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運法師:開權顯實 會三歸一 《妙法蓮華經》念誦法會開示

開權顯實.會三歸一

   ──寬運法師西方寺《妙法蓮華經》念誦法會開示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大家歡喜!今天我們西方寺第一次舉行《妙法蓮華經》念誦法會;大家對《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了不了解呀?可能不是很了解。這部經有七卷共二十八品,是天台宗一部很重要經典。我們都知道,大乘佛教有所有「五時判教」:第一「華嚴時」說《華嚴經》;第二「鹿苑時」說小乘《四阿含經》;第三「方等時」說《維摩》、《思益》、《勝鬘》等大乘經典;第四「般若時」說《般若經》;第五「法華涅槃時」是佛陀最後八年說的是法華經》,及涅槃前一日一夜說《涅槃經》;這時所說教法純是圓滿的圓教,即會通前四時的方便教,並彰顯真實的開顯圓。從佛陀教化的意義上說,是將華嚴時以後至法華經間的二乘加以開會,令成就「入佛知見」為目的

  由此可見《法華經》的宗旨及目的是為了「開權顯實」;而開什麼權,顯什麼實呢?「開」是開除權教之執著,顯示真實之義;「開」含有開除、開發、開拓等意思;即開除三乘之權便,顯示一乘真實之義。謂《法華經­­》以前的諸經是應未熟的機根而設,是權便之法,實欲引眾生真實之教;以權便之法顯真實之義故稱「開權顯實」。然權實本不異,若開除此執著,則權實不二,趣歸唯一佛乘。

   當時釋迦佛講這部經的時候,有五千弟子離席;為什麼離席呢?就是因為他們聽不懂、聽不明白;阿難尊者見到這種情況,便問佛陀說:「世尊啊!你為何不用神通道力把他們留住呢?」慈悲佛陀回答說:「因為他們聽不明白而生輕慢及誹謗之心將來必定會落到地獄去受報,所以還是讓他們走吧!」剛才說了,「開權顯實」;之前跟大家講過,以佛來說,宇宙可分為「十法界」,即四聖六凡;「四聖」即是佛、菩薩聲聞、緣覺;而「六凡」則因為在釋迦佛的時候,幾乎沒有人想成佛,他們修到聲聞、緣覺就感到很超越了、並且到達頂點了,但是不知道三乘最後要會歸於一乘,一切人皆可以成佛;《涅槃經》里講,一闡提不可以成佛;但《法華經》則提出三乘人皆可以成佛,經中用了七個比喻來說明,也就是著名的「法華七喻」,大家知不知道是那七喻呢?就是:火宅喻、窮子喻、葯草喻、化城喻、衣珠喻、髻珠喻、醫子喻。

   在《譬喻品》中更說到三車、四車的比喻;三車是指羊車、鹿車、牛車,再加上大白牛車便成四車。其中說到有一長者,他的兒子們在火宅內嬉戲,不覺危險將至,長者乃以方便誘引,告訴兒子們有羊車、鹿車、牛車在門外可游戲兒子們聽到後,爭相走出去,至門外,向長者索車,這時,長者給他們一大白牛車。這里,火宅比喻迷執的人間兒子喻三乘人,三車四車比喻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及佛乘。

   佛在經中所用的各種不同的比喻,無非是想令到我們這些愚迷的眾生,離開世間這個火宅。還有在信解品中的是「窮子喻」,說有一流浪漢(比喻世人,及修聲聞乘、緣覺乘之人)自小離家出走四處浪蕩甚至行乞(喻生死三界),他連自己的家鄉都忘記了,甚至也記不起自己曾經有一個非常慈愛父親(喻忘記了佛陀的循循善誘)。終於直到有一天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尋求生計,他的父親一名富翁(比喻佛陀),有著龐大的生意以及財產,他一直記掛著自己的兒子,還希望他能繼承自己一切的事業流浪漢過了富翁的屋它並渴望能夠在大屋內找到一份工作,養活自己不再捱餓。富翁很快便看得出眼前的窮漢是他兒子,但是他知道不能直接告訴自己是他父親,因為他一下子不可能接受得了。於是,富翁為了留下他的兒子便給予一份低下的工作也就是挑糞,讓他漸漸適應。如此一轉眼二十年就過去了富翁臨終時,才告訴所有人這個窮漢是他兒子,這時窮漢才驚覺原來自己一路尋覓的早就在身邊,可是卻走了無數的冤枉路

   經中還有很多其它的比喻目的無非是讓我們舍迷向覺,就路還家。所以希望大家學佛最終一定要成佛這是最終的歸宿,現在很多人只是種下善根種子,這個種子將來會發芽、成長,所以從聲聞到緣覺到菩薩成佛最重要的是發心也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且更要明白佛的本懷;佛的本懷就令眾生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佛就是不厭其煩的、一步一步的循循善誘我們眾生,所以《妙法蓮華經》實在是一部很難得、很難得的經典。而我們西方寺是第一次誦這部經;我們誦《華嚴經》已很多年了,但是未誦過《妙法蓮華經》,所以希望在這幾天法會期間中午過堂的時候,為大家簡單地講解一下,這部經的意義什麼呢?其依據又何在呢?其中的七喻又有什麼深刻的喻意呢?其實以前在佛七的時候,都曾經講為大家講過,可能大家已不太記得了;例如經中有一位「常不輕菩薩」,他見人就拜、見人就拜,就是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還有《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相信很多人都認識、都讀誦過;我們西方寺的觀音山內有雕刻了《普門品》經文的石牆,大家有時間可以去欣賞一下。

   所以《妙法蓮華經》是一部在大乘佛教中非常重要的經典,而且它的文字非常優美日本把它當成文學作品來欣賞,所以我們今來誦這部經,就好像上文學課一樣,透過文字,我們可以了解佛的本懷,裡面講得很清晰,我們要每一品、每一品慢慢去細讀,因為有二十八品之多,我們要逐步了解其中的深義,但是最後仍然是求生西方凈土,為什麼呢?因為我娑婆世界成佛實在太難了,正如《華嚴經所說,入一個十信位都要十小劫的時間,實在是太漫長了,所以我們現在的「信」,基本上還算不上是「真信」,只是用妄心來信,不過我們可以慢慢地一步一步的升華,由十信開始,經歷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然後等覺、妙覺,而圓滿佛道這是華嚴經》所展現的成佛之道。而《妙法蓮華經》則說三乘人皆可成佛,這樣的道理,在以前的經典中是沒有提出過的;《華嚴經》講五十二個階位,《妙法蓮華經》則說「會三歸一」;不但三乘人可以成佛,而且佛還為龍女授記,同時亦為提婆達多授記;相信大家都知道提婆達多是一個犯了五逆十惡眾生,而且經常與佛作對,想殺佛、加害於佛,且破壞僧團的和合,本應是要落地獄受報的,但是因為在很多生之前,他曾經為佛講解過《妙法蓮華經》,因為這個因緣,佛仍然為他授記,但有一條件,就是他首先必須懂得懺悔,而且要地獄之報受盡之後,將來才可以成佛

