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惟傳)法師: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廿七章 修習禪定(四禪八定)

第廿七章 修習禪定(四禪八定)          
 
  (第一節)「離欲、惡、不善法」你要離開欲界、離開惡(諸惡業)、不善法,才能夠專精修習禪定,進入有覺有觀的禪修。因為「離」,能夠生喜、樂,所謂「離」就是離開欲界,然後專心禪定自然會有喜樂出來,這樣就能具足初禪,就是初禪五支的尋、伺、喜、樂、一心。再來,二禪的境界是「離有覺有觀」離開有覺有觀,現代禪定的翻譯就是有尋有伺。離開有覺有觀,也就是離開有尋有伺,然後「內凈一心」,進入「無覺無觀」,事實上就是無尋無伺,這樣會產生定,會有定力你會生出喜樂這是具足第二禪。

  再來「離喜」,就是離開「喜禪支」,「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舍」具足第三禪。「聖說及舍」就是進入一心,因此三禪的世界是樂與一心,具足第三禪。再來「離苦息樂,憂喜先斷」前面的「喜禪支」已經放下了,「不苦不樂,舍」,包括第三禪的「樂禪支」也放下了。再來就剩下「舍,凈念一心」,有的翻譯作「舍念清凈,一心」,就是具足第四禪。

  【法義分享】,初禪到四禪是屬於「色界」,五定到八定是屬於「無色界」。加上「欲界」就是合稱三界。要離開欲界才能進入色界,離開色界才能進入無色界。能離開三界,又能入三界這是解脫者於三界出入自在。「出三界」一詞,若用頭腦文字去解讀,極易扭曲、極易誤解

  離開欲貪、諸惡不善法,才能專心禪修,就是前面經文所講的「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就是「有尋有伺」,「尋」就是找一個可以把散亂的心穩定下來的目標,如同飄蕩的船,找一個可以把船穩定下來的柱子,「尋」就是一直在尋找一個穩當可靠的目標。而「伺」就是覺得這個目標、這個柱子穩當可靠,因此就固定在這個目標上,一心一意的用功

  所謂「尋、伺、喜、樂、一心」,我們講說要初禪、四禪八定,記得!第一個階段,你一定要熟練初禪,什幺叫做初禪?你要進入初禪,必須知道初禪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當你初禪會了之後,後面的二禪、三禪、四禪,就可以很順理成章的這樣進去了再來後面的五定到八定,就可以這樣逐次的進入了。

  所謂「初禪五支」--尋、伺、喜、樂、一心,如果修行沒有具備初禪功夫,你很難深入的,你要止觀雙運」很難很難我們現在不是用哲學,或是推理、想像那些,你要實際去了解。這一次九月底的禪修,希望大家能夠逐步體悟到「未到地定」,再來進入初禪、二禪,你能夠有初禪的功夫,我們進入「止觀雙運」,就可以真的去如實觀、如實去體悟,現在這都是修行很重要關鍵。尋、伺、喜、樂、一心,所謂「尋」,顧名思義就是有那一種找尋,是要去找尋到一個樁,就像船需要拋錨下去、能夠固定,如果它沒有在岸邊靠岸,就要停下來、穩定下來,它需要拋下錨下去,然後才能夠讓它穩定。如果在靠岸邊,需要尋找可以固定住的一個樁。

  我們的心,象是一匹心猿意馬,到處一直在飄蕩,飄東飄西,過去、未來在那裡幻想在那裡想像一顆心有如心猿意馬,像孫悟空一直翻跟斗,一直靜不下來。如果你的心靜不下來,沒辦法進入「止觀雙運」,沒辦法「如實觀」,你所體悟的無常、苦、無我都是頭腦裡面的推理、想像、作意,還是在自我」的世界裡面。你的心要能夠靜下來才能夠進入如實觀,因此第一個步驟就是要找一個穩當方法,一個信用可靠的目標,然後把你的心固定在上面,把你的心猿意馬鎖在上面。在禪修的過程動作方面也是讓我們的心安定下來,包括「身念住」、動中禪方面的一種動,事實都是讓我們的心能夠專註下來,或是出入息方法,你從鼻頭的這個點,還有到丹田,點、線、面,尤其最初的鼻頭這個點,跟丹田的這個點,都是很明顯的一種目標,就是尋、伺下的一個樁,固定的一個柱子,那個柱子你這個心猿意馬,能夠系在呼吸上面,或是系在動作上面,都可以!

  如果你覺得這個目標不錯,能夠最省力,事實上要讓我們的心能夠靜下來,有八萬四千法門,你覺得什幺樣的法門最簡便、最簡單又有效,這樣就好。如果有的人覺得說唸佛,比較能夠讓他心安靜下來,透過唸佛也可以,但是要掌握到訣竅,以後有機會另外再深入講述。如果透過唸佛,有的人喜歡持咒持咒是一種「尋」的功夫持咒、唸佛……各種法門,記得!包括說你的經行,動作這些明覺,出入息的觀察,「受」--各種感受的覺察,都是屬於「尋」的工夫當你找到一個目標,覺得很不錯,這個方法很省力,你的心能夠很輕松的安住下來,就是進入「伺」的階段

  如果方法很費力,會越修越怎幺樣?容易緊張、而且會累。如果你覺得緊張、會累,就有必要重新再找尋,因為那個方法未必理想。越理想方法事實上是越單純、越簡單、越樸實,這樣越好。當你找尋到這個樁,然後覺得說:不錯、很省力!你的心能夠這樣很輕松的安住下來,就是進入「伺」的階段。「伺」就是找尋到一個覺得妥當的目標,安住在那上面繼續用功,意即已經有找尋到妥當的目標,繼續在上面用功再來,當他已經找尋到妥當的目標,然後心能夠安住在那上面,就是「伺」,但是最初的時候一樣會拉拉扯扯,就好說你這個心猿意馬,會常常的跑東跑西,於是你會覺得說:奇怪!我一坐下來,發現我的念頭、我的妄念、我的雜念,怎幺那幺多?!那都是很正常的,它有時候又會跑走,就沒有安住在當下。

  當跑走之後,沒關係!又重新把它找回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又重新找回來啊!就把那個心猿意馬再找回來。於是又再找尋、找尋、包括把那個心找回來,這個找回來都是要有明覺,好!再找回來,然後把它固定在一目標上面,讓它能夠繼續安住下來。所以,一般修行不得力,往往一個方法有問題,再來就是整個過程不知道怎幺進入,再來是你用蠻力,好像在練功夫如果你用蠻力,我們這個心猿意馬,它那個掙脫的反抗力會越強,變成你在打坐之後,會浮躁、浮動、躁動,會浮躁不安,都是因為還沒有掌握到放鬆的訣竅

  所以,為什幺「喜禪支」後面不容易進去?如果你用蠻力,就沒辦法進入「喜禪支」,這是一個重要關鍵你要能夠進入「喜禪支」,記得一個很重要的要領,意即要能夠放鬆。最初在找尋的過程,難免需要一點拉,但是只要情況可以,你就是要能夠放下、放鬆,慢慢因為找到一個地方,然後安定下來之後,就能夠放鬆。記得!自然的放鬆,安住在一目標上面,很輕松、很放鬆,「喜禪支」就會自然產生出來。「喜禪支」不是用求,不是用練功夫練出來的,你用硬功練出來的,不是真正的「喜禪支」,你坐完會倦怠、會很累。

