我在印象裡面,我第一年讀佛學院呢,哈哈……我佛學院一年級的時候,我發覺呢,我親近五位恩師,所有的老師上課我完全聽不懂!真的聽不懂。坐在那個地方老師講的很好,但講什麼,不知道。哈哈!到了第二年的時候,誒!原來老法師這件事情!到第三年的時候就懂了,講什麼就知道了。那麼我在回味,這怎麼回事呢?噢!我的心不同。所以我們剛出家的人,心思粗重,這念明了的心去觀察道理,其實佛陀講的道理得很清楚,但是它中間就是妄想煩惱障!如果諸位有些人你去聽經,聽了半天,你不知道法師在講什麼,你這個人妄想得很重!呵呵……事實是如此了。當然我們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你就有希望改變,是不是?
是說雖然學佛的重點在,觀察諸法真相,但是你的心要有堪能性,要有能力!你平常都沒有一定的定課來收攝內心你這個心發散太厲害,到最後你去佛法你真的聽不懂,不知道講什麼。現在的人,很多老人痴呆症,怎麼回事呢?就是他心光外泄得太厲害。因為勞心又勞力,現在人的精神耗損是以前的好幾倍。那麼你要平常靜坐,不把心收攝一下,每天充充電,你一直發散、一直發散,到中晚年以後啊……所以你看行人老人你看老人家,很多修行人他的色身也會老、他也會有病痛,但是有修行的人跟沒有修行的人有一地方不一樣,他的眼神不一樣。你看老和尚,他的身體可能敗壞到可能坐輪椅,但是他的眼神啊,炯炯有神,他年輕時經常攝心。那麼你看一般人,沒有學佛的人,特別是企業做大的人,他到老年的時候糟糕了,兩個眼睛呆滯,呆滯無神,他的內心被他年輕的時候都耗損光了。這種人學佛有什麼用了,因為他的心已經沒有學習能力了。佛法說沒有堪能性,沒有造業的功能他就在一種無計的狀態這種人很容易就隨業往生了,因為你不可能對佛陀產生一種皈依心情。所以天台宗說:「心念是造惡的根本,但它也是造善的根本。」當我們的心是失控的時候,它是眾禍之門;但是你能夠用你的精神體力好的時候學佛,就是眾善之門你要菩提心、思惟法義,增長心中光明智慧,還得靠它。所以我們如果說,你年輕都不修持,你到老年之後,就有問題了,來不及了,就來不及了。
所以,當我們修止的時候,你會發覺,你經常用一個所緣境來攝心,讓它每天有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靜坐心中把你的所緣境現出來。如果是念佛就把聲音現出來,然後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當然,它會跑出去,再抓回來,不斷地訓練,訓練久了,它就聽召乎了。這時你會發覺,你對生命的觀察,你讀經典,或者你看一些人世的因緣你會發覺,你那個明了性比以前強了,理解性、記憶力都比以前好了,就是你那個心啊,功能增加了。這就是為什麼修禪定智慧基礎,是這個意思。好,那麼當然這個只是一個前方便。
我們再看乙二的體性是有兩個,我們先看第一段,根據菩提道次第廣論》:又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善妙慧,悉皆攝為毗缽舍那品。前面的,它是一種無分別住,它不能思惟觀察,它是無分別,專一相續地安住而已。那麼這個呢,它的特性其實就是揀擇,就是一種思惟觀察,當然這個思惟觀察是依止聖言量的正見的引導,聖言量的的引導。那麼觀察什麼呢?有兩個:一個是如所有性,一個是盡所有性。先講盡所有性盡所有性就是觀察諸法的別相,就是整個十法界的染凈的因果。我們可以分成二部分,包括六凡的雜染的困果,包括四聖法界清凈困果。這個人為什麼會到三惡道去,他的因地是什麼?你能通達整個因果道理。那麼這個是一種世俗的觀察。第二個是觀察諸法如所有性,這個就是不變的意思,是總相。觀察我空法空道理當我們的心在空性或者在緣起上的思惟觀察,成就一種諸上妙慧。為什麼叫呢?因為這個智慧成就解脫功德。我們在世間上,讀醫學、科學,這樣的知識沒有解脫煩惱能力,沒有對治煩惱能力,所以不能叫。那麼當我們這樣觀察,我們就有解脫功德,有對治煩惱力量
好我們再看第二段: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止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舍離心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偏尋思、周偏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毗缽舍那。
這一段講的比較詳細了,分成四段。先看第一段: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止故,這個地方是說,你修觀的基礎是什麼。那麼當我們去觀察諸法實相的時候,不管是觀察真諦、俗諦都必須以身心輕安基礎,就是你一定要把你的心,透過修止把它調整成明了跟寂靜狀態,避免有妄想昏沉情況出現,這個是修觀的前方便。