   我們試想想,連提婆達多這樣的極惡之人都可以成佛,今天在座大家都是男子、善女人,又怎會不成能佛呢?好像我現在為大家講解過《妙法蓮華經》,如果將來有一天,你們成佛了,想起了經中的義理就會感到實在功德無量!所以大家學習了這部經以後,不妨拿出來跟別人分享,為別人講解。而且我們應時常誦念,才能明白佛的悲心與本懷,才能會獲得真實利益;我們學佛必須從基礎的札實做起,也就是從人做起──所謂「三好」: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首先是做個好人,然後由好人賢人聖人羅漢菩薩成佛,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佛性,三乘人都可以成佛這是妙法蓮華經》所開示的,不但極惡如提婆達多者能成佛,就連不是人類龍女一樣可以成佛,由此可見,這是佛的最大的慈悲;所以即使我們今天做了錯事,將來仍然有機會成佛,但是必須懂得求懺悔懺悔可以洗滌我們的心靈,可以洗清我們的罪業;善人可以成佛惡人改過後也可成佛,所謂「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我們每一個人將來都有成佛機會,我看大家都是未來的佛;可是為什麼一般人總是看到別人的過失呢?就是因為不是用佛眼,而是用凡夫肉眼去看眾生,如果用佛眼去看的話,大家都是佛;我們知道有「五種眼」,也就是佛眼、慧眼、天眼法眼凡夫眼;凡夫也就是人眼、肉眼,我們以肉眼去看的話,所有人都是眾生,如果用佛眼去看的話,則所有人都是佛。我們西方寺創寺已經四十一年了,舉辦《妙法蓮華經》念誦法會卻是第一次,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誦這部經的因緣實在是非常的難得,希望大家珍惜這個機會!阿彌陀佛!

  開權顯實.會三歸一 (二)

   ──寬運法師西方寺《妙法蓮華經》念誦法會過堂開示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今天早上跟大家簡單的介紹了《妙法蓮華經》,這部經簡稱為《法華經》,是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一部影響十分廣泛的大乘佛教經典。經名的梵文音譯為「薩達摩奔荼利迦素怛攬」,意思是「像白蓮花一樣的正確說教」;以蓮華為喻,比喻佛法之潔白、清凈完美,故被翻譯為「妙法蓮華經」。

   早上提到,在大乘佛的「五時判教」之中,第五時法華涅槃時」是佛陀最後八年的說法,而《法華經》是佛陀晚年在王舍城靈鷲山所說,經中的意趣乃在於「開權顯實」、「會三歸一」,提出「三乘方便,一乘真實」的說法,所謂「唯一佛乘」,唯有成佛才是真實的、究竟的;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都只是方便,都不是究竟;菩薩要徹底究竟才能圓滿成佛

   經中〈方便品〉說:「舍利弗啊!雲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因緣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這其中的意義什麼呢

   佛陀降生人間,示現生、老、病、死──貴為王子,捨棄榮華富貴出家修行悟道悟道後仍為眾生殷殷說法四十九年之久,目的無非為令眾生舍迷向覺,亦即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得入佛道,見自本心、認自本性,了脫生死證得與佛平等的、清凈覺悟圓滿境界這就是佛的本懷。

   由此可見,佛陀於第五時也就是在法華經》中所說教法,純是圓滿的圓教,即會通前四時的方便教,以彰顯真實的開顯圓。從佛陀教化的意義上說,是將華嚴時以後至法華涅槃時之間的二乘加以開會;可以說,以前的諸經是應未熟的機根而設,是權便之法,今欲引導眾生真實之教,而以權便之法顯真實之義;概括而言,前四時皆是權宜之說,而此第五時才是真實說、究竟說,故稱為「開權顯實」。

   通過五時判教,我們可以清晰了解佛陀說法的次序與方式,乃為應眾生根基及理解程度而施設,這是佛陀說法的高度慈悲智慧

   我們讀誦《法華經》時,除了體會佛慈悲化度眾生的本懷外,在此要特別一提的是:第〈二方便〉品與第十六〈壽量品〉,是本經的兩大中心,為正宗分。佛由三昧起,稱嘆諸佛智慧甚深無量,難解難入,佛說諸佛究竟了知諸法實相——「十如是」:百界中,每一界都有十如是,即如是性、如是相、如是體、如是力(能力、力用)、如是作(所作所為)、如是緣、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來究竟。在說《法華經》之前,為令聲聞、緣覺二乘人斷苦縛,得涅槃,佛以方便力,曾分說三乘教,今日所說才是佛的真實教法。是故五千增上慢者退席,佛乃宣示唯一大因緣,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一切眾生將來皆可成佛,實無三乘之別。

    我們都知道,佛教宇宙分為十法界:十法界包括六凡法界、四聖法界。六凡法界地獄道、畜生道、鬼道(三惡道);阿修羅道、人道天道(三善道)。四聖法界:佛(果位)、菩薩(因地),阿羅漢(聲聞)、緣覺(辟支佛)。世間生死流轉的眾生,都可以歸納到十法界中。

   而大乘佛教天台教理,主張一法界具足法界,因此,若一法界進入了十法界,這個十法界乘十就是百界,那百界乘「十如是」,就成為「百界千如」;如《法華玄義》卷二謂:「一法界具十如是,十法界具百如是。又一法界具九法界,則有百法界千如是。」

   又天台宗強調以「三千」之數融攝一切諸法,所以又提出「一念三千」的思想:因十法界內又可分十法界,如佛界的菩薩法界,直到佛界的地獄法界,同樣地獄界的佛境界菩薩境界,如是互相組合成為一百個法界;然而為什麼十法界與十法界還可以組合呢?因為十法界一切有情都具圓明妙心,此圓明妙心具備十法界一切功德,故性具善惡地獄眾生也具備佛種姓菩薩種姓,同樣佛陀也圓具十法界,方可受用自在身無量,故佛身可以現於地獄即是佛界圓具十法界

   如是一百法界再與上面的十如是組合,就成了一千個法界,這里與上面不同的是,前者是十如是乘十法界乘十如是,而這里則是法界乘十法界乘十如是。

  

   這是一千個世界,而世界又分為三種,一者有情世界即是眾生眾生之間的世界人類生活社會是一個縮影;二者器世界,就是眾生生存的環境,好像容器地球就是器世界的縮影;三者五蘊世界即是眾生的色、受想、行、識五種感官世界人類心理活動就是一個縮影。