  身體方面,本來氣血就是很暢通的,但是因為我們的身心得很緊,因此導致氣脈氣血不通暢。我們平常身心就綳得緊,於是身、口、意都在衝動,急忙要做什幺!急著要做什幺!包括說要修行,我們說要放鬆,你也是很用力的要放鬆,那個用力就是沒有把握到訣竅。但是,你也是要經過這個階段,否則還是不容易體會到,什幺叫做真正的放鬆?就是因為沒有放鬆,「喜禪支」才不容易產生出來。記得!「喜禪支」沒有出來,就是因為沒有放鬆。所以,當你真正放鬆、安住在當下,因為全身的放鬆、身心的放鬆,我們的氣脈自然為你的放鬆,於是很順暢的在脈動、流動,這時候全身會感受一種微細的波動,呼吸的波動,還有心臟脈動的波動,你都可以感覺得到,包括比心臟脈動更微細的如如然輪動、那些波動,你都可以感受得到,這時候你的身體自然會產生「喜禪支」。所以,你一放鬆,「喜禪支」它就會出來。

  當產生「喜禪支」,你安住在上面,「樂禪支」就會跟著產生。「喜禪支」與「樂禪支」這兩個,有什幺不同呢?具體一點講,就如同你剛簽中一大筆的樂透彩獎金,會蹦蹦跳跳、非常高興,此時的興奮、快樂說話是眉開眼笑,走路是飛躍似的,叫做「喜禪支」,當然這是一種形容。就象昨天才剛簽中獎金,然後昨天快樂到今天來呢?一樣會有快樂,但是那一種樂的覺受,沒有像昨天那幺強了,已經比較平穩下來了你也一樣會眉開眼笑,但是已經沒有像昨天那幺興奮了。「喜禪支」的興奮頻率是比較高、比較大,再來慢慢的,「樂禪支」的頻率是比較小,屬於比較微細柔和層次。所以,是先有「喜禪支」,才有「樂禪支」。當「喜禪支」繼續維持下去,就會進入「樂禪支」,身心安詳、更柔和

  在禪坐中,如果已經有喜、樂禪支,你是會面帶微笑的。如果你在禪坐時,臉部表情糾結、一副苦相即是由於「喜禪支」跟「樂禪支」還沒有出來,還在功夫還在硬碰硬的拼,沒有學到放鬆的要領,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關鍵當你越有心要求,越是背道而馳。所以,禪定不是用硬工夫去求來的,若想要以硬工夫禪定,越是沒辦法進入,因此掌握到訣竅之後,就是要能夠放鬆,然後「喜禪支」、「樂禪支」自然會出來,這時候就會產生「禪悅為食」的禪悅、快樂,就是樂在其中。事實上,打坐是一種享受,是一種調劑,是一種充電。以前你的打坐,覺得好像很苦,很不容易成就,一提到打坐就怕腿酸,其實當你掌握到要領之後,「喜禪支」、「樂禪支」出來,就會產生「禪悅為食」。所以,你在打坐時,身體是軟綿綿的,但是軟綿綿不是軟趴趴倒下去,而是你的身心很放鬆,不會僵硬的。

  因此,從你的臉像、從你的坐姿,就可以看出有沒有入禪定?有沒有禪悅?所謂尋、伺、喜、樂……就自然產生,當你有禪悅、又有方法,繼續安住在上面,一心一意就在尋、伺、喜、樂的世界裡面,就叫做進入初禪。當你一心一意的在尋、伺、喜、樂、一心的世界裡面,進入「禪悅為食」,叫做初禪。尋、伺的過程要能夠成功,是需要練習的,因為平常是因為我們的外緣太多,要擔心的事情很多,佛陀當初引導大眾修行,為什幺成就都很快?因為大家幾乎都是專業修行人,《阿含經》所裡面講的,都是針對比丘,因此真正的「出家法」、真正的「出世間法」是在《阿含經》,裡面都是針對比丘也就是針對專業修行人都是准備要修行證果的人,算是「證果班」。因為大家平常有上班、有工作,雜務比較多,心思會比較亂,一下子要進入到尋、伺方面,不容易!

  所以,大家平常早晚就可以練習著打坐二十分鐘、三十分鐘都可以,學習尋、伺方面,找到這樣一個竅妙--尋、伺,然後放鬆。包括說你要系住在呼吸上面也可以,你把它系住在呼吸上面,以佛陀、包括我個人這樣經歷過來,覺得用「出入息法」方面,以及「動中禪」方面,兩個互相配合相當好、相當容易,而且很簡便,大家平常就要開始訓練。再來,前面有講到要進入初禪的「離」,你要先有「離」的力道出來,所謂「離」就是你要能夠放下那些欲、惡、不善法。當你平常在練習的時候,我白天工作、就工作嘛!如果你的聞、思、修,已經到達相當的程度平常工作中,也是在「未到地定」裡面,所謂「未到地定」就是要有尋、伺、喜、樂、一心……這些,但是沒有具足而已。

  一樣尋、伺,專心在當下的、「置心一處」的工作,然後很放鬆在那裡工作,一樣都是在做尋、伺。所以,平常工作、上班的時候,一樣可以加以應用--尋、伺,你一心、置心一處專心在你當下的工作,包括你在炒菜,包括你在洗衣,包括你在掃地,當下都是修行,你安住在當下的工作,安住在當下比較明顯的動態上面,當下都是修行,大家慢慢的練習,要把修行溶入在日常生活工作之中。再來,當你有時間可以放下工作,要靜坐二、三十分鐘也可以,這時候就更可以把尋、伺,喜、樂、一心這些,做的比較更精純。本來平常工作的時候,你可能是在尋、伺、喜的情況當你專心打坐,尋、伺、喜、樂、一心,它就可能會出來。

  但是你要體會到打坐,就是要放下萬緣、放下種種工作,以及胡思亂想那些,你都要把它放下,離開欲界種種的,包括說攀緣攀緣心那些,你要能夠放得下。如果你在那裡,又再想股票市場的事情,沒離開欲界是沒辦法的,包括現在工作很忙碌,最近工作多、接案多,當你要靜下來打坐,也是一樣要把這些工作放下。這時候因為你能夠放下才能夠進入尋、伺、喜、樂、一心,能夠放下這幾分鐘,讓你頭腦意識能夠清醒,經過洗滌這一工夫,睡覺的質量也會較好;或是說你要承擔工作你會有更高的智慧。所以,在我動作的時候,該工作、該設計、該想的時候就想,能夠放的時候、就放下來,就專心於類似一種充電,讓我們的身心有一個休息的機會,你休息又可以走更長的路。因此,這些打坐對你工作來講,都會有所益助;對你智慧來講,都會不斷的提升;讓你事情看法、處世的穩重度都會提升的。

  所以,不要以為說這些打坐好像時間浪費,不會浪費啦!但是你要知道方法、知道目的,這樣你的打坐才不會白白浪費,不會又在那裡工夫。一般初學者來講,比較屬於專註的初禪,光是要練工夫,就練得很吃力了,還要當下有無常的覺受、體會,要有止觀雙運」,因此一開始,我們要有專註時間,如果平常的禪定力已經很好就可以立即講述怎幺樣去止觀雙運。如果你的禪定力很好就可以止觀雙運」;如果禪定力還不理想的,要有專註基礎當你專註下來、未到地定,有初禪的體驗之後,你的心寧靜下來、能夠「一心」,這樣就可以進入「止觀雙運」。