 第二段,正式說明修觀的方法。那麼當我們的心已經明了寂靜以後,應該怎麼做呢?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那麼思惟是說你在觀察一件事情你應該要先學習。思惟就是你已經透過經論的學習。比如說你要無常這個道理,那麼觀無常它有它的方法:你先觀死亡,死亡會到來;第二個,死亡的時間不決定;第三個,死亡到來的時候,你萬般帶不去。就是說,每一個道理都有文字的表達方式,這些你都需要學習,不是說你自己在那邊打妄想。就是所有的佛法都是尊重傳承。那麼你一定要把所要觀察的內涵,透過文字的學習以後,這個時候呢,三摩地所行影像,那麼你已經如理地學習以後,就在三摩地的明了寂靜心中把這個法義的影像現出來。
當然法義的影像是靠文字基礎,文以載道,說是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十個文字裡面含有聖道的力量,含有聖道的功德。那麼這個時候你就文字寂靜心中顯出來,它會現出一種法義的影像,或者無常無我、或者善惡業果等等。那麼你就在這個文字影像當中,做三件事情第一個觀察,深入地觀察。在寂靜的心當中,把這個道理隨順佛陀文字,隨文去觀察。那麼觀察以後,產生第二個,勝解。噢,原來生是有軌則的,善業招感安樂果報,罪業招感痛苦果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你開始相信我們所造的業,對我們的生命會有影響力。那麼當然你這勝解是前面的觀察而來的,當然這個勝解就是你透過觀察產生堅定不移的理解。第三個,舍離心相。我們經過觀察以後,這個時間不能太久,剛開始可能三分鍾或者五分鍾。那麼這時你觀察你的心就擾動了,這時把所觀境再舍掉,再恢復到無分別住,再加強心中的明了寂靜,等到明了寂靜成功以後再觀察。所以這個觀察、勝解、舍離心相,它是在不斷地循環。因為你一路觀下去,心開始擾動,擾動時你就不能觀察,效果有限。所以一定要舍離心相,把心中再恢復到無分別住,然後再開始,把心再調整一下,把心調整明了寂靜然後再觀察勝解、再舍離心相。這個是整個修觀的方法
第三段講到修觀的種類。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偏尋思、周偏伺察。就是觀有四種差別第一個能正思擇,這個正思擇就是觀察真諦理;那麼最極思擇,是觀察俗諦理;或者周偏尋思、周偏伺察尋思是粗分的觀察,比如無常,我們可以粗分地觀察無常或者細分地觀察。那麼尋思是粗分的觀察,是一個很rough的觀察,那麼伺察是細分的觀察。有粗細的觀察,有真諦、俗諦的觀察,這個是講到修觀的種類。
第四個,講到修觀的功德。我怎麼知道我這功德出現呢?有五種功德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當然這個功德主要是,一種正確的決擇。我們在生起之前有兩個前方便。。這個就是隨順。我們剛開始去接觸一個道理的的時候,我們是沒辦法隨順的,因為我心中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顛倒。噢,真的有來生嗎?我們心中有一疑惑,換句話說,我們的心跟真理並沒有隨順這個時候你在寂靜的心當中,一次一次地觀察以後,你那個顛倒的心就慢慢慢慢地消失掉。這個時候那個法義就進到你的心中,法義就變成你的知見這個時候我們叫隨順你的心已經隨順真理而轉。你的心境界接觸的時候,你開始用道理來看世間,你開始用道理來判斷一切事情。就是你的心中有道,是這個道,不是無明了。就像說燈光打開了,不是在黑暗當中行走了。那麼當你隨順真理以後,你內心有一種法喜、好樂這個時候可能是或者是。這個現量,親自證入;是相似的理解。我們剛開始然後再,那麼這個就是毗缽舍那這是整個修的內涵。
所以這個止觀是一種念,由念住心、專註力,那麼由慧觀察,那麼這個是一種觀察。所以我們在修什麼法門都是兩個:一個是專註,讓心寂靜下來,然後觀察,然後從寂靜當中出來再觀察,觀察以後再回復到寂靜這是。所有法門都是這樣,只是所觀境不同。