   上面一千個世界的每一世界就又分為這三種世界,故成了三千世界,這與三千大千世界不同。故天台宗認為一念含攝這三千世界,故曰「一念三千」。古德雲:「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即是一念具備三千法界,就看我們現前的這一念在哪裡?天台宗這個「一念三千」的「一念」,既不在前,亦不在後,由於一法界具足法界,所以一念就能具足三千,而天堂地獄,就在這一念之間,因此,如果一念是極端的十惡,當下就是地獄;一念是中等的十惡,當下就是餓鬼;一念較輕的十惡,當下就是畜生;相反地,如果一念五戒那就是人;一念十善,那就能生天,不過雖然同樣地修五戒十善,如果瞋恨心很重,那就阿修羅道;如果修十二因緣那就是緣覺;如果修四聖諦那就聲聞;修菩薩道,將來就是菩薩;最後福、慧都圓滿了,那就是佛。由於每一念都可以互具互攝,所以說,一法界具足法界,而且以教理來說,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圓融三諦」;空、假、中三觀在這心中得,也就是「一心三觀」。這是天台圓融互攝的思想理論系統,希望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一一解說。

   因為我們西方寺是「教演天台,行歸凈土」的道場,所以今天借著大家一起念誦妙法蓮華經》的因緣,順便講一講天台教,讓大家明白佛出世的本懷;我們從〈方便品〉裡頭知道,佛說本經的時候,有五千個增上慢人,因為覺得佛陀所說的法和以前所說的不一樣,因此生起了疑心與慢心,故而離席;其中顯示了「諸佛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的目的──就是讓眾生能了解開、示、悟、入佛的知見

   佛陀是徹底圓滿覺悟者,有無窮的善巧、方便,所以用了種種的譬喻、言說,無非是要令我們悟入佛之知見。因此整部的《法華經》具有非常豐富的文學價值,且有高深的哲理,是一部美妙、殊勝經典。今天大家能有這個機會一起來念誦禮拜都是很好的福份。早上我已經跟大家說過,這部有很多的譬喻,一共有七個,即著名的「法華七喻」:一、〈譬喻品〉第三的「火宅喻」;二、〈信解品〉第四的「窮子喻」;三、〈草葯喻品〉第五的「葯草喻」;四、〈化城喻品〉第七的「化城喻」;五、〈五百弟子授記品〉的「衣珠喻」;六、〈安樂行品〉第十四的「髻珠喻」;七、〈如來壽量品〉第十六的「醫子喻」。

   因此,我們誦經的時候大家要留意這個經中的義理;希望我的講解能增加大家對這部經的了解;經中的七個比喻,相信對大家學佛一定有很大的幫助,因每一個比喻其中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所以今天誦經的因緣實在是很難得;在這炎炎夏日,難得大家來參與、護持、隨喜;我們都知道,誦讀經典功德,可以令我們袪愚迷、開智慧,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希望大家都能夠勤誦經典,而且得到大智慧。這幾天法會中,我都會跟大家簡單的講一講,希望大家在讀經的時候多留心、多用心,從而增加信心,增加了解。好,我們現在結齋。

  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三)

   ──寬運法師西方寺《妙法蓮華經》念誦法會過堂開示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我們繼續講《法華經》。經上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只要我真心誠意稱念一聲南無佛」或「阿彌陀佛」,植下善根種子將來就有機會同證菩提,共成佛道,可見念佛功德是如何的殊勝不可思議

   我們西方寺雖然是城市中的寺廟,但也有佛塔也有很多仿唐宋風格的建築;我們是天台法脈、專修凈土道場,每月都舉辦彌陀佛七法會,希望凝聚中、港兩地更多的弟子信佛學佛這是我們的心願。

   我們都知道,慈悲佛陀不忍我們眾生輪迴生死受苦,乃特別開示了「三根普被,利頓全修」的淨土法門,只要我們「至心信樂」,念佛念至一心不亂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但是,我們的平日的心,如此的散亂、如此的心猿意馬妄想紛飛,如何能降伏、如何能使之安定而趨向於佛道呢?除了拜佛念佛之外,還要多讀誦大乘經典。這樣才能深入法義,開啟我們內在的智慧

   正如其它許多大乘經典一樣,佛在說法之前都會放光現瑞;如本經〈序品〉所說

  「爾時文殊師利語彌勒菩薩摩訶薩及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演大法義。諸善男子,我於過去諸佛,曾見此瑞,放斯光已,即說大法。」

   如來說法放光現瑞,目的就是要令諸菩薩、天人生恭敬、大歡喜,欣聞此希有殊勝大法

  經文中文殊菩薩繼續說下去:「如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日月燈明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演說正法,初善、中善、後善,其義深遠,其語巧妙,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種智。」

  如來是徹底覺悟、福慧圓滿的大覺智者,所以被尊稱為人導師,其說法有無數善巧方便,初、中、後善,且意義深遠,純一無雜,清白皎潔,具足梵行:為聲聞而說四諦法,為辟支佛說十二因緣,為諸菩薩六波羅蜜;如是種種說法,無非為了令所有求法者、聽法者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得成就佛道

  相信大家都知道,四諦十二因緣修行正法最根本基礎,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六度也就是六波羅蜜」,是菩薩道首要的六個條件菩薩修至六度萬行圓滿就能生死死、證涅槃。所以佛為了令一切眾生得解無上妙法,乃以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開導指引;如〈方便品〉中言:

  「爾時世尊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親近百千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舍利弗,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苦。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舍利弗,如來知見,廣大深遠,無量無礙,力、無所畏、禪定解脫三昧、深入無際,成就一切未曾有法。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佛為了令我們愚迷、貪執的眾生,離諸苦惱,不復顛倒夢想;所以他說「唯我一人能念護」,就是說,只有佛一人能救護我們;他有無限的慈悲,不會捨棄我們任何一個眾生;所以他將這個「三界比喻為「火宅」,希望我們能趕快逃離險境,可是,雖然反反覆覆的說著,我們還是不肯信受,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我們「於諸欲染,貪著深故」,我們習慣了貪、瞋、痴、慢,自私自利,常為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所迷惑,無法解脫、出離;所以佛在〈譬喻品〉中,說了一個「火宅喻」,裡面說到

  有一個大長者財富無量,一日,他的宅捨生起大火長者忙著救火,但兒子們卻在火宅內玩耍嬉戲,既不知也不覺,而且這個宅舍只有一道非常的窄小門兒子們又那麼的幼稚,所以長者實在非常的擔心;長者為了救護諸子出離火宅,於是便用種種的方便,告訴孩子們說屋外有他們最歡喜坐的車子;有羊車、鹿車及牛車。等他們奔離火宅之後,長者會各賜一部大白牛車兒子們知道外面有自己最心愛的車乘,於是便都跑出來了,終於離開了險境在這個譬喻中,「火」,比喻五濁、八苦等;「宅」,比喻三界;謂三界眾生為五濁、八苦所逼迫而不自知,不得安穩,猶如大宅被火所燒,而不能安居。兒子比喻眾生長者比喻佛。

  佛為什麼要假設羊、鹿、牛三車呢?「三車」所代表的就是「三乘」,可是這羊車、鹿車都是小車,只夠一個人乘坐,也就是只能自度,不能度他;鹿車雖然較大,但是所載的人是有限,所以又示現一部「大白牛車」,這部大車,能坐很多人,令大家都能一起同度彼岸這就是「會三乘而歸於一乘」。