  所謂「尋、伺、喜、樂、一心」的禪定方面,事實上,如果你的心是凹凹凸凸的,你的心平常是這樣凹凹凸凸,就像心猿意馬到處跑來跑去,或是有貪、瞋、痴,到處這樣跑來跑去,你的心沒有辦法如實觀,你以為體會到了,其實只是在胡思亂想,或是一些推理、一些想像。所以,禪定方面就是讓你動蕩不安的心,能夠漸漸地平靜下來,就像臉盆的水,如果一直動蕩不安,就沒辦法反射出實相。如果這攤湖水是很清凈,又凈、又明,它就能夠清楚反射出來。事實上,打坐是幫助你的心能夠靜下來,當你的心是一面平鏡,「一心」就是進入一個平靜境界,這樣就能夠如實觀,如實的照見出來。

  我們平常的時候,透過「有為法」的修行是這樣。打坐進入「一心」,再來能夠進入「止觀雙運」,這時候也是讓你能夠進入「如實觀」,當你慢慢的從初禪、二禪……這樣經歷過,再來證果。當你能夠見法,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真正到達阿羅漢。在還沒有到達阿羅漢以前,你的心有時候能夠進入平靜世界,但是有時候心鏡還是會退回到凹凹凸凸的世界這是還不穩定要有相當的聞思基礎,至少要有見法、證初果以上,才有可能與空相應,亦即要有初禪、二禪的一個穩定如果你平常禪定這些基礎,懂得止觀方面,你有可能可以跟空相應,下一階段就要講二禪方面。

  「尋、伺」是一個階段,「喜」是一個階段,「尋、伺」是不斷一直在重復運用,當你穩定下來,後面的「喜、樂、一心」就會出來。尋、伺是要有用力的過程就像你最初要拉那隻心猿意馬或是那匹野馬、那頭牛,像禪宗十牛圖前面,你要去找尋、找尋,後來找到之後,還是要花費一番力量,去馴服那隻心猿意馬。所以,前面的尋、伺是要有用力的;再來,當你的心能夠穩定下來,覺得「尋、伺、喜、樂、一心」已經能夠穩定,因此現在那隻心猿意馬跑到其他地方機會已經比較少了你就漸漸可以放下來。這時候你放下尋、伺,不用再去找尋了,已經乖乖穩定在那裡了,所以不用再去找尋;這時候妄念已經很少了,幾乎沒有了,你的心就是安住在那裡,不用刻意再去找尋,因為你覺得說這樣還是要很用力,還是會累啊!於是這時候會放下你的尋、伺,一樣從頭到尾維持放鬆的訣竅,一定要放鬆的。

  這時候,你放下尋、伺,亦即無尋、無伺,只有「喜、樂、一心」,就是進入二禪。經文裡面有時會講說「覺、觀」,如果「無覺、無觀」就是進入二禪,亦即「喜、樂、一心」,事實這兩個是一樣,但是微細的分別,等一下我們再講述。所謂「尋、伺、喜、樂、一心」,然後你放下「尋、伺」,只是剩下「喜、樂、一心」,就是進入二禪的境界。不必還要再那幺用力去找尋、去拉扯,因為尋、伺還要有用力。如果是呼吸方面,以呼吸為所緣,一樣繼續在呼吸上面,這時候你可能進入到「面」,所謂點、線、面。喜、樂、一心這些,它都會繼續一樣有,就是二禪。所謂「喜禪支」,以幾個禪支來講,它是由粗到細,越前面的是越粗,越後面的是細,再來是越微細,到最後它是進入越微細

  越粗,表示心行在越粗的情況之下,它是要用力。所以,當你漸漸覺得不需要「尋、伺」了,粗的、你就放下,我們的心自然會想要省力、要輕松,自然進入「喜禪支」,會覺得不用那幺累了,但是「喜禪支」還是比較粗,頻率波動比較大,當你歡喜過一陣子,就會比較寧靜下來,很自然就會舍下「喜禪支」,而只有「樂」跟「一心」,就進入三禪。二禪就是喜、樂,當你放下「喜禪支」,只有「樂」與「一心」,這時候就進入三禪。再來當你繼續坐下去,會覺得連「樂禪支」方面,頻率、波動還是比較大,心還是有些用力,因為你越進入,你心的感受、敏覺度越來越高,會發現「樂禪支」裡面還是有用力,於是覺得「樂禪支」也可放下、可以超越,你自然放下「樂禪支」,而進入「一心」,這樣就叫做「舍」,然後「念清凈」,你的念很清凈,就是進入四禪,只有「一心」的世界

  「一心」還是所緣在目標上面,如果所緣目標呼吸你還是一樣,就是在點、線、面,在「面」與「空間」都可以,你「一心」在此上面,這樣就進入四禪。如果你要進入四禪,要出禪定,心的波動一樣會從很微細的,然後慢慢越來越明顯、越來越粗,於是會從四禪、三禪、二禪、初禪這樣下來。

  就是初禪到四禪的一個過程。只要熟練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知道怎幺樣進、怎幺樣出。所謂「尋、伺、喜、樂、一心」的初禪,與「覺、觀、喜、樂、一心」的初禪,有什幺不一樣的地方?「尋、伺、喜、樂、一心」就是找尋,然後安住在此上面,屬於偏重在專註專註在「置心一處」上面。至於「覺、觀、喜、樂、一心」呢?表面上好像一樣,事實它是微細的不同,「覺、觀」就是當下有覺、有觀,注意!它是有觀的,所謂「觀」就是有去體悟。所以,當你具有聞思、以及禪修基礎之後,在打坐的當下,事實上就是一種止觀雙運」。在初禪的時候,是有止、有觀,意即「止觀雙運」,是見法、開悟的最好方法階段你的心進入一種相當好且寧靜平靜質量,當下又去體悟法、見法。所謂「覺、觀、喜、樂、一心」是最好的一個見法階段,意即初禪到四禪。

  接下來是「五定」到「八定」的階段當我們清楚了解整過程,修禪定就不困難,否則很容易盲修瞎練。在我們不是很熟練的時候,確實是要經過這樣的過程,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知如何運用「覺、觀、喜、樂、一心」,於是很多的禪定都只是在「尋、伺、喜、樂」,等於都在專註這方面,於是在專註之後,自然它會產生什幺出來?產生很多的禪相,記得!所謂「禪相」是當你專註之後,很自然會產生很多的相,包括有光明,或是像蓮花,或是看到很多的一些相,都是屬於禪相。很多人迷失在此階段,以為「我在禪坐裡面看到什幺……,我開悟了!我看到什幺相……」其實這些不是真正的開悟,而是屬於一種禪相。所謂「禪相」,嚴格來講,都是屬於一種幻相。所以,當你在打坐過程,記得!不管你在禪修裡面遇到什幺樣的境界、什幺樣的相,當然你可以講出來,但是千萬不要迷失在禪相上面,不要迷執在禪相上面,這些都是一種幻相,當你一迷執就很容易走偏差。因此,最重要是要「覺、觀、喜、樂、一心」。

