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法師:如何獲得佛法真正利益(明向法師)

如何獲得佛法真正利益

明向大和尚

(2010年7月23日下午於文殊閣)
 
主持人明傑法師:各位營員,下午好!

今天是本屆生活夏令營的第四天,下午的佛學講座我們很高興地迎來了來自於雲門祖庭的明向大和尚。明向大和尚來自廣東韶關,是乳源雲門山大覺禪寺的住持。大家知道禪宗在唐末五代時期發展出五個分支,我們稱之為禪門五家,其中雲門宗的發源地就是在雲門寺,所以說雲門寺是雲門宗的祖庭。虛雲老和尚在上個世紀的四五十年代中興雲門寺。我們凈慧老和尚和明向大和尚師父上佛下源老和尚是在雲門寺,在虛雲老和尚座下承受雲門宗的法脈。雲門寺和柏林禪寺有這樣非常深的法脈上的淵源。

下午明向大和尚將圍繞著如何獲得佛法的真正利益給我們做開示。下面大家掌聲歡迎!

大家請坐。首先,大家請合掌,跟著我一起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尊敬的各位法師尊敬的各位學員、各位護法居士

今天有緣來到我們佛教著名的道場趙州和尚法利生的地方柏林禪寺,來跟大家結一個緣。

剛才明傑法師簡單地介紹了一下,我也非常地感謝老和尚、明海大和尚和各位法師,還有各位同學給我這個因緣跟大家交流、學習,我到這裡也是來參學。

我來自廣東韶關乳源雲門山大覺禪寺簡稱雲門寺,這是六祖傳下來一花五葉,五個宗派中的一個——雲門宗的祖庭道場

凈慧老和尚和我的師父上佛下源老和尚是同受雲門宗的法脈,都是在上虛下雲老和尚座下,接的雲門宗的法脈,所以我和這裡的大和尚還有這裡的諸位法師,我們都是「明」字輩,這個明字輩實際上就是雲門宗傳承的法脈。所以我到這裡來,見到各位法師就和自己的兄弟一樣,非常地親切,就像到了自己的家一樣。由於這種特殊的因緣,我們來到了這裡,所以感謝大家給我這麼好的機會緣分

我今天下午講的題目是《如何獲得佛法真正利益》。我想從我們最基本的佛法的「四聖諦」的這個角度來談。

我們大家都知道,佛陀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悟道佛陀悟道以後,跟五比丘講法,首先講的就是「四聖諦」這個法門,所以可見「四聖諦對我們來說非常地重要,不然的話佛陀不會直接地在悟道之後首先講這個四聖諦。我們要對這樣的一個情況非常地重視,四聖諦確確實實的把佛法的綱要給我們做了揭示,也是我們學佛下手得到真實受用的關鍵地方

我們知道佛說法目的何在?佛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目的有一個,就是幫助一切的眾生離苦得樂。這個大家應該認同吧?我們所有一眾生願望從根源上來說也只有一目的——離苦得樂。所以佛陀正是順應一切眾生的共同的願望而幫助眾生解決這個問題

我們學佛為什麼?根本在什麼地方?我們一接觸就要把根本抓到,就是離苦得樂,就是要解決我們的問題,解決我們的痛苦。如果我們學了佛,不能夠離苦得樂,那我們就要好好地反省,我們有沒有學對?有沒有跟佛法相應?如果能跟佛法相應,一定能夠得到快樂。所以我們首先要把學佛核心目標方向要認識清楚。

我們要搞清楚我們的問題是什麼?我們的問題就是苦。我們所有的願望就是離開這個苦,但是對苦的認識,我們有沒有真正地把握?這是關鍵的。也就是說對我們的問題有沒有看清楚?就好像一個有病的人一樣,自己有病不能夠發覺,老是覺得自己沒有病,這樣的話他就不會找醫生治病那他的問題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解決。所以我們需要對我們的問題——苦,有一個全面地、真實地、清晰地了解,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佛陀首先告訴我生死六道輪回是苦。首先講苦諦,我們六道輪回的真相就是苦。拿我們人生現實來說,我們大家都能夠感受到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人生現前感受到的八苦。我們能不能認識到生老病死是貫穿我們整個生命的一個現實,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過程。生的時候我們也許把這個苦已經忘記了,但是生確確實實是苦,為什麼呢?我們每個人降生在這世間,沒有一說是哈哈大笑的,沒有一人說自在,呱呱落地的時候都是哭著來的,沒有笑著來的,這是一個現實、一個真相啊!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的。為什麼不笑著來呢?這是一個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我們在母胎的時候,母親吃冷的、吃熱的、母親的運動對胎兒都有影響的,都非常難受,出生的時候更不用說了就像泰山壓頂一樣,你不出給你擠出來。有的小孩很多被擠出來頭部也變形了,手腳也擦爛了,一降生到人世間感受到的是種種的對外界不能夠適應的這種感受:非常粗糙的碰撞、冷空氣等等對外界種種不適應,使我們感受到降生到這個人世就是苦。也許我們自己把這個苦已經忘得非常遙遠了,但是老、病、死是我們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年輕的時候沒有覺得什麼,像我現在超過四十歲了就有感覺了。年輕的時候,四十歲以前怎麼干,怎麼辛苦不覺得疲勞,不覺得累,超過四十歲以後,就感覺到精力、體力就有所下降了,睡眠時間太少的時候整個人就精神不夠,「老」這個感覺就很明顯。如果年輕人二十幾天幾夜不睡覺熬夜沒一點問題,但是歲月不饒人啊,老的時候,手、腳、各個器官都不爭氣,這種苦也是我們每一天都可以看到的。看那些老人,雖然我們現在沒有老,但是可以看看他們,老是一個苦,苦啊!我們一天天的雖然出生了,但是就向著死的方向在邁進,所以老的苦我們每一天都可以看到,每個人必須要經歷到、體會到。還有病,病就更不用說了每個人多少都有點病,感冒、發燒、拉肚子。牙痛,「牙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命」。就很簡單的一個病,很簡單的,一個不應該值得提起來的病,但是都讓我們這麼難受。如果得大病,我們可以到醫院去看一看,那裡得大病的人是非痛苦的。死也是一樣,死的痛苦,我們到醫院裡面就更深刻的體會到。要得一個好死,還真不容易,高高興興地說拜拜,再見,盤起腿來就走了,這真的還得是有一點功夫呢!沒有這個功夫不好受。手上、腳上、鼻子、嘴巴——我們看到現在醫院裡面,都是這個管,那個管,一個管不夠,兩個管、三個管、四個管。不能夠吃,還從鼻子裡面插根管子進去,往裡面打食物,這些都讓臨終的人非常地痛苦。所以要得一個好死,要死的時候生死自在,還真不容易。我們去看看有的人死的時候,兩眼睜起來,手啊,腳啊都是抽筋的,死的時候醫生護士還要給做胸外按摩,做很多很多的讓我們難受的動作,所以死也是苦,生老病死讓我們感受到種種的痛苦