  佛苦口婆心地一再告訴我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三界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由於三界的迷苦猶如大海的無邊無際,故又稱「苦界」、「苦海」。(一)欲界,即具有淫慾情慾色慾、食慾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二十處;因男女參居,多諸染欲,故稱欲界。(二)色界,色為變礙之義或示現之義,乃遠離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凈色質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無有欲染,亦無女形,其眾生皆由化生;其宮殿高大,乃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質,故稱色界。此界依禪定之深淺粗妙而分四級,從初禪梵天,終至阿迦膩吒天,凡有十八天。(三)無色界,唯有受、想、行、識四心而無物質有情所住世界。此界無一切物質亦無身體宮殿國土,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又稱「四無色」、「四空處」。

  由此可知,三界五濁惡世范圍之內,八苦交煎,有無量的痛苦煩惱,只是我們眾生不知道求出離,還以假為有,以幻為真,以苦為樂,在裡面享受玩樂,不知道三界是這么的危險,好像火燒一樣,很快便會將我們燒死;所以長者用「三車」誘引在火宅內的兒子出來:羊車喻「聲聞乘」、鹿車喻「緣覺乘」、牛車喻「菩薩乘」,使眾生從六凡上升至四聖。大家都知道,「十法界」中可分為四聖六凡;四聖中最高的是佛,然後是菩薩、緣覺、聲聞;六凡依次是天上人間畜生餓鬼地獄。在《法華經》之中,佛以一音說法,開權顯實,說三乘人均可成佛;據以往經典所說,此三乘人均不得成佛;現巧開權教而顯實教,會三乘而歸於一乘,由此可見佛的慈悲

  因為菩薩修行要經歷五十二階位,要透過不斷的修行;所謂「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到了等覺、妙覺,最後才能成佛;而成佛通常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是非常漫長、遙遠的時間。一般眾生修行五戒十善功德,感得天上果報,到達非想非非想處,便以為已到達究竟之地,於是便起了增上慢心,但由於天界並非長樂之地,報盡還有五衰之相現前;所以「火宅喻」是要勸導眾生放棄天界的享樂,而轉修四聖,不要以為修到天界就已經是究竟了。由於眾生滿足而不知向前,佛就用三種的車,把眾生載到大乘境界里去。試想,佛是多麼的慈悲啊?

  所以我們今天唱的《三寶歌》中有謂「三界火宅,眾苦煎迫,誰濟以安寧?」這是太虛大師所寫的歌詞,也就是這個意思。現在我們通過一起來學習、念誦法華經》,就是希望大家能生出一個出離的心、覺悟的心,這樣我們就沒有辜負佛的本懷,也就沒有白誦這部經了。好了,我們就說到這里。

  開權顯實.會三歸一(四)

   ──寬運法師西方寺《妙法蓮華經》念誦法會過堂開示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前面已經說過,依天台宗的教法,《法華經》是開權顯實的經典;是以,整部《法華經》所要傳達的訊息,不外乎開權顯實的觀念,因此《法華》之妙,可以「開權顯實」四字來含括,或更簡單地說,其實只是「權」、「實」二法。因為從整部《法華經》的組織架構來看,所論述的內容不外乎「跡」、「本」二門,而跡門所述即是權實法,乃至本門所述「本」之關係亦不外權實法;況且跡、本彼此相依,離跡則本無從顯示;也就是說,實法不離權法而有;若無權法則實法亦無;實由權顯,權由實現。所以說,「開權顯實」、「發跡顯本」,是《法華經》最大的特色。

  然而什麼是「權法」、什麼是「實法」呢?「權法」指的是善巧方便之法;而「實法」指的是諸法實相。為何《法華經》特別重視方便之法?其理由有二:一者諸佛須經無數劫之修行乃能知諸法實相;二者諸法實相言辭相寂滅不可示,如《法華經.方便品》雲:

   本從無數佛 具足行諸道 甚深微妙法 難見難可了
於無量億劫 行此諸道已 道場得成果 我已悉知見
如是大果報 種種性相義 我及十方佛 乃能知是事

   是法不可示 言辭相寂滅 諸餘眾生類 無有能得解
除諸菩薩眾 信力堅固者。

   這段經文說明了佛經由無數劫的修行,於菩提道場得成佛果,乃能知甚深微妙法;然此甚深微妙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竟知之」,因為「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所以「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這就是為何《法華經》廣示方便的原因,其目的也就是,無非藉由種種方便、種種譬喻來接引眾生隨順眾生種種性、欲、根等因緣說法,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悟入諸法實相。

   換言之,開顯一佛乘道理,引領眾生入佛慧,乃《法華經》之宗旨。其開顯之方式即是藉由假名相說之隨宜權法入手,然後再一一開顯入實。若完整地說,是以「為實施權」、「開權顯實」、「廢權立實」的三個步驟,來開顯權法即實法的道理,顯示法法無不是中道實相,法法皆為成就佛慧而設置;而其最終目的,在於「定之以子父,付之以家業,拂之以權跡,顯之以實本」,這就是法華經》「唯論如來設教」大綱之所在。

   因此佛說法的目的,無非志在「敷化」,為令眾生破迷開悟而說權、說實;權說即是「方便說」,而實說即是「究竟說」。而怎樣才算是究竟?簡而言之,成佛就是究竟,未成佛就是不究竟。因為眾生都是樂於小乘法,就是喜歡修自己,在一事情上只圖自利不思利他,所以被稱為「自了漢」;所謂「吾身多五欲」,「五欲」即是財、色、名、食、睡,這五種慾望,通常被喻為「地獄五條根」,是修行人的障道根本。可是眾生常被五欲、六塵所迷,不思出離,就好像我們昨天所說的「火宅喻」一樣,再不逃出來的話,就會有喪失性命的危險;因此慈悲佛陀才會用種種的善巧方便,乃至於異方便、種種言說、譬喻,讓我們從種種的煩惱痛苦解脫,從污濁生死此岸,過渡到清凈涅槃彼岸

   說到涅槃」,一般來說有二種;即「有餘涅槃」與「無余涅槃」;又稱「有餘依涅槃」與「無余依涅槃」。「依」者,有漏之依身。煩惱永盡,已斷生死之因,然猶余有漏依身而色心相續,稱為有餘涅槃;更滅依身無所余者,稱為無余涅槃。此二種涅槃,同為一體,然無余涅槃之現,在於命終之時

   還有「三種涅槃」,即天台宗就體、相、用三方面,用以彰顯不生不滅之義所立之三種涅槃。即:(一)性凈涅槃諸法實相不可染不可凈,不可染即不生,不可凈即不滅不生不滅即性凈涅槃。(二)圓凈涅槃,智極為圓,惑盡為凈,智若契理,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不生不滅即圓凈涅槃。(三)方便凈涅槃智慧契理,即照群機。照必垂應,機感即生,此生非生,機緣既盡,應身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即方便凈涅槃