  要進入「點、線、面、空」,比較具有聞思基礎的,就比較容易進入;有些還沒有基礎的,也不要氣餒!有的人經過三天的禪修,就能夠體悟到點、線、面、空方面,都是下過相當多的工夫。所謂「氣動」方面,也是一種禪相,不要迷執在上面,如果氣動是自然產生,就讓它自然生、自然滅,不迎不拒。記得!「氣動」背後往往會有什幺樣的心態很多人打坐的時候,也是在求「氣動」,認為打坐有「氣動」會一直抖、一直動,甚至有的人還會跳起來,這樣就是打坐境界很高,認為打坐好啊!有的人不知其然的,就在想「奇怪?人家怎幺坐得很高興,坐到身體一直抖,而我怎幺都沒有?……」結果又在期求趕快要有「氣動」的現象,這些都是錯誤的導向。修行是在修那些打坐氣功、氣動,不是這樣的!都是容易落入「世間法」的禪定、禪相裡面,以及有為、有求的境界裡面,因此「氣動」方面不要去求。

  如果在放鬆之後,我們身體自然氣脈的這種動、如如然輪動,只要不是你在祈求的,沒關係讓它自然生滅,就是看著它緣生緣滅,它也是在宣說無常生滅。但是,一般眾生往往背後有祈求、有期待的一種心態,但是卻不自知,於是在打坐的時候,也會要求氣動,要求一些感應執著打坐有什幺感應嗎?有感應啊!有看到什幺相?我們都有耶!都迷失在禪相上面而不知道。所以,修行的正知正見很重要,如果迷失在禪相上面,很容易進入在幻相的世界修行就容易走火入魔。一直期待在禪相、幻相上面,於是修行走火入魔,就是因為沒有正確的聞思基礎,然後有很多的祈求、期待,你要看到什幺?看到什幺?然後又一直有幻相產生。事實上,幻相是因為你內心所求內心慾望投射出來,你不知道,以為自己看到什幺、看到什幺相,結果又迷失在此階段,被自我所投射出來的幻相迷住了,然後就很容易產生走火入魔情況

  問題是,或許你可以看到貪,但是他不一定能看到,如果能夠看到裡面有貪心就會出離出來;真正有見法,就不會迷失在這里,不會迷執在這里。所謂「開悟」,並不是要求種種的禪相,而是「尋、伺、喜、樂、一心」,縱使沒有任何禪相,但是有正常「尋、伺、喜、樂、一心的過程你的心慢慢寧靜,記得!打坐是在求禪相,不是要求打坐裡面的光明相,什幺相……,不是那些啦!但是那些是自然過程,它有、它會產生,沒關係!不迎不拒。記得!心要不迎不拒,它有、讓它自然產生,沒有、也很好打坐最重要讓我們的心能夠寧靜下來,然後要「止觀雙運」,不要迷失在路途中。這些現象都是禪修過程中,很多的枝節、插曲,但是很多人都卻都迷失在這上面。

  所謂「尋、伺、喜、樂、一心」,一般只是專註,以專註呼吸為例,當你專註呼吸上面,有的人就在數息,二、一、二……,然後你數了好幾年,還是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數了好幾年還是這樣,好幾年是在尋、伺上面,一直打坐下來就是在那裡「糟糕!我今天怎幺又數的不好啊!我昨天數的很好,今天又數不好啊!……」都是一直在尋、伺上面,因為你不知道怎幺樣去轉換,不知道怎幺樣去進入。如果是在聞思之後,你在有「覺、觀」的「一心」,記得!你的目標是在呼吸上面,是要去體悟你的一呼一吸,它都在告訴你什幺?無常法印。當你的心寧靜下來,系在呼吸上面,不管是在鼻頭、人中,或是在丹田,都要去體會呼吸是在宣說,你的身心當下都是一直在生滅變化,當下就是在宣說無常法流、無常法印、還有「無我」,當然「無我又是更深了,當下就要去體悟到這個呼吸不是「我」在做主、「我」在決定啊!不是「我」要不要啊!是整個眾生、整個法界因緣

  所謂的「無我」又比較深,但是至少要先具體的體會「無常法印」。呼吸方面,就有不同的地方,如果不知道去體悟無常法流,只是把心一直專註在一個點上面,結果你的心不是變成僵化、僵硬在一點,沒有在流動,不然就是只是在數目上面,或是在呼吸上面,只是把呼吸當作工具,然後就一直在呼吸上面,而當下沒有去體會到法印,沒有體會到呼吸給我們啟示的法印。如果沒有去體會呼吸當下的生滅無常,只是專註在「尋、伺、喜、樂」點上;當下體會到有覺、有觀,體會到無常法流,就是「覺、觀、喜、樂」。動作方面,也是一樣,包括經行或是打坐微細的動裡面,我們的動作、我們的目的,不是在動作,是保持一種覺知,但是重點不光是在覺知而已,而是更進一步去看到無常法流,以及去看到動作背後是有意念在引導,又很微細進去,當下有去看到動作生滅,以及背後意念在引導,都是要進入有覺有觀,而不是光看動作而已,於是經行了好幾年,還是一樣在練工夫

  當然,在覺、觀的情況,背後有一個預期心,事實上初學是難免,當慢慢體會之後,最初你是要體悟無常法流,有一個預期心,這樣是不錯,但是慢慢體會之後,就會發現這是正常自然現象,你只是溶入在「覺、觀、喜、樂、一心」的初禪,當下越放鬆、越清醒、越明覺,越容易體會到「覺、觀、喜、樂、一心」,就是要體會到放鬆。在有所得、有所求、很用力的情況之下,沒辦法進入初禪,你要越放鬆,體會到放鬆的要領,然後慢慢才能夠體會所謂「無為法」。真正「出世間法」的禪定,本身是「無為法」;「有為法」練工夫禪定,是屬於「世間法」的禪定,真正「出世間法」的禪定,是「無為法」。

  真正要見法,要透過「無為法」;有為法、有修、有作意,所看到的不是大自然法本自然、法爾如斯的法,真正要見到自然生生佛法,一定是要「無為」,才能溶入無常法流,法印、、法才會呈現。所謂自律神經,不是大腦意識在掌控、在操控的,不是說我要怎幺樣、就怎幺樣,包括我們的呼吸,本來就屬於自律神經在運作,我們是放輕松去看大自然法則在運轉,如果現在開始慢慢去體會,越能夠體會放鬆,就是信任你的身體、信任法界,然後就能夠放鬆。如果越能夠客觀覺察,禪修越輕松,而且越能夠見到法。我們是要越無所求,但是所謂出離心、欲神足是要有,大家珍惜這樣的一個法緣,是很重要。如果過程中懂得放鬆,然後就很容易可以見到法。

八定階段

  前面階段是要先離開欲界。我們平常在打滾的世界,一直在是非、好壞,勾心鬥角或是名利堆打滾……種種,叫做「欲界」,我們要離開這些,才能夠專心進入禪修;你要放下才能夠專心禪修。初禪到四禪,屬於「色界」的世界,以呼吸來講,呼吸是屬於初禪到四禪,它是要選擇「色界」裡面的一個目標為所緣,簡單講包括地、水、火、風,選擇其中一種為所緣,就是所謂「尋、伺」,找一個目標、妥當的柱子,可以你把心繫在上面,叫做「所緣」。如果以出入息來講,我們是以哪一界為所緣?以風界為所緣,風是屬於色界,「空」才是無色界。所謂「色界」,就是有質有礙;「空」才是無質無礙。「風」就是空氣大氣層,它有沒有質礙?有啊!因此「風界」是屬於色界