還有,我們人是生活社會家庭之中,有種種親情關係。特別喜歡朋友、親人要離開的時候我們會表現出非常痛苦這叫愛別離苦每個人都有這個經歷,當我們要離開我們的父母要去遠方求學的時候,這種捨不得的心情是非痛苦的。如果我們有親人要離開我們時,那種痛苦更難以忍受。

還有冤家對頭,叫怨憎會苦。就是冤家對頭,抬頭不見,低頭見,不喜歡的人偏偏在一起,你甩都甩不掉,躲都躲不開,這種苦見了面兩眼冒火,心上就像插一把刀一樣,這種怨憎會苦也是非常的痛苦。還有種種的人生的不如意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我們的人生常常感得到求不到的東西很多,不如意事情很多,所以求不得也是非痛苦,這種現象是非常的普遍。 還有五陰熾盛五陰熾盛就是講我們的身心,我們的身心是色、受、想、行、識,這五陰組合,都是在遷流變化。我們還有種種的煩惱讓我們不得安寧,不得自在這本身就是苦,所以一切苦的根源與五陰熾盛這個苦相關。人生的八苦我們都可以體會到。

人生的苦我們都體會到了,但是對苦的認識還沒有全面。我們要認識到我們現在所處的六道輪回,叫三界六道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六道就是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三善道:阿修羅、人、天,都是屬於六道輪回。我們整個有情生命在沒有解脫生死之前,都是在這六道輪回裡面不斷地輪轉,看不到頭,看不到尾,生了死了死了生了就不斷地這樣輪回。只要我們沒有打破無明,只要我們沒有解脫,這樣的輪回就不止。所以我們對這個痛苦要深刻地了解,不然的話我們就根本不知道我們還有輪回的苦。

輪回的苦是非常可怕的,我們現在有幸獲得了人身人身是三善道之一,但是人身是非常短暫的,幾十年,一剎那無常就到了。但是人道是一個中轉站,因為人道造業最重,造善業也容易,造惡業也容易。在我們沒有遇到佛法之前,我們很多時候不知不覺地造了很多很多的罪業,這個業會引導我們墮入三塗,三塗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這個苦是非常可怕的。而且並不是墮入以後,三十年又是一條好漢。我們一旦墮到三塗裡面,什麼時候能夠跳出來,不知道,非常困難。為什麼非常難?因為要聽聞佛法,非常的不容易;要轉變自己的業非常的不容易。我們在人道,有機會聽聞佛法人道思維、造業的能力,但是三惡道的眾生,這方面比我們的福報要小,要少很多很多。很簡單地比如說我們就講勸人家念佛,我們人類,我們勸兩次三次,他就明白什麼叫阿彌陀佛他就會念。現前如果有一個阿貓阿狗過來我們勸它一萬次,恐怕它一句都念不出來,非常難。一旦墮入到地獄,受苦的時候我們要修行佛法非常難,太苦了。地獄裡面有下油鍋的,上刀山的,下油鍋的時候獄卒把叉子往幾千度的油鍋裡面放的時候,你說趕緊念佛,都痛苦得不得了,哪來得及,哪有心思念,沒有!所以,雖然說六道裡面一切眾生平等都有修行佛法條件,但是三塗要比人道、比三善道要少很多很多的機會

天道是太享受了福報大了,人也是一樣啊,福報太大修行也是很困難的。我們經常碰到一些居士或者是一些在家人他也想到寺廟里來,像這麼熱的天,他第一個寺廟裡面有空調沒有啊?他受不了。我們寺廟空調,我們都受得了,他受不了。他來拜佛他是來享受的,他來早晚功課好像是來享受的,就這樣輕輕鬆鬆地就修行好了這樣子就真正地學佛了?福報太大修道難哪!在人間福報很大的人要勸他修行是比較困難的。