   此外,更有法相宗所立之四種涅槃。即:(一)本來自性清凈涅槃,又稱自性清凈涅槃、本來清凈涅槃、性凈涅槃。乃一切法之實性即為真如之理。一切諸法雖為客塵煩惱所覆障,然本來自性清凈,具有無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然如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又離一切相而無有分別,且泯絕言語、思慮,唯聖者始能自內證得。(二)有餘依涅槃,略稱有餘涅槃。即斷盡煩惱障所顯現的真如之理。煩惱障雖滅,然尚余欲界五陰之身而為所依,故稱有餘依涅槃。(三)無余依涅槃,略稱無余涅槃。謂出離生死苦所顯現之真理。即煩惱斷盡,所餘五陰之身亦滅,失去一切有為法之所依,自然歸於滅盡,眾苦永寂。(四)無住處涅槃,即斷所知障所顯現之真理。即斷智之障,則得生死涅槃差別之深智,於二者無有欣厭,不住生死亦不涅槃,唯常與大智大悲相輔,窮未來際,利樂有情,然雖起悲、智二用而體性空寂。 

   以上四種涅槃真如理體雖然有別,但其真正所顯得者,則為三種涅槃,因本來自性清凈涅槃其性本寂,不由實相真如所顯,而後三種涅槃則為滅盡煩惱、依身、所知障後,方顯得者。若論凡聖一切對於四種涅槃之具與不具,則一切有情皆具本來自性清凈涅槃;二乘之「無學」既已斷盡煩惱,故具有有餘依、無余依二種涅槃;佛悉斷盡煩惱所知二障,故具四種涅槃

  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五)

   ──寬運法師西方寺《妙法蓮華經》念誦法會過堂開示

   據《涅槃經》說涅槃有四德,即常、樂、我、凈。所謂「常」德,是指佛性常住不離,具有「歷三世而不遷,混萬法而不變」的固定德性。所謂「樂」德,是指佛陀樂於遠離人世間生死逼迫之苦,樂於寂滅於涅槃凈土佛國。所謂「我」德,是指佛陀雖在人世間,但早已忘記了「有我」,也就是無我」,而具備了「八自在」的「真我」。所謂「凈」德,是指佛陀遠離人世間的垢染,猶如清凈大圓鏡,了無纖塵,圓滿自在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何以世尊無常、苦、空、無我, 也說常、樂、我、凈?這兩者是否相矛盾呢?其實常、樂、我、凈本來是四顛倒見,是指世人無常為常、苦作為樂無我妄作我、不凈為凈。而佛法所肯定的常、樂、我、凈,是指離於貪、瞋、痴、出脫五陰解脫無常因緣,故而為常;無有一切苦,是故稱樂;無我可言,我亦無謂;離一切不凈自然清凈。因此常、樂、我、凈是「涅槃四德」,不是世間特性。在世法當中,則是要以菩薩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隨緣化導,將眾生常、樂、我、凈之謬見,轉化為佛法常、樂、我、凈的正見,從而漸次解脫

   但如何才能達至真正的涅槃?因此佛在〈化城喻品〉中,說了一個「化城喻」:有一聰明智慧導師帶著一隊商侶,本來要到一個五百由旬的地方去取寶藏寶藏比喻佛國。由於路途險阻,全都是「險難惡道」,而且「曠絕無人」,渺無人煙,到處都是「怖畏之處」,所以,走到一半的時候,大家就不走了;好像我們很多人雖然知道極樂世界非常的淸凈,而且都很嚮往,可是卻不肯老實念佛念了幾年之後,就不念了,那該怎麼辦呢?於是佛菩薩給他們一個方便,給他們化現一個極樂世界;在〈化城喻品〉里,聰明導師比喻是佛菩薩,當他見到眾生不想繼續往前的時候,於是便化現一個城市這是一個假設的「涅槃城」;當大家走得人困馬乏之際,一看見城市,便以為已經到達佛國,於是大家便歡天喜地,匆匆在這里歇息、補充糧食體力恢復後,導師便告訴大家,這只不過是一化城,還需努力往前再走兩百由旬,才能到達真正的寶所。由於在化城中,大眾體力得以補充了,所以便可以繼續前進。因此,為什要變現化城呢?如果沒有化城的話,大家會覺得太遙遠、太辛苦了,走到一半便想放棄,無法到達真正的目的地。

  所以,我們經常說「長遠心難發」,就是這個道理。以前很多信眾問我:「修行有什麼密訣呢?」我回答說:「很簡單,就是要髮長遠心。」修行的路是絕不容易的,許多時候,不是一生一世努力,而是多生多世的不懈,就好像〈化城喻品〉中所說的,當我們走到一半,開始生退心的時候,慈悲的佛菩薩就會給我們方便,給我們變現種種的境界正當我們以為這個境界真實的時候,佛菩薩告訴我們說,現在已經走了一半,再走一半很快便到家了,我們便會生起信心,繼續向涅槃城──即清凈彼岸,亦即極樂世界方向走去。所以「化城喻」是比喻二乘人,初時聞到一乘大教,中途便容易迷失,而且流轉生死,所以世尊就暫設方便,先令眾生斷見思煩惱,暫證真空涅槃,以為蘇息;待所有的煩惱一分一分的斷除之後,才能到真空涅槃──究竟的寶所、究竟的清凈彼岸。所以,開始的時候,所證的是一種化涅槃,不是究竟的涅槃,只是暫供修行地方,仍未到達最終的彼岸

  所以,今天由於我們學佛道心不堅,無論誦經也好,拜懺也好,念佛也好,往往念到一半的時候,就覺得不想再念下了,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個知識也就是導師給我們指引極樂世界方向告訴我們佛國凈土已經距離不遠了。雖然從佛的境界來說,極樂世界不過是眾生施設的化城,但是對我凡夫來說,極樂世界卻是真實不虛的,這是慈悲佛陀給我們開示的善巧方便,讓我們機會帶業往生,在西方極樂世界裡頭寄居,繼續修學,聽聞佛法,深入經藏,智慧開啟,成就菩提,然後還度娑婆,化度有緣。所以說,佛教有種種的善巧,種種的方便,其目的無非志在敷化,令我等學佛之人善根已增長者再增長;善根堅固者更堅固目的就是讓我們不斷提升,就好菩薩道的五十二個階位,「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一步一步的邁向圓滿,直至最後成佛,到達清凈涅槃彼岸。而我們現在仍在煩惱污染的此岸,如何能渡過?這就需要一個橋梁,那就菩薩道的修持與實踐。今天我們通過《妙法蓮華經》的讀誦,體會到佛陀慈悲,用種種的譬喻、善巧,開權顯實,讓我們生起信心,知道成佛才是慧命最後的歸宿,所以希望大家能好好地體會。

  經中共有七個譬喻,希望利用這幾天過堂的時間把它講完,因為其中有很深層的意義,相信對大家學佛修行,一定有所幫助。好了,今天就講到這里。

  開權顯實.會三歸一(六)