有些人說啊,說是佛弟子也勸人家斷惡修善,外道一貫道天主教也勸人家斷惡修善,所有的宗教都一樣,哈哈!其實這句話不對,不對。佛法有不共外道地方佛法正見,對生命正確的觀察。從佛法的角度說,一個人他如果沒有接觸佛法,他也會在偶爾的環境當中,看到悲憫眾生,起惻隱之心,造一個善業,也可能。但是這個善業對生命來說沒有多大的意義,就是他頂多依止這個善業到天上去做一場美夢,掉下來,他的心還是原封不動、完全一樣。但是你透過法義的觀察,產生對真理的理解,那這個跟你造善業就不同了,那是生命的一種根本的改變,你這生命從這個地方開始觀察,那你整個生命是扭轉過來了你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所以佛陀《大寶積經》上說:滿設恆沙界,珍寶供養佛,不如一日中出家寂靜佛陀經典上把這個善業跟我們的正念做一個分別,說假設我們今天用恆河沙七寶供養諸佛,這個功德很大,福報很大,但是你這樣的善業,並不能產生解脫力量。就是,這個善業在你的生命當中只是在流轉當中做一個快樂的美夢,如此而已,你這個美夢受完了,你的生命還是這種相,還是這種境界,還是心隨境轉。那麼我們能夠在短暫的時間修習止、修習觀,喔,這個時候心中對業果——原來生是有軌則的,原來所謂的痛苦、不快樂是自己創造出來的那麼,我們今天的生命是承擔過去的業力,我今天會有什麼果報,我們知道我們過去可能造了什麼業,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所以佛法果報沒有第二句話——逆來順受,因為這個果報是不能改變的。重點在於你的因地,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就是:果報我們不能做主,但是因地你能夠做主。所以我們知道生命就像一個水流,但是每一個水流的點,有兩個內涵:第一個,你同時在受用果報,第二個,你又創造一個新的因地。我們每個剎那都是這樣。我們一般人沒有學佛法,很重視果報我不能有災難!其實你緊張也沒有用,它該來還是會來你應該緊張你是不是造罪業。因為假設你過去有這個業力,那你也沒有辦法,這個是定業,釋迦牟尼佛的家族都被滅亡了,佛陀也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因果道理,不是佛陀能夠干預的。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身為佛弟子你要認知佛法的是有不共於外道地方!不是說我們自己是佛弟子,贊嘆佛法好。你看看在整個宗教裡面,哪一個宗教生命有這么透徹的觀察?我看是沒有。就是每一個生命第一個,你承受一個果報,這個果報是你前生所造作的,你應該要承當。但這個果報一下子就過去,它無常,很快就過去,重點是你來生怎麼樣。你要注意你的因地!所以菩薩心情凡夫心情不同。菩薩是畏因,眾生畏果。眾生很怕今生果報有什麼如意事情,那麼為了讓自己趨吉避凶,什麼事都可以做。要得到今生安樂,不擇手段。其實你錯了你在造罪業啊!你來生要為這個罪業付出代價的。那麼,一個覺悟的人,他很注意自己的因地。我今生痛苦果報我認了,因為過去的業招感的,不是誰給我的。我今天會生長在這家族,會跟某一個人作親屬,會遇到什麼事情——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宇宙間沒有誰在主宰這個,諸法無我,沒有一主宰者。就是你造了這個業,就得這個果報
那麼,佛法的重點就是,你要趕快啟發覺悟智慧內心要有判斷力,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那麼這個就是。就是在寂靜心中  去觀察佛陀所宣說的真理,讓心中產生光明。不再跟著感覺走,開始用道理來要求自己、改造自己。那麼這個時候,你的生命有一個從根本上的變化。這個跟你造善業就不同了,那個力量就不同了。所以這個啊是很重要
好,那麼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回答幾個問題。
善導大師全集中有提到《文殊般若經》所說的一行三昧,請問一行三昧念佛三昧有什麼不同?
這個一行三昧啊,當然這個三昧有很多種,一行三昧是一個單一的所緣境,它沒有其它的助行。那麼我們應該說,一行三昧是一個總相,那麼念佛三昧是其中一個,因為念佛三昧也是單一所緣境,也是一行,沒有所謂的很多很多的助行。你看天台宗它修行,它不是一行三昧,它要修五悔法門,凈罪集資,然後再開始觀心。那麼念佛法門為什麼不用凈罪集資呢,因為念佛它本身有佛號,就是佛力加被,本身就有滅罪的功能。所以一行三昧是說,從剛開始到最後就是一個所觀境,沒有其它的,不必改變。就好像說,比如說,你從這個地方到office去,你可能要我從這個地方坐到a,然後從a坐到b,要分幾段。每一個法門是一個階段性的任務,那就不是一行三昧了,你有很多法門。但是這個念佛法門它不是,就是從頭到尾一路是念佛。當然你通過你的人生經驗,對佛法的學習,你對佛號皈依會慢慢增長,但是所觀境是永遠一個,從頭到尾就一個,叫一行三昧。當然一行三昧法門很多,那麼念佛三昧是其中一個,所以一行三昧是範圍比較廣,念佛三昧是其中一個。一行三昧的其中一種。
請問法師禪凈雙修是否可行?