人道有苦有樂,我們碰到了痛苦有一方法,想一想這個苦是從哪裡來的,這樣就有機會改變我們人生、改變我們的業力。所以六道輪回的苦我們要深刻地體會,就是說我們現在雖然處在三善道,但是不保險,隨時都有墮落的可能,隨時都是我們造業的時候,所以一旦墮落,非常可怕,三惡道就是苦苦,人間很多的痛苦,也是苦苦。

我們人天或者是其他的道有沒有一快樂呢?佛法認為是有的。我們平時的享受,我們有財富家庭社會關係各方面非常和諧,這些都是我們的福報,在人間說我們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快樂。但是在佛法裡面,認定這個快樂是不究竟的,不真實的。為什麼說是真實的呢?因為我們認為的快樂,它不是真具有樂性,比如說我舉個例子,我們肚子餓了,我們吃飽了飯,覺得很舒服是一種快樂,吃飯當作是一種快樂。但是真的是一種快樂嗎?吃好的東西真的是一種快樂嗎?它是是有樂性呢?如果有樂性的話,我們吃三兩是快樂,吃六兩也是快樂,吃一斤看受不受得了,如果是快樂的話,既然是快樂的,繼續增加應該更快樂,但不是這樣。跳舞,我們跳舞覺得很快樂,但跳舞這個快樂是不是真實的呢?如果真實的我們一直跳下去,一個小時快樂吧,兩個小時快樂吧,那五個小時快樂嗎?累,滿頭大汗,腳也酸了,腰也痛了,跳上一天一夜快要死了,所以這個快樂並不是真實的。我們認為的快樂,隨時都有可能失去,所以對世間的這種快樂佛法告訴我們叫做「壞苦」。它不是真實快樂的性質,它是無常的、是會變化的,當這種變化產生的時候,我們非常的痛苦就像我們有錢,突然變成窮光蛋的時候這種痛苦受不了。或者是當官有名有利,我們認為是一種快樂,但是當這種快樂一旦失去的時候,有的人接受不了,甚至要跳樓自殺等等。所以我們認為的這種人世間的欲樂,這種快樂它不是真實的,它是會變化的,它沒有樂性,實際上是苦暫時得到了休息。比如說我們吃飽了為什麼感到快樂,因為飢餓得到了休息,我們為什麼感到跳舞快樂,因為疲勞暫時得到了休息,但是如果我們因為那些快樂執著它,又會走向另外一個極端,痛苦又會開始。我們喝酒也是,有的人心情很鬱悶,拿酒來消愁,但是這個酒並不是快樂,喝它一斤之後麻醉了,喝上兩斤,腦血管都爆掉了。所以對於世間的這種快樂佛法要我們能體會它的無常,如果我們把快樂當作真實執著,我們就會陷入另外一個陷阱又是痛苦的開始。所以壞苦我們要真實地體會。

為什麼會有苦苦?為什麼有壞苦?是因為行苦。行苦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五蘊,一切的萬法都是遷流變化的,都是在變化的,一刻不停地變化,剎那剎那地變化,做不了主啊!每一個人想要不老,不行啊,他要老啊!每個人想得到一個東西,想保存一個東西,想保留名、利,保留自己覺得好的東西這是我們的要求,我們的希望。但是事物真相是不斷地變化,不隨我們的意志為轉移。我們希望有個永恆,希望保持我們擁有的東西,但是一切都是無情地在遷流變化,我們不能夠主宰,不得自在、不得自由。所以這種無常的變化和我們自己處在無明狀態,是我們痛苦的根本的原因。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處在無明狀態,處在不明白真相狀態,希望保持一個永恆的存在,保持我們擁有的東西,但是事實真相它是變化的,是抓不住的,我們想抓一個抓不住的東西,本身就是一個痛苦;我們想得到一個不可能永存、永恆的東西,本身就是一種痛苦,所以行苦就是我們一切痛苦的根本。只要我無明未破,我們行苦不斷,就有壞苦、就有苦苦,一直在推動,所以我們要不要離開六道輪回?六道輪回都在這三苦之中,最根源的問題就是我們處在行苦之中。

行苦的根源究竟是在什麼處?我們要找到它的苦的根源,苦的根源在四聖諦裡面叫「集諦」,集諦就是造成一切痛苦原因所在。佛陀告訴我們造成一切痛苦的根源在於惑業。惑,就是迷惑、就是執著、就是無明、就是煩惱。因為我們處在無明狀態就不斷地推動我們以污染的心去造業。造了業,就不得不在六道輪回裡面輪轉不息,所以我們對苦的因要深刻地了解。就像一個醫生一樣,這個病人有病,如果我們找不到它的病因,診斷不出病因,進行有效的治療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佛陀把我們一切痛苦的因找到了,幫我們找到了。這個因不是佛陀創造的,是佛陀發現的,他發現了一切眾生之所以痛苦輪回不息的根源,就是:惑、無明、造業。然後呢就有輪回六道苦果出來。
好了,那我們就要好好的搞清楚什麼是業,什麼是造成我們痛苦的根源,什麼是痛苦原因

我們要首先搞清楚什麼是業。業,就是我們一切有情的身口意的造作。我們受的苦,不是上天,不是他給我們的,也不上帝給我們的,也不是神靈強加於我們的,是由我們造業而來。這個業跟我們的身心不開也就是說造業就是我們身口意的造作,我們的苦跟我們這三方面的造作分不開。身,就是我們的行為、動作這是造業的一個途徑。口就是我所說的話,我們的行為有表現恰當不恰當,我們所說的話也有恰當不恰當。恰當大家都能夠接受,心生歡喜都能夠感受到關愛,如果不恰當,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語言是在傷害其他的人,所以這是我們造業的途徑。還有就是意,意業,我們每個人的起心動念,我們每個人雖然現在不說話,坐在那裡紋絲不動,但是心裏面的起心動念是不斷的。起心動念有好的念頭也有不好念頭,這些都是業。