   ──寬運法師西方寺《妙法蓮華經》念誦法會過堂開示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這部妙法蓮華經》實在是太好了!我們誦了這么多的經典,每一部都有它的特色與意涵;《妙法蓮華經》的宗旨意趣,我們前面都已經說過了,而且這部文字非常的優美內容很容易明白;經裡頭說了,它的目的就是令到「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得涅槃」,所以其中用了種種的比喻、種種的語言,就是希望能令我們更容易明白諸佛的本懷,並掌握其中的真義。

  全經共享了七個譬喻,我們稱之為「法華七喻」,因為佛陀也就是如來呀,他能善於觀察眾生根基,知道我們每個人的根性的差別,有所謂上、中、下「三根」;他完全知悉我們的心念與行為,我們到底是否精進;到底是否懈怠?他都能了如指掌,所以能隨順我們的根性而為說法如來廣說無量法門目的,無非是令眾生都得歡喜,現世得到安隱,後世得到快樂也就是讓我們得到真實之利。

  正如《無量壽經》中所說的「惠以眾生真實之利」,就是給眾生有一真實的,實實在在的利益。「真」是真如,「實」是實相,也就是佛地果覺的聖德,故「真實」二字涵義甚深,我們切莫輕易錯過。這就是佛的慈悲

  所以,我們今天繼續講「葯草喻」;「葯草喻」也叫做「雲雨喻」,出自〈葯草品〉;經文中說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叢林及諸葯草種類若干,各色各異,密雲彌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一時等澍 ,其澤普洽,卉木叢林及諸葯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 ,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華果敷實,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
   如來亦復如是,出現於世,如大雲起,以大聲音,普遍世界,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今世後世,如實知之。」

   意思就是說,譬如在高低不平變化無常大地上,生長著各種花木叢林及各類的葯草。此時大地上的天空濃雲密布,瞬間下起大雨,雨水平等地、普遍地滋潤著各種不同種性大小的花樹木。然而由於種性各自不同,枝幹大小也有別,因此所以獲得雨水滋潤的程度就不一樣。而天上所灑下的雲雨,它是沒有私心地、平等地讓各種花木葯草依其種性,因雨水的滋潤而開得更好更美。

  這里山、川、溪、谷、土地比喻眾生五蘊:色、受、想、行、識;小葯草比喻人、天;中葯草比喻聲聞、緣覺二乘;大葯草比喻下根;小樹比喻中根;大樹比喻上根。亦有解說為:地上有小草、中草、大草三種,依次比喻天人聲聞緣覺、藏教菩薩(藏教菩薩,也叫做辟支佛)。
   「密雲比喻佛的出現;「澍雨」比喻說法;「受潤」比喻教受;而「生長」就是得益。

  簡單地說,樹木、葯草雖然有大、中、小之不同,但當大雲雨下降的時候,就沒有大樹、小樹;大草、小草的分別,都能得到大雨的滋潤,而且都能得到繁茂。也就是說佛法其實是一雨普潤;天降甘霖,任何地方無所不到,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所說的雖然是「一音」(一乘佛法),但是不同的眾生(三乘人)聽起來就不一樣;其實一種法門就能眾生所有的病苦根治,三乘人雖有根器高下之別,但若以如來的法雨潤澤的話,都能成為大醫王,最後都能和佛一樣,普度群生。

  可是有很多人聽聞大乘經典後,獲得一點法益,就覺得自己很超越,看不起小乘;雖然知道實質只有佛乘而沒有餘乘,但是有了這種增上慢心之後,修行便無法究竟。其實小乘圓滿,便是大乘的實現,菩薩道的修行都是迴小向大一層一層往上提升的,那應該用什麼來對治呢?也就是「一雨普施」的方便,讓無論天、人、聲聞、緣覺等,慢慢都能得到佛法甘露的滋潤,都能跟著次第一步一步地進修,最後都能菩薩成佛

  開權顯實.會三歸一 (七)

   ──寬運法師西方寺《妙法蓮華經》念誦法會過堂開示

   由此可見,佛的慈悲是完全平等、無差別的;佛非常清楚了解眾生的不同根性,因應他們各別的資質、能力與優缺點所在,而隨機開出八萬四千法門目的就是希望他們能體認自己生命中的佛性種子,發芽成長,開花結果。

   佛有無窮的善巧方便,所謂「隨宜說法」、「應病予葯」,因此八萬四千法門就如同八萬四千個葯方,可是大多數的眾生都不知道自己有病,所以都不肯服葯,而小部份的人即使真的知道自己有病了,仍對佛所開出的葯半信半疑;有的人願意吃,有的人不願意吃。

   為了對治這種情況,佛在〈如來壽量品〉中又為我們講了一個「醫子喻」(或稱「醫師喻」)的故事;其中說到,從前有一聰明智慧良醫,精通醫理,深明藥性,善治各種疾病,時常都到各地為人治病他家裡有眾多孩子。一天,這位良醫有事遠行出外,家中孩子們由於無人照顧,竟然誤飲了毒藥,毒性大發,心神散亂痛苦地在地上打滾;不過其中有些中毒很深,有些則中毒較淺,有些還沒有迷失本性。幸好,不久醫師就歸來了,驚訝地發現兒女誤飲毒藥。孩子們不論神智迷失或清醒,看見父親都歡天喜地,哀求父親他們的性命。

   醫師看見孩子們如此憂愁痛苦,趕緊為他們配製葯方,找來各種色、香、味俱美的上等葯草,調和配合,想讓孩子們服用並且說:「這是上等的良葯,色、香、味俱全,你們趕緊服食,身體內的毒害很快就能解除了。」其中較為清醒孩子,看到這種色、香、味俱美的良葯,立即服食,於是毒性盡除而痊癒。但也有神智不清孩子,雖也認得父親,希望得到治療,但因中毒太深,失去分辨的能力,懷疑這些葯能否把病治好,而遲遲不肯服葯。更有一些孩子,一方面不相信父親的葯能把治好,另一面亦不以為自己有病,所以都不肯服葯。

   醫師心想:「這些孩子太可憐了!毒氣攻心,神智顛倒,雖見我歡喜而求治療,但見好葯卻不肯服用,我只好用權巧的方法讓他們把葯喝下去。」於是,醫生便語重心長的對他們說:「孩子們!我現已年老體衰,離死期不遠,這些良葯就留在家裡,需要時,你們可以自己取來服用;不用擔心,這些葯一定會把你們的病治好。」說完後,醫師再度出門。離去之後,心中仍然忐忑不安,時刻惦記著孩子們情形,於是派人通知他們假稱自己已死。聽到父親客死他鄉的噩耗,孩子們都非常悲傷難過,遺憾地想:「如果父親還活著,一定會愛護憐憫我們、想辦法救我們,現在他拋下我們,遠離人世,我們都成了孤兒,從此無依無靠了。」由於這樣的哀慟,使他們憶起了慈父往日的種種善言教誨;於是,迷失的心清醒了,拿起父親生前留下的良葯服用,惡病實時消失,身心得以痊癒。當醫生醫師得知所有孩子的病都好了,就回家將真相說出,與他們歡欣團聚。