  初禪到四禪,就是系在出入息上面,一樣都是以風界為所緣,叫做「依色界」。如果我們的覺知力在身體動作,覺察在身體上面,是屬於哪一界?身體方面是屬於地界。有的修行法門,用一盆水或是一些火,然後坐一個專註,就是水界或是火界。但是最簡便的還是風界,不用花費什幺錢,也不需要什幺准備,而且走到哪裡都是帶到哪裡,最簡便的就是出入息。以色界的地、水、火、風為所緣而進入禪修、禪定世界,就是進入「色界」的世界。所以,「色界」就是初禪到四禪。再來,要進入到「無色界」,必須要放下原來「色界」的世界,這時候你的所緣要有一個轉換,「所緣」就是專註目標,意即「尋、伺」的目標當你鎖定一個目標,系住心猿意馬目標,叫做你的所緣。這時候要做一個轉換,如果是在色界」方面覺知,就沒辦法跳開。

  從「四禪」進入「五定」,「五定」就是空無邊,「六定」就是識無邊,「七定」是「無所有處定」,「八定」是「非想非非想處定」,「九定」是「空無邊處定」,進入沒有質礙、無質無礙的世界。所謂「空無邊」,色界--地、水、火、風,這些是有質有礙的,如果以此為所緣,範圍都是有限制的。所以,必須要放下色界」,才能夠進入到「無色界」的世界再來就是進入到「無色界」--沒有質礙的世界。進入到「無色界」,就是進入沒有質礙的世界,不超越地、水、火、風,就沒辦法進入。六界裡面的地、水、火、風,屬於前面的「色界」,「空」與「識」屬於「無色界」,進入到「空無邊處定」,放下色界」的所緣,然後這里做一個轉換,這時候你的心溶入到「空無邊」,《清凈道論》所講的一套修法,大家可以參考。

  事實上,我所體會的「空無邊」比較靈活,《清凈道論》所講的「空」,是先找一個空洞,當你清楚觀察到之後,再把空洞、空的範圍慢慢放大,這也是一個過程。在上一次禪三,有跟大家講到修行從點、線、面進入「空」,如果你能穩定,一樣可以進入到「空無邊處定」,當你看自己的心量是無邊無際,能夠涵容萬有,就是進入「空無邊」。再者,所謂「識無邊」是感覺你的心量無邊,無罣無礙、無邊無際,能夠涵容一切。前面階段是「空無邊」,是去感覺「空」的無邊,後面階段感覺到心量的無邊無際,不會再有小心眼,這是很明顯的對比,心量的無邊即是「識無邊」。

  再來,當你能夠體會到「空無邊」、「識無邊」,然後繼續再修下去,體會到什幺都可以放下,一切就是緣生緣滅,很安住在每一個當下,縱使無所有,也沒有什幺值得貪愛、抓取,然而絕不是消極悲觀,不要會錯意!真正能夠很瀟灑、很灑脫的面對一切,進入到「無所有」,都是禪定情況。禪修當中「四禪八定」的禪定,大家經歷過之後,在下一就會講述活生生的「四禪八定」。再繼續下去,會來到「非想非非想處定」,你的心是越來越明凈、越來越微細,「四禪八定」是你的心進入越平、越靜的世界事實上你的各種慾望、欲求都沒有了,很安詳的進入禪悅世界

  我們平常都會心動念,但是來到此階段是一種「非想非非想」,何謂「非想」?何謂「非非想」?是禪修進入的一個世界,因為內外都很寧靜、很安詳,都安住在一個當下,可謂類似一個極樂世界裡面,你的心雖然很微細、很寧靜。我們平常的想,是有慾望、欲求去想,我們去規劃、去想像、去造作、去作意,都是有想。所以,在進入這一情況,「非想」並不是有粗的念頭,「非非想」也不是沒有念頭,就是似有若無,不是真的沒有,但又不是說主動起那些念頭,這時候還是有念頭,只是它很微細、很微細即是進入「四禪八定」的世界,現在大家先了解,以後有因緣可以實際去體驗一下。

  如果再繼續坐下去,就會進入到第九定的「滅盡定」,「滅盡定」稱為「想受滅」,「尋、伺、喜、樂」都是一種覺受,「五定」到「八定」階段,並不是說沒有想,還是有念頭、有想,還是由想所成,是有意念,透過有為法、有努力、有造作。所以,前面是有受,後面進入到微細,還是一樣有意念、有想,才能夠進入到這樣的世界,有時候翻譯作「空無邊處定」,有時候叫做「空無邊處想」、「識無邊處定」、「識無邊處想」,這里是「非想」,但是「非非想」是進入到最微細的深定,並不是說沒有念頭。「滅盡定」有另一個名稱叫做「想受滅」,也就是起心動念停止了,你的覺受也都停止了,進入到很深的定,叫做「第九定」,進入到這種深定,類似像植物人的情況事實上,「滅盡定」說是想受滅,但並不是說完全沒有,只是它非常的微細,如果完全沒有,生命就不存在了,只是說它非常微細。但是,在這微細情況之下,植物沒辦法起來動,覺知方面與正常人比較起來,幾乎是沒有,然而植物又不是死人,雖然在「想受滅」的情況之下,他的生命力還是存在,就是進入到「滅盡定」。

  有的人以為進入到滅盡定,就是最樂、就是涅槃寂靜、就是涅槃世界,不是啦!佛陀一樣有講到,那樣是錯誤的解讀,因為你縱然進入「滅盡定」,還是透過你的「有為法」修成,「有為」而來的,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進入無為、涅槃世界事實上有沒有「為」進入?還是透過「有為法」進入到一個很深定的裡面,那時候好像都沒有作為,但那幾乎都很微弱、很微弱,這些都有我執。因為經歷「四禪八定」,並不是說你就沒有我執,還是有啊!我們修四禪八定,不要放錯目的,不是要求深定。有的人是成就四禪八定、深定為主、為樂,但是佛陀也經歷過四禪八定、深定,但是佛陀發現在進入禪定時,覺得說「很好啊!這世界很祥和啊!很寧靜啊!沒有苦啊!……」但是當他出定之後呢?所有的問題還是存在啊!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還是存在啊!佛陀後來才又發現,縱使我熟練、精通這些四禪八定,還是沒用啊!我的煩惱、我的苦、我的不安,還是存在。

  所以,「四禪八定」不是以修練這些為目標,而是一方面讓你了解什幺叫做「欲界」?什幺叫做「色界」?什幺叫做「無色界」?這些是屬於「無色界」的。當你經歷過之後,才能夠講說「出三界」。我們所講的「三界」,就是「自我」所構築的夢幻世界,只要「自我還沒有死,都是在「三界」裡面,不是在「欲界」裡面打滾,不然就是進入修行之後,就是在禪定、禪相裡面,然後求神通、求感應都是色界無色界、欲界裡面打滾。佛陀就是要讓我們去看到這三界,這個「自我」不管怎幺逃、怎幺厲害、怎幺躲,只要還沒有解脫以前,很厲害的「自我」都存在,一定是在這三界裡面打滾。很多修行人都是停留在「色界」與「無色界」裡面,這兩界還不容易突破,屬於「五上分結」。

  證到三果的人這兩個世界都還沒辦法超越,還會以禪修、禪定、禪相,為樂、為喜、為迷執,後面的「五上分結」,是三果到四果所要破除的。你要破除這些,要去看到它的「味」,然後再看到它的「患」,這樣才能夠「離」。如果沒有經歷過四禪八定,不知道它的「味」在哪裡,不知道它的「患」在哪裡,所謂「出三界」就是要去經歷過這些,然後知道它的「味」在哪裡、「患」在哪裡,然後才能夠「離」,到後來才能夠放下三界才能夠出入自在