禪宗凈土宗,我們看中國佛教有八宗。唐朝當然是,唐朝是佛教最興盛的,八宗,人材輩出。但是到了宋朝以後就很多都沒落了,特別唯識宗就沒落了,那麼天台宗維持了一段時間。唐宋元明,到後面,因為中國是一個,我們看中國歷史是戰亂很多,大家都想做皇帝,所以這個就很多的戰亂。你看,你打開歷史,你會發覺中國一句很好玩,就是中國人見面:「你吃飽了沒有?」哈哈!可見這「吃飽」是不容易的。你看我們去美國美國人看到你說:「how are you?你好嗎?」哈哈!你問「你好嗎?」就是你一定吃飽了以後才想到好。所以中國基本上是一個災難很多的國家,戰亂很多。那麼災難很多,當然在災難當中,其它宗派都必須要有很嚴密的修學次第,所以後來整個八宗當中,這個傳承一直下來,就是禪宗凈土宗。因為念佛法門他不要經論,你這個逃亡的時候,你至少佛號還跟著你走,那麼禪宗它的方法是很簡單。所以到了宋朝永明延壽大師就提出了禪凈雙修。不過這個地方有一差別,有差別。這個差別在印光大師文鈔裡面有說出來。後來禪凈雙修就分成兩派,如果你禪宗的人,他禪凈雙修是念佛南無彌陀佛!南無彌陀佛!南無彌陀佛!他的所觀境也是佛號,但是他是佛號當作是階段性的任務。他念完佛以後,他迴光返照念佛是誰?為什麼能夠念佛?為什麼這朵花不能念佛?那麼這個時候他就迴光返照,觀那個,哦!原來是有一個心,那麼一直觀、一直觀,從粗的心、生滅的心一直觀到不生不滅的心。所以,禪凈雙修如果是禪宗的人他是佛號當作一個前方便而已,只是一個階段性的任務,他是念佛把心帶出來,然後心出來的時候,觀那個心,觀進去。那麼如果凈土就不是了,凈土宗呢,我們講凈土宗的所觀境是彌陀功德,他跟彌陀功德皈依的。但是我們在念佛的時候,誒?有煩惱出現,有掛礙,這個時候禪宗般若,觀察它是如夢如幻的,我們就可以煩惱那邊通過去。所以,凈土宗的禪凈雙修是以凈土為主來攝禪宗,它的所觀境是佛號,是佛的功德!所以說是禪凈雙修,看是以誰為主?這個意思大家懂嗎?就這個意思。禪宗的人他也說禪凈雙修,但是他主要是參禪,那麼凈土他在禪凈雙修的時候,他是佛號皈依境,那麼以這個般若法門來幫助他破障。諸位要知道,中國祖師禪,那個「禪」不是禪定,那個是般若那是般若波羅蜜。
諸位對今天的課程有沒有問題,就是這個止觀體性,還有念佛方法
這個止觀啊,它等於是把一些佛法道理把它輸送到我們的心中來。這跟我去做慈善事業不同。比如說我今天有這個法會,我來這邊擦擦地板、做做義工,做完義工以後,你的心情跟這個做之前是完全一樣的,當然你的生命當中做了一個善業。我們剛開始應該這樣子沒錯啦,一開始先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但是當我們生命的要求更高了一點,我們想要去改變我們的生命的時候,想要改造我們一些顛倒的思想的時候,那這個止觀就非做不可。因為佛陀能把智慧灌到你的心中啊!佛陀是把法義宣說出來,那你要止觀來消化,要透過止觀啊,把文字佛法轉成你心中佛法
那麼剛開始你修止觀呢,你一定會很困難。因為你會發覺佛陀所說的話,幾乎跟我們過去的思考都是衝突的。我們願意這樣做佛陀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認為生命是常,我們不認為會死亡,佛陀告訴我生命無常的。所以你剛開始在修止觀的時候,你心中無明會抗拒真理。但這就你要堅持下去的。你不斷地給自己心理建設:佛陀是這樣子講的。其實這個我們的內心啊,你要不斷地告訴自己一件事情,講久了它就相信,不管是對的、錯的。所以這個止觀啊,它的困難是說,你剛開始內心當中會有一些沖擊,你原來的思想佛法思想有一點沖擊,但是你要相信真理一定能夠戰勝邪惡。問題是你真理的力量要強,你要堅持下去,那麼乃至於你在一支香當中啊,突然間地相應,那你跟你平常慈善事業,那就不一樣。你能夠對一個道理真真正正地有種感受理解,然後你開始重新思考你未來生命要怎麼走。很多東西你覺得應該做的,覺得是這個時候不重要了這個時候你對生命開始重新規劃。那個時候我要恭喜你了,你的生命是脫胎換骨了!佛法對你的影響,已經不再是給你一些人天果報,那是一種解脫力量出現。當然這東西你自己要去努力。就是這樣子。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我們來迴向
    願以此功德  庄嚴凈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
好!南無彌陀佛!
 
第三卷
念佛止觀修學法要》。諸位法師慈悲!諸位居士、阿彌陀佛!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面。第七面,甲三、正示念佛止觀方法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