佛陀發現了什麼問題呢?他發現了一個秘密。什麼秘密發現了我們的痛苦是從我們的惡業那裡來,我們的快樂是從我們善業那裡來。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認識到這個規律佛陀發現了這個規律。我們現前種種的痛苦,它不是沒有原因的,是有條件的,不是無緣無故的。那它的根源,它的主要原因是什麼?佛陀發現是從我們每一個眾生自己造的惡業那裡來。我們也能夠得到一點快樂,這個快樂從哪裡來?是從我們的善業那裡來。所以我們今年夏令營的主題是什麼?「為善最樂」。就是這個根源,就是造善業一定能得到快樂,苦和樂不是我們個人能夠主宰,不是我們個人能夠決定,是由我們每一個眾生自己造的善業、惡業來決定的。所以呢,如果我們不想得到痛苦,我們是不是能夠不造惡業?如果我們想得到快樂,是不是要勤修善業?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發現世間的萬法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就是條件組合條件有主要的條件有次要的條件。主要的條件就是因,次要的條件就是緣。比如說一棵樹,它主要的條件,因就是這個樹的種子,但是它如果只有種子,它能夠發芽、生長、開花、結果嗎?不行,它還需要次要的條件要有水、土、肥料、陽光、人工等等這個樹才能夠生長,才能夠開花、結果。所以佛陀透視眾生痛苦眾生快樂發現主要的條件、主要的原因就是善業、惡業。所以我們把握了這個原因,我們就把握了苦樂,離苦得樂。我們想要得到快樂,我們就好好地去造善業,我們想要離開痛苦,我們就不能夠造惡業

好了,那麼我們就要搞清楚,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個很重要。善和惡主要是從我們造業時候的動機來分的。

什麼是惡?就是說我動機里想造這個業,從我們起心動念裡面的這個動機自私自利,甚至想傷害眾生,想傷害這個社會,想傷害大眾,這個就是惡業。那麼什麼是善業?就是一心想利益眾生利益大眾利益社會,從這個動機出發去造的行為,這個業就是善業。這點我們明白了就很重要,我們就努力在我們的起心動念上下手,好好的去觀察自己,觀察我們每一個起心動念,究竟是落在自私自利,還是想到為社會為他人,去利益他人,利益社會,這個就是我們造業的關鍵所在。

平常我們世間的人,天天都要面對社會,面對我們的家庭,這現前的現實都是我們的果報。但是一般的人,我們根本觀察不到,例如說我家庭裡面,或者說家裡對我不好或者是周圍的同學朋友對我們很不好,甚至打我們,罵我們,這個時候我們一般人的心態是不能夠接受的,感到非常的痛苦,感到受到無端的、無理由的這種傷害,一般我們是受不了的。但是學習佛法明白了因果,我們就明白了,我們之所以今天受這個苦,不是別人的問題,不是社會的問題,也不是大自然的問題,是我們自己所造的業。別人為什麼打我們,為什麼罵我們,那是因為我們跟他們,跟別人結了不好的緣,我們以前傷害過別人,所以現前他們來傷害我們。一般的人如果不學習佛法,不明白這個原因的話,都容易怨天尤人生起報怨之心煩惱辦法化解。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從業感果的道理去分析的話,我們的心就會非常地平靜就會接受這個現實。不僅不報怨對方,不報怨社會,我們明白都是自己的業障,所以還會好好的懺悔,肯定是我們以前造了不好的業。從這個地方努力懺悔,不僅對別人不產生仇恨報怨,而且我們要努力地去改善自己現前的業。以前我對人不好,造惡業,那我從現在開始,不僅不報怨他,還要努力地改善跟他關係,還要慈悲對他,還要把自己修行功德迴向給他,這樣的話我們現前的業轉變,我們的果報才能夠轉變。我們明白了業感果的道理,我們就懂得如何改善自己,如何去離開這個痛苦。如果我們不明白的話,繼續地怨恨,繼續地發脾氣,甚至繼續造不好的業,那麼這種痛苦還是一樣會繼續。如果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就有下手處。要想改變自己的果報,要從因地下手,因地下手就要從轉變自己的業下手,不再造對他人、對其他眾生造成傷害的業,我們要努力地去改善這個業,我們要行善積德多做好事。所以學佛要得到真實好處,一定要從自己的業上下手。業的中心又是從我們的起心動念下手,也就說我們起心動念能不能時刻想到利益眾生,我們是否時時觀照自己內在,自己起心動念有沒有自私自利思想,有沒有在無形地傷害他人,如果這點我們觀察不到,自己造了不好的業,我們都不知道,要想離苦得樂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個很重要。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學佛怎麼下手。有些人學佛很多年,但是對業感果的道理不清楚,不在這地方努力,所以學了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得到佛法真實受用。