   故事中的醫師比喻佛陀孩子們猶如眾生也就是三乘人。原來,偉大的佛陀一直都在我們身旁,但因我們總是歡喜見佛,卻不喜歡服用他的法葯,所以佛陀於臨涅槃前,囑咐所有迷失的眾生:「這是良葯,你們要喝啊!」也就是說涅槃前為眾生留下了《妙法蓮華經》等重要經典作為遺教,如果眾生發現了自己中了貪、瞋、痴、慢、疑的毒,就應該趕緊服用這種葯,不然佛涅槃之後,就看不見佛了。可是,我們愚頑的眾生,佛還未涅槃之前,都不肯服用;佛涅槃以後,才明白這是最好的葯,才肯喝下去。佛陀示現滅度之相,就是為了教導我們自依止、法依止。佛在世間只是示現而已,真正的佛是不生不滅,是法身常在的。所以,我們要珍惜佛陀所說的法,如此才能從煩惱痛苦解脫。可是眾生本性善良,但由於顛倒妄想,仍然會有慢心,不過最後畢竟仍是歸於一乘。所以,佛說種種的法,就是要袪除我們的疑心、增上慢心,所以用「醫師喻」來對治。佛的方便設施,就是希望最終三乘人都能同上法船,都可以同到極樂世界去。這就是醫師喻」的真正意義所在。

   前面說到,我們以清凈涅槃境界比喻凈土佛國,其實佛無所謂涅槃,也無所謂涅槃,因佛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無來無去的;因此,佛用了無數的善巧方便,告訴我們,我們都染上了貪、瞋、痴、慢、疑,與及我見我執等病,於是開出葯方,希望我們服用,可是我們病得太重了,愚迷而不自覺,根本不相信自己有病,故而不肯服葯;但是有些病得較輕的人,雖然心存疑惑,仍然把葯喝下去了

   慈悲佛陀眼前很多人不肯服葯而瀕臨死亡,唯有示現涅槃;大家覺得佛陀涅槃後就失去依怙了,就趕快來吃葯。其實佛雖示現涅槃,但事實上並沒有離開我們,他只是用種種的善巧方便,令大家破迷開悟,轉識成智;所以「法華七喻」中的每一個比喻都是佛苦口婆心的為我說法;佛實在太慈悲了,所以我們稱之為「大慈悲王」;今大家有機會聽聞佛法,有機會來讀誦《妙法蓮華經》,實在是非常難得、殊勝因緣,因此我們不要輕易錯過,而是深入了解其中的含義希望大家都能依教奉行。好了,我們結齋。

  開權顯實.會三歸一(八)

   ──寬運法師西方寺《妙法蓮華經》念誦法會過堂開示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接下來,雖然時間有點不夠,但我們還是要繼續把「法華七喻」其它三喻說完;希望大家回去之後,能有較完整的印象記憶這對大家將來學佛修行,乃至於處人待事都一定會有所幫助。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可能都是安於現狀,不求進取,得小為足;只要得到一點點的好處就以為夠了,就裹足不前,不再努力用功,以爭取更大成就也就是只看見目前小小的利益,看不到未來更高遠的前途;而更愚昧的是,從不知都自己的內心原本擁有無限的寶藏,反而終日惶惶、遠走他方,這正如佛陀所講的,真是可憐可憫啊!

  為了教化此類無知眾生,所以佛在經中說了一個「系珠喻」;「系珠喻」出自〈五百弟子授記品〉,比喻中說,有大智而滿足於小智,就好有一窮人去探望親戚,這個親戚家裡非常富有,於是用很多美好飲食來招待,窮人大食大喝,結果便醉倒了;親戚本來想好好的照顧他,但是因為趕著出門公幹,而窮人醉酒又無法馬上醒過來,恐怕他醒來之後,沒有水渴、沒有飯食,更沒有路費,那怎麼辦好呢?於是就把家裡一顆寶珠,縫在窮人的衣袋裡,希望他醒來以後發現,把寶珠拿去變賣成現金,買點衣服、食糧,不必再貧窮渡日。窮子醒來以後,發現富人親戚已經出門,心想亦不方便留下,於是便離開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上藏著一顆明珠,由於身無分文,於是便到處沿街乞討,能乞到一點食物,就很高興、很滿足。

   這個窮人人家給他一點飯、菜,他就非常的歡喜,所以一路一路地沿街乞食。一天,他沿街討飯的時候,剛巧遇見這位有錢的親戚親戚驚訝地問他:「你為什麼還在乞食呢?」窮人回答說:「沒有辦法呀!因為我沒有錢,不乞討的話,那裡有飯食呢?」親戚說:「我臨出門的時候,把一顆寶珠縫在你的衣袋裡頭,你怎麼不知道呢?你拆開衣袋便可以看見了。」窮人回答說:「真的嗎?」於是連忙拆開衣袋一看,真的有一寶珠在裡面。

   這個醉酒而卧、不知身懷寶珠公案,就是說,一般的小乘人,聞到偏空的二乘法,就覺得自己很超越,就已經很滿足了,卻不知道有大乘法可學,而且最終可以得到大涅槃。正如我們很多念佛人,即使覺得現在很苦,但是仍然對此世界充滿貪戀;雖然知道西方凈土有「九品往生」,但是心想將來往生就已經很好了,不要期望太高;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通過一念到十念,都可以往生西方凈土,但是我們不要妄自菲薄,不能只求下品下生,最少也要求中品中生或以上,乃至上品上生。有了這種志願、這種信心就好像有了一顆寶珠,不必再向外追求、尋覓,所以我們念佛人,要自我肯定,要求最高的大涅槃。我們不要滿足於所得到的一點點感應、一點點的法喜,那是不究竟的。

   故事中,這個給窮子寶珠的人,其實就是釋迦佛,窮子就比喻我們眾生身懷寶珠而不自知,還是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佛就是要讓我們一步一步的覺醒,舍三乘而最終歸於一乘。這個系珠喻,就是教導、勸勉我們,因為我們雖有大乘善根,卻忘而不覺,所以不知求取大乘,反而得少為足,起增上慢心,生虛妄想,所以稱之為「顛倒」。亦即是明知實有大乘卻甘於小怎而不大乘,所以用「系珠喻」來對治;當我們懂得這個譬喻的道理之後,就會往大涅槃方向進發。

   說到我們自性中的「明珠」,在〈安樂行品〉中,還有一個「頂珠喻」。「安樂行」即指菩薩於惡世末法期間,安住身心方法;計有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誓願安樂行等四種,稱為「四安樂行」。亦即諸眾菩薩應遠離身、口、意三業的過失,並發誓教導眾生,度化眾生,行自利利他的安樂行為。如果我們身、口、意、識四種安樂都能做到的話,那就是真正的安樂行了。為什麼用「頂珠」來比喻呢?「髻」,就是髮髻,以前古代不論男人女人都會在頭頂上結一個髮髻,然後加上發簪。發珠,是指轉輪聖王髻中之珠。「輪王」,比喻如來;「髻」,比喻二乘權教;「珠」,比喻一乘實理。珠在髻中,猶如實理為權所藏。為什麼轉輪聖王會將珠子放在髻中呢?就是因為當時他是最有福報的人平時不輕易把珠子賞賜給大臣;因為開始的時候,他們還達不到轉輪聖王的要求,到最後他們都達到了,轉輪聖王才會珠子給他們。