  如果按照經典方式去修,所修出來的「空無邊處定」,都是用一個「自我」,去修出一個「空無邊處」的世界,這樣還是屬於「世間法」的禪定裡面,屬於「有為法」。「世間法」的那種定,是用「自我」去創造一個「空無邊處」的定,所謂從點、線、面進入空,不錯!這跟一些經典所謂進入「空無邊」的方法,已經有些不一樣,這時候事實上你的「自我」是要放下、要溶掉,才能夠進入「空無邊」。你是自我」溶掉,然後才進入「空無邊」,像這樣的境界,如果能夠穩定,至少要有證初果以上的證量。但是,有證初果以上證量的「空無邊處定」,跟阿羅漢的與「空」溶為一體,還是有不同的地方?除了穩定度不一樣之外,一個是「無為」、一個是「有為」。當下不用去刻意、去造作、去想像,就是很自然的展現,等於就是一體流入,整個就是流動,進入「空」的世界裡面一樣,如果你是止觀、有覺察力,一樣在「空」裡面,並不是「空無邊處」,不是頑空的空,是讓整個法流、整個法界無礙的穿流而過,因為你無色界,你的心沒有質礙。所以,還是有一個明覺。

  前面階段還要比較用力,去體會無常法印,這里的階段都是沒有用力,你就是一個空,本身就是一個空洞,讓整個法界穿流而過、無質無礙。你有清楚的明覺,但是那個「我」是消失,主、客是溶為一體。在禪修的時候,可以進入四禪八定;沒有禪修的時候就沒辦法進入,於是平常又容易在煩惱堆裡面,在滾滾紅塵裡面打滾,當然這是一個過程。進入無修之修,是阿羅漢世界他是不必打坐,也是一樣三界出入自在

  【法義分享】初禪五支就是「尋、伺,喜、樂、一心」。此五禪支是由粗到細到微細。當覺得「尋、伺」是粗、是干擾,因為這時候你的心穩定下來,覺得用力比較累,於是你會自然放下,自動離開「尋、伺」而入二禪。所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最初當然需要經過一些練習,然後再慢慢掌握、體會到竅妙,然後自然離開「尋、伺」而進入二禪,舍離「喜禪支」就是進入三禪,舍離「樂禪支」、「內凈一心」,就是入四禪。在「尋、伺、喜、樂、一心」,是偏於專註、修止的初禪;「覺、觀、喜、樂、一心」,是「止觀雙運」的初禪,而對開悟、開智慧、斷結、證果最有益助的,是「覺、觀、喜、樂、一心」,能「止觀雙運」的初禪。希望大家在這一次禪修,至少要有「未到地定」,然後具有初禪的工夫,「止觀雙運」要能夠見法、開智慧都是不待時節因緣,真正心神會去體悟、體證到,喔!實相就是如此。

  (第四節)如果修習「安那般那念」,就是修習出入息念,因為出入息念,與禪定一樣有次第進入。所以,各種的禪定,都可以透過「出入習法」進入,當你能夠「止觀雙運」,證果是不在話下了,不待時節因緣就可以到達,於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可以到達。

  【法義分享】修習四禪八定的主要目的有三:(一)實際經歷色界是什幺、無色界是什幺。(二)幫助內心澄靜,以便對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實相進行如實正觀。(三)內心澄靜,有助於反觀、照見諸結縛,進而斷結、除慢、證果。所以,我們要知道修習四禪八定的目的在哪裡,不要弄錯了禪定是工具,修定是過程,如果迷執在禪定、禪支、禪相、禪境上面,就容易落入「世間法」的禪定,如此迷執下去,十年、二十年,很有可能都是浸泡在這裡面;有時候一直迷失在禪定、禪相上面而產生我慢,都不知道啊!因此,修行是在禪相上面,禪定是幫助我們的心寧靜下來,然後去見法。一方面回來看我們內心的種種結,把我內心的種種結縛,一個一個去除。所以,禪定是一個工具,協助我們見法,協助我們照見諸結而斷結、證果。

  (第五節)阿難佛陀:為什幺「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佛陀就講:「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復,阿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阿難就繼續問:請世尊講述更清楚一點。佛陀說了,「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正受」就是正在進入那一種覺受、世界,「初禪正受」就是進入初禪的禪定裡面。當你進入「初禪正受,言語寂滅」,為什幺說是言語寂滅」呢?因為外面欲界的種種想像、胡思亂想,那些都要放下啦!如果種種的妄念妄想沒有放下沒辦法進入「尋、伺、喜、樂、一心」,叫做「言語寂滅」。如果還在跟人家攀緣、聒噪,言語不寂滅,沒辦法進入,放下那些,才能進入初禪。

  「二禪正受,覺觀寂滅」,「覺觀寂滅」就是「尋、伺寂滅」、「尋、伺放下」,舍離尋、伺禪支,然後進入二禪。進入三禪是「喜心寂滅」,放下「喜禪支」。「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剩下「樂」與「一心」。「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出入息寂滅」就是「樂」舍下,剩下「一心」,這時候你的心是維持在一個相當穩定、平和的境界,因為你身心穩定、很柔軟呼吸自然微細,從初禪、二禪下來,它會慢慢的微細,到後面四禪,是「出入息寂滅」,然而有的人又誤認為進入四禪就是沒有呼吸,有的人就一直在修練,練得能夠斷氣斷多久、維持沒有呼吸多久,就是進入四禪多久……,不是這樣啦!只要你生命存在,就不可能沒有呼吸,只是進入相當的微細、相當的緩慢,有時候進入胎息,有時候可以進入全身的呼吸,並不一定透過鼻孔方面,因為鼻孔方面是進入到相當微細、相當微細。所以,四禪所講的「出入息寂滅」,並不是完全沒有呼吸有可能呼吸頻率很慢,在換氣的時候,你會停一下,但不是完全沒有呼吸,而是有吸有呼、也有止息的時候,但是頻率很慢很慢、似有若無,叫做四禪的「出入息寂滅」。「五定」的時候,才離開出入息,這里算是「色界」,來到很微細情況,進入四禪還是屬於「色界」。

  「空無邊處正受時,色想寂滅」「色想寂滅」就是進入「五定」的「空無邊處定」,是屬於「無色界」,你要超越前面的「色界」,把「色界」的所依放下才能夠進入到「空無邊處定」。所謂「色想寂滅」,就是「色界」的所依,你要放下才能夠進入到「無色界」,再來後面的就以此類推了。放下前面的「空無邊處定」,才能夠進入到「識無邊處定」;放下「識無邊處定」,才能夠進入「無所有」;放下無所有」,才能進入到「非想非非想」,然後再超越這個,就再進入「深定」,進入「滅盡定」。

  「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後面的「漸次諸行止息」都是一樣,「我以諸行漸次寂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重點是這一句話,為什幺說「一切諸受、一切諸行」,然後「一切諸受悉皆是苦」呢?還沒有脫離三界自我的抓取?還有沒有更具體一點?有生滅?不錯!但是還有一很重要關鍵,還有一個重要的心態,他已脫離「欲界」,進入「色界」、「無色界」,但是佛陀為什幺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但是有一很重要關鍵,沒有看到味、患、離?有出、有入?有一個重要的心態,但是最主要的核心,就是你在欲界是有迎有拒,當你進入各種禪定--初禪到四禪、五定到八定,因為境界裡面,有很多很迷人的世界,當進入到這樣殊勝的覺受,一個迷人的世界,你的內心一樣都會有迎有拒,有迎、拒之心當你進入到很殊勝世界就會想要抓,希望順境能夠留住。