我舉個例子,比如我們平時都講,放生很有功德放生無畏布施不殺放生無畏布施,那麼將來果報一定是好的,將來能夠得到身體健康長壽這個果報。但是我們如果不如法的話,放生這樣的效果不一定能得到。有一地方放生居士也好,其他道場也好,為了場面,有大的場面,幾百人、幾十人來放生放生就要買放生東西呀,不可能幾百人搞個幾十斤魚啊,或者是鳥啊,那太沒面子了,又要搞場面,要搞影響,定好日子,初一十五也好,什麼大的節日也好,提前就打電話:某某嗎?我們師父初一十五啊,哪一天要幾百人放生,你幫我定好,我要幾百斤魚啊。我們放生目的什麼呢?是無畏施啊!就是看到市場上那些要下油鍋的或者是被殺的那些動物,我們能力所能及的幫它解除恐怖放生讓它生命得到保全,這樣去放生。如果我們為了搞場面,你不打電話,那魚塘的魚啊,一點事沒有,游得自由自在的,我們一打電話,那些魚啊,都為你這一個電話折騰得死去活來,撈起來可能三分之一都死掉了,還有一部分就半死不活了,然後為了召集大家,要等人,搞這個搞那個,要做儀式,等到搞完以後了,這些魚啊都奄奄一息了,死了一半了,放到魚塘裡面、放到河裡面,很多都活不了。那麼我們放生,是放生還是放死啊?我們就從這個業的角度來說,什麼是善業,就是利益眾生的業;什麼是惡業,就是沒有利益眾生的業,傷害眾生的業。我們現在這放生究竟是利益眾生是在傷害眾生?我們這樣去不如法放生能得到好的效果嗎?我們自己想一下。所以我們學佛沒有在這最重要的業上去把握,只是為了做表面文章,不知不覺造了不好的業。所以,我們就從這樣放生的行為上看,我們如果不如法,不僅沒有多大的功德,可能還有罪過。那佛法裡面講了,不殺生,放生,應該有好處啊!有些居士,有些學佛的人,他說我經常放生啊,家裡面這個人有病那個人也有病,那我們要好好地反省,我們真的是在放生嗎?放的是不是如理如法的呢?所以這個業對我們非常地重要。有一些人造口業也是一樣的:「我是為你好的啊,我心裏面是無心的,我講的是事實。」把別人家的是非給他,他又不知道,又傳了別人,這樣一傳,傳來傳去就變樣了。「我是沒心的,我是無意的!」我們造成的業我們知道嗎?我們是在利益他人,還是在毀謗他人?還是在傷害他人?我們學佛好好的從這些地方去認認真真地做,實實在在地去修,不要說「我是無意的,我是好心的」,什麼行為都做,什麼話都敢講,我們要想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話,該不該做,該不該講,自己要好好地去把握,這樣才能夠得到佛法的受用。

有一些人學佛精進剛開始非常地精進。哎呀,人身難得啊,佛法難聞啊!學得著迷,這個家也不要了,一天到晚就往寺廟跑,家務也不幹了,家庭也不管了,子女也不理了,老人也不照顧了,單位裡面也不好好工作了。我們學佛,究竟要學什麼?佛告訴我們怎麼樣離苦,是要我們好好地利益眾生,不要傷害眾生。我們這樣的行為對不對?皈依三寶是要的,這是我們的皈依處;到寺廟裡面親近知識也是要的,如果不親近知識,我們無法得到佛法的受用,什麼是正法我們都不知道,這些是要的。但是我們如果走向另外一個極端也是不對的,因為我每個人社會都有責任,我們有家庭、有單位,有社會責任,我們不負責任,我們所造的業是不是在傷害家庭?是不是在傷害單位?是不是在傷害社會?我們這樣學佛對不對?肯定不對!家裡的人看到你越學越偏,越學越怪,你說家裡面的丈夫能支持你嗎?肯定不支持你;家裡面的父母能支持你嗎?肯定不支持你。看到你在拜佛他就你把墊子甩掉了,有的甚至搞得家庭非常緊張,把擺的佛像給你扔了,經書給你毀了,你說我學佛本來是希望離苦得樂的,但是我們讓別人造了不好的業,他造不好的業跟我們有關係啊,所以我們是不是在傷害我們家裡的人?傷害我們身邊的人?在傷害社會?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好好地把握,我們學佛我們就要從這個地方入手,從這個業上入手,我們要好好地利益眾生,最起碼的我們從哪個地方下手,從我們家庭,從我們身邊的人,從我們的單位,從我們周圍的人。我們學了佛以後要比以前更加好,更加善良,更加有慈悲心,更加有愛心,更加關愛其他的人,這些都是善業啊!是不是?他們能得到關愛,他們就會認可這個佛教,因為你越來越慈悲了,學佛越來越好,他不僅不反對我們,還會支持我們。有些是這樣的,剛開始你學佛學不好,你什麼也不管,家也不管了,好了晚上你把門也拴上,你回都回不來。如果我們好好地學佛,用佛法道理實踐,從我們做起,學了佛以後更加的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關愛家庭、關心集體、努力奉獻,每個人說你學佛真好,沒有一個不表揚你的。有一地方剛開始夫妻關係緊張的,到後面他家人說好了你要到那裡拜佛,我送你去,開車送你去,沒有車,摩托車載你去,再沒有摩托車,我騎單車送你去。所以我們學佛真實的從這些地方下手,而不是一些表面文章。我們念佛也是一樣的,有很多人呢,你看他在念佛,手裡拿那個佛珠啊,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轉來轉去,轉來轉去,嘴巴裡面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但是心裡怎麼想的不知道。可能心裡想的:孫子有沒有人接啊?兒子回來有沒有飯吃啊?媳婦會不會罵啊?雖然在廟裡面噼里啪啦地轉著佛珠