    佛也是一樣,說種種的方便法,開始的時候講偏空涅槃,到後來才講《法華經》。正如轉輪聖王,最後才告訴大眾髻里有珠;因為珠在發里藏著,猶如實理為權所藏,珠就是一乘的實教,可是大眾不知不覺,仍然去追求二乘。當佛開權顯實,大眾明白了之後,轉輪聖王才把珠賞賜給有戰功的臣子。這個髻珠喻,無非是方便施設。但為什要說髻珠喻呢?就是有很多本來學大乘的人,因為增上慢心的緣故,雖然實學的是大乘,但卻趣大而取小果,猶如最珍貴的寶珠藏在裡面,他卻不知道,佛最後才告訴他,這就是開權顯實的意義。用「頂珠」來比喻、來對治,同樣說明了佛的慈悲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宋朝茶陵禪師故事禪師一日乘驢渡橋,不小心墜落而大悟,寫下了一首廣為後世傳誦的《悟道詩》:

    我有明珠一顆, 

    久被塵勞封鎖;

    今朝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明珠」,象徵我們每一個人本具的光明佛性,只是長久以來被塵勞、煩惱所遮蓋,發揮不了作用,所以,我們要以智慧降伏貪、瞋、痴三毒,去除心中塵垢,讓心中充滿光和熱,如是漸漸塵盡光生,就能見到光明清凈佛性也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

  今天既然大家都知道自己懷裡有一顆明珠,為何不好珍惜、善自珍重?好了,我們結齋。

  開權顯實.會三歸一 (九)

   ──寬運法師西方寺《妙法蓮華經》念誦法會過堂開示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看見大家七天來都這么虔誠、這么恭敬地誦經,實在是難得的因緣,我心中非常的高興;轉眼間,今天已經是法會的最後一天了,要到明年才會有《妙法蓮華經》念誦法會,所以我們要把法華七喻」中的第七個譬喻「窮子喻」說完。

   「窮子喻」出自〈信解品〉,說有一大富長者有一兒子,從小就跟他失散了;失散以後,兒子由於無衣無食便沿街乞討,從不知道自己有一位非常富有的父親,而父親亦無時無刻不在尋找失散的兒子兒子不識得返家,終日四處飄泊流浪,到處尋找工作。一天,走啊走的,便走到了自己家門前面,看見這座房子非常的富麗堂皇,卻不敢進去,因為他這是有錢人居住的地方,自己這樣的窮人不應到來,於是轉身便跑了,而且越跑就越快,可是剛巧被他的父親看到了;父親一眼便認出這是跟自己失散多年的兒子,連忙下令工人把他追回來,可是工人越叫,他就越跑,最後終於不支倒地昏過去了工人便把他帶回家來,父親本來想跟他相認,但是覺得時機還未成熟,因為這個兒子以前專門幫人家做下工,如果此時突然與他相認,他一定不能適應、無法接受;為了考驗並磨練兒子,於是安排他在家裡幫忙做挑糞的工作

   可是這個兒子但求兩餐溫飽,不思長進,一做便做了幾十年;長者對他好一點,給他多加一點點工錢,他就很感謝、很滿足,卻不知道自己原來是這個家的主人長者年紀越來越老邁,雖然覺得兒子出息,但終歸仍是自己的兒子。一天,決定將許多皇宮大臣及有錢的富人都召集來,告訴大家說:「我不久將離開人世,這個挑糞的工人雖不爭氣,但卻是我的兒子。他將來會成為這里的主人。」窮子至此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才是這個家的主人

   這個公案說明了聲聞乘所修的羅漢道、是自了漢,雖然也知道修行有一定境界就像窮子一樣,也知道找工作,過好一點的生活,但卻不知道大乘富貴,可是仍有一種增上慢心,所以用窮子來比喻比喻二乘人要給他時間,慢慢來引導他,學習大乘讓他慢慢地成就六度萬行,讓他慢慢把顛倒的想法,矯正過來;因為三乘本來與如來無別,只要直下認取,便可同證一乘。我們都知道,大乘佛教所追求的是「一音佛教」;所謂一音佛教即一法界具足法界;由於我們眾生有分別心,所以用十法界來區別。但為什麼會有這種分別?昨天我們提到,佛在成道時說:「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一切眾生本來都具備如來智慧德相,本來都是大富長者兒子將來繼承無量的產業,但卻像窮子一樣,不知道自己本來面目,到處流浪飄泊,家裡富貴具足卻沿街討飯吃。所以需要慢慢的引導,透過正確的引導,慢慢才會知道大乘佛教好處、一音佛教妙用

   由此可見,佛陀是一位偉大的老師,他根據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教法;所以在佛法中,就有了「方便說」和「究竟說」之分。方便說,就是對於一些根器較低的眾生,無法向他們直接講述真實道理,因為這些道理太高深了,他們根本無法理解,反而會增加煩惱,所以佛陀就借用權巧方便的方式引導這些眾生。而所謂的究竟說,就是對那些悟性較高的人,直接開示高深的道理,比如在《金剛經》中,佛陀長老菩提直接開示萬法皆空的妙理。不過嚴格地講,佛陀所宣揚的法都是方便說,因為真正的宇宙真理,只能證悟,無法言詮,難以用言語來表達。因此佛陀在經中又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如來說法如筏喻者──將說法比喻為渡河的木筏,因為法本不可說,凡有所說,只不過像是幫人渡河的木筏木筏僅僅是渡人的工具,人如果已經渡河了,木筏就應當捨棄。既然佛所說的方便「法」都應當捨棄,何況是「非法」,也就是其它外道所說的邪法?

   這個「木筏也就是禪宗所說的「指月之指」,禪師認為佛經佛語等,都不是指月之指,要見到真正的月亮,只能順指而自溯,不從他得。「手指」只是工具、只是「方便法」,我們只能順著手指方向去尋找,不能把手指執著月亮

   如果大家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就能夠體會佛陀的善巧與慈悲,他針對不同根器眾生說不同的法──對二乘人說小法,對大乘人說大法;其實佛法本來沒有大、小乘之別,所謂「唯一佛乘,無有餘乘,或二或三」;這就是「因材施教」、「應病予葯」,種種方便、譬如、言詞,無非是想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證得如佛一樣的清凈、究竟涅槃;這也就是佛說法華經》的目的希望大家能好好地體會,回去以後,有空多念誦這部經,日子久了,自然能得到真實的受用。好了,我們就講到這里。多謝大家!

   (全文完)

THE END