  於是有的人覺得在一個月前,有一打坐之時,進入很舒服的覺受,然而這一個月來就很懊惱,為什幺?因為他在奇怪說「這個月以來,怎幺都沒有當時那一種覺受?」一直在想說一個月前的境界能夠再出現,於是就在那裡祈求,在那裡等待,在那裡期待,但是越等、越等不到,那個境界又沒有出現,於是那個苦、不安就出來。這里講說一切受都是苦,一切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以及五定到八定,都是屬於行,屬於我們的心行,都要用去做、去修。這些境界都是用「有為法」修練到達出來的,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有入就一定有出,進入在殊勝禪定境界,一樣有入、有出。

  眾生遇到樂境、順境,遇到想要的境界,就常常想要抓,想要越多越好,包括禪修就常常期求所要境界,當他達不到,或是看那個念頭,又常常在干擾,於是又在起瞋、又在排斥,結果就不在那裡拉扯。一切諸受都是苦,各種的禪定境界都是進入各種覺受,因為都是有為法,都是有入、有出,都是無常生滅,但是眾生無法保持不迎不拒之心,想要求什幺樣的境界。如果有得到什幺樣的境界之後,你還是一樣,又希望能夠長久保有它、又怕它失去,於是那個苦就跟在後面。

  「我以諸行漸次寂滅」「諸行」就是各種的境界都是一樣,它都是緣生緣滅、有生有滅的,「諸行漸次寂滅、止息」,所以「一切諸受悉皆是苦」,主要就是因為眾生的迎拒之心不願去接受無常法印,所謂的苦,就是因為你有一個迎拒之心不願意去接受無常法印。

  「佛告阿難:『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痴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余止息無過上者』」是粗的煩惱,此處所謂「四禪八定」,現在暫時界定你從粗的煩惱,慢慢的一直止息,到後來覺得好像進入涅槃寂靜,但是事實沒辦法長久浸泡在這里,它一定是有入、有出,下一你想要進來,也不一定能夠進來,那個苦、拉扯就在那裡。所以,佛陀講說進入到另外一個禪定,前面的禪支就放下也就是止息。如果進入三禪,前面的「尋、伺、喜」,我們說「放下」,事實它是代表一種止息。當你進入後面這些,前面就是一種止息,佛陀講說就算你熟練四禪八定,但是你的苦、你的不安,還是沒有真正解決,真正那個苦、不安的止息,最重要就是後面所講的,貪、瞋、痴、我慢的止息,貪、瞋、痴、我慢的斷除,才是超越過前面四禪八定,所能夠到達的境界

  當你有四禪八定,未必能夠斷除貪、瞋、痴,你的苦、你的煩惱,也未必就能夠斷。如果是在世間法」的四禪八定裡面繞,你的苦、煩惱沒有止息,而且有可能我慢又會增長。你有我慢,你的苦就一定會存在。所以,佛陀講說最殊勝的止息,就是貪、瞋、痴的止息斷除,才叫做真正的涅槃。因此,四禪八定不是目的,它是一個工具,讓我們能夠了知什幺叫做「三界」,它是幫助我們見法,幫助我們看到貪、瞋、痴,然後能夠斷除。如果你目標是在四禪八定上面,你的苦、煩惱還是沒有斷。我們是透過這些工具,然後讓我們的十個結,一個一個能夠照見到、能夠斷除,才是真正的解脫、真正的涅槃

  為什幺要修四禪八定呢?因為我們那個「自我」、那個「本尊」,是遊走在三界,當它很厲害,如果你要追它,追得很厲害的時候,它就是躲到「無色界」去。因為那個本尊是躲藏在無色界裡面,它來無影、去無蹤,比藏鏡人還厲害,如果你沒有「無色界」的禪定力,以及「無色界」禪定的體驗,不容易看到本尊影子,它不容易出現的。所以,我們能夠體會、體驗過「色界」,知道去看到它的味、患、離,又有去照見諸結,那個本尊無所遁形,後面的色界貪、無色界貪才能夠斷,它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必經過程。如果沒有經歷過這些,上根從何而來?沒有經歷過漸修,頓悟從何而來?寂滅與止息,事實上是一樣,所有的「有為法」,它都是生住異滅,有入有出、有生有滅,如果眾生不能接受無常法印,不了悟無常法印,就常常在那裡迎、拒啊!苦啊!就這樣產生。所以,那個苦,就是因為眾生不了悟無常,然後有迎有拒。

  (第六節)就是八正道,已經有講過了。所謂「禪定」,有「世間法」的禪定與「出世間法」的禪定,如果四禪八定沒有應用到「止觀雙運」,還是在世間的四禪八定裡面運作。「出世間法」的禪定,就是能夠把禪定的工具,應用到去體悟「三法印」,以及體證「四聖諦」、斷諸結縛,才是真正「出世間法」的。【法義分享】記住:禪定只是工具,修定是過程,目的是止觀雙運開智慧。不要迷戀在中途而忘了目的地。如果你有正確止觀雙運,是沒有過程目標之分,只有當下。

  (第七節)這里的經文很精采!世尊告訴詵陀迦旃延:「當修真實禪,莫習強良禪」事實上,這只是一個代表而已,這一都是針對有相當聞、思、修的基礎然後再講更高深的修法。「當修真實禪,莫習強良禪」要修能夠斷除煩惱,能夠到達究竟解脫,真正有助於到達究竟解脫的「出世間法」禪定,就是「修真實禪」。真正能夠幫忙你解脫,幫忙你到達苦的止息,了悟生死大事、究竟解脫的,才是真實禪」。「莫習強良禪」不要去修「強良禪」,不要用我慢、慾望去修,而想要透過你的修行、你的禪定,然後去求神通感應,求那些名利

  「如強良馬」一種錯誤的馬.,錯誤修行心態。「如強良馬,系槽櫪上,彼馬不念我所應作、所不應作,但念榖草」修行動機不正確,又沒有聞思基礎你是想透過修行,而得到更多的名聞利養,像這樣叫做「但念榖草」。「但念榖草」就是希望能夠吃到更多,包括四種食,希望能夠吃到更多。「彼馬不念我所應作、所不應作」不是真正為解脫而來修行有一點不務正業,該做的、你不去做,該斷的這十個結,你不去斷,然後卻透過修行要去展現我是我能、我慢,叫做「但念榖草」。

  「如是,丈夫貪欲纏多所修習故」修行人若是以欲貪為主導,想要求名得利,想越修越厲害,像這種人呢?「彼以貪欲思惟,於出離道不如實知」因為他是想要透過修行,越修越厲害,要得到恭敬,得到名聞利養,以顯現自己的厲害,這樣的人對「出離道不如實知」,對真正的解脫法、對出世間法,卻是不知啊!沒有心去研究這方面,也沒有心去聞、思、修、證,他的「心常馳聘」,常在名利堆裡面打滾。「隨貪欲纏而求正受」隨著他內心貪欲、欲貪,不管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他都一樣,他的修行、他的修定,都是名利而出發,有所得、有所求動機都不單純、動機不良,這樣是屬於「世間法」的修行,不是真正走在解脫道上。

  其他的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多修習,一樣就是在「五蓋」遮障的情況之下來修行都是在「世間法」裡面打滾,你越修、都想越厲害。所以,前面這一段講的,是一個錯誤修行心態