業的中心是由我們的意業決定的。如果我們起心動念沒有好好的念佛——念佛就是我們現在的心啊,不是光用嘴巴,在嘴巴裡面喊,有沒有好好的念佛,要從我們的心裏面念,有的人轉一圈一百零八個佛珠,轉下來他可能在心裡十句佛號都沒念出來,這不容易啊,我們自己試一下,我們念十句佛號,看能不能什麼妄想都不打,很難啊!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我們念佛要真正地念佛,如果我們念佛心不在焉,其實我們是造了一些雜亂的業。所以念佛很多,念佛也很久,但是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了嗎?可能很少,效果很差。所以我們一定要從身、口、意三業,最重要是從我們的起心動念這個意業上把握,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這個就是講業。

這個業,造業的根源是什麼?就是集諦裡面講的「惑」,就是無明。什麼是無明?在《俱舍論》裡面講無明就是「非親實」,非親非實就是無明什麼叫非親非實呢?非親就不親人,是我們的敵人無明——是從反面的角度來說的,非實就說這個無明是不實在的,不是真實的,是虛誑的,騙我們的,這個是《俱舍論》里的解釋。在《集論》裡面解釋這個無明,有兩個含義:一個叫業果愚,一個叫真實義愚。所謂業果愚,就是說我們對業感果的道理不清楚、不明白,也就是說惡業招感痛苦,造善業招感快樂這個規律、這個必然性我們不了解。不知不覺地造了不好的業,造了惡業,所以招感到很多很多的痛苦。想得到快樂,但是我們實在是在惡業快樂沒有得到,得到了痛苦。對這個不清楚我們就會不知不覺地在平常造了不好的業,招了我們的痛苦,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真實義愚。什麼叫真實義愚?就是對一切萬法、萬事萬物真相不明白。萬法、萬事萬物真相是什麼?就是緣起性空。我們對緣起性空的道理不明白,不知道一切法無我道理。對一切法無有自性道理不明白,所以產生了我執,由我執的推動就不斷地去造業。

比如說我們對五蘊身心,其實我們這個五蘊身心是由五個部分組合的,色、受、想、行、識,它是一種緣起現象,是條件組合,本來是無我的。我的含義是什麼?我的含義就是永恆性、主宰性、獨存性。比如說我叫明向,每個人都會說我、我、我……我們好好去觀察一下,我們在說我的時候,這個我究竟是誰?我們在說我的時候,是不是感覺到,這個我,五蘊身心我跟昨天那個我是不是同一個。我們每個人都會意識感覺到,不會說今天這個我和昨天那個我是不一樣了,有沒有這樣感覺?好像沒有吧?如果我們感覺出來的話,就開悟了。我們感覺到我肯定是跟昨天或者是去年那個我是同一個,不會說是不一樣了,是吧!這就是一個永恆性。實際上有沒有這種永恆呢?有沒有這種不變呢?沒有!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身體物質組成,我們的身體不斷地在新陳代謝,細胞在不斷地生,老的細胞不斷地滅。新陳代謝,剎那剎那遷流變化,生了滅了生了滅了……沒有一時一刻是不變的。我們的心靈,我們的感受,我們的思想隨著環境會變化。我們的造業,起心動念,我們的行為都是在這變化之中,我們心識的變化也是一樣。所以這五樣東西,五個條件是在生滅變化,沒有一時一刻不變的。但是在我們的身心裏面有一錯覺,總覺得我是不變的,這跟真實狀態是有差距的,我們的認識有問題。

第二個就是獨存性。獨存性的感覺,我們說「我」,就好像是我是獨立的,獨立於其他,可以獨立存在的一樣東西,但是我們能夠獨立存在嗎?我們能夠離開家庭嗎?能夠離開社會嗎?就像天上午潘教授講的我們能離開空氣、能離開陽光,能離開大自然,能離開國家社會其他的眾生獨立存在嗎?不可能,所以我們沒有這樣的獨存性,也就說我是在條件組合裡面生存的,我們每個人開了其他的眾生,離開了其他的條件有一個能夠生存。所以我們要不要關心社會?我們要不要尊重我們的父母師長其他的眾生?我們明白了這樣的存在,存在是相依相存的,互相關聯的,任何一樣東西都沒有獨立的存在,都是條件組合,並沒有一個可以獨立的存在。其實這種獨立的存在就是我們自己不知不覺地把我們和其他的眾生其他的社會種種,包括大自然隔離開來了。這種隔離實際上就是我自私自利思想一個問題所在。我們為什麼會自私自利?我就是我啊,我跟別人沒關係啊!真的沒關係嗎?不是呀。所以這種獨存性的感覺是一個錯覺,會產生自私自利思想。緣著這樣自私自利思想,我們只管自己不管他人。小孩子他要不知道,眼裡根本沒有爺爺奶奶也沒父母自私自利心理成了以後他都是好吃的往自己嘴巴里塞的,就不會考慮到父母的存在、師長的存在。這樣是一個錯覺,而我們無始以來都有這種錯覺。這種錯覺不是正常的,是錯誤的。

還有就是主宰性的存在,我們以為很多事情是自己可以主宰的,真的可以主宰嗎?我很行啊,我可以做主啊!真的可以做主嗎?我簡單地舉個例子,比如我們現在站起來,坐下,認為可以自己做主。可是你詳細地分析一下真的可以做主嗎?我們要起來是要條件的,首先我要想法,要站起來,對吧,有個想法;我的骨頭要配合我,我的肌肉要不要配合我啊,這個神經要不要配合啊?我的能量要不要配合啊?我七天七夜沒有吃飯,沒有喝水,我想起來是起不來的。如果我有主宰的話我想起來就能起來啊,但是不行!是不是,所以很簡單的一個動作,我們自以為可以自己主宰的,實際上是不能夠主宰的。但是這種主宰意識,自己覺得可以主宰他就會想辦法主宰他人。我們為什麼會有一種想法強加於對方,支配對方,主宰對方,甚至社會上民族與民族之間、社會社會之間、國家國家之間、階級與階級之間會產生沖突。很多的都想,你要聽我的,我是老大。希特勒他想征服整個世界這就是一種支配、主宰思想,他想主宰嘛,想征服整個世界,想一切的人聽他的話,這就是一個主宰性的膨脹,實際上根源於他內心裏面的一個錯覺。你連站起來走幾步自己都主宰不了,你還能夠主宰誰啊?對不對?還想主宰這個世界?所以都是一個錯覺。在五蘊身心裏面,沒有這樣的永恆性、沒有這樣的主宰性、沒有這樣的獨存性,所以叫五蘊無我。我的意思就是這三性,我們要好好的去體會,一切萬法都是在變化的,無常的變化,沒有主宰,沒有不變。

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知道自己錯在什麼處。所以「惑」——我們有這個獨存性,我們剛剛講的有獨存性,覺得五蘊身心是我,那麼其他的是非我。這個是我,這個叫我,我是獨存的,那麼其他的我所對立的就是非我。非我裡面又分出來適合我的、不適合我的。適合我的我喜歡,不適合我的,我討厭。適合我的,喜歡喜歡是不是貪心?貪的心理狀態就出來了煩惱啊!不適合我的不想要,不想要就是排斥,我不想要,你走開,你不走開我就揍你,就是這樣的一個秩序。所以有痴心也就無明,以為有一個我,然後再生了對立對立裡面分出了喜歡喜歡的,就分出了貪,分出了嗔的東西。然後這個貪的心理不斷地去推動,今天想,明天想,想多了流口水了,那就要造業了。你不給,不給我就搶,就是這樣。你不適合我就產生一種排斥心理我不要,最好走開一點,你不走開我就打,就動手。就是這種錯誤無明就會推動我們煩惱的產生。煩惱的產生就會一直地推動我們意業、口業、身業的造作。我們造作的這個業就會在心識裡面產生一種影響,這種影響就是推動我們在整個六道輪回裡面輪轉不息。所以惑、業是我們六道輪回的根源,善業,惡業,跟果報是直接相連的。所以我們要想得到我們現前離苦得樂的結果,必須從自己的心動念,斷惡修善下手,不造惡業,勤修善業,多做好事利益眾生,一定能得到快樂,得到增上生。  

但是這個增上生不究竟,因為我們剛才講了,人在六道輪回裡面的快樂是不究竟的、是無常的。無常原因在我不認識的時候是一種痛苦,推動我們造業是因為無明,也就是我們不知道一切法是無常的,一切法是沒有獨存的,一切法沒有主宰的。所以在五蘊身心裏面起了我執在一切法上起了這種私有感,自性見,執著在這裡面不斷地去攀緣,造業。造了這個業就一直在六道輪回裡面。所以這個「惑」、「業」就揭示了我們整個六道輪回的真相。這樣我們就找到病因了,病因就是「惑」、「業」。

六道輪回是有條件的,這種痛苦是有因緣的。它的因緣條件主要是我們迷惑顛倒造業。那我們不迷惑顛倒,不造輪回的業是不是可以出離六道輪回呢?可不可以?肯定可以吧!因為是條件組合條件改變了,不起無明了,不再繼續造輪回六道的業了,六道輪回肯定就可以超越。既然是條件組合,改變這個條件,比如說這個樹,這個樹有種子、水、陽光、土種種條件組合,那我不播種行不行啊?不播種這棵樹就不長,對不對?所以我們要想脫離六道輪回,我們就不六道輪回的種子。就是消除這個惑,消除六道輪回這個業就可以超越六道輪回,就一定能夠得到這個痛苦的止息,這個就是滅。

我們找到了病因就有了希望。就像醫生一樣,經過千辛萬苦,終於把這個病因診斷出來了就有希望了,如果這個病因找不到,沒有希望。所以我們找到了病因,我們就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滅諦」。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就是道,就是要修道——「道諦」。佛陀講了三十七道品,講了八正道,總結下來,無非就是戒定慧三學。

戒,就是起到防非止惡的作用,因為我們了解到造惡業就是招感痛苦,如果我們把惡業止息了,斷惡修善,我們是不是能暫時離開痛苦,得到暫時的快樂,得到增上生,不會墮入三塗,我們還有辦法得到人身,得到人身幹什麼?好好的修行,我們就有機會跳出六道輪回。這就是從戒的角度我們斷惡修善,所以說受戒,實際上是保護我們。例如說不殺生,持這個戒是保護我們不造惡業,保護我們不墮入三塗,保護我們將來不會身體多病。戒是保護我們的,就像交通規則一樣,交通規則是保護我們大家交通秩序有效進行的,不是限制哪一個人,大家都遵守交通規則,道路就暢通無阻。戒也是一樣,戒就是保護我們不墮惡道,不受暫時的苦,得到增上生,這是戒的作用