  「若真生馬系槽櫪上」修行人真是為解脫而來,真正為到達究竟涅槃彼岸而來,真正為了悟生死而來你是不念水草」,不會為名、為利。「不念水草」就是不會為名、為利的。「但作是念:駕乘之事」他內心裡面呢?如果是一匹馬正職就是去做「駕乘之事」,去做應該做的事情。一個修行人,為解脫而來的人,他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要去了悟生死大事,要以究竟解脫為第一順位。如何才能真正把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去除掉?怎幺樣才能真正出離苦海才是真正最重要事情其他的都是支流末節,要以究竟解脫為第一順位。

  「如是,丈夫不念貪欲纏」真正為解脫而來的人,不會在名利堆、欲貪界裡面打滾,能夠「住於出離如實知」,他的修行處處都是想怎幺樣才能夠真正出離苦海?怎幺樣才能夠真的解脫自在?「不以貪欲纏而求正受」他的動機不會不正確,不會在名利堆裡面打滾而修行,包括瞋恚、睡眠一樣,他不會落入在裡面。

  「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這一經文很深。很多的眾生是在欲界打滾,很多修行人事實是在欲界打滾,透過換跑道,他說放下世間工作修行,其實很多是換跑道之後,又在修行界裡面,繼續追逐他的名利,都還是一樣在欲界裡面打滾。如果你在四禪八定裡面追逐,追逐在四禪八定裡面,一樣都算是屬於「世間法」的修行

  各種的初禪、二禪到四禪,你會有所依,依「色界」的而入定。後面的五定到八定,一樣都是有所依,你的心有所緣、有所住你是有所緣才能夠進入,包括後面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你的心還是一樣有所緣,都還有境界讓你抓住,讓你做一個所緣的工具。這一經文事實上就是把所有的所緣通通放下、通通超越。「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修禪」不依「色界」而修禪。「不依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禪」就是不依「無色界」而修禪。前面是要「有依」,才能夠禪定,到這里講到都是「無依」。眾生都是要有所依然後進入,現在你把所要依、所要抓的,都斬斷掉,如果沒有基礎、還不會走路,不要想要跑、想要飛。這里的經文是講道很高的禪修境界

  「不依此世、不依他世」因為都是要斬斷前後,不是背著重重的原罪在修,因此「不依此世、不依他世」,他不未來也不抓過去。不是說沒有因果,他了悟這些因果,了悟這些因緣法則,但是知道生命所能夠活的、所能夠掌握的,只有當下。所以他「不依此世、不依他世」,對於過去、現在、未來,都只有清醒的活在當下。「不依此世、不依他世」就是不抓未來,「不依他世」就是不抓未來,不是對未來勾勒出一個很美好未來,然後覺得現在很不好,然後一直修、修、修,他的目的不是在這里,而是要到遙遠的未來,這樣的過程都是苦的,因為等於說還沒有到達那個目的,因此「不依此世、不依他世」。

  「非日、月」不是用光明想,也不去做日輪觀,因為「日、月」也是修行上面的一種光明想、日輪觀,這時候都要超越日輪觀、光明想。「非見、聞、覺、識」不是用聽聞,不是用頭腦、用思惟去想像、去作意,不是用頭腦去推理。「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他的修行「非得」,無所得、無所求。所謂「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心經》有「無智亦無得」,「非見、聞、覺、識」就是無智的境界。「非得非求」就是《心經》所講「亦無得」,無所得的境界。「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因為「覺、觀」還是用有自我意識去覺察、去觀照,包括「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這是進入什幺世界?進入「無我」,自我意識是消失的。有覺有觀,還是有能觀、有所觀、有為。「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是進入到「無我」。

  「若真生馬系槽櫪上,不念水草」前面經文的第一段,是說很多修行人是在欲界裡面打滾,真正要解脫的人,是要離開欲界,離開名利心,並不是說行人什幺事都不要做。所以,正確的聞思是工作不會跟修行衝突。後面這一段,就是要離開「色界」、離開「無色界」。「比丘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修禪」就是離開「色界」,再來「不依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就是離開「無色界」。「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見、聞、覺、識,非得非求,非隨覺,非隨觀而修禪」都是進入到無修之修、無為法。

  「爾時,有尊者跋迦利住於佛後」站在佛陀後面,因為天氣很熱,在幫佛陀「執扇而扇佛」這時候跋迦利白佛言:「世尊!若比丘雲何入禪,而不依地、水、火、風,乃至覺觀,而修禪定雲何比丘禪,諸天主、伊濕波羅、波闍波提合掌恭敬稽首作禮而說偈言:『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禪定?』」因為跋迦利聽了,覺得摸不著頭緒、聽不懂,認為這樣說,實在還是聽不懂,到底這究竟是什幺境界啊?這是怎幺樣入禪定呢?怎幺說都不要依靠這些?「色界」的所依不要,「無色界」也都不要,是怎幺樣進入呢?為什幺那些天神天王都對這樣的人合掌恭敬?都覺得這樣的人的是境界很高。為什幺他們合掌恭敬,然後稽首這樣的修行者解脫者呢?因為覺得他是南無大士夫,南無士之上」贊嘆這樣的修行人,因為我不能夠知道他是依何而入禪定,因為對他們來講,覺得我們是要有所依才能夠入定,他們竟然能夠無所依,到底他們是進入怎幺樣的世界?怎幺樣進入呢?那些天王天神是一種贊嘆說:哇!無為、無修的一種解脫者。

  「佛告跋迦利:比丘於地想能伏地想」佛陀說這樣的人是怎幺樣進入?一個重要的關鍵,「於地想能伏地想,於水、火、風想、無量空入處想、識入處想、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想,此世他世」這樣的修行者能夠「於地想能伏地想」,對於各種所緣的境界,「此世他世,日、月、見、聞、覺、識,若得若求,若覺若觀,悉伏彼想」重點是「悉伏彼想」。「跋迦利!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覺、觀而修禪」什幺叫做「於地能伏地想」?然後各種所依境界,「於地悉伏地想」不是說在地界時,也去體會它的無常,都還在有覺有觀的世界,因為這是相當重要一個階段,這些境界要有經歷過,才能夠體會到它的味、患、離,為什幺能在各種境界裡面,到達這樣無修無證的境界呢?不管「於地能伏地想」,水、火、風都能夠「伏彼想」,不管什幺樣的境界都能夠「伏彼想」。地、水、火、風,就是代表所依的境界,各種禪定境界,地、水、火、風,日、月、覺、觀都是

  修行,只要在三果以下,都還有自我,都還在「有為法」的世界,都有一個「我」、然後在修,都是一個「我」在依著風界、然後在修,「我」依著地界在修,不管你再怎樣體會「無我」,只要你還不是真正四果阿羅漢,你的「自我還在都是有一個「我」在修,我在依什幺樣的境界在做。直到有一天,你能夠超越「色界」、「無色界」,進入這里所講的情況,這時候不管你遇到什幺樣的境界,你都跟他是怎幺樣?溶為一體。所以,「悉伏彼想」的「伏」,不是去制伏它,而是溶為一體,溶入啊!本來有「自我」的時候,就會有主、有客、有能觀,你會有「能觀」與「所觀」。當你還有「自我」、還在有為法,會有主體客體,還有「能觀」與「所觀」,還有「心」與「境」的區分。

  當你有自我」、有為法,一定會有以上這些現象。三果以下的,都還在有為法的世界,一定是主、客存在,「能觀」與「所觀」會存在,「心」、「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