但是光有戒,主要是從這個業上下手,還沒有解決源頭的問題。源頭的問題我們剛才講了是惑,就是無明,所以我們還要破無明。要破無明,怎麼樣才能破無明呢?就要開智慧,怎麼樣開智慧?就要從戒定慧三學去修學,我們有了戒了,心安理得了,心容易定了,心容易定了,容易開發我們的智慧,容易看清楚事實真相當我們看清楚事實真相,放棄我們錯誤觀念,放棄我們錯誤的模式,就會斷除我們錯誤的結果。我們現在根本的錯誤是什麼?一切都是變化無常的,我們以為有一永恆不變東西,一直想抓。一切都是剎那生,剎那滅,不斷地變化,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一個東西,我們心靈現象也是一樣。《金剛經》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要以為心是一個死的,是固定在那裡不變的一個東西,那樣就錯了,心是可以作用的,它是變化的,但是心是不落斷滅的,前念生了,接著就滅了,後念又生了,所以非常非斷。前念滅,後念生不是常;前念滅,後念生,非斷,所以非常非斷。如果我們以為在這世界有一永恆不變東西,導致自己想抓,這就執著在這世界上,在這宇宙裡面,佛陀告訴我們諸行無常,都是在遷流變化的,這就是實相。我們現在以為有一永恆不變東西,老是想去執著,老是想去得到一個不變的東西也就說我們想抓一個不變的東西,但是剎那剎那滅了,我們的錯覺以為它不變,但是它就是要變。就是我們的思想與實際的狀態是有出入的,是相違背的,也就是說要我們有這個無明,有這個錯誤,這個錯誤不糾正,我們永遠都是在錯誤之中;這個無明不斷,這個錯誤不糾正,我們永遠都是打敗仗。什麼叫打敗仗?事實真相就是無常變化的,你以為有一永恆不變的,想要抓,想得到一個不可能得到的東西。想得到一個不可能得到的東西,是成功還是失敗?我們時時都落在失敗感上,失敗的人生。從一開始就失敗,哪裡有幸福啊?哪能不苦啊?哪能得自在啊?不可能!所以我們要放下無明放下執著。《心經》講「無所得」,無所得,一切都是因緣變化的,沒有實在的,猶如夢幻泡影,不真實的,雖然不真實,但是因果規律絲毫不爽。正是會變化,所以才能成為因果。如果什麼都不變化,因能夠感果嗎?也不會落入斷見,如果執著常、不變的話,因果不可能產生;如果斷,會斷,什麼叫斷?我們現在想這個念頭起了,下一不生就斷了,斷了也不能成為因果。我們的心去好好地觀察前念生後念滅,前念生後念滅,這個不斷地相續相續不斷,但是又非常,非常非斷就是我因果現象事實真相。如果常不能成為因果,斷也不能成為因果,所以一切法都是無有自性什麼叫無有自性?就是說一切法都不是自己孤立存在的,不是自己規定自己的都是緣起組合的,在這裡沒有永恆性、沒有主宰性、沒有獨存性。我們把這個錯誤執著放下跟實相相應,就能夠「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所以《心經告訴我們,「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夠「度一切苦厄」。照見五蘊皆空,空的意思,不是沒有,空的意思是指沒有永恆性、沒有獨存性、沒有主宰性。我們這五蘊沒有永恆性、沒有主宰性、沒有獨存性。如果我們能夠明白這個照見五蘊皆空放下我們錯誤執著放下錯誤思想模式,我們就能夠度一切苦厄。所以我們要破無明無明是在緣起性空上不明白,以為一切萬法有一個永恆性、有獨存性、有主宰性,一直的這種錯覺糾正不過來。就像我們電腦一樣,我們電腦這個程序有問題,觀念有問題,模式有問題,那麼出來的結果決定是錯誤的。也就是說,我們有這種錯誤執著,是跟實相、跟真實狀態是完全不相應、不相符合的。我們的思想產生錯覺,跟真實的相不能夠相應,這就是我痛苦的根源。我們想得到一個不可能得到的東西。我們以為有一獨立的存在、有一個可以做主宰東西有一永恆不變東西,但是,找不到啊!找不到又拚命執著,拚命執著又不可能得到,這就是失敗,這就是跟真理相違背,這就是註定我們生存在錯誤之中。只要有這個錯覺,我們的痛苦就不能止息。

所以學佛要怎麼樣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呢?就要像心經》講的一樣,好好地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夠度一切的苦厄,先從業果上把握,斷惡修善,得到我們現前的真實地受用。在這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地破除無明、破除我們的錯覺才能夠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的痛苦

阿彌陀佛

明傑法師

感謝明向大和尚,明向大和尚在沒有出家前是學醫學的,但是後來認識到醫學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人生痛苦,所以他就出家了。在出家之後,就像他剛才給我們的演講一樣,仍然在用一種近乎醫學這種方式來解決人生的問題。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佛陀就是大醫王,他要對症下藥。佛陀當他第一次向五比丘開示佛法的時候,講的就是四諦四諦就是「苦集滅道」,用八個字來概括就是要「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而十二因緣雖然有十二種法,也可以歸納為惑、業、苦。剛才明向大和尚非常深入地為我們剖析了業、業造作和惑。就是說由我們這種我執觀念而產生很多的問題,可以說當我們只有真正的明白惑和業之後,我們才知道如何去解決苦的問題。

謝謝明向大和尚開示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